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必修3)

高二政治: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必修3)

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义2、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含义(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含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教学内容】1.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重要性:是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内在气质)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学生分析】1、学生通过学习第六课,看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会到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这就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这一课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收集、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能透过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究其内在的本质,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设计思想】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学生展示课件,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教学中选取了一些时代感和说服力都较强的图片、视频资料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悟。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点,理解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2.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3. 中华民族精神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 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并将其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历史作用及其在新时代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具体体现。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精神展开讨论,促进学生思考。

4.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课后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历史作用及其在新时代的意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具体体现。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精神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践行中华民族精神的计划,并在下一个课时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在小组讨论环节,评估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入探讨。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和案例,生动形象地呈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同时,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我还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思考题和实践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践行民族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长城、故宫等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性建筑,以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展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然后,我会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一、案例背景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的一章节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和领悟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本章节内容涵盖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形成与发展,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感本章节内容的重要性,因此精心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案例中,我以实际教学为例,结合学科和课本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如撰写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等。同时,我会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生活,深入思考民族精神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通过作业小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高中政治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能力目标: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善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感悟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顾全大局的情感,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念;具有民族自尊、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二、【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三、【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案例分析法等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后记】:。

高二政治教案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二政治教案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知识目标(1)民族精神的含义(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5)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6)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7)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8)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分析(1)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3)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2、能力目标(1)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2)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4、教学过程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播报三条新闻:北京时间5月1日,在刚刚结束的第48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卫冕冠军中国男队3比0大胜最大劲敌韩国队,实现了世乒赛男团三连冠,这也是中国男队第15次捧起斯韦思林杯。

中国女队以3:1击败中国香港队,获得冠军,这也是中国女队第16次捧起考比伦杯。

北京XX年5月6日下午,参加国际田联大阪田径大奖赛的刘翔,以13秒22的成绩夺得110米栏冠军,这是刘翔第三次夺得大阪大奖赛110米栏冠军。

XX年刘翔在大阪田径大奖赛上,以13秒06的成绩击败世锦赛三冠王阿兰?约翰逊,夺得冠军,并打破XX年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录;XX年同样在大阪国际田联大奖赛,刘翔以13秒12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

北京时间5月7日中午,在日本东京结束的XX年汤姆斯杯决赛中,中国队3-0击败丹麦队成功卫冕,第6次捧起了汤姆斯杯。

在尤伯杯决赛中,卫冕冠军中国队直落三场轻松击败荷兰队,连续第二次获得了尤伯杯五连冠,这也是中国队历史上第10次捧起了尤伯杯。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案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案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案
教师写好教案可以自信地走进课堂,可以使课堂教学安排更科学更合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一、教学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③《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

二、计划学时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通过事例的归纳,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通过对我们现在生活中各种爱国行为的分析,认识到我们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通过对抗战史实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史实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经磨难但始终坚强不屈的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

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决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作用。

教学难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五、教学过程。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二政治◆必修3 ◆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讲案学习目标课标考纲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内容目标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重、难点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基本观点1、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2)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①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高中政治必修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篇课程属于高中政治必修三中的重要篇章。

本文旨在介绍中国的民族精神。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民族心理、中华思想、中华文化的精髓、民族自信和民族自尊、世界一流的中华文化等。

它是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族心理、中华思想和中华文化。

2、认识中华民族执着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

3、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和合”、“大同”等与中华思想相关的概念。

2、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儒、道、佛;诗、书、礼、乐、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介绍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2、互动式教学法:师生互动讨论,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

3、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授1、介绍中国的民族心理,包括骨气、斗志和耐性等。

2、讲解中华思想,介绍“和合”、“大同”等概念。

3、介绍中华文化的精髓,包括儒、道、佛等思想和诗、书、礼、乐、画等文化形式。

4、讲解民族自信和民族自尊的重要性。

5、介绍世界一流的中华文化。

(三)讨论1、讨论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国的发展有着何种重要意义。

2、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四)作业1、阅读相关史料,对中华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

2、在生活中找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并写成文章汇报。

六、教学后记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灵魂,也是我们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源泉。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知识,也要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文化自信。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思维,让学生变成历史的发现者和文化的创造者,使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风貌成为一种自然而又必然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3)结合自身实际把握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能力目标
(1)列举一些历史事实、名言警句,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而认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2)列举中国古代与现代的一些典型事例,体会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体会,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自觉坚持爱国主义。

二、教学重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1)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2)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2)讨论法(3)多媒体演示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课时量: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国梦》中国梦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呢?我们怎样实现中国梦?
生:略
师:实现中国梦,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需要凝聚伟大的民族精神。

讲授新课
一、中华民族之魂
师:那什么是民族精神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1—72页的专家点评的内容,并找出什么是民族精神?
生:略
师: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同学们结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能不能来归纳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生:略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Snap1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Snap2
师: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只有中华文化得到了绵延不断的继承和发展,而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否是一帆风顺的呢?
生:略
师:在未来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难,我们中华民族会被这些艰难困难给打垮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呢?(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的分析,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
生:略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为什么?)
Snap3
师:虽然我们在前面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都在
加强本国民族精神的建设,以此增强本国的综合实力,下面请大家
来猜猜这是哪些国家民族精神的内容?
生:略
师:那中国的呢?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幻灯片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学生活动:合作与分享
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对以下四项内容进行探讨,并通过PK方式展
示成果
内容
事例、成语、典故、名人、名言、歌曲等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师: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都体现着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那如何理解爱国主义呢?请你
结合视频的内容,谈谈你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师:播放视频《钱伟长先生的爱国主义与国庆调查》
从视频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怎样才是爱国?
学生:谈论,发言(略)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去剖析视频的内容,从而总结出如
何理解爱国主义)
师:(归纳)
1、地位:核心、一面旗帜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

师:从视频中,不同的人对爱国就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行动,所以爱国更重要的在于具体的实际行动。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师: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这说明了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将为大家重点介绍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去做好预习的工作。

本节课内容小结
八、板书设计
(一)、中华民族之魂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九、课堂巩固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这句诗主要体现出()
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C.中华民族爱好和平
D.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2、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背景材料:
2014年7月18日,41年不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正面袭击海南,海南全省遭受了狂风暴雨的冲击。

风雨中见精神。

面对风雨,
海南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抗
风壮歌。

结合材料分析海南人民在抗击“威马逊”中是如何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

看了高二上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的人还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