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简介
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简介

代表论著
中文CSSCI期刊发表论文(本人作为独立/第一/通讯作者,CSSCI论文)
陈庆荣等.古诗阅读的认知机制:来自眼动的证据.中国社会科学,2017, (3), 48−76。
陈庆荣等.句法预测对句子理解影响的眼动实验.心理学报,2010,42, 672−682, CSSC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929,汉语焦点信息影响代词回指的行为和脑电研究,2014/01-2016/01,23万元,参与,排名第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776,物体朝向在空间记忆中的作用,2013/01-2015/12,22万元,参与,排名第三。
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84080H20205,汉语韵律和词汇加工中若干前沿问题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研究,2016/01-2020/12,20万元,在研,主持。
Chen L. J., Xu, X. D.,Chen, Q.R.*, & Royle, P. (2018). Can pragmatic inference benefit from topic prominence? ERP evidence from Mandarin Chinese.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46, 11-22,SSCI一区.通讯作者
陈庆荣等.汉语句子-图片信息整合的眼动测量.心理学报,2008,40, 543−551, CSSCI。
陈庆荣.句法启动研究的范式及其在语言理解中的争论.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208−218, CSSCI。
陈庆荣等.汉语句子理解中句法启动机制的眼动和ERP研究.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1727−1734, CSSCI。
博士生导师个人简历

博士生导师个人简历博士生导师个人简历个人简历基本信息:姓名:李奇性别:男职称:教授学院: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智能控制、优化方法和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职位:博士生导师出生年月:1963年8月生个人经历:1992年获东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1993年在同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2001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7年-1999年任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副主任,自动化所副所长,2000年-2005年任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自动化所所长。
东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控制、优化方法和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等。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863、省科技攻关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SCI和EI论文收录40余篇。
2003年8月-2004年8月, 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邀请,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高级访问研究,参与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AMS-02)研制。
2009年3月-2010年4月, 入选江苏省第一期中青年高级管理人才海外研修班,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九三学社南京市主委,第十届江苏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委员。
中国自动化学会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2008年入选第二批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04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被列为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2000年获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资助。
2007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XX大学博士生导师白学军教授简介【模板】

**大学博士生导师白学军教授简介:白学军,宁夏**市人。
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1984年,宁夏**市一中1984-1988年,**大学教育系,获学士学位1988-1991年,**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导师林崇德教授1991-1994年,**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导师沈德立教授和林崇德教授工作简历:1994年,**大学教育系,讲师1996年,**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200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硕士点带头人2003年,**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2004年,**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2007年,**大学老年心理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兼任职务:**大学校务委员**大学党委委员**大学教代会副主席**市第十届青联委员**市和第十一届青联委员**大学天津校友会副理事长学术兼职: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与行为研究》编委《应用心理学》编委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心理学组评审委员入选人才:**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教学获奖:**市首届青年知识分子奖(1998)**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2002)**大学荣誉校友(2002)第八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三等奖(2002)**市教卫工委、**市教委、**市科委、**市学联、共青团**市委等单位评为**市第七届“挑战杯”**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3)天津津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2003)**大学“职业道德标兵称号”(2003)**市教卫工委系统“职业道德先进个人”(2003)**市优秀教师(2004)**市教卫工委、**市教委、**市科委、**市学联、共青团**市委等单位评为**市第七届“挑战杯”**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6)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员(2007)**市“十五”实验室投资建设先进个人(2007)**市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08)**市社会科学普及周先进工作者(2006)科研获奖:第二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8)第七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三等奖(2000)第三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2)**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
安徽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科研成果
近五年的主要成果:
1、搞活农村经济的出路在于农业功能的创新(国家级),独撰,《生产力研究》2003/1。
2、中国企业家赶快进入角色, 独撰,《中国国情国力》(国家级),2004/9。
3、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内生性分析, 独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国家重点),2005/11。
4、对“经济人”假设发展的反思——兼论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第一作者,《经济与社会发展》(省级),2007/1。
1989年1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思想史专业,导师胡寄窗,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曾担任外国经济史、《资本论》(选读)、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92、9~1993、1参加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西方经济学骨干教师进修班”,回来后即主讲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西方经济学流派,一直至今。授课对象涵盖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研究生等.任教以来,认真刻苦、关爱学生,授课生动、寓教于学,注重启发式教育,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优秀,广受学生好评。1993年开始负责校首批骨干课程《西方经济学》的建设工作,1995年以优质课程获得通过。2001年再次作为负责人主持校第三批骨干课程《西方经济学》重点课程续建工作,2002年在校重点建设的11门品牌课程中被评为优质课程。曾获的奖项有:1996年安徽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年度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2年校优秀党员,2003年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国家重点3篇,国家级4篇;参与编著2部:《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和实践》(1999)、《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来自苏浙皖的报告(2006);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三项;主持省部级和校级课题各一项。
博士生导师介绍

曹学文教授一 直工 作在本科生 、 研 究生教学一 线 , 先后 主讲 了 “ 油气集输 ” 、 “ 输气管道 设计与管理 ” 、 “ 矿场 油气加工 ” 、 “ 储运专业 英语 ” 等课程 , 新开 设 了 “ 天 然气集输 ” 、 “ 天 然气 处 理 与加工 ” 等课程 , 是 山东省精 品课 “ 油气集输 ” 课程 负责人 , 先后 获 石 油 大学教学成 果 一 等 奖和 山东省高校教学成 果 三 等奖等 多项 奖励 。 现 任 油气 储运 工 程系主 任 、 油气储运 实验 室 【LJ东省 实验 教 学 示 范 中心 主 任 。 曹学文 教授长 期致 力 于 天然气 处 理 与加工 、 油气水 多相 流动 及 海底 油气 管道 等理 论 与应用研 究 。 提 出 了免加 热或 免加 注 防 冻剂 的超 声速 旋 流 分 离重 烃 和 水 的新 技术 , 相 关研 究 申请发 明专利 6 项 , 获得授权发 明专利 1 项 。 独 立 开 创 了海 底 管道投产运 行 技术 , 该 技术 已在 中国海 洋石 油总 公 司 南海 、 东海 、 渤海海域 开 发 的天 然 气 田 中应 用 , 取 得 显 著 社 会 效 益 与经 济赦 益 。 被 中 国海 洋 石 油 公 司 聘 为海 底 管道 技 术专 家 。 承 担 、 参 加并完成 省部 级攻 关课题 4 项 、 其他各类项 目 2 0 多项 。 获省部级 奖励 2 项 , 其他奖励 10 多项 , 公 开 发表 学术论 文 4 0 余 篇 。 目前 主 持 国 家 “ 8 6 3 ” 课 题 “ 深 水湿 气 计 量 与分 离新 技 术 研 究 ” 和 国 家 重 大 油 气 专项 “ 集输系统积液规 律及 监 测技术研 究 ” 及 中海 油 、 中石 化等科研 课 题 。 已 指 导 毕业 硕 士 研 究 生 2 0 余 人 , 目前指 导博 士 、 硕 士 研 究生 2 0 余 名 。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

刘学锴
男,1933年8月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56年至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师从林庚教授研治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现为安徽师大文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和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
个人简历:1959年至1963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任教。1963年至今,在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大中文系任教。1986年晋升教授。1978年起担任研究生导师。
陶富源
1945年1月生,江苏海安人,中共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安徽师范大学哲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安徽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带头人,安徽省人文什科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专长为哲学元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陆续出版了《形上智慧论——哲学的当代沉思》、《实践主导论——哲学的前沿探索》、《终极关怀论——人的哲学之悟》等多部重要著作。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存《析学研究》发表8篇。代表性论文有:《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唯物辩证法与实践、劳动的辩证法》、《经济全球化与中同现代化》、《哲学、人学与人》、《人的本质新解》等。
蒋玉珉
教授, 1949年8月生, 1982年山东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毕业,同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198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重点建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主持人、《经济学动态》杂志理事、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理事。1982年至今出版专著、教材6部,发表论文40余篇,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安徽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安徽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主持教育部、省级课题4项。
导师简介

徐建中--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导师简介姓名:徐建中学位:博士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个人简历:徐建中,男,1959年10月生,河北省丰润县人。
1982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黑龙江省经济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企业管理协会、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统计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管理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系别:经济学系Email:Xujianzhongxjz@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与战略研究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工业经济管理获奖情况1、完成的中船总公司课题《船舶工业资金积累与补偿水平分析测度模式》95年获国家科技完成者证书;9 6年获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研究报告获1992-1994年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与政策研究报告三等奖和一级中国船舶科技报告。
2、完成的中船总公司课题《舰船价格改革及报价模型研究》获96年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该研究报告评为一级中国船舶科技报告。
3、完成的中船总公司课题《舰船报价系统》该成果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98年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4、完成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研究课题《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研究》获99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5、完成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研究课题《经济学专业教学关键环节研究》获2000年“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考一般都要求(简要介绍本人学历背景与科研情况,对自己的科研成果作出评价,对所报考专业提出研究设想),研究设想是不是读博期间自己要研究的方向,博士论文的方向呀马教授首先以“从学科的定位看生长点”开篇,用简明的图例向大家介绍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学方向及其之间的关系,不仅明确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定位,还以此为基础引出了一系列可能存在的重要生长点。
《导师个人简介(模板)》

导师个人简介(模板)个人简介×××,男,汉族,1972年10月生,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学院××(职务)。
学习及工作经历(从大学阶段开始填写)1995.7~2000.9 ××大学××学院教师,××教研室主任1991.9~1995.7 ××大学××学院××专业学习,获××学学士学位学校及社会兼职中国化学会会员、浙江省化学会理事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承担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来源、时间、经费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1年,8万。
获得奖励奖项(限填5项,时间、奖项名称、颁奖单位、署名位次等)2008年获得“山东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山东省教育厅,第一主讲课程研究生课程:《材料合成与制备》、《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本科生课程:《配位化学》、《无机合成》联系方式办公电话:Email:近五年代表性成果(限填10项,论文题目,期刊或会议名称,时间、署名次序等)1.碘仿电解机理研究,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02, 18(2) ,第一作者( EI 收录)2. Crystal Structure of Dihydrogenpimelato (1,10-phenanthroline-N),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 2002, 217(2),通讯作者(SCI收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16,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类)重大培育项目之重大学术成果培育计划(项目编号CCNU14Z02018)。
2013~17,危机管理中的心理社会支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3AZD087)。
2012~15,不同社会阶层分配不公平感的归因模式及应对策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
2007~10,道家人格结构测量及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应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7JAXLX013)。
博士生导师简介
姓名*
郭永玉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学历
博士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大心理学院
邮编
210079
简历
2000年6月,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PhD);
1991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84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心理学名词审l Board Member,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Research,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adrid,Spain(2014~)
《心理科学》期刊编委(2009~)
《心理学探新》期刊编委(1999~)
《心理研究》期刊编委(2008~)
获奖及荣誉
研究报告《道家人格:结构、测量及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应用》(郭永玉、涂阳军)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
“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9月);
专著《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
专著《弗罗姆的人本精神分析》获湖北省第三届(1999~2000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代表论著
郭永玉,杨沈龙. (2017).理想天平与现实阶梯: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公平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栏), 32 (2), 117–127.
杨玉芳,郭永玉. (2017).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刊(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栏)(专栏总论),32 (2), 107–116.《新华文摘》2017年第10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年第3期转载。
1998年8月~1999年8月,美国Institute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ITP)和University of New Mexico(UNM)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社会任职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2009~)、常务理事(2017.11~);
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2017 );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1997~2001,2005~2009)、副主任委员(2001~2005,2009~2017 )、候任主任委员(2018~);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2015~);
国家留学基金访问学者项目评审专家(2013~);
2017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1991年7月~2017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0年11月~2003年3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哲学专业博士后;
2009年12月~2010年5月,英国University of Leicester心理学院荣誉访问教授(Honorary Visiting Professor, School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UK);
杨沈龙,郭永玉.(2016).低阶层者的系统合理化水平更高吗?——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考察.心理学报, 48(11), 1467-1478.
胡小勇,郭永玉. (2016).社会公平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达成的影响及其过程。心理学报,48 (3),271-289.
郭永玉主编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