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荷载输入导算
楼梯荷载计算详细

楼梯板面层及抹灰
楼梯面层材料
1
楼梯面层厚度
50
容重(KN/M3)
27
板底抹灰厚度
20
容重
17
梯斜板与水平夹角= 21.34 夹角余玄值= 0.93
理石 水磨石
地板砖 水泥砂浆
楼梯间
楼梯开间B= 3000
楼梯间荷载计算
楼梯基本参数输入(单位梯斜板净宽BJ= 1300 楼梯梁TL1位置L1= 1280
楼梯进深A= 6600
楼梯斜板厚H= 140
楼梯梁TL1宽BL= 200
梁,墙宽度B2= 200 楼梯井宽B1= 200 楼梯斜板净跨度L= 3520 楼梯活荷载g(KN/M2)= 3.5
输入(单位:MM) 楼梯平台板
楼梯平台板1跨度= 1080
楼梯平台板1厚H1= 100
楼梯平台板2跨度= 1000 楼梯平台板2厚H2= 100
示计算
14.11 9.93 9.93 34.04 33.65 51.07 50.47
KN/M2 KN/M2 KN/M2 KN/M KN/M
KN KN
2022/2/23 18:01
楼梯斜板装修荷载标准值= 楼梯斜板净自重标准值= 楼梯梁自重标准值= 楼梯平台板1自重标准值= 楼梯平台板2自重标准值=
楼梯间折合面恒荷载标准值= 楼梯斜板自重标准值=
楼梯踏步高Ho= 125 楼梯踏步宽Bo= 320
2.35 5.32 3.21 4.19 4.19 5.84 7.67
KN/M2 KN/M2
KN/M KN/M2 KN/M2 KN/M2 KN/M2
楼梯梁TL1高HL= 350 楼梯梁TL2位置L2= 1200
楼梯梁TL2宽BL= 200 楼梯梁TL2高HL= 350
pkpm模型中楼梯建模的方法对新手超有用

PKPM模型中楼梯的输入输出及要点在以往PKPM整体建模时,虽输入楼梯但输出的整体结果却没有改变,这不是PKPM软件的问题,而是操作时其有特殊的步骤要求。
现将楼梯的输入及要点与大家分享,涂黄色的部分要重点注意。
楼梯进行整体计算的建模步骤:1、在PMCAD中的“楼层定义”选项中选择“楼梯布置”中的“楼梯布置”选项,鼠标选择需要布置楼梯的房间。
2、点击房间后会弹出楼梯智能设计对话框,点击“选择楼梯类型”选择楼梯形式,可按实际情况更改楼梯参数。
各层设置楼梯后,在整体模型中就可看到楼梯,但此时并未显示梯段板的平直段。
注意:楼梯间的板厚为0,荷载按10、3.5输入,导荷方式为梯跑方向两对边传力。
3、注意:如楼梯不通向顶层,则最高的一个标准层不应设置楼梯。
4、在存盘退出时,选择“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
退出PMCAD建模。
5、改变工作目录,选择当前文件夹下的LT文件夹作为新的工作目录,以下所有6、重新进入PMCAD,在整体模型中就可以看到楼梯已经转化为斜板,检查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有坡屋顶的结构,楼梯可能会生成悬臂构件,导致模型失真,普通楼层不会出现此情况;另外,在每层楼梯的第一跑的平直段处生成一个粉色的斜杆,截面99mmx99mm,此构件不影响计算结果,是系统自动生成的。
)检查无误后退出,此时不必再勾选“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
7、之后进入SATWE进行后续操作即可。
当T>Tg时,结构刚度增大是否也会使地震力增大?楼梯斜板刚度较大,会吃掉部分力,使得周边构件配筋相对减小。
经与PKPM软件人员沟通并进行实际算例验证后可见,楼梯参与整体建模后,结构的刚度增大,周期减小,楼梯周边约2跨范围内的构件配筋普遍增大,与楼梯方向平行的梁配筋增大较明显。
但由于楼梯参与整体计算增大了结构的刚度,减小了层间位移,其余构件的配筋有可能相对减小而偏不安全,目前PKPM给出建议在配筋设计时最好取有楼梯和无楼梯2种结果的包络。
楼梯梁线荷载计算

楼梯梁线荷载计算楼梯梁承载的荷载是指楼梯、人员和楼梯上存放的物品等直接作用在梁上的力。
楼梯梁的设计和计算对于保证楼梯梁的安全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楼梯梁线荷载计算的方法。
首先,需要计算楼梯产生的荷载。
楼梯的荷载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沿着楼梯的垂直方向,称为垂直荷载;一个是沿着楼梯的水平方向,称为水平荷载。
对于垂直荷载,可以按照每级楼梯的重量和人员的平均重量来计算。
对于水平荷载,可以按照楼梯宽度和人员在楼梯上移动时对楼梯扶手或其他部件施加的力来计算。
其次,需要计算存放在楼梯上的物品的荷载。
对于楼梯上存放的物品,需要根据物品的重量和摆放的位置来进行计算。
物品的重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计,例如放置重物的厨房楼梯需要考虑食物、锅碗瓢盆等物品的重量。
最后,需要将上述计算的荷载作用在楼梯梁上进行计算。
楼梯梁的计算一般可以使用静力学原理进行。
首先,需要根据楼梯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计算梁的截面面积和惯性矩。
然后,根据楼梯梁的材料弹性模量和截面形状计算梁的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
最后,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判断梁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在计算楼梯梁的荷载时,还需要考虑楼梯对梁的支承方式。
一般来说,楼梯梁的支承方式有悬挑支承和梁端固定支承两种。
在计算悬挑支承的楼梯梁时,需要考虑悬挑段的自重和外界作用力对悬挑段的影响。
在计算梁端固定支承的楼梯梁时,需要考虑梁的自重和支座反力对梁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楼梯梁的使用情况和设计要求对荷载进行安全系数的调整。
荷载的安全系数可以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设计规范来确定。
综上所述,楼梯梁线荷载的计算是保证楼梯梁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楼梯产生的荷载和存放在楼梯上物品的荷载进行计算,并将荷载作用在楼梯梁上进行分析和判断,可以保证楼梯梁的设计和计算符合安全要求。
PKPM荷载计算步骤详细讲解

一、PM参数输入1、在计算底板时,注意梁、板保护层厚度取50mm;与土直接接触的梁板保护层厚度取50mmI;关于保护层厚度取值问题,可参见二类a环境下,结构构件保护层厚度和裂缝控制的感想2、在计算底板抗浮,按倒楼盖配筋时,注意混凝土容重取0KN/M3;3、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容重取26KN/M3;4、上部楼层梁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统一取30mm,不再区分25mm和30mm;5、楼面恒活荷载输入时,按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且普通住宅装修层荷载按1.6KN/M2考虑,其它按实际情况取;6、梁间墙体线荷载,240墙体统一按4.2KN/M2,120墙体统一按3.0KN/M2,注意考虑门窗洞口折减和挑板自重;7、地下室外墙按混凝土墙建模,如遇到剪力墙和混凝土墙相临情况,可局部用深梁替代,这样便于JCCAD导荷布桩.二、结构楼面布置信息:1、板厚一般按板短跨1/35取值;普通楼层板厚不小于100mm,屋面板厚不小于120mm,对局部露台,当板跨较小时,板厚也可以取100mm;2、楼梯间板厚取0,电梯间全房间开洞,且注意楼板错层;三、楼面荷载传导计算:1、一般楼面和屋面活荷载按荷载规范取,楼梯间恒载取8.0KN/M2,活载对普通多层住宅楼梯取2.5KN/M2,对高层住宅或者消防楼梯取3.5KN/M2,当梯板为较大跨度或者较厚板厚时,按实际情况取恒载;2、应注意楼梯间实际的导荷方式,如板式楼梯,为两边楼梯梁受力,应选择单向导荷方式;四、画结构平面图:1、一般情况下,普通楼层考虑0.3mm裂缝控制,底板考虑0.2mm裂缝控制,地下车库顶板可根据覆土厚度,先按0.3mm控制,可做一定放大,如按0.25mm裂缝控制,这个具体工程自己把握,对车库顶板上有消防车情况,可按0.3mm进行裂缝控制;2、对与剪力墙相连的板边界,按固端考虑,对与较大边梁相连的板边界,可考虑边梁的约束作用,适当放大板支座配筋,其余板边界边支座按简支考虑;五、平面荷载校核:1、在布桩时,该项导荷作为参考条件,以JCCAD为主,如框架剪力墙结构,JCCAD 里面墙体分担的荷载较多,柱分担的荷载较少;反之,PM导核里面,墙体分担的荷载较少,柱分担的荷载较多;六、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1、混凝土容重取26KN/M2;在计算底板抗浮,按倒楼盖配筋时,注意混凝土容重取0KN/M3;2、在进行整体计算时,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来查看位移比和位移角,其中计算位移角时,不考虑偶然偏心;对高层位移比应41.4;对构件进行配筋时,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不选;3、模拟施工加载选加载3;4、风荷载信息栏中,对结构基本周期,按SATWE整体计算周期结果,将振型1周期进行返输入;注意体型分段数,对有地下室,裙房结构,应分别分段;5、同时选考虑偶然偏心和考虑双向地震;6、对有斜交抗侧力构件,应注意该项取值;7、对计算振型数,应按实际情况取,且使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8、应注意周期折减系数,对不同结构类型取不同值,对框架结构取。
检测楼梯荷载计算

楼梯荷载计算1、楼梯自重:G1=0.8*3.6*0.008*78.50=18.1KN(楼梯踏板)G2=2*0.08*0.155*4.12*78.5=8.02KN (楼梯边板)G3=5.438*0.9*(3.6*2/0.2)*0.1+5.438*4.12*0.1=20.0KN(50槽钢)G=G1+G2+G3=46.1KN2、承担栏杆与电缆槽自重支架:98.1*1*0.1=9.8KN扶手栏杆:11.25*(3.6+2.2+0.4)*0.1=7.0KN 扶手长:6.2m通信电缆槽:1.13*0.51*0.1*6=0. 35KN (伸出角钢重)6.2*0.12=0.75(电缆槽重)(0.35+0.75)*0.26=0.3KN.m电力电缆槽: 1.13*0.375*0.1*6=0.3KN(伸出角钢重)6.2*0.09=0.56(电缆槽重)(0.3+0.56)*0.2=0.2KN.m3、活载人群荷载:3.5*0.8=2.8KN/m 1/8*2*3.6*3.6=4.54、荷载组合荷载组合时,恒载(即自重)控制,取恒载系数1.35,活载取1.0 楼梯自重与人群活载组合为:(46.1*1.35+1.0*4.5)/2/0.8=41.7KN/m 支架+扶手:1.35*(9.8+7)/2=11.4KN电缆槽与扶手栏杆等:F=1.35*(0.75+0.35+0.3+0.56)/2=1.4KNM=1.35*(0.2+0.3)=0.7KN.m加载图示计算时,横向为两根75角钢计算应力计算结果1、支撑于梁上,固结形式(最大拉:266MPa,最大压:289Mpa)2、支撑于梁上,铰接形式(最大拉:142MPa,最大压:332Mpa)3、支撑于墩顶上,固结形式(最大拉:257MPa,最大压:283Mpa)4、支撑于墩顶上,铰接形式(最大拉:138MPa,最大压:328Mpa)5、只计算横撑(最大拉:387MPa)螺栓计算(支架端):两列3排,6个螺栓,单面:m0=1,预拉力P=360,摩擦系数μ=0.45,km=1.7,T=6*0.45*1*360/1.7=571KN(1)、支撑于梁上,固结形式F=44.3<T=571KN满足(2)、支撑于梁上,铰接形式F=44.3<T=571KN满足F=6.4<T=571KN满足(3)、支撑于墩顶上,固结形式F=38.3<T=571KN满足(4)、支撑于墩顶上,铰接形式F=6.4<T=571KN满足斜杆稳定计算:。
楼梯间荷载计算

1 30 28 20 17
理石 水磨石 地板砖 水泥砂浆
示计算
梯斜板与水平夹角= 26.57 夹角余玄值= 0.89
KN/M2 KN/M KN/M KN KN
楼梯斜板
楼梯斜板净宽BJ= 楼梯斜板厚H= 楼梯踏步高Ho= 楼梯踏步宽Bo= 1625 150 150 300
楼梯基本参数输入(单位:MM) 楼梯梁
楼梯梁TL1位置L1= 楼梯梁TL1宽BL= 楼梯梁TL1高HL= 楼梯梁TL2位置L2= 楼梯梁TL2宽BL= 楼梯梁TL2高HL=
2
2600 250 450 2100 250 450
KN/M2
2012-10-10 22:26
输入(单位:MM) 楼梯平台板
楼梯平台板1跨度= 楼梯平台板1厚H1= 楼梯平台板2跨度= 楼梯平台板2厚H2= 2350 120 1850 120 楼梯板面层及抹灰 楼梯面层材料 楼梯面层厚度 容重(KN/M3) 板底抹灰厚度 容重 12.17 7.82 7.82 41.68 39.73 75.03 71.51 KN/M2 KN/M
楼梯间荷载计算
楼梯间
3600 9200 250 100 4500 2 楼梯活荷载g(KN/M )= 2 楼梯斜板装修荷载标准值= 楼梯斜板净自重标准值= 楼梯梁自重标准值= 楼梯平台板1自重标准值= 楼梯平台板2自重标准值= 楼梯间折合面恒荷载标准值= 楼梯斜板自重标准值= 楼梯开间B= 楼梯进深A= 梁,墙宽度B2= 楼梯井宽B1= 楼梯斜板净跨度L=
结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计算
1.74 6.07 4.26 4.18 4.18 6.28 7.81 KN/M 楼梯斜板面荷载设计值= KN/M2 楼梯平台板1面荷载设计值= KN/M 楼梯平台板2面荷载设计值= KN/M2 KN/M KN/M
PKPM中楼梯间荷载如何输入及方法-最新年精选文档

PKPM中楼梯间荷载输入
值得注意的是地梁这一层和楼梯最上面一层的荷载
有楼板的楼面层上,我采用的方法是梯板板厚取为0,楼面恒载分别取7.0和1.8(常见。
其他情况查规范),在架梯柱的框架梁上输入梯柱的集中荷载(梁间荷载)
地梁层如果也按这种方法输入的话,比实际的荷载要大一点,大的那一点,以双跑楼梯为例,多了上部那块梯板的一半荷载,这一半荷载已经考虑在了上一层的楼面恒载中。
这时,我们按以下方法处理:
起步的这块梯板一半的荷载加在地梁上,并且只分布在这根地梁一半的长度上;
与梯梁连接的两块梯板有一半的荷载加在梯梁上,沿梯梁全长分布,另外还要加上平台板一半的荷载;
在两边框架梁上各加上一个梯柱的集中荷载。
如下图示:
计算过程:
荷载2*10.000*1.30:梯板长2800,宽1300,楼板面荷载取7.0
7.0*2.8/2=9.8,取10
荷载1*11.500:平台板宽1.8。
1.8*1.8+10,取11.5
梯柱(200*250*1800)集中荷载:0.2*0.25*1.8*25
楼梯最上面一层,只有一块梯板两端分别搭于上一层的次梁和中间的梯梁上,没有其他荷载,楼面恒活载均为0,这板块梯板的荷载加在次梁上如下图示:
计算过程略。
楼梯间荷载计算(图)

四、挠度验算
α Eρ =ESAS/ECbh0 短期刚度BS=ESASh02/(1.15ψ +0.2+6α Eρ ) (N· mm2) 长期刚度Bl=BS*MS/(MS+Ml) (N· mm2) 挠度限值 l0/200 19.50 挠度f=5MSl02/48Bl (mm)
验算f ≤ l0/200
3.50 0.50 300 2.0E+05 0.7
三、裂缝验算
ρ te=AS/0.5bh 30.96 短期弯矩MS=(gK+qK)l02/8 (KN· m) 2 ρ te实际取值(ρ te≥0.01) 长期弯矩Ml=(gK+ψ qqK)l0 /8 (KN· m) 26.54 2 140.92 受拉区纵筋等效直径deq=d/ν (mm) σ sk=MS/η h0AS (N/mm ) ψ =1.1-0.65ftk/ρ teσ sk 应变不均匀系数ψ 实际取值(0.2≤ψ ≤1.0) 0.581 最外层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底边距离c (20≤c≤65) (mm) 最大裂缝宽度ω max=α crψ σ sk/ES(1.9c+0.08deq/ρ te) (mm)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ω lim (mm) 验算ω max ≤ ω lim 0.30
cr
数据输出
一、常规数据
0.881 板倾角cosα =1/(1+(hstep/bstep)2)1/2 面层 0.65*(bstep+hstep)/bstep 1.00 踏步 25hstep/2 1.88 恒 斜板 25h/cosα 荷 5.11 载 板底抹灰 0.34/cosα 0.39 栏杆 0.40 8.76 恒荷载标准值gK (KN/m) 总荷载设计值p=1.2gK+1.4qK (KN/m) 15.42 混凝土轴心抗压设计值fc (N/mm2) 系数α 1 混凝土抗拉标准值ftk (N/mm2) 混凝土弹性模量EC (N/mm2) 梯段板厚h=ln/25 (mm) 梯段板厚实际取值h (mm) 有效厚度h0=h-15-d/2 (mm) 板计算跨度l0=1.05步高hstep(mm) 梯段板净长ln(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 280.00 150.00 4280 C30 2.1 活荷载标准值qK(KN/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 q 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fy(N/mm2) 钢筋弹性模量ES(N/mm2) 纵向受拉钢筋表面特征系数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0 33.69 820 180 150 0 2150 2150 2150 0
(墙体高度自动计算,也可直接输入)
1.000 4.500 0.340 5.840 3.500
1.000 4.500 0.340 5.840 3.500
1.000 3.750 0.340 5.090 3.500
17.867 1.35D+1.4*0.7L 4.174 1.2D+1.4L 0.000 支座弯矩M=ql2/12 2.000 跨中弯矩M=ql2/8 0.306 24.347 6.370 2.870 9.240
输入黄色格,绿色自动计算
5200 楼层梁高 260 斜角θ=arctg(h/b)(度) 300 右平段长度Lr(mm) 180 右平段厚度htr(mm) 1640 半平台厚度t3 200 其上墙体高度hw1 200 其上墙体高度hw2 200 其上墙体高度hw3 200 其上墙体高度hw4 200 其上墙体高度hw5
41.92 42.15 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