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水稳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稳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毕节市梨寨路道路工程(官归路)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毕节市梨寨路道路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部日2月8年201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总结报告毕节梨寨路道路工程总监办:我公司于2012年7月20日开始进入了水泥稳定基层试验路段的提前准备工作,于2012年8月2日在毕节市梨寨路道路工程ZK11+800~ZK12+000段左幅铺筑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将以试验路段产生的各种数据来指导施工,作为毕节市梨寨路道路工程(官归段)路面工程K4+000~K13+200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的依据。

现将此次试验路段的各项试验检测结果上报如下:一、施工及试验、检测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毕节飞雄机场高速公路设计图纸》二、材料来源1、K12+100大麻窝料场机扎碎石、砂;2、水泥:大方永贵建材厂生产的国龙牌PC 32.5。

三、各项施工技术指标1、施工配合比:(19-31.5cm):(4.75-19cm):(0-4.75cm) =23:25:52最佳含水量 d=2.32g/混合料最大干容重ρ㎝,ω=5.6%0.3水泥剂;量为4%。

2、松铺系数:1.33,厚度:33㎝;3、压实遍数:在施工中分两层碾压,第一层压实厚度15㎝,第二层压实厚度18cm,采用XS302静压一遍,弱振两遍,强振四遍,光面一遍。

四、试验段试铺中技术、试验及检测结果(一)、施工技术及组织:1、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正线设计压实厚为33cm,为保证其压实度,分两层进行施工碾压。

摊铺前应将下结构层表面洒水湿润,在熨平板底垫上与按计算松铺厚度同厚的木板起步,松铺确定为1.33。

摊铺前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而且每天坚持重复此项工作。

第一台摊铺机摊铺时向前找中分带一侧钢丝和道路走平衡梁;在第一台摊铺机通过后。

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

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

路面水稳下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在业主及监理的大力支持下,我项目部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于2019年12月27日顺利地进行了路面水稳基层试验段的铺筑工作。

经过对试验段全过程的跟踪检测,取得了可以指导正常施工的技术参数,为今后路面水稳下基层大规模施工提供了标准和技术依据,现将试验段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段铺筑情况我部于2019年12月27日在K18+900~K19+100段左幅进行了路面水稳基层试验段的试铺。

铺筑长度200m ,平均宽度11.25 m。

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招标文件》的规定。

现将试验段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准备情况,配合比检验情况,摊铺工艺及各项检测指标汇总。

二、试验段人员配置及分工情况三、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路面水稳基层开工前,对主要设备的机况进行了检查和调试,使机械设备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路面水稳基层试验段我部主要配备以下施工机械: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四、水稳基层试验段试验、测量设备配置情况试验和测量设备经过国家计量部门的检验标定,建立了相应的使用和保管台帐、操作规程,详见主要试验、测量设备一览表。

主要试验测量设备一览表五、配合比及原材料检测情况1.确定路面水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的相关试验,最终确定最大干密度2.358g/㎝ 3,最佳含水量6.2%。

集料配合比例为16~26.5mm 碎石:36%,9.5~19mm 碎石:22%,4.75~9.5mm 碎石:17%,0~4.75mm 石屑:25%,水泥用量4.5% 。

2.集料:采用大丰石场生产的16.0~26.5㎜、9.5~19.0㎜、4.75~9.5㎜、0~4.75㎜的石料。

其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3.海南华盛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天涯P.C32.5(缓凝)水泥,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检测结果如下:六、试验段的施工过程(一)工艺流程我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

施工顺序为: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厂拌混合料、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养生。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略: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是 G214线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规划》“3410”中的一条南北纵线。

为青海省南部少量名族地域的经济发展、文化沟通以及应付战争、自然灾祸等突发事件供给着连续的交通保障作用,是 2010 年“414 玉树大地震”中“抗震救灾、应急抢险、挽救生命”的生命线。

公路起点位于海南州共和县(与正在实行的京藏高速相接),终点位于玉树州结古镇。

我企业承建的 GYⅡ -SGC6 合同段起点为 K376+000,终点为K409+200,路线长公里。

设计车速为 80km/h 分别式路基宽度 10m,整体式路基为和。

公路桥梁、涵洞设计为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 - Ⅰ级。

路面水泥稳固碎石基层(含100%碎石),厚度 18cm,试验路段选取 K377+000~K377+200段,长 200m。

路面水泥稳固碎 ( 砾) 石底基层(含 25%碎石),厚度 18cm,试验路段选用 K376+400~K376+600段,长 200m。

二、试验段目的:1、依据天气、运输距离、摊铺速度调整含水量,确立水稳层的拌和含水量;2、依据试验段确立松铺系数和碾压遍数;3、依据拌和出料速度对设施、人员配置进行科学调整;4、依据试验段优化机械组合;5、培训管理人员,优化劳动组合;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1)原资料准备①水泥 : 采纳共和县金和水泥有限企业生产的复合型硅盐缓凝水泥, 强度等级,水泥初凝时间为3小时以上,络凝时间为6小时以上。

②碎石 : 碎石采纳 K386+600左边 800m碎石场碎石 , 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

③砾石 : 砾石采纳 K387+000右边 300m河滩砾石 , 砾石最大粒径控制不大于。

④细集料 : 细集料采纳 K386+600左边 800m碎石场经过的筛下部分。

⑤水采纳 K386+000右边 800m的河水。

(2)工作面准备按质量查收标准对己完垫层进行查验、并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清理,清理洁净 ,保证表面无附着物。

水稳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总结

水稳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总结

水稳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总结安徽省宁国至绩溪高速公路路面工程NJLM—01合同段ZK15+250—K15+580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及试验段目得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安徽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四纵八横"中得“纵一”联络线,同时也就是安徽省地方高速公路S01中得一段,北接宁宣杭高速公路,可连接江苏、浙江,具有对接长三角省际干线通道得服务功能;同时与宣杭、绩黄、徽杭、铜汤屯等高速公路共同构成皖南高速公路网络,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宁绩高速公路路面01标项目工程造价为156149298元,项目起讫桩号为K0+000-K25+948。

1,全长25、948公里,包含宁国服务区与甲路互通,全线大、中桥20座,小桥1座,隧道3座。

主线路面结构为:20cm厚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填方段)或20cm级配碎石(挖方段)底基层+36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乳化沥青透封层+7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砼+乳化沥青粘层+6cm厚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砼+乳化沥青粘层+5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砼,总厚度为编制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宁绩高速NJLM-01项目经理部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74cm;桥梁隧道面层结构为6cm厚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砼+乳化沥青粘层+4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砼,总厚度为10cm。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54、41万㎡、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99.69万㎡、AC-25C粗粒式沥青砼44、38万㎡、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砼47.81万㎡、AC -13C细粒式改性沥青砼47.54万㎡,路缘石安装31912m,纵、横向排水20208.5m,桥梁、隧道铣刨及防水372319。

8m2。

1、1、主线主要技术标准⑴、公路等级:高速公路;⑵、计算行车速度:100km/h;⑶、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宽度26米,分离式路基宽度13米;水稳底基层宽度为13.38m(中宽)。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报告一、引言二、试验方案1.试验段设计本试验段选取了一条长150米、宽5米的道路段作为试验区域。

设计了两个试验组,分别是纯碎石试验组和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

每个试验组设置5个测点,共计10个测点。

2.试验材料碎石采用了规格为5-10mm的骨料,水泥采用了普通硅酸盐水泥。

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密度计、强度测试仪、渗透系数仪等。

3.试验步骤(1)纯碎石试验组:将选定的碎石铺设在试验段的底部,保持一定的均匀厚度,并进行压实。

(2)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将水泥与碎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铺设在试验段的底部,同样进行压实。

(3)进行密度测试:对两个试验组的每个测点进行密度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进行强度测试:对两个试验组的每个测点进行强度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5)进行渗透系数测试:对两个试验组的每个测点进行渗透系数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三、试验结果1.密度测试结果纯碎石试验组的平均密度为1.8 g/cm³,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平均密度为2.1 g/cm³。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密度明显高于纯碎石试验组。

2.强度测试结果纯碎石试验组的平均强度为20MPa,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平均强度为30MPa。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强度明显高于纯碎石试验组。

3.渗透系数测试结果纯碎石试验组的平均渗透系数为0.001 cm/s,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平均渗透系数为0.0005 cm/s。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组的渗透系数明显低于纯碎石试验组。

四、讨论和结论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相比纯碎石底基层,在密度、强度和渗透系数方面都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平均密度高于纯碎石底基层,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平均强度高于纯碎石底基层,能够更好地抵抗外力和变形。

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低于纯碎石底基层,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施工简况3月29日,我标段在K*+***~K*+***段进行了3%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路段长300m。

施工当日为晴天,气温在20℃左右。

底基层厚度为20cm,混合料采用WDB600拌和楼集中拌和。

施工时,混合料的摊铺采用两台WLT90B型摊铺机,碾压采用两台振动压路机和两台光轮压路机。

二、试验段目的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明确以下主要内容:(1)验证用于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①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②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③检查混合料含水量、碎石级配、水泥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②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③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④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确定每一碾压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艺流程,缩短拌和到碾压完成时间。

(6)质量检验内容、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

(7)试铺路面质量检验结果。

三、施工安排1、人员组织项目负责人:张启合技术负责人:方政施工负责人:周成测量负责人:潘建生试验负责人:何曼玲安全负责人:李曙2、机械设备配备计划我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两台摊铺机摊铺、振动碾压实的方案进行摊铺。

施工主要设备如下表:3、材料及配合比指标①水泥:水泥作为集合料的一种稳定剂,其质量对集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时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巢湖铸字牌P.S.A 32.5水泥。

为使稳定碎石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不应该使用快凝水泥、早强水泥。

拌合中必须严格控制水泥剂量。

水泥剂量太小,不能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而剂量太大,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的裂缝增多,从而引起沥青面层的相对应的反射裂缝。

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施工)

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施工)

目录一、试验段概况 (1)二、原材料检测 (1)三、水稳基层配合比 (2)四、人员组织和机械设备 (2)五、水稳基层松铺系数 (5)六、混合料的拌和 (7)七、混合料的运输 (8)八、混合料的摊铺 (9)九、混合料的碾压 (10)十、横向接缝的设置 (11)十一、养生及交通管制 (12)十二、试验路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查结果 (12)十三、结论意见 (15)十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6)附表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验标准 (18)附表二试铺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测资料 (19)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段概况1、试铺时间:2017年05月17日9:10-5:002、施工单位:南京西部路桥集团有限公司3、监理单位:江苏东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4、天气情况:晴,气温16~28℃,2~3级,具备施工条件。

5、试铺段桩号:施工桩号为K3+230–K3+410左幅,长度为180米,结构类型为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调平层,铺筑宽度为16.0m。

下承层为混凝土拼宽段,已通过我总监办验收合格,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6、水稳拌和站开机时间为9:10。

为确保拌和站混合料的稳定性,我总监办派专人对混合料的稳定度进行把控,在第一车出料约20t时混合料已经稳定,此时将第一车的20吨废弃。

第二车混合料出场时间为9:38,到达现场时间为9:50,开始摊铺时间为10:10,摊铺结束时间为10:20。

摊铺起始桩号为Kxx+xxx,实际摊铺段落Kxx+xxx–Kxx+xx,长度xxm,摊铺机以1.7m/min的速度缓慢、均匀、连续不断摊铺,夯锤振级为3.2级。

第一段碾压长度为30m,初压开始时间为10:41,初压结束时间为11:08,初压速度控制在1.6km/h;复压开始时间为10:50,复压结束时间为11:25,复压速度控制在2.2km/h;终压开始时间为11:25,终压结束时间为11:48,终压速度控制在2.2km/h。

水稳试验段施工总结(精)

水稳试验段施工总结(精)

G321线大纳路和S309线烂泥沟段公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一、试验路段概况为了探索路面施工机具的适应性及施工工艺,也为以后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及其相关数据,我部于2011年5月28日在G321线大纳路路面改造工程和S309线叙永县烂泥沟段公路改造工程(A标段K1696+950-K1697+150右幅,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摊铺长度为200m ,宽度为4m ,面积为800m 2,压实厚度为32cm 。

二、准备工作㈠、材料1、水泥:三鼎牌P.C32.52、碎石:15~31.5mm碎石46%,5~10mm碎石8%,10~15mm碎石15%3、砂:0~5mm机制砂4、水:饮用水㈡、混合料组成设计混合料的设计在项目工地试验室进行,本工地试验室由公司试验检测站授权且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并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

原材料的试验项目根据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检验。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㈢、人员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我部组织参加水稳层铺设的前场15人、料场6人、检测2人,学习设计文件、相关技术规范,并进行了技术交底。

从现场施工反映看,相关人员到位,能满足生产、质检需要。

㈣、机械设备水稳施工机械成都大华CLT90多功能摊铺机1台、最大摊铺速度为16米/分钟、山推20T1台、振动压路机1台及料场400型冷拌机1套,施工前对所有设备都进行了检查,从现场施工过程反映,机械设备性能稳定、运转正常均能满足施工需要。

㈤、试验段检测设备水稳层施工所需的试验检测设备,滴定台、测压实度的灌砂筒等,施工前都已进行过标定。

在施工过程中能正常工作、发挥其检测功能,保证了试验段的工程质量。

三、施工过程工艺流程1、原路面处理①、在监理工程师及业主的监督指导下,对原路面进行了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项目严格按照本合同《技术规范》和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试验段概况 (1)二、原材料检测 (1)三、水稳基层配合比 (2)四、人员组织和机械设备 (3)五、水稳基层松铺系数 (5)六、混合料的拌和 (7)七、混合料的运输 (8)八、混合料的摊铺 (9)九、混合料的碾压 (10)十、横向接缝的设置 (11)十一、养生及交通管制 (12)十二、试验路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查结果 (12)十三、结论意见 (15)十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6)附表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验标准 (18)附表二试铺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测资料 (19)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段概况1、试铺时间:xx年xx月x日12:38-5:432、施工单位:xxxx公司3、监理单位:xxx公司4、天气情况:晴,气温72~97℃,湿度1%,风力112~3级,具备施工条件。

5、试铺段桩号:施工桩号为Kxx+xxx–Kxx+xx左幅,长度为xx米,结构类型为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铺筑宽度为16.0m。

下承层为水稳底基层,已通过监理组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6、水稳拌和站开机时间为12:38,并以980t/h的速度生产水稳混合料。

为确保拌和站混合料的稳定性,我部派有多年水稳拌和站施工经验的工人对混合料的稳定度进行把控,在第一车出料约20t时混合料已经稳定,此时将第一车的20吨废弃。

第二车混合料出场时间为9:38,到达现场时间为9:50,开始摊铺时间为10:10,摊铺结束时间为10:20。

摊铺起始桩号为Kxx+xxx,实际摊铺段落Kxx+xxx–Kxx+xx,长度xxm,摊铺机以1.7m/min的速度缓慢、均匀、连续不断摊铺,夯锤振级为3.2级。

第一段碾压长度为30m,初压开始时间为10:41,初压结束时间为11:08,初压速度控制在1.6km/h;复压开始时间为10:50,复压结束时间为11:25,复压速度控制在2.2km/h;终压开始时间为11:25,终压结束时间为11:48,终压速度控制在2.2km/h。

最后一车混合料出场时间为14:17,摊铺完成时间为14:39,最终碾压完成时间为15:34,此段落后续摊铺长度为30米。

二、原材料检测水稳基层的主要原材料有水泥、碎石,我部对所用材料均按规定频率做了试验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

1、水泥采用黄山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C32.5缓凝水泥,试验结果如下:表一水泥试验检测结果表2、碎石采用项目部碎石场生产的碎石,按19.0~26.5mm,9.5~19.0mm,4.75~9.5mm,0~4.75mm四种规格备料。

集料主要指标如下:表二集料试验主要检测结果3、水混合料拌和、养生用水均采用洁净的地下水,满足要求。

三、水稳基层配合比选用经中心试验室最终批复的配合比用于水稳基层试验段试铺,并将水泥用量分为4.0%、4.2%两种剂量进行了铺筑,其中Kxx+xxx–Kxx+xx左幅xx米按照4.0%的水泥剂量施工,Kxx+xxx–Kxx+xx左幅60米按照4.2%的水泥剂量施工,配合比设计结果如下:表三水稳基层配合比四、人员组织和机械设备1、人员组织为使试验段顺利开展,项目部根据前、后场需要对每个岗位进行了明确的人员分工,并责任到人,具体分工见下表:2、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1)主要施工机械工程所需施工机械的产量及吨位等性能均满足招标文件及工程实际的需要,项目部于1月11日已对拌和站进行标定和调试,x月x日进行了水稳底基层混合料试拌,x月x日进行底基层试验段铺筑,而后进行底基层大面积施工,在此期间,各种计量准确。

现场摊铺、碾压机械均于x月1日前再次进行保养、调试、试运转,各种设备运转正常,性能优良。

主要施工设备见下表:表五主要机械设备表(2)主要检测仪器表六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表五、水稳基层松铺系数1、试验段拟设松铺系数试验段松铺系数拟定为1.30,松铺厚度为23.40cm 。

2、试验段施工中实测松铺系数试铺前,对下承层顶面高程H 进行检测,Kxx+xxx –Kxx+xx 左幅之间纵向每1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横向5个点,分别设在横向2m 、4m 、6m 、8m 、10m 处,共xx 个点,纵向采用中桩控制,横向用钢尺进行控制,以便松铺及压实后的检测能在同一点上进行。

混合料摊铺后、碾压前对混合料松铺高程H 1进行测量,混合料终压完成后对混合料压实高程H 2进行测量。

通过下承层顶面高程H 、松铺高程H 1及压实高程H 2三组高程的测量求得每个检测点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单点的松铺厚度除以压实厚度求得单点的松铺系数,将各点的松铺系数汇总取平均值求得水稳基层的松铺系数K ,计算公式为K=∑[(H1-H )/(H2-H )]/N (N 代表检测点的总数),实测水稳基层松铺系数为1.31。

表七 松铺系数检测数据表六、混合料的拌和1、拌和前的准备工作(1)使用1台WCB-700型水稳拌和机,拌和机计量控制系统在试拌前己通过计量部门标定。

在试铺前一天,对拌和楼进行了一次试拌,以验证拌和楼计量系统的精确性和混合料的级配稳定性。

(2)参与施工的所有机械操作手在试验段施工前对各自的机械再次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施工期间机械的完好性。

(3)开始拌和前,试验人员现场检查料堆断面的材料级配、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试验段当天的配合比。

相关数据见下表:表八水泥稳定碎石通知单2、拌和(1)拌和楼操作人员根据试验室下发的施工配合比通知,将各种材料的配比输入拌和楼的控制电脑。

(2)拌和机设计产量为700t/h,本次试铺过程中,我部决定将拌和机的生产能力暂定为480t/h,现场采用4台ZL50装载机分别上四种集料,能满足上料需求。

(3)拌和楼设有5个料斗,每个料斗都进行了加高处理,以防止串料现象。

碎石料斗口安装钢筋网筛,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

(4)水稳基层设计配合比水泥剂量为4.0%,当天施工Kxx+xxx–Kxx+xx左幅260米按4.0%控制,Kxx+xxx–Kxx+xx左幅60米按4.2%控制。

拌和站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与设计量保持一致,拌和时的外加水与集料天然含水量之和比最佳含水量略高,试验段期间,根据温度、湿度情况,比最佳含水量高出0.4~0.8%,以弥补混合料在延迟时间内的水分损失,使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1%之间。

(5)开机后,对混合料进行取样检测含水量、混合料级配、水泥剂量,并按试验规程制作了2组*13个=26个4.0%水泥剂量的标养试件, 1组*13个=13个4.2%水泥剂量的标养试件进行标养。

(6)拌和过程中对混合料外观进行目测,并结合试验来验证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水泥剂量,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了调整,确保满足施工质量需求。

(7)拌和站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前后中移动,分3至6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设铃铛及专人指挥装车。

(8)将拌和的第一车不稳定的混合料废弃,从稳定的第二车混合料开始运送现场,保证各项技术指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以及现场的施工质量。

(9)试验段生产从0月5日12:18开始生产(第一车混合料废弃),到0:17结束,拌合站共生产混合料xx吨,水泥用量xt,计算得出总水泥剂量为4.1%,试验段平均压实厚度为18.1cm(取试验检测平均值)。

七、混合料的运输本次试验段距拌和站x公里,采用xx辆自卸车运输混合料,总运量能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要,并有xx辆富余,运输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在试验段开工前,由运输负责人和各料车司机检验料车的完好情况,装料前将车厢内的废料杂物等清理干净,装车后立即加盖蓬布(篷布提前裁剪好,长度和宽度能覆盖住整车的混合料),先将篷布的四角与车厢绑紧,然后用1道绳索加固在篷布的中部,以减少拌和料水分散失,并尽快运到铺筑现场。

2、料车进入摊铺现场后不得过早揭篷布,前一车开始摊铺时,后一车才能开始揭开篷布,摊铺机前除正在铺料的料车外只能有一台料车揭开篷布,以备摊铺,避免料车料堆顶部混合料水分散失。

3、运输车辆驶入摊铺现场后,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有序停放,料车卸料时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车,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并拉手刹,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料车在卸料过程中,分3-5次将混合料卸入摊铺机料斗中,避免混合料溢出摊铺机料斗,同时减少混合料离析。

4、施工期间运输车辆中途未出现故障,车内混合料均在在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进行摊铺压实。

八、混合料的摊铺1、下承层准备水稳底基层均已有监理组验收合格,基层摊铺前将水稳底基层顶面清扫干净,洒水湿润,然后沿下承层纵向划1道中线,按照5.4m×6.11m划长方形格子(水稳下基层施工宽度为12.22米),每个格子里撒铺1袋干水泥(确保水泥用量不低于1.5kg/m2),最后用洒水车洒水湿润。

水泥浆的洒布长度均在摊铺机前30m~50m内,并在水泥浆初凝前施工下基层。

2、测量放线(1)在摊铺前一天对试验段进行中线恢复,用全站仪每20m放出中、边桩,水稳下基层施工宽度为12.22m,靠中分带侧钢模距中桩0.54m,靠路肩侧钢模距中桩12.76m。

根据路中心线与水稳下基层宽度用白灰标出混合料摊铺的内外边线,然后根据白灰线支立模板。

模板采用18cm厚、3m长的钢模,为确保模板稳固,保证边缘压实度,防止出现碾压位移,靠中分带侧每块模板外侧前、后各用一根杂木杆进行固定,利用已施工完成的水稳底基层作为支撑;靠土路肩侧每块模板外侧前、中、后各用一根杂木杆进行固定,以钢钎为支撑。

(2)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沿模板外侧50cm处每10m设1个导向控制线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决定导向控制线高度,挂好导向控制线,用紧绳器按不小于800N的拉力将导向控制线拉紧,并再次复核标高后固定导向控制线。

(3)高程控制办法:悬挂钢丝线距下承层为41cm,钢线距虚铺面为17.6cm。

在摊铺过程中,由工人用工程线分别对齐两边钢桩,对中间铝梁进行控制,保证摊铺厚度。

试验段松铺系数定为1.3,松铺厚度为23.4cm(18*1.3 =23.4cm),引导线距摊铺水平面为17.6cm。

3、混合料摊铺(1)采用两台ABG423摊铺机梯队摊铺,摊铺前先检查两台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在摊铺机起步位置熨平板下垫厚度为23.4cm(摊铺层厚度18cm+虚铺厚度 3.4cm)的方木。

起步时先采用较低速度摊铺,调整摊铺机自动料位计,使螺旋布料器均匀转动且有2/3部分埋入混合料中,以减少混合料离析;待路拱横坡度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再按正常速度1.7m/min连续摊铺。

(2)两台摊铺机拼装宽度分别为6m和6.25m,摊铺时靠近中央分隔带侧6m宽摊铺机在前,左侧走钢丝,右侧以铝梁进行控制,靠近路肩侧6.5m摊铺机在后,左侧以前一台虚铺面为基准走“滑靴”,右侧走钢丝,摊铺机熨平板、夯锤开振均为3.2级,两摊铺机间距离为5~10米,两摊铺机有5~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保证缓慢、均匀、连续不断按1.7m/min的速度摊铺水稳混合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