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免疫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牛羊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牛和羊。

牛和羊是该病的主要宿主,通常会在乳房、生殖系统和关节等部位引起炎症和病变,导致畜产能力下降,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进行牛羊布病的免疫工作是很重要的。

牛羊布病的免疫技术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和免疫监测等方面。

以下是牛羊布病免疫技术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牛羊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疫苗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疫苗接种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用的疫苗种类:根据动物种类和养殖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疫苗种类,一般建议使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2)按照标准程序接种:在接种前要仔细阅读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按照标准程序接种疫苗,包括合理选定接种剂量和接种时间等。

(3)接种后适当观察:接种后要对动物进行观察,观察接种部位的异常情况和动物的一般状况,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2.免疫监测:免疫监测是为了检测免疫效果和及时发现疫情,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免疫监测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常用的指标有抗体水平、免疫器官指标和临床症状等。

(2)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根据监测指标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3)定期进行免疫监测:免疫监测应定期进行,可根据需要每年或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监测,以了解免疫效果和及时发现疫情。

除了疫苗接种和免疫监测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1.严格遵守养殖管理规定:加强防疫措施、做好动物的日常饲养、管理与生产环境的清洁、消毒等工作,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2.加强动物的营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提高动物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3.及时发现和处置疑似病例:一旦发现动物出现典型症状,应立即隔离患病动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在相关部门报告疫情。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牛羊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人畜共患病,不仅对畜牧业生产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开展牛羊布病的免疫工作成为了预防和控制此类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以下就牛羊布病免疫技术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浅谈。

一、免疫方式牛羊布病免疫方式主要有口服免疫、皮下免疫和混合免疫等方式。

其中,口服免疫是一种非常安全、简单、易操作的免疫方式,已经成为了防治牛羊布病的重要途径。

此外,皮下免疫是常用的免疫方式之一,一般适用于疫区内奶牛或母羊的免疫。

二、免疫剂量在进行牛羊布病的免疫过程中,免疫剂量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免疫剂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口服免疫时,免疫疫苗的剂量应该达到10亿个活菌;在进行混合免疫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剂量的调整。

三、免疫时间在进行牛羊布病的免疫过程中,免疫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具体来说,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免疫时间,通常情况下,应在疫区未发病期或疫情低发期进行免疫。

同时,要注意在免疫前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免疫的有效性。

四、免疫对象在进行牛羊布病的免疫时,应选择适当的免疫对象。

有些情况下,需要对所有牛羊进行全面的免疫,有些时候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免疫对象。

比如,对于年龄较小的牛羊,应选择在身体较为健康时进行免疫。

五、注意事项在进行牛羊布病的免疫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免疫疫苗应储存于冷暗地方,严格防止免疫疫苗受污染或受到其他不良影响。

2. 免疫人员应严格遵守免疫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免疫设备和免疫疫苗。

3. 免疫前,应进行充分的预防和保障工作。

4. 在免疫后,应根据免疫效果及时进行免疫检测。

牛羊布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热带畜牧业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将会对养殖业生产项目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牛羊布病免疫技术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养殖企业和兽医机构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以充分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牛羊布病是一种常见的牲畜传染病,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为了控制和预防牛羊布病的传播,免疫技术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下面将就牛羊布病免疫技术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浅谈。

一、免疫技术的要点1.选择合适的疫苗:目前,针对牛羊布病的疫苗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普通疫苗、流行病原学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根据当地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情分析,选择适合的疫苗。

2.合理的接种计划:制订科学合理的接种计划,包括接种年龄、接种次数和接种途径等。

一般来说,牛羊布病疫苗会在儿童时期进行初次接种,然后在相应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加强免疫。

同时,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和疫苗的免疫保护期,制定补充免疫措施。

3.保证免疫质量:在免疫过程中,要保证疫苗的质量。

首先,要选择经过充分检测和质量认证的疫苗。

其次,在接种时要确保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适宜,避免疫苗失活。

最后,接种时要控制接种方法和剂量,确保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加强动物免疫力:除了疫苗接种外,还要加强牛羊的免疫力。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营养调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牛羊的整体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免疫技术的注意事项1.做好疫前检查:在疫苗接种前,要对牛羊进行疫前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对于有慢性疾病或疫苗不良反应史的动物,要慎重接种疫苗。

2.充分了解疫苗信息:在接种之前,要了解疫苗的成分、适应症、副作用等重要信息。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并确保疫苗的质量合格。

3.遵循接种操作规程:在接种时,要正确操作,按照规程进行接种。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接种途径和位置,保证疫苗的有效注射。

其次,要精确掌握剂量和深度,避免接种过量或浅表接种。

最后,要注意消毒和隔离,防止传播疾病。

4.观察疫苗接种效果:接种后要及时观察牛羊的反应和症状变化。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兽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牛羊的健康。

5.做好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疫苗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牛羊布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布鲁氏菌引起。

为了控制和预防布病,牛羊的免疫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下面将从免疫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两方面进行浅谈。

免疫技术的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疫苗。

目前,常用的牛羊布病疫苗有活体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活体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接种方式,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灭活疫苗安全性较高,但免疫效果略逊于活体疫苗。

在选择疫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确保疫苗的质量。

疫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免疫效果,因此在购买疫苗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并检查疫苗的生产日期、批号和保质期等信息。

在使用疫苗前要仔细检查疫苗的容器是否完整,严防疫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

按照标准接种程序进行免疫。

接种程序包括预防接种和强化接种两个阶段。

预防接种一般在动物出生后2-3个月开始,接种间隔一般为1个月。

强化接种一般在预防接种后的1-2个月进行,接种间隔也为1个月。

在接种前,要对动物进行全面的体检,确保动物身体健康,不携带其他传染病。

注意事项包括:保持接种工具的清洁和消毒。

接种工具的清洁和消毒是保证接种成功的重要环节,应定期清洁和消毒接种器具,严禁不洁用具进行接种,以防污染疫苗。

注意接种部位的选择和操作技巧。

接种部位一般选择在动物的皮下注射。

接种时要注意接种部位的选择,选择肩部或腰部等无毛部位,避免对动物造成创伤和感染。

操作时要准确注射,避免将疫苗注射到肌肉或静脉引起异常反应。

加强动物的日常管理和饲养。

免疫只能提高动物的抵抗力,如果动物的日常管理和饲养不到位,可能会引起其他压力或感染,降低免疫效果。

在进行免疫的要加强对动物的日常管理,提供合理的饲养环境和适宜的饲料,做好疾病的防控和治疗工作。

牛羊布病的免疫技术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措施,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疫苗、确保疫苗质量和按照标准接种程序进行免疫。

需要注意接种工具的清洁和消毒、接种部位的选择和操作技巧以及加强动物的日常管理和饲养。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正面进行投药;免疫之前要压尘,一般采取 消毒液喷洒的方式;最后在完成免疫后进 行及时的消毒处理。简单总结就是一定二压 三消毒。同时,在免疫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 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包括消毒器具、投药枪 的调试以及消毒液配制等 [2]。
4 免疫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免疫工作正式实施应该选择在天气条 件比较好的情况下进行,最好是在没有风的 时候。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如下: 4.1 小区试验 免疫操作的第一步应该是进行小范围 的免疫接种,一般可以选择三十到六十只 牛、羊进行免疫接种的试验,接种后对其进 行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出现不良的反应 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接种。 4.2 疫苗使用 疫苗是免疫操作中的关键要素,工作人 员要对使用说明说进行认真仔细阅读,根据 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运输、保存和稀释疫苗, 在使用前要严格检查疫苗的生产日期、有效 期以及是否存在损坏等。一般情况下,根据 规定疫苗每头两份两毫升稀释液稀释后备 用,且在四个小时内必须用完,不然就没有 免疫效果。 在使用疫苗的时候,必须要在相对密闭 的环境下进行使用,避免由于外溢出现气溶 胶。如果不小心外溢或溅到面部,应该采用 新洁尔灭进行消毒,最好口服多西环素、土 霉素、复方新诺明等。 4.3 投药免疫 工 作 人 员 在 实 施 免 疫 的 过 程 中,应 该 具有良好的习惯,不能在操作中随意脱防护 服、吃东西、吸烟等。投药时,保定者应该在 羊侧顺风向站立,并且投药枪需要被调至两 毫升刻度,对于小羊按一次即可,大羊则是 按两次 [3]。 4.4 科学合理免疫 不易免疫的牛、羊包括存在疾病、瘦弱 的情况,孕畜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应该谨慎。 健康羊,除了公生素和发酵饲料的使用,一般 在免疫前三天和后三天禁用。另外,无关人 员在免疫后 3 到 5d 内不能接触免疫的羊只。 同时,免疫工作不能交由养殖户私自进行, 要有专业的人员实施免疫。

关于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接种规范操作技术探讨

关于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接种规范操作技术探讨

关于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接种规范操作技术探讨牛羊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它不仅对牛羊的生产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免疫接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防治措施。

要想确保免疫接种的效果,规范的操作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接种规范操作技术进行探讨,旨在提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以帮助养殖户和兽医规范操作、提高免疫接种效果。

一、免疫接种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接种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免疫接种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对接种的动物进行全面的体检,确保它们身体健康、没有患有其他疾病。

同时要做好充足的疫苗准备工作,选择正规、有资质的生产厂家的疫苗,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还需要准备好接种所需的器械和设备,包括注射器、消毒液等。

免疫接种的操作技术对于接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接种的规范操作技术:1. 注射部位的选择在进行免疫接种时,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一般在牛羊的颈侧皮下注射最为常见,其他部位还包括颊下皮下、股部皮下等。

不同注射部位对于免疫接种的效果可能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进行免疫接种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并且要保证其干净、无损。

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和细菌污染。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使用后要及时处理,避免二次使用导致感染。

3. 疫苗的保存和稀释在接种前要进行疫苗的保存和稀释工作。

疫苗应当储存于阴凉干燥处,并且避免阳光直射。

疫苗的稀释要根据注射剂量和规模进行精准计量,以确保每只动物接种的剂量均匀、准确。

4. 接种操作流程在进行接种操作时,应当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避免任何疏忽。

首先要对接种动物进行固定,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再进行注射操作。

在注射时要保证注射速度适中,避免造成动物的疼痛和紧张。

5. 接种后的观察和记录在进行免疫接种后,需要对接种的动物进行观察和记录。

布氏杆菌活疫苗(A19株)免疫操作现场教学

布氏杆菌活疫苗(A19株)免疫操作现场教学

No.1免疫用疫苗天康生物生产的布病疫苗(A19株),是经过弱化的活疫苗,用来预防奶牛、肉牛的布病。

配备有蓝色指示剂的稀释液:20ml规格或100ml规格。

No.2推荐免疫流程布病疫苗(A19株)免疫推荐流程:4-6月龄,首次免疫,4个月后进行二次免疫。

皮下注射,疫剂量不低于600亿/头。

实际应用中,牧场可根据布病流行情况,做适时调整。

No.3疫苗保存疫苗存放于专用冰箱内,2~8℃冷藏保存,应将疫苗储藏间上锁。

疫苗与冰箱内壁保持1cm以上距离。

冰箱内放至温度计,每3天做一次温度检查。

No.4免疫前布达会免疫前,牧场负责人组织各部主管及参与免疫人员召开“免疫前工作布达会”,明确免疫流程、人员分工、注意事项等。

No.5人员配置每个免疫组推荐由7-10人组成,分工如下:配药——1人,负责准备注射器械、消毒药品、人员防护用品,负责疫苗领取、疫苗管理、废弃物回收,负责配制稀释疫苗,负责用注射器抽取疫苗。

消毒——1人,负责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

注射——1人,负责疫苗免疫注射。

辅助——1人,负责拿疫苗及垃圾桶,辅助注射人员完成免疫。

观察过敏——1人,负责观察免疫后牛只过敏情况,并对过敏牛只进行抢救。

赶牛——2~3人,负责牛只分群、驱赶、保定等工作。

记录——1人,负责免疫过程的标记、记录或录像。

监督——1人,负责监督免疫现场,对免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No.6物资准备免疫用物资:5ml一次性注射器、20ml一次性注射器、止血钳、疫苗、稀释液、蜡笔、抽纸、聚维酮碘、新洁尔灭、75%酒精、酒精棉球、碘酊棉球、广口瓶(带盖)、喷壶、垃圾桶、垃圾袋、疫苗放置盒、恒温箱、操作台、肾上腺素、记录本。

人员防护用品:抗生素,包括:强力霉素、利福平、氯霉素滴眼液;护目镜、N95口罩、一次性丁腈手套、长臂手套、防护服、胶靴。

No.7人员防护免疫人员应穿好防护服—→穿胶鞋—→佩戴口罩—→佩戴护目镜—→穿长臂手套—→戴一次性丁腈手套保障个人防护用品的全部佩戴,避免皮肤、粘膜暴露,方可开展免疫。

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流程技术要点

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流程技术要点

2023年第10期D O I:10.3969/J.I SSN.1671-6027.2023.10.030兽医卫生近年来我县布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22年我县人间、畜间布病发生率仍在高位运行,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经济利益,为有效遏制我县布病发生态势,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布病防控综合措施,切实尽快将我县布病发生率控制在省市要求标准以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甘肃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甘肃省“十四五”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县统一组织,利用20天时间,集中对应免羊开展布病免疫。

1布病免疫范围及对象按照《甘肃省“十四五”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方案》的要求,我县继续深化分区域、分畜种、分阶段的布病防控策略。

对全县19个乡镇,215个行政村的应免羊集中实施免疫。

规模养殖场实行程序化免疫,散养户实行集中免疫。

确需免疫的奶畜场向当地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免疫申请,经批准并报告市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后,以场群为单位采取免疫措施,同时做好免疫奶畜移动监管。

2022年我县秋季羊布病强制免疫10月份集中组织开展,集中免疫所需疫苗已从市疫控中心疫苗库通过冷链车分送至各乡镇,消毒药品及防疫物资按需分发到位。

各乡镇对应免羊要全部进行强制免疫。

按照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的《镇原县2022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技术方案》中布病免疫技术及方法为指导,以乡镇为单位组织3~5人为一组的免疫工作小分队,分组进行整村推进免疫,做到应免羊全覆盖免疫、不留空档。

种畜、泌乳期奶畜禁止免疫;种公羊和种羊场禁止免疫;3月龄以下羊不能免疫;自繁自育的羊场和开展布病自检的羊场,向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实行布病检测净化,不采取布病免疫。

待免羊,除种公羊、奶羊、种羊场及病、弱病羊以外3月龄以上的所有羊全部进行S2株布病疫苗进行灌服免疫。

2布病免疫工作准备布病免疫前,一是做好物资准备;二是掌握投药枪的使用;三是配置消毒药;四是做好环境压尘;五是做好生物安全防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病免疫操作技术一、免疫投药器械操作方法(一)连续注射投药枪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骤:首先将三通换向阀①顺时针旋转90度,以使投药器功能为稀释模式;将投药器向上垂直,即为投药弯管向上垂直,此时先将稀释液插入稀释液固定装置③,再将疫苗瓶插入疫苗瓶固定装置②,然后反复挤压投药器手柄,使疫苗瓶内疫苗充分稀释;将三通换向阀①逆时针旋转90度,拨至投药模式,并通过计量调节装置④调节计量刻度,此时可以开始投药,投药工作完成后,需对投药器进行消毒,先将①调节至稀释模式,再将稀释液瓶加入消毒液,反复挤压手柄,使之投药器内充分消毒,再将①调节至投药模式,将消毒液由投药弯管排除并消毒,消毒完成后再将清水加入消毒容器,按上述步骤清洗投药器。

(二)灌药箱的操作方法下图为口服免疫器械选用疫苗稀释储液灌药箱:由连续灌药器(连续灌药枪)和储液箱组成。

从干粉疫苗稀释、排气、灌服疫苗整个过程,采用全密闭设计,从而保证防疫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不被疫苗感染,并能减少浪费和空气污染等诸多优点。

防疫人员要熟练掌握免疫器械性能,保证免疫开始时能方便使用。

基本操作要求1、直观检查。

使用前首先检查箱体各部件是否拧牢上紧、是否有损坏缺失等。

如有螺丝松动,用手拧紧,如有胶垫缺失,立即补齐。

如果出现设计缺陷,导致灌药器整体不能使用,立即更换新灌药器。

2、注水检查。

分别给消毒液、疫苗液和稀释液三个箱体注入适量纯净水(深井水)检查储液箱及灌药器是否正常。

摇晃储液箱,有无液体渗漏。

取开稀释装置插针保护套,上下拉动活塞组件,插针处须有水顺利流出。

检查灌药器吸入、喷出及回流是否正常。

稀释疫苗。

具体步骤如下:(1)对某一时段所免羊只数量做出评估,再按这个数量稀释疫苗,防止疫苗浪费、不足或疫苗降解。

(2)给稀释液箱加入适量的稀释液,消毒液箱分别加入适量的消毒液。

(3)稀释疫苗。

取下护针套,将疫苗瓶直接插入稀释装置针,拉动稀释组件,反复稀释(每稀释一次为20毫升),对小剂量(稀释200毫升之内)用拉动稀释组件的办法稀释,对大剂量稀释(稀释剂量大于200毫升),采用先稀释疫苗,后补充稀释液的办法补齐到相应剂量刻度。

(4)灌药器排气。

换向阀转至内循环位置,扳动投药器手柄往返运动,直至容量筒内无气泡出现,排气完成。

(5)灌服疫苗。

根据每头羊免疫剂量,锁紧剂量固定螺母,将换向阀旋转90度,使灌药器处于投药状态,再将投药器弯头伸入羊口腔,扳动手柄,完成投药。

二、免疫操作技术(一)免疫前的准备工作1、圈舍地面先喷洒一遍消毒液,药液以喷湿地面为宜。

2、防疫人员要穿戴防护服、N95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高腰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随身携带消毒药品。

3、疫苗稀释(针对连续注射投药枪):口服免疫时在储液灌药器中稀释疫苗较好(稀释地点选择圈舍入口处为好),稀释疫苗时,按照免疫羊只数,计算好稀释液瓶中应装稀释液的量(也就是稀释一瓶疫苗所需的稀释液量),先除去稀释液瓶和疫苗瓶固定装置上的针套,把所需稀释液瓶直接插入稀释液瓶固定装置针并固定,再将疫苗瓶直接插入疫苗瓶固定装置针并固定,禁止打开瓶盖稀释疫苗;禁止用开放性注射器稀释疫苗(这种做法易形成气溶胶,往往会造成人的感染)。

(二)免疫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免疫操作步骤一是操作人员所处位置。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站在上风口即可;二是保定。

保定要牢固,接近羊时,可利用墙根、墙角或羊的群集情况,自前方敏捷的抓住角、耳部即可。

保证羊头朝下,羊嘴鼻绝对不能对人(也就是免疫人员和保定人员)、不能左右摆动。

三是灌服疫苗。

另一名工作人员迅速从羊口角插入灌药器的喷头至口腔,按剂量灌服疫苗。

2、免疫操作注意事项(1)免疫工作选择天晴好,无风或风小的天气进行。

(2)免疫前首先选择一个羊场一定数量(30-50只)的羊开展接种安全试验,观察7-10天,临床无不良反应后,方可扩大疫苗接种免疫数量。

(3)疫苗稀释前认真查看疫苗包装是否完整,包括疫苗名称、免疫剂量、生产厂家及批号、批准文号、保存期、失效期。

出现瓶盖松动、疫苗瓶裂损坏、超过保质期、色泽与说明不符、气味和物理形状有异常,不得使用。

(4)严格按说明书要求配制使用。

配制剂量要准确,免疫途径要正确,免疫畜种要明确。

(5)注意疫苗储存条件,布病疫苗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疫苗稀释后,限当日用完。

(6)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抛弃。

(7)动物在接种前、后3日,即6天内停止使用含有抗生素添加剂饲料等。

(8)免疫后45天左右采血进行阳转率测定,评定抗体消长规律,初步评定免疫效果。

(9)免疫羊群3-5天内无关人员避免接触。

(10)布病疫苗对人有一定的致病力,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免疫工作中,工作人员不要触摸嘴、眼和面部,禁止吃食物、吸烟、喝水,不接听电话,工作中谨防针头等尖锐物品刺伤。

(11)不允许把疫苗发给养殖户自行免疫,以免出现免疫效果不确实和人感染的情况发生。

(12)正确处理疫苗反应:疫苗接种后,个别动物可能出现体温升高、饮食欲减退等应激反应,一般在3日内自行恢复,重者可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药物,并采取辅助治疗措施。

(13)免疫操作中的意外情况的处理:灌疫苗过程中部分羊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甩头等现象,将把刚灌服口腔中的疫苗喷出的情况,如不慎喷到工作人员身上,随时注意消毒。

(三)免疫结束离场注意事项l、每次工作完毕后,对场地及其设施进行彻底消毒。

2、在圈舍出口处脱掉防护装备,如重复利用的(胶靴和护目镜等),置于指定容器内进行消毒处理,出口处用新洁尔等消毒药消毒。

一次性防护装备,置于指定容器内及时销毁处理,一般置于垃圾袋中,表面喷洒消毒药,就近焚烧深埋。

3、最后脱掉手套后,洗手消毒,一定要保证消毒时间,之后再清水冲洗。

4、工作完毕要洗浴消毒。

5、做好工作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动物的品种、数量、日龄、疫苗来源、批次和接种时间、剂量等。

6、离场前,用消毒药水对场地进行消毒。

三、人员防护(一)防护用品的准备口罩(最好为N95口罩)、手套、护目镜、一次性或多次性防护服、胶靴或鞋套、香皂、消毒药(新洁尔灭)。

(二)穿戴防护用品顺序l、用流水及肥皂冲洗手,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必要时在鼻翼两侧塞上棉球),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

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2、戴帽子,双手不接触面部。

3、穿防护服,应遵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

4、戴防护目镜,双手不接触面部。

5、套上鞋套或穿上胶靴。

6、戴上乳胶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三)脱防护用品顺序1、摘下防护眼镜,放入消毒液中。

2、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医疗废物袋(一次性的防护服集中处理,多次使用的防护服消毒后再用)。

3、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反面朝外,放入塑料袋中。

4、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人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5、脱下鞋套或胶鞋,放入塑料袋中,集中消毒。

6、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四、消毒(一)消毒前的准备1、喷雾器的选择手动喷雾器和机动喷雾器。

2、消毒药品的选择(1)布病免疫畜舍压尘消毒常用的药物有:新洁尔灭、2~3%的火碱、20%二氯异氰尿酸钠粉等。

(2)带畜常用的消毒药: 1%新洁尔灭、20%二氯异氰尿酸钠粉。

(3)手、皮肤消毒药: O.l%新洁尔灭。

(4)防护物品消毒: 0.1-0.3%新洁尔灭(5)二氯异氰脲酸钠粉的配制:饲养场所器具消毒的药物配制浓度为1:3000、每1L水用药量0.3克,疫源地消毒1:1000-800、每1L水用药量0.8-1.15克,饮水消毒1:20000、每1L水用药量0.05克,带畜消毒1:3000、每1L水用药量0.3-0.5克。

(二)消毒方法喷洒消毒时将喷头高举空中,喷嘴向上以画圆圈方式“先里后外,先上后下,走左后右”的顺序喷洒为宜,逐步喷洒,使药液如雾一样缓缓下落。

要喷到墙壁、地面,以消毒剂溶液覆盖地面以均匀湿润和羊体表稍湿为宜,边喷边退,从里到外逐渐退至门口。

(三)消毒注意事项l、喷洒消毒时,消毒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防护服、戴橡胶手套或乳胶手套、戴N95口罩或标准手术用口罩、戴护目镜、穿胶靴或鞋套,再开展压尘消毒。

2、喷雾器使用前,应先对喷雾器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尤其应注意橡胶垫圈是否完好、严密,喷头有无堵塞等。

3、喷洒前,先用清水试喷一下,证明一切正常后,将清水倒干,然后再加入配制好的消毒药液。

4、配置消毒药时将适量消毒药装入喷雾器中,以八成为宜。

5、打气时打气感觉有一定抵抗力时即可喷洒。

6、消毒完成后,当喷雾器内压力很强时,先打开旁边的小螺丝放完气,再打开桶盖,倒出剩余的药液,用清水将喷管、喷头和筒体冲干净,晾干或擦干后放在通风、阴凉、干燥处保存,切忌阳光暴晒。

(四)免疫结束后设施及个人消毒。

1、对场地及其设施进行彻底消毒。

所用设施可选择在出口处,进圈舍稀释疫苗的地方用消毒药喷洒消毒。

用完的疫苗(菌)苗瓶,用过的酒精棉球、碘酊棉球等废弃物应放到指定的容器喷洒消毒后深埋。

2、用过的防护用品要进行消毒。

在圈舍出口处脱掉防护装备,如重复利用的(胶靴和护目镜等),置于指定容器内浸泡消毒处理,出口处用新洁尔灭等消毒药消毒。

一次性防护装备,置于指定容器内及时销毁处理,一般置于垃圾袋中,表面喷洒消毒药,就近焚烧深埋。

3、最后脱掉手套后,洗手消毒。

洗手消毒,一定要保证消毒时间,之后再清水冲洗。

4、工作完毕要洗浴。

衣服须用70℃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用消毒剂浸泡至3-5分种,然后再用肥皂水洗涤,放在太阳下晾晒,自然干燥。

五、应急处理开展口服免疫过程中,部分羊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现象,将把刚灌服口腔中的疫苗喷出的情况,如不慎喷到工作人员身上,应停止作业,立即消毒。

如果药液喷到眼镜和口罩、工作服上应立即更换,取下的防护用品放到指定容器内用新洁尔灭浸泡,在用清水清洗后凉干备用;如果喷到暴露的皮肤上,应用0.1%新洁尔灭擦拭消毒后用肥皂水清洗,最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人一旦感染布病,只要诊治及时,在不延误病情的前提下,处于急性感染期的病人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目前对布病比较敏感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利福平、阿奇霉素、四环素类(多西环素)、氯霉素类和磺胺类(复方新诺明),以利福平效果最好,但其具有一定的肝毒性,治疗时应注意适时停药和配合止痛、解热、保肝药物等进行对症辅助治疗。

当操作人员眼睛、口鼻腔、皮肤等敏感区不慎接触到疫苗药液后,为了确保安全应服用一周抗生素,避免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