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术五下第10课《水墨诗心》ppt课件2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美术《10. 水墨诗心》课件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10. 水墨诗心》课件 湘美版
一:回顾导入
水墨诗心
—诗意画创作
学校:江津区永兴小学校 执教:周建
二:展开
梅 花 月 影 图 轴
谁能回顾总结 一下《梅花月 影图》诗意画 在构图、造型 和笔墨方面的 表现方法?
二:展开
鱼 戏 莲 图
谁能从“构思、 构图、笔墨、 效果”来总结 一下《鱼戏莲 图》的表现方 法?
二:展开
诗画配对
图一 图三
渭 城 曲
思考:你是通过画中哪些内容找到这句诗的?
劝渭 君城 更朝 尽雨 一浥 杯轻 酒尘
西客 出舍 阳青 关青 无柳 故色 人新
二:展开
寻 隐 者 不 遇
只松 在下 此问 山童 中子 云言 深师 不采 知药 处去
二:展开
山 行
停远 车上 坐寒 爱山 枫石 林径 晚斜 霜白 叶云 红深 于处 二有 月人 花家
诗意,画一幅水墨画。
注意事项:
1、构思画些什么? 如何表现诗意和突出 主体? 2、构图布局,画景物要有主次,遮挡,疏 密,大小,远近关系。 3、注意笔法和墨色要富于变化。
春 水 归 舟
张 大 千
七:展示评价
自评:自己介绍作品是表现的哪一句 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互评:1、最符合诗句意境的是哪一幅? 2、笔法墨色变化运用最好的是
四:教师示范
谁能总结一下我们的创作步骤?
五:学生作品展示借鉴
二不 月知 春细 风叶 似谁 剪载 刀出
五:学生作品展示借鉴
早小 有荷 蜻才 蜓露 立尖 上尖 头角
五:学生作品展示借鉴
红白 掌毛 拨浮 清绿 波水
五:学生作品展示借鉴
凌墙 寒角 独数 自枝 开梅
六: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请根据自己熟悉的一首古诗的

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三课 《 第十课 水墨诗心

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三课   《 第十课 水墨诗心

第十课水墨诗心教学目的1.情意领域: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的感受;2.认识领域: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形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巩固水墨画技法;3.操作领域: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

教学重点:巩固水墨画的基础技法,欣赏并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临摹改编名画。

教学难点:根据个人对原做的感受,大胆地利用色彩、内容、技法的变化创造变体画。

教学准备:师:范图、示范工具,生:水墨画工具。

第一课时水墨诗心一、名画赏析1.李可染先生画的《秋风吹下红雨来》,这只是他众多的牧牛图中的一幅。

漫天飞扬的红叶,概括出整个秋天的景色,一个牧童悠然骑在牛背上,牛用一块重墨,使主体突出。

这虽然表现的是普通的农家生活,但在画家的笔下,却满是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画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感情。

2.《蛙声十里出山泉》创作于1951年,是齐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

纵129厘米,横34厘米。

老舍与齐白石是一对好朋友。

有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

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然后想请齐白石先生根据这句诗作幅画,用画去表现诗中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

齐白石先生欣然接受,但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

(据说齐白石先生经过了几天的认真思考)。

最终,齐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创作出了这幅著名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

(二)作品内容介绍: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未画青蛙,只画几只蝌蚪在逆水游动,旁边是山石。

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

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也在大声鸣叫。

五年级下册美术《10. 水墨诗心》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10. 水墨诗心》 湘美版


营造出欢快热闹气氛)



吴 昌
1:画中描写了“月”和“影”吗?

2:月影在哪儿?(墨色浓淡表 现的光影体现月的位置)



3:以物喻情”,用诗意的形象表

现的特点,在“月”与“影”,

“梅” :“与“人”之间展开丰富

的联想。
桂 花 清 代
恽 寿 平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 王维 《鸟鸣涧》)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唐 李白《咏桂》)
秋 菊 朱 屹 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 陶渊明)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诗画小游戏:根据画面猜诗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 , 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牧 童 骑 黄 牛 , 歌 声 振 林 樾 。
作业:尝试用简短的文字说出下
列两幅作品的诗意。
小篷船 潘天寿
春水归舟 张大千
这两幅作品的意境一样吗?
《小篷船》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表现了杨柳江岸的和煦春风,绿水行舟 的安详景象,《春水归舟》以浓重的破彩渲染了浓浓春意。
秋 风 吹
3:秋色中的牧 童表现什么样的 心情?

4:画家用什么笔法来

表现“树林”和“落

叶”的?

5:在墨色上你又有什么 发现?
1:画面没有蛙,何来蛙声?



小结:诗和画都妙在一个“出”字,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0课:水墨诗心(13)-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0课:水墨诗心(13)-湘美版

四 君 子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自从画得湘兰后, 更不闲题与俗人。
兰 《水墨兰花》明·徐渭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竹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请你根据自己 对以下四句古 诗的感悟,从 四幅作品中选 择相互匹配的 画面
•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 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 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 王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 点就跳起来了。
•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 放学后,我很开心。
• 难忘的一天 •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 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 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第四名,202, 王跳跳。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也开心得差 点就跳起来了。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0课:水墨诗心(41)-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0课:水墨诗心(41)-湘美版

欣赏:说说从这些画里 看出了哪句古诗?
根据 自己喜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秋风吹下红雨来》
●你看到了什么? ●描绘了什么季节? ●从哪些地方看出 笔●法“:中风锋吹、侧”锋和“红 雨”?
墨色:焦、重、浓、淡、清
构图:借物抒情
●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老人的一幅重要作品。仅这幅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 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一次,老 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 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 官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 难题。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 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 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 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
意在画外 的 笔 墨 表 现 出 来 。 当 老 舍 先 生 打 开 齐 白 石 的 画 看 完 之 后 , 高 兴 得 拍 案 叫 绝 。 只 见 老 人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 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 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还在大声鸣叫。 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 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 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 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还有一种说法是:画青蛙, 只画几只蝌蚪逆水而游动,旁边是山石。据说这是老舍出题,有好多画家参与,最 后公认齐白石的最好。为什么呢? 原来,欣赏艺术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特别是诗 歌),都离不开鉴赏者的生活经验,人们依据作品所寄托的意象,也就是画面的形 象,唤起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像,从中就会感受到一种艺术美,将画面还原成 生活现实。具体来说,由画面上那几只蝌蚪,我们想到,蝌蚪是青蛙的卵变成的, 自然就想起青蛙;青蛙在交配前,都有一段谈情说爱的日子,他们不停鸣叫,这就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水墨诗心》课件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水墨诗心》课件

*看整体效果:笔
墨、线条疏密等
1985
李 可 染
秋 *作品描绘了什么 风 季节? 吹 * 从哪些地方可以 下 红 看出“风吹”和 雨 “红雨”? 来 *画家用什么方式
1985
来表现“风”和 李 “雨”? 可 染 *秋色中的牧童表 现出怎样的心情?
秋 风 吹 下 红 雨 来 李 可 染
1985
古人写秋景,往往有一种 伤感情调,悲凉气氛。李先 生画秋景却有一种欢乐的 情调和热烈的气氛。《秋 风吹下红雨来》这个画题, 来自石涛 的题画诗。秋风 吹落叶像红颜色的雨,情 调很愉快,也很美。画家 取石涛诗意,经过自己情 感的陶铸和 意匠加工,浓 墨重彩创造了这幅画的意 境画中秋叶流丹,如烁彩 霞,牧童骑牛,沐浴在飘 舞的"红雨"中,那怡 然自 得的神情,让人妒羡。

这幅《秋风吹下红雨来》只是 他众多的牧牛图中的一幅。漫天飞 扬的红叶,概括出整个秋天的景色, 一个牧童悠然骑在牛背上,牛用一 块重墨,使主体突出。这虽然表现 的是普通的农家生活,但在画家的 笔下,却满是诗情画意,充分体现 了画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真 挚感情。
齐 白 石 ( - )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南齐“谢赫六法”(画品)
一、气韵生动: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 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 是“六法”的灵魂。 二、骨法用笔:主要的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 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 三、应物象形:刻画出对象的形态外观 四、随类赋彩:是说着色与所画的物象相似 五、经营位置:构图 六、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学习绘画艺 术的方法:临摹。


诗和画都妙在一个“出”字。 山涧泉水自远处来,小蝌蚪 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的游动 着,告别了他们的妈妈,自 然让人联想到蛙的叫声。画 面墨块和线条交相呼应,营 造出欢快热闹的气氛。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水墨诗心》课件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水墨诗心》课件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
10.水墨诗心
齐白石(1864 —1957)
这句诗你联想的了什么?
蛙声十里出山泉
1951 齐 白 石
题不倒翁
乌纱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破, 通身何处有心肝。
• 秋风吹下红雨来
李可染(1907—1989)
我会连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选择适宜的诗句,画一幅自己喜爱的水 墨画作品。 ②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不过多强调技法、 技巧,凡是有新意的作品,均以肯定。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睛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傅 抱 石 ( 中 国 画 )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同一首诗,不同的作者来 表现,会有不同的意趣。
猜一猜:这幅画表现的什么诗句?
这幅画是什么构图方式?
梅 花 月 影 吴 昌 硕 ( 晚 清 )
小伙伴的作品欣赏
小伙伴的 作品
习作要求:
走进大自然, 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拿起画笔,描绘我们 的生活。 老师相信同学们的 生活一定会充满诗情画意
Hale Waihona Puke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谢谢大家!

作业展评
• 运用了什么笔墨语言?(中锋、侧锋;浓 墨、淡墨;点、线、面) • 表现了哪句诗的意境?

水墨诗心课件

水墨诗心课件

10.水墨诗心(肖云晁庄小学张翠侠)教材分析:教材包括十九个课题,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突出美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美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把名人名画作用于水墨画的形势,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巩固水墨画技巧。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象,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五年级阶段是对美术认识的初级阶段,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造型表现课中,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诗配画欣赏《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背景图欣赏。

诗配画这对黄金搭档,在美术中的绝妙结合。

板书:10.水墨诗心二、欣赏名家、名画:1.李可染:中国现代杰出中国画家,李可染的牛、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都是非常有名的。

欣赏《秋风落下红雨来》。

2.齐白石:代表作《十里蛙声出山泉》3.吴昌硕:清末明初著名艺术家,喜画梅花,首先从价格上了解吴昌硕的画。

《富贵神仙图》1097.6万元成交。

《墨梅册》279万元成交。

下面一起欣赏吴昌硕,墨梅图中其中一幅,它的构图、立意。

首先,重点突出。

其次,诗画相吻合。

最后,中国画讲究留白,大片大片的留白,让你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就是我们所崇尚的“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小结:这也是中国水墨画的特点:简洁生动、立意新颖、意味深长。

三学习活动一1 尝试用简短的文字指出所给几幅画的诗意。

桂花(清代)恽寿平小篷船潘天寿春水归舟张大千2 根据你对以下四句古诗的感悟,从四幅作品中选择相互匹配的画面:(傅抱石山水四幅):第一幅:崇山峻岭之间,红叶点点。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第二幅:山水之间,十里长亭,客人依依惜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墨诗心
老 舍 先 生
老舍
齐白石
老 舍 和 齐 白 石 的 故 事
讲故事: 1951年,老舍选了苏曼殊的四句诗句 向“齐老人”求画。91岁的齐白石 看后说:“这难不倒我,不就是‘春夏 秋冬’的内涵吗?”老舍先生受到 鼓舞,就又找了四句难度更高的诗句 再次向齐白石求画,其中最难的 一句就是查初白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如何才能表现山泉出“蛙声”的意境呢? 如果你是齐白石老先生,你会怎 样画呢?
小篷船 潘天寿
春水归舟 张大千
你能用文字表述潘天寿《小篷船》和张大千《春水归舟》 两幅画表现的意境吗?
思 考
我们赏析一幅画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感受、分析画面所表现的意境? • 立意、表现手法
(A) (B)
1.《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2.《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 3.《江雪》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山行》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
2
(C) (D)
1
3
桂花 清 恽寿平
秋秋菊》两幅作品命题吗?
画面没有蛙。何言蛙声? 齐白石 冥思苦 想三天 三夜之 后,他 终于找 到了灵 感,提 笔完成 了这幅 绝品。
诗、画就妙在一个 “出”字。山涧泉 水自远处来,小蝌 蚪在湍急的水流中 欢快的游动着,告 别了它们的妈妈, 自然让人联想到蛙 和蛙的叫声,可说 是意在画外。画面 墨块和线条交相呼 应,营造出欢快热 闹的气氛。
秋 风 吹 下 红 雨 来
• 画中描绘了“月”与 “影”了吗?
• 中国传统绘画并不直接模 仿自然现实的光影,这幅 画通过湿润的墨色来表现 晨露中梅树婆娑的姿态, 用飘然的雾蔼表现凌晨的 时间环境。这幅画凸显传 统文人画“以物喻情”, 用诗意的形象表现的特点。
请你根据自己 对以下四句古 诗的感悟,从 四幅作品中选 择相互匹配的 画面
“秋风吹下红雨来”出
李 可 染
自清初画僧石涛的诗句, 这句诗用了比喻手法。作 品描绘了哪个季节?从哪 些地方可以看出风吹和红 雨?画家用什么方法来表 现风和雨?秋色中的牧童 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在中国画中,诗与画 往往相辅相成。画家或依 诗作画,用画的形象体现 诗的意蕴;或画上题诗, 让诗意与画意相得益彰; 或画透诗味,不题诗却自 有诗意洋溢的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