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的基本内容

艺术美学的基本内容《说说艺术美学的那些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聊聊艺术美学这个听起来有点儿高大上的玩意儿。
你们说,艺术美学到底是啥呢?嗯,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艺术美的学科嘛!就是那种让我们看了之后会忍不住“哇哦”的东西。
咱先从绘画说起哈。
一幅好的画,那线条、那色彩,啧啧,简直绝了。
有时候咱看着一幅画,就好像能走进画里的世界一样,感觉可奇妙了。
这就是艺术美学的魅力呀!画家们通过他们的画笔,把他们眼中的美传递给我们,让我们也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美。
再说说雕塑。
那些雕像,哇,那身材比例,那肌肉线条,看着就觉得超厉害的。
有的雕塑站在那儿,就让人觉得特别有气势,特别震撼。
这也是艺术美学的一部分呀!雕塑家们用他们的双手,塑造出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还有音乐!听到一首好听的歌,那心情,简直美得冒泡。
比如说,在你心情低落的时候,放上一首欢快的歌,瞬间就能让你的心情变得明朗起来。
或者在你安静的时候,听上一首轻柔的钢琴曲,那感觉,就像有一股暖流在你心里流淌。
音乐就是这样神奇,它的节奏、旋律,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
戏剧也是艺术美学的一大亮点呢!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演,那表情、那动作,把一个个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
我们坐在台下,跟着剧情一起喜怒哀乐,就好像我们自己也经历了一场人生一样。
这种体验,真的是太独特啦!不过呢,艺术美学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啦。
其实咱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艺术美学的体现哦。
比如说,你穿的衣服搭配得很好看,这也算是一种艺术美学呀!或者你把房间布置得很温馨,很有格调,这也是一种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就是这样,它无处不在。
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更加懂得欣赏和感受美。
所以呀,大家都多去接触接触艺术美学吧!看看画展,听听音乐,看看戏剧,说不定你就能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呢!让我们一起在艺术美学的海洋里畅游,享受美的盛宴吧!哈哈!。
艺术美学

什么是形态?一、形态的含义(一)从形态的横向构成来看,形态是“形”与“态”的组合。
“形”指形状,它是由事物的边界线即轮廓所围合成的呈现形式,包括外轮廓和内轮廓。
“态”是事物的内在发展方式,它与物体在空间中占有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从形态的纵向层次来看,形态是由材料层、形式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构成的。
材料层是设计品的物质基础。
形式层是针对意蕴层而言的,专指形态的外部呈现形式,也就是我们的视觉和触觉接触到的物象。
它包括外形式和内形式。
意蕴层意蕴层深藏于形态内部,是整个形态的核心层。
它是在长期的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积淀的具有稳定性的意义。
二、形态的分类(一)按照形态与人类知觉关系的紧密程度划分,可分为现实形态、理念形态和纯粹形态。
现实形态是直接作用于人们视觉和触觉的实际存在的形态。
它是现实世界中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
理念形态则是在现实形态的基础上抽象提炼出的形态。
它只存在于人类的经验和思维中,不能被人感知,也不具有实在性。
纯粹形态是为了使只存在于头脑中无法感知的理念形态获得视觉的可感性,可以借助一定符号系统将之表现出来的形态。
(二)按照形态的空间存在形式不同,可分为平面形态和立体形态。
平面形态是在二维空间中作平面延伸的形态。
立体形态则是在三维空间甚至四维空间中作纵深发展的形态。
(三)按照形态的来源,可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
自然形态是不为人类意志所转移的自然界中的客观存在物。
人为形态是经过人类的改造和加工,成为人类意识产物的再生形态(四)根据产品整体形态构成的方式来划分,有构筑型和塑造型两种形态。
构筑型是指在三维空间里展开其构成部分的形态,一般是抽象形态。
塑造型形态通过制胚、烘结、铸造、注塑等成型方式,形成较为整体的形态。
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美学包含的具体范畴

艺术美学包含的具体范畴
1、艺术创作美学:研究艺术创作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包括艺术
家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创作形式、创作技巧等方面。
2、艺术形态美学:研究不同艺术形态的美学特征和规律,包括绘
画、音乐、诗歌、戏剧、电影等方面。
3、艺术欣赏美学:研究艺术欣赏的规律和美感体验,包括观众的
审美心理、审美感受、审美判断等方面。
4、艺术价值美学:研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包括艺
术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
5、艺术批评美学:研究艺术批评的规律和方法,包括批评家的审
美标准、批评方式、批评语言等方面。
6、艺术文化美学:研究艺术与文化、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和互
动,包括艺术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历史发展等方面。
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

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是人们在欣赏和创造艺术作品时所涉及的一种综合能力。
它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理解、评价和创作等方面。
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文素养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美学的概念艺术美学是研究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和审美经验的学科。
它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艺术美学旨在揭示艺术作品的审美规律和审美现象,为人们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提供理论指导。
二、审美能力的构成1.感知能力: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感知和识别的能力。
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音响、图像等感官要素的敏感度和辨识度。
2.理解能力: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进行理解和解读的能力。
包括对艺术作品的主题、情节、情感、象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码。
3.评价能力: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能力。
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技巧、风格、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
4.创造力:指人们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表现出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包括对艺术作品进行改写、组合、重构等创造性操作,以及产生新的审美意象和观念。
三、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性1.培养综合素质: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创新思维和审美情感。
2.提高人文素养: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使人们更加关注人类文化、历史和传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增强创造力: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有助于在各个领域中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陶冶情操: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使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共鸣,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四、培养艺术美学与审美能力的途径1.学习艺术理论知识: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流派、技法等,为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提供理论基础。
2.欣赏艺术作品:通过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艺术作品,提高对艺术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参与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艺术美学

第二讲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美是什么 美的本质 社会美 自然美
第一节
美是什么
“美”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 1 从字源学看,
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认为羊长的很肥大就“美”。这 说明,美与感性存在,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有直接关系。 另一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戴 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 是同一个字。这说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具有某种 社会含义在内。
第二节 哲学美学
现代西方在哲学 美学上的理论苍白, 并不能证明美的哲学 已经终结,也许恰好 是相反的证明,任何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科 学研究替代不了美的 哲学思辨。
第二节 哲学美学
美的哲学所要处理、探寻的问题,深刻的涉及了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结 构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涉及了随时代而发展变化的人类学的历史本体论。有人 说,哲学可以列一个表,那么这个表便是:
第三节
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
人类学本体论的哲学探讨
由这个角度谈美,主题便不是审美对象的精细描述,而将是美的 本质的直观把握。由这个角度去谈美感,主题便不是审美经验的科学 解剖,而将是提出陶冶性情、塑造人性、建立新感性;由这个角度去 谈艺术,主题便不是词语分析、批评原理或艺术历史,而将是使艺术 本体归结为心理本体,艺术本体论变而为人性情感作为本体的生成扩 展的哲学。
第三节
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
本体论哲学研究面临的问题
人类对物质的要求,比如手表,一块就行了,并不需要戴三块。吃穿用等 物质需求都有一定的限度,比较起来容易满足。但精神的追求却不是这样,它 常常是无限的。特别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好了, 那什么是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呢?再过一两百年,也许能在世界范围内基 本和逐渐解决物质匮乏、吃饱穿暖的问题,于是人类往何处去? 即人类命运问题,个体寻觅其存在意义问题,等等,也就变得更为突出了。 人被一个自己创造出来并生存于其中的庞大的机器包围着、控制着。什么是真 正的自己呢 ?
艺术美学

定义
文艺美学(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是研究文学艺术这种社会现象的特殊的审美性质和特殊的 审美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有:文艺作品这一独特形态的精神产品的审美的价值、功能和结构,它的各种不 同的审美属性为何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加以体现以及艺术美与生活美之间的相互关系;文艺创作这一特殊的审美创造 活动的主要因素:中间环节和运行历程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审美理想的中介,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美的形象体系; 文艺作品如何被欣赏者所接受,激起其美感以及如何运用文艺手段时群众进行审美教育的问题。
内容简介
《艺术美学》是作者继《太极哲学》和《石涛画学》之后推出的另一本自成体系的美学专著。
《艺术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兼用中国传统太极和谐辩证法,以犀利的笔锋和严 密的逻辑,论述有关审美本质和艺术本质的许多基本问题,从各个层面和角度揭示美的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奥秘。 作者在对当代中西艺术发展中出现的诸多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论辩中,又使美的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力量得以具 体充分地展现。《艺术美学》的出版,将有助于中国当代艺术和美学深入健康的发展,它既可作为我国各艺术院 校美学教学的参考资料,也可成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高美学修养的有学术价值的读物。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审美本质论 第一章 美学范畴体系论 一、对美学体系的自觉追求 二、美学体系的立体性、层次性、整体性 三、美学体系与审美观和艺术观 四、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五、对美学范畴体系的构想 第二章 审美对象论 一、审美对象与关系概念 二、从比较中看审美对象
感谢观看
艺术美学
2008年出版的书籍
01 内容简介
03 定义 05 目录
目录
02 作者简介 04 推荐
艺术美学书籍

艺术美学书籍
艺术美学是一个关于艺术的哲学分支,涉及到艺术的本质、美的概念和艺术作品的价值。
下面是几本值得一读的艺术美学书籍:
1.《艺术的起源》(作者:恩斯特·卡西尔)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艺术与人类进化的关系。
它强调了艺术行为的基本本质和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
2.《艺术的语言》(作者:纳尔逊·古德曼)
这是一本经典的艺术哲学著作,讨论了艺术作品的语言和符号系统,以及艺术作品的语言和真实性的关系。
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语言和符号系统,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3.《艺术与意义》(作者:托马斯·莫尔)
这是一本探讨艺术与意义关系的书籍,深入分析了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它强调了艺术作品的个性和独特性,以及艺术作品对人类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4.《艺术的存在方式》(作者:马丁·海德格尔)
这本书主要讨论了艺术与人类存在方式的关系,强调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价值。
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5.《艺术哲学导论》(作者:图伦·斯特莱托)
这是一本介绍艺术哲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书籍,包括美学、艺术
史、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深入探讨艺术与人类文化和生活的关系。
艺术学美学哲学的区别

艺术学美学哲学的区别
艺术学、美学和哲学是三个不同的学科,虽然它们之间有一些交叉点,但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有所不同。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表现和传播等方面。
艺术学家会研究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艺术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等。
艺术学家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分析来得出结论。
美学是研究美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美的本质、美的标准和美的价值等方面。
美学家会研究美的概念、美的标准和美的价值观等。
美学家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美的概念和美的标准的探讨来得出结论。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存在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思维和存在的本质、意义和价值等方面。
哲学家会研究人类思维和存在的本质、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等。
哲学家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人类思维和存在的本质和意义的探讨来得出结论。
虽然艺术学、美学和哲学都关注人类文化和价值观,但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有所不同。
艺术学关注的是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表现,美学关注的是美的本质和价值,哲学关注的是人类思维和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因此,虽然它们之间有一些交叉点,但它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都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美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体现。
2、《泉》是杜桑的作品。
3、《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者是保罗高更。
4、《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涅尔,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5、审美,本意是感性或感性认识。
6、席勒把诗划分为素朴的和感伤的两种类型。
7、当代杜桑的《泉》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以惊世骇俗的反叛方式挑战了经典的艺术规则。
8、中世纪园林主要有两类:修道院式、城堡式。
9、中国皇家园林代表是颐和园和避暑山庄。
10、我国最早的创作理论著作是《考工记》。
11、京剧的唱腔以徽剧的二黄和汉剧的西皮为主。
12、黑格尔指出情感表现是音乐的最基本内容。
13、音乐的媒介是一种有组织的乐音。
14、美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语,本意是对感观的感受。
15、美学:1735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哲学的沉思》,既感觉、感知。
二、名词解释1、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或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有意义的、高级的形式和结构。
艺术都是以一种相对统一的、富有内涵的形式和结构呈现出来的。
·艺术与非艺术的分野:①功利性的有无和独异性的有无②想象力的有无③创作活动中自由意志的有无④技术是可重复的也是可替代的,艺术则不行⑤艺术是为了审美娱乐、确证和完善生命⑥创造的终极目的不同;艺术情境的有无。
反艺术:为标榜或实现艺术表现的个性化而采取的极端的反艺术传统和规则的行动;反美学:指对美学的传统规则和意义的拓展、反叛和超越。
艺术美学与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相同点:研究的对象一致,范围相同;不同点:侧重点和目标不同。
①艺术理论主要讨论艺术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艺术创作和鉴赏的奥秘,研究艺术类型的特征,确立艺术批评的一般原则,艺术消费的一般规律;②艺术美学把作品置于中心地位,重点探讨艺术体验的特征、艺术的审美价值等问题。
艺术的基本元素:即艺术的最小和最简的构成单位(符码、意象、能指、所指、情感和意义)艺术技巧在创作中的作用:一是前人积累的经验,二是由个人探索而获得的个人经验。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2、意象:是艺术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在实境向虚境转化的时候,象与意开始融合,情与景形成统一,最后生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感性形象。
3、优美与崇高由于优美以和谐的形式、平和的方式呈现,因此优美引发的审美效果,通常是一种平衡或时平静的情绪反应,一种安详的、幸福的审美愉快。
由于崇高总是采取磅礴或巨量的形式,通常是震撼或惊悚的情绪反应,一种躁动的、复杂的审美愉快。
如“杨柳岸,晓风残月。
”如吉兰达约《伯利恒的屠杀》4.分析技巧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举例)5.审美艺术:即纯粹的艺术,最本质的特性就是把审美视为自身的终极目标,而不受任何非审美因素的拘牵。
(1)绘画艺术:人类创作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被视为一种记忆模式,是摄影产生之前的一种首选的记忆模式。
深度模式、真实性、准确性;西班牙画家弗兰西斯科·德·戈雅《大公羊》、科雷乔《达娜厄》。
(2)雕塑艺术:①空间性与体量感;②瞬间性、恒久性和沧桑感;③虚拟性和象征性;④景观意义。
《拉奥孔》、米隆《掷铁饼者》、东汉《马踏飞燕》;基本特征①空间性与体量感②虚拟性和象征性③景观意义(3)舞蹈艺术:舞蹈艺术:通过人的姿态,在节奏和韵律中塑造形象,建构审美形式的艺术。
①意象的流动性②节奏的视觉化和动作的次序性③文本欣赏的艰奥性④舞蹈材料的暗示性和感官性⑤审美娱乐的参与性《天鹅湖》、尼古拉斯·普桑《和着时间的音乐舞蹈》(4)音乐的特征(1)独异性①媒介独特:声音,有组织的乐音②存在方式独特③欣赏方式独特(2)音乐与文学音乐中的文学要素只能起辅助作用,不可能和音乐平分秋色。
(3)音乐与情感音乐表现情感,既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一种生理需要。
(4)音乐与表演·音乐是一门体验艺术,具有很强的自娱性,在审美欣赏上具有重复性特征。
·但它主要还是一门表演艺术,表演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音乐有很强的重构性和再创性特点。
(5)音乐的社会及阶级倾向性音乐是人类情感的共同语言,既不具有社会倾向性也不具有阶级倾向性。
约翰·凯奇《4分33秒》《十面埋伏》6.实用艺术:建筑与园林(1)建筑艺术:象征性、体验性、折中性、技术性、矛盾性伦敦瑞士再保险大夏、天台轴线(2)园林艺术:①园林的特征·西方园林:讲究对称、构图规整严密,表面的人工气、匠气很浓。
·中国园林:多属于人造的自然。
是穿上了自然的衣装的半真半假的自然园林,是虚构的自然主义,艺术的自然主义,审美化的自然主义。
布局随意,不尚雕饰,别有幽趣。
②园林的审美意趣(1)通过审美化的自然与人造空间,创造另一种新奇与宁静。
人类从宇宙自然中寻找人性“自然”,出离社会世界而皈依自然世界,远离尘嚣,返归自我。
(2)通过造园活动,建构诗意和画境,把一种平面的、虚拟构建的冲动化为立体的、真实的空间建构行为。
承德避暑山庄、弗罗伦萨波波里花园工艺美术与设计艺术(1)工艺美术:①材美工巧·工艺产品和作品,具有一种双重的依赖性,即对材料的依赖性和对工艺的依赖性。
·内容及含义:①制作材料的材质好、品质佳。
②制作工艺精美、巧妙。
③工匠敏锐的眼光,丰富的想象和非凡的创造力,具有创作上的主观能动性。
有善于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构形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和发现材料中包含的审美创作潜能或可能性的能力。
·总的来看,从用料上,要巧用材料、用好材料;从设计和创作上,要匠心独运、出奇制胜,做到造型美、色彩美和装饰美。
②形式与功能兼具(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主要特点:观赏性与功能性齐备,形式感与使用性兼具。
·工艺美术是一种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它既需要充分展现审美价值,又需要充分发挥使用功能,且最好是更有创意的使用功能。
③技术与巧艺的博弈·工艺美术始终与科技的发展、制作的技术和手段密切相关。
·当代工艺美术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需要讲究经济效益。
·手工制作并未被抛弃,在如今成为当代工业设计的品质和品味的象征。
(2)设计艺术的特色①凸显新的时代特色(NeuroMetrix NC-stat测谎仪)·设计本身是科技发展的体现,同时它也反过来推动科技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内容:①功能、内涵反映科技发展②外观设计手段的全数码化③设计管理区域理性和组织化④设计的传达网络化⑤设计的交流全方位化②塑造新的生活方式(欧美时尚女性)当即设计更趋于表达一种生活的观念,甚至张扬另类的生活方式。
·表现:①在设计产品上表达领导时代潮流的雄心②设计活动中自动置入自我观念③新产品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③彰显新的个性色彩(Logtech边锋方程式强力操纵器)(3)摄影艺术(多力斯·乌尔曼《篮子》、奥古斯都·桑德《作曲家保罗·兴德米德、约翰·哈文顿《海滩风暴》①纪实性②科学的认知与认证作用③光与影的合奏,真与美的统一④瞬间性和机缘性为什么说摄影是发现的艺术?①摄影是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是目击者的艺术,摄影师的发现就是目标。
②摄影往往在细微处发现伟大,在昏朦处发现光彩,在平凡处发现崇高。
③摄影发现的是现实中存在的具体对象,并对这一对象进行机械复制。
(4)书法艺术(王羲之《乐毅论》、杜预《岁终帖》、庾翼行书《已向贴》)①线型的变奏②势能的图式③心、眼、手的妙合,情、意、形的统一7.综合艺术①包含多门类艺术的特点。
②体现多类专家合作的某些特质。
(1)戏剧艺术(贝克特《等待戈多》)①不定性和复杂性。
②审美的直接性和现实性。
③剧场性。
④非重复性。
⑤空间意义什么是悲剧?·定义:与现实中的悲哀、悲恸和悲怆类似的审美情态或风格。
·悲剧意义建构的特点:①自由正是在必然性的死亡之中获得了再生。
②反价值必然呈现为客体,价值自由呈现为主体·特性:①悲剧具有纯洁性和冷静这样的双重性质。
②悲剧具有示范性和不可避免性。
③悲剧具有的崇高感。
什么是喜剧?·定义:倾向于一种审美化和书面语的表达,侧重于中性或含蓄的表达。
·特性:必然或同一呈现为主体,自由或差别则呈现为客体。
(2)戏曲艺术(京剧与地方戏)京剧角色:生、旦、净、丑《一缕麻》、《拾玉镯》才子佳人《太真外传》杨贵妃昆剧起源于昆山明代魏良辅在《南词引正》坚持昆剧是元末顾坚所创始典雅华丽、细柔婉转《思凡》、《游园惊梦》、《痴梦》越剧流行于上海细腻柔婉、清丽抒情《白蛇传》、《红楼梦》、《龙凤锁》豫剧豫东风格粗狂、热烈,豫西朴实《花木兰》;川剧流行于四川生动活泼、幽默俏皮《青袍记》、评雪辨踪》《拉郎配》影视艺术的基本特点(1)电影艺术(《功夫》、美国《后天》)①独特的语言镜头②无可比拟的真实感③神奇的蒙太奇④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自由性。
电影与电视剧的区别(1)内容上:电视剧可以容纳更多的生活容量,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独特的挑战性:①电视剧具有时间上的绵延性和空间上的广袤性②电视剧分集所,因而情节更曲折、更复杂,塑造人物形象更为从容,更细腻、更具有通俗性;电影比电视剧更凝练、更具有概括性。
优势:电视剧除了能够主动走进人们和审美的持久性的生活之中外,它对观众娱乐兴趣普遍的号召性和审美的持久性,甚至没有一种艺术可与之相比。
(2)制作上:①电视剧屏幕小,视觉冲击小②电视剧制作快、相对粗糙,加上通过电视机在家庭空间内欣赏,电视剧的音响效果也远远不及电影。
特点:a)临时倾向性,特写较多;b)欣赏性,即预想中的共同体验性、欣赏上的自由选择性和欣赏方式的舒适性。
(3杂艺:蹬、手、顶、口、车、武、踩、爬、马戏、魔术①杂技②曲艺:单弦《三封情书》(4)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久保田成子《性愈合:轮椅》、维奥拉《帐幔》、希尔《灾变》、道格拉斯·伽顿《文身》)①题材日常化②制作技术化③影像虚拟化④生活的哲理化⑤技巧的多元化8.现代主义后绘画的变化自塞尚开始,直至现代主义出现之后,绘画的本质特征发生了重要变化: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抽象表现主义—60年代开始的波普艺术—极少主义—概念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等①绘画从一种和雕塑竞争的三维深度模式回归到二维的平面模式②绘画从视觉艺术或模仿艺术变为一种想象的艺术和表现的艺术③绘画从一种审美静观的视觉艺术,变为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和表演艺术。
9.艺术风格的本质及其意义(1)风格的本质①感性的事实与美学事实。
②模式概念。
风格的差异来源于模式的差异。
后人以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模式,只有遵循该模式才能创作出相应风格的艺术作品。
(古罗马柱式系统、中国古代的“形制”)③历史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