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拆装步骤图解

合集下载

REXROTH力士乐液压泵维修拆装要领

REXROTH力士乐液压泵维修拆装要领

REXROTH力士乐液压泵维修拆装要领液压泵用久了会磨损或者有物质堵塞更换液压油等系列小故障,当然力士乐液压泵也是不例外的,而且液压泵维修有些问题是可能自己通过拆解清洗安装回来可以正常使用很久的,但是有许多客户拆解了并不会安装回来,或者安装不到位造成力士乐液压泵更在的损害,为此宏业鑫整理了一些拆装液压泵的图片,让大家更好的注意一些细节问题避免造成二次损坏,注意以下细节可以完美节省一些维修费用:第一步:力士乐液压泵A4VSO180系列拆卸控制装置第二步:力士乐液压泵A4VSO180系列拆卸补油泵。

注意:标记装配位置第三步:力士乐液压泵A4VSO180系列拆卸泵的主体1.标记内六角螺栓的位置(1)记录螺栓应旋到的位置(2)把内六角螺栓旋到做好标记的位置(3)2.做好标记,拆下力士乐液压泵后端盖(连接块)3.取下后端盖和配油盘4. (1). 压下缸体(2)、拆掉固定内六角螺栓(3)、取出回转体组合件注意:不要刮伤力士乐液压泵缸体的表面注意:不要刮伤缸体的表面5.取出缸体及柱塞6.使用自攻螺母旋入未被金属封闭的部分(2处)再用老虎钳将密封拉出7 .使用软锤或铜棒轻将轴击出8.取出摇盘和轴承9.取出力士乐液压泵斜盘轴承的定位插销REXROTH高压泵维修拆装要领(一)、REXROTH高压泵的零件装配要领1、连杆柱塞组件装配⑴、将O形圈6*1.8涂上黄油,套在柱塞O形圈槽内,将陶瓷柱塞套入柱塞上,再套上紫铜垫圈;⑵、在螺纹上涂上少许厌氧胶,将柱塞螺母旋在柱塞芯上,用扳手旋紧;(注意:不得将陶瓷柱塞压裂,否则,以后会出现漏水、压力下降、箱体串水等缺陷);⑶、将柱塞与连杆用柱塞销装入定位;(注意:绕柱塞销旋转,柱塞与连杆应无卡死现象,且柱塞平面与连杆平面无干涉;⑷、将O形圈28*2.4抹上黄油后套在油窗上一同装入后盖内,并压上油窗压圈,压紧,再将O形圈95*3.1抹上黄油套在后盖上2、箱体部件装配⑴、将往复油封用工装压入箱体内(注:油封的内外唇口须抹上黄油,唇口朝里,压装时不得压反、压歪、压裂);⑵、将304轴承用工装压装到位。

《液压》实验(训)课指导书-液压泵CB—B型齿轮泵的拆装实验

《液压》实验(训)课指导书-液压泵CB—B型齿轮泵的拆装实验

项目二液压泵CB—B型齿轮泵的拆装实验
(一)实验项目名称:液压泵CB—B型齿轮泵的拆装实验
(二)实验学时:2学时
(三)实验目的
掌握液压泵CB—B型齿轮泵的拆装
(四)实验内容:液压泵CB—B型齿轮泵的拆装实验
(五)实验重点、难点:正确对液压泵CB—B型齿轮泵的拆装实验
(六)具体实验操作过程
实训安排
每组5~6位学生,老师指导,学生动手。

实训步骤
(1)、工作原理
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2)、CB-B型齿轮泵拆卸流程图
(3)齿轮泵拆卸注意事项
a. 仅有元件结构图或没有结构图的,拆装时请记录元件及解体零件的拆卸顺序和
方向。

b. 拆卸下来的零件,尤其泵体内的零件,要做到不落地、不划伤、不锈蚀等。

c. 在需要敲打某一零件时,请用铜棒垫在零件表面上进行传力,不能用铁锤直接
敲打零件表面。

d. 拆卸(或安装)一组螺钉时用力要均匀。

(4)、CB—B型齿轮泵的装配
装配时的顺序与拆卸的顺序相反,安装前要给元件去毛刺,以免不宜装配,检查密封元件有无老化,如有及时更换新的;在装传动轴与短轴时;位置不要装反;装中间的泵体时方向不要装反,有的零件有定位槽孔的要对准。

装配结束后检查有无漏装零件,然后运转其泵观察有无异常情况;最后让实验指导教师检查。

图文解读MANBWMC高压油泵拆检维护全过程

图文解读MANBWMC高压油泵拆检维护全过程

图文解读MANBWMC高压油泵拆检维护全过程1. 首先根据说明书查找备件:o-ring,所需要的专用工具,一定要清点到位,找齐工具,防止大意感觉都有,拆的时候发现却或者根本找不到的情况。

A如图更换的备件B所需专用工具如图对说明书所陈述的拆装程序,要点,等要十分的注意:①拆的时候在柱塞来出来后不能盘车,装配的时候也不能将顶盖螺栓上紧,应该根据说明书的要求将两个顶盖拆卸螺栓上上,然后在拉动齿条后柱塞凸肩与底座连锁后,盘车观察是否柱塞会顶起顶盖,如若如此则说明安装不到位,要重新检查安装。

2.现实拆装记录及问题或者检查要点对于拆装的程序根据说明书,下面简述一下并附有图片①关闭高压油泵进油前阀,回油管有单向阀,其他控制,安全空气切断,滑油泵停②拆下顶盖泻油管,刺破阀控制空气管,两个高压油管③拆下刺破阀总成,如图④用专用拉伸工具拆下顶盖内的吸油阀,如图将顶盖螺栓拆下来,有两根丝孔拆下螺杆可以安装专业螺栓,顶松顶盖,⑤将齿条拉升器松下,可将齿条法兰拆下,竟可能的拉出齿条,如图⑥关键地方来了: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起吊工具的巧妙之处,及使用方法如图:将起吊工具安装到顶盖总成,中心螺杆很明显装入柱塞里,锁紧环和指示手柄很大用处,可以通过它们判断是否我们已经将柱塞凸肩与推力块联锁脱开。

判断方法:竟可能拉出齿条,可能看到指示手柄与柱塞同步旋转,ok,接下来提升指示手柄看能否将柱塞提起来,因为联锁脱开后,柱塞凸肩没有固定了(当然不排除结碳),提升后,用锁紧环将中心螺杆锁紧,不让柱塞重新落入推力块造成锁住,拉不出来的情况。

如图拆顶盖总成A先将顶盖用螺杆松动,可以看到我们调节垫片的地方有松动。

B安装起吊工具,安装工具要安装到位,不能着急。

C竟可能拉出齿条,可能看到指示手柄与柱塞同步旋转,ok,接下来提升指示手柄看能否将柱塞提起来,因为联锁脱开后,柱塞凸肩没有固定了(当然不排除结碳),提升后,用锁紧环将中心螺杆锁紧,不让柱塞重新落入推力块造成锁住,此时可将柱塞齿条下面的导门打开,观察是否到位,我们的目的是安全拆装,检修,不是为了完成。

液压元件的拆装

液压元件的拆装

液压元件的拆装第一部分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拆装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们在原理上是类似的,都是完成液压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因此,它们在结构上也大同小异(有的可以完全转换,也有的分别设置了各自特有的零件).无论它们之间的差异如何,我们所讲过的容积式液压泵及液压马达都有以下两个共同点:必须具备一个或若干个作周期变化的密封工作容积;必须具备相应的配油装置.对于泵,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流量和压力这两个参数,为使这两个重要参数保持正常,我们必须设法解决泄露,噪音和困油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泵的性能和应用,所以在拆装过程中,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注意观察为减少这些问题在结构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对于马达,我们所关心的主要性能参数是转速和转矩。

除了观察它和泵的相同之处外,还要特别注意它的一些独特之处。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

正确地拆卸装配液压泵,是液压设备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齿轮泵广泛用于汽车液压系统,叶片泵、柱塞泵在工程机械等液压领域应用十分普遍。

依次,本部分重点介绍这三种液压泵的拆装知识。

一、齿轮泵拆卸装配齿轮泵有中压和高压之分,拆卸与装配中应注意分析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

(一) 实验目的1.掌握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加深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中、高压齿轮泵的异同;2.弄清齿轮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及其大小变化的方式;3.了解为解决困油,径向力不平衡,轴向泄油三大问题,提高齿轮泵性能在结构上所采取的措施。

(二)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增大,形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啮合点区域,轮齿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减小,形成排油过程.(三) 拆卸与装配1. CB—B 泵的拆装CB—B齿轮泵的结构见教材图。

(1)拆卸顺序1、清洗要拆卸的齿轮泵表面。

观察泵外表有无漏油痕迹,泵结构的连接方式。

螺钉及定位销钉数目与位置,记录铭牌标记内容。

液压泵拆解和装配事项

液压泵拆解和装配事项

液压泵拆解和装配事项(1)在拆解变量柱塞泵的时候,第一步应先拆液压泵的组合密封件,防止后来主轴松动后损伤密封元件:第二步应拆解控制阀总成,因为控制阀由连杆机构与主泵连接,如果不拆控制阀,主泵就无法拆下:第三步拆解补油泵,拆下补变量柱塞泵AR后就可以使用工具拆卸后端盖:第四步拆解泵的主体部分。

装配的过程正好与拆解的过程相反。

在拆解变量马达的时候,第一步先拆组合件;第二步拆解控制阀总成;第三步拆解组合阀:第四步拆解变量马达的主体部分。

(2)在安装某些配件的时候,要涂抹黄油,其作用一是在正确的位置黏结配件;二是在装配橡胶密封或配合元件的时候,黄油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保证橡胶密封件在装配过程中不被揉搓损坏。

例如在装配组合密封件的时候,每个橡胶密封件的装配点都需涂抹黄油,支撑静密封件的小弹簧也需涂抹黄油,防止在装配的过程中脱离或坠落。

(3)装配组合密封件之前,应注意将主轴的外露部分使用保鲜塑料膜包扎起来,防止主轴上的锐角和毛刺划伤铜、铝件或软质的密封件。

(4)在使用纸质件进行平面密封的时候,要对平面进行刮平处理,防止密封平面上有凸起、杂质和毛刺等。

使用平面密封垫片的时候,建议不使用任何密封胶。

(5)为了避免高压变量柱塞泵PVS(马达)内部元件装配后对主轴受力的影Ⅱ向,在进行装配之前,需要使用空壳体将主轴和轴承装配起来,单独检查安装后轴承的游隙。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在进行总体装配之前,还需要对轴承的游隙作检查,具体方法:把泵或马达的壳体和主轴及轴承装配在一起,测量主轴的游隙,根据变量柱塞泵PV16~PV270或马达的规格(即主轴的长度)调整游隙,通过增加或减少后轴承的垫片调整游隙。

(6)缸体和球铰是回转体的主要驱动元件,缸体和球铰有内花键。

主轴和缸体的花键上有个宽齿槽,而缸体和球铰的内花键上也有一个同样尺寸的宽齿,称之为“盲齿”。

在安装缸和齿槽对准,这样才能正确将回转体套装主轴并进入壳体,否则就安装不进去。

实验四液压泵拆装实验

实验四液压泵拆装实验

实验四液压泵拆装实验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实验四液压泵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实验以达到下列目的: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用液压泵、工具及辅料1、液压泵:齿轮泵2 台、叶片泵2 台、轴向柱塞泵 1 台。

2、工具:内六方扳手2 套、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3、辅料:铜棒、棉纱、煤油等。

三、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拆解各类液压泵,观察、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照规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2.3 双作用叶片泵型号: YB1 型叶片泵。

结构:结构见图2-4。

2.4.3.1工作原理当传动轴3 带动转子12 转动时,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于定子表面,沿着定子曲线滑动。

叶片从定子的短半径往定子的长半径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使得由定子4 的内表面、配流盘1、5、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

叶片从定子的长半径往定子的短半径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密闭容腔不断缩小,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

转子旋转一周,叶片伸出和缩进两次。

配流盘结构如图2-5 所示。

图2-4 YB1型叶片泵1、5—配流盘2、8—滚珠轴承 3—传动轴 4—定子 6—后泵体7—前泵体 9—骨架式密封圈 10—盖板 11—叶片 12—转子13—长螺钉2.4.3.2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1、拆解叶片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对称位置松开后泵体上的螺栓后,再取掉螺栓,用铜棒轻轻敲打使花键轴和前泵体及泵盖部分从轴承上脱下,把叶片分成两部分。

2、观察后泵体内定子、转子、叶片、配流盘的安装位置,分析其结构、特点,理解工作过程。

实验四 液压泵拆装实验

实验四 液压泵拆装实验

实验四液压泵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实验以达到下列目的: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用液压泵、工具及辅料1、液压泵:齿轮泵2 台、叶片泵2 台、轴向柱塞泵 1 台。

2、工具:内六方扳手2 套、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3、辅料:铜棒、棉纱、煤油等。

三、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拆解各类液压泵,观察、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照规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2.3 双作用叶片泵型号: YB1 型叶片泵。

结构:结构见图2-4。

2.4.3.1工作原理当传动轴3 带动转子12 转动时,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于定子表面,沿着定子曲线滑动。

叶片从定子的短半径往定子的长半径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使得由定子4 的内表面、配流盘1、5、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

叶片从定子的长半径往定子的短半径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密闭容腔不断缩小,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

转子旋转一周,叶片伸出和缩进两次。

配流盘结构如图2-5 所示。

图2-4 YB1型叶片泵1、5—配流盘2、8—滚珠轴承 3—传动轴 4—定子 6—后泵体7—前泵体 9—骨架式密封圈 10—盖板 11—叶片 12—转子13—长螺钉2.4.3.2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1、拆解叶片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对称位置松开后泵体上的螺栓后,再取掉螺栓,用铜棒轻轻敲打使花键轴和前泵体及泵盖部分从轴承上脱下,把叶片分成两部分。

2、观察后泵体内定子、转子、叶片、配流盘的安装位置,分析其结构、特点,理解工作过程。

3、取掉泵盖,取出花键轴,观察所用的密封元件,理解其特点、作用。

4、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决。

液压泵安装流程图-KEDA 技术部

液压泵安装流程图-KEDA 技术部

间隙
1.检查:外包装箱是否正常?
8.电机联轴器:梅花弹性件安装联轴器与主轴端面平齐
7.联轴器安装后,必须拧紧内六角紧定螺钉2.检查:液压泵型号是否正确? 3.搬运:正确的吊装方式 4.安装:严禁敲击油泵主轴!6.联轴器热装:油浴加热安装温度≤130℃,加热20min 5.联轴器冷装:工装安装,
联轴器与主轴端面平齐9.钟形罩安装:检测垂直度
及同轴度达到技术要求10. 装泵:由观测孔旋转两联轴器,联轴器间隙3~5mm 11.油泵安装后取出封口胶塞,按泵转向手动旋转电机风叶12.完成剩余管路附件的安装
据行业权威统计,外部原因导致液压泵损坏主要有:
30%以上液压泵故障是由不正确的安装造成,故障的50%是不正确的调试和运行导致,液压系统及介质清洁度决定泵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塞泵:
一、拆卸步骤:
第一步:拆变量机构
变量机构与斜盘
中间体与前泵体
第二步:拆压盘和柱塞
斜盘与柱塞
第三步:拆缸体
缸体第四步:拆前缸体和中间体
前泵体中间体
配流盘上的定位销
第五步:拆配流盘
配流盘
二、装配步骤:
第一步:在前缸体上安装配流盘(注意定位销的位置!)
第二步:安装中间体
放置中间体上连接螺钉第三步:安装缸体(注意要平放,不要强行放置!)
第三步:安装定心弹簧、内套和钢球
第四步:安装压盘与柱塞
第五步:安装变量机构
叶片泵:
一、拆卸步骤:
第一步:拆卸前后泵体
后泵体拆卸后
第二步:拆卸左配流盘
左配流盘
第三步:拆卸定子
拆卸前拆卸后
第四步:拆卸转子与叶片共同体(注意保护好叶片,小心叶片从转子内掉出!)
转子与转子上的叶片(注意叶片的方向!)
拆卸后
第五步:拆卸右配流盘
右配流盘
前泵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