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荷载转换为梁间线荷载和柱集中荷载

合集下载

楼梯间荷载计算

楼梯间荷载计算

结果显示计算
1.74 6.07 4.26 4.18 4.18 6.28 7.81 KN/M2
2
楼梯斜板面荷载设计值=
KN/M 楼梯平台板1面荷载设计值= KN/M 楼梯平台板2面荷载设计值= KN/M2 KN/M2 KN/M2 KN/M
2
楼梯梁1线荷载设计值= 楼梯梁2线荷载设计值= 楼梯梁1支座反力设计值= 楼梯梁2支座反力设计值=
楼梯间荷载计算
楼梯间
楼梯开间B= 3600 9200 250 100 4500 2 楼梯活荷载g(KN/M )= 2 楼梯斜板装修荷载标准值= 楼梯斜板净自重标准值= 楼梯梁自重标准值= 楼梯平台板1自重标准值= 楼梯平台板2自重标准值= 楼梯间折合面恒荷载标准值= 楼梯斜板自重标准值= 楼梯进深A= 梁,墙宽度B2= 楼梯井宽B1= 楼梯斜板净跨度L=
30 28 20 17
12.17 7.82 7.82 41.68 39.73 75.03 71.51
KN/M2 KN/M
2 2
梯斜板与水平夹角= 26.57 夹角余玄值= 0.89
KN/M KN/M KN/M KN KN
2011-6-18 19:34
:MM)
楼梯平台板
楼梯平台板1跨度= 楼梯平台板1厚H1= 楼梯平台板2跨度= 楼梯平台板2厚H2= 2350 120 1850 120
楼梯板面层及抹灰 楼梯面层材料 楼梯面层厚度 3 容重(KN/M ) 板底抹灰厚度 容重
理石 水磨石 1 地板砖
理石 水磨石 地板砖 水泥砂浆
楼梯斜板
楼梯斜板净宽BJ= 楼梯斜板厚H= 楼梯踏步高Ho= 楼梯踏步宽Bo= 1625 150 150 300
楼梯基本参数输入(单位:MM) 楼梯梁

PKPM中楼梯间梁间荷载输入

PKPM中楼梯间梁间荷载输入

PKPM中楼梯间荷载输入(2009-02-07 00:15:18)
值得注意的是地梁这一层和楼梯最上面一层的荷载输入。

-----------------------------------------------------
有楼板的楼面层上,我采用的方法是梯板板厚取为0,楼面恒载分别取7.0和1.8(常见。

其他情况查规范),在架梯柱的框架梁上输入梯柱的集中荷载(梁间荷载)
-----------------------------------------------------
地梁层如果也按这种方法输入的话,比实际的荷载要大一点,大的那一点,以双跑楼梯为例,多了上部那块梯板的一半荷载,这一半荷载已经考虑在了上一层的楼面恒载中。

这时,我们按以下方法处理:
起步的这块梯板一半的荷载加在地梁上,并且只分布在这根地梁一半的长度上;
与梯梁连接的两块梯板有一半的荷载加在梯梁上,沿梯梁全长分布,另外还要加上平台板一半的荷载;
在两边框架梁上各加上一个梯柱的集中荷载。

如下图示:
计算过程:
荷载2*10.000*1.30:梯板长2800,宽1300,楼板面荷载取7.0
7.0*2.8/2=9.8,取10
荷载1*11.500:平台板宽1.8。

1.8*1.8+10,取11.5
梯柱(200*250*1800)集中荷载:0.2*0.25*1.8*25
------------------------------------------------------------------------
楼梯最上面一层,只有一块梯板两端分别搭于上一层的次梁和中间的梯梁上,没有其他荷载,楼面恒活载均为0,这板块梯板的荷载加在次梁上如下图示:计算过程略。

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

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

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最新版)目录1.楼梯的结构和功能2.楼梯可变荷载的定义和种类3.楼梯面层荷载的定义和种类4.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的设计要求5.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的计算方法6.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对楼梯安全性的影响正文楼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设施,它主要用于楼层之间的垂直交通。

楼梯的结构主要包括梯段、平台、扶手和踏步等部分,其功能则是承受并传递人们在上下楼梯时产生的荷载。

楼梯可变荷载是指在楼梯使用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荷载。

这种荷载主要包括人员荷载、货物荷载和安装荷载等。

人员荷载是楼梯设计中最重要的可变荷载,它直接影响到楼梯的安全性能。

货物荷载和安装荷载则在特定情况下产生,如在搬运物品或安装设备时。

楼梯面层荷载是指楼梯踏步表面所承受的荷载。

这种荷载主要来自于人员行走或站立时产生的荷载,以及楼梯上的其他荷载(如家具、设备等)对踏步面的压力。

楼梯面层荷载的大小和分布会直接影响到楼梯的舒适性和耐用性。

在设计楼梯时,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都需要满足一定的设计要求。

例如,楼梯可变荷载需要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计算,以确保楼梯在各种使用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和安全。

楼梯面层荷载则需要根据楼梯的使用频率和承载能力来确定,以保证楼梯的舒适性和耐用性。

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试验法和理论分析法等。

经验法是根据已有的设计经验和使用数据进行计算,适用于一般的楼梯设计。

试验法是通过模拟楼梯的使用情况进行试验,以获取实际的荷载分布和效应。

理论分析法则是根据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计算,适用于较为复杂的楼梯设计。

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对楼梯安全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楼梯的设计和施工不能满足荷载要求,就可能导致楼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稳定、变形甚至破坏等安全隐患。

楼梯间荷载计算

楼梯间荷载计算

KN/M2
2015/8/11 17:15
输入(单位:MM) 楼梯平台板
楼梯平台板1跨度= 楼梯平台板1厚H1= 楼梯平台板2跨度= 楼梯平台板2厚H2= 2350 120 1850 120 楼梯板面层及抹灰 楼梯面层材料 楼梯面层厚度 容重(KN/M3) 板底抹灰厚度 容重 12.17 7.82 7.82 41.68 39.73 75.03 71.51 KN/M KN/M
楼梯斜板
楼梯斜板净宽BJ= 楼梯斜板厚H= 楼梯踏步高Ho= 楼梯踏步宽Bo= 1625 150 150 300
楼梯基本参数输入(单位:MM) 楼梯梁
楼梯梁TL1位置L1= 楼梯梁TL1宽BL= 楼梯梁TL1高HL= 楼梯梁TL2位置L2= 楼梯梁TL2宽BL= 楼梯梁TL2高HL=
2
2600 250 450 2100 250 450
2 2 2
1 30 28 20 17
理石 水磨石 地板砖 水泥砂浆
示计算
梯斜板与水平夹角= 26.57 夹角余玄值= 0.89
KN/M KN/M KN/M KN KN
楼梯间荷载计算
楼梯间
3600 9200 250 100 4500 2 楼梯活荷载g(KN/M )= 2 楼梯斜板装修荷载标准值= 楼梯斜板净自重标准值= 楼梯梁自重标准值= 楼梯平台板1自重标准值= 楼梯平台板2自重标准值= 楼梯间折合面恒荷载标准值= 楼梯斜板自重标准值= 楼梯开间B= 楼梯进深A= 梁,墙宽度B2= 楼梯井宽B1= 楼梯斜板净跨度L=
结果显示计算
1.74 6.07 4.26 4.1பைடு நூலகம் 4.18 6.28 7.81 KN/M 楼梯斜板面荷载设计值= KN/M2 楼梯平台板1面荷载设计值= KN/M 楼梯平台板2面荷载设计值= KN/M2 KN/M2 KN/M

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

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

楼梯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原创实用版)目录1.楼梯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楼梯的可变荷载3.楼梯的面层荷载4.楼梯荷载的设计与计算5.楼梯荷载的实际应用正文楼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结构,它连接着不同楼层,方便人们上下活动。

楼梯的基本结构包括梯段、平台、扶手和踏步等部分。

在这些部分中,楼梯的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是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楼梯的可变荷载是指在楼梯使用过程中,可能随时间变化的荷载。

这类荷载包括人员、物品等在楼梯上的移动、停留等。

楼梯的可变荷载直接影响到楼梯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性能。

为了确保楼梯的安全性能,设计时需要对楼梯的可变荷载进行合理估算和分析。

楼梯的面层荷载是指楼梯踏面上的荷载,主要包括人员荷载和物品荷载。

在楼梯设计中,面层荷载的大小和分布对楼梯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楼梯的面层荷载需要按照一定概率分布进行统计和计算。

楼梯荷载的设计与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楼梯的结构形式、使用环境、安全系数等。

在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荷载的分析和计算,以确保楼梯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楼梯荷载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楼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

在楼梯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根据楼梯的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合理选择楼梯的结构形式、材料和截面尺寸等。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楼梯的制作和安装,确保楼梯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在楼梯使用过程中,建筑物的维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楼梯的荷载性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总之,楼梯的可变荷载和面层荷载是楼梯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楼梯荷载实例

楼梯荷载实例

已知:一板式楼梯剖面图如下,请计算楼梯荷载并画出荷载输入示意图。

楼梯间的梁柱荷载计算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25 KN/m 3 , 楼梯活荷载:2.0 KN/m 2。

一、计算①梁的荷载作用在①梁上的荷载有上、下楼梯的各一半荷载,相当于一整条楼梯的作用力。

楼梯长度: )(7.21.5 2.2522m =+板厚 = 1/25板跨 = 2250/25 = 90 (mm)楼梯板产生的恒荷载:1)底板:2.7 × 1.1 × 0.09 ×25 = 6.68 (KN)2)三角形梯级:9 × (0.15 × 0.25)/2 × 1.1 × 25 = 4.64 (KN) 楼梯板总恒荷载=(6.68+4.64) × 1.2(抹灰系数)=11.32 × 1.2 = 13.6(KN)作用在①梁上的恒荷载沿长度分布=13.6/2.2 =6.2(KN/m)楼梯板产生的活荷载:楼梯板活荷载(长度取沿投影方向2.25m) = 2.25 ×1.1×2 = 5 (KN)作用在①梁上的活荷载沿长度分布=5/2.2 =2.3 (KN/m)二、计算梯间两小柱处的集中荷载上、下楼梯的各一半荷载,相当于一整条楼梯的作用力,还有梯间平台的自重和②梁的自重,通过②梁传递到两条小柱处,分别为集中恒荷载和集中活荷载。

集中恒荷载计算:1)梯间平台的恒荷载=1.35×2.2 ×0.09 ×25 ×1.2(抹灰系数)=8.02(KN)2)②梁的自重=0.18 ×0.3 ×2.2 ×25 ×1.2(抹灰系数) = 3.56 (KN) 3)小柱的自重=0.18×0.18×(1.5-0.3)×25 ×1.2(抹灰系数)=1.17 (KN)作用在小柱顶面的总恒荷载=梯间平台的恒荷载/2+一整条楼梯的恒荷载+②梁的自重=8.02/2 + 13.6 + 3.56=21.17 (KN)每条小柱分得的恒荷载=作用在小柱顶面的总恒荷载/2+一条小柱的自重=21.17/2 + 1.17=11.76 (KN)集中活荷载计算:楼梯间平台的活荷载=1.35 ×2.2 ×2=5.94 (KN)作用在小柱顶面的总活荷载=梯间平台的活荷载/2+一整条楼梯活荷载=5.94/2+5=7.97 (KN)每条小柱分得的活荷载=7.97/2 =3.98 (KN)三、计算梯间异型柱轴心处的集中荷载异型柱轴心处的集中总恒荷载=梯间平台的恒荷载/2+③梁的自重=8.02/2 + 3.56= 7.57 (KN)(③梁的自重同②梁的自重)每条异型柱分得的恒荷载=7.57/2 = 3.79(KN)异型柱轴心处的集中总活荷载=梯间平台的活荷载/2=5.94/2 = 2.97 (KN)每条异型柱分得的活荷载=2.97/2 = 1.49 (KN)用0厚度板法,荷载该输入多少?。

楼梯间荷载计算

楼梯间荷载计算
2
1 30 28 20 17
理石 水磨石 地板砖 水泥砂浆
示计算
梯斜板与水平夹角= 26.57 夹角余玄值= 0.89
KN/M2 KN/M KN/M KN KN
楼梯斜板
楼梯斜板净宽BJ= 楼梯斜板厚H= 楼梯踏步高Ho= 楼梯踏步宽Bo= 1625 150 150 300
楼梯基本参数输入(单位:MM) 楼梯梁
楼梯梁TL1位置L1= 楼梯梁TL1宽BL= 楼梯梁TL1高HL= 楼梯梁TL2位置L2= 楼梯梁TL2宽BL= 楼梯梁TL2高HL=
2
2600 250 450 2100 250 450
KN/M2
2012-10-10 22:26
输入(单位:MM) 楼梯平台板
楼梯平台板1跨度= 楼梯平台板1厚H1= 楼梯平台板2跨度= 楼梯平台板2厚H2= 2350 120 1850 120 楼梯板面层及抹灰 楼梯面层材料 楼梯面层厚度 容重(KN/M3) 板底抹灰厚度 容重 12.17 7.82 7.82 41.68 39.73 75.03 71.51 KN/M2 KN/M
楼梯间荷载计算
楼梯间
3600 9200 250 100 4500 2 楼梯活荷载g(KN/M )= 2 楼梯斜板装修荷载标准值= 楼梯斜板净自重标准值= 楼梯梁自重标准值= 楼梯平台板1自重标准值= 楼梯平台板2自重标准值= 楼梯间折合面恒荷载标准值= 楼梯斜板自重标准值= 楼梯开间B= 楼梯进深A= 梁,墙宽度B2= 楼梯井宽B1= 楼梯斜板净跨度L=
结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计算
1.74 6.07 4.26 4.18 4.18 6.28 7.81 KN/M 楼梯斜板面荷载设计值= KN/M2 楼梯平台板1面荷载设计值= KN/M 楼梯平台板2面荷载设计值= KN/M2 KN/M KN/M

PKPM中楼梯间荷载如何输入及方法-最新年精选文档

PKPM中楼梯间荷载如何输入及方法-最新年精选文档

PKPM中楼梯间荷载输入
值得注意的是地梁这一层和楼梯最上面一层的荷载
有楼板的楼面层上,我采用的方法是梯板板厚取为0,楼面恒载分别取7.0和1.8(常见。

其他情况查规范),在架梯柱的框架梁上输入梯柱的集中荷载(梁间荷载)
地梁层如果也按这种方法输入的话,比实际的荷载要大一点,大的那一点,以双跑楼梯为例,多了上部那块梯板的一半荷载,这一半荷载已经考虑在了上一层的楼面恒载中。

这时,我们按以下方法处理:
起步的这块梯板一半的荷载加在地梁上,并且只分布在这根地梁一半的长度上;
与梯梁连接的两块梯板有一半的荷载加在梯梁上,沿梯梁全长分布,另外还要加上平台板一半的荷载;
在两边框架梁上各加上一个梯柱的集中荷载。

如下图示:
计算过程:
荷载2*10.000*1.30:梯板长2800,宽1300,楼板面荷载取7.0
7.0*2.8/2=9.8,取10
荷载1*11.500:平台板宽1.8。

1.8*1.8+10,取11.5
梯柱(200*250*1800)集中荷载:0.2*0.25*1.8*25
楼梯最上面一层,只有一块梯板两端分别搭于上一层的次梁和中间的梯梁上,没有其他荷载,楼面恒活载均为0,这板块梯板的荷载加在次梁上如下图示:
计算过程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一板式楼梯剖面图如下,请计算楼梯荷载并画出荷载输入示意图。

在进行楼梯设计时通常需要将楼梯荷载转化为梁间线荷载以及将梯柱的荷载施加在梁上—集中荷载。

计算较为繁琐下面是实例;
楼梯间的梁柱荷载计算
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25 KN/m3,楼梯活荷载:2.0 KN/m2。

三、计算梯间异型柱轴心处的集中荷载
异型柱轴心处的集中总恒荷载=梯间平台的恒荷载/2+③梁的自重
=8.02/2 + 3.56= 7.57 (KN)
(③梁的自重同②梁的自重)
每条异型柱分得的恒荷载=7.57/2 = 3.79(KN)
异型柱轴心处的集中总活荷载=梯间平台的活荷载/2
=5.94/2 = 2.97 (KN)
每条异型柱分得的活荷载=2.97/2 = 1.49 (KN)
在工程实例中,楼梯荷载一直困扰很多初学设计者,我认为: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
复式住宅内的住户楼梯活荷载可取2.0。

《建筑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1.1条11项中“(3)当人流可能密集时”楼梯活荷载取3.5。

在火灾发生时公共楼梯是主要的逃生通道,所
以是可能出现人流密集的。

故我认为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公共建筑的公用楼梯活荷载均应取3.5。

PKPM模型中楼梯的输入输出及要点
在以往PKPM整体建模时,虽输入楼梯但输出的整体结果却没有改变,这不是PKPM软件的问题,而是操作时其有特殊的步骤要求。

现将楼梯的输入及要点与大家分享,涂黄色的部分要重点注意。

楼梯进行整体计算的建模步骤:
1、在PMCAD中的“楼层定义”选项中选择“楼梯布置”中的“楼梯布置”选项,鼠标选
择需要布置楼梯的房间。

2、点击房间后会弹出楼梯智能设计对话框,点击“选择楼梯类型”选择楼梯形式,可按实
际情况更改楼梯参数。

各层设置楼梯后,在整体模型中就可看到楼梯,但此时并未显示梯段板的平直段。

注意:楼梯间的板厚为0,荷载按10、3.5输入,导荷方式为梯跑方向两对边传力。

3、注意:如楼梯不通向顶层,则最高的一个标准层不应设置楼梯。

4、在存盘退出时,选择“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

退出PMCAD建模。

5、改变工作目录,选择当前文件夹下的LT文件夹作为新的工作目录,以下所有操作均在此
目录下进行。

6、重新进入PMCAD,在整体模型中就可以看到楼梯已经转化为斜板,检查模型是否符合
实际情况。

(对于有坡屋顶的结构,楼梯可能会生成悬臂构件,导致模型失真,普通楼层不会出现此情况;另外,在每层楼梯的第一跑的平直段处生成一个粉色的斜杆,截面99mmx99mm,此构件不影响计算结果,是系统自动生成的。

)检查无误后退出,此时不必再勾选“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

7、之后进入SATWE进行后续操作即可。

当T>Tg时,结构刚度增大是否也会使地震力增大?楼梯斜板刚度较大,会吃掉部分力,使得周边构件配筋相对减小。

经与PKPM软件人员沟通并进行实际算例验证后可见,楼梯参与整体建模后,结构的刚度增大,周期减小,楼梯周边约2跨范围内的构件配筋普遍增大,与楼梯方向平行的梁配筋增大较明显。

但由于楼梯参与整体计算增大了结构的刚度,减小了层间位移,其余构件的配筋有可能相对减小而偏不安全,目前PKPM给出建议在配筋设计时最好取有楼梯和无楼梯2种结果的包络。

另,楼梯输入形成的警告文件不用理会,计算结果文件“砼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
中的斜板板超筋也对整体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如果想用PKPM计算楼梯需到LTCAD进行。

目前对楼梯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家有时间可进一步讨论和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