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定额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工时定额(时间定额)、工时定额计算

工时定额(时间定额)、工时定额计算摘要:时间定额(也叫工时定额)是指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它是劳动生产率指标。
根据时间定额可以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面积。
因此时间定额是工艺规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定额(工时定额)的定义将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时间消耗的限额称为工时定额(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的组成时间定额由基本时间(Tj)、辅助时间(Tf)、布置工作地时间(Tw)、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x)和准备与终结时间(Tz)组成。
•基本时间Tj: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状态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基本时间。
对机加工而言,基本时间就是切去金属所消耗的时间。
•辅助时间Tf: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辅助时间。
主要指:装卸工件、开停机床、改变切削用量、测量工件尺寸、进退刀等动作所消耗的时间。
可查表确定。
•操作时间:操作时间=基本时间Tj+辅助时间Tf•服务时间Tw(布置工作地时间):为正常操作服务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服务时间。
主要指:换刀、修整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宵、收拾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
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7%进行计算。
•休息时间Tx:为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卫生需要所消耗的时间,为休息时间。
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进行计算。
•准备与终结时间Tz:为生产一批零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准备与终结时间。
主要指:熟悉工艺文件、领取毛坯、安装夹具、调整机床、拆卸夹具等所消耗的时间。
计算方法:根据经验进行估算。
时间定额的计算将上面所列的各项时间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各种时间定额:•作业时间:TB== Tb + Ta•单件时间:Tp==TB + Ts + Tr•单件计算时间:Tc== Tp + Te / n准备与终结时间随批量大小而不同,批量越大,每一零件的准终时间越少。
在大量生产中,产品终年不变,可不计准备与终结时间。
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产 应设法使零件通用化和标准化,或采用成组技术, 率 的 以增加零件的加工批量。这样,分摊到每个零件上
工 的准终时间就可大大减少。
艺
途
径
(4)缩减准备终结时间
2)减少调整机床、刀具和夹具的时间,缩短数
提 控编程时间和试调时间
高 生
具体措施如下:
产
1)采用易于调整的机床,如液压仿形机床、数
率 控机床等先进设备;
第一节 时间定额
本
一
时间定额
节
教
二 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学
内
容
第一节 时间定额
本节教学要求:
本 (1)掌握时间定额的概念、计算; 节 (2)熟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教 学 要 求
第一节 时间定额
一、时间定额
在一定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 工序所耗时间。 时 间 定 额
一、时间定额
(2)缩减辅助时间
1)直接缩减辅助时间
提
采用先进高效夹具和各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可
高
生 缩短装卸工件的时间。
产
率
的
工
艺
途
径
(2)缩减辅助时间
2)采用主动测量或数字显示自动测量装置
提 主动测量的在加工过程中测量工件的实际尺寸,
高 并能由测量结果操作或自动控制机床。
生 产
在各类机床上已逐步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数字显示装置,都
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劳动生产率:是以工人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
提 合格产品的数量来评定的。
高
生 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产 率
1.缩减时间定额
的 2.采用先进工艺方法
劳动定额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劳动定额的概念和表现形式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劳动定额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劳动定额义称人工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技术和合理劳功组织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劳动消耗量标准。
这个标准是国家和企业对丁人在币位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目和瓜量的综合要求。
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劳动定额可以分为时间定额利产量定额两种。
劳功定额采用分式表示时。
其分子为时间定额,分母为广:量定额。
如表2—lg示为1m1砌体的劳动定额。
(1)时间定额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某丁种、某种技术等级的下人班组成个人。
完成符合质堡要求的单位产品所必须的工作时间。
它包括丁人的有效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个nf避免的中断时间和工人必须的休息州司。
时间定额以工R为单位,每个工作时间按现行制度规定为8h,可按式2—1或式2—2计算,即(2)产量定额产量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午产组织条件下,某[种、某种技术等级的班组或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工日)应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可按式2—3或式2—4计算,即从时间定额、产旦定额的概念和计算式可以看出,个人完成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者互为倒数关系,即时间定额=l/产量定额对小组完成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二考就不是通常所说的倒数关系,二者数值上恰好等于小组成员数。
时间定额和产旦定额,是劳动定额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它们有各自的用途。
时间定额,以工口为单位,便于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日需要员,计算工期和核算工资。
因此,必动定额通常采用时间定额进行计量。
产量定额是以产品的数量进行计量,用于小组分配产量任务、编制作业计划和考核生产效率等。
2.工作时间分析工作时间的分析.是指将劳动者整个生产过程个所消耗的工作时间,根据其性质、范围和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划分和归类朋确规定哪些属于定额时间,哪些属于非定额时间,找出非定额时间增多的原因,以便拟定技术组织措施,消除产生非定额时间的出素,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时间定额知识点总结

一、概念及基本原理时间定额是工程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种定额计算方法,用于评估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资源分配。
它是根据工程活动所需的时间和资源量,以及工程任务所需的时间和资源量,通过科学的统计与计算方法,确定工程任务的时间和资源需求。
时间定额计算包括时间定额的编制、时间定额的确定和时间定额的调整。
时间定额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实际工程活动所需的时间和资源量,结合工程任务所需的时间和资源量,进行定额计算和定额分析,以确定工程项目的时间和资源需求。
时间定额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活动的特点、工程任务的要求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程任务的时间和资源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计算。
时间定额的确定和调整是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情况,对时间定额进行修正和改进,以满足实际工程项目的时间和资源需求。
二、时间定额的编制时间定额的编制是根据工程任务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活动的时间和资源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计算,确定工程项目的时间和资源需求。
时间定额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工程活动的特点工程活动的特点包括工程作业的技术要求、工程作业的流程和工艺、工程作业的设备和材料、工程作业的环境和安全等方面。
根据工程活动的特点,对工程任务的时间和资源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计算。
2. 工程任务的要求工程任务的要求是指工程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工程项目的时间要求、工程项目的成本要求和工程项目的安全要求。
根据工程任务的要求,确定工程项目的时间和资源需求。
3. 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包括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内容、工程项目的条件和限制以及工程项目的预算和计划。
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程任务的时间和资源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计算。
时间定额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活动的特点、工程任务的要求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程任务的时间和资源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计算。
时间定额的编制需要进行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计算和数据验证等工作,以确定工程项目的时间和资源需求。
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

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一、引言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工作量计算方法,它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预估。
本文将对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的基本概念、编制要求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介绍,以提供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一些有用的知识和指导。
二、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的概述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是指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将工程项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项,并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进行规定和估算的详细表格。
它通常包括项目名称、定额编号、单位、工程数量、单价等内容,并根据具体的施工工序编制而成。
三、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的编制要求1. 细化明确: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应对施工工序进行细化,以便更加准确地描述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间。
每一项工程应具体明确,避免过于笼统和模糊。
2. 参考规范标准:在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时,应考虑相关的规范标准,如国家建筑工程划分标准、施工工艺规范等,以确保定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结合实际情况: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的编制应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施工条件、工人技术水平以及设备设施等因素,以保证工程进度的合理安排和施工质量的达标。
四、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的使用方法1. 准确评估: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每一项工程的时间定额进行准确评估。
可以参考历史数据、工程经验以及专业知识来进行估算,以确保定额的科学、合理。
2. 合理安排: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的内容,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和工作流程,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按时完工。
3. 监督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措施,确保工程进度的掌控。
五、总结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定额表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准确评估工作量和工期,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安排和管理。
通过遵循编制要求和有效运用使用方法,可以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达标。
第二章 工程定额基础知识

第二节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第三节、施工定额
二、施工定额
1. 施工定额的概念和作用 2. 施工定额的编制原则 3. 劳动定额 4. 材料消耗定额 5. 机械台班定额
1. 施工定额的概念
• 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直接用于建筑安装工程 施工管理的一种定额。它是以同一性质的施 工过程或工序为测定对象,确定建筑安装工 人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为完成一定计量单 位的某一施工过程或工序所需人工、材料和 机械台班等消耗的数量标准。
2)定额的先进性、合理性 定额的先进性、
定额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编制定额时,考虑了已成熟 推广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合理性是指定额规定的人工、材料及施工机械台班消 耗量,是在正常条件下,大多数施工企业可以达到或 超过的社会平均先进水平。 为此,它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
3)定额的稳定性与时效性
概算指标的作用
是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确定工程概算造价和 建设单位申请拨款的依据。 是建设单位编制工程建设计划和申请主要材料的依据。 是进行设计方案比较、分析投资效果的主要依据。 是工程建设决策阶段编制计划任务书的依据。
三、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一)预算定额 是指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条件下,规定完成一定计 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必须的人工、材料和 施工机械台班以及价值货币表现的消耗数量标准。 它是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综合和扩大,以单位工 程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单位编制的。
表示方式
计量单位:m、m2、m3、t、块、件等。 一般可按下面两个公式进行计算。 1 个人 每工产量 = 单位产品时间定额
班组
小组成员数工日数总和 小组每班产量 = 单位产品时间定额
3)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 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简述

第一章建设项目指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新建、扩建、改建、恢复工程及与之相连带的其他工作。
建设项目特点有一个设计任务书,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有独立组织建设管理单位,并且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项工程组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单项工程特点指能够独立设计、独立施工、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项目,它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单位工程特点可以独立设计,也可以独立施工,但不能独立形成生产能力与发挥效益的工程,它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分部工程特点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它是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部位或主要工种工程划分的工程分项分项工程特点是分部工程的细分,是建设项目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也是最简单的施工过程。
划分依据:按照选用的施工方法,所使用的材料、结构构件规格等不同因素划分的施工分项。
第二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内容1、建筑工程费用(a)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和列入房屋建筑工程预算的供水、暖、卫生、通风、煤气等设备费用及其装设、油饰工程的费用,列入建筑工程预算的各种管道、电力、电信和电缆导线敷设工程的费用。
(b)设备基础、支柱、工作台、烟囱、水塔、水池、灰塔等建筑工程以及各种炉窑的砌筑工程和金属结构工程的费用。
(c)为施工而进行的场地平整,工程和水文地质勘察,原有建筑物和障得物的拆除以及施工临时用水、电、气、路和完工后的场地清理.环境绿化、美化等工作的费用。
(d)矿井开凿、井巷延伸、露天矿剥离、石油、天然气钻井,修建铁路、公路、桥梁、水库、堤坝、灌渠及防洪等工程的费用。
2、安装工程费用(a)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和医疗、实验等各种需要安装的机械设备的装配费用,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等装设工程费用,附属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工程费用,以及被安装设备的绝缘、防腐、保温、油漆等工作的材料费和安装费。
(b)为测定安装工程质量,对单台设备迸行单机试运转、对系统役备进行系统联动无负荷试运转工作的调试费。
机械加工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机械加工时间定额得计算公式与方法2、刨削、插削所用符号加工中心tj——机动时间(min)L——切刀或工作台行程长度(mm)1——被加工工件长度(mm)11——切入长度(mm)12——切出长度(mm)13——附加长度(mm)14——行程开始超出长度(mm)15——行程结束时超出长度(mm)B——刨或插工件宽度(mm)h——被加工槽得深度或台阶高度(mm)U——机床平均切削速度(m/min)f——每双行程进给量(mm)i——走刀次数n——每分钟双行程次数n=(1000×VC)/L×(1+K)注:龙门刨:K=0、4-0、75插床:K=0、65-0、93牛头刨:K=0、7-0、9单件生产时上面各机床K=1①插或刨平面tj=(B+12+13)×i/(f×n)=2×(B×11+12+13)×i/(f×Um×1000)(min)②刨或插槽tj=(h+1)×i/(f×n)=(h+1)×i×L/(f×Um×1000)(min)注:龙门刨:14+15=350mm牛头刨:14+15=60mm(各取平均值)③刨、插台阶tj=(B+3)×i/(f×n)(横向走刀刨或插)(min)tj=(h+1)×i/(f×n)(垂直走刀刨或纵向走刀插)(min)3、钻削或铰削所用符号加工中心tj——机动时间(min)1——加工长度(mm)11——切入长度(mm)11——切出长度(mm)f——每转进给量(mm/r)n——刀具或工件每分钟转数(r/min) Φ——顶角(度)D——刀具直径(mm)L——刀具总行程=1+11+12(mm)钻削时:11=1+D/[2×tg(Φ/2)]或11≈0、3P(mm)①一般情况tj=L/f×n(min)②钻盲孔、铰盲孔tj=(1+11)/(f×n)(min)③钻通孔、铰通孔tj=(1+11+12)/(f×n)(min)4、齿轮加工所用符号tj——机动时间(min)B——齿轮宽度(mm)m——齿轮模数(mm)Z——齿轮齿数B——螺旋角(度)h——全齿高(mm)f——每转进给量(mm/r)vf——进给速度(mm/r)g——铣刀线数n——铣刀每分钟转数(r/min)i——走刀次数11——切入长度(mm)12——切出长度(mm)D0——铣刀直径(mm)d——工件节圆直径(mm)f1——工件每转径向进给量(mm)f2——每双行程圆周进给量(mm)t——每齿加工时间(min)nz——加工每齿双行程次数n分——每分钟双行程次数①用齿轮铣刀铣削圆柱齿轮1)铣直齿轮tj=(B+11+12)×Z×i/vf(min)注:(11+12)=d0/(3~4)(mm)2)铣螺旋齿轮加工中心tj=(B/cosβ+11+12)×Z×i/vf(min)注:(11+12)=d0/(3~4)(mm)②用齿轮滚刀滚削圆柱齿轮(1)滚切直齿轮tj=(B+11+12)×Z/(g×f×n)(min)注:(11+12)=d0/(3~4)(2)滚切螺旋齿轮tj=(B/cosβ+11+12)×Z/(g×f×n)(min)注:(11+12)=d0/(3~4)③用模数铣刀铣蜗轮tj=(h+11)×Z/f(min)④用蜗轮滚刀径向滚切蜗轮tj=3×m×Z/(g×n×f)(min)⑤用指状铣刀成形铣齿轮tj=(B+0、5d0+12)/(f×n)=(B+0、5d0+12)/vf(min) 注:12=2—5(mm)⑥插圆柱齿轮tj=h/(f1×n)+π×d×i/(f2×n)(min)⑦刨齿机刨圆锥齿轮tj=t×Z×i注:式中,t=nZ/n分(min)n分=1000×Vc/2×LL——刀具行程长度(mm)⑧磨齿tj=Z[L/n0(i/f1+212/f2+213/f)+iτ1+2i2τ2+2i3τ3] 将上式查表简化并取平均值为下式tj=Z[L/n0×3、18+0、33](min)式中,L=1+2[h(D-h)+10]1/2——砂轮行程长度(mm)n0——每分钟范成次数D——砂轮直径(mm)h——全齿高i1、i2、i3——粗、半精、精行程次数f1、f2、f3——粗、半精、精每次范成纵向进给量5、铣削加工中心所用符号tj——机动时间(min)L=1+11+12工作台行程长度(mm)1——加工长度(mm)11——切入长度(mm)12——切出长度(mm)Vf——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mm/min)n——铣刀每分钟转数(r/min)B——铣削宽度(mm)i——走刀次数d0——铣刀直径(mm)D——铣削圆周表面直径(mm)αp——切削深度(mm)β——螺旋角或斜角(度)①圆柱铣刀、圆盘铣刀铣平面、面铣刀铣平面tj=(1+11+12)×i/Vf(min)注:(11+12)=d0/(3~4)(mm)②铣圆周表面tj=D×π×i/vf(min)③铣两端为闭口得键槽tj=(1-d0)×i/vf(min)④铣一端为闭口键槽tj=(1+11)×i/vf(min)⑤铣两端为开口得槽tj=(1+11+12)×i/vf(min)注:11=d0/2+(0、5-1)(mm)12=1-2(mm)⑥铣半圆键槽tj=(1+11)/vf(min)注:1=h——键槽深度(mm)11=0、5-1(mm)⑦按轮廓铣tj=(1+11+12)×i/vf(min)注:1——铣削轮廓长度(mm)11=αp+(0、5-2)12=0-3(mm)⑧铣齿条加工中心1)铣直齿条tj=(B+11+12)×i/vf(min)2)铣斜齿条tj=(B/cosβ+11+12)×i/vf(min)注:以上两式中11+12=d0/(3~4)(mm)⑨铣螺纹1)铣短螺纹tj=L/V周(min)注:式中,L=7πd/6(mm)V周——圆周进给速度(mm/min)d——螺纹外径(mm)2)铣长螺纹tj=d×π×L×g×i/(V周×P)(min)注:式中,L——螺纹长度(mm)g——螺纹头数(mm)p——螺纹升程(度)3)外螺纹旋风铣削tj=L×i/(nW×p)(min)4)内螺纹旋风铣削tj=L×i/(nW×p)(min)注:上两式式中L——被加工螺纹长度(mm)i——走刀次数nW=fZ×n/(d×π)——工件转数P——螺纹升程(mm)fZ——每齿(刀头)得圆周进给量(mm/z)n——铣刀转数(r/min)d——螺纹外(mm)6、用板牙或丝锥加工螺纹tj=[(1+11+12)/p×n+(1+11+12)/p×n1]×i=2×(1+2p)×i/(p×n)(mm) 式中,tj——机动时间(mm)1——加工长度(mm)11——切入长度(mm)12——切出长度(mm)p——螺距(mm)n——刀具或工件转数(r/min)n1——刀具或工件返回转数(r/min)7、拉削t1——H/(1000×VC)(min)式中,H——机床调整得冲程长度(mm)8、磨削加工中心所用符号tj——机动时间(min)h——每面加工余量(mm)B——磨轮宽度(mm)f纵——纵向进给量(mm/r)ft——磨削深度进给量(mm)n——工件每分钟转数(r/min)A——切入次数K——光整消除火花修正系数=1、3τ——光整时间(min)L——工件磨削长度(mm)11——工件磨削表面长度(mm)b——工件磨面宽度(mm)VW——工作台往复速度(m/min)fB——磨削宽度进给量(mm)Z——同时加工工件数①外、内圆磨削1)纵向进给磨削tj=2×L×h×K/(n×f纵×ft)(min)2)切入法磨削tj=[h×A/ft+τ]×K=(0、25×A/0、005+0、15)×1、3(min)②平面磨削1)周磨tj=2×L×b×h×K/(1000×VW×FB×ft×Z)(min)注:L=11+20(mm)fB=平均15(mm)ft=0、003-0、085(mm)VW=5-20(m/min)2)端磨tj=h×i/(f双×n双)(min)注:f双——双行程轴向进给量(mm)n双——每分钟双行程数(双程/min)3)无心磨tj=L×i/(0、95×Vf)(min)式中,Vf——轴向进给速度(mm/min)L=1+B(单件)L=n工×1+B(多件连续进给)(mm)1——工件长度(mm)nZ——连续磨削工件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定额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劳动定额的编制与计算方法案例
前言
一、内容提要:
1、劳动定额的编制与计算方法基础知识
2、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计算案例
3、关于劳动定额时间组成方面的案例
4、用平均法计算劳动定额案例
5、用经验估计法计算劳动定额案例
6、用统计分析法计算劳动定额案例
二、考试目的和考试要求: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概念与计算方法、劳动定额测定的其他方法经验估计法和统计分析法的了解。
重点考察应考人员对劳动定额时间组成、平均法计算劳动定额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考试基本要求:
了解: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概念与计算方法。
掌握:用经验估计法和统计分析法计算劳动定额的方法
熟悉:劳动定额时间组成、平均法计算劳动定额的计算方法
三、内容辅导:
劳动定额的编制与计算方法基础知识
第一节劳动定额的编制与计算方法基础知识
一、时间定额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1.时间定额定义: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某工种、某种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工作时间。
时间定额以工日为单位,每个工日工作时间按现行制度规定为潜水作业6小时,隧道作业7时,其余均为8八小时。
2.计算公式:
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工日)=1/每工的产量
或
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工日)=班组成员工日数总和/班组完成产品数量总和
3.时间定额确定方法
(1)利用公时规范计算,公式如下: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工作时间)
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
(2)劳动定额时间组成:确定的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之和就是劳动定额时间。
即:
定额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二、产量定额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产量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某工种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工日)所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其计算方法如下:
产量定额=1/单位产品时间定额
或
产量定额=班组完成产品数量总和/班组成员工日数总和
产量定额与时间定额互为倒数。
三、计时观察资料的整理方法
测时整理观察资料的方法有平均修正法和图示整理法。
平均修正法又有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
一般与工程量有关的测时资料整理应采用加权平均法。
与工程规格有关的应采用图示整理法。
四、劳动定额测定的其他方法
有经验估计法和统计分析法。
1. 经验估计法
设M为所求的平均时间,则
M=(a+4c+b)/6
a——乐观时间
b——保守时间(悲观时间)
c——两倍于a的可能性和b的可能性的时间。
σ=(b-a)/6
σ——标准差
T=M+σ×λ
T——定额工时消耗
2.统计分析法
凡是施工条件比较正常,定额比较稳定,原始资料比较真实的单位,采用统计分析法比采用经验估计法科学和先进。
采用该方法时其工时消耗按下式计算:
劳动定额计算案例
第二节劳动定额计算案例
【案例一】
人工挖路基土方,土壤为普通土,挖1m3需消耗基本工作时间60 min,辅助工作时间占工作班连续时间的2%,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占工作班连续时间的2%,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占工作班连续时间的1%,休息时间占工作班连续时间的15% 。
问题:
1.计算该人工挖普通土劳动定额的时间定额。
2.计算该人工挖普通土劳动定额的产量定额。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劳动定额的编制及计算方法。
答案:
1. 时间定额
假定完成完成1 m3普通土开挖需要的工作班延续时间为x
则:x=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x=60+2%x十2%x+1%x+15%x
x=60÷(1一2%一2%一1%一15%)=75(min)
若每工日按8h计算,则人工挖1 m3普通土需要的时间定额为:x ÷60 ÷8 =75 ÷60 ÷8 =0. 156 25(工日/ m3)
2.产量定额
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1÷0. 156 25 =6.40 (m3/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