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账款审计程序表-应收帐款审计程序表
应收、预付、应付、预收项目的审计和处理

l 的应收票据 和 已 不 符预付账款性 质也
'
,
:
分 别 设 置 两 类 科 日进 行 核 算
的 账款
“
( 1 )应 收
.
预收带
、
收 字
“
难 于 收 回 的预 付账 款分别转 人 应收 账款
收 款 科 目并计 提 相 应 的坏 账 准 备
。
“
和
“
其他应
应收账
:
:
”
核算 卖
”
“
”
的业 务 往来
、
即销售商品 提供劳
应付账款 科
”
一
个明细科
,
i
同内 的 应 建 议企 业 分开
,
,
。
‘
市 计 以 卜项 H
’ ,
应 首 先 检 查 企 业 是 否 已 按 照 以 _卜
3
.
以 L 与应 收 账 款
、
其 他 应 收 款 等 科 日相 对 应 的 坏
,
:
。
规 也正 确 的 使 用 r 会 计 科 目 ? 有 没 有 将 预 付 账 款 计 入
:
算业 务
2
,
因其核算 和列报都较简 单 错报概率很小
。 ”
,
因
”
《 企业 会计制 度 》 《 业 会计制度》规 定 只埘 小 企
、 .
:
t
此本文 以 下 不作讨论
.
应 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 准备
,
但 同时规 定 要
”
对结算业 务的往来科 目
:
”
,
又应该按
、
“
卖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底稿程序表大全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底稿程序表大全一、审计目标:1、确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2、确定货币资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3、确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的余额是否正确;4、确定货币资金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标识说明:√--适用×--不适用审计工作底稿页次:索引号:应收账款审计程序表被审计单位名称:编制人:检查人:复核人:会计报表截止日期:日期:日期:日期:一、审计目标1、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2、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可收回,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完整;5、确定应收账款年末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标识说明:√--适用×--不适用审计工作底稿页次:索引号:其他应收款审计程序表被审计单位名称:编制人:检查人:复核人:会计报表截止日期:日期:日期:日期:一、审计目标1、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存在;2、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其他应收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可收回;5、确定其他应收款年末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其他应收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标识说明:√--适用×--不适用审计工作底稿页次:索引号:预付账款审计程序表被审计单位名称:编制人:检查人:复核人:会计报表截止日期:日期:日期:日期:一、审计目标1、确定预付账款是否存在;2、确定预付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预付账款是否可收回,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恰当;5、确定预付账款年末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预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标识说明:√--适用×--不适用审计工作底稿页次:索引号:存货审计程序表被审计单位名称:编制人:检查人:复核人:会计报表截止日期:日期:日期:日期:一、审计目标1、确定存货是否存在;2、确定存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存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存货的品质状况,存货跌价的计提是否合理;5、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6、确定存货年末余额是否正确;7、确定存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审计模拟实训教程 第4版 电子工作底稿 预付账款审定表

预付账款审定表
被审计单位:
项目:3-1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复核:
日期:
项目名称
期末
未审数
账项调整
重分类调整
期末
审定数
上期末
审定数
索引号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账面余额合计
0
2 000 000.00
2 000 000.00
DF2-1
坏账准备合计
0
100 000.00
预付款项/预付账款/坏账准备
100 000.00
审计说明:1.除上述调整外,未发现其他重大异常。
2.经检查,吉恩化工应付账款借方余额账龄为1年以内(被审计单位未设预付账款账户)。
100 000.00
账面价值合计
0
1 900 000.00
调整分录:
内容
科目
金额
金额
金额
金额
11.应付账款/吉恩化工明细账借方余额重分类
预付款项(预付账款)/吉恩化工
2 000 000.00
DF2-1
应付账款/吉恩化工
2 000 000.00
12.补提坏账准备
信用减值损失/预付账款
100 000.00
预付账款审定表填写流程

预付账款审定表填写流程
1、期末余额为负数的预付账款
在做预付账款科目的审计时,一般要做的一个审计程序是:分析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查明原因,必要的建议进行重新分类调整。
预付账款是资产类的科目,一般期末余额在借方,如果出现在贷方的情况,需要进行重分类调整,这个没啥好说的,很简单。
当然,需要提醒一点的是,不是一看到负数就一股脑地进行重分类,有时候还需要看看出现负数的原因是什么,有可能存在特殊的情况,比如企业有可能以前账务处理做错了或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其他原因导致预
付账款出现了负数,这个是需要进一步去了解和检查的。
2、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同时挂账的情况
预付账款审计底稿,一般要做一个审计程序:结合应付账款明细账审计,查核有无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在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两个科目中同时挂账的情况。
对于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同时挂账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要予以对冲。
这个很简单,这里不多说,实务中,也可能存在预付账款和其他往来款科目进行对冲的情况,这个也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去看,有可能是企业会计核算时用的科目错误,审计在调整时直接进行对冲,也有可能是基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对冲。
3、结合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测算检查。
实务中,很多企业财务人员经常有依据发票进行账务处理的习惯。
提前预付了款项,就挂在“预付账款”核算,如果由于种种原因
一直没有收到对方的发票,则可能一直没有将“预付账款”结转到成本、费用等科目,这也是很多企业存在账龄较长的预付款的一个原因,实际上是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只是由于没有收到发票而一直没有结转。
此外,预付账款也经常出现跨期的现象,常见如租赁费、法律顾问费。
预付账款审计小结(3)

预付账款审计小结
一、审计目标
1、确定预付账款是否存在。
2、确定预付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3、确定预付账款增减变动记录是否完整。
4、确定预付账款期限末余额是否真实、正确。
5、确定预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程序
1、获取或编制含有账龄分析的预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非
曲直否正确,并与总账、明细账核对相符,检查期初数是否与
上期期末数相符。
2、实施分析性复核,分析预付账款及其主要明细项目期末余额与
期初余额间的重大和异常变动。
3、选取金额大、账龄长或异常项目进行函证,编制函证统计表,
并对函证情况进行分析,对回函不符的,提请企业查明原因或作适当调整。
4、对于未回函或无法函证的预付账款,执行以下替代程序,以验
证其真实性:
(1)检查资产负债日后是否已收到货物并冲销预付账款。
(2)检查预付账款发生时的原始凭证,如销售合同、付款凭证。
5、对于用非记帐本位币结算的预付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汇率及折
算方法是否正确。
6、结合账龄分析,关注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是否及时,对长期无
发生额的大额款项应查明原因,检查其真实性和是否可能形成坏账。
7、分析预付账款明细账货言方余额,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
8、检查是否存在预付关联企业的款项,并在关联交易中作恰当披
露。
9、检查预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编制人:
2006年月日。
6预付账款审定表

953,378.76
期末(或本期)未审数
1,248,617.55
审计调整数
审计重分类数
审定数
1,248,617.55
审计步骤:
1、预付账款:会计报表余额1,248,617.55;总账余额1,248,617.55;明细账余额1,248,617.55。
2、预付账款余额明细表(另页附后)复核加计数额。
3、预付账款函证情况:
发函份数发函金额占预付账款比例
回函份数回函金额占发函金额比例
4、替代程序:
客户名称凭证编号发票号码日期内容数量金额
①
②表
1、核对预付账款明细账余额与总账、报表的余额是否相符。
2、获取或编制资产负债表日预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额是否正确,同时请客户协助,在预付账款明细表上标出截止审计日已收到货物并冲销预付账款的项目。
3、选择预付账款重要项目,函证年末余额的正确性,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回函金额不符的,要查明原因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未回函的,可再次复询,如不复询可采用替代审计程序进行检查,根据替代检查结果判断其债权的真实性或出现坏账的可能性。
4、对未发询证函的预付账款,应抽查有关原始凭证。
5、抽查入库记录,查核有无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在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这两个科目同时挂账的情况。
6、分析明细账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须时作重分类调整。
7、验明预付账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执行情况
项目
金额
核对
借方
贷方
被审计单位名称
编制人
日期
索引号
截止日期
2010.12.31
复核人
日期
审计程序——预付账款

XX会计师事务所XX部
1123预付账款
一、进一步了解、测试内部控制
供选择的审计程序
企业是否按照要求,加强对预付账款的管理,对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是否进行定期追踪核查,对发现有问题的预付款项,是否及时采取措施。
三、其他实质性程序
四、附录
本文件所列示的管理层认定含义如下:
(1)完整性(C—Completeness)
①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记录在正确的期间内;及
②在此期间产生的所有收入和支出交易均记录在正确的期间内。
(2)存在性(E—Existence)
①于资产负债表日,所有记录的资产均存在并且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②于资产负债表日,所有记录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存在,并且均归属于被审计单位;及
③所有记录的收入和支出代表在此期间所发生的经济事项,并且均归属于被审计单位。
(3)准确性(A—Accuracy)
所有记录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均列于会计记录中,所显示的金额均正确计算,适当加总且准确记录。
(4)计价(V—Valuation)
所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均按照其性质和适用的会计原则以恰当金额计价。
(5)列报(P—Presentation)
所有交易及事项、相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均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及法律要求适当分类、计量、描述和披露。
应收账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应收账款审计目标和程序应收账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审计目标①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②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③确定应收账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④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可收回,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恰当;⑤确定应收账款年末余额是否正确;⑥确定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①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
②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额是否正确。
③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及余额构成,选取账龄长、金额大的应收款项向债务人进行函证,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回函金额不符的,要查明原因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未回函的,可再次复询,如不复询可采用替代审计程序进行检查,根据替代检查结果判断其债权的真实性与可收回性。
④对未发询证函的应收账款,应抽查有关原始凭证。
⑤检查应收账款中有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的,以及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或者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的。
检查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是否经授权批准。
⑥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如有,应作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
⑦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收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汇率及折算方法是否正确。
⑧分析明细账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
⑨验明应收账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应收账款的替代性审计程序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注册会计师对应收账款审计一般首选询证方法,但由于目前询证回函率极低,无法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根据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执行替代性审计程序,取得间接证据证明经济事项发生的过程,以确认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和真实性。
一、执行替代性审计程序的主要方法(一)通过审查期后的收款予以证实年报审计的高峰集中在每年的3、4月份,上年度正常的应收账款,到注册会计师审计时一般能够收回。
注册会计师应选择外勤结束日前一两日,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收账款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对账单,若款项已经收回,则可为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存在或发生等提供证据,即使债务人未回函,也可确认其金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付账款审计程序表-应收帐款审计程序表应收帐款审计程序表单位名称:查验人员:日期:索引号:A7截止日:复核人员:日期:页次:1 / 1一、审计目标1.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2.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应收账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可收回;5.确定应收账款年末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程序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索引号1.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复核加计数额是否正确;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报表余额是否相符。
2.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及余额构成,对于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单独列示并分析其可收回性。
3.选取账龄长、金额大的应收账款向债务人进行函证,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
回函金额不符的,要查明原因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
4.对于未回函的应收账款,可再次复询,如不复询可采用替代审计程序进行检查,根据替代检查结果判断其债权的真实性与可收回性。
5.对未发询函证的应收账款,应抽查有关原始凭证。
6.检查应收账款中有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的,以及破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或者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的。
检查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是否经授权批准。
注意是否有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长期不作处理的情况。
7.检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如有,应作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
8.列示5%以上主要股东往来。
9.列示关联方往来。
10.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收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汇率及折算方法是否正确。
11.分析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
12.验明应收账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三、追加审计程序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索引号四、复核记录预付账款审计程序表单位名称:查验人员:日期:索引号:A10 截止日:复核人员:日期:页次:1 / 1一、审计目标1.确定预付账款是否存在;2.确定预付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预付账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预付账款是否可收回;5.确定预付账款年末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预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索引号1.获取或编制预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核对预付账款明细账与总账、报表的余额是否相符。
同时请客户协助在预付账款明细表上标出截止审计日已收到货物并冲销预付账款的项目。
2.选择预付账款重要项目,函证年末余额的正确性,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回函金额不符的,要查明原因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未回函的,可再次复询,如不复询可采用替代方法进行检查,根据替代程序的结果判断其债权的真实性或出现坏账的可能性。
3.对未发询证函的预付账款,应抽查有关原始凭证。
4.抽查入库记录,查核有无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在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这两个科目同时挂账的情况。
5.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预付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汇率及折算方法是否正确。
6.分析明细账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
7.验明预付账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索引号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其它应收款审计程序表单位名称:查验人员:日期:索引号:A8截止日:复核人员:日期:页次:1 / 1一、审计目标1.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存在;2.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其他应收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可收回;5.确定其他应收款年末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其他应收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程序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索引号1.获取或编制其他应收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额是否正确,与其他应收款明细帐与总帐、报表的余额核对相符。
2.选择金额较大和异常的项目,检查原始凭证或签发询证函,注意有无利用其他应收款转移资金的情况。
3.对发出询证函未能收回的,采用替代程序,如查核上一年度明细帐或追踪其他应收款发生时的付款凭证。
4.对于长期未能收回的项目,应查明原因,确定是否可能发生坏帐损失。
5.审查转作坏帐损失的项目,是否符合规定并办妥审批手续。
6.分析明细帐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
7.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其他应收款,检查其采用的汇率及折算方法是否正确。
8.验明其他应收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待摊费用审计程序表单位名称:查验人员:日期:索引号:A16 截止日:复核人员:日期:页次:1/1一、审计目标1.确定待摊费用会计政策是否恰当;2.确定待摊费用入帐和转销的记录是否完整;3.确定待摊费用年末余额是否正确;4.确定待摊费用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程序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索引号1.获取或编制待摊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其正确性,并与明细帐、总帐、报表核对一致。
2.抽查证明大额待摊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及相关文件、资料,以查核其发生额是否正确。
3.抽查证明大额待摊费用受益期的有关文件、资料,确认待摊费用受益期及其摊销额是否正确。
4.检查有无不属于待摊费用性质的会计事项,有无长期未结清的待摊费用。
如有,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必要时作出适当调整。
5.验明待摊费用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三、追加审计程序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索引号四、复核记录长期投资审计程序表单位名称:查验人员:日期:索引号:B1截止日:复核人员:日期:页次:1/1一、审计目标1.确定长期投资是否存在;2. 确定长期投资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 确定长期投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或损失)的记录是否完整;4. 确定长期投资的计价方法是否正确;5. 确定长期投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6. 确定长期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索引号明1.获取或编制长期投资汇总表(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分别列示),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报表的余额核对相符。
2.检查长期股权投资与短期投资在分类上相互划转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检查对外长期投资是否超过被审计单位净资产的50%,若超过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恰当披露。
4.验明长期投资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索引号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在建工程审计程序表单位名称:查验人员:日期:索引号:B8截止日:复核人员:日期:页次:一、审计目标1.确定在建工程是否存在;2. 确定在建工程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 确定在建工程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 确定在建工程年末余额是否正确;5. 确定在建工程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索引号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1.获取或编制在建工程明细表,核对明细帐与总帐、报表的余额是否相符。
2.检查在建工程项目、规模是否经授权批准。
3.抽查年内在建工程增加数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已完工程项目以及其他转出数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检查在建工程帐户年末余额构成内容,并到工程现场实地观察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完工进度,查看未安装设备的实际存在。
6.检查是否存在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交付使用手续,未及时进行会计处理的项目。
7.检查在建工程合约,以确定约定资本性支出8.验明在建工程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索引号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固定资产审计程序表单位名称:查验人员:日期:索引号:B3截止日:复核人员:日期:页次:1 / 1一、审计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2. 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 确定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 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政策是否恰当;5. 确定固定资产年末余额是否正确;6. 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索引号明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明细帐、总帐和报表的余额核对相符。
2.获取固定资产盘点表,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抽查,确定其是否实际存在。
3.检查本年度增加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正确,凭证手续是否齐备。
4.抽查有关所有权证明文件,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5.抽查本年度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经授权批准,是否正确及时入帐。
6.复核固定资产保险范围、数额是否足够。
7.获取租入(含融资租入)、租出固定资产相关的证明文件,并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8.调查年度内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的状况,及未使用、不需用的起止时间,并作出记录。
9.验明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索引号明累计折旧审计程序表单位名称:查验人员:日期:索引号:B5截止日:复核人员:日期:页次:1 / 1一、审计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是否恰当;2. 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3. 确定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年末余额是否正确;4. 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索引号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1.获取或编制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明细帐、总帐和报表的余额是否相符。
2.了解并确认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计算复核本年度折旧的计提是否正确。
3.验明累计折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索引号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应交税金审计程序表单位名称:查验人员:日期:索引号:C8截止日:复核人员:日期:页次:1 / 1一、审计目标1.确定应交税金的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应交税金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3.确定应交税金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索引号1.获取或编制应交税金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准确,并与明细帐、总帐和报表核对相符。
2.查阅被审计单位纳税鉴定或纳税通知及征、免、减税批准文件,了解被审计单位适用的税种、计税基础、税率,以及征、免、减税的范围及期限,确认其年度内应纳税项的内容。
3.检查各税种基数确定是否合理,应缴纳的税款是否正确。
4.检查有关帐簿记录和缴税凭证,确认本年度已交税款是否正确。
5.核对年初应交税金与税务机关的认定数是否一致,如有差额,查明原因作出记录,必要时,作适当记录。
6.抽查原始凭证,检查应交税金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验明应交税金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索引号应付账款审计程序表单位名称:查验人员:日期:索引号:C3 截止日:复核人员:日期:页次:1 / 1一、审计目标1.确定应付账款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应付账款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3.确定应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审计重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索引号1.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准确,并与明细账、总账和报表的余额核对相符。
2.选择应付账款重要项目(包括零账户),函证其余额是否正确。
3.根据回函情况,编制与分析函证结果汇总表,对未回函的决定是否再次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