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脂肪烃

合集下载

第3章不饱和脂肪烃xin

第3章不饱和脂肪烃xin
一、烯烃和炔烃的命名(nomenclature)
1 .含 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距 最近的一端
将主链碳原子编号,称某烯或某炔。 H2 H2
H3C C C C C CH2 H3C CH3 CH3CH2
2020/4/13
2.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三键时,二者位次不同时, 以位次小者定为最低序位,二者位序相同时,以烯 键为最低序位,但词尾次序均为某烯---炔。
2020/4/13
(2)与不对称(极性)试剂加成 (addition with unsymmetrical reagents)
H 2 C C H 2 + H X C H 3 C H 2 X
HX
H2C CH2 H +
+
H+ +X-
H2C+ CH3
C l-
CH3 Cl
2020/4/13
常用的极性试剂: HX,H2O,H-OSO3H,HXO
中性或OH-
(C3)H 2C C2H
OH OH
KMnO4 /H+(C 3 )2 C H O + C 2 + H O 2 O
H3C
KMnO 4 H 2SO 4
2020/4/13
应用:
a.推测烯烃双键位置和分子结构
例:某烯烃经酸性KMnO4氧化仅生成丙酮, 试推测其可能的结构。
b.鉴别含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的存在
H
H3C H
(1)
CH 3
H CH 3
H
(2)
CH 3 H
H
CH 3
CH 3
(3)
2020/4/13
顺反异构的形成条件:
(1)分子中必须含有限制碳原子自由旋转的因素。 如 C=C、环等;

不饱和脂肪烃(j)

不饱和脂肪烃(j)
无H2O2 较慢
CH3CH
CH2 + HBr
H2O2 较快
CH3—CH—CH3 | Br CH3—CH2—CH2Br (反马氏规则)
* HCl 和 HI 没有反马氏效应。
6.1 加成反应
1.

与硫酸加成:
烯烃加成生成溶于酸的烷基硫酸氢酯。
CH2 CH2 + HO—SO2—OH
振荡
CH3—CH2 | O—SO2—OH
a.
酸性溶液中:
KMnO4 H+
R—CH
CH2
R—COOH + CO2 + H2O
O || R—C—R + R’—COOH
R C R C
H
KMnO4 H+
R’
6.2 氧化反应
CH2 CH2
KMnO4 H
+
CO2 + CO2 + H2O
CH2
CHCH3
COOH + CO2 + H2O
6.1 加成反应
二. 亲电加成 在烯烃分子中,由于π 电子具流动性,易被 极化,因而烯烃具有供电子性能,易受到缺电子 试剂(亲电试剂)的进攻而发生反应. 这种由亲电试剂的作用而引起的加成反应称 为亲电加成反应。
6.1 加成反应
1、 与酸的加成
酸中的H+ 是最简单的亲电试剂,能与烯烃起 加成反应。其反应通式如下:
烃。通常指单烯烃,即分子中只含一个 C
CH2
• •
CH2
CH2
CH—CH3
其通式为CnH2CH3 CH2 CH—CH2n。 注:环烷烃的通式也是CnH2n,如:
CH2 H2C—CH2
1、烯烃、炔烃的定义

不饱和脂肪烃—烯烃氧化(有机化学课件)

不饱和脂肪烃—烯烃氧化(有机化学课件)
KMnO4(稀,冷), OH 或 (1) OsO4, (2) H2O
O RCOOH(过氧酸)
催化氧化
R
R"
C O+ O C
R'
OH
R
R"
CO+OC
R'
H
R R" R' C C H
OH OH
R
R"
CC
R'
H
O
酮、酸 邻二醇 酮、醛 环氧化物 环氧乙烷 酮、醛
学后释疑
产生乙烯
放置吸有某种成分的的H2
+
1 2
O2
PdCl 2-CuCl2 120~130 C °
O CH3C H —CH3
用 途 合成:工业上在氯化钯–氯化铜的作用下,生产乙醛、丙酮
小结
R C
R'
R" C
H
注意双键和H的变化
KMnO4(浓,热), OH 或 K2Cr2O7, H (1) O3
(2) H2O, Zn
被中性或碱性的高锰酸钾氧化——缓慢氧化
邻二醇
OH OH
KMnO4(稀,冷)

OsO4
反应的立体化学——顺式产物
HO OH
用 途 鉴别:紫红色褪去,常温下鉴别烯烃 合成:制备顺式邻二醇
烯烃的氧化反应 1. 与高锰酸钾反应
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剧烈氧化
浓,热 或
CH2= RCH= R R C=
产物特点 CO2 + H2O RCOOH R R C=O
酸性KMnO4溶液
HH
OO RRCCOOOOOHHH
RR
RR""

不饱和脂肪烃

不饱和脂肪烃

第三章 不饱和脂肪烃(P48)3.1解: (CH 3CH 2)2C CH 21234a.654321CH 3CH 2CH 2CCH 2(CH 2)2CH 3CH 2b.2-乙基-1-丁烯 2-丙基-1-己烯 12765432H 53CH 3C CHCHCH 2CH 3c.123456(CH 3)2CHCH 2CH C(CH 3)2d.3,5-二甲基-3-庚烯 2,5-二甲基-2-己烯3.2解:a.CH 3C CHCHCH 3CH 3CH 312345b. CH 2 CHCH 2CH 3c.CH 3CH 2 CHCCH 2CHCH 2CH 3CH 3CH 312345671-丁烯d. CH 2CH 3CH 2 CH CH 2CH 2CH 3 eCH 3CH 2 CCH 3f.3CH 3CH 3CH 2CHC CH 2应为2,3-二甲基-1-戊烯g. CH 3CH 2CH 3C CCH 2CH 3CH 3h.2CH 2CH 3CH 3CH 3CH 2C CCH 3应为2-甲基-3-乙基-2-己烯3.3解:CH 2 CHCH 2CH 2CH 3 1-戊烯CH 2CH CHCH 2CH 3 CH 3C CCH 2CH 3HHCH 3C CCH 2CH 3HH2-戊烯 反-2-戊烯 顺-2-戊烯CH 3CH 2 CCH 2CH 3CH 3CH 2 CHCHCH 3CH 3CH 2C CHCH 32-甲基-1-丁烯 3-甲基-1-丁烯 2-甲基-2-丁烯3.4 答:3-乙基-3-己烯sp33.5 a. (CH 3)2CHCH 2OH b.[(CH 3)2CH]2CO d.(CH 3)2CH(CH 2)2Cl 3.6a.Ob. c.Cld.e.3.73.8解:a.C 2H 5CH 3CH 3CH 2C CCH 2CH 3无 b. CH 2 C(Cl)CH 3 无c. C 2H 5CH CHCH 2I 有 H H 2CH 3C CCH 2I顺H HCH 2CH 3C C CH 2I 反d. CH 3CH CHCH(CH 3)2 有 CH 3C CH H CH(CH 3)2顺 CH 3C C HH CH(CH 3)2 反 4-甲基-2-戊烯e. CH 3CH CHCH CH 2 有 CH 3C CH H C CH 2顺 CH 3C C H HC CH 2H 反1,3-戊二烯f. CH 3CH CHCH CHC 2H 5 有 CH 3C C H HC CHC 2H 5CH 3C C HHC C C 2H 52,4-庚二烯 顺、顺 顺、反CH 3C C H H C C H C 2H 5 CH 3C C H H C C H H C 2H 5反、反 反、顺有3条σ 键是sp 2-sp 3型的;有3条σ键是sp 3-sp 3型的。

2不饱和脂肪烃——炔烃

2不饱和脂肪烃——炔烃

不饱和脂肪烃——炔烃
1、制备
(1)邻二卤代物,偕二卤代物两次E2消去
试剂:NaNH2(+氢氧化钾)
(2)四卤代烃锌镁作用下反应
2、三键上的亲电加成
(1)与卤化氢加成——在CuCl/HCl作用下双键三键共存下先和三键反应
(2)过氧化物效应
(3)与卤素发生反式加成(常用于炔基的保护,生成四卤代烃再用Zn反应回复成为炔键) (4)与水加成生成酮式结构——马氏规则——在二价汞离子催化下,三键比双键更易水合(5)在和1MOL氢反映的时候首先生成共轭二烯
3、三键上的亲核加成
(1)与氢氰酸的加成
(2)与含有活泼氢的有机物加成——优先生成稳定碳负离子
应用——引入乙烯基
4、炔烃的还原反应
(1)催化氢化:对于双键、三键共存的分子中,若它们是孤立的,则双键易还原,若它们是共轭的则三键先还原。

特殊催化剂Lindlar-Cat只加氢至双键
(2)硼氢化还原:顺式加成,反马氏
(3)碱金属还原——Na/NH3(不同于NaNH3)——反式烯烃
5、炔烃的氧化反应
高锰酸钾+碱——若为端炔则是羧酸和二氧化碳
臭氧+水——若为端炔则成羧酸和甲酸
6、端炔的性质
(1)叁键氢的弱酸性及炔基负离子——炔基钠
(2)炔基负离子的反应及在合成上的应用
(3)和银氨络离子生成炔银沉淀
7、炔烃的聚合
三聚成苯环
Ps:苯在五氧化二钒,和氧气条件下生成马来酸酐。

第3章 不饱和脂肪烃

第3章 不饱和脂肪烃

1.4.1.4 加硫酸
烯烃和浓硫酸很容易加成,加成符合马氏规则: CH2=CH2 + HO-SO2-OH → CH3-CH2-O-SO2-OH 硫酸氢乙酯 CH3-CH=CH2+ HO-SO2-OH → (CH3) 2-CH-O-SO2-OH 硫酸氢异丙酯 这个反应可以用来鉴别烯烃和分离烯烃,因为 烯烃与浓硫酸加成后就溶解了.
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正碳离子Br-CH2-CH2⊕可 以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当在溴水中加入 NaCl时,如果有正碳离子形成的话,那么下 面的三个反应都是可能的: B r B r C H 2 - C H 2 B r
B r C H 2 - C H 2 +
C l O H
B r C H 2 - C H 2 C l B r C H 2 - C H 2 O H
(Ⅲ)
(Ⅰ)和(Ⅲ),(Ⅱ)和(Ⅲ)的碳链结构不同,是碳链 异构(与丁烷的情况类似),我们在烷烃中已经接 触过了.但是(Ⅰ)和(Ⅱ)的碳链是相同的,它们的 不同仅在于碳碳双键的位置不同,即碳碳双键这一 官能团的位置不同,象这种异构现象叫官能团位置 官能团位置 异构.(Ⅰ)和(Ⅱ)之间互称为位置异构体. 异构
三烷基硼
H2O2 (RCH2CH2O)3B H2O RCH2CH2OH + B(OH)3 OH-
简化: RCH=CH2 + BH3 → (RCH2CH2)3B
H2O2/OHH2O
RCH2CH2OH
1.4.1.8 聚合反应
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发生分子之间的相 互加成,生成很大的分子——高分子化合物: n CH2=CH2 → [-CH2-CH2-]n n CH3-CH=CH2 → [-CH(CH3)-CH2-]n 生成的产物聚乙烯,聚丙烯都是工业和日常生 活的重要塑料.因此烯烃的聚合反应是有重要 的工业意义. 返回

有机化学不饱和脂肪烃

有机化学不饱和脂肪烃
即由一个 s 轨道与两个 p 轨道进行杂化,形成三个完全等同
的 sp2杂化轨道。三个sp2 杂化轨道的轴在一个平面上,键角
120°,剩余的一个 p 轨道保持原状,垂直于sp2 杂化轨道平面
2p — — — 2p — — —

量 2s —
2s —
1s —
1s —
基态
激发态

———
sp2杂化态
Organic Chemistry
a C
b
a C
b
a C
b
a C
d
a C
b
d C
e
a C
a
b C
d
存在几何异构现象
Organic Chemistry
无几何异构现象
Chapter 3 不饱和脂肪烃
Organic Chemistry
④ 顺反异构的表示: 当两个双键碳上没有共同基团时,以顺反表示构型有困难,则用 Z(同)、E(对)来表示,即分别将双键碳原子上的两个原子或 基团按次序规则定出较优基团,如果较优基团在同侧,则以“ Z ” 表示;在异侧则以“ E ”表示
3
H
H3C1 C
2
H
Cl
C
2
C1 H3
(Z)—2—氯—2—戊烯
H
C
4
C
3
H
C6 H3 C
5
H
(2Z,4E)—2,4—己二烯
Organic Chemistry
Chapter 3 不饱和脂肪烃
⑤ 顺反异构体的数目
Organic Chemistry
Organic Chemistry
Chapter 3 不饱和脂肪烃
Chapter 3 不饱和脂肪烃

3. 不饱和脂肪烃(参考答案)

3. 不饱和脂肪烃(参考答案)

3.不饱和脂肪烃3.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a. b.c.(CH 3CH 2)2C=CH 2CH 3CH 2CH 2CCH 2(CH 2)2CH 32CH 3C=CHCHCH 2CH 3C 2H 5CH 3d.(CH 3)2CHCH 2CH=C(CH 3)2答案:a. 2-乙基-1-丁烯 2-ethyl -1-buteneb. 2-丙基-1-己烯 2-propyl -1-hexenec. 3,5-二甲基-3-庚烯 3,5-dimethyl -3-heptened. 2,5-二甲基-2-己烯 2,5-dimethyl -2-hexene3.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或构型式,如命名有误,予以更正。

a. 2,4-二甲基-2-戊烯b. 3-丁烯c. 3,3,5-三甲基-1-庚烯d. 2-乙基-1-戊烯e. 异丁烯f. 3,4-二甲基-4-戊烯g. 反-3,4-二甲基-3-己烯h. 2-甲基-3-丙基-2-戊烯 答案:a.b.错,应为1-丁烯c.d.e. f.错,应为2,3-二甲基-1-戊烯g.h.错,应为2-甲基-3-乙基-2-己烯3.8下列烯烃哪个有顺、反异构?写出顺、反异构体的构型,并命名。

a. b.c.d.CH 2=C(Cl)CH 3C 2H 5CH=CHCH 2I CH 3CH=CHCH(CH 3)2CH 3CH=CHCH=CH 2CH 3CH=CHCH=CHC 2H 5CH 3CH 2C=CCH 2CH 3CH 3C 2H 5e. f.答案: c , d , e ,f 有顺反异构c.C 2H 5CHCCH 2IH( Z )-1-碘-2-戊烯( E )-1-碘-2-戊烯C C 2H 5CCH 2I HHd.C HCCH(CH 3)2H( Z )-4-甲基-2-戊烯H 3CCHCHCH(CH 3)2H 3C ( E )-4-甲基-2-戊烯e.C H 3CCH C H( Z )-1,3-戊二烯H CH 2C HCH C H( E )-1,3-戊二烯H 3CCH 2f.C H 3CCHC( 2Z,4Z )-2,4-庚二烯HCH HC 2H 5C H 3CCHCH CH 2H 5H( 2Z,4E )-2,4-庚二烯C HCHCH 3CCH C 2H 5H( 2E,4E )-2,4-庚二烯C HCH C( 2E,4Z )-2,4-庚二烯H 3CCH C 2H 53.11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产物或所需试剂.a.CH 3CH 2CH=CH 2H 2SO 4b.(CH 3)2C=CHCH 3HBrc.CH 3CH 2CH=CH 2CH 3CH 2CH 2CH 2OHd.CH 3CH 2CH=CH 2CH 3CH 2CH-CH 3e.(CH 3)2C=CHCH 2CH 332f.CH 2=CHCH 2OHClCH 2CH-CH 2OHOH答案:a.CH 3CH 2CH=CH 2H 2SO 4CH 3CH 2CHCH 32OHb.(CH 3)2C=CHCH 3HBr(CH 3)2C-CH 2CH 3Brc.CH 3CH 2CH=CH 2BH 22OH 3CH 2CH 2CH 2OHd.CH 3CH 2CH=CH 22+CH 3CH 2CH-CH 3e.(CH 3)2C=CHCH 2CH 3O 32,CH 3COCH 3+CH 3CH 2CHOf.CH 2=CHCH 2OHCl 2 / H 2OClCH 2CH-CH 2OHOH1).3.12 用什么简单方法鉴别正己烷与1-己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式脂肪酸
PK!
反式脂肪酸
导论
烯烃 的顺反异构:
不饱和脂肪烃:
烯烃 alkene
导论
炔烃 alkyne
提纲
1. 不饱和脂肪烃的命名 2. 烯烃的几何异构 3. 烯烃、炔烃的结构 4. 烯烃、炔烃的物化性质 5. 共轭二烯烃
提纲
1. 不饱和脂肪烃的命名 2. 烯烃的几何异构 3. 烯烃、炔烃的结构 4. 烯烃、炔烃的物化性质 5. 共轭二烯烃
代表性反应:
烯烃加溴反应 溴滴加到烯中,溴单质的红 棕色立即褪去。
4.2.1 烯烃的亲电加成 碳正离子机理
Y-
4.2.1 烯烃的亲电加成
代表性反应: 和HBr反应
4.2.1 烯烃的亲电加成
马氏加成规则
亲电加成中,亲电试剂 带正电部分加到双键中 H较多的碳原子上。
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马尔科夫尼科夫
3-甲基环己烯
5-甲基-1,3-环己二烯
1. 烯、炔的命名
练习:根据名字画出结构。 3-甲基环辛烷 2-甲基-1,3-环己二烯
1. 烯、炔的命名
当结构比较复杂时,烯基也可以看做取代基,常见 的烯基取代基命名如下:
1. 烯、炔的命名
练习:命名下列结构。
1-乙基环己烯
3-异丙烯基环戊烯
5-烯丙基-1,3-环戊二烯 (2E,4E)-2,5-二氯-2,4-己二烯
1. 烯、炔的命名
同时含有烯、炔,称“某烯-X-炔”,并也要满足 “最低”原则,给双键、叁键尽可能低的编号。
1. 烯、炔的命名
练习: 命名下列结构。
3,7-壬二烯-1,5-二炔
1. 烯、炔的命名
环状烯烃的命名
以环某烯为母体,双键位次最低,“1”可省,取代基要编 号。但如果有两个或以上的双键,则双键的位置不能省。
4.2.1 烯烃的亲电加成
原因: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马氏加成的关键是碳正离子,反应倾向于生
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
极不稳定
4.2.1 烯烃的亲电加成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和自由基的稳定性类似 连有推电子基团,可以稳定碳正离子 碳正离子连的烃基越多,一般越稳定
4.2.1 烯烃的亲电加成
练习:
1. 推测下列物质和HBr、氯水的主要加成产物。
2. 小石需要用1-溴辛烷来做格氏试剂,却发现 1-溴辛烷用完了,倒是找出一大瓶1-辛烯和 一瓶氢溴酸。请问他可以把两者反应来得到 1-溴辛烷吗?
2.烯烃的几何异构
如何命名ABCD类的烯烃?
人为地将ABCD判定优先级。优先
级在双键同侧的定为Z式;不在 同一边的定为E式。
优先级的定义
1. 原子序数大的优先 2. 如果相同,则比较下一层次 3. 双键视为两个单键 4. 没有加和性
I>Br>Cl>S>F>O>C>H
2.烯烃的几何异构
练习:
请说出下列结构是否有几何异构,如果有,请以顺反和Z、E 标记法标记。
他在世时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承认,他的许多论文发表时使用 的是俄语,使许多西欧化学家难以理解,但1870年他提出马 氏规则的那一篇论文使用的是德语,尽管这一规则只是他的 一篇26页长的关于丁酸异构体的论文中一个4页的脚注。
来源:维基百科
4.2.1 烯烃的亲电加成
例如: 和H2O、H2SO4、HBr、HI、HOBr等 亲电试剂反应
氢化及聚合 卤代
亲电试剂 亲电加成机理
马氏规则 碳正离子 反马加成
4.2.1 烯烃的亲电加成
解释名词:亲电加成 electrophilic addition 反应机理:
环正离子式
反应机理
碳正离子式 离子对式
三分子过渡式
4.2.1 烯烃的亲电加成
环正离子机理
E
+
E C-C
Y
Y-
例如:
4.2.1 烯烃的亲电加成
1838-1904,俄国化学家
最早攻读经济学,毕业后成为亚历山大·米哈 伊洛维奇·布特列洛夫的助理,在喀山和圣彼 得堡工作。1860年前往德国,向赫尔曼·科 尔贝和埃米尔·埃伦迈尔学习化学。1869年 回到俄罗斯,获得博士学位并接替布特列洛 夫担任喀山大学化学教授。1871年,在一次 与校方的冲突后前往敖德萨大学担任教职。 两年后他前往莫斯科大学任职直到逝世。
3.2 炔烃的结构
3.2 炔烃的结构
3.2 炔烃的结构
3.2 炔烃的结构
结构决定功能:
富电子,易于发生供电子反应; 叁键末端氢具备一定酸性; 两个π键的结果使π键变强,1+1>2,
因此相对于烯,炔的亲电反应较难, 反而可以发生亲核反应; 刚性结构
提纲
1. 不饱和脂肪烃的命名 2. 烯烃的几何异构 3. 烯烃、炔烃的结构 4. 烯烃、炔烃的物化性质 5. 共轭二烯烃
第三章 不饱和脂肪烃
绪饱不芳旋卤醇醛羧氮硫杂


饱 和
光 异




磷 有

命 有
论烃烃烃构烃醚醌
机机环


导论
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顺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
导论
大部分不饱和脂肪酸源于植物 自然界很少有反式脂肪酸;主要源于人造 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过度肥胖、心脏病、癌症
饱和脂肪酸
1. 烯、炔的命名
简单烯、炔的命名
一找:含C=C键的最长碳链 二编:“最低系列”——让双键或叁键编号尽可能小 三写:写出名字——“某烯”或“某炔”
√ 2-乙基-1-戊烯
练习: 命名下列结构。
1. 烯、炔的命名
5-甲基-2-己烯
2-甲基-3-己烯
3-甲基-1-戊炔
2,2-二甲基-3-己炔
提纲
1. 不饱和脂肪烃的命名 2. 烯烃的几何异构 3. 烯烃、炔烃的结构 4. 烯烃、炔烃的物化性质 5. 共轭二烯烃
2.烯烃的几何异构
烯烃的顺反异构
须满足两个条件: 1. C=C的两个碳上有相同的取代; 2. 同一个烯碳上的取代不同
命名上,在前面加上“顺/反”即可。
存在顺反异构
不存在顺反异构
顺反和EZ是两种体系,互不相干!
提纲
1. 不饱和脂肪烃的命名 2. 烯烃的几何异构 3. 烯烃、炔烃的结构 4. 烯烃、炔烃的物化性质 5. 共轭二烯烃
3.1 烯烃的结构
3.1 烯烃的结构
3.1 烯烃的结构
结构决定功能:
富电子,易于发生供电子反应; 可以稳定自由基、拉电子的取代基; 顺反存在异构,生化活性区别较大
4.1 物理性质
与烷烃类似; 炔烃沸点稍高; 熔沸点和几何异
构有关; 均难溶于水; 4碳以下为气体
Temperature (oC)
150
100
Alkene
Alkyne
b.p.
50
0
-50
-100
2
3
4
5
6
7
8
Number of Carbon
4.2 烯烃的化学性质
烯烃的反应
亲电加成 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