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溶液的组成标度和渗透压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溶液的组成标度和渗透压

浓度相互换算
各种浓度表示法有各自的特点,从各种浓度 的基本定义出发,可进行各种浓度的相互换算。
溶液浓度的换算只是单位的变换,而溶质的
量和溶液的量均未改变。
mB nBMB B CBMB V V
应 用
1.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凡是相对分子质量已知的物 质在人体的组成量度,原则上均应用物质的量浓度 表示,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尚未准确测得的物质,则 可用质量浓度表示,对于注射液,世界卫生组织认 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标签上应同时标明质量浓 度ρB和物质的量浓度CB。 如静脉注射的氯化钠溶液,应同时标明:
V 溶液的体积(L)
n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R T 气体常数(8. 314 kPa· K-1· -1) L· mol 热力学温度(T/K= t/º +273.15) C
CB 物质的量浓度(mol · -1) L
由上式可知:
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绝
对温度成正比,而与溶质及溶剂的种类无关。 a.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它的浓度
例如:0.3mol/LNaCl
Π 1(i=2)
0.3mol/LC6H12O6 Π 2 (i=1)
则 Π 1=2 Π 2
例1:1L溶液中含5.0g马的血红素,在298K时测得溶液 的渗透压为1.8102Pa,求马血红素的相对分子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
m V nRT RT M
mRT 5.0 8.31410 298 M V 1.80102 1 4 -1 6.9910 (g mol )
如何学好医用化学
预习是基础, 听课是关键, 复习是巩固,
作业是深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
1溶液的渗透压

超额压力。
渗透条件: 1.有半透膜存在
2.半透膜两侧浓度不相等
现象 原理Ⅰ 原理Ⅱ 应用
二、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Π = CBRT
Van’t Hoff定律:稀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及绝对温 度成正比。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渗透压只与单位体积溶液内
的溶质颗粒数成正比,而与溶质及溶剂的种类无关。
(70g/L)
电解质 小分子物质 体液
高分子物质 770kPa
例: 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血 浆│组织间液
渗透活性物质 渗透压力
非电解质:
溶质分子
CRT
电解质:
电解质离子
iCRT
[问题] 下面的溶液用半透膜隔开,用箭头标明渗透的方向
(1)2mol·L-1KCl | 2mol·L-1蔗糖 (2) 2mol·L-1葡萄糖 | 2mol·L-1蔗糖 (3) 5%葡萄糖 | 5%蔗糖
三、渗透浓度 (osmolarity)
解:(1) M(C6H12O6)= 180g·mol-1
COS =
50.0 = 0.278 mol·L-1 180
= 278 mmol·L-1
(2)M(NaCl)= 58.5 g·mol-1 COS = 9.00 × 2 = 0.308mol·L-1 58.5 = 308mmol·L-1
四、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112g·L-1,试计算该
注射液的浓度。
ρ 解:C (C3H5O3Na)=
(C3H5O3Na)
M (C3H5O3Na)
112g·L-1
= 112g·mol-1
= 1.00mol·L-1
返回
[例]:配制500ml消毒用的酒精溶液,需无水
渗透条件: 1.有半透膜存在
2.半透膜两侧浓度不相等
现象 原理Ⅰ 原理Ⅱ 应用
二、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Π = CBRT
Van’t Hoff定律:稀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及绝对温 度成正比。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渗透压只与单位体积溶液内
的溶质颗粒数成正比,而与溶质及溶剂的种类无关。
(70g/L)
电解质 小分子物质 体液
高分子物质 770kPa
例: 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血 浆│组织间液
渗透活性物质 渗透压力
非电解质:
溶质分子
CRT
电解质:
电解质离子
iCRT
[问题] 下面的溶液用半透膜隔开,用箭头标明渗透的方向
(1)2mol·L-1KCl | 2mol·L-1蔗糖 (2) 2mol·L-1葡萄糖 | 2mol·L-1蔗糖 (3) 5%葡萄糖 | 5%蔗糖
三、渗透浓度 (osmolarity)
解:(1) M(C6H12O6)= 180g·mol-1
COS =
50.0 = 0.278 mol·L-1 180
= 278 mmol·L-1
(2)M(NaCl)= 58.5 g·mol-1 COS = 9.00 × 2 = 0.308mol·L-1 58.5 = 308mmol·L-1
四、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112g·L-1,试计算该
注射液的浓度。
ρ 解:C (C3H5O3Na)=
(C3H5O3Na)
M (C3H5O3Na)
112g·L-1
= 112g·mol-1
= 1.00mol·L-1
返回
[例]:配制500ml消毒用的酒精溶液,需无水
医用化学第一章 溶液的组成标度与渗透压

K
7.9102 kPa
三、渗透浓度
表1-1
四、等渗、低渗、高渗
五、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返回
渗透浓度
渗透活性物质: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 粒子(分子、离子)统称为渗透活性物质。
非电解质与电解质的情况
渗透浓度:渗透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 液的体积,符号为cos,单位为mmol·L-1。
根据van′t Hoff定律,一稀溶液,在一定 温度下,渗透压应与渗透浓度成正比。为方 便起见,医学上渗透浓度常用来直接衡量渗 透压力的大小。
正常人血浆的渗透浓度为303.7mmol/L。 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320mmol·/L的溶液 为等渗溶液 。(并非绝对,如例1-10输液用的葡 萄糖溶液)
渗透浓度cos>320 mmol·/L, 称为高渗液
渗透浓度cos<280mmol·/L , 称为低渗液
临床上的意义 图1 图2
返回
图1 红细胞形态示意图
定义:溶液的内在特性,它是渗透现象发生的内在
动力,其大小等于为了维持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 透平衡而需在溶液上施加的额外压强。符号为Π, 单位Pa或kPa。 问题:稀溶液与浓溶液之间为维持渗透平衡所施加 的外压强p=?
溶剂与溶液之间,p>Π? p=Π? p<Π? 返回
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1866年,荷兰化学家范特霍夫 (van′t Hoff )指出:
a.生理盐水b.浓氯化钠中c.较稀氯化钠中
返回
图2
正常
溶血
皱缩
280~320 mmol/L < 280 mmol/L >320 mmol/L
返回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同,将 体液中的渗透活性物质分为:
第一章 溶液的组成标度和渗透压

医学化学
(临床医学专业)
主讲:许丽丹 绿谷203 辽宁何氏医学院
主要参考书
医用化学.卢薇.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基础化学.席晓岚.
科学出版社.2007
有机化学.吕以仙.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有机化学.贾云宏.科学出版社.2008
授课计划
理论课:20学时 实验课:8学时
期末考试模式
M:溶质的摩尔质量(g· -1); mol
CB:溶质的量浓度(mol· -1); L V:溶液的体积(mL); C1、C2:浓度 V1、V2:体积
例1
配制0.1mol· -1Na2CO3溶液500mL,应 L 称取Na2CO3多少克? 解:设称取Na2CO3为mg,则
m/106×1000=0.1×500
mRT 5.0 8.31410 298 M V 1.80102 1 4 -1 6.9910 (g mol )
渗透平衡(动态平衡)
渗透平衡:当单位时间内半透膜两侧透过的溶剂分子
数相等时,液面不再升高,此时体系达到了平衡。
4. 渗透压
(1)定义
恰能阻止渗透现象继续发生而达到动态渗透平 衡时的额外压力。称为渗透压,用符号π表示。 (2)单位 KPa或Pa (3)应用:海水的淡化,溶液的浓缩等。 (原理反渗透)
质的基本单元(离子符号、化学式、特定组合)。
如:CKCl=0.1mol/L
C(MgCl2)=0.01mol/L
通常所说的“溶液浓度”实际上是指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
例:100ml正常人的血清中含有10.0mgCa2+,计算
正常人血清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已知 M=40g/mol
(临床医学专业)
主讲:许丽丹 绿谷203 辽宁何氏医学院
主要参考书
医用化学.卢薇.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基础化学.席晓岚.
科学出版社.2007
有机化学.吕以仙.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有机化学.贾云宏.科学出版社.2008
授课计划
理论课:20学时 实验课:8学时
期末考试模式
M:溶质的摩尔质量(g· -1); mol
CB:溶质的量浓度(mol· -1); L V:溶液的体积(mL); C1、C2:浓度 V1、V2:体积
例1
配制0.1mol· -1Na2CO3溶液500mL,应 L 称取Na2CO3多少克? 解:设称取Na2CO3为mg,则
m/106×1000=0.1×500
mRT 5.0 8.31410 298 M V 1.80102 1 4 -1 6.9910 (g mol )
渗透平衡(动态平衡)
渗透平衡:当单位时间内半透膜两侧透过的溶剂分子
数相等时,液面不再升高,此时体系达到了平衡。
4. 渗透压
(1)定义
恰能阻止渗透现象继续发生而达到动态渗透平 衡时的额外压力。称为渗透压,用符号π表示。 (2)单位 KPa或Pa (3)应用:海水的淡化,溶液的浓缩等。 (原理反渗透)
质的基本单元(离子符号、化学式、特定组合)。
如:CKCl=0.1mol/L
C(MgCl2)=0.01mol/L
通常所说的“溶液浓度”实际上是指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
例:100ml正常人的血清中含有10.0mgCa2+,计算
正常人血清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已知 M=40g/mol
第一章溶液和溶液的渗透压

1000 × wB ⋅ d 1000 × 0.98 × 1.84 CB = = = 18.4 (mol ⋅ L−1 ) MB 98
3. 溶液的稀释
C1·V1 = C2·V2
只适用于 与体积相 关的浓度
溶液的稀释是指在原溶液中加入溶剂, 溶液的稀释是指在原溶液中加入溶剂,使原 溶液的浓度降低的过程。 溶液的浓度降低的过程。稀释过程中溶液的体 积增大,而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积增大,而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定义 指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溶质B的体积V 指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溶质B的体积VB与溶液体 之比。用符号ϕ 表示。 积V之比。用符号ϕB表示。
ϕB
V B = V
体积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体积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实例: 实例:
外用消毒酒精的体积分数记为 ϕB=0.75或 =0.75或 =75%。 ϕB=75%。 临床血液检验指标:红细胞体积分数正常范围 在ϕB=0.37~0.50. ϕ =0.37~
质量浓度的单位
质量浓度的单位(SI制 质量浓度的单位(SI制)是kg/m3 医学上常用的单位是kg/L,g/L或mg/L 表示溶液体积的单位只能用L 表示溶液体积的单位只能用L,而表示质量 的单位可以改变
书写质量浓度时, 书写质量浓度时,一定要用下角标或括号标明基本单元
例4
100mL C3H5O3Na(乳酸钠)注射液中含 (乳酸钠)
由于用途的不同,溶液的浓度可用多种不同的 方法来表示。现将医学上常用的几种浓度表示方 法作简单介绍。
1、质量分数ωB 质量分数ω
定义: 定义: 指物质B的质量与溶液的总质量之比。 指物质B的质量与溶液的总质量之比。 用符号ω表示。 用符号ω表示。 设某溶液由溶剂A和溶质B组成,则溶质B的质量分数为: 设某溶液由溶剂A和溶质B组成,则溶质B的质量分数为:
3. 溶液的稀释
C1·V1 = C2·V2
只适用于 与体积相 关的浓度
溶液的稀释是指在原溶液中加入溶剂, 溶液的稀释是指在原溶液中加入溶剂,使原 溶液的浓度降低的过程。 溶液的浓度降低的过程。稀释过程中溶液的体 积增大,而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积增大,而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定义 指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溶质B的体积V 指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溶质B的体积VB与溶液体 之比。用符号ϕ 表示。 积V之比。用符号ϕB表示。
ϕB
V B = V
体积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体积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实例: 实例:
外用消毒酒精的体积分数记为 ϕB=0.75或 =0.75或 =75%。 ϕB=75%。 临床血液检验指标:红细胞体积分数正常范围 在ϕB=0.37~0.50. ϕ =0.37~
质量浓度的单位
质量浓度的单位(SI制 质量浓度的单位(SI制)是kg/m3 医学上常用的单位是kg/L,g/L或mg/L 表示溶液体积的单位只能用L 表示溶液体积的单位只能用L,而表示质量 的单位可以改变
书写质量浓度时, 书写质量浓度时,一定要用下角标或括号标明基本单元
例4
100mL C3H5O3Na(乳酸钠)注射液中含 (乳酸钠)
由于用途的不同,溶液的浓度可用多种不同的 方法来表示。现将医学上常用的几种浓度表示方 法作简单介绍。
1、质量分数ωB 质量分数ω
定义: 定义: 指物质B的质量与溶液的总质量之比。 指物质B的质量与溶液的总质量之比。 用符号ω表示。 用符号ω表示。 设某溶液由溶剂A和溶质B组成,则溶质B的质量分数为: 设某溶液由溶剂A和溶质B组成,则溶质B的质量分数为:
第一章 溶液和溶液的渗透压

第一节 分散系 二、分散系分类
分散系可分为均相(单相)分散系和非均相(多相 )分散系。
均相(单相)分散系:凡只含有一个相的分散系称 为均相(单相)分散系。 非均相(多相)分散系: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 的分散系称为非均相(多相)分散系。
第一节 分散系
表1-1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相 粒子大小 <1nm 分散系 类型 分散相 粒子组成 主要特征 实例
学习小结 学习小结
3. 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为: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目不相等。 渗透的方向总是由纯溶剂向溶液或由稀溶液向浓溶液 渗透。
4. 范特荷夫定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与 溶液的浓度和热力学温度的乘积成正比,其表达式为 Π = cRT ,适用于非电解质稀溶液渗透压的计算。对 于电解质溶液,即Π = icRT。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综上所述,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单位体积内溶 剂分子数目不相等。渗透的方向总是由纯溶剂向溶液 或由稀溶液向浓溶液渗透。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溶液与纯溶剂用半透膜隔开, 为保持渗透平衡,阻止渗透现象的发生,从一开始就 在溶液液面上施加的额外压力称为该溶液在这个温度 下的渗透压,见图1-1(c)。渗透压用符号Π表示, 其单位是Pa或kPa。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中的意义
(二)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在医学上,溶液的等渗、低渗和高渗是以血浆的渗透 浓度为标准来衡量的。正常人血浆的渗透浓度平均值约 为303.7 mmol/L,据此临床上规定:凡是渗透浓度在 280~320 mmol/L的溶液为等渗溶液;渗透浓度低于 280 mmol/L的溶液为低渗溶液;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的溶液为高渗溶液。
无机化学-溶液讲义

溶液分类
以体系所处状态分——
1.气态溶液:如新鲜的空气 2.固态溶液:① 气态溶质,如氢溶解在钯中;
② 液态溶质,如汞和金属的合金(汞齐); ③ 固态溶质,如钢铁 ; 3.液态溶液:① 气态溶质,如氧溶解在水中; ② 液态溶质,以量多者为溶剂; ③ 固态溶质,如NaCl水溶液;
溶解过程
特殊的物理化学过程 1.相互分散(interspersion) 2.溶剂化作用(solvation)
注意:溶液的凝固,开始析出的是溶剂的固体( 不含溶质),溶质加到溶剂中,液相的蒸气压下 降,但固相的蒸气压不变。
蒸气压曲线
p溶液< p冰,所 以 在 273K 时 , 溶液无法凝固
p冰 p溶液
溶液的凝 固点降低
降温, p冰↓,最 终 p冰=p溶液
难挥发溶质的溶液,在不断的沸腾过程 中,沸点、凝固点是否恒定?
例 题
注意:稀水溶液中,cB≈bB
Q cB
nB V
nB m
nB mA
bB
第二节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 一、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 二、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 • 三、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 四、 稀溶液的渗透压力
稀溶液的通性(依数性)
依数性(Colligative properties) 取决于所含溶质的粒子浓度,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 讨论范围: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数学表达式为:
ΔTb = kbbB
沸点升高系数
表 1-3 几种溶剂的沸点和沸点升高系数
溶剂 水 乙酸 苯
四氯化碳 氯仿 乙醚 乙醇
Tb*/K 373.15 391.05 353.25 349.87 334.35 307.85 315.55
第一章 溶液的组成标度和渗透压

解:
由于cB · B =ρB ,得 M cB2 = 112/112 = 1mol/L 根据 c1V1 = c2V2,得 1/6 ×600 = 1 ×V2 V2 = 100mL 需要此针剂: 100/20 = 5支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三、渗透浓度
三、渗透浓度(osmolarity)
[定义] 渗透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
液的体积。
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分子、 离子)统称为渗透活性物质。
[符号] cos [单位] mmol· -1 L
例9
计算医院补液用的50.0 g·L-1葡萄糖溶液
(C6H12O6)和生理盐水的渗透浓度。 解: C6H12O6是非电解质,NaCl是i = 2的强电解质 C6H12O6 和NaCl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80 和58.5 (g· -1) mol
(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
1. 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
符号为cB或 c(B)。 nB def nB = mB/ MB 2. 表达式: cB V 3. 单位: mol· -3 或mol· -1,mmol· -1及μmol·L-1 dm L L
例2 某患者需补钠(Na+),相当补充NaCl的质量
mNaCl=(5g / 23) ×58.5 = 12.7 g 生理盐水的体积为 V = 12.7g / 9g/L = 1.41 L = 1410 mL
(三)、质量分数(mass fraction)
渗透压力(osmotic pressure)
[定义]为维持半透膜所隔开的溶液与溶剂之 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 [符号] Π [单位] Pa 或 kPa
由于cB · B =ρB ,得 M cB2 = 112/112 = 1mol/L 根据 c1V1 = c2V2,得 1/6 ×600 = 1 ×V2 V2 = 100mL 需要此针剂: 100/20 = 5支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三、渗透浓度
三、渗透浓度(osmolarity)
[定义] 渗透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
液的体积。
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分子、 离子)统称为渗透活性物质。
[符号] cos [单位] mmol· -1 L
例9
计算医院补液用的50.0 g·L-1葡萄糖溶液
(C6H12O6)和生理盐水的渗透浓度。 解: C6H12O6是非电解质,NaCl是i = 2的强电解质 C6H12O6 和NaCl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80 和58.5 (g· -1) mol
(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
1. 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
符号为cB或 c(B)。 nB def nB = mB/ MB 2. 表达式: cB V 3. 单位: mol· -3 或mol· -1,mmol· -1及μmol·L-1 dm L L
例2 某患者需补钠(Na+),相当补充NaCl的质量
mNaCl=(5g / 23) ×58.5 = 12.7 g 生理盐水的体积为 V = 12.7g / 9g/L = 1.41 L = 1410 mL
(三)、质量分数(mass fraction)
渗透压力(osmotic pressure)
[定义]为维持半透膜所隔开的溶液与溶剂之 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 [符号] Π [单位] Pa 或 k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符号“Cos”表示
溶液存在浓度差
渗透的结果:缩小膜两侧的浓度差
渗透方向:溶剂(水)分子从纯溶剂向溶液渗透或从 稀溶液向浓溶液中渗透
3. 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
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在单位时间内,由纯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中的溶 剂分子比由溶液进入纯溶剂中的溶剂分子多; 净结果是使蔗糖溶液一侧液面升高,溶液浓度降低。
期末考试模式
1、平时 40% 2、实验 20% 3、期末考试 40%
化 学:
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 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
化学
无机化学
研 究 及所 其有 化元 合素 物的 单 质
有机化学
研 究 碳 氢 化 合 物 及 其 衍 生 物
分析化学
测研 定究 方物 法质 和成 原分 理的
解: NaCl在稀溶液中完全解离,i 近似等于 2, 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 g·mol-1
根据公式: ic BRT
代入数值 П =7.9×102kPa
例2:1L溶液中含5.0g马的血红素,在298K时测得溶液 的渗透压为1.8102Pa,求马血红素的相对分子量。
解:
V nRT m RT
如何学好医用化学
❖ 预习是基础, ❖ 听课是关键, ❖ 复习是巩固, ❖ 作业是深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一章 溶液的组成标度 和渗透压
第一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
❖ 溶液:一种或多种物质以分子、原子、离子 的状态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匀而稳 定的混合物。
❖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 溶液的性质与那些因素有关?
度的物质。
❖ 基准物质符合以下要求:
1、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2、纯度高99.9%以上。 3、性质稳定,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合二氧化碳。 4、摩尔质量较大,减少称量误差。 5、应该按照反应式定量进行反应,且没有副反应。
课堂练习
1、求0.01KgNaOH、0.100Kg(1/2Ca2+)的 物质的量。
细胞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 人造火棉、玻璃纸等。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漏 斗 内
? 液
面 为 何 会 升 高
1.渗透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扩散。
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 进入浓溶液的现象。
2. 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结果与方向
渗透的条件:
(1)半透膜的存在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相等,即膜两侧的
cB
B
MB
应用
1.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在表示人体组成量度时: 已知Mr的物质——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 未知Mr的物质——用质量浓度表示;
2. 对于注射液,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标签上应同时标明质量
浓度ρB和物质的量浓度CB。 如静脉注射的氯化钠溶液,应同时标明: ρ(NaCl)=9.0 g·L-1 C(NaCl)=0.15 mol·L-1。
溶质、溶剂的本性 溶质、溶剂的相对含量
一、溶液的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
(一)质量分数 (二)体积分数 (三)质量浓度 (四)物质的量浓度 (五)摩尔分数 xA=nA/(nA+nB) (六)质量摩尔浓度 bB=nB/mA
(一)质量分数 B 或 (B)
指某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或溶液)的总质量之 比。用符号表示。
m=5.30(g)
❖ 例2 现有在水中的体积分数为0.95的乙醇,若需 1L体积分数为0.75的消毒酒精,应如何配制?
解:设所需体积分数为0.95的乙醇为VmL,则 0.95V=0.75×1000
V=789.5(mL) 配制方法是:准确量取体积分数为0.95的乙醇 789.5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可制得体积分数 为0.75的消毒酒精。
B
mB V
0.90 9.0g / L 0.1
(四)物质的量浓度 CB
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指B的物质的 量nB除以混合物的体积V。用符号CB表示。
nB CB =V
MB
def
mB nB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CB
nB V
单位:mol或mmol 单位:L
故物质的量浓度常用的单位:mol/L、mmol/L。 医学:m mol/L 、mmol/L
解:已知 M=40g/mo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B 10.0
CB
nB V
M V
40.01000 2.50103mol / L 100
1000
二、溶液组成标度的换算
溶液浓度的换算只是单位的变换,而溶质的 量和溶液的量均未改变。 (一)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B
mB V
nBMB V
CBMB
(二)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根据公式和m/V,可以推导出:
i-校正因子 i 在数值上等于1摩尔电解质能够电离出的离子的
物质的量。
AB型
i=2
A2B或AB2型 i=3
例如:0.3mol/LNaCl Π 1 (i=2)
0.3mol/LC6H12O6 Π 2 (i=1) 则 Π 1=2 Π 2
例1:临床上生理盐水是9.0 g·L-1NaCl溶液, 求37℃时的渗透压力。
❖ 例3 某患者需用0.56mol·L-1葡萄糖溶液,现 有2.78mol·L-1和0.28mol·L-1葡萄溶液两种,问 要用这两种溶液各多少毫升可配制0.56mol·L-1 溶液500mL?
解:设应取2.78mol·L-1葡萄糖溶液为χmL, 2.78χ+0.28×(500-χ)=0.56×500
M
M
mRT
V
5.08.314103 298 1.80102 1
6.99104 (g mol-1)
三.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 医学中的渗透浓度(Osmosis) Cos 医学上把稀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各种溶质
质点(分子和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渗透浓度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浓度等于其物质的量 浓度。 强电解质溶液的渗透浓度等于溶液中离子的 总物质的量浓度。
PV = n RT Π = CB RT
Π 溶液的渗透压(kPa) V 溶液的体积(L) n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R 气体常数(8. 314 kPa·L·K-1·mol-1) T 热力学温度(T/K= t/ºC +273.15) CB 物质的量浓度(mol ·L-1)
适用范围:非电解质 稀溶液。
➢ 当两种非电解质溶液的c相同时,Π相等。 ➢ 当两种非电解质溶液的c不同时,c大,其Π
就大。
如何计算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
由于电解质分子在溶液中发生电离产生离子, 使溶液中粒子的数目成倍增加,用Π=cRT计算电解 质溶液的渗透压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为了消除误差,必需引入一个校正系数i 即渗透压公式改写为 Π=icRT
B
VB V
单位:1
B
VB Vi
i
例:取750ml纯酒精加水配成1000ml医用消毒酒 精溶液,计算此酒精溶液中酒精的体积分数。
解:VB=750ml, V=1000ml
B
VB V
750 1000
0.75(或75%)
(三)质量浓度 B
物质B的质量浓度是物质B的质量mB除以溶 液的总体积V。用符号B表示。
2、2.0mL血浆中含有2.4mg血糖,计算血浆中 血糖的质量浓度。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
1748年,德国的Abble Nelkt首次发现了半透膜。
———对于液体中溶剂与某些溶质来说可以透过, 另一种物质不能透过的薄膜。 “具有选择通透性”
❖ 半透膜—只允许某种混合物的一些物质透过而不 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
物理化学
研运 究用 物物 质理 化学 学的 变原 化理 的和 基实 本验 规方 律法
生物化学
医用化学
药物化学
环境化学
农业化学
结构化学
大分子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量子化学
医用化学内容
❖ 基础化学
溶液(溶液、渗透压、电解质、缓冲溶液等) 物质组成(原子、配合物) 仪器应用(分光光度计)
❖ 有机化学
烃及其衍生物(烷、烯、炔、醇、酚、醚等) 立体化学(空间立体结构) 生物大分子(糖、脂类、氨基酸、蛋白质等)
B
mB V
长度、质量
质量浓度的单位
时间、电流 热力学温度
质量浓度的单位(SI制 )是kg/m3
发光强度 物质的量
医学上常用的单位是kg/L,g/L 或 mg/L
质量浓度B与溶液密度的关系?
例:在100ml生理盐水中含有0.90gNaCl,计算 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
解:mB=0.09g V=100ml=0.1L
三、溶液的配制
1、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 (1)直接水溶法:对一些易溶于水而不易水
解的固体试剂,如KNO3, KCl, NaCl 等。 (2)稀释法:对于液态试剂,如盐酸、硫酸
和醋酸等。 (3)混合法:将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
遵循原则:配制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 主要公式有: m/M ×1000= cBv c1V1=c2V2 c1V1+c2V2=c(V1+V2)
式中 m:溶质的质量; M: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1); CB:溶质的量浓度(mol·L-1); V:溶液的体积(mL); C1、C2:浓度 V1、V2:体积
❖ 例1 配制0.1mol·L-1Na2CO3溶液500mL,应 称取Na2CO3多少克? 解:设称取Na2CO3为mg,则 m/106×1000=0.1×500
设某溶液由溶剂A和溶质B组成,则溶质B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