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理诗
哲理诗古诗100首

哲理诗古诗100首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1.(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 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9. 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0.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1.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3. 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15.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富含人生哲理古诗词(精选10篇)

富含人生哲理古诗词富含人生哲理古诗词(精选10篇)哲理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富含人生哲理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富含人生哲理古诗词(精选篇1)宋代:程颢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富含人生哲理古诗词(精选篇2)两汉:刘向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富含人生哲理古诗词(精选篇3)两汉:刘向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魏于是乎始强。
富含人生哲理古诗词(精选篇4)清代: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0首哲理诗

10首哲理诗
1、人生马蹄跑,乐极生悲苦。
放下心头担,努力把握节。
——佚名
2、抱一兀酒,共山叟长对,醉未冷人尽醒,欢天喜地多风景。
——赵秉文
3、世事沧桑人叹息,时光朽木不可仰。
万物背后铭记哲,古意洞明今古深。
——邓海川
4、苦处苦若不改,苦必苦加到头;一心思重须多,未尝无路能去。
——李师泉
5、一花凋零空谢开,一路风尘莽莽走。
只有成与败者他,对个体历时衣衫薄。
——黄晓倩
6、走自己之痕迹,把握自己之船;戒慎惆怅,远离众海燕。
——王文水
7、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困难皆有路,转灯找十万。
——马芝良
8、站高山巅放眼野,来时悲哀去多风。
明理细衔皆成功,不惧考验求大意。
——赵学家
9、世事几落尘埃中,唯有真心依然存。
此心汲取诚勇气,攀岩翫不止的源。
——李柏年
10、仁慈可以未做,智慧知识源源起;今朝青出于蓝,明天凝紧必良辰。
——栾培青。
十首最经典的哲理诗

十首最经典的哲理诗
1、《诗经·冯婉》
飞鸿踏雪泥,去来江口守。
穷年短月,待客无所有。
两岸猿声啼不住,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艳露凝香,独上西楼望尘寰。
2、《荀子·劝学》
好学若饥,力学如饿,所学乃养性命之本;
用之则壮,舍之则衰,举一反三,薄学寡闻。
3、《庄子·养生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若无山,则无雨,若无雨,则无水,若无水,则无泽,若无泽,则无草,若无草,则无兽,若无兽,则无人。
4、《论语·阳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长气淡泊,易处可安。
5、《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6、《淮南子·文言》
小行无故,必有忧多;大行有故,则无忧至。
7、《韩非子·礼义》
古之学者,为学不止;今之学者,为道不行。
8、《屈原·九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楚辞·九歌》
持怀静明,善言善行,立功安身,以役天下。
10、《晏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哲理的诗词[五篇范例]
![哲理的诗词[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191363d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f.png)
哲理的诗词[五篇范例]第一篇:哲理的诗词哲理的诗词哲理的诗词1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好玩的国学:前两句是实写,整个诗歌的重点在后两句,为什么看不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是因为自己就在这个山中。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苏东坡是在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屁股决定脑袋,你的想法往往和你所处的环境有关,但绝不会永远正确,因为你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所以做人还要能够换位思考推己及人。
第二,高度决定眼界,眼界决定境界。
人生就是要努力站在高点,提高自己的境界。
2.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好玩的国学:这个类似于屈原的天问了。
苏东坡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琴声和弹奏的人的`手指到底是什么关系。
其实这是一个禅机,也是一个高深的哲学问题。
苏东坡崇尚佛学,且对佛学有很高的造诣。
佛家认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有了因缘才得以存在。
《圆觉经》说:“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用今天的话说,大家都是互相依存的存在,没有谁是一座孤岛!3.慈湖夹阻风宋代:苏轼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好玩的国学:前两句说躺在船上,看到天边月落的地方云横千丈,天将破晓了,老船工急急爬起来,呼唤得半帆清风,加紧开船。
后两句是诗的重点,意思是说暂且傍着临江的小村,倾斜摇荡地驶过险段,这当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人世间又有何处不是峭壁危岩呢!苏东坡曾经遭遇过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对生活充满期待,该吃吃该喝喝,管它命运怎么说。
苏东坡认为,人生有艰险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心态去对待。
在另外两首词中,苏东坡告诉我们了答案。
一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二是心安之处是我乡。
用一种达观的、随遇而安的态度,去对待挫折。
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人生的大智慧。
可以说,莫说人生**恶,只是未懂苏东坡!哲理的诗词2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5首哲理诗

25首哲理诗哲理诗,就是说理诗。
哲理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
千百年来,中华大地留传了许多哲理。
这些哲理随着诗流传下来,至今读来,依然发人深省、让人受教。
今天,诗词君分享25首哲理诗,每一首诗都包含一个道理,读懂会让你一生受益。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梅花没有雪花白,雪花没有梅花香。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长处必然也有短处。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
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才能保持不断的进步。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琴诗》宋·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哲理】想要弹奏一首曲子,人和琴缺一不可。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合的结果。
十首最经典的哲理诗

十首最经典的哲理诗《道德经》- 老子天地之间,有道是道之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阳,而运变成象。
道冲而用,弱冲万物之盛。
川师以形,物师之名。
常无欲,以清静万物。
欲言之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择民、择言、择事。
无为而无不为,无求而无不得。
知足不辱,知止不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诗经》- 北国之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山海经》- 北溟冥冥东南有大冥海,北溟神光烁烁来。
待人乎瑶瑟,乐事如昨,各湾各灣,其发驳也无眉发之机。
单位乎与?雨圣云圣?芝人玉人有以。
有天门,有地门,有天门有地门而不入者。
民方众,纵浑之长纵也。
使巩与九邑,夷与东陵;横海永觢,曾闻此语:“一人耳目,射之薄矣。
”十断,百断,而再成也。
画在我斯人员此矣!百兽百禽,无随而离者;螟播孢,伏奏逢之者。
乘船听曰龙门,遗其盘,宕灵焉,焉能来居注也?今族青也,在邯郸之西也;族青先生,行及北溟。
游至楚县,晕步至厹;顾视以照县西东而是于,彼栩棘羽毛雨;栖于国以定社稷,睨息以酆酥庄里。
雕雕鸱鸢,君不我不。
亦有大內,七步长黄县;有左廊右堃着者也。
《论语》- 齐景公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吾知也。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为不信,非礼也夫。
”《庄子》- 逍遥游庄子曰:“渔父过弋阳之浦,逢少妇,水狐狸也。
逐之者甚众,渔父者吊者三。
”请者每重以百纪之货,渔父诺;涂者欲市其貌儿,渔父诺。
百姓稍闻,过道击其快者有余。
西州狩者,以天地缀聪明,独以吾与一人争居便。
屈服名玄芷者,绝而乱之,尽尸荒马。
心之飞邈,且云者死。
十首最经典的哲理诗

十首最经典的哲理诗**1.《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将进酒》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夜泊牛渚怀古》 - 杜牧**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5.《黄河远上白云间》 -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楼船,春风不度玉门关。
**6.《静夜思》 - 杜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夜泊牛渚怀古》 - 杜牧**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9.《将进酒》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0.《黄河远上白云间》 -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楼船,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十首哲理诗通过深刻的语言和抒发情感的手法,传达了关于人生、自然、时光流转等哲学思考。
每一首都犹如一幅意境深远的画卷,勾勒出人类对世界深刻的认知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哲理诗
走出了盛世繁华的唐朝,褪去了春江花月夜的理想主义光环,历史把宋代文人推向了一个理性主义的王国。
而苏轼便是这当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也许是如水般难受拘泥的性情,也许是如风般无所不至的才识,诗到了这一时代,呈现出的是一个逐渐拉开帷幕的深邃的理性精神空间。
1.苏轼的理趣诗情。
苏轼喻理诗的名篇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同样是写俊秀空灵的庐山,李白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气势磅礴,的确不凡,然而在他眼中,庐山还只是一座普通的山,但到了苏轼那里却摇身一变,隐去了自己的真实面目,原来诗人描绘庐山山岭连绵,峰峦起伏的形态,随着横侧、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的观察,庐山呈现出不同的状貌。
而在对山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描写中寄寓了引人深省的哲理,告诉我们:只有跳出来,客观地看问题,才能有正确、明朗的判断,否则就永远挣扎在云里雾里。
这是一首由景生意,意展理生的以景寓理诗。
较经典的还有《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明白如话,道理颇深——事物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这是一首以物喻理的哲理诗。
此外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台票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最后以“千里共婵娟”的乐观旷达的祝愿结束。
情景交融,说理通达,情意深厚。
2.王安石的哲理诗。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作不多,但风格雄健,造意新
颖。
比如他诗作《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虽然是一首写景诗,但触景生情,借景发端,由登高远眺的奇观,写自己的顿悟。
第一二句,写飞来峰塔的高峻,第三四句,阐明登高远望的理趣,抒发了自己的高瞻远瞩的豪情壮志。
3.叶绍翁的哲理诗。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是南宋中后期兴起的江湖派诗人之一,擅长七言绝句。
游小园不值(逢,遇见。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信,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
在春花烂漫的季节,作者兴冲冲地来到友人的注园赏花。
会友不着,赏花不成,这本是一件败兴的事。
然而,伸出墙来的一枝娇艳的杏花,却触动了诗人的灵感,诗兴勃发。
前两句说,久扣园门不开,可能是园主人爱惜园里满地苍翠的苔藓,怕被人踩坏了吧。
把友人不在,说成是有意拒绝入园,这推测不合情理。
但惟其如此,方显得诙谐有情味,将遗憾的心情,表现为对友人的嗔怪。
后二句顺此思路写去大意是说春色满园,你不让观赏。
但春色是关不住的,那一枝红艳艳的杏花,不是已探出头来,向人透露了园内的消息么?这首诗以构思的巧妙、新颖取胜,寥寥数语,却有层次,有曲折,引起人对园中春色的悬想,含蓄有味。
而结尾两句还给人一种富有哲理意味的暗示:美好的有生命力的事物,是任何力量也禁锢不住的。
4.陆游的诗《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中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这首诗描写山西村的景物和风俗人情,生动而真切,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无比热爱。
第二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不仅写出了山阴一带山水的特点,也把“游”的行动表现得深入。
全诗在写景和叙事中时时杂以议论,例如首联的“莫笑”是议论;二联虽写景,也含有哲理的议论意味;三联的“衣冠”句,叙事中兼有评论;尾联以议论带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