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合集下载

工时定额标准及计算方法

工时定额标准及计算方法

工时定额标准及计算方法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1+宽放率);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宽放率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总和:1.生理宽放一般取2%~5%。

2.疲劳宽放一般取5%~20%;3.管理宽放一般取3%~10%4.特殊宽放电子制造业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取10%21.75天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月计薪天数,无论某个月您的实际上班天数大于21.75天(如7月份、8月份)还是小于21.75天(如10月份、春节所在的那个月),月计薪天数都是按照21.75天计算的。

这个21.75天只是为计算加班工资有一个统一的公式,并不是平时计算月工资用的。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时间*(1+宽放率)观测时间:是实际观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而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并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

评比系数: 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目的是将实际的操作时间调整到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

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其定义,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科学,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工时计算公式:T=(k m T 机+nT 吊+T 装卸)k2式中:k m—材料系数n—一次装夹工件数;n=1-2;k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2=1(n=1);k2=0.55(n=2)2.机动时间:T 机H2.1. 方T =料:2机k B式中:H- 板厚mm k B - 材料宽度系数,查下表D2.2.棒料:T2 机= 4式中 D —棒料外径 mmDd 022.3. 管料 :T 机=2 — 1000 4 0 式中 d 0—管料内径; mmHH 0*B 0T 机 = —28000—方管外形高3.吊料时 L 间:T1吊=4.装卸料时 000 间及其它时间:装卸2.4..方管:式中: Hmm ;H 0—方管内腔高 mm ; B 0—方管内腔宽 mm ;800综上所述:方料:T=(0.12+n0.0519H+0.001L )k 2-0.00013 H 0*B 0 (min ) 圆料:T=(0.12+n0.0429D+0.001L )k 2-0.0001 d 02 (min ) n —一次装夹工件数; n=1-2;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 k 2=1(n=1);k 2=0.55(n=2)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剪板单件工时定a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b —剪角次数剪板工时系数表=0.12+ 403额:注:准备工时按100 件基数计算,每件0.2,共计200分剪板毛刺工时:T=0.3 + 处理长度/400剪板校正T 校=k*T材料系数K=1~1.52.冲压每冲一次工时3..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方法折弯工时定额:t2=Σa i折弯工时定额系数表注:规格栏中,为折弯长度,a 为每折一刀的工时(理论计算:每刀0.15 分×折1.5=0.225+0.2=0.425→0.5)↓准备工时三.风割焊接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风割工时T 风割割长度× 公式:3+1.5修磨工时含补焊工时: T 修磨2= T 风割/2.焊接单件工时:T 焊接=T 工件装卸+T 点焊+ T 全焊2.1 装卸工件工时:T 工件装卸= (T01+0.2n)B式中:T01—装卸基本工时;(取T01=0.2);n-- 工件数B-- 重量系数(见表)2.2.点焊单件工时:T 点焊= T02+0.1J+0.1N式中:T02—点焊基本工时;J—点焊数;N—点焊时工件翻转次数;2.3. 全焊单件工时:T 全焊= T03+0.1M+0.1N+L Σ/200+0.2NC式中:T03—全焊基本工时;M—焊缝段数;N—全焊时工件翻转次数;LΣ--焊缝长NC--- 焊接参数调节次数注:小件装卸与点焊工时合并,统称点焊工时;重量系数(B)1、飞溅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2、校正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3、有辅助工帮助表卸模,从焊接工时中分取三分之一4、焊接有准备工时按每项20 分钟5、点焊螺母按0.5 分钟一个四.钻床工时定额1、T=kT 机+ T 装卸其中k —难度系数有工差要求k=1.5 有深度要求k=1.1 扩孔及攻丝k=0.82、机动时间:T 机注:L/D ≥8 时,须另增排屑时间60% 3、装卸零件时间及辅助时间: T 装卸五.磨床铣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平面磨工时定额:工作台单行程横向进给量16~24mm/次工件运行行速度8m/min磨一次行程工时2. 无心磨工时定额(含辅助工时) LkT= 1d式中: L—单件被加工零件总长; k d—直径系数,d≤16, k d=1.0; d>16, k d=1.2203.铣端面工时加工段数系数B计算公式加×T= 工长度六。

什么是工时定额?

什么是工时定额?

什么是工时定额?问题一:什么是标准工时?工时定额怎么算?标准工时;是指从事某项作业的参考工时或工时定额。

标准工时一般应在同等条件下(同样的机器设备、工作环境、员工技能等)进行多次测量后制定,但也可根据理论计算确定标准工时工时定额=标准工时定额×加工件数弧等级系数+休息生理时间+准备结束时间(分钟)等级系数依加工者工种等级不同而不同,初级工为 1.1,中级工为1,高级工为 0.9。

准备结束时间指工具、刀具、量具准备时间、机床维护时间、环境卫生清扫时间、理解图纸时间、送检时间、工序转移时间等。

问题二:什么是工时定额,要准确的定义工时定额也可称“时间定额”,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规定的时间消耗量。

如对车工加工一个零件、装配工组装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所规定的时间;对宾馆服务员清理一福客房所规定的时间。

问题三:什么是工时定额管理?工时定额管理办法(草案)1、目的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工时管理办法, 依据工时定额规范生产,并作为川理利用人员、工艺改进、成本核算的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水平。

2、适用范围2.1 公司业务相关的间接人员及制造部直接人员的工时管理和运用。

2.2 生产工时周报表、月报表之统计分析。

3、职责3.1 工程技术部组织相关人员核定标准工时;3.2 运营总监对标准工时进行决策、批准。

3.3 制造部经理、车间主任对标准工时的合理性有建议的职责。

4、阶段划分4.1 生产工艺的制定;4.2 标准工时定额的初步确定;4.3 标准工时定额的进一步确定,同时工时定额试执行;4.4 工时定额执行,标准工时定额调整。

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5、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5.1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其具有坚实的群众路线。

5.2制定工时定额应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5.3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

5.4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

工时定额计算公式

工时定额计算公式

一时间定额时间定额不仅是衡量劳动生产率的指标,也是安排生产计划,计算生产成本的重要依据,还是新建或扩建工厂车间时计算设备和工人数量的依据;制定合理的时间定额是调动工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它一般是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或类比的方法,或者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定和分析的方法进行确定的;在使用中,时间定额还应定期修订,以使其保持平均先进水平;在机械加工中,完成一个工件的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T0 ,称为单件工序时间;它由下述部分组成;1 .基本时间t b基本时间是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对机械加工而言,就是直接切除工序余量所消耗的时间包括刀具的切入或切出时间;基本时间可按公式求出;例如车削的基本时间t b 为:式中t b ——基本时间 min ;L j——工作行程式的计算长度,包括加工表面的长度,刀具切出和切入长度 mm ;Z ——工序余量 mm ;n——工件的旋转速度 r/min ;f——刀具的进给量 mm/r ;a p——背吃刀量 mm ;2 .辅助时间t a辅助时间是为保证完成基本工作而执行的各种辅助动作需要的时间;它包括:装卸工件的时间、开动和停止机床的时间、加工中变换刀具如刀架转位等时间、改变加工规范如改变切削用量的时间、试切和测量等消耗的时间;辅助时间的确定方法随生产类型而异;大批大量生产时,为使辅助时间规定得合理,需将辅助动作分解,再分别确定各分解动作的时间,最后予以综合;中批生产则可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来确定;单件小批生产则常用基本时间的百分比来估算;3 .技术服务时间t c技术服务时间是指在工作进行期间内,消耗在照看工作地的时间,一般包括:更换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屑、修磨刀具、砂轮及修整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4 .组织服务时间t g组织服务时间是指在整个工作班内,消耗在照看工作地的时间,一般包括:班前班后领换及收拾刀具、检查及试运转设备、润滑设备、更换切削液和润滑剂以及班前打扫工作场地、清理设备等消耗的时间;5 .自然需要及休息时间t n自然需要及休息时间是工人在工作班内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上需要所消耗的时间;在实际劳动量计算时,为了简化单件时间的计算,通常把t c 、t g 、t n 三部分时间统一化为占t b 和t a 的百分数,即宽放时间:式中β——t c 、t g 、t n占t b 、t a的百分比;因此单件工序时间T0 可用下式计算:单件工序时间不应包括以下内容:与基本时间重合的辅助时间;换件或换工序所需要的机床调整时间;由于生产组织、技术状态不良和工人偶然造成的时间损失;为返修或制造代替废品的工件而化费的时间6 .调整时间T j 准备终结时间调整时间是指成批生产中,为了更换工件或换工序而对设备及工艺装备进行重新调整所需的时间,又称为准备——终结时间;调整时间是工人为生产一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如在单件或成批生产中,每次开始加工一批零件时,工人需要熟悉工艺文件、领取毛坯、材料、工艺装备、安装刀具和夹具、调整机床和其它工艺装备等消耗的时间;加工一批工件结束后,需拆下和归还工艺装备、送交成品等消耗的时间;调整时间 T j 既不是直接消耗在每个零件上,也不是消耗在一个班内的时间,而是消耗在一批工件上的时间;因而分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为T j/N , N为批量;7 .计价时间T p计价时间性又称单件核算定额,是指完成一件产品的一道工序规定的时间定额,是企业进行计划编制,核算生产能力和进行经济核算时的依据;因此,计价时间应由单件工序时间 T 0 和分摊到每个工件上的调整时间T j/N两部分组成;大量生产中, N 值较大, T j/N≈ 0 ,即可忽略不计;所以;T基=L/ns, L=L1+L2qT有变量=T有变末/T有变首n-1注:T基:基本时间L:工件加工长度n:转速.工作台行程或刀具每分钟往复行程S:每转进给量.螺距导程L1:切入量L2:超出量q:公比数T有:工步有关辅助时间T有常=常量,T有变=变数劳动定额概论一、定额标准1、费用定额:以时间衡量2、成本定额:针对产品来讲费用归集于成本①物料消耗定额量如机床:车、铣、刨、磨毛坯②人工成本定额③资产折旧标准/办法:一经选择不可更改④动力消耗定额:热电⑤管理费用定额二、劳动定额: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生产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1、规范性:标准严肃、正规、经济管理法规、强制性2、相对性:水平①生产技术条件:规模正比、类型大量、成批、单件、寿命周期②组织条件:体现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三班制、四班五班三运转解决了三班制的周末生产问题原材料供应、装备③职工素质④劳动态度3、预定性:在产品设计好时就应设计好定额,根据统计数据不断修改直至完善,成为标准;4、凝固性:包括稳定性刚性和工人凝固状态的劳动、劳动成果不是过程;5、合格产品或劳务三、劳动定额的形成1、产量定额: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产品单一、规模较大的企业单位用这个定额标准;装置生产化学一般不用劳动定额;机械加工企业劳动定额非常重要;2、工时定额:生产单位产品所规定的时间消耗量;适用于多品种、产品复杂的企业;3、看管定额:一个或一组工人同时看管的设备台数;适用于纺织、热处理行业4、服务定额:对一名服务人员所规定的服务工作量;适用于传统服务业,工作量、工作效率的规定;5、销售定额:销售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销售金额回款额;商业企业多用四、劳动定额的种类1、现行定额2、计划定额:计划期和产品寿命周期有关;3、不变定额:将现行定额固定下来,无计划定额之说;4、设计定额:设计人员研发人员在设计新产品或新工厂时使用的定额;设计产品是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新工厂的设计:各种生产能力如何匹配;5、单件或单项定额重点:一个零件或一个工序的劳动定额;6、产品或综合定额:一件产品或一项任务总的劳动定额;建筑、施工企业7、全国性定额:全国统一制定的劳动定额;计划经济:指令;市场经济:只有极少数指导性的仍存在8、行业定额普遍存在、发展成熟、受到法律和市场制约系统:行政的制约、约束;协会:国外,联合会,工会,整合效率、分担成本9、企业定额:是最主要的定额形式五、产量定额与工时定额和关系1、班产量定额=工作班时间/工时定额2、产量定额与工时定额变化率的关系ΔQ=ΔT/1-ΔTΔT=ΔQ/1+ΔQΔQ:产量定额增加的百分比ΔT:工时定额增加的百分比六、劳动定额的发展过程一初期1、斯密:劳动分工、劳动计量、劳动效率制针:20-4806个分工和协作产生了计量2、瓦特鲁宾逊:工作流程管理工作流程、流程再造、标准产量、按成果支付工资3、巴贝奇1 分析制造程序与成本2 应用时间研究4、冯杰斯:疲劳研究二科学管理阶段实验、动作研究定量作业管理吉尔雷·布斯夫妇工程师和心理学1、研究人机关系、劳动效率方法在此之前多用纪律、惩罚、威胁来提高生产效率人体工效学、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稳定管理权最终还是由资本决定人机关系是指技术关系、数量关系,发展的极限就是流水线节拍2、动作分析以工作为中心强度、体力、疲劳3、工艺路线、切削用量工艺:加工零件的方法工具、尤其是在精度上类似指标还有光洁度是公差与配合的问题4、劳动条件霍桑实验:条件→满意→效率由满意产生了组织行为学,原名为管理心理学5、差别计件工资制度6、新标准、新方法培训工人学徒制并不适应大机器工业、产业革命、不是工业文明指纪律、标准、统一、协调、配合7、建立职能科室,变直线制为以计划管理为中心的职能制,实质质量检控管理复杂化的要求市场部:策划,脑力劳动为主;营销部:物流,体力劳动为主;七、劳动定额的作用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1、企业编制计划的基础年度生产计划、年度财务计划资金计划/财务预算、年度维修计划、成本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带有强制色彩;2、合理安排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1协调比例避免窝工,整体考虑2改善操作与原理,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时间观测看原定额是否有问题;3推广先进经验3、是实行经济核算的基础,按劳分配的尺度4、员工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八、劳动定额工作的基本内容1、研究制定定额工作的科学方法2、研究工艺与流程,系统性3、研究操作和动作现在基本不用研究动作机械化、自动化4、研究工时的合理使用5、制定定额6、实施7、数据资料的收集8、修改定额九、原则1、科学性原则:规律、方法更多关注的是方法、原理即懂管理又懂技术2、专业精神与群众路线相结合3、系统效率原则第二章生产过程与工时消耗分类第一节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此时提到的定额都指工时定额一、生产过程机加工企业最具代表性,管理起来比较复杂1、生产准备过程:产品在投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技术、组织、准备工作;例:产品设计、工艺准备装备准备、原材料计划、外协件、劳动组织的调整车间调整、班组的调整、职工培训、定额技术准备工作2、基本生产过程: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或经过自然力的作用对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使之成为产品的过程;车、铣、刨、麿表面处理3、辅助生产过程:为了保证基本生产过程能够正常进行,而做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水电气的准备、机器检修、设备工具制造;4、生产服务过程:为保证2和3的进行所作的原材料供应和服务工作;二、生产类型1、大量生产2、成批生产3、单件生产三、生产类型对劳动定额的影响1、对定额制定方法的影响1 单件: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抽样调查法2 成批:以工序和工步为对象,通过测时的方法3 大量:以动作单元为对象测时2、对定额标准的影响单件:大概标准,典型定额标准成批:基本过程、辅助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的粗略标准大量;尽量详尽,详细3、对定额构成和水平的影响大量:单件时间定额不计算准备结束时间成批:以作业时间百分比来表示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第一节工序及其组成部分一、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上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加工一个零件时,当使用的设备或工作地点改变了,就是另外一个工序了;工序分为若干个工步;二、工步:完成一个工序所必须的工作步骤:其特点是采用同一工具和同一工作范围,其中任何一项有所改变就是另外一个工步了;如:改变零件的加工表面、改变工具和切削用量三、走刀:工步内的一加工,是工步内的重复部分,每切掉一层称为一次走刀;四、操作:工人使用一定的方法为完成某一工步所作的完整行为;1、基本操作:完成工序工艺要求的操作实质性的;工人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使其形状、大小、表面状况、性能、成份结构发生变化的操作;1 机动操作:工人监视、机器自动2 装置性操作:在装置内自动完成3 机手并动操作:工人操作机械完成4 手动操作:工人手持工具从事手动劳动2、辅助操作如:装卸零件、改变机床上的机件位置、改变机床速度、更换工具、检验零件尺寸;五、动作:操作过程的进一步分解;六、动作单元:动作最小的自然分割;移动、抓住、对正、装配、使用、拆卸、放下、精神作用读、检视、计算、回忆七、综合操作1、工艺综合操作:按照工艺的连续性,将个体综合合并构成;如一次走刀2、计算综合操作:由相同影响定额因素的操作合并而成;如:尺寸、材料、重量八、工序结构与定额关系工序结构:工序组成部分划分的精细程度和排列顺序1、合理的工序结构可以减少辅助操作、缩短工时消耗2、合理设计工序结构使基本操作与辅助操作相互交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研究的分析工序结构,可以寻求进一步机械化的可能4、制定技术定额标准时可以考虑操作的综合程度5、大量生产、流水生产机械、化工最多尤其要考虑合理的工序结构,设计合理的节拍;第三章工时消耗一、工时消耗分类:将劳动者在整个工作班中所消耗的时间根据其性质作用明确的进行划分,以便做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用于制定劳动定额;二、工时消耗种类一作业时间T作1、基本作业时间:机动、机手并动、装置作业时间、手动2、辅助作业时间:见辅助操作3、作业时间特点:1 与加工任务数量成正比2 与加工产品直接相关,制度制造每件产品重复一次3 基本时间与辅助时间最好能够交叉4 对每件产品来说,作业时间越短越好,对于整个工作日来说,作业时间占的比重越大越好5 作业时间中辅助时间越少越好二布置工作地时间T布在工作班内,工人使工作地经常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所消耗的时间1、技术性布置工作地时间:更换刀具、麿刀、大规模几件产品后就得一次2、组织性布置工作地时间:是指用于工作班开始、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和班与班交接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如:上班换鞋、换工作服、设备升温、领辅助材料、加油、下班前擦拭机床、清扫工作地、写高妙卡、办理交换班的手续;按作业时间百分比来计算、不用测量跟作业时间成正比;三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T休劳动保护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劳动强度、生理需要等而需要的时间;如:休息、工间操主要是一些重复性工作、水、厕、吸烟等高温、野外、高空、污染包括辐射、重复、职业病带薪休假四准备、结束时间T准工人为生产一批产品或执行一项工作事先进行准备,事后结束所消耗的时间;如:熟悉图纸、领取专用工具、调整安装专用工具、送图纸、事后检验意义、目的、原则的区别:1、只有在制度某一批产品的开始或结束时,或工序变换时才会发生2、每加工一批产品或完成一项工作只消耗一次3、准备结束时间的长短与批量和工作量大小无关,跟生产该产品的复杂性有关,机器设备的复杂性五停工时间1、工人原因:纪律、串岗、开溜、闲谈等2、非工人原因:停电/水/气/汽,待料,机器故障,等派工等六非生产时间工作时间内,做不必要的、无效的、与生产无关的、非本人应担当的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学习意识形态的学习、宣传、杂务等其中:一二三四为定额时间。

汽车维修工时定额、单价标准

汽车维修工时定额、单价标准

汽车维修工时定额、单价标准一、汽车维修工时单价标准:一类维修企业每工时10,可上下浮动30%;二类维修企业每工时8元,三类维修业户每工时5元,机加工、车辆急修每工时14元,可上下浮动30%。

其中一、二类维修工时单价不含辅助费,三类和机加工、车辆急修含辅料费。

二、维修费的具体构成:维修费=工时费+材料费+其他费用1、工时费=工时定额×工时单价本《标准》规定的工时定额为最高标准,企业可以根据维修车辆具体情况,在不超过本《标准》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收费结算工时。

2、材料费:是指维修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外购件费(含配件、漆料、油料、辅助材料等)和自制配件费。

漆料、油料,按实际消耗量结算。

3、其他费用:包括外加工费及材料服务费等。

外加工费:是指在维修过程中,发生在厂外加工的费用,按实际外加工费结算。

材料服务费:是指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运输、保管、损耗等费用。

三、维修费用结算规定1、本《标准》未列车型的维修工时定额,可参照同类车型工时定额,并由承、托修双方商定后签订维修合同。

2、进口或引进技术生产的客、货车整车或总成大修工时按同类国产车工时定额增加不得超过30%。

3、卧铺客车车身大修工时按同类客车车身工时增加不得超过20%。

4、各类双排座车大修,其车头、车身、蓬垫部分的工时按同类车型相应工时增加不超过20%。

5、带有轮边减速器的车辆,减速器的修理,按原前后桥工时增加不超过20%。

6、前驱动装置的车辆,驱动装置大修按其同类车前桥工时增加不超过20%。

7、方向机装有液压助动装置的车辆,其液压助动装置大修,按同类车型前桥工时另增不超过20%。

8、大梁断裂(复加),更换二跟以上横梁的,由承托修双方商定后签订维修合同。

9、装有独立机组装置的车辆,独立机组大修时按相应发动机总成大修工时结算。

10、装有空调装置的轻型客车大修时增加不超过50工时,中、大型客车增加不超过100工时,货车增加不超过40工时。

11、全车喷漆工时按硝基漆工艺测算,需烘烤漆的增加不超过原全车喷漆工时10%;金属漆(烘烤)增加不超过20%。

工时计算公式

工时计算公式

工时计算公式
计件工资计算的主要依据是计件单价,即工人完成每一件产品的工资额。

一般按各该等级工人的日(小时)工资率除日(小时)产量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计件单价=某等级工人的日(小时)工资标准÷日(小时)产量定额;
若按工时定额排序计件单价,计算公式为:计件单价=某等级工人的日(小时)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员工从事某项工作的单位时间工资标准。

员工专门从事该项工作时的单位时间的劳动定额或工作量建议。

计件单位:(有个人计件、集体计件)
计件单价:即为员工每顺利完成一件合格产品或每一单位工作量时,应当获得的计件工资额。

计件工资额的具体计算和支付规定。

1)无穷计件工资:员工工资总收入全然依赖于其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数量的多少和事先规定的维持不变的计件单价,超额总收入不减半,亏额损失亦予以补偿。

2)有限计件工资:即对工人个人单位时间所得计件工资收入总额给以一定限制。

比较常用的方式:对个人计件工资收入规定最高限额、采用超额累退计件单价、采用可变计件单价。

3)全额计件工资。

4) 超额计件工资:又称计时计件混合工资。

5)差额单价计件工资:①两段单价计件。

②fees计件。

③fees计件。

6)间接计件工资。

是对于企业中某些辅助工人实行的一种工资分配形式。

7)经济责任承揽计件工资。

8)联质计件工资:即计件工资收入以产品质量好坏为主要的计算依据的工资形式。

9)发包工资。

10)提成工资。

11)产值单价计件工资。

12)最终产品计件工资。

机加工工时定额定义及计算

机加工工时定额定义及计算

机加工工时定额定义及计算机加工工时定额是指根据机加工工艺和生产实践经验,将完成一项具体机械加工任务所需的工时进行科学合理的估算和计算的工作。

机加工工时定额的准确计算对于生产组织和成本核算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1.初始准备时间:初始准备时间是指进行机加工任务前的准备工作所需的时间,包括上下料、装夹工件、调整刀具等。

初始准备时间一般由操作员的经验和生产设备的性能决定。

2.加工时间:加工时间是指进行机械加工任务的实际加工时间,包括切削时间、进给时间、停机时间等。

加工时间的计算可以通过对切削力、刀具材料、刀具类型、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参数的分析和实验得到。

3.辅助时间:辅助时间是指进行机械加工任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非加工时间,例如换刀时间、切削液更换时间、工件翻转时间等。

辅助时间的计算可以通过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得到。

4.后加工时间:后加工时间是指在机械加工任务完成后,为了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而进行的必要后续工作所需的时间,例如去毛刺、清洗、检验等。

后加工时间一般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估算。

1.分析工艺流程:根据具体的机械加工任务,分析加工的工艺流程,确定所需的切削过程、辅助过程和后续过程。

2.确定加工参数:根据切削过程的要求和材料的性质,确定所需的切削参数,例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

3.估算加工时间:根据所需的切削参数和加工设备的性能,估算加工时间,包括切削时间和辅助时间。

4.估算后加工时间:根据产品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估算后加工时间,包括去毛刺、清洗、检验等工序。

5.综合计算:将加工时间和后加工时间相加,得到总的机加工工时定额。

需要注意的是,机加工工时定额的计算结果应该是一个合理的估算值,不同的操作员和加工设备可能会有差异。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正和调整。

汽车维修工时定额、单价标准

汽车维修工时定额、单价标准

汽车维修工时定额、单价标准一、汽车维修工时单价标准:一类维修企业每工时10,可上下浮动30%;二类维修企业每工时8元,三类维修业户每工时5元,机加工、车辆急修每工时14元,可上下浮动30%。

其中一、二类维修工时单价不含辅助费,三类和机加工、车辆急修含辅料费。

二、维修费的具体构成:维修费=工时费+材料费+其他费用1、工时费=工时定额×工时单价本《标准》规定的工时定额为最高标准,企业可以根据维修车辆具体情况,在不超过本《标准》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收费结算工时。

2、材料费:是指维修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外购件费(含配件、漆料、油料、辅助材料等)和自制配件费。

漆料、油料,按实际消耗量结算。

3、其他费用:包括外加工费及材料服务费等。

外加工费:是指在维修过程中,发生在厂外加工的费用,按实际外加工费结算。

材料服务费:是指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运输、保管、损耗等费用。

三、维修费用结算规定1、本《标准》未列车型的维修工时定额,可参照同类车型工时定额,并由承、托修双方商定后签订维修合同。

2、进口或引进技术生产的客、货车整车或总成大修工时按同类国产车工时定额增加不得超过30%。

3、卧铺客车车身大修工时按同类客车车身工时增加不得超过20%。

4、各类双排座车大修,其车头、车身、蓬垫部分的工时按同类车型相应工时增加不超过20%。

5、带有轮边减速器的车辆,减速器的修理,按原前后桥工时增加不超过20%。

6、前驱动装置的车辆,驱动装置大修按其同类车前桥工时增加不超过20%。

7、方向机装有液压助动装置的车辆,其液压助动装置大修,按同类车型前桥工时另增不超过20%。

8、大梁断裂(复加),更换二跟以上横梁的,由承托修双方商定后签订维修合同。

9、装有独立机组装置的车辆,独立机组大修时按相应发动机总成大修工时结算。

10、装有空调装置的轻型客车大修时增加不超过50工时,中、大型客车增加不超过100工时,货车增加不超过40工时。

11、全车喷漆工时按硝基漆工艺测算,需烘烤漆的增加不超过原全车喷漆工时10%;金属漆(烘烤)增加不超过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工时计算公式:(机吊装卸)
式中:—材料系数
—一次装夹工件数;;
—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
.机动时间:机
.. 方料:
式中: 板厚
式中—棒料外径
.. 管料: 式中—管料内
径;
...方管: 式中:—方管外形
高;—方管内腔高;
—方管内腔宽;
.吊料时间: .装卸料时间
及其它时间:
综上所述: 方料:() * () 圆料:() ()
—一次装夹工件数;;
—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
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剪板单件工时定额: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
—剪角次数
剪板毛刺工时: 处理长度






*

装卸
* (

剪板校正 校*
材料系数 ~ .冲压
折弯工时定额:Σ
(理论计算:每刀分×折→)
↓ 准备工时
三.风割焊接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风割工时
公式: 修磨工时含补焊工时: 修磨 风割 .焊接单
件工时: 焊接工件装卸点焊 全焊
装卸工件工时:工件装卸()
式中:—装卸基本工时;(取); 工件数 重量系数(见表) . 点焊单件工时:点焊
式中:—
点焊基本工时;—点焊数;—点焊时工件翻转次数; . 全焊单件工时:全焊 Σ
式中:—全焊基本工时;—焊缝段数;
—全焊时工件翻转次数;Σ焊缝长 焊接参数调节次数 注:小件装卸与点焊工时合并,统称点焊工时; 重量系数() 风割
风割长度
×
、飞溅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
、校正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
、有辅助工帮助表卸模,从焊接工时中分取三分之一
、焊接有准备工时按每项分钟
、点焊螺母按分钟一个
四.钻床工时定额
、机装卸
其中—难度系数有工差要求有深度要求扩孔及攻丝、机动时间机
注:≥时,须另增排屑时间。

、装卸零件时间及辅助时间: 装卸
五.磨床铣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平面磨工时定额:
工作台单行程横向进给量~次
工件运行行速度
式中: —单件被加工零件总长;
—直径系数≤, ; >,
加工长度
×
六。

车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计算公式工序∑装卸∑工步∑装卸∑机动
式中
—工序数;

—第道工序装卸工件的时间(含其它辅助时间);
装卸
—走刀次数;
—第次走刀机动时间;
机动
-换刀次数;
.粗车外圆机动时间:
考虑回程手动等辅助时间等:
机动*
吃刀深度按 式中:—工件被车削的长度;; —走刀量,;取 —车床主轴转速;; .精车外圆机动时间: 考虑回程手动测量等辅
助时间等:
式中:—工件被车削的长度;; —走刀量,;取
—车床主轴转速;; 宽放系数;
.当外圆精度高于级时;*机动
粗外圆回程基本
机动
*
* π
机动
* 精外圆回程基本
机动
*
*
* π
6 / 11
7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