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飞跃山河
幼儿园中班体育《跨越小河》教案

幼儿园中班体育《跨越小河》教案标题:幼儿园中班体育《跨越小河》教案一、活动目标:1. 通过参与游戏,提高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2. 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跳跃能力。
3. 培养孩子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活动场地:室内或室外的平坦空地。
2. 材料:长条状的彩色布带或者绳子,模拟河流。
三、活动过程:1. 开场热身(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肢体热身运动,如头部、手臂、腰部、腿部的扭动等,以预防运动伤害。
2. 故事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导孩子们想象自己是小动物,需要越过一条小河去寻找食物。
以此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游戏规则讲解(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孩子需要使用单脚或双脚跳过“小河”,不能踩到“河水”(布带或绳子),否则视为失败。
如果成功跨过,可以得到一个虚拟的食物作为奖励。
4. 实践操作(20分钟):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跨越“小河”。
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安全,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 团队合作环节(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需要合作完成跨越“小河”的任务。
通过此环节,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分享(5分钟):让孩子们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以及他们是如何成功跨越“小河”的。
四、活动延伸:可以在家中或户外设置类似的环境,让孩子们继续练习跨越的动作,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游戏时,一定要确保场地的安全,避免有锐利或易滑倒的物品。
2. 老师要全程监护,防止孩子们在跳跃过程中摔倒受伤。
以上就是《跨越小河》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中班体育教案:跨越小河

中班体育教案:跨越小河一、教学目的1.帮助幼儿培养勇气和团队意识。
2.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3.提高幼儿自信心,让他们充满挑战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以“跨越小河”为主题进行体育教学,通过模拟跨越障碍物的场景来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身体和心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准备跨越小河的“河流”,可以用地板上的色条或画出虚拟的小河。
2.准备一些小绳子或者橡皮筋作为“过河的辅助工具”。
3.确保教学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热身活动1.张开双臂,在场地上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准备好身体。
2.跟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帮助幼儿放松身心。
第二阶段:介绍游戏规则1.老师向幼儿们介绍游戏规则,即如何跨越小河。
2.演示一遍给幼儿们看,让他们了解游戏的整体流程。
第三阶段:进行游戏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小河的一边。
2.依次让每个小组的队员跨越小河,可以使用小绳子或橡皮筋作为辅助工具。
3.鼓励幼儿们互相帮助、配合,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1.游戏结束后,老师与幼儿们一起讨论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技巧。
2.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表现。
五、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勇气、团队合作和身体协调能力。
2.收集幼儿对游戏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六、延伸活动1.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设置更多不同难度的障碍物,让幼儿进行跨越训练。
2.组织幼儿们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跨越小河的速度最快。
七、教学反思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幼儿的安全和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和富有成效。
通过这个“跨越小河”的体育教案,幼儿将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了勇气、团队意识和挑战自信,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教案《跨越小河》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教案《跨越小河》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跳跃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跳跃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难点: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河模型(用蓝色塑料布制作)、小动物玩偶、沙包、圈圈等。
2.场地: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2)教师带领幼儿做《小河歌》,让幼儿熟悉游戏情节。
2.游戏导入(1)教师出示小河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河的特点。
(2)教师讲述小动物们要过河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3.教学基本技能(1)教师示范跳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跳跃,教师个别指导。
(3)幼儿分组进行跳跃比赛,提高技能。
4.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玩《跨越小河》游戏,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放松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小河歌》放松运动。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自由活动,如玩沙包、圈圈等。
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3.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游戏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到位。
4.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5.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体育活动情况,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示范跳跃动作时,强调膝盖弯曲、双脚同时起跳、落地时膝盖弯曲缓冲的动作要领。
2.在幼儿分组练习时,关注每个孩子的跳跃姿势,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确保安全。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在跳跃时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
2.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勇敢尝试、不畏困难的品质。
中班体育活动:飞跃山河

中班体育活动:飞跃山河1. 引言为了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升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小学幼儿园中班在一个晴朗的周末组织了一次户外体育活动——飞跃山河。
2. 活动内容2.1 准备工作活动前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详细的安全教育,告诉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保持队形,保护好自己。
同时,为了方便幼儿在活动中随时补充能量和水分,家长们还特意准备了口罩、水杯和小食品等物品,确保幼儿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2 活动正式开始活动开始前,老师向幼儿介绍了活动目的、注意事项、行进路线、集合时间等,确保大家心中有数。
在山林中,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了无穷的活力和朝气。
第一项活动是爬山,爬山的过程中,幼儿们有章可循,一个小队紧随着一个小队,他们在半路休息时,有的在爬到山顶的信心和决心中又增添了一般;有的在躯体的训练中,懂得了坚毅和不畏困难的本领。
爬到山顶后,是飞跃山河的环节。
在山上早已对活动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策划,之前还进行了多次的模拟演练。
在现场,每个小朋友都要带好自己的安全带。
严格把控安全,让小朋友在轰鸣的河水中尽情地玩耍的同时,有条不紊地分出小组,按照规定好的方式开始飞跃。
这个过程中,幼儿们互相协作,一起克服了恐惧心理,当他们顺利到达对岸时,身体的精神状态和活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3 结束和总结活动的结束并没有结束我们的心情,老师们和家长们对孩子们的精神状态以及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勇气和坚毅心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 结论本次飞跃山河的时光让幼儿们充分地体验到了组织团结、互相帮助、勇气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启迪了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可以说,这次活动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盛宴”,同时也是他们美好童年的一个难忘记忆。
中班上学期体育教案《跨越小河》

中班上学期体育教案《跨越小河》中班上学期体育教案《跨越小河》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跳跃能力和平衡能力。
2. 提升幼儿的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跳跃线或绳子。
2. 音乐。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摇摆、摆臂、扭动腰部等,以减少肌肉的拉伸和扭曲。
2. 介绍游戏规则(5分钟)- 将跳跃线或绳子放在地上,模拟小河。
- 解释游戏目标:幼儿需要跨越小河,全部到达对岸。
- 解释游戏规则:每次只能跳跃一次,不能碰到小河。
3. 游戏练习(15分钟)- 以小组形式进行游戏。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幼儿作为起点,其他幼儿依次站在起点后面。
- 教师示范如何跨越小河,鼓励幼儿模仿。
- 让每个小组进行跨越小河的练习,记录每组所花费的时间。
4. 游戏提升(10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挑战,如让幼儿跳过更宽的小河或增加跳跃的难度。
- 鼓励幼儿进行尝试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5. 结束活动(5分钟)-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回顾幼儿的表现。
- 表扬幼儿的努力和进步,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教学延伸:1. 可以增加其他障碍物,如跳过小桥、越过盆栽等,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2. 可以组织其他游戏,如轮流跳跃小河比赛等,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的跳跃技巧和平衡能力,评估其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同时,观察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评估幼儿在小组中的互动情况。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跨越小河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跨越小河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 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和判断能力。
3. 通过团队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提升其运动兴趣。
教学内容:本次体育活动的主题是“跨越小河”。
我们将通过模拟跨越小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锻炼身体,提升各种技能。
教学准备:1. 场地:平整且安全的户外场地。
2. 教具:彩色胶带(模拟河流)、软垫(作为岸边)。
3. 安全防护:确保场地无尖锐或硬物,教师全程监控。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头部、手臂、腿部的伸展运动,以及跑步、跳跃等有氧运动。
2. 游戏说明:向孩子们介绍游戏规则,即他们需要越过用彩色胶带模拟的小河,不能踩到“河水”。
3. 分组活动: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游戏。
4. 实践操作:孩子们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教师在一旁指导并鼓励他们。
5. 团队竞赛: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能最快、最稳地跨越小河。
教学延伸:1. 可以逐渐增加小河的宽度和难度,挑战孩子们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2. 引导孩子们讨论和分享他们的游戏经验,如何更好地合作和克服困难。
教学总结: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孩子们回顾和总结今天的活动。
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强调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动作技巧、团队合作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活动结束后,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了解孩子们对活动的理解和反馈。
3.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未来的教学计划,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跨越小河》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跨越小河》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2.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跨越小河》是一项集体体育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教学过程中,幼儿将分为两个队伍进行比赛,通过争夺小木桥,赛跑等方式进行协作,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提高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本次活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教学、训练强化、配合检查、集体反思等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参与互动,让幼儿充分感受体育活动的快乐和乐趣。
四、教学流程1.活动准备:老师带领幼儿整理活动场地设备,检查安全状况。
2.活动介绍:老师向幼儿介绍《跨越小河》游戏规则及比赛流程,简要讲解步骤并强调安全。
3.分组比赛:幼儿划分两个队伍,每个队伍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抽签,选出起始队伍。
比赛开始后,两队互相协作,共同克服各种障碍,如过河、爬山、跨越障碍等,争取第一。
4.游戏结束:比赛结束后,老师通过评分确定胜负,并对比赛结果进行表扬和鼓励。
5.游戏总结:老师与幼儿对活动过程进行回顾,引导幼儿总结自己的体验和感想,加深对运动的认知和理解。
五、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克服在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加强协作配合,给队友提供及时帮助。
六、教学评估本次活动主要对幼儿的积极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观察幼儿在比赛中表现,收集掌握幼儿比赛时的行为和语言,检查幼儿对比赛规则和要求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幼儿弥补不足,提高综合素养。
中班上学期体育教案《跨越小河》含反思

中班上学期体育教案《跨越小河》含反思
《中班上学期体育教案《跨越小河》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体育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上学期体育教案《跨越小河》含反思!
活动目标:
练习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及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粉笔、长绳等。
中班上学期体育教案《跨越小河》
活动过程:
1、设置小河
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活动场地上用粉笔和绳子设置出一条条小河,小河可排列成圆形、曲线等。
2、示范与练习
先让幼儿自告奋勇,尝试不同的跳跃方法,向大家表演。
教师给予指导,并重点示范和讲解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如,以前脚掌落地。
)然后,让幼儿自由练习这两种方法。
练习一定时间后,让幼儿排成一队,逐个跨越小河。
3、跨越小河比赛
将幼儿分成两组,先自由练习,然后两组比赛。
要求:立定跳和助跑跳相结合。
建议:
1、教师要控制好幼儿的活动量;场地要安全;小河的宽度要适合幼儿的跳跃能力。
2、活动结束,让幼儿收拾场地,培养幼儿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
活动评价:
大部分幼儿的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能力是可以的,都能较好的完成动作要领。
有个别的幼儿如邱李洋,何格等能力相对较弱,需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活动反思:
大部分幼儿的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能力是可以的,都能较好的完成动作要领。
有个别的幼儿如邱李洋,何格等能力相对较弱,需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中班上学期体育教案《跨越小河》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496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飞跃山河
幼儿园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飞跃山河
目标:幼儿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玩梯游戏,发展幼儿的跳、钻、翻、越等技能,培养幼儿勇敢、团结的精神。
器械准备:
梯子四架、玩具城堡四座、滚筒四个、桌子两张、小旗若干。
一:准备活动
配乐旗操
准备:
1、幼儿人手一面小旗,找好空地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做小旗操。
2、做完一段后要求幼儿左右手交换继续做,使肢体平衡发展。
动作:
1、上方摇旗要求:气宇轩昂,充满自信。
2、左右体前甩旗要求:象警察叔叔一样指挥交通。
3、左右蹬脚甩旗要求:就象远处的伙伴招手似的,蹬脚有力。
4、向上推旗要求:采用马步跳,做马步时立腰,目视前方。
5、左右舞花甩旗要求:舞花时旗子要贴着身体,甩旗有力。
6、长队舞龙要求:幼儿迅速排好一路纵队,跟老师学舞龙。
二:基本部分
玩具放置讲解:两架竹梯子分别侧立横架于四座城堡中代表“山河”(城堡在此又起固定作用),在“山河”的另一头分别对应放置两张桌子。
回来的路线上两边分别用滚筒架起两架梯子。
整个活动要求幼儿两路纵队进行游戏。
游戏1 翻跳城堡。
幼儿逐个用老师规定的方法翻过两座城堡。
方法:(以左手左脚为例)幼儿左手支撑于城堡上方,右脚踩在城堡的上沿,然后左脚从右脚的内侧穿过。
再踏跳过两张桌子后分别从两边通过滚筒与梯子搭建成的障碍归队。
游戏2 幼儿从梯子的下方钻。
方法:一手支撑地面,身体侧滑过去,尽量不接触梯子;然后两侧原路返回。
此处对场地要求较高,最好在较光滑的地面进行,而且梯子的高度控制得当。
两边归队。
游戏3 幼儿钻梯子孔。
方法:要求幼儿先用一脚穿进梯子孔,然后在身体后转的同时缩紧全身后顺势钻过梯子孔;两边归队。
游戏4 支撑踏跳。
方法:幼儿两手抓住梯子上方的一根横杆后,用一脚踩在梯子的下一横杆上并蹬踏,同时另一脚顺势摆过梯子,身体也随之越过。
两边归队。
游戏5 支撑蹬地跳。
方法:在游戏4的基础上幼儿的脚不踩梯子直接从地上蹬起越过。
能力差的幼儿可继续用支撑踏跳,以照顾全体幼儿。
两边归队。
游戏6 扶梯连续踩跳。
方法:幼儿双手扶梯连续踩到梯子的上下横杆后跳过梯子。
要求连续踩梯有节奏,尽量不要停顿,以保证动作的顺利完成。
两边归队。
游戏7 脱手连续踩跳。
方法:在游戏6的基础上幼儿不扶梯子连续踩梯跳过梯子,能力差的幼儿可继续用扶梯连续踩跳方法,以照顾全体幼儿。
两边归队。
三:结束部分
配乐放松操,略。
主要以放松下肢为主。
四:建议
A:幼儿完成规定的1、2、3、4、5、6、7游戏后,鼓励用自己的方法尝试完成。
B:归队路线上的障碍可改变,如:完成动作后拔小旗为胜,以增加趣味性。
C:基本部分的游戏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以渲染气氛,效果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