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7.成立共和国 1923 年,凯末尔创建了人民共和党,同年,土耳其 共和国宣告成立,他当选为总统。土耳其进入了新的历 史发展时期。
清单二
实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革
建立世俗国家,迈向现代文明
1.改革措施
政治 法制 经济 文教 社会 生活
政教分离 废除土耳其的苏丹·哈里发制度,实行___________
制定了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以 西方法律 为蓝本制 定民法、刑法和商法 颁布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将荒废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 地的农民,在农村成立_________ 农业银行 和信贷合作社
清单三
凯末尔改革的成效
土耳其的复兴
1.政治领域 土耳其由一个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 资本主义 国家。 2.外交政策 奉行和平主义,提出“同 西方和平,同东方也和平”,赢 得了很多国家的尊敬。
3.经济领域 改革效果显著,1927~1939 年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三位。 4.文教事业 教育与 宗教 实现分离,一批高等院校和技术学校建立起来。 5.社会生活 走向世俗化和现代化,尤为典型的是 妇女 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凯末尔被土耳其人尊为“ 国父 ”。1938 年 11 月 10 日去世。
[结论形成] 凯末尔改革的意义与局限 1.意义
(1)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的凯末尔政府的改革
其走上了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它代表了土 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在政治方面,政权、社会同宗教的分离,
(3)在经济方面,基本上改变了封建的、半殖民地的生产 方式,使土耳其基本上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帝国主义的 奴役,初步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 (4)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的改革,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 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因此,凯末尔的改革是同时代亚非半 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课件

【角度3】► 从改革的中心内容角度分析
提示
(1)政治上实行政权、社会同宗教的分离,有助于
巩固民族独立和共和制度,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2)经济上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发展经济,使土耳其进一 步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帝国主义的奴役,初步发展了 民族资本主义。
(3)文化教育和社会风俗上的改革,振奋了民族精神,坚
映了凯末尔改革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从材料中还可以看
出他改革中的一些策略方法。
答案 图强。
(1)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振兴民族,变革
发展时期。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 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
有过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二、建立世俗国家,迈向现代文明 1.凯末尔改革的措施和作用 苏丹· 哈里发 制度,实行政教分离;制 (1)政治改革:废除____________ 定宪法,以西方法律为蓝本制定民法、刑法和商法;在外
校建立起来,文化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陈规陋习 ,使社会向世俗化、 (4)社会习俗:废除种种_________ 现代化 的方向迈进,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_______ 2.凯末尔主义 (1)形成:在土耳其建国和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套 完整的政治思想理论体系。 民族主义 、平民主义、国家主义、 (2)内容:共和主义、_________ 世俗主义 和改革主义六大原则。 _________
2.重大活动 (1)1919年9月,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要求 凯末尔 为首的代表委员会,负 民族独立 _________的纲领,成立以_______
责领导全国的民族斗争。
国民军 ,并担任总司令。 (2)凯末尔建立土耳其_______
安卡拉 召开大国民议会 (3)与苏丹政府决裂,于1920年在_______ ,成立了临时政府,并任临时总统 。 洛桑条约 》,收回大 (4)赶走外国军队,与协约国签订《_________ 片领土,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5)1923年,凯末尔创建了人民共和党。 土耳其共和国 宣告成立,凯末尔当 3.历史意义:1923年,_____________ 选为总统;“凯末尔革命”成功,使土耳其进入了新的历史
选修4-专题四-“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国徽:为一弯新月和一 颗五角星,寓意与国旗 相同。有时将月和星置 于一个红色椭圆形中, 其上方写着“土耳其共 和国”。
土耳其,有着6500年的悠久历 史。土耳其民族,公元8世纪时 被唐朝军队驱逐,从阿尔泰山 地域的突厥民族迁徙而来,他 们所定居的小亚细亚和巴尔干 半岛东部,先后成为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中 心,拥有十三种不同文明的历 史遗产,被称为“文明的摇 篮”。建立于13世纪的奥斯曼 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苏丹不仅是这个国家的君主, 还是作为国家的伊斯兰教教主 “哈里发”。
有了一只革命 的武装力量
成立了新的革 命最高权力 机构
时间 大事 结果 1920年 协约国迫使苏丹政府签定 土耳其的民族 《色佛尔条约》土耳其沦 独立运动取得 为英、法、意、希的半殖 了初步胜利 民地。依靠广大群众和国 际上苏俄的援助,土耳其 国民军很快击溃了苏丹政 府的反动军队,将英、希 等国的入侵军队先后击退 1922年 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除苏丹 反封建斗争取 11月 制 得胜利
㈠ 创建组织 1、凯末尔的出身和学生时代 2、早期革命活动 3、创建领导独立运动的组织
1919年起,他统一各地以商业资产阶级为核 心的护权协会,成立土耳其民族代表委员 会,领导民族解放运动,建1、背景: 土耳其一战战败,沦为英法的半殖民地 2、主要过程:
第4课 “土耳其之父”凯末 尔 课标要求:
了解凯末尔在领 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 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 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 兴中的贡献。
国名:土耳其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urkey)
(国名释义:“土耳其”一词由“突厥”演变而来。在鞑靼语 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 国家 )
1922年8月,凯末尔(行礼者)检阅他的士兵
第12课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1923年7月,在洛桑出席签订《洛桑条约》的土耳其代表团。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凯末尔当选为总统。
人民共和党的党旗标志上 的六个箭头代表凯末尔主 义的六大原则:共和主义、 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 家主义、世俗主义和改革 主义。
1923年凯末尔创建了人民共和党, 图为人民共和党党旗标志
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将 荒废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在农村成立农业银行和信贷合作社
在文化教育方面,在全国建立起各级 各类学校,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 在社会生活方面,废除了各种陈规陋 习,使整个社会向世俗化、现代化的 方向迈进
凯末尔主义
共 和 主 义
民 族 主 义
平 民 主 义
国 家 主 义
建立世俗国家,迈向现代文明
凯末尔认为,要使土耳其真正富强起 来,就必须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 破除落后的传统。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 他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
废除了土耳其的苏丹•哈里发制度, 实行了政教分离
凯 末 尔 主 持 的 民 主 化 改 革
制定了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以西方 法律为蓝本的民法、刑法和商法
世 俗 主 义
改 革 主 义
在土耳其பைடு நூலகம்国和改革的过程中,凯末尔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 治思想理论体系,被称为“凯末尔主义”。
土耳其的复兴
独立后的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不断向 文明的现代社会迈进。
外交政策:凯末尔奉行和平 主义,提出“同西方和平, 同东方也和平”,新生的土 耳其赢得了很多国家的尊敬
政治领域:土耳其由一个 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 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改革:1927年至1939年 期间,土耳其的工业发展速 度居世界第三位。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影响
土耳其的封建君权和神权 政体变为资产阶级共和政 体
社会 习俗
(1)改变传统观念,有 利于资本主义文明的传播; (2)提高妇女地位,解 放 妇女思想。
文化 教育
(1)文字改革:阿拉伯字母→拉丁字 (1)提高国民文化水平; 母, 拼写土耳其语; (2)培养了大批人才; (2) 教育改革:关闭教会所属学校; 教育机构隶属国家;
凯末尔从小酷爱军事,似乎对军事有着一种天生的悟 性。12岁那年,他违背母亲的意愿,偷偷考入萨洛尼卡 的军事学校,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军旅生涯。他聪慧、 勤奋、为人正派,很受老师的喜欢。有位同名的数学老 师干脆不叫他的本名穆斯塔法,而是称呼他凯末尔(土 耳其语“正义”的意思)。在军校学习期间,除军事课 程外,他对数学、化学、历史、文学都有浓厚的兴趣。 他立下宏愿,要读尽天下的好书,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为自己的楷模,长大后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 18岁时,他考进伊斯坦布尔军事学院深造,这时的奥 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是日落西山,沦为西方列强欺凌争 夺的半殖民地。青年凯末尔的爱国主义意识被唤醒,他 如饥似渴地阅读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学 者的著作和土耳其诗人凯马尔的爱国诗篇,进一步认识 到封建领主的贪婪残暴,民族压迫的深重与素丹专制制 度的野蛮落后。这些思想为凯末尔以后的革命和改革奠 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于传播反对专制的新思想,1905年凯末尔以上尉军 衔从军事学院毕业时,遭到了放逐式的派遣,驻防在国 内外各种社会矛盾都很集中的大马士革。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 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历史的巨大 进步。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 为发展民族经济,推动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 前提条件。 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洲、非洲民族 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 创了这一趋势的先声。 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落后国 家的当务之急,也是以后独立民族国家走向富强 的道路。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所进行的以世俗化 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岳麓社版选修四《土耳其国父凯末尔》教案及教学反思

岳麓社版选修四《土耳其国父凯末尔》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生平经历和贡献;2.掌握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思想;3.提高学生对于世界各国历史人物的学习兴趣和热情;4.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土耳其的历史背景;2.凯末尔的生平经历和贡献;3.凯末尔的思想及其影响;4.教材选读及相关材料阅读。
1.3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阶段性讲解:对于历史背景和凯末尔的生平经历及其贡献进行讲解;2.简短视频播放:播放有关凯末尔及其所创建的土耳其共和国的简短视频;3.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展开对凯末尔思想及其影响的探讨;4.教师点评:结合教材及阅读材料进行点评及解答。
1.4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步骤:1.(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土耳其的历史背景。
2.(10分钟)讲解凯末尔的生平经历及其贡献。
3.(10分钟)播放有关凯末尔及其所创建的土耳其共和国的视频。
4.(10分钟)分小组讨论,展开对凯末尔思想及其影响的探讨。
5.(10分钟)教师点评及解答。
6.(5分钟)巩固及总结。
1.5 教学评价教育评价是指对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质量、效果、程度等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
针对本节课的评价方式为:1.自我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2.教学评价: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及自身教学过程进行评价;3.同伴评价: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岳麓社版选修四《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融入感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学目标的设计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效果和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
高二历史选修4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高二历史选修4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引言凯末尔·阿塔图尔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被称为“土耳其之父”,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统。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将领和改革者,对土耳其现代化和西化发挥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生平和他在土耳其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早年生活与教育凯末尔·阿塔图尔克于1881年5月19日出生在奥斯曼帝国的塞尔维亚驻地萨洛尼卡(现属于希腊)。
他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海军上校。
凯末尔从小就表现出智慧和领导才能,很快成为他们家庭的骄傲。
在接受基础教育后,凯末尔赢得了参加穆斯塔法凯姆中学的资格。
这一时期,凯末尔对历史、政治和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的教育背景为他将来的领导职责奠定了基础。
军事生涯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军事生涯是他日后成为领导人的关键一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奥斯曼帝国军官参与了多次战斗,并因英勇表现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声誉。
然而,他对奥斯曼帝国的失败感到沮丧,并认为其政府的腐败与保守主义是导致失败的原因。
在奥斯曼帝国战败后,凯末尔·阿塔图尔克与其他一些军官一起创立了土耳其民族主义团体,并开始反对继续存在的苏丹制度。
此后,他领导土耳其民族主义武装力量,成功击败了外来势力,并在1923年宣布了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
政治改革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在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后,着手推进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以使土耳其摆脱过去帝国制度的影响,迈向现代化。
他的政治改革包括废除苏丹制度,建立议会制度,实施宪法,推动法律改革,建立新的教育系统等。
他还倡导世俗主义,并将土耳其从伊斯兰法治转变为民主法治。
这些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宗教和社会观念,为土耳其的进步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社会变革除了政治改革,凯末尔·阿塔图尔克还推动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以改变土耳其社会的面貌。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讲义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讲义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信念改变了国家的命运,土耳其的国父凯末尔便是其中之一。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出生于 1881 年,他的成长经历和所受的教育为其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土耳其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当时的土耳其在政治上处于衰落状态,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腐朽不堪,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制度陈旧。
在这种困境下,凯末尔挺身而出,决心为国家的复兴和现代化而奋斗。
凯末尔领导的军事斗争是土耳其走向独立的关键一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战后,列强企图瓜分土耳其的领土,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凯末尔组织和领导了土耳其的民族抵抗运动,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土耳其成功地击退了外国侵略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实现国家独立后,凯末尔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将工作重心转向了国内的改革。
他深知,要使土耳其真正强大起来,必须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革。
在政治方面,凯末尔废除了苏丹制度和哈里发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这一举措从根本上改变了土耳其的政治体制,使国家的权力不再集中于封建君主手中,而是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来行使。
经济领域的改革同样意义重大。
凯末尔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鼓励发展民族工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商业的繁荣。
通过这些努力,土耳其的经济逐渐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教育改革也是凯末尔关注的重点。
他大力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建立了现代化的教育体系。
教育的普及为土耳其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社会生活方面,凯末尔推行了一系列世俗化改革。
他废除了宗教法庭和宗教法规,倡导男女平等,鼓励妇女参与社会活动。
这些改革打破了宗教对社会生活的束缚,使土耳其社会更加开放和进步。
凯末尔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他面临着来自保守势力的巨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