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民族精神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民族精神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民族精神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民族精神知识点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力量或意义):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在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爱国主义的内涵:具体性、历史性的统一。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爱国主义在实际行动中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中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52年)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1953年--)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精神,把它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意义)(1)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激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框题是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影响,在感受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可以更好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本课既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延伸,又是后面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承上启下,是全书的核心,因此本框题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思路】本课在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悟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

从整体上看,本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教育整个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全书的核心和落脚点。

三、【教学设计理念】本课通过以社会热点背景材料为主线,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获取、解读及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去质疑探索、自主合作、实践体验、研究学习与资源共享,这也就是信息时代下对教与学的要求,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2、能力目标:结合我国近年来所取得各方面发展成就,分析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与历史性,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3、核心素养:使学生明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理性爱国、合理合法表达爱国热情。

(理性精神、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公众参与)五、【教学重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六、【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法:围绕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组织探究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情感经验。

我们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

重温“两个务必”,意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新时期,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能丢 两者所处背景不同,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是一致的
(2)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①

优秀文化传统
优良传统 优良革命传统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历史表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建设、改革)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思考:①你对祖国的美好未来是否充满信心? ②祖国的美好未来和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何关系?
1.薪火相传 越燃越旺
—中华民族精神在近百年的丰富和发展
(1)
延安精神: 坚定的政治方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根本宗旨; 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的创业精神。
贺敬之
祁念曾
优良革命传统与民族精神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民族精神要在继承革命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当前,继承革 命优良传统对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抗震救灾精神
雷锋精神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民 族 精 神 的 体 现
两弹一星精神 大庆精神
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 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
和气生财 与人为善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协和万邦
①历史:爱好和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昭君出塞、文成进藏…… ②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主张建立持久繁荣的和谐世界
(3)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宁为玉碎,不能瓦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
斗、实事求是、敢
闯新路,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 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
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延安精神——坚定正 确的政治方向,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实 事求是,理论联系实 际,密切联系群众, 敢于胜利,艰苦创业 。
红 岩 精 神
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 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西柏坡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善于破 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坚持依靠群众, 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
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创业精神,核心是实事求是。
“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 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 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 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 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 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 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 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 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英国哲学家罗素
3、勤劳勇敢
是指中华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 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是一切事业成功的 保证,是立国兴邦之本。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 的,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 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 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 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 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是什 么?
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 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 结晶。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
爱好和平
核心
勤劳勇敢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什么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 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民族精神渗透到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 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一个民族独有的 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的重要特征。
• • • • • •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 坚持不懈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勤俭节约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气节;自强不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团结统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爱国主义
(2)爱好和平
李肇各方认识到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崇高 使命,在会谈中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相互尊重, 平等对话,充分协商。在巩固过去三轮会谈的成 果的基础上,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求同存异, 凝聚共识,建立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推 动会谈取得积极进展。 …… 中国将继续有关各方协调与合作,为实现半 岛无核化,实现地区和平稳定而不懈努力。
中华民族精神的 基本内涵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核心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十六大报告》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团结统一 土尔扈特东归记
‚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 的地方去!‛1771年8月底,渥巴锡率领的土尔 扈特部众终于渡过伊犁河,到达伊犁附近的卡伦 他木哈,回到祖国怀抱。8个月的残酷战斗、艰 难跋涉,加之饥寒交迫,瘟疫流行,土尔扈特的 牲畜死亡殆尽,人口死伤大半,幸存者仅7万多 人。土尔扈特东归谱写了一部震惊中外的惊天地、 泣鬼神的悲壮史诗。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扬中华民族的优 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
良传统
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途径
内容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 来思想文化
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 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 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 作用、意义 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
神支柱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提示 中华民族精神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不能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团结统一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爱好和 平强调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勤劳勇敢强 调的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 英勇顽强;自强不息强调的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 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
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课终课 考能培优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 现区分不清
提醒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分为两个时 期: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 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后)。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提醒 正确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

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探究:联系镜头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 探究: 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什么是民族精神?P72 什么是民族精神? (2)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3)面对灾难, 社会各界的行动体现怎样的精神?你知道有 面对灾难, 社会各界的行动体现怎样的精神? 哪些精神,这些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哪些精神,这些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我国先秦时期就有思想家提出“亲仁善 、我国先秦时期就有思想家提出“ 国之宝也” 邻,国之宝也”,这说明我国自古就有的 精神。( 精神。( ) A.爱好和平 B.对外扩张 爱好和平 对外扩张 C.大一统 D.利用和亲促进安定 大一统 利用和亲促进安定
1、团结统一
• 整体意识 凝聚力 向心 力
民族精神
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 同的理想和目标, 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 全民族的意志、 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 力量,同心同德、 力量,同心同德、维护 统一、 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 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 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土尔扈特东归 ; 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 抗击雪灾; 抗击雪灾; 神州七号等
p71“ p71“惟有民魂是值得 宝贵的, 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 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中国才有真进步”

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doc

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doc

高二《文化生活》学案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预习导航一、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的力量.(2)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之中.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作用: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地位:是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熔炼于之中,玉成于之中,彰显于之中.4.判断:(1)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 )⑵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传统文化中,一成不变。

( )★特别关注1、中华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原因(1)根本原因: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支撑和推动作用。

(2)重要原因: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永不泯灭。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熔炼”是熔化炼制的意思。

其次,伟大的民族精神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

“玉成”是一种敬辞,成全的意思。

再次,伟大的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彰”是明显、显著的意思,“彰显”就是明显表现的意思。

中华民族的“古代、近代、当前”三个历史阶段既相互区分,又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之中。

2、关于民族精神要把握以下几点:①含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②表现: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③特点: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④作用: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 核心: .2. 内容:、、、 .3. 连线: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团结统一礼之用,和为贵爱好和平勇于义而果于德勤劳勇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强不息四海之内皆兄弟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 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贯穿民族精神各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强不息 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的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关系示意图:
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板书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英勇顽强视为优良品格。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
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业广唯勤 ” “天道酬勤”
以上古语强调了什么?
强调了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 持家立业的传家宝,是立国兴邦之本。
《周易》中有这样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 。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 (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复习 1、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中,我们又感觉 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框:
2020年8月15日星期六
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可以称之为什么?
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之魂
板书
看课文71页两个镜头回答:你认为鲁迅所说的中国 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 中国将继续有关各方协调与合作,为实现半 岛无核化,实现地区和平稳定而不懈努力。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20世纪50年代初,我 国十万转业官兵在东北三 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 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 要粮”的伟大壮举。
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
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
当病毒吞噬生命, 我们开山辟路!
我们用爱弥补! 勇敢面对磨难, 神龙自有天护, 2008我们绝不服输! 中国人永不服输!
为什么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 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因为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中华民族能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根源于中华民 族精神的巨大凝聚、支撑和推动作用,民族精神深 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民族精 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 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这种精神永不泯灭。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啊?
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板书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 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 精神的力量。
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难忘的痛心风、雪发痛指的行为
的 灾 难
中 国 人






当风雪阻断归路, 勇敢面对灾难 我们彼此照顾! 挺起中国脊梁
当主权面对挑战, 我们坚决反对藏独!当列车冲出轨道, 当圣火遭遇屈辱, 我们竭诚互助! 我们义无反顾! 当地震撕裂大地,
-----英国哲学家罗素
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 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 走和平发展 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
李肇星在第四轮六方会谈开幕式上的致词
我希望各方认识到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崇高 使命,在会谈中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相互尊重, 平等对话,充分协商。在巩固过去三轮会谈的成 果的基础上,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求同存异, 凝聚共识,建立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推 动会谈取得积极进展。
13亿人的夺金梦
团 结 统 一 是 两 岸 的 心 愿
88水灾关爱行动 赈灾募款晚会
台湾88水灾关爱行动赈灾募款晚会募得3.1 亿元人民币善款捐给台湾同胞。
(1)团结统一
(2)爱好和平 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
“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 不肯打仗’的民族,那 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 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 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 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 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 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 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 而不是支配。”
这句话反映了什么? 自强不息
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 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在现实生活中”自强不息”精神可以表现为: (1)对事业的追求—不畏艰难,不怕挫折,不断 进取 (2)对个人人格修养—坚韧、正直、刚强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名言警句 历史典故
“定于一”、“尚统一”、“一 郑成功收复台湾、戚
天下”
继光抗倭
“和为贵”、“与人为善”、“和
气生财”、“亲仁善邻,国这宝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 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具有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 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 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 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板书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是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
团结统一 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 的互助合作精神。
爱好和平 是指中华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 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 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
勤劳勇敢 是指中华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 艰难的精神,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立国兴邦之本。
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
凄凉的土地上,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
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献了青春献
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
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
巨变。
——勤劳勇敢
(3)勤劳勇敢
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一个农业民
族,其主体世代定居在中华大 地上,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 从事农业生产。同牧业民族的 骠悍、渔业民族的冒险、商业 民族的精明相比,中华民族在 辛勤劳作中,深深懂得一分耕 耘一分收获,形成了勤劳质朴 的品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