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生产工艺解读
刹车片工艺流程培训

刹车片生产工艺流程
二.生产流程
A.钢背检验: • 钢背作为摩擦材料基体,承担着最基础的工作,所以前期需要对钢背进行处理 • 钢背检验:外协件的钢背需要依照我们的图纸进行检测,测量其尺寸、平面度等是否
符合我们的图纸要求。 • 对于检验合格的钢背,投入生产。检验不合格的,进行不合格品评审或者退货处理并
C.钢背抛丸(也叫喷砂处理) • 检验合格的钢背,在投入生产之前,需要进行抛丸处理。 • 钢背抛丸:因为我们所采购的钢背表面有污渍或者油污,所以需要进行抛丸处理,是
利用设备的高速旋转,让砂丸持续不断的击打在钢背面上,将污渍油渍等去除.
• 作用:1、去除表面氧化皮 2、去油和表面的一些杂物3、提高钢背表面的洁净度
压机、模具、脱模机、游标卡尺、电子称、自动称量机、配方料(摩擦材料)刮刀、 毛刷等。
刹车片生产工艺流程
• G.热处理: • 热压结束以后的产品必须要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目的使树脂充分化,使材料和材料之间更加
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弥补人员压制时间不足.采用的设备室热处理箱,热处理严格依照技术 要求实施。 • H.钻孔、开槽、平磨、倒角: • 热处理完成后的产品进行表面积加工,磨制到客户所需要的厚度,钻孔、开槽、倒角等符合 技术要求,采用的设备立式钻床、直线磨床、圆盘磨床、开槽机倒角机等 • I.烧蚀: • 烧蚀使未完全反应的摩擦材料分解掉,达到首次装车的舒适性,只针对陶瓷有机材料 • J.退磁和喷塑(喷粉): • 退磁工序是使产品完全不带磁性,不吸其他铁,去除表面残留的摩擦材料。 • 喷粉要注意静电电压、烘道温度和烘道烘烤时间,要注意喷涂厚度、均匀度和涂料履盖率, 产品塑层厚度:70±30μm
刹车片生产工艺流程
• K.移印喷码: • 喷码于摩擦材料或减震表面、侧面,要注意喷码的位置、大小、附着力和清晰度 • 具体参照客户的要求 • L.附件安装: • 铆装包括旋铆(PAD)和压铆(SHOE);要注意附件配置,附件定位,附件牢固
片生产工艺流程

片生产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在生产片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
这些原料包括活性药物、辅料、添加剂等。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原料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如纯度、稳定性、微生物限度等。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原料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避光、防潮、防尘等,以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二、配料与混合配料是将所需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的过程。
在配料过程中,要确保各种原料的质量和比例符合工艺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混合是使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均匀的过程,可以采用机械搅拌、气流搅拌等方法。
混合均匀度对于片的压制和成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三、压片成型压片成型是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压片机中,通过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将原料压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片剂的过程。
在压片过程中,要控制好压力、温度和模具的形状,以保证片剂的硬度和崩解度等质量指标符合要求。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产生裂片、松片、毛边等问题。
四、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对压制好的片剂进行表面修饰的过程,包括抛光、打滑、喷涂等。
表面处理可以改善片剂的外观和口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在表面处理过程中,要控制好处理条件和工艺参数,以保证表面处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五、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对生产出来的片剂进行质量评价和检验的过程。
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测、硬度检测、崩解度检测、含量检测等。
通过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改进,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六、包装与储存包装是将生产的片剂进行包装的过程,包括内包装和外包装。
内包装一般采用铝箔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外包装则采用纸盒或塑料盒等材料。
在包装过程中,要保证包装的完整性和密封性,防止产品受潮、受污或被污染。
储存是指将包装好的片剂存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良好、阴凉、无直射阳光,并注意防止鼠虫害。
七、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是对生产出来的片剂进行最终的质量评价和检验的过程。
成品检验应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包括外观、尺寸、重量、硬度、崩解度、含量等方面的检测。
锡片生产工艺

锡片生产工艺
锡片生产工艺是指将锡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处理,制成薄片状的产品。
其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熔炼、浇铸、轧制、模压、加工等环节。
首先,要准备适量的锡原料,通常使用的是锡锭或锡粉。
锡锭需要经过熔炼加热,锡粉则需要进行筛选除杂。
接下来,将锡材料熔化后,倒入浇注器中,通过铸造成型。
其后,将锡锭或锡板送入轧机中,经过多次轧制,压制成较薄的锡板。
为了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锡片,需要对锡板进行加工处理。
一般情况下,采用模压工艺,将锡板放入模具内进行加工,以获得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加工后的锡片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和加工成型等工序。
最后,对锡片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用途需求。
总之,锡片生产工艺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密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的支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 1 -。
动画概论课件——04 动画概论第四章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4-14 面部表情捕捉软件
图4-15 动作捕捉器
第三节 无纸动画的生产工艺流程
图4-16 激光摄像头
二、无纸动画的制作流程
前期策划—创意
故事脚本 美术设计 造型指定 后期制作
分镜头台本 先期录音
中期制作
动作设计 动态捕捉 光学捕捉 数字三维扫描 场景设计 三维建模生成
图4-17 手绘板
动作调整 三维渲染 后期特效 配音与配乐 合成输出 电影视频输出
三、后期
(一)校对拍摄 动画拍摄之前必须先进行校对,因为前面的制作都是分别进行的,虽然是在导演的监督 下工作,并且有各种详细、周密的蓝图,但难免会出差错。
(二)剪辑 剪辑即动画片的画面完成阶段。把事先拍摄冲洗好的电影胶片印制成工作样片转交给剪 辑人员,剪辑人员按导演分镜头台本来进行全片的剪辑工作。先初剪再精剪:初剪是先 去掉多余的画格,然后再把有用的胶片按序号用透明胶带接起来;精剪是按照导演的意 图使画面流畅、节奏明显,达到导演的最高艺术效果要求。剪辑既是蒙太奇的最终画面 体现,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动画概论 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节 传统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传统动画与计算机动画的生产制作流程, 以及无纸动画的生产制作流程和所用软件。 学习重点:传统动画制作流程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具体要求;二维、三维电脑动画制作 流程中软件的使用情况;无纸动画软件。
第一节 传统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节 传统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三)录音合成 动画片的录音分为前期录音和后期录音,录音的流程和电影录音工作基本相同。前期录 音是在动画制作的前期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录音工作,角色的声音塑造已完成。后期录 音是整个动画片生产完后,配音演员再到录音棚按照片中角色的口型去录对白。角色的 声音塑造依配音演员根据人物的性格来完成。
××片生产工艺规程

目录1.产品概述 (1)2.处方和依据 (1)3.工艺流程图 (2)4.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2)5.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3)6.原辅料规格、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7)7.质量控制要点、半成品(中间体)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20)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23)9.包装材料和包装的规格、质量标准 (28)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30)11.工艺卫生要求、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31)12.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32)13.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33)14.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定额与产品生产周期 (33)15.原辅料消耗定额 (34)16.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35)17.动力消耗定额 (35)18.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35)19.附页 (35)1.产品概述:[产品名称]:清火片Qin Huo Pian[剂型]:片剂。
[性状]:除去糖衣或薄膜衣后显棕褐色;味苦。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通便。
用于咽喉肿痛、牙痛、头目晕眩、口鼻生疮、风火目赤、大便不通。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注意]:无实热者及孕妇慎用。
[规格]:每板20片、每板12片。
[负责期]:二年。
[贮藏]:密封。
2.处方和依据:接下页[依据]:[批准文号]:3.工艺流程:3.1.工艺生产流程:大青叶流浸膏硬脂酸镁内包材去皮大黄粉过筛配料喷雾制粒整粒总混压片包衣内包装石膏粉成品外包装辅料薄荷脑外包材4.原药材的整理炮制:4.1.大青叶炮制操作方法:将大青叶挑选除去非药用部位,筛选除去泥、砂等杂质后用饮用水进行漂洗,漂洗干净后进行提取。
4.2.大黄炮制操作方法:将大黄挑选除去非药用部位,筛选除去泥、砂等杂质后用饮用水进行漂洗,漂洗干净后切制成1~2cm的厚片、干燥、粉碎成细粉,过5号筛。
4.3.石膏炮制操作方法:用漂白粉进行漂洗,漂洗后用饮用水冲洗,冲洗干净后,烘干(60℃以下)打碎、粉碎,过5号筛。
功能片的工艺流程

功能片的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根据配方准备好各种需要的原料。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Prepare various ra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recipe.2.称重混合: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称重混合。
Weighing and mixing: Weigh and mix various ra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recipe.3.碾磨造粒:经过混合的原料进行碾磨和造粒处理。
Grinding and granulating: The mixed raw materials undergo grinding and granulating.4.干燥烘烤:将制粒后的原料进行干燥和烘烤处理。
Drying and baking: The granulated raw materials undergo drying and baking.5.冷却清洗:经过烘烤的原料进行冷却和清洗处理。
Cooling and cleaning: Cool and clean the baked materials.6.包装标识:经过清洗的原料进行包装和标识处理。
Packaging and labeling: Package and label the cleaned materials.7.检验质量: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和评估。
Quality inspection: Inspect and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packaged products.8.贮存保管: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贮存和保管处理。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Store and preserve productsthat meet quality requirements.9.发货运输:对贮存好的产品进行发货和运输处理。
生产工艺验证

生产工艺验证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验证是十分重要的,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和有效性,在产品开发阶段要筛选合理的处方和工艺,然后进行工艺验证,并通过稳定性试验获得必要的技术数据,以确认工艺处方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众所周知,小试和中试成功后,在投入常规生产时出现各种问题,甚至无法生产的事例屡见不鲜,起原因即是在开发阶段没有进行必要的工艺验证。
当处方和工艺经批准注册后,在批准的工艺投入某一生产线进行常规生产前,也需要进行工艺验证。
此外,任何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变化,如供应商的变更、设备型号变更以及工艺条件的变更都应进行再验证。
验证方案的编、审批、实施,验证结果的汇总、报告、评价是十分重要的,验证文件应由各相关主管审核、批准。
一、产品确定处方和工艺前的预试验(一)、试验方案的设计在新的制剂产品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设计试验方案,对制剂的处方进行筛选并同时对生产采取的工艺进行探索,通常需考虑下述因素:①主药(活性成分)的理化性状;②根据常用量拟选择的含量规格达到片剂、胶囊剂项下各项质量要求拟设计的片重(胶囊重);③选择的片剂形状、素片或包衣片包衣材料及溶剂、直径或胶囊型号、色泽和透明与否等等;④拟选择辅料的组成、比例,尤其是崩解剂和黏合剂的选择;⑤采用工艺路线以及工艺路线对生产质量和稳定性的可能影响等。
(二)、试验小结在完成预试验后应写出试验小结供申报批次确认。
二、新产品处方、工艺的确认和关键工序的验证①根据预试验小结,在初步完成处方筛选和确认工艺路线后进行3~5个试制批次供临床申报,连续成功批次不少于3批。
使用的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需要经验证确定。
②在试制过程中对关键工序进行必要的验证,如对混合均匀度进行考察以便确定混合时间和转速、小丸装囊工序的磨损情况等等。
作为申报生产中试批次的依据。
③按照中国药典规定,通过不少于3各月加速稳定性试验和室温条件下的留样考察试验写出总结报告作为生产处方、工艺条件合理与否的技术支持数据。
头孢呋辛酯片制剂工艺

02
头孢呋辛酯片制备工艺流程
头孢呋辛酯原料药准备
原料药来源
确保头孢呋辛酯原料药的来源可靠,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制备出的头孢呋辛酯片的质量。
原料药质量标准
对原料药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杂质、纯度等,确保符合制备工艺的要求。
头孢呋辛酯片配制
配制比例
根据制备工艺的要求,将头孢呋辛酯原料药与适宜的辅料进行配比,以获得稳定的头孢呋辛酯片配方。
数据处理
对检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贮存条件下的 产品质量变化情况,以确定产品在贮存期间的变化趋势 。
有效期确定及再评价
有效期确定
根据长期稳定性试验的结果,结合产品的质量标准要 求,确定产品的有效期。一般来说,有效期是指在正 常贮存条件下,产品保持其规定质量的期限。
有效期再评价
在产品上市后,需定期对产品进行稳定性考察,以监测 产品在上市后的质量变化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发生,需 及时采取措施,如更改贮存条件、调整生产工艺等,以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根据市场反馈和产品标 准的更新,需对产品的有效期进行再评价,以保证产品 的安全有效。
THANKS
感谢观看
头孢呋辛酯片包衣
包衣材料选择:选择适宜的包衣材料 ,如薄膜衣、糖衣等,根据制备工艺 的要求进行选择。
包衣过程:将压制好的头孢呋辛酯片 进行包衣处理,通过包衣机将包衣材 料均匀地涂布在片剂表面,以增加美 观度、保护片剂不受损坏、提高药物 的稳定性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备得到符合要 求的头孢呋辛酯片制剂。在制备过程 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确 保产品质量稳定。同时,对于不同的 制备工艺和生产环境,可能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薄膜衣
在片剂表面包上薄膜衣层,具有美观、防潮 、防破损等优点,但需要使用较多的有机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生产工艺
1、引言: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骨密片生产全过程,对生产一定数量的成品所需的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进一步标准化。
2、依据: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骨密片生产的全过程。
7
4、责任:生产技术部、品质管理部以及工艺规程起草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程序:
5.1、配方
产品配方
原料配方量
××钙××g
××盐酸盐××g
淀粉 115.2g
硬脂酸镁 4.8g
制成 1000片
原辅料称量配料配比:以每批10万片计
5.2.1原辅料领料:称量岗位操作工依据《生产指令》,经小组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从库房领取原辅料。
清洁脱去外包装,通过缓冲间,移至物料暂存间。
5.2.2称量
5.2.2.1生产前准备:
1)复查工作场所:确认无前次生产遗留物,卫生清洁,温度、湿度等符合要求。
2)电子台秤:反应灵敏,回零、计量准确。
3)复核原辅料:品名无误、批号(编号)与检验报告单一致,质量合格。
5.2.2.2操作:
1)按电子台秤操规程,准确秤取各物料。
每批10万片,分一个批次配料,每次按10万片用量分别称量各原辅料。
2)每种物料称配后,应由第二人独立复核、签名。
品质监督员应现场监督或抽查称量记录。
3)秤配好的物料应袋入双层塑料袋中,扎紧后转入周转桶内,挂物料卡,转制粒工序。
5.2.2.3结束:
1)所有物料秤配结束后,应将剩余物料退回。
2)清理作业场所。
3)按规定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及清场记录。
5.2.2.4过程控制:
5.2.3制粒、干燥、总混过程:
5.2.3.1生产前准备:
1)复查作业场所:确认无前次生产遗留物,卫生清洁,温度18--26℃、湿度40-65%等环境符合要求。
2)设备:状态标志完好,清洁合格。
3)复核物料:名称、数量无误。
5.2.3.2混合:
将碳酸钙、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淀粉三者按处方比例加入槽型混合机,按混合机操作规程混合10-15分钟,将上述辅料混合均匀。
5.2.3.4制粒:
待辅料混合均匀后,加入8%淀粉浆适量混合制软材,以手握成团,轻触即散为度,用12目尼龙筛网依摆式颗粒机操作规程制湿颗粒。
5.2.3.5干燥:
将制得的湿颗粒平铺于不锈钢托盘上,成厚约1Cm的薄层,从上往下一层层放置热风循环烘箱,50-60℃干燥3--4小时后,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检颗粒水分在9%以下后,将颗粒从下往上一层层收装入料斗转入总混。
5.2.3.6整粒、总混:
1)按摇摆式颗粒机操作规程进行,将干燥后的颗粒过14目筛整粒。
、
2)整粒后颗粒与辅料一起到入混合机,按混合机操作规程进行混合,混合15分钟,放料。
、
3)将总混后颗粒装入双层塑料袋中,放物料流转证,扎紧袋口,挂物料卡,交中转站。
5.2.3.7中转站管理员复核验收后填写货位卡,贴“待检”黄牌。
填写《请验单》,请品质管理部取样,按中间体质量标准检验颗粒,合格后更换“合格”绿牌。
5.2.3.8过程控制:
5.2.3.9结束:
1)按所使用设备的清洁规程清洁设备,完成清场。
2)按规定及时填写生产记录,清场记录。
5.2.4压片:
5.2.4.1生产前准备:
1)复查作业场所:确认无前次生产遗留物,卫生清洁,温度18-26℃、湿度40-65%等环境符合要求。
2)设备:状态标志完好,清洁合格,冲头冲摸完好。
3)复核物料:名称、数量无误。
5.2.4.2压片:
5.2.4.3装好冲模,并用75%乙醇清洁消毒。
5.2.4.4从中间站领取检验合格的颗粒,核对品名、产品批号、数量等无误。
5.2.4.5调整填充量,试压成松片,称量,反复调节,直至片重符合要求,开机,
调节压力、转速,检查片面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后正式开机压制。
5.2.4.6压片过程中每隔15分钟取10片称重,填写称量记录,平均片重应在允许范围内,并随时检查片面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
质量监督员随时取样测片重差异。
片重控制在0.45-0.51g。
5.2.4.7将压好的片子放入衬有洁净塑料袋的周转桶内,放置物料流转证,扎紧袋口,加盖封好,称量,填写物料卡,交中间站。
5.2.4.8结束:
1)按所使用设备的清洁规程清洁设备,完成清场。
2)按规定及时填写生产记录,清场记录。
3)将冲头、冲摸拆下,清洁。
5.2.4.9中间站管理员检查验收后贴“待检”黄牌,填写《请验单》,请品质管理部化验员取样检验,合格后,更换“合格”绿牌。
5.2.5包衣:
5.2.5.1 生产前准备:
1)复查作业场所:确认无前次生产遗留物,卫生清洁,温度、湿度等环境符合要求。
2)设备:状态标志完好,清洁合格。
3)复核物料:名称、数量无误。
5.2.5.2包衣
5.2.5.3配制包衣液:原辅料称量配料配比:配制10000ml计
5.2.5.4检查包衣机,设备完好后,开启电源。
将准备好的素片加入包衣锅中,在干燥符合要求下开始包衣。
5.2.5.5将包好的片子放入衬有洁净塑料袋的周转桶内,扎紧袋口,加盖封好,并称量填写物料卡,交中间站。
5.2.5.6结束:
1)按设备清洁规程清洁包衣机。
按规定清场,填写清场记录,完成清场请验。
2)填写批生产记录。
5.2.5.7过程控制:
5.2.6铝塑包装
5.2.
6.1生产前准备:
1)复查作业场所:确认无前次生产遗留物,卫生清洁,温度、湿度等环境符合要求。
2)设备:状态标志完好,清洁合格。
3)复核物料:名称、数量无误。
5.2.
6.2压板
5.2.
6.3装好铝箔和PVC硬片安装,开启电源、调节温度、预热至上加热板115℃—130℃,下加热板115℃—130℃,热合140℃—150℃。
5.2.
6.4待温度达到要求时加包衣片,开机。
随时检查是否有漏片、叠片,冲切位置是否准确,压合要严密、点线密合纹清晰,注意及时将有质量缺陷的铝塑板剔除,每板两粒。
5.2.
6.5铝塑板装入塑料袋,方入周转框,通过传递窗交到包装间。
5.2.
6.6结束:
1)按设备清洁SOP清洁铝塑机。
2)按规定清场,填写清场记录,完成清场。
3)填写批生产记录。
5.2.
6.7过程控制:
5.2.7包装
5.2.7.1生产前准备:
1)复查作业场所:确认现场清洁、无上次遗留物,设备完好、清洁。
2)根据《批包装指令》领取标签、瓶子、瓶盖、小盒、说明书、中盒、纸箱、封签等包装材料。
5.2.7.2印字
1) 根据《批包装指令》,给标签、中盒、纸箱加盖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
2) 在盒子上印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要清晰,并经过复核。
5.2.7.3 装瓶、装盒、装箱
1)每一瓶装30(20)个铝塑板,干燥剂一个,密封严密,不得漏气,旋紧瓶盖。
包装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的铝塑板、包装材料,应及时剔除。
2)每中盒装两瓶,一张说明书,用封签封好。
3)每箱装二十中盒,确保数量足够。
4)放装箱单,用胶带封好箱口。
5.2.7.4结束
1)包装完后,统计包材数量,由包装组组长进行物料平衡计算,应为100%,不合格或报废的包装材料应按规定销毁。
2)按规定清场,填写清场记录,完成清场请验。
3)填写批生产记录。
3)每天包装完成的成品必须及时寄库,每批包装完成后。
4)由库房管理员填写《请验单》,请品质管理部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正式入库手续。
5.2.7.5 过程控制
5.3、质量标准
5.3.1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5.3.2 标志性成分
标志性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5.3.4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理化指标
5.3.5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请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