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电学较难题解题技巧总结.docx
关于初三物理电学压轴题总结归纳归类

初三物理电学压轴题总结归类解题思路: ① 画等效电路图注:有导线和电阻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走导线不走电阻; 找电压表的起点和终点,电流流过谁,测的就是谁的电压; ② 找题中的比值条件,通常都是电流、电压、电功率之比,我们将每一个比值转化为电阻之比;从而可以找到任意电阻之间的关系; ③ 看题中的问题,通常也是求电流、电压和电功率,如果可以直接用公式最好,否则将我们所求的物理量与题中的已知物理量相比,得到电阻之比即可;一、已知电阻之比,求电流、电压问题;1. 两个用电器,第一个电阻是R,第二个电阻是2R,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果第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伏,那么第二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A 、2伏;B 、8伏;C 、4伏;D 、6伏。
2. 现有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如果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5伏,那么,R1两端的电压将是:( ) A 、6伏; B 、5伏; C 、9伏; D 、10伏。
3.灯泡L1的电阻为200欧,灯泡L2的电阻为400欧,两个灯泡并联后接入电路中,若通过L1的电流强度为0.5安培,则通过L2的电流强度为:( )A 、0.75安培;B 、0.25安培;C 、2安培;D 、1安培。
二、已知电流、电压之比,求解电流、电压问题;1.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O.8A 。
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 、1:3 B 、3:l C 、2:3 D 、3:22.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Ω=200R ,变阻器abac R R 51=,当滑片P 在C点时,电流表示数为1I ,当滑片P 在B 点时,电流表示数为2I 。
已知:2:5:21=I I ,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ab R 。
(Ω60)P VA C B3. 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
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4压表的示数为6V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 ;则前后两次通过R0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____,电源电压是______________V 。
中考物理电学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电学解题技能做题要有针对性,思路要明确,熟悉解题方法,掌控解题规律做起题才能游刃有余。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中考物理电学解题技能,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物理电学解题技能1判定物体是否带电的技能:(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
则物体带电情形有两种:(1)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2)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2)、若两物体相互排挤。
则物体带电情形是:都带电且携同种电荷。
2判定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技能:(1)、若是结构图,则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部分;(2)、若是电路符号图,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的部分。
3判定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能:(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2)、在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连;否则是并联;(3)、从电源正极动身,看电流表与谁串连,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
4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发电表示数变化的规律。
(一)、若是串连电路:具体做法是:(1)、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形判定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形,在根据串连电路特点判定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形,据欧姆定律I=U/R,U一定判定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形(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形)。
(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形: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示数不变;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二)、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片移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通断时,其示数不变。
(2)、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3)、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5判定电路故障的技能(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1)、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初三物理电学计算题难题

初三物理电学计算题难题【知识回顾】第一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 {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第二部分:1、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2、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3、电功:(1)、W=UIt=Pt=UQ(2)、W=I2Rt=U2t/R4、电功率:(1)、P=W/t=UI(2)、P=I2R=U2/R解题要求:1.写出所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2.写出代入数据的过程3.计算过程和结果都要写明单位【开胃小菜】1.如图1所示,已知R1=2Ω, R2=4Ω,U=12V;求:1)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2)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
(2A,8V)2. 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8V,R1=4R2,电流表A的示数为;求:电阻R1, R2各为多少欧?(200Ω50Ω)3. (功率)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U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3A。
当电路中开关S断开时,R1两端电压为5V,R2的电功率为10W.求:电源电压U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
(15V 5Ω 10Ω)【随堂热身】1. 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知R1=12Ω, R2=6Ω。
求:1)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读数2)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读数2. 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U不变,R1=6Ω.1)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1A,求R1两端的电压;2)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 求R2的电阻值。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解题技巧详解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解题技巧详解
电学是中考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而在电学中,有一些重难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重难点的解题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电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1. 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是电学中的重要内容,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功率定律等。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电阻与电路
电阻是电学中的基本元件之一,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关系以及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理解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规律和电势差的变化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3. 电容器和电感器
电容器和电感器是电学中的重要元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电路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在解题时,需要注意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充电、放电过程以及电路中它们的串联、并联关系等。
4. 电路中的电功率
电功率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电路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解题都非常重要。
5.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和电磁感应是电学中的难点,需要掌握磁场的形成和磁场的
性质,以及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确定磁场和电磁感应的方向和大小。
总之,电学是中考物理中的重点,掌握以上重难点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中考物理考试。
九年级电学物理难题

九年级电学物理难题电学难题?别急,咱们慢慢来,一点一点捋清楚!说实话,九年级的电学物理,真的是让人头大,尤其是那一堆堆的公式,电压、电流、阻力,哎呀,一看就让人头皮发麻,心里直打鼓。
不过,电学其实也没那么神秘,咱们只要用点心,分清楚概念,搞定这些问题其实并不难。
今天就给大家捋一捋,咱们先从最基础的电路开始,讲讲“电流”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电流就像是水流一样,想象一下,咱们管道里的水流动,那就是电流的形象!电流流动的过程,电压就像是给水流加压的水泵,水流受压就会动,电流受电压作用也就流动了。
而你要知道,电流的大小,不是看它有多“猛”,而是看它通过某段电路的“量”,也就是安培数。
安培这个单位,咱们平时说电流多大,就是讲安培数的多寡了。
简单说,电流就像是流进电路的“电流量”,多了就是电流强,少了就是电流弱,咋样?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楚了?然后说说电压,这个东西就有点像一个无形的推力,它推动电流在电路里跑。
想象你推一个小球,给它点力,它就滚动;再想象你推的不是球,而是一堆电子。
电压就是这股力,它能推动这些电子从电源“跑出来”,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
这时候,电压的大小就决定了电流的“速度”,它的作用就像个强力的推手。
电阻呢?嘿,这个嘛,就像是电路里的“障碍物”,它决定了电流流动的“难易程度”。
电阻越大,电流通过的“路”就越难走,电流就越小;电阻越小,电流流得越顺畅,就像水流过泥巴路,泥巴越少,水流越快。
咱们平时听到电阻大,电流就小,电阻小,电流就大,嗯,挺简单的吧!你是不是觉得电流、电压、电阻,哎呀,这些基本概念差不多都搞明白了?别急,真要解决难题,还得了解这些概念在电路中的实际运作。
那咋办呢?就得用到一个超级有用的定律——欧姆定律!这个定律可厉害了,它就像是电学的万能钥匙,解锁好多难题。
欧姆定律告诉咱们,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电流=电压÷电阻。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能解决咱们不少麻烦。
初三物理电学最难知识点之一,5种方法选择公式,突破电功难点!

初三物理电学最难知识点之一,5种方法选择公式,突破电功难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三物理电学是一个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科目,而电功是其中一个难点知识点之一。
学生在学习电功时往往会面临种种困难,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很容易陷入迷茫中。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5种方法选择公式,帮助学生突破电功难点。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基本的电功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电功公式通常包括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例如电功=电压*电流。
学生在学习电功时,可以通过这些基本公式来计算不同场景下的电功大小,从而加深对电功概念的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电功公式的理解。
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做练习题时,学生可以注意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如求解电流大小、电阻大小等,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电功的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电功的相关知识。
实验是学习电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电功概念的理解。
学生可以在实验中自己操控电路,调节电流和电压的大小,观察电功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电功的概念。
第四,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来提高对电功的理解。
在学习电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分享彼此的理解和经验,从而获得不同的思路和观点。
通过和同学的交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功的概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纠正。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扩展对电功的理解。
在学习电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了解电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应用领域,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电功的概念。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对电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学习电功是初三物理电学中的难点知识点之一,但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够轻松突破电功难点。
希望以上5种方法选择公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功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的学习之路增添一份光彩。
初三物理电学大题解题思路总结

初三物理电学大题解题思路总结初三物理电学大题解题思路总结:1. 理解电路基本概念和符号:在解决电学问题时,首先要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符号,如电流、电压、电阻、电源等。
这些基本概念和符号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
2. 分析电路结构: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仔细分析电路的结构,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等。
了解各种电路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3. 运用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解决电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欧姆定律。
4.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串并联电路是电学中常见的电路结构。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学会运用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如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等。
5. 理解功率和电能的概念:功率和电能是电学中重要的物理量。
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理解功率和电能的概念,以及它们与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6. 学会运用电器元件的特性: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学会运用电器元件的特性,如电阻的分压特性、电容的充放电特性、电感的电磁感应特性等。
这些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电路,解决问题。
7. 注意实际问题的应用: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注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8. 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速度。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电学知识,提高解题水平。
(完整版)初三电学题型技巧方法大全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初三电学题型技巧方法大全(7.0版)(北京孩子期中必备) 一.电学基础 题型1:电路设计——元件短路 技巧: 开关闭合,灯就暗,开关断开,灯就亮,用的是将灯短路的方法:灯和开关并联。
题型2:三个电阻的串联 技巧: (1)V2测的是R3、R2;V1测的是R2、R1; (2)设R1的电压为UR1;R2的电压为UR2;R3的电压为UR3;电源电压为U 。
①U1= UR1+UR2; ②U2= UR2+UR3; ③U1+U2=U+ UR2。
题型3:伪娘题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技巧: (1)A1的示数为I1,A2的示数为I2,A3的示数为I3。
(2)这种题型最重要的是找准电流间的关系:与电流表相连的导线,接到哪两个电阻中间,就测哪两个电阻的电流。
①; ②; ③。
题型4:吹风机 特征:题目中出现“吹风机”。
技巧:世界上所有的吹风机都是一个原理图,即:背过就行了。
题型5:电路设计——元件短路(反常) 特征:开关闭合,灯就暗;开关断开,灯就亮。
技巧:用的是将灯短路的方法,即灯和开关并联。
题型6:电压表测的是谁?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题型7:电路故障题——电压表有示数 特征:出现“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等字眼 技巧:“电压表有示数”一般有四种情况: 1. 电压表的示数为部分电源电压: 这时,电压表示数为部分电源电压,这种情况,是电路正常的工作情况,所以,不会出现在故障题中。
因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凡是故障题中,出现“电压表有示数”时,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电压。
2.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U 情况之一:被测电阻断路,相当于直接连在电源两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1、回顾最近学校里所学内容。
2、电学公式和规律有哪些?3、电路变化时,一般有哪些量是不变的?二、电功和电功率相关比例1、公式的选取原则选直接相关的公式和含相等量的公式。
W UIt ,W U 2t,W I 2 RtU 2R总结:主要涉及的公式有:P UI I 2 R WR tI U R主要涉及到比例关系有:电流相同 ( 或串联 ) 时:W1 :W2 P1 : P2 U1 :U2 R1 : R21、(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功率大, 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 , 电压也大 )电压相同(或并联或总电压不变):W1 :W212I1:I12、P : P2 R2:R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功率小 , 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少 , 电流也小 ) (在电阻不变时 , 先后不同时刻 : P : P U 2: U 2I2: I 21212123、当电阻不变时,电流,电压和电功率同增同减R U, P U?I,P U 22 U12(I22I12)R I R注意:要了解是同一时刻两个电阻上的相关量比例问题,还是同一个电阻(同一个电源电压)不同时刻的相关量比例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已知两个比例求第三个比例。
例 1:在家庭电路中,用甲电热丝单独烧开一壶水要10min,用乙单独烧开同一壶水要15min ,那么把甲和乙串联起来单独烧开同一壶水要多长时间?如果是并联起来, 又要多长时间 ?分析:题中有两个隐含的相等量,第一个是电源电压(都是220V),第二个是消耗的电能相等。
直接的相关量有时间和电阻。
所以这个题所选的公式为: W U2 t ,当W相等和U相等时,t与R成正比,因为RQ R串R1R2t串t1 t 215min 10min 25minQ R并R1R2 R1R2tt1t215min ?10mint1 t26min15min 10min例 2:家庭电路中用两个标有“ 220V,1000W”的电热器串联起来接在220V 的家庭电路中时 ( 不考虑电阻随温度变化) ,每个的实际功率多大?实际总功率多大?如果是并联起来, 总功率又是多大 ?U 2可知:当 R 不变时,P与U 2成正比,两个相同的灯泡接同一电源上,电压减半,功率变为以前的分析:由 PR1。
所以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为250W,总功率为 500W。
如果是并联,每个灯泡都正常工作,总功率是2000W。
4例 3:家庭电路中有两白炽灯L1 和 L2, 把 L1 和 L2 串联起来, L1 比 L2 亮,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L1 的额定功率比L2 的大的实际功率比L2 的大的电压大于 L2 的的电阻大于 L2 的举一反三 : 如果是两个灯泡并联起来,L1 比 L2亮 , 那么它的原因又有哪些?P1P2,由 P UI 得: 当I 相等时 ,U1U 2 ;分析:灯泡亮度是看实际功率,所以由P I2得 :当I 相等时 ,R1R2 R由 P U 2得 : 当额定电压都是220V时 ,P 额1P额2R所以答案为 A若为并联,灯泡亮的实际功率大,实际电流大,电阻小。
(分别由P UI 和P U 2可得)R例 4: 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8V 升高到 10V, 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 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W.举一反三 : 如果通过某定值电阻的电流从升到, 它两端电压变化了3V, 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W分析:此题要先算电阻,然后再选合适的公式计算变化的功率。
R U ,P U? I,P U 22U 12(I22I12)RI R第一问的答案为 ,第二问为例 5: 把定值电阻R1 与滑动变阻器R2 串联在一个恒压电源上, 当滑片在某端时 ,R1 消耗的功率为 , 滑片在另一端时 ,R1消耗的功率为 , 此时 R2 两端电压为 4V, 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分析:第一种情况为滑片调到最小电阻端,只有R1 独立工作,第二情况为滑片调到最大阻值端,R1与 R2 串联工作。
P1U27.2W R1此题常见方法有两种,第一种用方程的思想。
设电源电压为U,P1(U)2 R1 0.8W ,解得U=6V,R1=5Ω,R2=10R1R2U 2(U) R24VR1R2Ω,从而得出电流为 .但是这个方程组很复杂, 如果用比例方法要简单多了, 对于R1 而言 , 它先后的功率之比等于电压平方之比, 所以得出它们两个串联时的电压之比为1:2,从而得出 R1 的电压为 2V, 从而得到电路中的电流为 .例 6: 将电阻不变的电泡L 接到电压为 U的电路中时 , 它消耗的功率为 16W,当它与另一个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 , 它消耗的功率为9W,那么此时电阻消耗的功率是多少?答案为 3W例 7: 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当定值电阻R1 与 R0串联时 , 此时电流中的电流I=,R1 消耗的功率为 P1, 当 R2与 R0串联时 ,R0消耗的功率为 ,R2消耗的功率为P2, 且 R1:R2=1:2,P1:P2=9:8, 则电源电压是多少?R0、 R1、R2 的阻值分别是多少 ?R0先后消耗的功率之比是多少?答案为电压为 12V,R0=R1=20Ω ,R2=40 Ω , 先后的功率之比为9:4.知识要点:1、了解标有“??”和“??”两个用电器串联、并联时相关计算的方法。
2、了解一个用电器标有“??”与一个定值电阻串联时它能正常工作,换成另一个用电器时“??”它的实际功率取值范围。
3、了解简单串、并联电路三个条件简单题的解题技巧与思路。
4、了解串、并联电路三个条件错开时的解题技巧。
例1、设电阻都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把一个标有“6V、3W”和一个标有“3V、3W”的灯泡串联时,允许的最大电压是多少?此时每个灯泡各自的功率是多少?如果把这两个灯泡并联起来,允许的最大电压是多少?此时总功率是多少?分析 : 这种题目一般先算电阻 , 如果是串联 , 先算出每个额定电流大小 , 然后由同大取小的原则 , 排除较大的电流 , 从而得出它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都不成立,然后用比例方法算比较简单。
如果是并联,则由同大取小的原则,排除电压较大的,从而得出它的额定电流、额定功率都不成立,然后用比例方法算较为简单。
R U 2得出 R112 ,R2 3 , 第一个电阻和第二个电阻上的P由额定电流分别是0.5 A和 1A, 第二个电阻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都不成立,由电压之比等于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得到P0.75W ,U 2 1.5V.2如果是并联,总功率也是例 2、把一个标有“6V, 3W”的灯泡与一定值电阻串联接在某一恒压电源上时,它恰好正常工作,现把一个标有“6V, 4W”的灯泡替换,则此时它的实际功率在什么范围?A、大于3W B 、小于 3W C、大于 4W D、小于 4W分析 : 先把电阻算出来, 第一个是12Ω , 第二个是9Ω, 所以电阻变小 , 电压变小 , 电流变大 . 它们是额定电压相同, 第二个个灯泡的电压小于它的额定电压, 它的实际功率一定小于4W,但是与 3W是无法比较的 .例 3、把一个标有“6V, 3W”的灯泡与一定值电阻串联接在某一恒压电源上时,它恰好正常工作,现把一个标有“3V, 3W”的灯泡替换,则此时它的实际功率在什么范围?B、大于3W B 、小于 3WC、无法确定分析 : 电阻变小 , 电流变大 , 电阻变小 , 实际功率无法确定 .例 4 把一个标有“6V, 2A”的灯泡与一定值电阻串联接在某一恒压电源上时,它恰好正常工作,现把一个标有“6V, 1A”的灯泡替换,则此时它的实际功率在什么范围?A、大于 12WB、小于 12W C 、大于 6W D、小于 6W此题与例 2同样做题 , 答案为 C.例 5 把一个标有“1A, 3W”的灯泡与一定值电阻串联接在某一恒压电源上时,它恰好正常工作,现把一个标有“1A, 4W”的灯泡替换,则此时它的实际功率在什么范围?C、大于3W B 、小于 3W C、大于 4WD、小于 4W分析 : 这两个电阻大小分别为:3 Ω ,4 Ω , 电阻变大 , 电流变小 , 电压增大 , 它们是额定电流相同, 所以对比电流大小, 所以它的额定功率一定小于4W.例 7、三个条件练习:分析 : 这类题一般先用规律计算 , 再用公式算 , 一般算相等 ( 串联中的电电流 , 并联中的电压 ) 的 , 再算不相等的 .A 组练习:已知串联, R1=10Ω, I1=,U=6V, 求其他九个量。
B 组练习:已知串联,R1=10Ω, P1=9W, U2=12V,求其他九个量。
C 组练习:已知并联,R1=10Ω, U=6V, P=15W,求其他九个量。
D 组练习:已知并联,I1=1A , I2=,P=9W, 求其他九个量。
例 8、三个条件错开练习:这种题的解题方法有几十种, 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1)先设相等量 ( 串联中设电流为 I, 并联中设电压为 U)2) 利用 P=P1+P2 利方程 ( 用所设的量和已知量分别表示每个功率)3) 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得出所设量的大小.A 组练习:已知串联,R1=10Ω, U2=5V, P=15W,求其他九个量。
设电路中的电流为I,然后再求去其他量。
B 组练习:已知并联,R=2Ω, I1=2A , P2=48W,求其他六个量。
分析:设电路中的电压为U,专题复习: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象问题分析:这类题型,首先要想到的是要从图中找条件(取点法)例 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小明共做了五次实验,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五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画出的电阻箱的电流Ⅰ与其阻值R′的关系图线.则这五次实验过程中,小明控制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是__2_ V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为__10:1_______.例 2.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_5____Ω,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 的电源两端,则元件乙消耗的功率是W.例 3.如图所示,当灯 A 在电压为 6V 时,通过的电流为____1_____ A.现将灯 A、 B 并联入电源电压为 3V 的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______3_ W.例 4.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 R1是滑动变阻器.图乙中 A为通过电阻 R0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线, B 为通过小灯泡L 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线.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 S2,调节滑动变阻器到某一位置 c(图中未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4V,电流表的示数为.再将开关S2闭合,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左端的 a 点,则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W.例 5.如图甲所示, A、 B 分别是标有“ 6V”字样的灯泡 L 和定值电阻 R 的 U﹣ I 图象.则 R 的阻值为 10_____Ω;若把它们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当只闭合开关S1时, L 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若再闭合开关S3,电流表的示数为A;若只闭合开关S2,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W.例 6.实验测得小灯泡L、定值电阻 R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4V的电源两端,则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是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