国务院“水十条”
国家水十条文件

国家水十条文件国家水十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生态环境部于2015年联合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2020年)》。
该文件共有十条措施,目的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对国家水十条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条:加强水资源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调整供需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全国范围内的水供应。
此外,还将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增加水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效果。
第二条: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加大水环境管理力度,提高水环境监测和评估能力,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和应用。
同时,加强水污染源头控制,减少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水体质量。
第三条: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通过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再利用能力。
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水平,保护农村水环境。
第四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田水域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推广科学耕作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水平,为农民提供安全的农产品。
第五条:加强城市污水处理。
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城市污水的排放。
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和管理,推广城市雨水和污水的综合利用。
第六条:推进旱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加大对旱区饮水安全的保障力度,提高旱区农业生产用水的效益。
通过实施水源地保护、节水灌溉和高效供水等措施,提高旱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第七条:推动水生态修复。
加大湖泊、河流和水库的水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修复受污染水体,提高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湿地保护面积,恢复湿地功能。
第八条:加强河道管理和综合整治。
加大对河道的清淤和河床整治力度,保持河流的畅通性,防止洪水灾害发生。
加强河道环境保护,建立河湖长制,加强对河道的监督和管理。
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2015年2月,中央有关部门批复同意环保部机构编制作部分调整,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
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6年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规划。
作为本次常务会议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保护是民生之重,很多时候也是民生之痛。
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大战略,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十条”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
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上课讲义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具体内容“大气十条”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
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水十条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环境保护部解读《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环境保护部解读《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日前,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突出重点污染物、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科技的支撑作用和法规标准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
《行动计划》将如何加强社会监督,构建全民行动格局?如何实现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如何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2015年4月17日9时30分,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做客中国政府网,就《行动计划》与网友在线交流,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刘燕]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由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推出的本期访谈节目。
“大气十条”落地一年半后,“水十条”重磅来袭。
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0条、35款、76项、238个具体措施,把政府、企业、公众攥成一个拳头,向水污染宣战。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邀请到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为大家梳理并解读《行动计划》中涉及的内容,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欢迎您吴院长。
2015-04-17 09:18:08[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主持人好,各位网友早上好。
2015-04-17 09:52:31[主持人]我们看到业内人士对“水十条”的评价,说各项任务措施可实施、可考核、可追责,“水十条”必将推动绿水青山的梦想成为现实。
可以说网友对“水十条”的期待非常高。
那么您在这里给我们先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个文件,能不能从宏观上概述一下这样一份文件?2015-04-17 09:53:52[吴舜泽]好的,“水十条”昨天正式发布,在环保部统一组织下,我具体牵头承担了“水十条”的一些编制工作,我很有幸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和以规划院为主体的团队,推动了大概整整两年多来干这件事情。
所以在此我也很愿意从个人的角度谈一下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一些认识,也谈一下自己在编制工作中的所思所想。
国务院发布“水十条”明确水污染十大防治标准

际潮 流 的 关注 。 “ 东 方一 中 国 ” 元 素 也成 为
国 内 外设 计 师 的新 宠 。 中 国元 素 与 时 尚元
慢 生 活 慢生活是 “ 新 常态 ”下 大 家都 十 分 向 往 的生 活 方式 。 慢 节 奏 的生 活 空 间 犹如 旅 游 、度 假 、 美食 般 充 满 惬 意 。 朴质 的游 牧 生 活 ;载 歌 载 舞 的 民族 风 情 、 广 袤 的 山川 原 野 …组 成 慢 生 活 的 画 卷 。慢 生 活 的软 装
功 能 ,给 人 以开 阔的 视 野 和 想 象 的 空 间。
简 生 活 装 饰 风 格 通 过 简 约 的 点线 面 和 抽 象 化 的 图案 给 人 们 带 来 无 限的遐 想
中 国 经 济 快 速 增 长 和 综 合 国 力 不 断
增 强给 “ 新 常 态 ”下 的世 界 经 济 带 来 了希
素 的 完 美融 合 打 造 出全 新 的新 东 方 的装 饰
风格 ,逐 渐 成 为室 内软 装 的 潮 流 。
新 经 典
在 “ 新 常态 ”下 ,设计 师 和 消 费 者在
共 同 反思 当今 的生 存 环 境 与传 统 文 化 的 内
在 本 源 ,人 们 对 经 典 装 饰 风 格 的 眷 念 和 对 新 生 活 的 向住 促 成 了新 经 典 装 饰 风 格 的形
2 0 1 5年第 2期
( 总第 1 1 3期 )
纺织装饰科技
新 的时 尚潮 流 。 新 的 时 尚潮 流 强调 和 谐 与
成 。 新 经 典 设计 将经 典 符号 和 装 饰 要 素 融 入 到 现 代 室 内空 间 之 中 ,以 唤起 人 们 对 逐
大气、水、土十条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示范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攻关研发前瞻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理顺价格税费,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收费政策,健全税收政策。促进多元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
——水十条
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最早叫“水计划”,因为与已经出台的“大气十条”相对应,改为“水十条”。
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九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原则,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
十是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2016年底前,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水十条解读

环保部官网解读“水十条”编者按:今日(4月16日)上午,环保部官网头条推出“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并以“附件”的形式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进行了解读,分为“管理篇”、“技术篇”和“国外案例”三部分。
现整体呈现,以飨读者。
一、管理篇一、出台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
自“九五”开始,就集中力量对“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十一五”以来,大力推进污染减排,水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但是,我国水污染严重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区域性、复合型、压缩型水污染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水安全的最突出因素,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一是水环境质量差。
目前,我国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排放负荷大,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294.6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238.5万吨,远超环境容量。
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仍有近十分之一(9.2%)丧失水体使用功能(劣于Ⅴ类),24.6%的重点湖泊(水库)呈富营养状态;不少流经城镇的河流沟渠黑臭。
饮用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全国477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较差的监测点比例为43.9%,极差的比例为15.7%。
全国9个重要海湾中,6个水质为差或极差。
二是水资源保障能力脆弱。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少,时空分布严重不均。
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世界先进水平的2-3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2,远低于0.7-0.8的世界先进水平。
局部水资源过度开发,超过水资源可再生能力。
海河、黄河、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高达106%、82%、76%,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水资源开发生态警戒线,严重挤占生态流量,水环境自净能力锐减。
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三是水生态受损重。
湿地、海岸带、湖滨、河滨等自然生态空间不断减少,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5万平方公里减少至0.91万平方公里,海河流域主要湿地面积减少了83%。
环保水十条水十条内容

环保水十条水十条内容水十条内容被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在年前获得国务院常委会通过,有望在下月出台。
“水十条” 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专项整治造纸、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污水处理费、排污费和水资源费等收费政策;健全税收政策;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促进多元投资等。
下一步环保部将全面落实“水十条”,源头治理将成为重点,特别是将着力对地表与地下、陆上与海洋污染共同治理,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等制度,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保护、治理和修复。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水污染情况触目惊心。
水十条内容据监察部的统计显示,近10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高发,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
全国城镇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的人口约1.4亿人。
水利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水库水源地水质有11%不达标,湖泊水源地水质约70%不达标,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约60%不达标。
《20XX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约六成水质较差和极差。
31个大型淡水湖泊中,17个为中度污染或轻度污染。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水源地污染情况比比皆是,基本上都是污染企业的一些违规排放造成的。
很多地方政府只顾及经济发展,忽略了水源地的保护和安全,而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在环保方面下功夫。
我国居民饮水安全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水十条内容环保部数据显示,我国有2.5亿居民的住宅区靠近重点排污企业和交通干道,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各种工业废料、农业化学物质的排放造成我国水资源严重污染,在水源地水质下降,自来水厂处理工艺和管网设施老化等约束下,尽管自来水厂出厂水质符合检测标准,但并不意味着居民能够喝上安全水。
据测算,“水十条”投资将达两万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
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是: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
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
用功能的水体。
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为实现以上目标,行动计划确定了十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针对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和船舶港口等污染来源,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
二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以工业水、再生水和海水利用等推动循环发展。
三是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量调度,保证重要河流生态流量。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
推广示范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和前瞻技术研发,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收费政策,健全税收政策,促进多元投资,建立有利于水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
六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和违规建设项目,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健全水
环境监测网络。
七是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
强化环境治理目标管理,深化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全面推行排污许可。
八是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科学防治地下水污染,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良好水体和海洋环境保护。
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九是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
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国家分流域、分区域、分海域逐年考核计划实施情况,督促各方履责到位。
十是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国家定期公布水质最差、最好的10个城市名单和各省(区、市)水环境状况。
加强社会监督,构建全民行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