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的判读

二. 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㈠、等温线图的判读:1. 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1)、由于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数值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下垫面性质较为均一。

(3)、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地>海洋,冬季:陆地<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点北陆北,点南陆南”规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或南)半球时,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或南)弯曲,海洋相反。

反之亦然,如果大陆等温线向北(或南)弯曲,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或南)半球。

(4)、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值)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

等温线向低温(值)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

(5)、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高纬)方向弯曲。

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低纬)方向弯曲。

2. 等温线图的判读:(1)等温线的疏密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纵观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地区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均一,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④、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归纳如下:(3)等温线的走向等温线分布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以分析出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图表解读专项练三 等温线图的判读(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图表解读专项练三 等温线图的判读(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图表解读专项练三等温线图的判读(20分钟40分)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2020·某某模拟)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等温线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点、16点气温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25℃等温线分布的时刻及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a等温线表示10点,西坡是阴坡B.a等温线表示16点,东坡是阳坡C.b等温线表示10点,西坡是阴坡D.b等温线表示16点,东坡是阳坡2.山风是沿山坡吹向谷底的风,谷风正好相反。

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上午,甲地谷风比乙弱B.甲、乙两地当日最高气温相同C.下午,乙地山风比甲强D.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解析】1选B,2选D。

第1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山谷北高南低,沿南北方向延伸。

10点太阳位于东部天空,山谷西坡被阳光照射,25℃等温线分布海拔比东坡高,b线为10点等温线,西坡是阳坡。

16点太阳位于西部天空,山谷东坡被阳光照射,25℃等温线分布海拔比西坡高,故a线为16点等温线,东坡是阳坡。

第2题,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此时乙地光照强,气温应比甲高;上午,甲地气温偏高,谷风比乙地强;下午乙地气温高,乙地山风比甲地弱;甲地最高气温比乙地低,气温的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

3.下图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读图,关于港口附近的地理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适宜柑橘等水果生长B.船只进出港口常受大雾影响C.港口多中小型渔船D.当地多在一月份引河水灌溉【解析】选D。

图中等温线自南向北降低,故为北半球。

该地1月平均气温为10℃,故为亚热带地区,适宜种植柑橘;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有寒流流经,寒流遇到较暖的空气后易形成海雾,影响港口船只的进出;该海域易形成上升流,渔业资源丰富,港口多中小型渔船;大陆西岸亚热带地区1月份盛行西风,为多雨季节,无需灌溉。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学案等温线与等压线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学案等温线与等压线

等温线与等压线考纲:熟悉等温线等压线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等温线、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活动一 等温线的基本特点和判读(1)等温线的疏密,反映着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

疏者,气温差异小, 密者,气温差异大。

(2)等温线的走向:①根据图一判断:等温线与 方向基本一致,原因是: 。

②根据图二判断:等温线大体与 平行,原因是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③根据图三可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3)等温线的弯曲:根据图四: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 (高/低)根据图五: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 (高/低)。

影响因素:海陆、季节,洋流经过,地势高低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2、等温线分布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

(2)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寒流)。

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为(暖流/寒流)。

(3)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1717①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②7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记忆:点北陆北点南陆南【针对性训练】1、读下面的北半球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①大陆上等温线向凸出,这表明当时大陆上比同纬度海洋上的气温要②该图表示的是1月还是7月的等温线分布?月。

2、下图为等值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读图后回答(1) 若图示为等温线 ①该地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 ③若该处是陆地,两侧是海洋,此时为 月。

若该处是海洋,两侧是陆地,此时为 月(2)若图示为等高线①该处地形是_______②A.B.C.D四点,高度相同的是______和______③D 处气温比B 处 ____,气温与海拔关系是 _____________B 处气压比D 处____,气压与海拔关系是____________3、读某大洲南部部分等温线示意图(图1),回答:(1)右图所示为 洲南端,当前该大陆应处于 季节,理由是 ;(2)图中大陆西侧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受 影响,与图中右侧相比,左侧等温线还有 特征;(3)图中大陆东侧洋面上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受 影响;同理,图中1℃、16℃等温线向西侧洋面延伸应向 方向凸出,因受 影响;4、图2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回答:1、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图1 图2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B、地势高C、夏季风不能到达D、太阳辐射少2、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这说明: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活动二等压线的判读(1)判断气压系统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可判断为高气压;反之为低气压。

2023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2023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04℃
0℃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4℃
若闭合等温线是0℃,中心气温
-4℃ <T< 0℃,地形上是山地 若闭合等温线是4℃,中心气温 4℃ <T< 8℃ ,地形上是盆地
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纬度(太阳辐射):等温线与 纬线方向 基本一致,东西向延伸 海洋:等温线大体与 海岸线 平行,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海陆分布:等温线发生弯曲,同纬度大陆最冷月等温线向 低 纬
A B
等温线的平直与曲折—地表状态? 等温线平直→地表平坦(海洋、平原、高原) 等温线曲折→地形复杂(山地) 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海陆分布)
1.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 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 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2.下列文化景观,位于丙城市所 在省区的是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故宫
D.秦兵马俑
3.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 境问题是( )
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4.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地震 C.干旱 D.凌汛
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
5.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28°C B.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 C.A、B两处均为山地 D.A地气温高于M地 6.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 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7.对图中P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B.受洪水威胁大 C.受河流的调节作用,7月气温低于同纬度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大气的受热原理及实践应用。

2.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危害。

3.热力环流和等压面图的判读。

4.大气的水平运动。

5.等温线图的判读。

1.综合思维:运用材料或实际案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地理实践力: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1)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4.主要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二、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近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具体如下图所示: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点拨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为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吸收很少。

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

点拨地面、大气与太阳辐射(1)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强。

(2)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强。

(3)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状况有关,一般规律: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反射太阳辐射越多),吸收就越弱,地面辐射越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反射太阳辐射越少),吸收就越强,地面辐射越强。

比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新雪>冰>沙土>草地。

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讲解

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讲解

2.下列文化景观,位于丙城市所在省区的是( A )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故宫
D.秦兵马俑
3.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C )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4.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地震 C.干旱 D.凌汛 C
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5—7题。
冬季各地温差较大,夏季较小。 (2)温带密,热带疏:
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密海疏:
陆地表面形态复杂,等温线密集且较曲折; 海洋表面性质均一,等温线稀疏且较平直;
4、利用等温线图判洋流流向和性质
120 C 140 C 160 C
160 C 140 C 120 C
160 C 140 C 120 C
8.八个国家中,沙漠面积广布的两个国家是 ( B)
A.喀麦隆、苏丹 B.苏丹、纳米比亚 C.赞比亚、南非 D.纳米比亚、南非 9.右图中 M 为一月份 20℃等温线分布状况,
虚线 L1、 L2、 L3、 L4等温线弯曲符合实 际情况的是( ) C
A. L1、 L3 B. L2、 L3 C. L1、 L4 D. L2、 L4
5.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28°C
B.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
C.A、B两处均为山地
D.A地气温高于M地
6.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D)
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
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温线向高纬突出

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的为冷锋。
4.垂直方向上等压面图的判读 (1)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不论高空或低空,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
低压区;
(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高空的气压高低相反
第二十五页,课件共有29页
5.应用
根据等压线图可以判定大气短时间的物理状态,包括气温高 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请分析G点的可能取值范围.
点拨:G点的可能取值范围较复杂:
看n的值, 若n=500,则400<HG<500; 若n=700,则700<HG<800; 若n=600,则500<HG<600或 600<HG<700
第十二页,课件共有29页
(2011年四川高考)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 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3题。
第二十一页,课件共有29页
归纳 (一)等温线的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2.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24℃
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暖流
22℃
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寒流
20℃
3.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1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比例尺越小,表示实际范围越 大,等值线越 稀。疏
下图中等高距相同,则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是
a
b
c
d
1:50000
1:100000
0 5千米
0 2千米
分析:图幅相同,等高线图的疏密程度也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实际
范围越小,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故:a>b>d>c 第十一页,课件共有29页

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2023
THANKS
感谢观看
https://
REPORTING
作物适应性分析
通过分析等温线图,可以 了解不同作物的适应性, 从而选择适合的种植品种 和种植方式。
农业灾害预警
等温线图可以提供有关农 业灾害的信息,如霜冻、 干旱、洪涝等,有助于及 时预警和采取应对措施。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气候特征分析
01
通过分析等温线图,可以了解城市的气候特征,为城市规划提
供依据。
2023
PART 05
等温线图在实践中的案例 分析
REPORTING
某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等温线图能够反映某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而影响当地的农 业生产和布局。
通过分析等温线图,可以了解某地区的气温分布和变化趋 势。如果气温持续升高或降低,会对当地农业产生影响, 如作物生长周期、病虫害发生等。因此,需要根据气候变 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管理措施,以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的等温线图, 可以分析出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趋 势,如温度升高或降低、降水增 加或减少等。
极端气候事件预测
等温线图可以提供有关极端气候 事件的信息,如寒潮、热浪、暴 雨等,有助于预测和防范这些事 件。
农业种植区划
01
02
03
农业气候区划
根据等温线图,可以将一 个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农业 气候区,为农业种植提供 科学依据。
平原和盆地地区
等温线稀疏,温度梯度小,平原地区受地形 影响较小,气温变化较为平缓,盆地地区可 能因为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导致温度 较高。
与降水信息的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 4题。
1.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 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A 2.下列文化景观,位于丙城市所在省区的是( )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故宫 D.秦兵马俑 3.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C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4.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 C A.台风 B.地震 C.干旱 D.凌汛
(2)图中四个区域,南北温差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B
(三)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1)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 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的方向 一致 (2)判断洋流性质的规律:
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凸出 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凸出 暖流经过 寒流经过
练习2
120 C 140 C 160 C 160 C 140 C 120 C
B
(2008上海高考)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 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4.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 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 D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5.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 过程为( )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6.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 图中等值线表示( ) A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七月
规律如下: 1月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陆地; 7月等温线向北凸-----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
取谐音:“一路(陆)难(南)”
问题3:右上图中,虚线为海岸线。若为7 月份,A、B分别属于海洋还是陆地?
180 200 220 A B
(五)判断季节
规律如下: 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大陆气温高---当地为 夏季; 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大陆气温低---当地为 冬季; 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海洋气温高---当地为 冬季; 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海洋气温低---当地为 夏季;
-30
0
20
A B
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 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 D A.18℃ B.16℃ C.14℃ D.10℃ 2.该国( ) A.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D B.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C.东南部地势起伏大 D.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3.图中②地的自然带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荒漠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高山草甸带
北半球暖流
南半球寒流
120 C 140 C 160 C
160 C
140 C 120 C
南半球暖流
北半球寒流
(四)判断海陆分布
陆地
7月 7月
7月
B


D
海洋
等温线向北凸 等温线向南凸
大陆 海洋
1月
A
陆地
赤 道
1月
C
海洋
等温线向北凸 1月 等温线向南凸 海洋 大陆
陆地
一月
赤 道
七月
一月
海洋
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份情况相反
等温线图判读和应用
等值线
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 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 等震线、等酸度值线
1.等温线图概念: —在地图上,把温度相同的地点连接 起来的线 。
2.等温线的特点:
(1)同线等温; (2)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 间的数值相差一个等温距或数值差零。 (3)各线不相交; (4)疏密代表温差大小: 一般情况下:等 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 较小。 (5)等温线封闭:为最高(低)值的中心。
3.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洋流等
4.等温线图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2)判断温差大小; (3)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4)判断海陆分布; (5)判断季节; (6)判断地形地势。
(一)、判断南北半球ຫໍສະໝຸດ N 20℃ 22℃ 24℃
递减 0° 递减 S
北半球
问题1:下图分别表示哪个半球?
问题4:右上图中,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 律,判断该地的季节?
180 0 14 0 10
海洋
陆地
海洋
(六)判断地形
规律如下: 等温线闭合: 内线数值大→中心气温高→中心地势低→盆地(洼地) 内线数值小→中心气温低→中心地势高→山地(高原) 等温线不闭合: 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中间比两侧气温低→中间地 势高→山脊 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凸→中间比两侧气温高→中间地 势低→山谷
14
10
北半球
南半球
规律:
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南半球
(二)、判断温差
规律: 等温线密集
等温线稀疏
温差大
温差小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完成 (1)-(2)题。 (1)造成①处气温与同纬度地区明显不同主要因 素是( ) B A、海陆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问题5:右图中,A、B、CD、EF所 在地分别是什么地形?
A 80 100 120 140 C E 120 160 180 200 B
160 200
D F
等温线局部小范围闭合
—地形影响
(大致与等高线重合) 0℃ 4 0℃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4℃ 若闭合等温线是0℃,中心气温 -4℃ <T< 0℃,地形上是山地 若闭合等温线是4℃,中心气温 4℃ <T< 8℃ ,地形上是盆地
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5—7题。
5.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28°C B.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 C.A、B两处均为山地 D.A地气温高于M地 D 6.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 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B 7.对图中P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B.受洪水威胁大 C.受河流的调节作用,7月气温低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 D.水能资源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