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思考
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基层动物疾病防疫工作质量关乎于动物制品市场的安全性,也对人们生命健康具有广泛且深远影响。
为针对性解决现阶段武功县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的常见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内容总结如下。
1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1.1不够重视动物防疫工作相较于现代化城市开展的动物疾病防疫工作而言,乡村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并未得到充足重视,农户、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受思想观念所影响,自身缺少动物防疫意识,阻碍了基层动物防疫措施的顺利落实。
有的地区村镇动物养殖户,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教育,理解与参与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对新疫苗的接种秉持抵触甚至反对心理,盲目坚信旧动物疫苗更好,造成养殖场无法正常使用新型疫苗,削弱了防疫能力,在养殖期间遇到新疾病疫情时,养殖人员不能及时且正确处理,这些都加剧了动物疾病防疫难度,给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和执行带来了很大挑战。
1.2待遇低,保障少研究武功县各地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待遇情况不难发现,普遍存在着待遇低且保障少的问题,大部分防疫人员收入来源只有工作,自身无土地等资源作为生产资料补充经济,尤其是取消防疫费用的政策后,进一步影响了防疫员的待遇收入,加之不断降低的检疫费,缩减了村镇等基层兽医站的效益收入,这些都令基层防疫员工作和生活难上加难。
很多地区的基层防疫员尚未纳入养老统筹内,面临未来生活的艰巨压力,因此工作人员参与基层防疫工作的热情、积极性、幸福感越来越低,工作开展效果差强人意。
1.3技术水平亟待提升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起步较晚,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处于落后状态,有的地方虽然设置了实验室,具备开展动物防疫技术的研究、检测等工作硬件条件,不过由于国家补助政策、政府资金扶助等不足,所以实验室流于形式,难以改善技术落后的迫切问题。
除此之外,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还严重缺少高素质的专业检测技术员,人才力量薄弱状态下这项工作不具备良好生命活力,无法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业使命。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思考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思考[摘要]介绍村级动物防疫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建议一、村级动物防疫体系现状1 我国现行防疫体制不完善我国动物防疫管理机构最基层是乡镇,村级防疫管理基本为零。
对我国95个乡镇兽医站的办公条件和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基层防疫站办公条件差,没有办公室等基本办公硬件设施的防疫站比例为37~44%;财政对基层防疫站支持力度不够。
基层兽医站主要依靠防疫、检疫、诊疗、兽药销售的收入维持运作,其收入占兽医站总收入的85.8%。
财政拨款仅占总收入的8.7%。
大部分乡镇站基本上在没有财政支持的情况下维持运转并承担着防疫等政府职能。
缺乏财政拨款支持,兽医站工作人员无法安心工作,村级防疫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达不到动物疫病防治和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目的。
2 基层防疫意识较差受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和普遍存在“重防轻养,重治轻防”思想影响,养殖户对防疫缺乏科学认识,忽视潜在的发病危险性,普遍存在侥幸心理。
一般在家禽未发病的情况下,不愿意增加对动物防疫的投入,给家禽注射疫苗。
一旦疫病暴发,往往会造成巨大损失。
3 动物防疫补贴不到位,趋小利而不顾大局在疫病暴发后,对于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动物,由政府对养殖户进行补贴,以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但是在实际的防疫过程中,由于政府的补贴不能及时到位,养殖户为了自身利益,未将患病动物进行掩埋和焚烧等无公害处理,而是尽快出售。
患病动物被出售后,一旦进入食品市场,将给食品安全留下隐患。
患病动物在贩卖的过程中还作为污染源,传播疫病,导致疫情大面积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4 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人心不稳,年龄老化,专业基础差,素质偏低由于养殖环境的限制,基层动物防疫员工作量大,工作条件艰苦。
基层防疫人员的收入水平低,国家三级政府每月仅补贴300元,没有医疗、养老等保险,防疫人员人心涣散,人才流失严重。
安化县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委) 虽 已通公路 , 但交通工具缺乏 , 绝大部分村级
防疫员搞 防疫时只能靠步行。每年防疫期间畜禽 重视 , 按照现代养殖建设要求 , 将村级动物防疫体 免疫后副反应死亡 ,但是村级防疫员没有照相机 系建设 摆 在整 个动 物 防疫长 效 机制建 设 特别 是 公 无法取证 ,群众的畜禽免疫后副反应死亡得不到 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位置, 将其纳入当地政府的 应有的赔偿 , 也会 因此埋怨防疫员 。而全县 2 3 个 工作 目标 , 统一规划 , 统一标准 , 统一布置 , 统一安 乡镇动物防疫站仅有专职动物防疫员 8 7 人, 全县 排 , 统一考核 , 切实解决村级动物防疫体 系建设 中 5 6 0个行政村 ( 居委 ) 2 6 万农户 , 每人要负责 6 个 存在的问题 , 提高村级防疫员队伍素质。通过多形
3 1
{ I I l 南 饲 斜
2 0 1 3 年第 1 期
居住的特点 , 使防疫人员只能徒步开展工作 , 不能 员 在从 事 强制 免疫 工作 中 ,由于群 众 的接 受程 度 及时将携带 的疫苗注射完 , 再加之人员老化 、 青黄 不一 , 个 别养 殖户 对村 防疫 员无 理 取 闹 , 甚 至 还 出 不接 , 养殖量大 , 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和效果 , 特别 手伤害村防疫员 ; 四是责任风险大。 是不能及时对免疫反应动物进行紧急救治。 6 、 防疫 队伍 良莠不齐 , 陷人“ 青黄不接” 困境。 3 、 农村养殖模式滞后 , 基础免疫难度大。 该县 兽医体制改革后 , 该县村级 防疫员基本做到了“ 一 畜禽养殖模式大多为一家一户散养 , 养殖规模小 , 村一人” 。 目 前, 该县能适应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岗
出 了相应 对策 。
一
二、 存在 的问题 、来自村级 动物 防疫 员 基本 现状
乡镇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有个案和小规模人畜共患病发生 。为减少人畜共患 病对人类生命安全威胁 ,降低 由此造成 的社会恐慌 和经济损失 , 必须抓紧动物防疫体系 的建设 , 以保证 广大市民的食 品安全和生命安全 ,适应经济社会发
展 的需 要 。
必需的设备 、 设施 , 如冷藏场所设施 、 化验药品仪器 、 防疫用品器械等 , 缺少必要的仪器设备 , 遇有可疑疫 情, 不 能迅 速 做 出诊 断 , 一旦延误 时机 , 将 大 大 增 加
政府 应 急成 本 。
动物 防疫 体系的建设具 有十分重要 的意 义 , 是
养殖业 持续健康发展 的必然要求 ,是保 障公共卫生 安 全 的 主要 方 面 ,是 增 加 收入 、繁荣 农 村 经 济 的 需
动物检疫 主体不合法。 《 中华人 民共和国动物防 疫法 》 第 四十一条规定 : “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 法和国务 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 动物 、动物产 品 检疫” 。而实际操作 中, 乡镇动物防疫员不是动物卫 生监督机构人员 , 也没有官方兽 医资格 , 也都不是动
卫 生 防 疫
乡镇 级 动物 防疫体 系建 设存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
雷 玉锋 ( 吉林省九台市动物检疫站 1 3 0 5 0 0 )
目前禽流感 、 口蹄疫 、 疯牛病 、 狂犬病、 布鲁 氏菌 等人畜共患病 已查明的有 2 0 0 余种 ,个别地 区也时 二十世纪七 、 八十年代的原畜牧兽 医站站房 , 面积不 大, 基本全部没有常规化检验检测仪器设备 。因基层 动物防疫监督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前提。但 目前 , 乡 镇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多 问题 ,应采 取有 效对策加 以解决 。
物卫生监督所委托或委派 , 但均承担动物产地检疫 ,
镇沅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与思考

个, 还有 4个 站 急需投 资 建设 。 、 县 乡两 级 的冷链 设 备
近年来大为改善, 通过农业部国债冷链项 目和扩大内 需投资项 目的实施, 县级动物防疫部 门配备了化验室
和包 括冷 库在 内的冷 链 设备 , 镇畜 牧兽 医站 也 都配 乡 备 了冷柜 、 ( 冰 冷藏 ) 和显微 镜 。特 别是 通过 上海 市 箱 普 陀区基 层 动物 冷链 援 建项 目的 实施 ,3 10名村 级 动
1 镇 沅县 目前 的动物 防疫体 系 状况 镇沅 县地 处亚 热带 地 区, 是一 个 山区 、 数 民族 、 少
近年来防控的疫病种类不断增加 。 与十多年前相
比较 , 的疫 病 防疫 种 类 由 2种 ( 出败 、 牛 牛 气肿 疽 ) 增 加 了 1种 ( 口蹄 疫) 猪 的 疫 病 防 疫 种 类 由 3种 ( , 猪 瘟 、 疫、 毒) 肺 丹 增加 了 8种 ( 口蹄 疫 、 高致 病 性猪蓝 耳 病 、 猪 副伤寒 、 球菌 病 、 仔 链 伪狂犬 病 、 细小 病 毒病 、 乙 型 脑 炎病 、大肠 杆 菌病) ;羊 的疫 病 防疫种 类 由 1 种 ( 炭疽 ) 加 了 2种 ( 增 口蹄 疫 、 痘) 禽 的 疫病 防疫 种 羊 ; 类 由 2种 ( 城 疫 、 出败) 加 了 4种 ( 新 禽 增 高致 病 性 禽 流感 、 痘 、 鸡 马立 克 氏病 、 染 性支 气管 炎) 特 别是 强 传 。
活禽 2 万羽次。 8 年终动物疫病死亡率均控制在省、 市
规 定 指标 以下 , 本 实 现 了有 病 不 流行 , 病不 成 灾 基 发
的动物 防疫 工作 目标 。
2 目前存在 的挑 战及 问题
2 1 动 物 防疫工 作量 增加 .
关于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

3 逐步提高村级 动物 防疫 员的补 贴标 准和 福 利待 遇。 善工 改
作条件 , 为做好基层动物卫生工作提供 坚实的物资保障
工作质量决定 整个 动物 卫生 和畜 牧业 发展 的工 作成 效 。如 何 真正建立 一支 合格的村级动物 防疫员 队伍 , 有效 的管 理和运 行
机制是深化基 层动 物卫 生管 理体 制改 革 的关键 。为妥 善解 决
53
青海 畜牧 兽 医杂 志
4 0卷 1 期
Vo . 140. . No 1
1 2 1 /00
C ieeQnhiora o n l n eei r c ne hns i a Junl f i dV t n ySi cs g A ma a ra e
关 于村 级 动物 防疫 体 系 建设 的思 考
员的重要 内容 。
管理 , 经统一培训 、 核后 , 《 考 核发 动物 防疫 员证》 聘用 上岗 , , 并
接 受乡镇畜牧兽 医站 的业 务培训指导 、 核和监督管理 。 考
4 3 免疫和 畜牧 业 生 产相 关报 表 的 填 写 、 报是 否 完整 、 . 上 按
时。
21 抓好产地检疫 工作 。面对 产地检 疫工作 人少 、 . 面广 、 长 线
上述 问题 , 笔者就 如何充 分发 挥和 调 动好村 防疫 员 的积极 性 ,
补贴经费实行每半年发放一 次 , 对经 费使用情 况要加强监 督管理 。县动监部 门应主动争取 当地政 府 的支 持 , 积极落实 和 兑 现防疫员 的补贴 , 断改 善他们 的工 作 条件 和生 活待 遇 , 不 要
收稿 日期 :0 91 -3 2 0 —12
2 明确职责 。 理顺关 系
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是保障国家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基层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现状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信息不畅、监测体系薄弱、应急响应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
部分基层单位在防控工作中存在技术水平低、资源匮乏、人员素质不高等方面的不足。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疫情防控的效果,也给国家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隐患。
加强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其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水平势在必行。
对此,本文将在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研究意义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是保障国家畜牧业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
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建设更是关系到全国范围内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效果和成效。
研究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疫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研究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有效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维护国家动植物产品出口的安全。
动植物产品是我国的重要出口商品,而疫病防控工作的不到位将影响动植物产品的出口质量和数量。
研究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保障国家动植物产品出口的安全。
3.加强基层防疫人员能力建设,完善疫情监测预警机制。
基层防疫人员是防疫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防疫工作的效果。
研究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意义在于加强基层防疫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完善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尽快消灭动物疫病隐患,保障国家动植物安全。
对牧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

疫 经 费 财 政 保 障 机 制 ,加 大 动 物 疫 病
对 动 物 疫 情 信 息 的 管 理 , 为 动 物 疫 病 防 治 T 作 争 取 主 动 和 时 间 ,真 正 做 到 平 常 有 监 测 ,应 急 有 预 案 , 物 资 有 储 备 , 控 制 有 保 证 。 力 争 做 到 仃 疫 不 传
播 ,不 扩散 .及 时 发 现 及 时扑 灭 。
疫 的 应 急 机 制 , 制 定 重 大 动 物 疫 病 的
达 到 规 定 的 标 准 。 但 红 实 际 T 作 中 往
往 是 “ 声 大 、雨 点 小 ” 有 关 政 策 、 雷 , 措 施 的落 实 和 执 行 情 况 与 要 求 存 在 很
大 距 离 , 政 府 行 为 不 到 位 ,兽 医 部 门
把 动 物 防 疫 技 术 传 授 到 基 层 ,有 利 于 重 大 动 物 疫 情 的早 发 现 ,有 利 于 各 项 防 控 措 施 的 落 实 , 同时 更 有 利 于 推 进 传 统 畜 牧业 向现 代 畜 牧 业 的 发展 。
县 级 兽 医 主 管 部 门 对 具 备 条 件 人 员 进 行 登 记 、 审 核 颁 发 乡 村 兽 医 资 格 证 ,加 强 登 记 信 息 管 理 , 建 立 健 全 乡 村 兽 医档 案 。
12 建 立 了动 物 疫 病 防控 队伍 .
和 县 畜 牧 兽 医 站 都 无 法 行 使 行 之 有 效
的 监 管 手 段 ,T 作 上 形 不 成 合 力 ,造 成 了管 理 和领 导上 的漏 洞 。近 年来 , 为 了切 实 搞 好 动 物 防 疫 T 作 。有 关 方 面 台 了 “ 府 保 密 度 、部 门保 质 量 、 政 财 政保 经 费 ”的 防控 原则 。按 理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要]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产业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而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直接关系着畜牧业发展、畜产品安全、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本文从九台市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s85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98-01
一、前言
近年来,畜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由于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各种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直接关系着畜牧业发展,完善和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因此,必须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防控动物疫情发生和流行,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牧业的发展。
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
九台市地处吉林省中部,位于长吉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长吉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九台市的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气候条件适宜,
属于松嫩平原和长白山余脉过渡区域,松花江、饮马河贯穿南北。
土地面积为22500平方千米,其中平原占80%,78%是黑土地和草甸土,肥力强劲,全市的秸秆年产量达到了400万吨,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市辖区有两个民族乡,12个建制镇,310个村庄。
2002年九台人口增至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0%以上。
九台的畜牧业主要以猪、牛、羊、家禽为主,2002年统计数据为:肉类总产量9.6万吨,禽蛋2.6万吨,畜牧业发展总值达到10亿元。
1.围绕吉林省中新食品区、动物无规定疫病缓冲区建设实施了防疫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了稳定的三级防控体系,同时建设了疫病检测和疫情监测化验室。
新建6个标准化乡镇基层畜牧站,坚持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保证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全市“四大疫病”免疫率达到100%,常规免疫率达到95%以上,有效保护了畜牧业健康发展。
2.开展了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的5个专项整治行动,分别是“兽药饲料专项整治行动、打击‘瘦肉精’等非法添加专项整治行动、打击经营病死病害畜禽专项整治行动、生鲜奶专项整治行动、鲜肉和肉品专项整治行动”;
3.落实了疫病防控保障措施。
为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动物疫病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
近年来,还有部
份地方动物防疫网络还未健全,《动物防疫法》是动物检疫监督时的唯一法律依据,但其条文比较粗略,相应的配套细则均未发布,致使监督过程中找不到相应的法律依据;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国家虽然投入资金对兽医站进行改建,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地方财力有限,目前兽医站仍然存在体制不顺、人才匮乏、设施简陋的状况,直接影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3.产地检疫力度不大,动物产品来源主要是农村各家散养,规模数量不一,分布过于分散,报检率低,同时个别检疫人员玩忽职守,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
4.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防疫队伍人员老化的问题非常突出,聘用的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动物防疫人员专业理论素质不高;
5.群众对防疫工作认识不够,一些群众不能理解和支持防疫工作,食用或贩卖没有经过检疫或检疫不达标的动物产品。
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建设动物防疫体系是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基础性工作。
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部门应从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1.广泛发动宣传,增强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卫生防疫氛围。
动物防疫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深入学习
《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动物防疫法律意识,执法人员要起到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2.搞好防疫监管。
要继续采取“五强制”(强制免疫、强制隔离、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检疫)措施,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
要健全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动物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快速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坚持依法防疫。
动物防疫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
力争使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耳标配戴率达到100%,对新补栏畜禽、怀孕畜、仔畜、漏免畜及因病缓免畜要及时补针,做到动物防疫密度常年保持100%,以全面提高畜禽抗疫病风险的能力;
4.加强防疫监督,加强监督部门管理。
强化部门内的管理工作,形成动物卫生监督责任,层层防控。
定期组织培训基层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形成绩效考核体系,奖惩分明。
政务公开化,加强群众监督的力量;
5.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启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
推进动物防疫信息化,提高办事效率。
各地应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监测预警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
6.抓好基层专业人才培训。
制定培训规划,落实培训经费,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到学校轮训,提高基层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7.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经费保障机制。
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建设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动物卫生监督顺利进行;把动物卫生监督的使用经费归入到地方财政的管理范围中,确保正常工作中需要用到的资金和学习经费充足。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之下,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群众的利益,保护群众的生命健康,共同完善和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水广.我国兽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04(04).
[2]王喆.兽医体制改革和官方兽医制度[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