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经典考研的复习笔记强力推荐吐血推荐

合集下载

考研结构力学知识点梳理

考研结构力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1.瞬变体系:本来是几何可变,经微小位移后,又成为几何不变的体系,成为瞬变体系。

瞬变体系至少有一个多余约束。

2.两根链杆只有同时连接两个相同的刚片,才能看成是瞬铰。

3.关于无穷远处的瞬铰:(1)每个方向都有且只有一个无穷远点,(即该方向各平行线的交点),不同方向有不同的无穷远点。

(2)各个方向的无穷远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广义)。

(3)有限点都不在无穷线上。

4.结构及和分析中的灵活处理:(1)去支座去二元体。

体系与大地通过三个约束相连时,应去支座去二元体;体系与大地相连的约束多于4个时,考虑将大地视为一个刚片。

(2)需要时,链杆可以看成刚片,刚片也可以看成链杆,且一种形状的刚片可以转化成另一种形状的刚片。

5.关于计算自由度:(基本不会考)(1) ,则体系中缺乏必要约束,是几何常变的。

(2)若 ,则体系具有保证几何不变所需的最少约束,若体系无多余约束,则为几何不变,若有多余约束,则为几何可变。

(3) ,则体系具有多与约束。

是保证体系为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若分析的体系没有与基础相连,应将计算出的W减去3.第二章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1.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1)静定结构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用静力平衡条件可以唯一的求得全部内力和反力。

(2)静定结构只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力,其他因素作用时,只引起位移和变形。

(3)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杆件的刚度无关。

(4)在荷载作用下,如果仅靠静定结构的某一局部就可以与荷载维持平衡,则只有这部分受力,其余部分不受力。

(5)当静定结构的一个内部几何不变部分上的荷载或构造做等效变换时,其余部分的内力不变。

(6)静定结构有弹性支座或弹性结点时,内力与刚性支座或刚性节点时一样。

解放思想:计算内力和位移时,任何因素都可以分别作用,分别求解,再线性叠加,以将复杂问题拆解为简单情况处理。

2.叠加院里的应用条件是:用于静定结构内力计算时应满足小变形,用于位移计算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时材料还应服从胡克定律,即材料是线弹性的。

龙驭球《结构力学 》(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

龙驭球《结构力学 》(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
龙驭球《结构力学Ⅰ》(第4 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
真题)详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材
复习
笔记
复习
结构
知识
分析
力学

真题 笔记
构造
第版
名校
几何
习题
第章
真题
受力
内容摘要
本书是龙驭球主编的《结构力学Ⅰ》(第4版)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 缩学科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在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的基础上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 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 相关辅导资料,对龙驭球主编的《结构力学Ⅰ》(第4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 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 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 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说明:由于本辅导书图表公式较多、篇幅较长,为方便读者 阅读,特将本辅导书分为上(1~4章)、中(5~7章)、下(8~10章)三册,本书为上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分析
1.2课后习题详解
1.1复习笔记
1.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2.2课后习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3.2课后习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28结构力学考研笔记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28结构力学考研笔记

福州⼤学⼟⽊⼯程学院828结构⼒学考研笔记历年简答题部分(早年)1、为什么仅⽤静⼒平衡⽅程,即可确定全部反⼒和内⼒的体系是⼏何不变体系,且没有多余约束。

因为静定结构仅有平衡条件即可求出全部反⼒和内⼒;超静定结构仅有平衡条件⽆法求出全部反⼒和内⼒;⼏何可变体系⽆静⼒解答,并且由于静定结构时没有多余约束的,所以仅⽤静⼒平衡⽅程即可确定全部反⼒和内⼒的体系是⼏何不变体系(参考答案)。

2、静定结构受荷载作⽤产⽣内⼒,内⼒⼤⼩与杆件截⾯尺⼨⽆关,为什么?因为静定结构因荷载作⽤⽽产⽣的内⼒仅有平衡条件即可全部求得,因此……3、荷载作⽤在静定多跨梁的附属部分时,基本部分的内⼒⼀般不为零,为什么?因为附属部分是⽀承在基本部分上的,对附属部分⽽⾔,基本部分等同于⽀座,故附属部分有荷载时基本部分内⼒⼀般不为零。

(参考答案)4、⽤⼒法求解结构时,如何对其计算结果进⾏校核?为什么?因为超静定结构的内⼒是通过变形协调条件和平衡条件得出的,因此在对⼒法求解结果进⾏校核时应⾸先校变形协调条件和平衡条件。

①校核变形协调条件:因为基本结构在多余约束⼒和荷载作⽤下的变形与原结构完全⼀致,因此可在基本结构上施加单位⼒,作出单位⼒弯矩图,并与⼒法计算所得的弯矩图图乘,校核计算所得位移与结构的实际位移是否⼀致。

②校核平衡条件:任取结构某⼀部分为隔离体,校核其弯矩、剪⼒、轴⼒是否符合平衡条件。

5、⽤位移法求解结构时,如何对其进⾏计算结果校核,为什么?因为超静定结构的内⼒是通过变形协调条件和平衡条件得出的,因此在对位移法求解结果进⾏校核时应⾸先校变形协调条件和平衡条件。

①校核平衡条件:任取结构某⼀部分为隔离体,校核其弯矩、剪⼒、轴⼒是否符合平衡条件。

②校核变形协调条件:因为在位移法求解过程中已经保证了各杆端位移的协调,所以,变形协调条件⾃然满⾜。

6、为什么实际⼯程中多数结构都是超静定的?①因为超静定结构包含多余约束,万⼀多余约束破坏,结构仍能继续承载,具有较⾼的防御能⼒。

龙驭球《结构力学Ⅰ》(第4版)考研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精选(答案详解)

龙驭球《结构力学Ⅰ》(第4版)考研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精选(答案详解)

(2)结构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见表1-1-3)表1-1-3结构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能力培养(见表1-1-4)表1-1-4结构力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二、结构的计算简图和简化要点计算中忽略不重要的细节、保留基本特点、需要寻求一个简化的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这个图就称为结构的计算简图。

它的确定原则及简化要点见表1-1-5。

表1-1-5结构的计算简图和简化要点三、杆件、杆件结构、荷载的分类(见表1-1-6)表1-1-6杆件、杆件结构、荷载的分类名校考研真题说明:本部分从指定龙驭球主编的《结构力学》(第3版)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

如需更多专业课资料,可转识库学习网进行查看。

一、判断题1.当不考虑杆件轴向变形时,图11-1(a)所示单跨超静定梁与图11-1(b)所示单跨超静定梁完全等效。

()[湖南大学2006年研]图11-1【答案】对查看答案二、选择题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国防科技大学2004年研]A.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作用下,既产生位移又产生内力B.超静定结构只有在荷载作用下才产生内力C.静定结构的全部内力和范例可以由平衡条件位移确定D.一平衡力系作用于静定结构的某一部分时,仅该部分有内力,结构的其余部分内力为零【答案】C查看答案三、计算题1.绘制图11-2(a)所示结构弯矩图形状;已知图11-2(b)结构弯矩图,绘制其荷载图;不经过计算,绘制图11-2(c)所示结构弯矩图。

[武汉科技大学2009研](a)(b)(c)图11-2解:(1)图11-2(a)为对称结构,由对称结构的性质绘制弯矩图,如下图题11-3(a)所示。

(2)图11-2(b),自右向左进行分析。

悬臂端有弯矩,则端部有一集中力偶.横杆弯矩图有尖端,则在尖端位置有一集中力作用,竖杆弯矩斜率保持不变,则刚结点有水平荷载作用,绘制荷载图,如下图题11-3(b)所示。

结构力学考研复习笔记

结构力学考研复习笔记
2
平面杆件结构和荷载的分类
(三)按作用位置的变化情况分类 1.固定荷载:作用位置固定不变的荷载,如所有恒载、屋楼面均布活荷载、风载、雪载等。 2.移动荷载:在荷载作用期间,其位置不断变化的荷载,如吊车荷载、火车、汽车等。 (四)按作用性质分类 1. 静力荷载: 荷载不变化或变化缓慢, 不会是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 可忽略惯性力的影响。 2.动力荷载:荷载(大小、方向、作用线)随时间迅速变化,使结构发生不容忽视的惯性力。 例如锤头冲击锻坯时的冲击荷载、地震作用等。 §1-4 结构力学的学习方法 一、课程定位:土建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习方法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 2.注意掌握分析方法与解题思路 3.注意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多做习题
1 1
1 1 1
2
2
(3)W<0,自由度数目<约束数目,体系具有多余约束(可能是几何可变体系,也可能是超静 定结构) 注:W≤0 是体系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 §2-2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一、一点与一刚片 1.规则一:一个点与一个刚片之间用两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链杆相连, 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 何不变体系。 2.结论:二元体规则 (1)二元体:两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链杆联接一个新结点的装置。 (2)二元体规则:在一已知体系中增加或减少二元体,不改变原体系的几何性质。 注:利用二元体规则简化体系,使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简单明了。 二、两刚片规则 1.规则二:两个刚片用一个单铰和杆轴不过该铰铰心的一根链杆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 何不变体系。 2.推论:两个刚片用不全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体系。 三、三刚片规则 1.规则三:三个刚片用不全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单铰(可以是虚铰)两两相连,组成无多余 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铰接三角形规则:平面内一个铰接三角形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注意:以上三个规则可互相变换。之所以用以上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是为了在具体的几何 组成分析中应用方便,表达简捷。 四、瞬变体系的概念 1.瞬变体系的几何组成特征:在微小荷载作用下发生瞬间的微小刚体几何变形,然后便成为 几何不变体系。 2.瞬变体系的静力特性:在微小荷载作用下可产生无穷大内力。因此,瞬变体系或接近瞬变 的体系都是严禁作为结构使用的。 注:瞬变体系一般是总约束数满足但约束方式不满足规则的体系,是特殊的几何可变体系。

李廉锟《结构力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2-15章)【圣才出品】

李廉锟《结构力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2-15章)【圣才出品】

阶方阵)。
十、地震作用计算 ★★ 整节非考研初试重点,但为考研复试的考察重点,需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地震作用的基 本概念见表 12-1-14。
表 12-1-14 地震作用的基本概念
十一、计算频率的近似法 ★★ 本节掌握集中质量位置选择的基本思路即可,其他的为非重点。具体内容见表 12-1-15。
表 12-1-15 计算频率的近似法
11 / 1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

简写为 MY+cY+KY=F(t)。
式中,cij 为质点 j 处的运动速度引起质点 i 处的阻力系数;Fi(t)为作用在质点 i 处的
任意荷载;Y 为速度列向量;F(t)为任意荷载列向量(n×1 阶列矩阵);c 为阻尼矩阵(n×n
12 / 1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复习思考题
1.怎样区别动力荷载与静力荷载?动力计算与静力计算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1)静力荷载:指施力过程缓慢,不致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因而可以略去 惯性力影响的荷载; 动力荷载:指将使结构产生不容忽视的加速度,因而必须考虑惯性力的影响的荷载。 主要差别在于是否考虑惯性力的影响。
圣才电子书

第 12 章 结构动力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1 / 1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重点难点归纳】 一、基本概念 ★★★ 1.动力载荷与静力载荷(见表 12-1-1)
图 12-1-1 (1)刚度系数与柔度系数(见表 12-1-5)
表 12-1-5 刚度系数与柔度系数

李廉锟《结构力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静定拱【圣才出品】

李廉锟《结构力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静定拱【圣才出品】

李廉锟《结构⼒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静定拱【圣才出品】第4章 静定拱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拱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表4-1-1 拱的基本概念及特点表4-1-2 有拉杆和⽆拉杆三铰拱的区别与联系⼆、三铰拱的计算 ★★★★★1.⽀座反⼒的计算(见表4-1-3)表4-1-3 ⽀座反⼒的计算2.内⼒的计算(见表4-1-4)表4-1-4 三铰拱的内⼒计算三、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见表4-1-5) ★★★表4-1-5 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4.2 课后习题详解复习思考题1.拱的受⼒情况和内⼒计算与梁和刚架有何异同?答:(1)拱与梁的受⼒情况和内⼒计算的区别①约束反⼒⽅⾯,拱在竖向荷载作⽤下会产⽣⽔平反⼒(推⼒),⽽梁在竖向荷载作⽤下不会产⽣⽔平反⼒(推⼒);②内⼒分布⽅⾯,由于⽔平推⼒的存在,拱的弯矩常⽐跨度、荷载相同的梁的弯矩⼩得多,使得拱截⾯上的应⼒分布较为均匀;③内⼒分析⽅法⽅⾯,若只有竖向荷载时,梁只需进⾏简单的整体分析即可求解,⽽拱由于⽔平⼒的存在,需要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相结合。

(2)拱与刚架的受⼒情况和内⼒计算的异同①内⼒分析⽅法⽅⾯,拱与刚架的受⼒情况和内⼒计算的特点和所应⽤⽅法基本⼀致,例如三铰刚架也属于拱式结构;②拱的轴线是曲线,刚架杆的轴线是直线,在应⽤平衡条件计算内⼒时,拱仍然取投2.在⾮竖向荷载作⽤下怎样计算三铰拱的反⼒和内⼒?能否使⽤式(4-1)和(4-2)?答:(1)对于三铰拱承受⾮竖向荷载的情况,可将⾮竖向荷载分解为⽔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2)仍然可以应⽤式(4-1)和(4-2),将⽔平反⼒加上⾮竖向荷载⽔平⽅向上的分量⼀起代⼊公式中进⾏求解。

(4-1)o AV AV o BV BV o c H F F F F M F f ??=??=?=cos sin (4-2)sin cos o H o S S H o N S H M M F y F F F F F F =-??=-?=+3.什么是合理拱轴线?试绘出图4-2-1各荷载作⽤下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形状。

《结构力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结构力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结构力学》知识点归纳梳理《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物体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及其运动规律。

结构力学的知识对于设计和分析各种工程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结构力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

1.静力学基本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与质点的平衡条件;(2)牛顿第二定律与质点运动方程;(3)牛顿第三定律与作用力对;(4)力的合成与分解。

2.力和力矩的概念和计算:(1)力的点表示和力的向量运算;(2)力矩的点表示和力矩的向量运算;(3)力的矢量和点表示的转换。

3.等效静力系统:(1)强心轴的概念和计算;(2)悬臂梁的等效静力;(3)等效力和等效力矩。

4.支持反力分析:(1)节点平衡法计算支持反力;(2)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持反力。

5.算术运算法:(1)类似向量的加法和减法;(2)类似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

6.静力平衡条件:(1)法向力平衡条件;(2)切向力平衡条件;(3)力矩平衡条件。

7.杆件受力分析:(1)内力的概念和分类;(2)弹性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3)强度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8.杆件内力的作图法:(1)内力的几何关系;(2)内力图的作图方法。

9.杆件内力的计算方法:(1)等效系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推力与拉力的分析与计算。

10.刚性梁的受力分析:(1)刚性梁的受力模式;(2)刚性梁的截面受力分析;(3)刚性梁的等效荷载。

11.弯矩与剪力的计算方法:(1)弯矩和剪力的表达式;(2)弯矩和剪力的计算方法。

12.杆件的弯曲:(1)弯曲梁的受力分析;(2)弯曲梁的弯曲方程。

13.弹性曲线:(1)弹性曲线的概念和性质;(2)弹性曲线的计算方法。

14.梁的挠度:(1)梁的挠度方程;(2)梁的挠度计算方法。

15.梁的受力:(1)梁受力分析的应用;(2)梁的横向剪切力。

以上是对《结构力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和梳理。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从而能够进行工程结构的设计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方法。

二、学习目标•了解结构力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内容。

•明确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及几种简化方法,进一步理解结构体系、结点、支座的形式和内涵。

•理解荷载和结构的分类形式。

在认真学习方法论——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学习结构力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本章目录§1-1 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1-2 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1-3 杆件结构的分类§1-4 荷载的分类§1-5 方法论(1)——学习方法(1)§1-6 方法论(1)——学习方法(2)§1-7 方法论(1)——学习方法(3)§1-1 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1. 结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工程结构,简称结构。

例如房屋中的梁柱体系,水工建筑物中的闸门和水坝,公路和铁路上的桥梁和隧洞等。

从几何的角度,结构分为如表1.1.1所示的三类:表1.1.1 结构的分类2. 结构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结构力学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理论力学着重讨论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而其他三门力学着重讨论结构及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等问题。

其中材料力学以单个杆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结构力学以杆件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弹塑性力学以实体结构和板壳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

学习好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是学习结构力学的基础和前提。

结构力学的任务是根据力学原理研究外力和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以及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

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 讨论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计算简图的合理选择;(2) 讨论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验算;(3) 讨论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

结构力学问题的研究手段包含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本课程只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

结构力学的计算方法很多,但都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条件:(1) 力系的平衡条件或运动条件。

(2) 变形的几何连续条件。

(3) 应力与变形间的物理条件(本构方程)。

利用以上三方面进行计算的,又称为“平衡-几何”解法。

采用虚功和能量形式来表述时候,则称为“虚功-能量”解法。

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结构力学的计算由过去的手算正逐步由计算机所代替,本课程的特点是将结构力学求解器集成到网络中,主要利用求解器进行计算和画图。

3. 课程教学中的能力培养(1) 分析能力•选择结构计算简图的能力:将实际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计算简图。

•进行力系平衡分析和变形几何分析的能力:对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平衡分析,对结构的变形和位移状态要进行几何分析。

这两方面的分析能力是结构分析的两个看家本领,要在反复运用中加以融会贯通,逐步提高,力求达到能正确、熟练、灵活运用的水平。

•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要了解结构力学中的各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具有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2) 计算能力•具有对各种结构进行计算或确定计算步骤的能力。

•具有对计算结果进行定量校核或定性判断的能力。

•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计算的能力。

做题练习是学习结构力学的重要环节。

不做一定量的习题就很难对基本概念和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也很难培养较好的计算能力。

(3) 自学能力自学包含两个方面:消化已学知识、摄取新的知识。

§1-2 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实际结构往往是很复杂的,进行力学计算以前,必须加以简化,用一个简化的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这个图形称为结构的计算简图。

一、简化的原则(1)从实际出发——计算简图要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性能。

(2)分清主次,略去细节——计算简图要便于计算。

二、简化的要点1. 结构体系的简化一般的结构都是空间结构。

但是,当空间结构在某一平面内的杆系结构承担该平面内的荷载时,可以把空间结构分解成几个平面结构进行计算。

本课程主要讨论平面结构的计算。

当然,也有一些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而不宜简化成平面结构。

2. 杆件的简化在计算简图中,结构的杆件总是用其纵向轴线代替。

3. 杆件间连接的简化结构中杆件相互连接的部分称为结点,结点通常简化为铰结点或刚结点。

铰结点是指相互连接的杆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即:可传递力,但不能传递力矩。

刚结点是指相互连接的杆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既可传递力,又能传递力矩。

4. 结构与基础间连接的简化结构与基础的连接区简化为支座。

按受力特征,通常简化为:(1) 滚轴支座:只约束了竖向位移,允许水平移动和转动。

提供竖向反力。

在计算简图中用支杆表示。

(2) 铰支座:约束竖向和水平位移,只允许转动。

提供两个反力。

在计算简图中用两根相交的支杆表示。

(3) 定向支座:只允许沿一个方向平行滑动。

提供反力矩和一个反力。

在计算简图中用两根平行支杆表示。

(4) 固定支座:约束了所有位移。

提供两个反力也一个反力矩。

5. 材料性质的简化在土木、水利工程中结构所用的建筑材料通常为钢、混凝土、砖、石、木料等。

在结构计算中,为了简化,对组成各构件的材料一般都假设为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或弹塑性的。

上述假设对于金属材料在一定受力范围内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对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砖、石等材料则带有一定程度的近似性。

至于木材,因其顺纹和横纹方向的物理性质不同,故应用这些假设时应予注意。

6. 荷载的简化作用在实际结构上的荷载形式比较多,简化比较复杂,但根据其分布情况大致可简化为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两大类。

§1-3 杆件结构的分类结构的分类实际上是计算简图的分类。

1. 梁梁是一种受弯构件,其轴线通常为直线,既可以是单跨,也可以是多跨(图1-1a、b)。

图1-1a图1-1b2. 拱拱是一种杆轴为曲线且在竖向力作用下,会产生水平反力的结构(图1-2a、b)。

图1-2a图1-2b3. 桁架桁架是由若干个直杆组成,所有结点都为铰结点(图1-3)。

图1-3图1-44. 刚架刚架由直杆组成,其结点通常为刚结点(图1-4)。

5. 组合结构组合结构是桁架和梁或刚架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图1-5)。

图1-5§1-4 荷载的分类一、按作用时间的久暂荷载可分为恒载和活载。

恒载是长期作用与结构上的不变荷载,如结构的自重、安装在结构上的设备重量等,这种荷载的大小、方向、作用位置是不变的。

活载是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存在的可变荷载,如吊车荷载、结构上的人群、风、雪等荷载。

二、按荷载的作用范围荷载可分为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

荷载的作用面积相对于总面积是微小的,作用在这个面积上的荷载,可以简化为集中荷载。

分布作用在一定面积或长度上的荷载,可简化为分布荷载,如风、雪、自重等荷载。

三、按荷载作用的性质荷载可分为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静力荷载的数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其缓慢,不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因而可以忽略惯性力的影响。

动力荷载是随时间迅速变化或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作用或消失的荷载,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

车辆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通常在设计中简化为静力荷载,但在特殊情况下要按动力荷载考虑。

四、按荷载位置的变化荷载可分为固定荷载和移动荷载。

作用位置固定不变的荷载为固定荷载。

如风、雪、结构自重等。

可以在结构上自由移动的荷载称为移动荷载。

如吊车梁上的吊车荷载、公路桥梁上的汽车荷载就是移动荷载。

荷载的确定,常常是比较复杂的,荷载规范总结了设计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供设计时应用。

但在不少情况下,设计者要深入现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对荷载作出合理的确定。

§1-5 方法论(1)——学习方法(1)学习要讲究方法,要学会,更要会学。

下面是在结构力学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主要从加、减、问、用和创新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会加1.勤于积累摄取和积累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也是研究创新的基础。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要有集腋成裘、积土成山的志趣。

2.融会贯通要把知识连成一片,互相沟通,左右联系,前后呼应,融会贯通。

在数学语言和力学语言之间要会翻译:把抽象的数学公式翻译成具体生动的物理概念;把直观的力学思路翻译成严密的数学程序。

3.用心梳理积累知识要用心梳理,使之条理化,成为一个脉络清晰、有主有次、有目有纲的知识网。

4.落地生根把别人的、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化他为己,这样的知识才是牢靠的,生了根的。

把新学来的知识融化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上,把“故”作为“新”的基地,使“新”在“故”上生根发芽成长。

二、会减1. 概括的能力把一章内容概括成三言两语,对一门课理出它的主要脉络,写人能勾出特征,画龙会点睛。

2. 简化的能力盲目简化——不分主次,乱剪乱砍。

合理简化——分清主次,剪枝留干。

选取结构计算简图是结构力学的基本功。

不会简略估算、定性判断,是很危险的。

3. 统帅驾驭的能力学习积累的知识,要形成一个知识系统,要培养提纲挈领、统帅全局的能力,达到纲举目张、灵活驾驭的目的。

4. 弃形取神的能力在力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要培养由表入里、弃形取神的能力:•个别到一般:舍弃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殊性,摘取其中的共性和普遍性。

•具体到抽象:舍弃不同问题的具体性,提炼为一般原理的抽象性。

•现象到规律:舍弃现象的表面形态,洞察出深藏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

•温故到创新:拆除旧观念的篱笆,标新立异,另辟新路,开拓新途径和新领域。

§1-6 方法论(1)——学习方法(2)三、会问1. 多问出智慧学习中要多问,多打几个问号。

“?”像一把钥匙,一把开启心扉和科学迷宫的钥匙。

2. 要会问学习中提不出问题是学习中最大的问题。

发现了问题是好事,抓住了隐藏的问题是学习深化的表现。

3. 要追问重要的问题要抓住不放,要层层剥笋,穷追紧逼,把深藏的核心问题解决了,才能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

4. 要问自己四、会用学而时习之,学习=学+习。

什么是“习”,通常把“习”理解为复习;更准确些,应把“习”理解为用,理解为实践。

“用”是“学”的继续、深化和检验。

与“学”相比,“用”有更丰富的内涵:•多面性:把知识应用于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把单面的知识化为多方面的知识。

•综合性:处理问题时,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和知识。

分门别类地学,综合优选地用。

•反思性:正面学,反面用。

计算是由因到果,校核时由果到因。

•跳跃性:循规蹈矩地学,跳跃式地用。

•灵活性:用能生巧。

•牢固性:反复用过的知识是牢固的,久经难忘。

•悟性:学习可以获得言传的知识,应用可以体验难以言传的悟性。

•检验性:学来的知识是真懂、半懂还是不懂,考几道题就分辨出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