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调查报告

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调查报告

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调查报告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合理的班子年龄结构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优化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结合我市实际,就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作了调查研究,仅供参考。

一、近年来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近些年来,我市以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注重班子内部成员的优化组合,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一)乡镇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概况:我市从20XX 年乡(镇)党政换届以来,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党政班子238名成员中,35岁以下42人,40岁以下142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59.6%。

其中,30岁以下4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1.6%。

我市乡镇领导班子的年轻化配备,使我市乡镇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较换届前降低了1.9岁(平均年龄37岁)。

表(1)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分布情况表年龄30岁以下31-35 36-40 41-45 46-50 51岁以上人数 4 38 100 64 21 11所占比例 1.6% 15.9% 42% 26.9% 8.8% 4.6%(二)市直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概括:全市73个市直党政班子309名成员中,30岁以下5人,40岁以下86人,41-45岁101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32.7%,51岁以上46人。

表(2)市直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分布情况表年龄30岁以下31-35 36-40 41-45 46-50 51岁以上人数 5 14 67 101 76 46所占比例 1.6% 4.5% 21.7% 32.7% 24.6% 14.9%从以上两张表中可以看出,我市乡镇领导班子以36—40岁为主体,市直领导班子以41—45岁为主体。

白水县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调查报告(合集5篇)

白水县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调查报告(合集5篇)

白水县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调查报告(合集5篇)第一篇:白水县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调查报告【摘要】在提倡干部年轻化的形势下,如何保证领导班子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干部的任职年限如何确定?正是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白水县干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在干部年龄结构和任职年限方面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干部年龄结构任职年限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结构。

事物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内部的结构。

事物的科学内部结构,可以使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发挥它们单独不能发挥的作用。

因此,加强对结构问题的研究,掌握事物自身的内在分子的优化、变异以及组成、排列和配比规律,对于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领导班子结构问题也是这样。

下面是对白水县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情况的调查。

一、现状自水县科级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共有科级领导干部706名,分布在14个乡镇、72个部门、60个事业单位中,其中正科级领导干部26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441名。

全县科级领导干部班子平均年龄40.87岁。

具体情况分别是:1、乡镇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及任职年限。

全县共有14个乡镇,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各14名。

乡镇党委书记平均年龄40.98岁,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37岁;平均任职2.86年,任职最长6年,最短1年;乡镇长平均年龄37.29岁,最大年龄40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任职2.21年,任职最长4年,最短1年:党委副书记平均年龄34.93岁,最大年龄40岁,最小年龄31岁;平均任职年限2年,任职最长2年,最短1年;人大主席平均年龄40.64岁,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37岁;平均任职2年,任职最长2年,最短1年。

2、部门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及任职年限。

全县共有县级部门72个,部门共有领导干部420人,党组(机关)书记68人,行政正职70人,行政副职282人;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3.75岁,书记平均年龄47.7岁,行政正职平均年龄46岁。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_调查报告_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_调查报告_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梯次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年龄界限作为对干部任职的基本要求之一,合理划分能够促使干部在最佳年龄施展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结合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实践,就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提几点粗浅的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党委不断探索改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合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呈现出木桶型、疙瘩型的状况。

当前,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要么上下一般粗,基本上是“木桶”形状;要么“疙瘩”式分布不均匀,年龄扎堆、年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我市,市级党政班子14名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全部是60年代出生的,最小的39岁;554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在45岁左右的干部占二分之一,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只有44名,仅占8。

二是部分结构型干部质量不高,公认度不够。

有些按年龄杠杠硬框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实践证明并不全是最优秀的,没有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也没有达到组织上期望的效果,以至于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干部政策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了质疑。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激情提前衰退。

干部任职年龄界限上的“一刀切”,使一些年富力强、工作敬业、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得不退出领导岗位;相反,一些工作不思进取、敬业精神衰退、能力比较平庸的干部,因为年龄未到,还占据着领导岗位。

实际上,干部的活力、积极性跟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干部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当规定干部60岁才退出领导岗位时,他55岁都还有激情,但当规定干部50岁就要退出领导岗位时,他可能48岁时就没有激情了。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docx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docx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调研思考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梯次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年龄界限作为对干部任职的基本要求之一,合理划分能够促使干部在最佳年龄施展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结合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实践,就实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提几点粗浅的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党委不断探索改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合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呈现出木桶型、疙瘩型的状况。

当前,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要么上下一般粗,基本上是"木桶"形状;要么"疙瘩"式分布不均匀,年龄扎堆、年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我市,市级党政班子14名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全部是60年代出生的,最小的39岁;554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在45岁左右的干部占二分之一,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只有44名,仅占8。

二是部分结构型干部质量不高,公认度不够。

有些按年龄杠杠硬框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实践证明并不全是最优秀的,没有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也没有达到组织上期望的效果,以至于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党的干部政策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了质疑。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激情提前衰退。

干部任职年龄界限上的"一刀切",使一些年富力强、工作敬业、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得不退出领导岗位;相反,一些工作不思进取、敬业精神衰退、能力比较平庸的干部,因为年龄未到,还占据着领导岗位。

精选-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调查报告

精选-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调查报告

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调查报告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合理的班子年龄结构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优化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结合我市实际,就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作了调查研究,仅供参考。

一、近年来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近些年来,我市以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注重班子内部成员的优化组合,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一)乡镇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概况:我市从20xx年乡(镇)党政换届以来,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党政班子238名成员中,35岁以下42人,40岁以下142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59.6%。

其中,30岁以下4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1.6%。

我市乡镇领导班子的年轻化配备,使我市乡镇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较换届前降低了1.9岁(平均年龄37岁)。

表(1)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分布情况表年龄 30岁以下 31-35 36-40 41-45 46-50 51岁以上人数 4 38 100 64 21 11所占比例 1.6% 15.9% 42% 26.9% 8.8% 4.6%(二)市直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概括:全市73个市直党政班子309名成员中,30岁以下5人,40岁以下86人,41-45岁101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32.7%, 51岁以上46人。

表(2)市直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分布情况表年龄 30岁以下 31-35 36-40 41-45 46-50 51岁以上人数 5 14 67 101 76 46所占比例 1.6% 4.5% 21.7% 32.7% 24.6% 14.9%从以上两张表中可以看出,我市乡镇领导班子以36—40岁为主体,市直领导班子以41—45岁为主体。

班子年龄老化情况汇报

班子年龄老化情况汇报

班子年龄老化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我们班子的年龄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老化趋势。

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因此特向领导汇报相关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希望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首先,我们对全体班子成员的年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成员占比已经达到30%,50岁及以上的成员占比更是高达60%。

相比之下,40岁以下的年轻成员仅占整个班子的10%左右。

这一数据表明,我们的班子年龄结构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老化趋势,年轻化程度不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隐患。

其次,我们分析了班子年龄老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首先,老龄化可能导致班子整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下降,对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任务和挑战可能显得力不从心。

其次,老龄化也可能影响到班子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为不同年龄段的成员往往具有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沟通障碍和理念碰撞。

最后,老龄化也可能影响到班子的持续发展和传承能力,因为缺乏年轻力量的注入,可能导致班子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受到一定的挑战。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首先,我们将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训和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班子中来,为我们的班子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其次,我们将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团队活动和学习交流,促进不同年龄段成员之间的理念融合和团队协作,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最后,我们还将加强对老年干部的关爱和激励,通过为老年干部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我们的班子注入更多的智慧和经验。

总之,我们的班子年龄老化情况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举措,积极应对和化解这一问题,确保我们的班子能够保持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希望领导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我们的班子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谢谢!。

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情况调研报告

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情况调研报告

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篇: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情况调研报告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合理的班子年龄结构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优化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结合我市实际,就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作了调查研究,仅供参考。

一、近年来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近些年来,我市以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注重班子内部成员的优化组合,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一)乡镇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概况:我市从乡(镇)党政换届以来,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党政班子238名成员中,35岁以下42人,40岁以下142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59.6%。

其中,30岁以下4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1.6%。

我市乡镇领导班子的年轻化配备,使我市乡镇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较换届前降低了1.9岁(平均年龄37岁)。

从以上两张表中可以看出,我市乡镇领导班子以36—40岁为主体,市直领导班子以41—45岁为主体。

全市科级领导班子36—45岁干部所占比例呈明显提高,51岁以上干部所占比例明显下降。

总体看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基本形成了以36至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年龄结构。

二、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过全面仔细地分析领导班子的年龄数据,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和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少数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分布不均匀,年龄断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37.8岁,绝大部分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出生的;547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在42岁左右的干部占了一半,而30岁以下干部人数偏少、比例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干部年龄的断层。

科级领导班子调研报告

科级领导班子调研报告

科级领导班子调研报告《科级领导班子调研报告》一、背景近期,为了进一步了解科级领导班子在工作中的表现,为其提供更好的支持与引领,我单位对科级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二、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全面了解科级领导班子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科级领导班子的全面进步。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科级领导班子在工作中的表现、团队合作、沟通协作等方面的情况。

2.个别访谈:与科级领导班子中的个别成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寻求解决方案。

3.参观观摩:参观其他单位的科级领导班子工作,并与之交流学习,获取借鉴经验和方法。

四、调研结果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调研结果:1.优势:(1)科级领导班子具备较强的决策能力,能够及时做出正确决策,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2)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密切,形成良好的工作团队,能够共同解决问题。

(3)领导班子对下属员工关心和照顾有加,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2.不足:(1)科级领导班子对现有工作的规划和把握不够充分,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思考。

(2)部分领导班子成员沟通方式不够明确,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3)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处理职责范围外的问题较多,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改进建议针对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战略规划:科级领导班子应加强对工作的规划和把握,注重战略思考和长远发展规划,确保工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优化沟通渠道:科级领导班子应建立起明确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每位成员,避免信息滞后和传递失误的问题。

3.明确职责界限:科级领导班子每个成员应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并严格按照职责范围来开展工作,避免越界干预和资源浪费。

4.培养团队精神:领导班子应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鼓励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共享,形成正向循环,推动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科级领导班子的表现、团队合作、沟通协作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公文写作/调研报告
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情况
调研报告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

年龄结构作为领导班子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合理的班子年龄结构配备能够促进班子内部经验、精力等方面互补,增强整体工作效能,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优化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结合我市实际,就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合理化问题作了调查研究,仅供参考。

一、近年来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我市以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注重班子内部成员的优化组合,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一)乡镇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概况:我市从乡(镇)党政换届以来,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党政班子238名成员中,35岁以下42人,40岁以下142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59.6%。

其中,30岁以下4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1.6%。

我市乡镇领导班子的年轻化配备,使我市乡镇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较换届前降低了1.9岁(平均年龄37岁)。

从以上两张表中可以看出,我市乡镇领导班子以36—40岁为主体,市直领导班子以41—45岁为主体。

全市科级领导班子36—45岁干部所占比例呈明显提高,51岁以上干部所占比例明显下降。

总体看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基本形成了以36至4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年龄结构。

二、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经过全面仔细地分析领导班子的年龄数据,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和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少数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分布不均匀,年龄断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我市科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37.8岁,绝大部分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出生的;547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年龄在42岁左右的干部占了一半,而30岁以下干部人数偏少、比例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干部年龄的断层。

二是少数科级领导干部走进年龄误区,滋生浮躁情绪。

少数年纪偏大的干部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认为自己既然已经升迁无望,于是便降低了对工作的要求,安于现状。

少数年轻干部认为自己早晚要“接班”,沉醉于自身的年龄优势沾沾自喜,浮躁自满,不愿继续艰苦奋斗、刻苦工作。

个别年轻干部还认为如果在某个年龄段上得不到提拔就前途无望了,于是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和投机心理,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少数年龄段干部政治理论素养不高,破解难题的能力不强。

如有些新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由于领导经验欠缺,缺乏工作经历等方面因素,在实践中难以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也难以达到组织上期望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认可度。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机制上的不完善。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干部的“进口”较窄,可用“资源”较缺乏。

因《公务员法》规定,每年仅在有限编制范围内计划申报招录定额公务员,干部资源较缺乏,同时事业单位干部提拔又受到一定限制,而事业编干部在干部总量上占了大多数,因此难以从更广泛的渠道发现培养人才。

干部“进口”较窄,可培养、选拔的范围比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矮子中选高个”现象,从而影响干部的年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