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事故案例分析大全

合集下载

锅炉爆管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锅炉爆管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锅炉爆管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第一节锅炉承压部件泄露或爆破事故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非停事故大部分是由锅炉引起的。

随着锅炉机组容量增大,“四管”爆泄事故呈现增多趋势,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性,对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影响也很大。

有的电厂因过热器、再热器管壁长期超温爆管,不得不降低汽温5~10℃运行;而主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度每降低10℃,机组的供电煤耗将增加0.7~1.1g/kWh;主蒸汽压力每降低1MPa,将影响供电煤耗2g/kWh。

为了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泄事故,必须严格执行《实施细则》中关于防止承压部件爆泄的措施及相关规程制度。

一.锅炉承压部件泄露或爆破的现象及原因(一)“四管”爆泄的现象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在承受压力条件下破损,称为爆管。

受热面泄露时,炉膛或烟道内有爆破或泄露声,烟气温度降低、两侧烟温偏差增大,排烟温度降低,引风机出力增大,炉膛负压指示偏正。

省煤器泄露时,在省煤器灰斗中可以看到湿灰甚至灰水渗出,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泄露侧空预器热风温度降低;过热器和再热器泄露时蒸汽压力下降,蒸汽温度不稳定,泄露处由明显泄露声;水冷壁爆破时,炉膛内发出强烈响声,炉膛向外冒烟、冒火和冒汽,燃烧不稳定甚至发生锅炉灭火,锅炉炉膛出口温度降低,主汽压、主汽温下降较快,给水量大量增加。

受热面炉管泄露后,发现或停炉不及时往往会冲刷其他管段,造成事故扩大。

(二)锅炉爆管原因(1)锅炉运行中操作不当,炉管受热或冷却不均匀,产生较大的应力。

1)冷炉进水时,水温或上水速度不符合规定;启动时,升温升压或升负荷速度过快;停炉时冷却过快。

2)机组在启停或变工况运行时,工作压力周期性变化导致机械应力周期性变化;同时,高温蒸汽管道和部件由于温度交变产生热应力,两者共同作用造成承压部件发生疲劳破坏。

(2)运行中汽温超限,使管子过热,蠕变速度加快1)超温与过热。

超温是指金属超过额定温度运行。

超温分为长期超温和短期超温,长期超温和短期超温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严格时间限定。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锅炉的使用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一些管理不善和技术不过关等原因,锅炉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生产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对锅炉事故进行典型案例统计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共性,对预防锅炉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案例一:爆炸事故日期:2020年6月12日地点:某化工厂经过:在化工厂的生产过程中,锅炉发生了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失。

据初步调查,事故的原因是锅炉超压,压力表故障导致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压力异常。

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也存在故障。

2. 案例二:燃烧失控事故日期:2019年8月5日地点:某造纸厂经过:在造纸厂的锅炉房,一台锅炉突然发生了燃烧失控,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事故原因是锅炉的进料系统出现了故障,导致燃料的供给不稳定。

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也存在问题,没有及时检测到燃烧异常。

3. 案例三:水位异常事故上述案例统计分析显示,锅炉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故障、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和操作人员监控不足等。

设备故障是导致锅炉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其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操作人员监控不足也是造成锅炉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及时的监测和处理会加剧事故的发生。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对锅炉事故预防的建议: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企业应该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设备故障。

2. 完善自动控制系统:企业应该对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故障。

3.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企业应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锅炉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处理能力,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建立锅炉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安全性关系到企业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锅炉事故时有发生。

对于这些事故,需要认真分析其原因,总结经验,以便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

下面将以一些典型的锅炉事故案例为例,进行统计分析。

案例一:某煤矿22吨/小时自动给煤锅炉爆炸事故。

该锅炉在运行中出现了燃烧器失火现象,但工人并没有及时处理,结果导致了锅炉爆炸。

经过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当,出现了重大的安全漏洞。

对此,煤矿企业对责任人进行了罚款和处分,并加强了工人的安全培训。

案例二:某汽车零部件厂废气对换式热风炉事故。

该热风炉在运行中突然爆炸,导致5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的原因是设备老旧,没有进行经常性维护,导致锅炉壳体强度下降,最终爆炸。

企业也因此得到了通报批评和罚款,同时也被迫更换了新的热风炉。

案例三:某酸洗钢板厂内燃式加热锅炉漏水事故。

该锅炉在运行初期就出现了漏水现象,但是因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并没有注意。

最终,锅炉发生爆炸,导致了1人死亡。

对此,企业接受了严厉的处罚,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的强化培训。

另外,企业也加强了设备的安全管理,提升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以上三个案例中,主要的问题是管理不当,设备老旧,经常性维护不足,以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漠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重视,加强各种管理措施,以避免类似的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需要员工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增加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相信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锅炉事故的发生率会进一步降低,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2024锅炉事故案例

2024锅炉事故案例

监管不力
1 1. 安全意识薄弱
一些监管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
监督检查措施。
2 2. 责任落实不到位
相关部门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安全隐患排查
和整改工作滞后。
3 3. 监管力量不足
监管人员数量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有效开展
监管工作。
4 4. 监管机制不完善
现有的安全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和问
安全管理制度问题
1 1. 缺乏全面性
安全管理制度未覆盖所有潜在风险,缺乏对液化天然气锅
炉的特殊风险评估。
2 2. 执行不力
安全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对设备维护和操作人员的培训
不足。
3 3. 缺乏监督机制
安全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安全责任落实不
到位。
4 4. 应急预案不足
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对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不够完善

应急预案不完善
缺乏全面性
应急预案内容不够全面,没有覆 盖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例 如,没有针对管道破裂导致泄漏 的应急预案。
缺乏针对性
现有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没有 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 应的措施。例如,没有针对爆炸 事故的具体应对流程。
演练不足
应急预案缺乏定期演练,导致员 工对预案内容不熟悉,无法在紧 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 件。
责机制。
对事故处置的评价
迅速反应
事故发生后,化工厂立即启动 了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 援和控制。
及时控制
消防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有效 控制了火势蔓延,防止了更大 损失。
多方协作
多个部门和机构参与事故处置 ,展现了高效协同和联动机制 。

锅炉典型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锅炉典型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锅炉运行的几起典型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旋风返料器堵灰(一)典型事故过程1.98年6月4日,夜班,1、2号炉并列运行,2号炉负荷71t/h,其他情况正常。

4:30,监盘司炉发现有断煤现象,立即派人进行处理,发现2、3号给煤机同时断煤,当断煤情况处理完毕后,司炉发现料层差压由8800pa下降至8500pa,床温略显上升,右侧返料温度上升,立即进行检查,发现左侧返料器堵灰,司炉立即进行减风减煤操作,并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处理无效,经请示值长同意后于当日5:05停炉解列。

2.97年10月24日,运行甲班晚班,3号炉单炉运行,因2号给煤机故障,只有1、3号给煤机运行,负荷50t/h,其他较为平稳。

18:00以后,为了适应负荷而加强燃烧,20:00左右,由于给煤机检修,导致2号给煤机转数瞬间升至最大,虽经司炉处理,但床温仍然上升至1060℃。

23:25,司炉发现右侧返料温度缓慢下降,左侧返料温度缓慢上升,床温迅速上升,判断为右侧返料堵灰,遂将1、3号给煤机转数减至300r/min,送风开至60%,引风开至70%,由班长组织人员进行处理,无明显效果。

后来由于风量煤量反复的调整,造成左侧返料器堵灰,流化床燃烧恶化,床温降至700℃以下,流化床实际已经灭火,于当日23:50停炉解列。

(二)常见事故现象从返料器观察孔观察,颜色黑暗,不见灰的流动。

堵灰侧返料负压降至零。

堵灰侧返料温度变化迟缓,略成降势,未堵灰侧返料温度上升。

流化床温度上升。

主蒸汽流量等参数下降。

风室风压、料层差压不明显的下降。

炉膛出口烟温下降。

烟气含氧量增大。

炉膛负压增大。

(三)常见事故原因返料系统设备异常,中心筒歪斜或者坠落,导致分离效果异常。

返料系统有耐火砼或耐火砖等异物落至返料方盒内,阻塞返料通道。

因调整原因或煤质原因,返料灰有时超过其变形温度,日积月累,返料灰黏着在返料腿内壁,造成返料腿工作面积减少引起堵灰。

操作原因,风煤配比不当,导致进入返料器的灰量过大。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其安全运行对于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由于各种原因,锅炉事故时有发生,给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锅炉事故,本文将对一些典型的锅炉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并深入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规避方法。

1. 爆炸事故2019年,某工厂发生了一起锅炉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锅炉内部水位控制不当,导致了锅炉内部压力过高,最终导致了爆炸。

2. 燃烧不良事故另外一起典型的锅炉事故是燃烧不良事故,2018年某冶金企业锅炉发生燃烧不良导致锅炉炉膛过热,出现炉壁漏气,并引发了火灾。

经调查发现,该事故的发生与炉膛排烟通道堵塞有关,煤气燃烧不完全,导致燃烧不良,最终导致锅炉炉膛过热。

3. 水质异常事故2017年,某化工厂锅炉发生了水质异常事故,导致了锅炉管道腐蚀和泄漏,并最终引发了火灾。

该事故的调查结果显示,水质异常是由于给水系统不稳定,含氧量过高,导致水质异常,最终引发了锅炉管道腐蚀和泄漏。

以上案例仅为一些典型的锅炉事故,实际上,锅炉事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需要深入分析和探讨。

二、锅炉事故发生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一些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经济原因,对锅炉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不力,导致了锅炉内部腐蚀、传热不良、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故。

2. 操作不当锅炉的操作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包括给水、排烟、燃烧等方面,一些操作不当,比如水位控制不当、燃烧调节不良等,都会导致锅炉事故的发生。

3. 材料问题部分企业在材料选用和采购过程中存在问题,使用了劣质材料或者不符合规定的材料,导致了锅炉设备的强度、耐高温性能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引发了事故。

4. 管理不善一些企业在锅炉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没有建立完善的检修制度、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等,最终导致了设备的运行不稳定和事故的发生。

锅炉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锅炉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锅炉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一、引言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之一,主要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制药、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

然而,由于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燃烧燃料以产生热能,因此也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

锅炉火灾事故不仅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锅炉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有助于总结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提高工业生产安全水平。

二、案例一:某化工厂锅炉火灾事故分析1. 事故概况某化工厂设备一台蒸汽锅炉,在连续运行了5年后发生了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时,锅炉正在运行,突然发出异常的噪音,随后锅炉房传出浓烟,工人立即报警并疏散现场工人。

经过消防人员紧急扑救,火势被控制住,但锅炉设备受损严重。

2. 事故原因(1)设备老化:事故锅炉已使用5年,部分设备老化严重,热力传导不均匀,使得锅炉内部燃烧温度过高,导致热能难以控制。

(2)操作不当:锅炉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忽略了锅炉内部的异响声和烟雾,导致事故的发生。

(3)设备维护不到位:锅炉在连续运行5年后未进行大规模维护,导致设备损耗严重,无法正常运行。

3. 教训和改进(1)加强设备维护:对蒸汽锅炉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检查设备的磨损、腐蚀等情况,及时更换老化部件。

(2)加强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3)加强设备监控:安装温度、压力传感器等监控设备,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三、案例二:某热电厂锅炉火灾事故分析1. 事故概况某热电厂的一台大型燃煤锅炉,在正常运行时发生了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时,锅炉房内部冒出大量浓烟,在工人报警后,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扑救,火势被控制住,但锅炉设备受损严重。

2. 事故原因(1)燃煤质量问题:锅炉使用的燃煤质量不合格,含有较高的硫分和灰分,易堵塞锅炉内部管道并形成沉积物,导致火灾事故。

(2)缺乏监测和保养:锅炉内部管道和热交换器长期未进行清洗和保养,导致沉积物积累,热能难以正常传导。

工厂中小型锅炉事故案例分析汇编

工厂中小型锅炉事故案例分析汇编

工厂中小型锅炉事故案例分析汇编工厂企业中小型锅炉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新密市某镇造纸厂锅炉爆炸事故1998年9月16日下午4时10分,新密市某镇造纸厂一台WNG4—1.2MPa(卧式内燃回火管)型锅炉在运行中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的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

该锅炉系鞍山锅炉厂生产,1982年11月制造,出厂编号A82075,1996年9月移装到该镇造纸厂,当年10月投入运行。

一、事故发生经过9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当班锅炉操作工周国亭对锅炉进行点火升压。

1个多小时后,锅炉压力达到0.2MPa,因为纸机车间没有生产(此时纸厂已停电),操作工周国亭就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回家吃饭,中午1时多才返回工作岗位,开始操作锅炉。

当锅炉压力升至0.3MP时,开始向车间供气。

下午2时50分左右。

因整个造纸厂全部停电,锅炉也停止运行。

当第二次来电时,因锅炉房灯泡不亮,周国亭让相邻锅炉房操作工张少华照看自己操作的锅炉,他去找锅炉班长领灯泡,就在周国亭返回距锅炉房20多米远时,锅炉突然爆炸,时间是下午4时10分。

二、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经对锅炉爆炸现场进行了勘查和对锅炉的损坏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结果如下:1.现场勘查情况是:锅炉爆炸后,强烈的冲击波造成锅炉房全部倒塌,相邻21.4米的另一锅炉房门横梁倒塌,周围的车间、库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2.爆炸锅炉情况是:(1)锅炉前烟箱盖冲出距锅炉本体15米远;后烟箱盖冲出4米;炉门、炉条分别冲出距锅炉本体28米和46.4米;操作工张少华倒卧在距锅炉正前方向26米处。

(2)锅炉前管板烟管以上区域,存在着明显的过热现象,在炉胆的正上方大面积已变色,存在着严重过烧现象。

(3)锅炉炉胆曾大面积挖补过,补板不规则,呈梯形状,补板纵向长度为2440mm,环向长度分别为1180mm、1200mm。

炉胆补板纵向爆炸撕裂长度有三处,在距炉胆口1067mm处(爆炸口比较对称),左侧长度为1015mm,右侧长度为900mm;在炉胆右侧1610mm处,爆炸口长度为50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事故案例分析锅炉是在高温高压的不利工作条件下运行的,操作不当或设备存在缺陷都可能造成超压或过热而发生爆破或爆炸事故。

锅炉的部件较多,体积较大,有汽、水、风、烟等复杂系统,如运行管理不善,则燃烧、附件及管道阀门等都随时可能发生故障,而被迫停上运行。

锅炉的爆破爆炸事故,常常是造成设备、厂房毁坏和人身伤亡的灾难性事故。

锅炉机组停止运行,使蒸汽动力突然切断,则会造成停产停工的恶果。

这些事故的发生,都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损失。

所以,防止锅炉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事故分类锅炉事故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锅炉爆炸事故、重大事故与一般事故。

锅炉爆炸事故是锅炉运行中,锅筒、集箱等部件损坏,并有较大的泄压突破口而在瞬间将工作压力降至大气压力的一种事故。

这种事故炸爆威力大,造成的损失很大。

重大事故是运行中发生爆破、爆管、严重变形、炉膛塌陷、炉墙倒墙、钢架烧红等而被迫停炉大修的各类事故。

一般事故则是运行中发生故障而被迫停炉,但又能很快恢复运行的事故。

锅炉事故如按事故发生的部位来分类,则有锅筒等水容量较大的受压部件突然开裂的爆炸事故,炉管爆破事故,省煤器事故,过热器事故,管道、烟道、炉墙事故;安全附件、给水设备、燃烧设备等部位的事故。

锅炉事故如按事故的发生原因分类,则有水位监督不慎造成的缺水、满水事故,水质管理不好引起的事故,设计、制造或安装、检修不良引起的事故,维护保养不当,而由腐蚀、积结污垢灰焦而引起的事故,燃烧控制不好引起的事故。

二、常见的锅炉事故近年来,锅炉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缺水事故最为常见,而且危害较大。

再有就是因水质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炉管等受热面过热烧损事故。

在叙述常见锅炉事故时,除了锅炉爆炸事故和缺水、满水、汽水共腾事故以外,其它事故均以事故发生的部位来分别叙述。

(一)锅炉爆炸事故锅炉爆炸发生是由于锅筒(汽水锅筒或水锅筒)破裂,锅筒内储存着几吨、甚至几十吨有压力的饱和水及汽瞬时释放巨大能量的过程。

锅炉爆炸所产生的灾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锅筒内水和汽的膨胀所释放的能量;二是锅内的高压蒸汽以及部分饱和水迅速蒸发而产生大量蒸汽几四围扩散所引起的灾害。

(1)在锅炉较长时间缺水,钢板被灼红、机械强度急骤降低的情况下,司炉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向炉内进水,引起爆炸;(2)铆接锅炉,锅壳或锅筒长期漏泄,且炉水碱度较高,造成铆缝或胀口处钢板苛性脆化,以致造成爆炸事故;(3)严重超压造成爆炸;(4)因安全附件失灵、结构设计不合理、材质发生衰老等原因,造成锅炉爆炸。

预防措施(1)要特别注意水容量较大的锅筒的锅壳、封头或管板、炉胆等主要受压部件的材料、强度,联接型式、焊接与冷加工组装等在设计和制造上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

火管锅炉由于锅筒直径较大以及锅筒内受压部件较多,联接型式较复杂等情况,因此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2)检验与修理锅炉时,对锅筒的苛性脆化、严重腐蚀与变形以及起槽裂纹,要高度警惕,检查要周到细致,修理则必须保证质量,防止因强度不足或裂纹扩展而突然撕裂。

(3)司炉人员必须切记:发生严重缺水事故时,一定不能再进水,以免锅筒钢板在过热烧红的情况下,遇水突然冷缩而脆裂。

(4)锅炉的安全附件,特别是安全阀,必须经常保持灵敏、准确、可靠。

多数小锅炉爆炸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装置安全阀或安全阀失灵而造成超压。

如安全阀正常,控制在较低的压力下运行,爆炸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5)应注意易被忽视的薄弱环节。

有很多爆炸事故发生在炊事、洗澡、采暖、热饭用的锅炉,甚至热水锅炉和茶水炉也多有发生。

这些锅炉体积小,压力低,又多在生活部门,往往不被注意和重视,很易成为锅炉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所以,应特别注意。

某公司一台KG-25/型流化床锅炉,在2004年8月2日压火后重新运行时,烟道内突然“砰”的一声发生爆炸,周围浓烟四起,炉砖向炉后四处散落,锅炉严重损坏。

事故造成了近十万元的经济损失,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事故经过发生事故的锅炉是河南某锅炉有限公司试制的25吨流化床锅炉。

2003年12月,锅炉开始安装,今年7月28日,由施工单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开始锅炉点火试运行,8月2日上午10点由于车间检修,锅炉开始压火,司炉人员在床温850℃时停止给煤,床温再次回落时停止送风,风机档板关到零位。

下午7点35分左右起重新起火升压,按正常操作,先启动引风机,引风机启动后,显示炉膛负压为400mm水柱,再启动一次风,少量给煤,炉墙负压显示为200mm水柱,稍后仪表显示床温稍有升高,忽然发现炉膛内出现正压,接着听到锅炉内一声爆响,锅炉烟道内发生爆炸。

现场勘察发现:锅炉受热面未受到明显损坏,锅炉低位过热器炉墙整体倒塌,省煤气炉墙粉碎性破坏,其余炉墙也出现不同程度外张,并产生裂纹,锅炉上锅筒产生少量位移。

经分析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烟道爆炸事故。

2事故原因分析从事故的现象分析,这是一次较为严重的由烟道内可燃物质引发的爆炸事故。

从事故的破坏情况分析,爆炸位置是在省煤器附近,由于锅炉投入时间不长,烟道内并未积存太多的未燃尽颗粒,造成爆炸的主要成分应是煤气和挥发分。

从操作人员的运行操作看,似乎没有明显的问题,但经过认真的分析,事故的原因主要就是司炉操作人员没有采取正确的操作方式。

(1)在锅炉压火时没有足够时间地通风,没能吹净炉内存留的可燃气体。

事故发生前几天一直下雨,锅炉给煤较湿,锅炉运行时,由于燃料中水分的蒸发,加大了通风量,大大增加了通风负荷。

在压火操作时,操作人员按常规进行压火并停止通风,由于通风时间较短,导致大量的可燃气体存留在烟道内,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压火时间较长,启动时没有进行炉膛吹扫。

锅炉压火时间已近10小时,炉温已低于500℃以下,在其期间由于风门关毕、氧气不足,产生的大量的挥发份和CO气体,即C+O2—CO,积存在温度较低的烟道内。

启动时,操作人员只注意了炉膛负压,没有对锅炉进行足够时间的炉膛吹扫,而且在开始运行时没有打开引风机档板,在锅炉升火过程中,烟道内积存的CO 和挥发分遇明火发生爆燃,将省煤气、过热器处的炉墙炸毁,造成锅炉严重事故。

(3)防爆门设计不合理,也是造成锅炉损坏严重的原因之一。

从锅炉损坏情况看,设置防爆门的一侧,炉墙破坏明显轻于其它部分。

该锅炉属试制锅炉,锅炉只设计了一个防爆门,尤其是容易造成事故的锅炉尾部受热面,没有设置防爆门,事故造成该锅炉尾部受热面炉墙完全破坏与其防爆门设置不合理也有一定关系。

1事故概况及经过1989年1月20日15时50分,山西省运城地区夏县禹都造纸厂,一台型锅炉发生爆炸,锅壳爆破,因锅炉严重缺水,爆破能量较小,形成的冲击波力量较弱,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锅炉无法修复而报废,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万多元。

从事故发生后的现场来看,辐射受热面的锅壳大面积鼓疱变形,鼓疱面积为1100mm×1500mm,鼓疱高度为50mm,锅壳爆破裂缝长度为620mm,裂缝最宽处为32mm,裂口呈45度刀刃状;是典型塑性剪断。

绝大多数烟管,因严重缺水过热表面已变成蓝色,左右侧水冷壁管及后部顶棚管色因过热呈蓝色。

1事故原因分析1、司炉工未认真监视水位、误操作从事故现场来看,这台锅炉是因司炉工未认真监视水位,严重缺水后长时间过烧造成的。

当班司炉在发现锅壳过热严重变形后,没有采取紧急停炉措施,而偷偷上水,造成沿锅壳纵向中心线的右侧锅壳过热处首先与补充水接触的部位撕开。

2、工厂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锅炉房无任何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平时未对司炉工进行安全教育。

(二)缺水事故锅炉缺水事故是锅炉最常见的事故。

严重缺水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很大的。

轻者引起大面积受热面过热变形,胀口渗漏,炉膛顶墙、隔墙塌落损坏,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损坏汽机等;重者引起爆管,胀管脱落,大量汽水、火焰喷出伤人;最严重的是处理不当而可能造成爆炸事故。

严重缺水事故常使锅炉受以极大的损坏,过热变形严重的很难再修得;过热变形稍轻的,从修复到正常使用往往要很长时间,使用单位常因此而停工停产。

(1)水位表玻璃板(管)上呈白色;或将铅笔棒形物或斜线板放在水位表后面,透过水位表观察,如看不到折线,而是连续的棒形物或斜线时,则说明水位表内已没有水了;(2)水位表静止不轻微波动,这种假水位现象,司炉人员未及时发现;(3)高低警报器和其它低水位报警信号装置发出低水位警报或信号(4)蒸汽流量大于给水量;(5)过热器蒸汽温度急剧上升;(6)锅炉房内嗅到烧焦味;(7)炉膛顶墙塌陷;(8)锅筒、炉膛、炉管等受热面过热变形;(9)上水时,听到省煤器有异样冲击或省煤器附近烟道突然漏水;(10)烟囱冒白色水汽烟;(11)发现爆管、胀口脱管。

发生缺水事故时并非上述现象全都出现,一般情况下,只有前三种现象,而无后几种现象,则可能是轻微缺水,但不排除严重除水的可能性;如在前三种现象出现的同时,又出现后面几种现象时,一般即认为是严重缺水事故。

缺水事故的判断和处理缺水事故有两种,一种是轻微缺水,即水位表虽看不到水位但锅筒内水位尚未降到水连管以下,这时水位表中出现的是一种虚假水位。

这可用关闭水位表汽旋塞的办法,使水位表内蒸汽冷凝,形成真空负压而将尚未降到水连管以下的水吸引入水位表内。

这种方法通称“叫水”。

如叫水操作后,仍不见水位,说明水位至少已低于水连管以下了,很可能更严重,这时,就是发生严重缺水事故了。

如确认是轻微缺水事故,由于受热面尚未“干烧”,则完全可以进水到正常水位。

如果原因不清,经上水仍不见水位时,或给水设备有故障时,则应立即停炉。

如判断是严重缺水,则应立即紧急停炉,并降负荷,关闭给水阀门。

处理缺水事故最重要的问题是,在未断定是轻微缺水以前和已确认是严重缺水以后,严禁向锅内进水。

发生严重缺水而停炉后,待炉体逐渐冷却,再对炉膛和其它处受热面以及炉墙、钢架等进行详细检查,如由于处理及时,不是十分严重缺水而无大问题时(如仅仅管子轻微变形),应查明和消除事故的致因,并在水压试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如过热较严重,引起胀口渗漏、管子严重变形、钢材严重过热烧损时(必要时做金相检查),则须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缺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1)水位无人监视或运行人员不注意观察水位。

(2)水位表未按要求及时冲洗,汽、水连管堵塞,运行人员又未及时发现假水位或未判断出是假水位。

(3)给水自动调节器和水位警报信号装置均失灵;或水源中断、给水设备损坏。

(4)排污阀严重渗漏及其它部位严重漏水。

(5)排污时误操作:排污时间太长;运行人员未认真监视水位;排污后忘关排污阀。

(1)加强运行人员的教育,增强责任感,提高处理事故的技术水平;(2)冲洗水位表及排污操作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运行操作规程;(3)给水自动装置及水位报警、信号装置需安排专人每班检查校对和调整维修;要防止过分和完全依赖自动化装置,运行中应加强维护管理;(4)运行人员应休息好,一般不应执行超过八小时的大倒班制度;(5)水位表安装位置必须正确,汽、水连管不能倾斜,以便真实反映炉内水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