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 改错题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2023中考复习判断改错题真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2023中考复习判断改错题真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历史判断改错题真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古代希腊城邦雅典在屋大维主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权利法案》宣称了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启蒙思想家但丁猛烈抨击天主教会,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二、在漫长的历史中,先民用智慧和勤劳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经考古鉴定,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他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3)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涿鹿打败蚩尤后,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华夏族。

三、读史实,找出错误并改正。

()(1)距今(2019年)约30万年,在北京人活动的地区,生活着一群远古人,考古学家命名他们为“山顶洞人”。

()(2)云南元谋县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蕞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黄河流域是栽培稻的最早起源地。

()(4)炎黄部落与蚩尤在阪泉激战,最终打败蚩尤。

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秦朝修建的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鸭绿江。

()(2)秦朝统一后,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 (3)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4)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五、判断以下史实的正误。

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在()里打×并改正,正确的不需要改。

人教版历史中考复习:中考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中考复习:中考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第一份(A)1、下列对应有误的是A.古埃及——亚马逊河——金字塔 B.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C.古印度——印度河——种姓制度 D.古中国——黄河——司母戊鼎( A )2、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把“亚非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确定为研究的课题,下列选项不属于本课题研究对象的是A.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巴比伦王国(C )3、公元前443年,伯利克里成为雅典首席将军,继续推行民主改革,这一年距今(2017年)A.1573周年B.1574周年C.2459周年D.2460周年( A )4、古希腊城邦中最著名的是以民主政治著称的雅典。

雅典民主政治A.体现了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B.适用于生活在雅典城邦的所有人C.在梭伦当政时期发展到顶峰D.是在雅典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中形成的(A )5、“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B )6、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C )7、下列有关雅典城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农业发达B.古代雅典城邦是著名的君主专制国家C.伯利克里时期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D.古代雅典用系统的教育将全体小孩培养成合格公民( A )8、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A.古印度人B.古阿拉伯人C.古埃及人D.古希腊人( C )9、“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17年。

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

”“他”是A.阿基米德 B.亚历山大C.马可•波罗D.但丁( A )10、文艺复兴时期涌现的文化“巨人”有①但丁②伏尔泰③达•芬奇④牛顿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A )11、哪一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A.《神曲》B.《蒙娜丽莎》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 A )12、“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人,也不会风度翩翩。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罗马帝国在世界历史上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盛极一时。

与罗马帝国兴衰密切相关的人物是()①伯里克利②屋大维③丕平④狄奥多西一世A.②④B.②③C.①③D.③④2. 某人不出国就能游览整个地中海沿岸各地的风光,你认为他生活在下列哪一个国家()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古巴比伦D.雅典3. 关于《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习惯法B.两者都是有利于古希腊的统治C.两者都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制定的法律,有利于帝国的扩张D.罗马法以前者为开端,后者为总结4. 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属于古代罗马文化成就的是()①万民法②太阳历③儒略历④万神庙⑤《荷马史诗》A.①②③B.②③④D.①③④5. 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这个“黄金时期”是在( )A.公元前2世纪B.公元前1世纪C.公元1世纪D.公元2世纪6. 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结清娱乐日为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为175天。

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支出,这一现象( )A.沉重打击罗马共和国的统治B.引发斯巴达克起义C.逐步导致罗马帝国走向灭亡D.体现罗马关注民生7. “虽然他从未将所有民族都联合在一个世界性国家里,但是他的事业却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汇。

”上述规定应出自()A.亚历山大B.君士坦丁十一世C.马可•波罗D.毕加索8. 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9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该规定反映了()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2. 河南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以"探寻欧洲文明的源头"为主题的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B.C.D.3. 现代人类文明基于过去各种族、各区域的文明冲撞和交融。

下列选项中性质相同的是()①罗马帝国的扩张②亚历山大东征③马可•波罗来华④希波战争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4.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材料中的“帝国”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5. 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凯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

②于是凯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

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

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凯撒已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共和国名存实亡。

上述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①B.②C.③D.④6. 他兴起于马其顿,首先征服了希腊城邦,然后出兵小亚细亚,灭掉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贯亚欧非的辽阔帝国,有关他的帝国的作用,正确的是()A.给被征服地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阻碍了文明的传播和进步B.是欧洲中世纪的开端C.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传播和交往D.是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个大洲的国家7.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欧洲人发动战争俘虏非洲人,从非洲内陆千里迢迢运至美洲,数百万非洲人因此丧命,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欧洲人能在茶里加糖吃到甜点。

这说明( )A.地理大发现的积极性B.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C.法西斯暴政的破坏性D.美国种族歧视的严重性2. 中世纪后期,西欧富裕农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他们建立的集中管理土地的机构是()A.租地农场B.庄园C.公民大会D.分封土地3. 人类发明发现不胜枚举。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 )A.亚洲的印度B.大洋洲C.非洲D.美洲4. 历史课上,同学们正在进行辩论活动。

根据发言可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应是()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宪章运动D.新文化运动5. 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成为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推动者。

下列关于富裕农民的活动表述有误的是()A.他们可以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B.他们可以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C.他们建立了租地农场D.他们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领主耕种6. “原始积累的方法绝不是田园式的东西。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具有残酷性和掠夺性B.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C.原始积累需要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D.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7. “特点1,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特点2,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特点3,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2023年中考历史辨析改错专项复习(文字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辨析改错专项复习(文字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辨析改错专项复习说明:均有答案,比较符合安徽中考题型。

1.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经典流传,须辨伪存真。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治未病”理论。

【】改正:(2)东晋绘画名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女史箴图》,用笔细劲连绵,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改正:(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改正:(4)明代昆曲既有南曲的清柔婉转,又有北曲的慷慨激昂,汤显祖创作的《窦娥冤》是其中杰出代表。

【】改正:【答案】1.(1)【√】(2)【×】“阎立本”改为“顾恺之”。

(3)【×】“纪传体”改为“编年体”。

(4)【×】“《窦娥冤》”改为“《牡丹亭》”。

2.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贾思勰总结了农业生产经验,著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天工开物》。

【】改正:(2)齐白石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宏篇巨作《愚公移山》。

【】改正:(3)王进喜于1960年率队参加胜利油田建设大会战,以他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改正:(4)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改正:【答案】2.【×】(1)“《天工开物》”改为“《齐民要术》”。

【×】(2)“齐白石”改为“徐悲鸿”。

【×】(3)“胜利油田”改为“大庆油田”。

【√】(4)3.技术进步加速文化传播。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北宋时期,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整理热点题型(含多套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整理热点题型(含多套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初中历史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此,孝文帝决定()A. 实施汉化政策B. 派兵北击匈奴C. 建立刺史制度D. 颁布“推恩令”【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穿汉服、与汉联姻,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B、C、D排除。

2.“采用汉姓,改穿汉服,使用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A. 商鞅变法B. 北魏孝文帝改革C. 大化改新D. 彼得一世改革【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故选B。

3.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主要因果关系的是()A. 北方统一的实现B. 鲜卑族的封建化C. 北方民族大融合D. 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答案】C【解析】北方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孝文帝改革。

为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进行了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又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4.下列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促进民族融合的是()A. 政府把土地分配给农民B. 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C. 迁都洛阳D. 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答案】D【解析】民族汇聚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采取措施,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9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因为()A.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C.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是奴隶制的成文法典D.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2. 研究早期人类起源及其历史的最可靠证据是( )A.古人类化石B.史学论著C.影视作品D.口述史料3. 古代亚非地区的①尼罗河流域②两河流域③印度河流域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

下列有关它们的文明成就,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①金字塔和象形文字B.②“儒略历”和楔形文字C.③种姓制度和佛教D.④青铜器和甲骨文4.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拉地区的大河流域。

自西向东,曾先后出现过许多文明,选出与如图C所示古代文明相对应的文明成就( )①金字塔②阿拉伯数字③《汉谟拉比法典》④种姓制度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5. “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着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该户人家在种姓制度中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6. 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汉谟拉比法典》镌刻着楔形文字的石柱,这种楔形文字比甲骨文更早。

楔形文字诞生于(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7. 巴黎罗浮宫博物馆收藏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石柱上刻有一栏栏的长串文字,经专家研究,其上刻有“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等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改错题专项练习题
1、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北京人。

错误:北京人
改正:元谋人
2、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错误:孟子
改正:孔子
3、孟子当时看到战争的残酷性,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非正义战争。

错误:非正义战争
改正:一切战争
4、西汉时,蔡伦对造纸术作了创造性改进,制成了植物纤维纸。

错误:西汉改正:东汉
5、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

错误:北朝改正:南朝
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动者是洪秀全。

()
错误:洪秀全
改正:陈胜吴广
7、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错误:编年体
改正:纪传体
8、隋朝工匠李冰设计和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错误:李冰改正:李春
9、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错误:慈禧太后改正:武则天
10、科举制诞生于唐朝,废止于清朝。

错误:唐朝改正:隋朝
11、唐玄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错误:唐玄宗改正:唐太宗
12、南宋出现的了我国最早的纸币——交子。

错误:南宋改正:北宋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单心照汗青”是岳飞的名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