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经典考研复习笔记强力推荐吐血推荐

合集下载

李廉锟《结构力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7-8章)【圣才出品】

李廉锟《结构力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7-8章)【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第7章 力 法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1 / 16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重点难点归纳】 一、概述(见表 7-1-1) ★★
2 / 163
圣才电子书


表 7-1-10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7.2 课后习题详解
12 / 16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复习思考题
1.力法解超静定结构的思路是什? 答:力法解超静定结构的思路是首先以多余未知力作为基本未知量,根据基本体系变形 应与原结构相同建立变形协调条件,求出多余未知力;然后由静力平衡条件计算其余反力、 内力。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7-1-1
8 / 16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7-1-2
3.半结构的选取(见表 7-1-7) 表 7-1-7 半结构的选取
图 7-1-3
9 / 163
3.力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方程中每一系数和自由项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求
13 / 16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得?
答:(1)力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
基本结构在全部多余未知力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在去掉各多余联系处沿多余未知力方
向的位移后,应与原结构相应的位移相等。
2.什么是力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体系?它们在计算中起什么作用?基本体系与原结构 有何异同?
答:(1)基本结构和基本体系的定义 ①力法的基本结构是指将原超静定结构中的多余联系去掉后所得到的静定结构; ②基本体系是指基本结构在原有荷载和多余未知力共同作用下的体系。 (2)基本结构和基本体系在计算中的作用 ①力法的基本方程中系数和自由项的求解以及最终结构内力和反力的计算均是在基本 结构上进行的; ②基本体系是在建立力法的基本方程时,方程右端数值确定的关键,也即位移协调条件。 (3)基本体系与原结构异同点 ①不同点:基本体系用未知力代替了原结构的约束; ②相同点:基本体系与原结构最后的变形相同,这也是建立力法典型方程的位移条件。

龙驭球《结构力学 》(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

龙驭球《结构力学 》(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
龙驭球《结构力学Ⅰ》(第4 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
真题)详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材
复习
笔记
复习
结构
知识
分析
力学

真题 笔记
构造
第版
名校
几何
习题
第章
真题
受力
内容摘要
本书是龙驭球主编的《结构力学Ⅰ》(第4版)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 缩学科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在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的基础上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 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 相关辅导资料,对龙驭球主编的《结构力学Ⅰ》(第4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 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 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 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说明:由于本辅导书图表公式较多、篇幅较长,为方便读者 阅读,特将本辅导书分为上(1~4章)、中(5~7章)、下(8~10章)三册,本书为上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分析
1.2课后习题详解
1.1复习笔记
1.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2课后习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3.2课后习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龙驭球《结构力学Ⅰ》(第4版)考研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精选(答案详解)

龙驭球《结构力学Ⅰ》(第4版)考研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精选(答案详解)

(2)结构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见表1-1-3)表1-1-3结构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能力培养(见表1-1-4)表1-1-4结构力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二、结构的计算简图和简化要点计算中忽略不重要的细节、保留基本特点、需要寻求一个简化的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这个图就称为结构的计算简图。

它的确定原则及简化要点见表1-1-5。

表1-1-5结构的计算简图和简化要点三、杆件、杆件结构、荷载的分类(见表1-1-6)表1-1-6杆件、杆件结构、荷载的分类名校考研真题说明:本部分从指定龙驭球主编的《结构力学》(第3版)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

如需更多专业课资料,可转识库学习网进行查看。

一、判断题1.当不考虑杆件轴向变形时,图11-1(a)所示单跨超静定梁与图11-1(b)所示单跨超静定梁完全等效。

()[湖南大学2006年研]图11-1【答案】对查看答案二、选择题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国防科技大学2004年研]A.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作用下,既产生位移又产生内力B.超静定结构只有在荷载作用下才产生内力C.静定结构的全部内力和范例可以由平衡条件位移确定D.一平衡力系作用于静定结构的某一部分时,仅该部分有内力,结构的其余部分内力为零【答案】C查看答案三、计算题1.绘制图11-2(a)所示结构弯矩图形状;已知图11-2(b)结构弯矩图,绘制其荷载图;不经过计算,绘制图11-2(c)所示结构弯矩图。

[武汉科技大学2009研](a)(b)(c)图11-2解:(1)图11-2(a)为对称结构,由对称结构的性质绘制弯矩图,如下图题11-3(a)所示。

(2)图11-2(b),自右向左进行分析。

悬臂端有弯矩,则端部有一集中力偶.横杆弯矩图有尖端,则在尖端位置有一集中力作用,竖杆弯矩斜率保持不变,则刚结点有水平荷载作用,绘制荷载图,如下图题11-3(b)所示。

结构力学考研复习笔记

结构力学考研复习笔记
2
平面杆件结构和荷载的分类
(三)按作用位置的变化情况分类 1.固定荷载:作用位置固定不变的荷载,如所有恒载、屋楼面均布活荷载、风载、雪载等。 2.移动荷载:在荷载作用期间,其位置不断变化的荷载,如吊车荷载、火车、汽车等。 (四)按作用性质分类 1. 静力荷载: 荷载不变化或变化缓慢, 不会是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 可忽略惯性力的影响。 2.动力荷载:荷载(大小、方向、作用线)随时间迅速变化,使结构发生不容忽视的惯性力。 例如锤头冲击锻坯时的冲击荷载、地震作用等。 §1-4 结构力学的学习方法 一、课程定位:土建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习方法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 2.注意掌握分析方法与解题思路 3.注意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多做习题
1 1
1 1 1
2
2
(3)W<0,自由度数目<约束数目,体系具有多余约束(可能是几何可变体系,也可能是超静 定结构) 注:W≤0 是体系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 §2-2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一、一点与一刚片 1.规则一:一个点与一个刚片之间用两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链杆相连, 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 何不变体系。 2.结论:二元体规则 (1)二元体:两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链杆联接一个新结点的装置。 (2)二元体规则:在一已知体系中增加或减少二元体,不改变原体系的几何性质。 注:利用二元体规则简化体系,使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简单明了。 二、两刚片规则 1.规则二:两个刚片用一个单铰和杆轴不过该铰铰心的一根链杆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 何不变体系。 2.推论:两个刚片用不全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体系。 三、三刚片规则 1.规则三:三个刚片用不全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单铰(可以是虚铰)两两相连,组成无多余 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铰接三角形规则:平面内一个铰接三角形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注意:以上三个规则可互相变换。之所以用以上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是为了在具体的几何 组成分析中应用方便,表达简捷。 四、瞬变体系的概念 1.瞬变体系的几何组成特征:在微小荷载作用下发生瞬间的微小刚体几何变形,然后便成为 几何不变体系。 2.瞬变体系的静力特性:在微小荷载作用下可产生无穷大内力。因此,瞬变体系或接近瞬变 的体系都是严禁作为结构使用的。 注:瞬变体系一般是总约束数满足但约束方式不满足规则的体系,是特殊的几何可变体系。

李廉锟《结构力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2-15章)【圣才出品】

李廉锟《结构力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2-15章)【圣才出品】

阶方阵)。
十、地震作用计算 ★★ 整节非考研初试重点,但为考研复试的考察重点,需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地震作用的基 本概念见表 12-1-14。
表 12-1-14 地震作用的基本概念
十一、计算频率的近似法 ★★ 本节掌握集中质量位置选择的基本思路即可,其他的为非重点。具体内容见表 12-1-15。
表 12-1-15 计算频率的近似法
11 / 1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

简写为 MY+cY+KY=F(t)。
式中,cij 为质点 j 处的运动速度引起质点 i 处的阻力系数;Fi(t)为作用在质点 i 处的
任意荷载;Y 为速度列向量;F(t)为任意荷载列向量(n×1 阶列矩阵);c 为阻尼矩阵(n×n
12 / 1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复习思考题
1.怎样区别动力荷载与静力荷载?动力计算与静力计算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1)静力荷载:指施力过程缓慢,不致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因而可以略去 惯性力影响的荷载; 动力荷载:指将使结构产生不容忽视的加速度,因而必须考虑惯性力的影响的荷载。 主要差别在于是否考虑惯性力的影响。
圣才电子书

第 12 章 结构动力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1 / 1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重点难点归纳】 一、基本概念 ★★★ 1.动力载荷与静力载荷(见表 12-1-1)
图 12-1-1 (1)刚度系数与柔度系数(见表 12-1-5)
表 12-1-5 刚度系数与柔度系数

结构力学笔记(持续更新)

结构力学笔记(持续更新)

结构力学学习笔记
第一天
第一章
1. 荷载的认识:恒载活载动力荷载
地震属于动力荷载动力荷载具有惯性
2. 结构计算简图: 结构体系的简化,荷载的简化,支座的简化,杆件的简化,材料的简化,节点的简化结构的简化:平面结构,空间结构
荷载的简化:线荷载
杆件的简化:轴线
支座的简化: 活动的铰支座(2个自由度),固定铰支座(1个自由度),固定支座(0个自由度),滑动支座(1个自由度)
节点的简化: 铰节点(只传递轴力),刚节点(刚
节点的各杆不允许做任何方向的相对移动和转动,既传递轴力又传递弯矩),组合节点或半铰
材料性质的简化:为了简化,对一般组成各构件材料都假设成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的,完全弹性或塑形的。

3. 结构的分类:杆件结构(梁拱刚架桁架组合结构悬索结构)薄壁结构实体结构
【拱的受力特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水平向上的力,这样使得拱比相同跨度,荷载的梁的弯矩小。

【刚架】由直杆组成并且有刚节点
【桁架】由直杆组成,所有节点都是铰点。

受力特点当只受到只有节点的集中荷载时,各杆只产生轴力。

第二章
1. 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钢梯又称刚片
2. 自由度约束
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完全铰接体系):
自由度计算方法(平面一般体系)
【注意】自由度等于0是一个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的不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W只是体系计算自由度不是体系真实自由度
【瞬变体系】
【注意】瞬变体系在很小作用力下瞬间变成几何不变
体系
三刚片规则和二元体规则的实质都是三角形
铰接形式变化
【常变体系和瞬变体系】
【注意】第二张图三杆虚交一点应为瞬变体系
未完待续………………………………….。

李廉锟《结构力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静定拱【圣才出品】

李廉锟《结构力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静定拱【圣才出品】

李廉锟《结构⼒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静定拱【圣才出品】第4章 静定拱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拱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表4-1-1 拱的基本概念及特点表4-1-2 有拉杆和⽆拉杆三铰拱的区别与联系⼆、三铰拱的计算 ★★★★★1.⽀座反⼒的计算(见表4-1-3)表4-1-3 ⽀座反⼒的计算2.内⼒的计算(见表4-1-4)表4-1-4 三铰拱的内⼒计算三、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见表4-1-5) ★★★表4-1-5 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4.2 课后习题详解复习思考题1.拱的受⼒情况和内⼒计算与梁和刚架有何异同?答:(1)拱与梁的受⼒情况和内⼒计算的区别①约束反⼒⽅⾯,拱在竖向荷载作⽤下会产⽣⽔平反⼒(推⼒),⽽梁在竖向荷载作⽤下不会产⽣⽔平反⼒(推⼒);②内⼒分布⽅⾯,由于⽔平推⼒的存在,拱的弯矩常⽐跨度、荷载相同的梁的弯矩⼩得多,使得拱截⾯上的应⼒分布较为均匀;③内⼒分析⽅法⽅⾯,若只有竖向荷载时,梁只需进⾏简单的整体分析即可求解,⽽拱由于⽔平⼒的存在,需要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相结合。

(2)拱与刚架的受⼒情况和内⼒计算的异同①内⼒分析⽅法⽅⾯,拱与刚架的受⼒情况和内⼒计算的特点和所应⽤⽅法基本⼀致,例如三铰刚架也属于拱式结构;②拱的轴线是曲线,刚架杆的轴线是直线,在应⽤平衡条件计算内⼒时,拱仍然取投2.在⾮竖向荷载作⽤下怎样计算三铰拱的反⼒和内⼒?能否使⽤式(4-1)和(4-2)?答:(1)对于三铰拱承受⾮竖向荷载的情况,可将⾮竖向荷载分解为⽔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2)仍然可以应⽤式(4-1)和(4-2),将⽔平反⼒加上⾮竖向荷载⽔平⽅向上的分量⼀起代⼊公式中进⾏求解。

(4-1)o AV AV o BV BV o c H F F F F M F f ??=??=?=cos sin (4-2)sin cos o H o S S H o N S H M M F y F F F F F F =-??=-?=+3.什么是合理拱轴线?试绘出图4-2-1各荷载作⽤下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形状。

结构力学经典考研复习笔记-强力推荐-吐血推荐

结构力学经典考研复习笔记-强力推荐-吐血推荐

结构力学经典考研复习笔记-强力推荐-吐血推荐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方法。

二、学习目标•了解结构力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内容。

•明确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及几种简化方法,进一步理解结构体系、结点、支座的形式和内涵。

•理解荷载和结构的分类形式。

在认真学习方法论——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学习结构力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本章目录§1-1 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1-2 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1-3 杆件结构的分类§1-4 荷载的分类§1-5 方法论(1)——学习方法(1)§1-6 方法论(1)——学习方法(2)§1-7 方法论(1)——学习方法(3)§1-1 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1. 结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工程结构,简称结构。

例如房屋中的梁柱体系,水工建筑物中的闸门和水坝,公路和铁路上的桥梁和隧洞等。

从几何的角度,结构分为如表1.1.1所示的三类:表1.1.1 结构的分类(2) 变形的几何连续条件。

(3) 应力与变形间的物理条件(本构方程)。

利用以上三方面进行计算的,又称为“平衡-几何”解法。

采用虚功和能量形式来表述时候,则称为“虚功-能量”解法。

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结构力学的计算由过去的手算正逐步由计算机所代替,本课程的特点是将结构力学求解器集成到网络中,主要利用求解器进行计算和画图。

3. 课程教学中的能力培养(1) 分析能力•选择结构计算简图的能力:将实际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计算简图。

•进行力系平衡分析和变形几何分析的能力:对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平衡分析,对结构的变形和位移状态要进行几何分析。

这两方面的分析能力是结构分析的两个看家本领,要在反复运用中加以融会贯通,逐步提高,力求达到能正确、熟练、灵活运用的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暗花明 ”的境
4. 要问自己
四、会用
学而时习之,学习 =学+习。 什么是 “习”,通常把 “习 ”理解为复习;更准确些,应把 “习 ”理解为用,理解为实践。 “用 ”是“学 ”的继续、 深化和检验。与 “学”相比, “用”有更丰富的内涵:
多面性: 把知识应用于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把单面的知识化为多方面的知识。 综合性: 处理问题时,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和知识。分门别类地学,综合优选地用。 反思性: 正面学,反面用。计算是由因到果,校核时由果到因。 跳跃性: 循规蹈矩地学,跳跃式地用。 灵活性: 用能生巧。 牢固性: 反复用过的知识是牢固的,久经难忘。 悟性: 学习可以获得言传的知识,应用可以体验难以言传的悟性。 检验性: 学来的知识是真懂、半懂还是不懂,考几道题就分辨出来了。 针对涉及工程计算的一些学科的情况,还要对 “习题 ”和“校核 ”两个具体问题作些议论。
(1) 讨论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计算简图的合理选择; (2) 讨论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验算; (3) 讨论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
结构力学问题的研究手段包含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本课程只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 构力学的计算方法很多,但都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2.融会贯通 要把知识连成一片, 互相沟通, 左右联系, 前后呼应, 融会贯通。 在数学语言和力学语言之间要会翻译: 把抽象的数学公式翻译成具体生动的物理概念;把直观的力学思路翻译成严密的数学程序。
3.用心梳理 积累知识要用心梳理,使之条理化,成为一个脉络清晰、有主有次、有目有纲的知识网。
4.落地生根 把别人的、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化他为己,这样的知识才是牢靠的,生了根的。把新学来的知识 融化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上,把 “故”作为 “新 ”的基地,使 “新 ”在 “故 ”上生根发芽成长。
(4) 固定支座: 约束了所有位移。提供两个反力也一个反力矩。
5. 材料性质的简化 在土木、水利工程中结构所用的建筑材料通常为钢、混凝土、砖、石、木料等。在结构计算中,为了简 化,对组成各构件的材料一般都假设为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或弹塑性的。 上述假设对于金属材料在一定受力范围内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对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砖、石等材料 则带有一定程度的近似性。至于木材,因其顺纹和横纹方向的物理性质不同,故应用这些假设时应予注意。



又称壁结构,

几何特征是其

厚度要比长度

和宽度小得多
实 长、宽、厚三
体 个尺度大小相
结 仿

梁、 拱、刚 架、桁 架
房屋 中的 楼板 和壳 体屋 盖
水工 结构 中的 重力 坝
2. 结构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结构力学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理论力学着重讨论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而其他三门力学着重讨论结是“计算 ”中应有之义。没有校核过的计算书是未完成的计算书。 出错是难免的。重要的是要会判断、抓错和改错。判断是对计算结果的真伪性和合理性作出鉴定。抓错 是分析错误根源,指明错在何处。改错是提出改正对策,得出正确答案。改错不易,抓错、判断更难。 关于判断和校核可分为三层: 细校 、 粗算 和定性 。
2. 拱
拱是一种杆轴为曲线且在竖向力作用下,会产生水平反力的结构
(图 1-2a、 b)。
图 1-2a
图 1-2b
3. 桁架
桁架是由若干个直杆组成 ,所有结点都为铰结点 (图 1-3)。
图 1-3
图 1-4
4. 刚架
刚架由直杆组成,其结点通常为刚结点(图 1-4)。
5. 组合结构
组合结构是桁架和梁或刚架组合在一起的结构 (图 1-5)。
(1) 力系的平衡条件或运动条件。
(2) 变形的几何连续条件。 (3) 应力与变形间的物理条件(本构方程)。 利用以上三方面进行计算的,又称为 “平衡 -几何 ”解法。 采用虚功和能量形式来表述时候,则称为 “虚功 -能量 ”解法。 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结构力学的计算由过去的手算正逐步由计算机所代替,本课程的特点 是将结构力学求解器集成到网络中,主要利用求解器进行计算和画图。
(1) 滚轴支座: 只约束了竖向位移,允许水平移动和转动。提供竖向反力。在计算简图中用
支杆 表示。
(2) 铰支座: 约束竖向和水平位移,只允许转动。提供两个反力。在计算简图中用
两根相交的支杆 表示。
(3) 定向支座: 只允许沿一个方向平行滑动。提供反力矩和一个反力。在计算简图中用 示。
两根平行支杆 表
图 1-5
§ 1-4荷载的分类
一、按作用时间的久暂
荷载可分为恒载和活载。 恒载是长期作用与结构上的不变荷载,如结构的自重、安装在结构上的设备重量等,这种荷载的大小、 方向、作用位置是不变的。 活载是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存在的可变荷载,如吊车荷载、结构上的人群、风、雪等荷载。
二、按荷载的作用范围
§ 1-6方法论 (1)——学习方法 (2)
三、会问
1. 多问出智慧 学习中要多问,多打几个问号。 “像”一把钥匙,一把开启心扉和科学迷宫的钥匙。
2. 要会问 学习中提不出问题是学习中最大的问题。发现了问题是好事,抓住了隐藏的问题是学习深化的表现。
3. 要追问 重要的问题要抓住不放,要层层剥笋,穷追紧逼,把深藏的核心问题解决了,才能达到 界。
3. 杆件间连接的简化 结构中杆件相互连接的部分称为 结点 ,结点通常简化为铰结点或刚结点。 铰结点 是指相互连接的杆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即:可传递力,但不能传递力矩。 刚结点 是指相互连接的杆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既可传递力,又能传递力矩。
4. 结构与基础间连接的简化 结构与基础的连接区简化为支座。按受力特征,通常简化为:
(2) 计算能力
具有对各种结构进行计算或确定计算步骤的能力。 具有对计算结果进行定量校核或定性判断的能力。 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计算的能力。 做题练习是学习结构力学的重要环节。不做一定量的习题就很难对基本概念和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和掌 握,也很难培养较好的计算能力。
(3) 自学能力
自学包含两个方面:消化已学知识、摄取新的知识。
1. 结构
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 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工程结构 系,水工建筑物中的闸门和水坝,公路和铁路上的桥梁和隧洞等。
从几何的角度,结构分为如表 1.1.1 所示的三类 :
,简称结构。 例如房屋中的梁柱体
表 1.1.1 结构的分类

特点
实例
类 名 称

由杆件组成的

结构,是结构

力学的研究对
荷载可分为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 荷载的作用面积相对于总面积是微小的,作用在这个面积上的荷载,可以简化为集中荷载。 分布作用在一定面积或长度上的荷载,可简化为分布荷载,如风、雪、自重等荷载。
三、按荷载作用的性质
荷载可分为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静力荷载的数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其缓慢,不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因而可以忽 略惯性力的影响。 动力荷载是随时间迅速变化或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作用或消失的荷载,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 车辆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通常在设计中简化为静力荷载,但在特殊情况下要按动力荷载考虑。
二、会减
1. 概括的能力 把一章内容概括成三言两语,对一门课理出它的主要脉络,写人能勾出特征,画龙会点睛。
2. 简化的能力 盲目简化 ——不分主次,乱剪乱砍。合理简化 ——分清主次,剪枝留干。 选取结构计算简图是结构力学的基本功。不会简略估算、定性判断,是很危险的。
3. 统帅驾驭的能力 学习积累的知识, 要形成一个知识系统,要培养提纲挈领、统帅全局的能力 目的。
三、本章目录
§ 1-1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 § 1-2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 § 1-3杆件结构的分类 § 1-4荷载的分类 § 1-5方法论 (1)——学习方法 (1) § 1-6方法论 (1)——学习方法 (2) § 1-7方法论 (1)——学习方法 (3)
§ 1-1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
6. 荷载的简化
作用在实际结构上的荷载形式比较多,简化比较复杂,但根据其分布情况大致可简化为 荷载 两大类。
§ 1-3杆件结构的分类
集中荷载 和分布
结构的分类实际上是计算简图的分类。
1. 梁
梁是一种受弯构件,其轴线通常为直线,既可以是单跨,也可以是多跨
(图 1-1a、 b)。
图 1-1a
图 1-1b
§ 1-2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
实际结构往往是很复杂的 ,进行力学计算以前, 必须加以简化, 用一个简化的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 这个 图形称为结构的 计算简图 。
一、简化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 ——计算简图要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性能。 (2)分清主次,略去细节 ——计算简图要便于计算。
二、简化的要点
四、按荷载位置的变化
荷载可分为固定荷载和移动荷载。 作用位置固定不变的荷载为固定荷载。如风、雪、结构自重等。 可以在结构上自由移动的荷载称为移动荷载。如吊车梁上的吊车荷载、公路桥梁上的汽车荷载就是移动 荷载。 荷载的确定,常常是比较复杂的,荷载规范总结了设计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供设计时应用。但在不 少情况下,设计者要深入现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对荷载作出合理的确定。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内容
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方法。
二、学习目标
了解结构力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内容。 明确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及几种简化方法,进一步理解结构体系、结点、支座的形式和内涵。 理解荷载和结构的分类形式。 在认真学习方法论 ——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学习结构力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形成一个行之有效 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