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社会

材料与社会
材料与社会

1.一般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分为哪三个时代历程?

石器时代,青铜器与铁器时代

2.按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可分为哪三个历史时期?

即形成期(夏商)、鼎盛时期(西周)和转变期(春秋战国,秦汉)。

3.金属材料是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

料的统称。包括哪些金属材料?

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4.有色金属可分为哪五大类?有色金属可分为哪五大类?

有色金属可分为哪五大类重有色金属、轻有色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

5.铜合金按其主要组成和性能可分为哪两类?

黄铜和青铜

6.我国将镁合金分为哪4 类?

我国将镁合金分为哪我国将镁合金分为铸造用挤型用锻造用焊接用

7.中国在公元前513 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哪一

件铸铁件?

晋国铸型鼎

8.钢按用途分类分为哪4 类?

钢按用途分类分为哪冷作钢、热作钢、塑胶钢、工具钢按塑料受热加工后的性能可分为哪

9.按塑料受热加工后的性能可分为哪2 类?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10.陶瓷中的日用瓷、建筑用瓷等和采用高精选原料,能精确控制化学组成按照便陶瓷中的日用瓷建筑用瓷等和采用高精选原料能精确控制化学组成按照便于控制制造技术加工的、于控制制造技术加工的、进行结构设计并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各属于哪 2 类陶瓷?

工业陶瓷和艺术陶瓷

11.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转折点是哪一类材料的冶炼和工具制作与使用?

青铜从夏代到清朝约四千年间,金属的使用分为两大发展阶段12.从夏代到清朝约四千年间金属的使用分为两大发展阶段前阶段约两千年是从夏代到清朝约四千年间金属的使用分为两大发展阶段,前阶段约两千年是以哪一种器具制造为主?创造了哪两个朝代的灿烂的文化?后阶段两千年是哪类材料的天下?在生铁冶铸的基础上,形成了有特色的中国古代钢铁文化。对中类材料的天下?在生铁冶铸的基础上形成了有特色的中国古代钢铁文化。形成了有特色的中国古代钢铁文化国的古代文明和社会进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国的古代文明和社会进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青铜器商、周铸铁和钢黑色金属主要指什么金属?

13.黑色金属主要指什么金属?有色金属被称为什么金属?常用的有色金属有哪一些?

铁、锰、铬重金属、轻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铝、镁、钾、钠、

钙、金、银

14.根据合金元素的含量及工艺特点铝合金可分为两大类?

加工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15.常见的有钴高温合金有哪一些类型?

含钴50%以上的司太立特硬质合金即使加热到1000℃也不会失去其原有的硬度钴基合金是钴和铬、钨、铁、镍组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的合金的总称

16.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在哪一些产业中的生产上广泛使用铁器?农业、水利工程

1 我国湖北同绿山发现的战国时期铁斧铁锄是经过退火处理的白心可锻铸铁; 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铁铲是典型的黑心可锻铁,证明我国是生产可锻铸铁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哪一些可锻铸铁?

白口铸铁通过石墨化或氧化脱碳可锻化处理,改变其金相组织或成分而获得的有较高韧性的铸铁。白心可锻铸铁、黑心可锻铁

18.现代的炼钢方法有哪三类方法?

现代的炼钢方法有哪三类方法转炉、平炉和电炉

19.塑料按用途可分为哪两类?塑料按用途可分为哪两类?

塑料按用途可分为哪两类通用塑料、工程塑料

20.高性能陶瓷又称为什么陶瓷?一般由哪二大类陶瓷构成?

特种陶瓷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

21.什么是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

适于熔融状态下充填铸型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铸件毛坯的铝合金强度较高、比强度大且适宜于塑性成形的铝合金

22.什么是白口铸铁、球墨铸铁和灰口铸铁?

碳分以游离碳化铁形式存在的铸铁,断口呈银白色球墨铸铁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有很强的强度、韧性、耐磨性碳分主要以片状石墨形式出现的铸铁,断口呈灰色

23.什么是工程塑料、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指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的塑料指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下能固化或具有不溶(熔)特性的塑料

24.仰韶文化及其标志性的文化艺术是什么?

仰韶文化:出现于新石器晚期(约公元前5000-前3000 年),位于黄河流域,在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仰韶文化标志性艺术是彩陶。它是我国较早成熟的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的仰韶文化因时间和地区不同,彩陶的器形和文饰也可分为数种类型,其中以半坡和庙底沟两个类型基本最为杰出。

25.大汶口文化及其标志性的文化艺术是什么?

标志性的是彩陶

26.简述铜合金的分类及其表示方法?

简述铜合金的分类及其表示方法按合金系划分、按功能划分、按材料形成方法划分

27.试比较金属铜与铝的一般特性的异同点

铜:导电性:64%,耐蚀性:23%,结构强度:12%,装饰性:1%、铝的密度很小、铝的导电性仅次于银、铜,虽然它的导电率只有铜的2/3,但密度只有铜的1/3,铝是热的良导体、铝有较好的延展性(它的延展性仅次于金和银),)铝的表面因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易受到腐蚀、铝热剂常用来熔炼难熔金属和焊接钢轨铝具有吸音性能,音响效果也较好、耐低温

28.镁合金的性能特点是什么为何把镁合金称为绿色合金?

密度小(1.8g/cm3 镁合金左右),比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由于镁合金较好的加工性能、较强的机械性能、重量轻、韧性好、屏蔽性好,特别是具有极强的回收性能

29.铸铁是怎样进行分类的白口铁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按断口颜色分、按化学成分分、按生产方法和组织性能分

30.铸铁按其中碳存在的不同形式、有无石墨析出和石墨的形态,为哪4 种?

白口铁(无石墨析出,碳与铁以化合物渗碳体Fe3C 形式分布)、

灰口铁(石墨呈片状析出)、麻口铁(既有渗碳体,又有片状石墨)、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析出)、可锻铸铁(石墨以团絮状析出)、蠕墨铸铁(石墨以蠕虫状析出)。

31.铸铁中主要存在哪几种金相基本组织?

片状石墨+珠光体基体、片状石墨+珠光体——铁素体基体、片装石墨+铁素体基体、球状石墨+珠光体基体、球状石墨+铁素体基体、球

状石墨+铁素体——珠光体基体、铁素体基体+团絮状石墨、珠光体基体+团絮状石墨。

32.简述灰口铁的基本特点及球墨铸铁的发展过程。

生铁中的一种,又称铸造生铁。含碳量约3%,含硅约2%。断面呈深灰色,通常叫灰口铁。碳在这种铁的合金里是以片状的石墨形态存在。质较软,可进行切削加工。热时容易流动,铸造性能好。

较耐磨。强度及延展性差。由于石墨质软并有润滑作用,因而这种生铁具有良好的切削、耐磨和铸造性能等优点。但是,由于有片状石墨的存在,降低了它的抗拉强度,使它不能锻轧,只能用于制造各种铸件,如铸造机床床座、铁管等.球墨铸铁是20 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34.现代炼钢技术主要有哪几种方法请归纳铁与钢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转炉、平炉和电炉

35.简述塑料的发展过程?塑料的主要优缺点和组成成分?塑料是

如何分类的

第一种完全合成的塑料出自美籍比利时人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190 7 年7 月14 日,他注册了酚醛塑料的专利。1909 年2 月8 日,贝克兰在美国化学协会纽约分会的一次会议上公开了这种塑料。优点:1、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2、塑料制造成本低3、耐用、防水、质轻。4、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5、是良好的绝缘体。6、塑料可以用于制备燃料油和燃料气,这样可以降低原油消耗。缺点:1、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

2、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例如聚苯乙烯燃烧时产生甲苯,这种物质少量会导致失明,吸入有呕吐等症状,PVC 燃烧也会产生氯化氢有毒气体,除了燃烧,就是高温环境,会导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例如苯环等。

3、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4、塑料无法被自然分解。根据名种塑料不同的使用特性,通常将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三种类型。根据各种塑料不同的理化特性,可以把塑料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料性塑料两种类型根据各种塑料不同的成型方法,可以分为膜压、层压、注射、挤出、吹塑、浇铸塑料和反应注射塑料等多种类型。

36.比较有机玻璃与普通玻璃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差异。

普通玻璃化学氧化物的组成(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有机玻璃是 PMMA 浅显的称号,又称作亚克力(Acrylic),这种高分子透明资料的化学称号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们常说的亚克力板就是聚甲基丙烯甲酯(PMMA)板材,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聚合而成。①高度透明性。有机玻璃是目前最优秀的高分子透明资料,透光率到达 92%,比玻璃的透光度高。普通玻璃只能透过 0.6%的紫外线,但有机玻璃却能透过 73%。②机械强度高。有机玻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200 万,是长链的高分子化合物,而且构成分子的链很柔软,因而,有机玻璃的强度比拟高,抗拉伸和抗冲击的才能比普通玻璃高 7~18 倍。③重量轻。有机玻璃的密度为 1.18kg/dm3,同样大小的资料,其重量只要普通玻璃的一半,金属铝(属于轻金属)的 43%。④易于加工

37.“塑料王是指何种塑料为什么它会具有这样的美称塑料王”是指何种塑料为什么它会具有这样的美称?

聚四氟乙烯是以四氟乙烯为单体聚合起来的高分子,商品名称叫特氟隆(Teflon),俗称“塑料王”。它的最大优点是耐化学腐蚀,除极强碱,如熔

融的碱金属能腐蚀聚四氟乙烯外(仅仅是表面上轻微的腐蚀),聚四氟乙烯不为任何化学试剂腐蚀,连无坚不摧的“王水”也只能对它“望而兴叹”。它的长期使用温度可达 260 摄氏度以上,耐腐蚀性远远超过不锈钢。聚四氟乙烯不吸湿、不燃烧,耐疲劳性特别好,“塑料王”的美称当之无愧!此外,聚四氟乙烯还是已知固体中表面能最小的,几乎任何东西都不能粘附在其表面上。同时,聚四氟乙烯摩擦系数也极低。

38.常用的热固性塑料有哪几种?它们各具有什么特性?

(1)酚醛塑料:刚性好,变形小,耐热耐磨,可在 150?200 ℃范围

内长期使用,在有水润滑时摩擦因数很小,耐油抗腐,绝缘性能

优良。缺点是质脆,抗冲击强度差。适于作绝缘件,耐磨件,电

器、仪表结构件,运输导向轮、轴承、轴瓦等。 (2)氨基塑料:

着色性好,色泽鲜艳,外观光亮,有灭弧性能,耐热耐水性弱于

酚醛塑料。适于作灭弧罩,电器开关,矿用防爆电器,装饰材料,

工具等。 (3)有机硅塑料:耐高低温,耐潮,电阻高,髙频绝缘

性好,耐辐射臭氧。适于作电器元件的塑封件及耐高温、电弧和

高频的绝缘件等。可在很宽频率和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绝缘性

能, 900?300°C 一 (4)硅酮塑料:下长期使用,耐辐射,防水,化学稳定性好,抗裂性良好,可低压成型。主要用于低压塑料整流器,半导体管及固体电路等。 (5)环氧塑料:强度高,绝缘性优良,化学稳定性和耐有机溶剂性好。适于压缩成型和传递成型。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固定等。 39.什么是 ABS 塑料?

它有什么特点? ABS 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

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冲击强度极好,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使用;ABS 的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又具有耐油性、电绝缘性较好,并且几乎不受温度、湿度和频率的影响、ABS 不受水、无机盐、碱及多种酸的影响、加工性能优良

40.比较陶瓷与金属在性能上的差异?

(2)陶瓷抗冲击能力比金属差、致密程度比金属低、抗压强度比金属

低、线膨胀系数比金属低、陶瓷的熔点比金属高、陶瓷一般是绝缘材料而金属导电性强

41.简述陶瓷的生产工艺过程?

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成瓷缺陷的修补

42.“刚玉是指哪种陶瓷材料请分析它的特点与应用的关系

结构陶瓷结构陶瓷具有优越的强度、硬度、绝缘性、热传导、耐高温、耐氧化、耐腐蚀、耐磨耗、高温强度等特色,因此,在非常严苛的环境或工程应用条件下,所展现的高稳定性与优异的机械性能,在材料工业上已倍受瞩目,在空间技术领域,制造宇宙飞船需要能承受高温和温度急变、强度高、重量轻且长寿的结构材料和防护材料,在这方面,结构陶瓷占有绝对优势。在军事工业的发展方面,高性能结构陶瓷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绝缘性好导热快的新型基片材料

43.简述非氧化物陶瓷的基本特点

主要包括碳化硅、氮化硅和赛龙(SIALON)。同氧化物陶瓷不同,非氧化物陶瓷原子间主要是以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因而具有较高的硬度、模量、蠕变抗力,并且能把这些性能的大部分保持到高温,这是氧化物陶瓷无法比拟的。但它们的烧结非常困难,必须在极高温度 (1500~2500℃)并有烧结助剂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较高密度的产品,有时必须借助热压烧结法才能达到希望的密度(>95%),所以非氧化物陶瓷的生产成本一般比氧化物陶瓷高。这些含硅的非氧化物陶瓷还具有极佳的高温耐蚀性和抗氧化性,因此一直是陶瓷发动机的最重要材料,目前已经取代了许多超高合金钢部件。现有最佳超高合金钢的使用温度低于1100℃,而发动机燃料燃烧的温度在1300℃以上,因而普遍采用高压水强制制冷。待非氧化物陶瓷代替超高合金钢后,燃烧温度可提高到

1400℃以上,并且不需要水冷系统,这在能源利用和环保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非氧化物陶瓷也广泛应用于陶瓷切削刀具。同氧化物陶瓷相比,其成本较高,但高温韧性、强度、硬度、蠕变抗力优异得多,并且刀具寿命长、允许切削速度高,因而在刀具市场占有日益重要地位。它的应用领域还包括轻质无润滑陶瓷轴承、密封件、窑具和磨球等

44.什么是装置瓷它有哪些要求

装置瓷又称电绝缘瓷,主要是指用于安装、固定、支承、保护、绝缘、隔离及连接各种电子零件及器件的瓷制制品,在电器设备中应用极广。常用的装置瓷产品有:高频绝缘子、插座、瓷轴、瓷管、基板、波段开关片等。装置瓷的基本特性是: 1. 高的体积电阻率(室温下通常要求大于 10(10) *cm)和高的介电强度(大于 10(4)kV/m),以减少漏导损耗和承受高的电压。 2.相对于电容器来说介电常数小,一般要求≤9,否则线路分布电容太大,影响线路参数和整机质量。另外ε小,介质损耗也小。

3. 高频下介质损耗小,tgσ一般在 2X10(-4)到 9X10(-3)范围内,以减少工作时的发热。

4.机械强度高,的抗弯强度一般为 45--300MPa,抗压强度为 400--2000MPa。

5.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45.试简述我国陶瓷的发展过程?试简述我国陶瓷的发展过程别?

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 4500 年至前 2500 年的

时代,与传统陶瓷相比,现代艺术陶瓷最突出的一个字眼便是“艺术”,而艺术所讲究的即是审美,所以说艺术家审美情趣的表达是现代艺术陶瓷的灵魂。我国现代艺术陶瓷是对中国几千年陶瓷史的延续,水、土、火、气、釉多种因素的自由发挥及烧制方式带来的不可预期性的奇妙结合,为古今众多陶瓷艺术家的智慧与灵感提供了极为开阔的活动空间,使技艺、激情和思想可以自由的驰骋其中,然而中国现代艺术陶瓷与传统陶瓷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的。首先,艺术家创作的目的不同:传统的陶瓷创作,是以实用为主的,或者说是以实用性、功能性为前提的。而现代艺术陶瓷创作讲究的是观赏性与纯艺术的品格。其次,艺术家的思维表达方式不同:现代艺术陶瓷创造者的思维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扩展的、想象的、自由的和多向的模式。比较而言,传统陶瓷家的思维方式则是一种客观的、静态的、朴实的、严谨的和单向的模式。归根结底还是审美理念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其三,艺术家对于陶瓷媒介的运用发生了巨大变化:陶瓷艺术之所以在我国乃至世界具有辉煌的艺术发展史,就是有赖于它是与泥和火这个古老而永恒的自然媒介相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现代艺术陶瓷创造者不但继续演绎着这种完美的结合方式,更有甚者已经打破了原有媒介的界线,通过与其他媒介材料进行综合运用,实现艺术家的创意表达。

46.试分析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有色金属合金发展过程的关系试分析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有色金属合金发展过程的关系? 试分析人类

社会的进步与有色金属合金发展过程的关系

在历史上,生产工具所用的材料不断改进,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历史学家曾用器物的材质来标志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到 17 世纪末被人类明确认识和应用的有色金属共 8 种。中华民族在这些有色金属的发现和生产方面有过重大的贡献(见冶金史)。进入 18 世纪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许多新的有色金属元素的发现。上述的 64 种有色金属除在 17 世纪前已被认识应用的 8 种外,在 18 世纪共发现 13 种。19 世纪发现 39 种,进入 20 世纪,又发现 4 种。

47.试论述塑料和陶瓷与人类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陶瓷是文化的结晶,艺术的精华。陶瓷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物质文明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陶器的出现,首先是与原始人类的活动居住分不开的,并且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生产力提高的结果。大约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万年开始,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在长期使用火的实践中,对粘土的可塑性和可烧性的认识后产生了陶器。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人类普遍进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阶段,社会也有原始群居进入繁荣的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农业的发展和普遍定居生活,使社会对陶器的需求量有了大的提高,制陶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工

艺先进,制器精美,器类齐全,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创造

了以陶器为主的灿烂悠久的地方原始文化.塑料的发展促进人类

的各个领域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更加质轻,便携,更易清洁的产

品,也给人类带来污染的烦恼。使我们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48 .简述塑料的发展过程?塑料的主要优缺点和组成成分?塑料是如何分类的

第一种完全合成的塑料出自美籍比利时人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 1 907 年 7 月 14 日,他注册了酚醛塑料的专利。1909 年 2 月 8 日,贝克兰在美国化学协会纽约分会的一次会议上公开了这种塑料。优点:1、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2、塑料制造成本低 3、耐用、防水、质轻。4、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5、是良好的绝缘体。6、塑料可以用于制备燃料油和燃料气,这样可以降低原油消耗。缺点: 1、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

2、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例如聚苯乙烯燃烧时产生甲苯,这种物质少量会导致失明,吸入有呕吐等症状,PVC 燃烧也会产生氯化氢有毒气体,除了燃烧,就是高温环境,会导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例如苯环等。

3、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4、塑料无法被自然分解。根据名种塑料不同的使用特性,通常将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三种类型。根据各种塑料不同的理化特性,可以把塑料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料性塑料两种类型根据各种塑料不同的成型方法,可以分为膜压、层压、注射、挤出、吹塑、浇铸塑料和反应注射塑料等多种类型。

49.玻璃材料及其制品在现代装饰中具有哪些用途?

现代建筑所用的玻璃,不仅要求其具有透光、透视、防尘和装饰作用,而且要求其具有隔声、绝热、防辐射、防弹、防爆等特殊功能。现代建筑物立面大面积采用玻璃制品,尤其采用性能优异的中空玻璃、镜面玻璃、热反射玻璃和夹层玻璃等材料后,不仅可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改善光效果,提高建筑水平。玻璃新品种的不断问世,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宽广的选择余地,是现代建筑愈来愈多地采用玻璃门窗,玻璃幕墙和玻璃构件,已达到光控、温控、节能、隔热、降噪、及降低结构自重,美化环境等多种目的。

50.吸热玻璃和热反射玻璃有何区别?

吸热玻璃是能吸收大量红外线辐射能、并保持较高可见光透过率的平板玻璃。特点:吸收太阳辐射热、吸收太阳可见光、具有一定的透明度热反射玻璃是一种通过化学热分解、真空镀膜等技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热反射镀层玻璃。对来自太阳的红外线,其反射率可达 30%~4 0%,甚至可高达 50%~60%。这种玻璃具有良好的节能和装饰效果。区别就是热反射玻璃反射热的能力比吸热玻璃强

51.常见安全玻璃有哪些品种?

钢化玻璃、夹层玻璃、防弹玻璃、防盗玻璃、防火玻璃、夹丝玻璃及防护玻璃等

52.夹丝玻璃有何用途?

防火性夹丝玻璃即使玻璃被打碎,线或网也能支住碎片,很难崩落和破碎。即使火焰穿破的时候,可遮挡火焰和火粉末的侵入,有防止

从开口处扩散延烧的效果。安全性夹丝玻璃能防止碎片飞散。即使遇到地震、暴风、冲击等使玻璃破碎时,碎片也很难飞散,所以与普通玻璃相比,不能造成碎片飞散伤人。防盗性普通玻璃很容易打碎,所以小偷可以潜入进行非法活动,而夹丝玻璃则不然。即使玻璃破碎,仍有金属线网在起作用,所以小偷不可能。轻易进行偷盗。按着建筑法规定,夹丝玻璃用于防止火焰扩散延烧的开口部分。用于屋顶、天窗、阳台等部分。一旦玻璃破碎,碎片也没有落下的危险。用于防火区、防烟壁。

53.玻璃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按生产工艺分类、简单分类、成分分类、性能分类

54.钢化玻璃的性能包括哪些内容?钢化玻璃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

① 安全性。当玻璃被外力破坏时,碎片成类似蜂窝状的碎小钝角颗粒,减少对人体的伤害。② 高强度。同等厚度的钢化玻璃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的 3~5 倍,抗弯强度是普通玻璃的 3~5 倍。③ 热稳定性。钢化玻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承受的温差是普通玻璃的 3 倍,可承受200℃的温差变化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室内隔断玻璃、采光顶棚、观光电梯通道、家具、玻璃护栏等。 52.试简述玻璃的主要成型方法?①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②配合料制备。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 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④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

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54.钢化玻璃的性能包括哪些内容?钢化玻璃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1)机械强度高 2)弹性好 3)热稳定性高钢化玻璃可用作高层建筑物的门窗、幕墙、隔墙、屏蔽、桌面玻璃以及汽车的挡风玻璃等。

55.试简述玻璃的主要成型方法?

1)垂直引上法 2)水平拉引法 3)压延法 4)浮法

56.为什么锂被认为是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元素?

1 锂早先的主要工业用途是以硬脂酸理的形式用作润滑剂的增稠剂,锂基润滑脂兼有高抗水性,耐高温和良好的低温性能。如果在汽车的一些零件上加一次锤润滑剂,就足以用到汽车报废为止。

2 在冶金工业上,利用锂能强烈地和 O、N、Cl、S 等物质反应的性质,充当脱氧剂和脱硫剂。

3 若用锂或锂的化合物制成固体燃料来代替固体推进剂,用作火箭、导弹、宇宙飞船的推动力,不仅能量高、燃速大,而且有极高的比冲量,

4 锂电池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才研制开发的优质能源,它以开路电压高,比能量高,工作温度范围宽,放电平衡,自放电子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是很有前途的动力电池57.为什么说锂是重要的先进绿色高能或能源金属?

1kg 锂燃烧后可释放 42998kJ 的热量,因此锂是用来作为火箭燃料的最佳金属之一。1kg 锂通过热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多吨优质煤的燃烧。若用锂或锂的化合物制成固体燃料来代替固体推进剂,用作火箭、导弹、宇宙飞船的推动力,不仅能量高、燃速大,而且有极

高的比冲量

58.请详述 Li+电池材料的概况以及安全性能问题?

电子技术的发展,对高比能量的移动电源需求量加剧。 Li+电池是一种理想的可移动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放电电压高,比能量大等优点。自从 1990 年 SONY 公司推出世界上第 1 只 Li+电池,到 2001 年为止,整个市场每年约 4 亿只该类电池用于纯消费类电子产品。便携式摄像机、移动电话、手提电脑等 95%以上使用 Li+二次电池作为主要电源。 Li+电池起火爆炸是由于其内部化学原理和成分导致的。由于人们想在单位密度中储存更多的能量,这就导致了 Li+电池中碳、氧和易燃液体的含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除了正极、负极以及隔离膜之外,Li +电池内部还充满了一种非常易燃的液体—锂盐类电解质。电池充电时,负极的 Li+向正极移动,电池在使用过程中,Li+又回到负极以提供能量。在充完电的状态下,失去大部分离子的负极非常不稳定。这个温度足以使负极分解和释放氧。随着热量积蓄,电池将会进入“热失控”状态。此时电池内部的温度将会极快地升高,最后到达电解液的燃点而起火爆炸。

59.请根据 Li+电所用电解质材料不同详述 Li+电池的分类以及它们

请池异同点?

1)液态 Li+电池 2)聚合物 Li+电池相同点:液态 Li+电池和聚合物 L

i+电池所用的正负极材料与液态 Li+都是相同的,电池的工作原理也基本一致。一般正极使用 LiCoO2,负极使用各种碳材料如石墨,同时使用铝、铜做集流体。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电解质的不同 ,

Li+电池使用的是液体电解质 ,而聚合物 Li+电池则以聚合物电解质来代替,这种聚合物可以是“干态”的,也可以是“胶态”的,目前大部分采用聚合物胶体电解质。

60.请详细叙述 Li+电池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4.1 Li+电池的应用 4.1.1 手机中的 Li+电池 4.1.2 电动自行车中的锂离子电池 4.1.3 电动汽车中的锂离子电池 .1 发展电动汽车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2 开发及使用新的高性能电极材料

61.20 世纪起在白口铸铁的发展史上出现哪两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是出现了镍硬铸铁,2 接着发明了高铬铸铁。

62.试简述灰口铸铁的缺口敏感性、减震性和减摩性的具体内容。

较低的缺口敏感性:由于灰铸铁中存在大量的石墨片,而石墨的强度极低 (σb<20MPa,伸长率近于零),这就意味着在铸铁内部存在大量的裂口,因此减弱了外来缺口(如铸件孔洞、键槽、刀痕等)对力学性能影响的敏感性。良好的减震性:减震性就是材料吸收在交变负荷作用下振动的能力。因灰铸铁中存在大量石墨片,它割裂了基体的连续性,所以阻止了振动的传播,并把振动能转变为热能而散发。灰铸铁良好的减震性是它成为工作母机机身材料的重要原因之一。良好的减摩性:这是因为石墨本身有很好的润滑作用,而且当石墨被磨掉后留下的凹痕能形成大量的显微“口袋”,以储藏润滑油。

材料—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材料—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 器活”,这个谚语强调了工 具的重要性。其实,这句话 里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 材料的重要性。 “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在原始社会人们学会了使用石器,然后人们发明了陶器,它作为第一种人造材料结束了人类的石器时代,使人类从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在这个“野蛮”时代,人类又发明了青铜,青铜制造的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青铜制造的兵器又把人类带进了冷兵器时代。随着人类进入封建社会,人们开始广泛使用铁器,铁器的使用又把人类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至今,钢铁的产量仍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国防实力的标志之一。 当历史进入20世纪下半叶,新技术革命开始后,新材料已成为各个高技术领域发展的突破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高技术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难题,有不少实际上是材料问题,没有新材料的开发

应用,便谈不上新的技术产品和产业的进步。例如,没有半导体材料,就不可能有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没有高温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宇航工业;没有低能耗的光导纤维,也就没有方便快捷的光纤通信…… 材料还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无机材料到有机材料,人类文明又有一次巨大的飞跃。橡胶、塑料、合成纤维这三大合成材料的发展与使用,使人类对自然材料的依赖性大大降低。新型的超导材料产品还可以加速信息传输和降低能耗,进一步促了社会的发展。而最新的纳米材料,将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材料科学每前进一小步,人类文明就将前进一大步。 目前,世界各国对材料的分类不完全相同,但就大的类别来说,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四大类。从材料的使用性能来看,可以分为结构性材料与功能性材料两大类。从材料的应用对象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建筑材料、生物材料、航空材料等多种类别。

从材料技术领域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从材料技术领域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生活有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大,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类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并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而另一方面,社会活动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也不容忽视。在我看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即从整体上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作用。 一方面,科学技术能对社会活动产生重大影响。首先,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促进了劳动力结构向智能化趋势发展。它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革,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其次,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如今的信息时代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学习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人们全面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最后,科学技术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使人们能用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以材料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为例,材料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没有材料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上看,某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及其应用,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在群居洞穴的猿人旧石器时代,通过简单加工获得石器帮助人类狩猎护身和生存。而随着对石器加工制作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原始手工业如制陶和纺织,于是人们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又进入了青铜时代,那时人类能冶炼青铜以及更多的金属,这些金属不仅能用来制造更锋利的刀、箭,并且还能用来制造锄、犁,这些工具的发明和制造又大大推动了种植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随后炼铁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更是以铁矿石的广泛分布性和易于制作性决定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之后钢铁、水泥等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而工业社会的四次科技革命更是无法离开材料的有力支持:18世纪7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西欧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使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可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电力取代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不仅使原来的重工业部门有了重大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的建立。20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社会生活进一步发展。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它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科技的出现为标志,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形态的过渡。由上可见,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在的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给了人类社会无比强大的推动力。 在看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性的推动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造福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后果。以材料技术为例: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塑料制品被广泛使用,它既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令人头痛。现在在垃圾堆中的废弃塑料制品越来越多。由于这些塑料制品是合成高分子主链构成的,结合得十分牢固,又非常稳定,耐酸碱性又高,且不蛀不霉,即使把它们埋入地下,上百年也不会腐烂。因此,它们已成为严重的“白色污染”,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社会活动的制约,科学技术是在由各类社会活动和

最新材料与社会发展期末复习题修改版

“材料与社会发展”课程复习题(修改版) 1.什么是材料?简述材料分类以及各类材料的基本特性。 答: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 (1)定义:材料是指能为人类经济性地,用于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 (2)材料的分类: ①按组成、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 合材料。 各自特征:①高分子材料:是通过若干高分子链聚集以及高分子链与其他添加组分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分子量大,质轻;优良的加工性能,导热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好;功能的可塑性好,出色的装饰性,但易老化;可以延压成膜、纺制成丝,可制成各种形状的构件,可产生巨大的粘接力及巨大弹性等。②金属材料:有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形成的,并具有一般金属特性的材料称为金属材料。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及塑性;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熔点较高。③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上主要有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等四大类,其主要化学组成均为硅酸盐类物质。具有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抗氧化等,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压电性。④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与几类不同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多相固体材料,它既能保留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有的性能。 比重小,比模量和比强度大;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自润滑;耐热,耐疲劳,耐蠕变,电绝缘性好等特点。 ②从其发展过程上,可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 化,互相替代的关系。 传统材料的特征为:需求量大,生产规模大,但环境污染严重; 新型材料特征:建立在新思路、新概念、新工艺、新检测技术的基础上,以材料的优异性能、高品质、高稳定性参与竞争,属高薪技术的一部分;投资强度较高,更新换代快,风险性大,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高,一旦成功,回报率也较高,且不以规模取胜。 ③从其使用性能分类: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则主要利用材料力学性能; 而功能材料主要利用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

材料与社会论文

绪论 材料、能源、与信息是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是构成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同时,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它与人类息息相关乃至被公推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是人类对材料的认识却是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由浅到深、逐步深入。 经典的时空观念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历史呈现于过去却蕴含在现在与未来,并且,影响、推进着现在与未来:过去,人类对材料认识的深入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钢铁时代---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兴起,亦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现在,世界无处不材料,“材料”这个名词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文化领域,促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未来,材料将真正的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人类文明共同蓬勃发展。 “材料与社会的文明发展”,顾名思义,材料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唇亡齿寒,若没有材料,社会不可能会发展,人类历史上的许多记载便是明证,再者,若人类文明不存在,那么遑谈材料是否存在了。材料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不论是过去已有的历史,还是蓬勃发展的今朝,更或者是无法预测的未来,都离不开材料。 关键词:物质基础、人类文明、时空观念、材料。 PART 1 与材料的初步对话 材料的定义:材料一般是指人类用以制造生活生产的所需的、有用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和其他产品的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之为材料。如燃料与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只有那些可为人类社会接受而又能经济的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才能叫做材料。但是根据许多可靠资料来源,这个定义其实不是那么的严格,如炸药、固体火箭推进剂,有人便称之为“含能材料”。另外,就这个定义而言,其中“制造”一词一定涉及了人类的劳动行为,即人类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借助某种劳动来改造物质。材料定义中“有用”一词就限定了相应劳动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把特定物质改造成具备某种实际使用功效的物件,而“有用”也指的是对人类有用。借助人类劳动的行为并实现对人类有用的目的是材料的基本属性;由此可见,材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概念,其主旨是在于为人类服务。 “材料”与“材料学科”:“材料”一词早已存在,其具体的日期不可考究,但“材料科学”的提出即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于1957年在一些大学成立了十余个材料科学研究中心,至此,“材料科学’这个名词便被广泛应用了。随后,1986年,英国的Pergmon 出版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百科》全书,其内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定义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就是研究有关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工艺流程与材料性能的用途的关系的产生及其运用。材料及材料科学,一个是原体,而另外一个是衍生题,其涉猎范围之广、涉及知识和人文面之大已经无法具体阐明,此处笔者仅作简要述介。 材料的分类: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依据材料的来源可以分

作文素材: 社会生活 规则

作文素材之社会生活·规则 【论题阐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规则,是以一种可持续可预测的方式运用信息的系统性决策程序。规则是多种多样的,规则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更有条理。规则的形成是为了维护群体的利益,而个别人有时为了私利却常常破坏规则。规则是与道德连在一起的,遵循规则贵在自觉,难在自觉。在这么一个发展迅速,风云多变的现代社会,很多规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是离不开规则的!但还是有些规则是基本的:遵纪守法,优胜劣汰,引导竞争,多边对话,多劳多得等等,都是社会比较稳定的基础规则。 【道理论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欲知乎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想知道什么是直,就必须有准绳来校准;想知道什么是方圆,就必须有规矩。)——《吕氏春秋》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国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国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绝,国家颁布的法令一定要实行。)——《管子》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除了国君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韩非子》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圣明的君主不看重仁义而重视法度,制定法律一定要严明,颁布的法令一定要执行,这样就可以了。)——《商君书》 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之外。(应充分掌握规矩,又能创新而出脱于规矩之外;追求变化无穷,而又不背离规矩。指做事既不破坏规矩,又要灵活变化。)——(宋)吕本中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并不困难,难的是认真切实地贯彻执行;听取群众意见也不算难,难的是让群众的意见实际生效。)——(明)张居正 规则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 大自然有一条保护法则,谁要是背离了它,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大家抛弃。——(印度)泰戈尔 生活是一个庞伟的竞技场,大家尽可以在那里进行夺取胜利的较量,但必须老老实实地遵守比赛规则。——(苏联)帕斯捷尔纳克

材料与社会期末测试题

1.一般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分为哪三个时代历程? 石器时代,青铜器与铁器时代 2.按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可分为哪三个历史时期? 即形成期(夏商)、鼎盛时期(西周)和转变期(春秋战国,秦汉)。 3.金属材料是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哪些金属材料? 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4.有色金属可分为哪五大类? 重有色金属、轻有色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 5.铜合金按其主要组成和性能可分为哪两类? 黄铜和青铜 6.我国将镁合金分为哪4类? 铸造用挤型用锻造用焊接用 7.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哪一件铸铁件? 晋国铸型鼎 8.钢按用途分类分为哪4类? 冷作钢、热作钢、塑胶钢、工具钢 9.按塑料受热加工后的性能可分为哪2类?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10.陶瓷中的日用瓷、建筑用瓷等和采用高精选原料,能精确控制化学组成,按照便于控制制造技术加工的、进行结构设计并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各属于哪2类陶瓷? 工业陶瓷和艺术陶瓷 11.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转折点是哪一类材料的冶炼和工具制作与使用? 青铜 12.从夏代到清朝约四千年间,金属的使用分为两大发展阶段,前阶段约两千年是以哪一种器具制造为主?创造了哪两个朝代的灿烂的文化?后阶段两千年是哪类材料的天下?在生铁冶铸的基础上,形成了有特色的中国古代钢铁文化。对中国的古代文明和社会进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青铜器商、周铸铁和钢 13.黑色金属主要指什么金属?有色金属被称为什么金属?常用的有色金属有哪一些? 铁、锰、铬重金属、轻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铝 、镁、钾、钠、钙、金、银 14.根据合金元素的含量及工艺特点,铝合金可分为两大类? 加工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15.常见的有钴高温合金有哪一些类型? 含钴50%以上的司太立特硬质合金即使加热到1000℃也不会失去其原有的硬度钴基合金是钴和铬、钨、铁、镍组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的合金的总称 16.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在哪一些产业中的生产上广泛使用铁器? 农业、水利工程 17.我国湖北同绿山发现的战国时期铁斧、铁锄是经过退火处理的白心可锻铸铁;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铁铲是典型的黑心可锻铁,证明我国是生产可锻铸铁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哪一些可锻铸铁?

密度与社会生活优教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 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 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特别是水的反常膨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奖牌、锥形瓶、瘪了的乒乓球、小盆、筷子、电热壶、酒精灯、自制溢水杯等。 学生准备:自制纸风车、气球、火柴、热水、冷水。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 课的预习任务,反 馈预习情况。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情境导入】大家欣赏屏幕上的两幅神奇的 图片。课件展示图片 欣赏图片

引入课题【提问】小小鲜花上放置了一个比花儿大了 那么多的一个叫做“全碳气凝胶”的固体,为 何花儿没有被压憋?可能是“全碳气凝胶” 这种物质具有什么特性的原因? 【讲述】“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 立方厘米0.16毫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 轻的材料。据介绍,“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 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 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有机溶剂, 而“全碳气凝胶”的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 的900倍。 各种新型材料的研究发现由于应用,极大的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 一,密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得十分紧 密,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运用密度知 识解决或解答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设计意图:以不可思议的社会现象引起学 生学习的兴趣,认识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从 生活走向物理。) 思考、讨论 口答:可能是密度 非常小的原因。 听讲感受科技知 识在生活中的应 用。 认识密度在生活 中的重要作用,产 生积极学习的欲 望。 二、合作探究,新课讲授:(一)密度与温度 (1)温度对物体密度的影响学生活动1 一、密度与温度 【讲述】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乒乓球 不小心压瘪了,但是没有裂口,你能让它恢 复原状吗? 让一个学生讲台前示范。(课前用电热水壶 讨论,解决问题: 用热水烫。 学生演示乒乓球 放入热水中稍后 恢复原状的实验。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综观人 类发展和材料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利用 都会把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给社会生产力和人 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材料的发展与人类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一万年 前,人类使用石头作为日常生活工具,人类进入了旧石器时代,人类战争也 进入了冷兵器时代。7000年前人类在烧制陶器的同时创造了炼铜技术,青铜 制品广泛地得到应用,同时又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 代。同时火药的发明又使人类战争进入了杀伤力更强的热兵器时代。5000年 前人类开始使用铁,随着炼铁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发明了炼钢技术。十九世 纪中期转炉、平炉炼钢的发展使得世界钢产量迅猛增加,大大促进了机械、 铁路交通的发展。随着二十世纪中期合金钢的大量使用,人类又进入钢铁时 代,钢铁在人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核材料的发现,又将人类引入 了可以毁灭自己的核军备竞赛,同时核材料的和平利用,又给人类带来了光 明。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高分子、陶瓷材料崛起以及复合材料的发展,又 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革命,楼房可以越盖越高、飞机越飞越快,同 时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当前材料、能源、信息是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它会将人类物质文明推 向新的阶段。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新材料时代。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紧密地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同时也对材料提出 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在现代高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航空、航天和 海洋开发领域的发展,使材料的使用环境更加恶劣,因而对材料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例如,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要受到大气阻力、地球引力、太阳辐射力、空间热环境、太阳风、宇宙射线、宇宙尘埃、流星、磁矩等的作用。飞行器发动机还要受到其热环境、内流形成的气动力、结构振动、机件高速转动、液体晃动、振荡燃烧和POGO振动等非正常破坏力的作用。同时由于飞行范围(M数、飞行高度)的扩大、发动机的推力、比推力及推/ 重比大大提高,导致了发动机压力比、涵道比、进口温度、燃烧室温度、TIT、转子转速等也日益提高。由此构成的力、热、化学和物理等效应的作用,最终都要集中到构成飞行器和发动机结构的材料上去,因此对材料的质轻、高强、高韧、耐热、抗

关于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概念问题的思考_李慧波

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看上去似乎是极其简单的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伴随我们左右,然而当我们真正想把它们厘清时,却又显得无能为力。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究竟如何定义,学界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其观点可谓是异彩纷呈。在讨论这两个概念之前,有必要对其共同的修饰语“社会”一词作出解释。中外学者对“社会”下过多种定义,到目前为止,学界已基本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即社会是以共同的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 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1] 。有学者认为: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特别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 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系统” [2] ;“它(社会)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合力形成的,并要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生产和再 生产出来”[3] 。可见,社会是在生产和消费的基础上形成的一 种多元的、 复杂的、具有共同维系力的有机组织。这种组织非常类似于佛教华严宗里所描述的一多互摄、重重无尽的“因 陀罗网” ① 。对于“社会史”这一概念,克拉克曾说:“社会史是一个多义词,因为‘社会’行为过于广泛以至于不可能把它定义为一 个学术范畴。”[4] 的确,社会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 维概念。 因为它涉及到太多的领域和学科。在这种多要素、多成分体系之下,很难用几个词来阐明它的概念。目前学界主要探讨的是“社会史”范围的具体问题,也就是说研究者在各自所理解的实践中不断架构社会史的研究体系。至于其研究对象究竟包括哪些,直到现在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②。其实,我们不妨把思路转换一下,即从社会史的角度去研究传统的“分支”学科,如政治史、经济史、法制史等。因为即便是政治史、法制史这类专史,它不仅与社会上层有关,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与不同范围内的群体有关。当然社会史作为一种运用方法在每个领域所占的比重有可能不同,如在研究政治史或法制史时,社会史可能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小。而在研究文化史领域的时候, 社会史所占的比重可能会大一些。所以,社会史首先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注重其它各个领域的社会内涵。研究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如何把所设计的理论框架与史实相结合,将其容纳到通史和断代史著 作中,使社会史这一概念得到完整的体现。” [5] 一、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在对“社会”这个范畴作出界定的基础之上,才能再来谈“社会生活”的概念。社会生活是人的活动,但这里的“人”已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而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下,“相互联系”的个体或群体。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再来考虑“生活”的 摘 要:“社会” 是一个有机组织,它是建立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之上的人们的总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类为了维护“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正常运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互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适应,从而创造出种种“社会生活”。而文化又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定格,是维系社会这个有机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纽带。社会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体现,是影响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社会生活又是研究社会文化的一个切入点。 关键词:社会;社会生活;文化;定格中图分类号:C 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87(2010)02-0041-03 关于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 概念问题的思考 李慧波1赵红红2 (1.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48;2.繁峙县育英中学,山西 繁峙034300 )收稿日期:2009-09-10 作者简介:李慧波(1979-),女,山西左权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 ①“因陀罗网”又叫天帝网、帝网,是帝释天的宝网,此网的每一结都缠有宝珠,其数无量。每一宝珠都映现其它宝珠,所有宝珠因此无限交错相映,重重无尽。《华严经》以因陀罗网为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是这种重重无尽、相互含摄的关系。一事物中拥有万法,所有的事物相互拥有。②(英)C.M.屈维廉认为社会史研究的是社区、婚姻、监狱等方面的历史和各种社会集团的生活状况、特征,将历史与政治史、文化史区别开来。邵雍则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等方面来研究,强调“因此完全可以将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历史学研究,开拓社会史的新领域”。张静如认为“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历史学中层次最高的部分,是立于各类专史之上的学科”, “是研究社会全部的历史。”李慧波赵红红:关于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概念问题的思考 41·· DOI:10.16392/https://www.360docs.net/doc/3711846202.html,ki.14-1057/c.2010.02.022

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概要: 金属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不可或缺的材料,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本篇论文将围绕金属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应用等方面展开。主要论述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回顾金属过去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并且展望金属才来的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正文: 从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现在考古发掘证明我国在八千多年前已经制成实用的陶器,在六千多年前已经冶炼出黄铜,在四千多年前已有简单的青铜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已用陨铁制造兵器。我们的祖先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已会冶炼生铁,比欧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镍管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大量得到应用,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至今,金属材料在材料工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金属材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称见证者,我之所以那么说,是与他在人类社会各个转型期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所分不开的。作为人类最早发现并开始加以利用的一种材料,金属可以说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从最初把金属打造成狩猎武器到如今人类的生活已完全离不开金属,可见金属早已融入了整个人类社会,那么金属在人类社会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金属的在人类社会的过去时中扮演的角色多为一个时期的社会性质的缩影。如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等等,而之所会如此为这些时代命名,归根结底,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人类在这一石器开发出了某种新的金属,而这一金属几乎决定了人类在这一时期的文明发展进程。如在战国石器,由于铁器的发明和使用,既解放了农村的大量生产力,又在投入战争使用后,大大缩短了战争的进程,从而加速了整个国家的统一,结束了乱世的局面,使得我国文明在一段动荡时期后能够继续得以正常的发展。其中,金属在武器方面的贡献主要在冷兵

文化与生活

文化与生活 考点解读 1.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①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对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①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②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的行为举止。 (3)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认识、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①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②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5.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①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影响,都是

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姓名:刘旭学号:1215030305 关键词:材料生活应用前景 摘要:材料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开发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保障。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没有材料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本文将阐述材料的发展,以及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 从古至今,材料与我们的生活都密不可分,无论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是生产制造,材料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也更全面的了解了材料对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回顾历史,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材料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正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增长过程中,材料的使用才得以发展。在人类发展史的早期阶段,直接获取的自然财富被用于满足最简单的需要。随着分工程度的深化,对在自然界寻觅到的原始材料进行加工的兴趣提高了。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即材料,按其组成和化学键性质可将材料分成四大类: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合金);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在一轮又一轮的技术革命中,材料作为主导力量一次又一次推到着科技文明的发展。生产材料的更新换代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所谓材料,是指经过某种加工,具有一定结构、成分和性能,并具有一定用途的物质。在实践中,人们按用途把材料分成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韧性、力学及热力学等性质,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各个工业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4-3-6社会生活与文化

社会生活与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方面。通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讨论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沟通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感受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体会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传统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盛极一时的宋词元曲 2.教学难点: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前面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对宋代(元代)的总体印象。”展示课题,直观浏览宋元生活场景图片;阅读教材P111,了解宋元社会生活概况,并概括出教材讲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1、社会阶层2、日常生活3、节日活动4、都市娱乐。) (二)宋元社会生活。讨论探究案例: (三)故事A :南宋绍兴府有一个老员外庆祝六十寿辰,四个女婿都来贺寿。酒席宴上,四个女婿以桌上酒菜为题,劝说老员外去自己家里住。大女婿摇头晃脑地说:“壶之中有酒泱泱,碟中有菜乎香香;老泰山者,东床再生父母也……”二女婿说:“大壶里倒酒你喝酒,大碗里盛饭你吃饭,吃不饱你再吃我带来的大鸡蛋!”三女婿说:“白瓷碗里盛鱼虾,青瓷盘里装西瓜,装不下还有我烧的大青花。”四女婿说:“一壶老酒三贯三,满桌饭菜三两三,半斤八两一边多,大家吃酒我买单。”请从四位女婿的话中,分析他们分别属于士、农、工、商中的哪一类。老员外会喜欢哪一个女婿,为什么呢? 故事B :老员外喜欢大女婿,二女婿不服气,说:“爹,吃完饭,先接你老到俺们城外赵家庄住几天,你老看俺乡村好,你老就住,你老看俺乡村不好,你老就走,咋样?”日月穿梭,光阴如箭,转眼到了年底:老员外和众人要向二女婿告辞,回家过年,二女婿死活不答应,非要大伙在赵家庄过年。大年初一早上,老员外和众人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醒,起来一看,门外到处在放炮,二女婿正站在门口帖对联,边大声吟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边向爹拜年。故事反映了农村哪些风俗

材料与现代社会论文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中国先进陶瓷研究及其展望 学院:xxxxx 学系:xxx 专业:xxxx 课程名称:材料与现代社会 学生姓名:邓夹心 学号: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 2015年06 月07 日

中国先进陶瓷的研究及其展望 [摘要]综述了先进陶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先进陶瓷材料的分类、特点以及制备工程中的材料设计,未来研究方向。本文还简要评述了我国与外国关于先进陶瓷材料方面研究的对比现状并展望了先进陶瓷的研究开发趋势。 [关键词]先进陶瓷;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纳米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方向;未来展望; 1.绪论 1.1文献综述 陶瓷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至今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骄傲已素为人知中国的陶器可追溯到九干年前,而瓷器也早在四千年前出现中国漫长的陶瓷发展历史也在一个方面标志着华夏文化的进步。我国是最早制造瓷器的国家,因此英文瓷器China与“中国”是同意词。陶瓷,作为人类生活、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并列为当代三大固体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空间技术、原子能工业和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优良的材料。对材料的耐热性、耐蚀性、机械强度、电磁特性和尺寸精度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陶瓷研究进入了一个的新阶段,于是就出现了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先进陶瓷。先进陶瓷材料是现代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电学、光学、磁学、声学等特性,一直受到材料科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不仅被用于航天、航空、核能、电子等尖端技术领域,而且在各个工业化生产领域也极具广阔的商业化应用前景。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说明一下关于中国先进陶瓷的研究以及其未来展望。 1.2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的目标通过具体内容来说明展示中国的先进陶瓷材料的现状及其未来展望,通过了解不同的先进的陶瓷材料及其运用领域并且还会提及与外国的区别,以此提出先进陶瓷材料未来应该要改进及学习之处,总结出中国先进陶瓷材料的未来走向。此项研究首先通过简单介绍先进材料及代表,之后对比中外研究现状,最后提出关于中国先进陶瓷的未来展望。

社会生活与文化

社会生活与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方面。通过对宋代社会生活的了解,通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理解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感受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体会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传统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盛极一时的宋词元曲 2.教学难点: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现2013年中国春节联欢晚会)创设情境。熟悉的场景,热闹的场面,这就是每年一度的春节文化盛宴,春晚已成为新的文化传统,走进了中国人们的生活,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将穿越千年,回到宋元时期,来领略宋元时期的文化和生活。引用一句话:给我一节课,换你千年情!我们春节除了有春晚,还有哪些民间习俗?那宋元时期,人们又是如何过春节的,我们看一下王安石的《元日》是如何描述的? (二)教与学 1、宋元春节节目之一—走基层 思一思:诗中反映了北宋过年的哪些习俗? 春节即将来临,让我们伴随春节走基层节目组一起走进千家万户百姓家,来采访一下:宋元时期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还有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想一想:举一些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的一些传统生活方式 2、宋元春节节目之二——众星灿烂 宋元时期,文化底蕴深厚,人们的生活也丰富多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春节晚会。宋元晚会,节目丰富,明星众多。希望大家好好欣赏,选出自己喜欢的节目。传统歌曲(宋词)——豪放派(苏轼)PK婉约派(李清照)(播放曲子),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节目。链接:宋词简介。 元曲——流行歌曲(马致远散曲)PK杂剧(关汉卿)(播放曲子)链接:元曲简介 草根选手(各瓦子选派)—滑稽剧(赵本祖)PK大宋好声音(金志先) 3、宋元春节节目之三—共同关注 思考:为什么在宋元朝时期人们的世俗生活会如此丰富多彩? 综合评述: 4、结束语:远处传来铿锵豪放的大江东去,关汉卿悲愤欲绝的演绎着千古奇冤,寻寻觅觅时,断肠人已在天涯!当风花雪月的文化走进下里巴人的世俗生活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着中国文明一步一步向前发展。 我们今天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包括今天我们坐在这宽敞的教室里学习,都得益于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支撑着民族伟大而 坚强的集体灵 魂。

材料与社会发展

1.什么是材料?简述材料分类以及各类材料的基本特性。 答: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1)定义:材料是指能为人类经济性地,用于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2)材料的分类:①按组成、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②从其发展过程上,可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互相替代的关系。传统材料的特征为:需求量大,生产规模大,但环境污染严重;而新型材料是建立在新思路、新概念、新工艺、新检测技术的基础上,以材料的优异性能、高品质、高稳定性参与竞争,属高薪技术的一部分;投资强度较高,更新换代快,风险性大,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高,一旦成功,回报率也较高,且不以规模取胜。③从其使用性能分类: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则主要利用材料力学性能;而功能材料主要利用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④按用途进行分类:分为航空航天材料、信息材料、电子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工电器材料、机械材料、农用材料、日用品及办公用品材料。(3)各自特点:①高分子材料:是通过若干高分子链聚集以及高分子链与其他添加组分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分子量大,质轻;优良的加工性能,导热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好;功能的可塑性好,出色的装饰性,但易老化;可以延压成膜、纺制成丝,可制成各种形状的构件,可产生巨大的粘接力及巨大弹性等。②金属材料:有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形成的,并具有一般金属特性的材料称为金属材料。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及塑性;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熔点较高。③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上主要有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等四大类,其主要化学组成均为硅酸盐类物质。具有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抗氧化等,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压电性。④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与几类不同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多相固体材料,它既能保留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有的性能。比重小,比模量和比强度大;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自润滑;耐热,耐疲劳,耐蠕变,电绝缘性好等特点。” 2.请举例说明材料工程与材料科学之间的差别和联系?请给出材料科学研究的五要 素图。 答: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流程和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集物理学、化学、冶金学等于一体的科学。材料科学是一门与工程技术密不可分的应用科学。中国的材料科学研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有些领域甚至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材料工程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材料的制备、材料特性分析和改性、材料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素:化学成分、制备加工、组织结构和性质性能。其中,组织结构是核心要素。同时,前面三者共同支撑“性质性能”。这四者的关系组成一个正四面体。

材料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

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没有材料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所谓材料,是指经过某种加工,具有一定结构、组分和性能,并可应用于一定用途的物质。在实践中,人们按用途把材料分成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韧性、力学及热力学等性质。功能材料则主要利用其声、光、电、磁、热等性能。按化学成分分类,则可把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等。 某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及其应用,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人们把人类历史分为石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在群居洞穴的猿人旧石器时代,通过简单加工获得石器帮助人类狩猎护身和生存,随着对石器加工制作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原始手工业如制陶和纺织,人们称之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大约源于4000-5000年前。青铜是铜锡铝等元素组成的合金,与纯铜相比,青铜熔点低,硬度高,比石器易制作且耐用。青铜器大大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出现。铁器时代则被认为是始于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由铁制作的农具、手工工具及各种兵器,得以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钢铁、水泥等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本世纪半导体硅、高集成芯片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则把人类由工业社会推向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 基于材料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人们已提出信息。能源和材料并列为现代文明和生活的三大支柱。在三大支柱中,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的基础。 新材料既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支柱和突破口。正是因为有了高强度的合金,新的能源材料及各种非金属材料,才会有航空和汽车工业;正是因为有了光纤,才会有今天的光纤通讯;正是因为有了半导体工业化生产,才有今天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材料水平的较量。 50年代末,美国政府就制定了全国材料发展规划,70~80年代又进行了多次的补充和修正,把重点放在超硬化合物、半导体激光材料、磁性材料和精密陶瓷上。日本在1980年开展了为期10年、耗资4亿美元的新材料发展规划,重点领域为精密陶瓷、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等。接着欧洲与前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