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皮肤科常用药物明细

皮肤科常用药物明细[外用药物]一、溶液(SoLution)(一)清洁伤口、湿敷或外洗用:1、3%硼酸溶液(3%Boric acid Solution)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无化脓感染着作湿敷用,清洁创面。
2、0.1%雷佛奴尔溶液(0.1%Rivanol Solution)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合并化脓感染者作湿敷用,清洁感染性创面。
3、1/4.000呋喃西林溶液(1/4,000 Furacilin Solution)用法:同上24、1/5.000高锰酸钾溶液(1/5,000 Potassium Permanganate Solution)清洁感染性创面,对擦烂型足癣合并感染者可浸泡患处。
5、漂白粉硼酸溶液(Eusol Solution)、(优索溶液)处方:漂白粉12.50 硼酸12.50 水加至1,000.00清洁感染性伤口,有杀菌,去臭和分离坏死组织作用。
6、茶叶水(Tea Solution)(自配)。
茶叶(红茶或绿茶)50克煎水2.5千克,待冷却后去渣作湿敷,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有收敛消炎之功效。
7、食用醋(Vinegar)或3%冰醋酸溶液(3%Glacial acetic acid Solution)。
手足癣(无化脓感染、擦烂渗出者),甲癣,每天浸泡1—2次,每次半小时。
8、雄黄洗剂(方)雄黄15 百部15 月石15 川椒15苦参15 煎水外洗用于疥疮,皮肤瘙痒,外阴,肛周瘙痒等。
(二)外搽(包括酊剂)1、1/2或1/3复方苯酸酒精(Whitfield's Solution) 怀飞氏溶液。
处方:水杨酸 6.0 苯甲酸12.0 75%酒精加至100.0用途:手足癣,甲癣,体癣,花斑癣。
2、复方品红涂剂(Castelleani's Paint)处方:饱和品红溶液10.0 雷锁辛8.0 硼酸3.0醋酮5.0 石碳酸2.0 95%酒精8.0蒸馏水加至100.0用途:手足癣,体股癣,皮肤念珠菌病。
皮肤科外用药

六、耳鼻喉用药—地芬尼多
▪(四)注意事项 ▪1、青光眼、胃肠道或泌尿道梗阻性疾病 以及心动过速患者慎用。 ▪2.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质者及妊娠期妇 女慎用。 ▪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 即就医。 ▪5.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七、耳鼻喉科常见药物合理使用
(二)禁忌症 对本品所含成分过敏者、对奎诺酮类过敏者
(三)不良反应 偶有中耳痛及瘙痒感
六、耳鼻喉用药—氧氟沙星
▪(四)注意事 项
六、耳鼻喉用药—地芬尼多
▪ (一)适应症
▪ 1、用于防治多种原因或疾病引起的眩晕( 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内耳眩晕症、前 庭神经炎、劲性眩晕等)、恶心、呕吐, 如乘车、船、机时的晕动病等
皮肤科外用药
2020年5月26日星期二
一、 皮肤科外用药物在皮肤 病应用中的作用
皮肤外用药是皮肤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它 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的病变部位。用药既简 单方便又安全准确有效,通过不同剂型含 有药物发挥杀菌、安抚、镇静、止痒、收 敛、腐蚀等作用,从而使皮损消退,达到 治疗目的。
二、常用的皮肤科外用药
▪ 2、用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
六、耳鼻喉用药—地芬尼多
▪ (二)禁忌症 ▪ 对本品过敏者,6个月以内婴儿禁用,肾功
能不全患者禁用 ▪ (三)不良反应 ▪ 1、口干、心悸、头昏、头痛、嗜睡、不安
和轻度胃肠不适,停药后即可消失。 ▪ 2.偶有幻听、幻视、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
、忧郁等。 3.偶见皮疹、一过性低血压反 应
二、常用的皮肤科外用药
(三)抗病毒剂
3%-5%无环鸟苷 0.1%酞丁安5 5%-1
(四)角质促成(溶解)剂
10%尿素 10%鱼石脂 2%-5%煤焦油或糠餾油 2%-5%黑豆餾油 3%水杨酸 3%-5%硫磺 0.1%-0.5%蒽林
皮肤科常用药物

维A酸类药物
• 可调节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免疫
和炎症反应。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分为三代:
• 第一代维A酸:包括全反式维A酸、异维A酸和维
胺脂。对寻常型痤疮、掌跖角化病有效。
• 第二代维A酸:包括阿维A酯和阿维A酸,主要用
于重症银屑病、各型鱼鳞病、掌跖角化病等。
• 第三代维A酸:为多芳香族维A酸,主要用于银屑
• 现病史:应记录以下信息: • 疾病最初发生的特点 • 皮损的部位、发生的先后次序 • 疾病发展的快慢、有无规律、有无加重、
缓解及复发 • 有无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 • 病期 • 诱发因素 • 既往治疗情况,用过的内服药、外用药, 疗效如何?有无副作用 • 详细询问病因:包括内因、外因、诱因
• 既往史:
皮肤科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
李文竹
• 皮肤具有保护作用、体温调节、免疫反应、
生化合成、感觉等许多重要功能。在这些 活动中任何一种机能发生障碍时,都可通 过全身或局部的药物来治疗。
• 随着人们对疾病过程理解的不断深入,以
及药理学的迅速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主要 依赖药物的物理特性发挥疗效,转变为同 样注重药物的化学特性。
• 界限及边缘 可表示为清楚、较清楚、模糊;边
缘可整齐或不整齐
• 形态
可用圆形、椭圆形或实物表示
• 表面 可为光滑、粗糙、糜烂、渗出、鳞屑
等; • 基底 可为较宽、较窄或呈蒂状; • 内容物 主要用于观察水疱、脓庖和囊肿, 可描述为清亮、血性、脓液等; • 排列 带状、线状、环状、孤立或群集等; • 部位与分布 应明确特定的部位,如暴露 部位、覆盖部位等;分布方式为局限性或 全身性、是否沿血管或神经分布、单侧或 对称分布。
皮肤科常用中药

4 .车前草 性味:甘,寒。作用:利水收湿,杀菌止痒。主治:湿疹,皮炎,手足 癣等。参考: ① 全草与车前子作用相似。 ② 本品能抑制皮肤真菌的生 长。 5 .金钱草 性味:辛,微苦,微寒。作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疖痈,淋 病,湿疹等。
6 .白蔹 性味:苦,微寒。作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疖痈,瘰疬,烫 伤等。 7 .山慈姑 性味:甘,微辛,寒。作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痤疮,疖痈, 寻常疣,扁平疣,蛇伤,瘰疬等。参考:从山慈姑中提出的秋水仙碱, 能抑制细胞核分裂,并有抗辐射作用。
10 .甘草 性味:甘,平。作用:和中解毒,调和百药。主治:疮疡肿毒,梅毒, 溃疡,湿疹等。参考: ① 本品含有甘草甜素、甘草甙、葡萄糖、蔗糖。 ② 甘草甜素对细菌毒素、药物、蛇毒、河豚毒等有一定解毒作用。 ③ 甘草次酸有考的松样作用。 11 .黄精 性味:甘,平。作用:杀虫解毒,温寒助阳。主治:手足癣,体股癣, 斑秃,斑萎缩等。参考: ① 本品含有粘液质、淀粉、糖类等。 ② 本品 对皮肤真菌及金葡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乌梅 性味:酸,平。作用:杀虫去毒,除烦止痒。主治: 2.石灰 性味:辛,温,有毒。作用:杀虫燥湿,止血定痛。主治:疥癣,湿疹, 疣类,色痣,色斑,出血,烫伤等。鸡眼,胼胝,白癜风、疮疡等。 3.血竭 性味:甘,咸,平。作用:行瘀止痛,敛疱生肌。主治:外伤出血,皮 肤紫癜,疖痈,溃疡等。参考: ① 本品主要含树脂酸及血竭树脂鞣醇之 混合物等。 ② 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4 .五倍子 性味:酸,涩,寒。作用:收湿敛疹。止血敛汗。主治:痈肿疮毒,湿 疹,皮炎,多汗症,皮肤出血等。 5 .滑石 性味:甘,寒。作用:利水渗湿,护肤止痒。主治:湿疹,皮炎,痱子, 尿布皮炎等。参考:本品主要含有硅碳镁、氧化铝、氧化镍等。 6 .海蛤壳 性味:苦,咸,平。作用:吸湿止痒,软坚散结。主治:扁平疣,寻常 疣,湿疹,瘰疬等。 7.炉甘石 性味:甘,平。作用:收湿敛疮,护肤止痒。主治:皮炎,湿疹,溃疡 等。参考: ① 本品含有碳酸锌,另外含有钴、铁、锰、镁、钙的碳酸盐, 锻烧后为氧化锌。 ② 本品对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
糠酸莫米松乳膏的临床应用(刘光金)

糠酸莫米松的临床应用文/刘光金(山东省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做“激素恐怖”,在临床上也碰到很多患者或是患儿的家长会说:“医生能不能给我开个不含激素的药膏,比如中药药膏之类的。
”曾有一个医生对我说过:“带‘松’的和带‘德’的药我不会用。
”也就是说对于激素,不仅患者存在恐惧,连医者也甚是害怕。
说透了就是对激素使用的不了解所致的。
所以在此,以糠酸莫米松为例,谈一谈它的临床应用。
糠酸莫米松的药理作用糠酸莫米松是不含氟的激素,属于软性激素。
既有增强了抗炎活性、增加亲脂性、强化了局部疗效的作用,也有降低盐代谢、减少系统吸收及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其全身的吸收量很少或在皮肤内被吸收后,能迅速地被分解代谢为无活性的降解产物,但其仍可局部保留高度的活性,故对全身不良反应较少。
亦有临床试验表明,放射性标记的糠酸莫米松外用于皮肤后,皮肤活检结果显示药物主要在表皮的外层,仅有少量进入真皮层。
大多数药物与角质层相结合,在角质层形成一个糠酸莫米松储存库,缓慢释放,极少部分的糠酸莫米松经皮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因此系统作用发生风险的几率极低。
临床上常见的应用首先,造成群众如此的恐慌的原因就是激素不良反应的过度宣传。
再者,就是激素的不良反应确实把医生们坑惨了。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激素仍在外用或内服药物中占有一席地位,依然是大多数皮肤病治疗的一线用药。
如何科学规范地使用外用激素,这个问题尤其关键。
糠酸莫米松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作用。
适用部位及人群广泛,其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既可以作为轻中度皮肤病的初始治疗,又可以在疾病控制后通过主动维持治疗控制复发。
也可在重度皮肤病中作为初始治疗或作为阶梯治疗的选择之一。
因而适用于所有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多种皮肤病,尤其是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可以用于中度、轻度甚至重度皮肤病的治疗,如银屑病、扁平苔藓、白癜风等。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如下:常规用法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使用1 次即可。
皮肤科常用药课件

抗寄生虫药
• 1)抗疟药 氯喹、羟基氯喹等 • 2)抗滴虫病药 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塞克硝唑 • 3)杀疥虫药 伊维菌素 口服后吸收良好,对滴 虫菌有杀灭作用,皮肤科治疗疥疮推荐 联合局部治疗,并至少联用扑灭司林或 丙体六六六中的一种。
皮肤科常用药
常用注射用药
• 苯海拉明 20mg:1ml 主要用于重症过敏反应
剂型: 溶液、粉剂、洗剂、酊剂和醑剂、乳剂、 油剂、软膏、糊剂、硬膏等
皮肤科常用药
糖皮质激素类
• 临床用于:药疹、多形红斑、严重急性荨麻疹、过敏性休 克、皮肌炎、天疱疮、红皮病、变应性皮肤血 管炎等。
• 不良反应:感染、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可加重原有 的糖尿病高血压等,不适当的停药或减量过快 可引起病情反复。
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白 色
念珠菌感染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 小板减少 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黏膜真 菌病有一定的疗效)。
皮肤科常用药
抗真菌药
• 分为:抗真菌抗生素与化学合成制剂 • 一、作用机制
1)损害真菌细胞膜 2)对真菌细胞壁的损害 3)影响核酸合成功能:灰黄霉素 5-氟胞嘧啶 4)碘化钾是最早使用的抗真菌药之一,此药通过刺激吞噬细胞来抑
2)羟胺类:药理作用较强,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代 表
药有:氯苯那敏(扑尔敏) 阿伐斯丁等
3)哌啶类:抗组胺作用强,并且有抗5-羟色胺和抗 胆
碱能作用,代表药有:赛庚啶 氯雷他定 咪唑斯 汀
特非那定等
4)哌嗪类:药理作用强而持久,代表药有西替利嗪 氯
羟嗪
5)吩噻嗪类:抗组胺作用强,多具有明显镇静抗胆 碱
制真菌 • 二、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 两性霉素B治疗各种深部真菌感染 • 三、灰黄霉素 临床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对深部真菌无效 • 四、唑类药物 氟康唑 ,酮康唑等。 • 五、丙烯胺类 特比萘芬,为皮肤廯菌治疗的主要药物。
皮肤科常用药物手册

皮肤科常用药物手册皮肤科常用药物手册[外用药物]一、溶液(SoLution)(一)清洁伤口、湿敷或外洗用:1、3%硼酸溶液(3%Boric acid Solution)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无化脓感染着作湿敷用,清洁创面。
2、0.1%雷佛奴尔溶液(0.1%Rivanol Solution)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合并化脓感染者作湿敷用,清洁感染性创面。
3、1/4.000呋喃西林溶液(1/4,000 FuracilinSolution)用法:同上24、1/5.000高锰酸钾溶液(1/5,000 PotassiumPermanganate Solution)清洁感染性创面,对擦烂型足癣合并感染者可浸泡患处。
5、漂白粉硼酸溶液(Eusol Solution)、(优索溶液)处方:漂白粉12.50 硼酸12.50 水加至1,000.00清洁感染性伤口,有杀菌,去臭和分离坏死组织作用。
6、茶叶水(Tea Solution)(自配)。
茶叶(红茶或绿茶)50克煎水2.5千克,待冷却后去渣作湿敷,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有收敛消炎之功效。
1、2、40%硫代酸钠溶液(40%Sodium thiosalfaseSolution)3、4%盐酸溶液(4%Acidi Hychoridi Solution)与40% 硫代酸钠溶液交替使用治疗疥疮或花斑癣。
4、5%碘酊(5%Tr.Iodi)用途:甲癣。
5、甲癣酊(Tr. Onychomy cosis)处方:碘10.0 水杨酸10.0 碘化钾8.0 醋酮10.075%酒精加至100.0用途:甲癣9、1—2甲紫溶液(Liquor Methytis Violacei)(龙胆紫)用途: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皮肤念珠菌感染、化脓性皮肤病等。
10、抗头皮酒精(Antiscurf Alcohol)处方:硫黄5.0 煤焦油液10.0 水杨酸3.0 甘油5.0樟脑5.0 75%酒精加至100.0 用途:头皮瘙痒、头皮脂溢性皮炎、单纯性头皮糠疹。
皮肤科常用药物

皮肤科常用药物一、抗组胺类药物用途: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等。
1、苯海拉明(Benadryl) 25mg/片,成人:25mg tid;针剂:20mg/针肌注。
2、扑尔敏(chlorpheniramin)4mg/片,成人:4mg tid;针剂:10mg/针肌注。
3、非那根(Phenergan)25mg/片,成人:25mg tid;针剂:50mg/针肌注或静滴。
4、塞庚啶(Cyproheptadine)2mg/片,成人:2—4mg tid.5、息斯敏(Astemizole)10mg/片,成人:10mg qd.6、特非那丁(Terfenadine)25mg/片,成人:60mg Bid;7、脑益嗪(Cinnarizine)25mg/片,成人:25mg tid;8、多虑平(Doxepin)25mg/片,成人:25mg qd—tid;9、仙特敏(Zyetac)10 mg/片,成人:10mg qd.10、甲氰咪胍(Cimetidine)0.2/片,成人:0.2 tid—qid;11、雷尼替丁(Ranitidine)0.15/片,成人:0.15 Bid;12、法莫替丁(Famotidine)20mg/片,成人:20mg Bid;二、钙剂(提醒:钙剂也是重要的内服皮肤疾病用药)用途:过敏性皮肤病,麻疹等。
1、口服:(1)葡萄糖酸钙片(Tab Cal Gluconate)0.5/片,成人:1.0 tid。
(2)活性钙冲剂1包Bid—tid2、肌注:维丁胶性钙(Calcium Ostelin)2ml(im)qd。
3、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lciumGluconate)10ml+维生素C针500mg(iv)qd。
三、激素类用途:结缔组织疾病,天疱疮,严重泛发性湿疹,药物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红皮病。
1、皮质类固醇激素(1)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50—400mg/日,静滴(2)强的松(Prednisone)5mg/片,10—60mg/日(3)去炎松(Triamcinolone)4mg/片,8—48mg/日(4)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0.75mg/片,1.5—9mg/日,5mg/针剂,5—10mg静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作用:免疫抑制、抗炎、抗细胞 毒、抗休克、抗增生。
适应证:药疹、多形红斑、过敏性休 克、接触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肌炎、天疱疮、类天疱疮、变应性 皮肤血管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等。
常用种类:氢化可的松(弱效)、泼 尼松(中效)、甲基泼尼松龙(中 效)、地塞米松(高效)。
不良反应
主要有感染(病毒、真菌、细菌、 结核)、消化道溃疡和穿孔、电解质 紊乱、骨质疏松、缺血性骨坏死、对 神经系统的影响、加重糖尿病和高血 压;长期外用易引起毛细血管扩张、 皮肤萎缩、痤疮、毛囊炎等。
抗真菌药物
主要分为六大类:
1.灰黄霉素:能干扰真菌DNA合成、 阻止真菌细胞分裂,对皮肤癣菌有 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头癣。
2.多烯类药物:对念珠菌病、隐球菌 病及深部真菌病有抑制作用。常用 的药物有: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
3.唑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对 酵母菌、丝状真菌、双相真菌有抑制作用。 常用的口服药物有:酮康唑、伊曲康唑、氟 康唑。外用的有: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 联苯苄唑。
一、内服药物治疗
是皮肤病和性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维甲酸类、抗感 染药物等在皮肤性病科应用的比较广泛。
根据竞争的受体不同,抗组胺药可分 为H1受体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H1受体 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血管和脑组织。 H2受体则主要分布于消化道黏膜。H1受体 应用较广泛,在严重和顽固的皮肤病患者 中H1和H2受体可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4.丙烯胺类:有抑制和杀灭真菌的作用。常用 的有:特比奈芬。
5. 5-氟胞嘧啶:是人工合成的抗真菌药物,用 于隐球菌病、念珠菌病、着色真菌病。 6.其他:碘化钾为治疗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物。
雷公藤多甙
为中药雷公藤提取药,有抗炎、
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用于痒疹、
红斑狼疮、皮肌炎、变态性皮肤血管
炎、关节病型银屑病、天疱疮。
常用的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有: 阿司咪唑、特非那定、氯雷他定、 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本组药物 吸收快,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使用方 便,每天口服一次即可。适用于高 空作业者,驾驶员及需长期使用者。
H2受体拮抗剂:主要药物有西咪 替丁、雷尼替丁等。 在皮肤科主要用于慢性荨麻疹、皮划 痕症等。不良反应有头痛、眩晕、转 氨酶升高等。
皮肤科常用药物的临 床应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具有保护作用、体温调节、 免疫反应、生化合成、感觉 等许多重要功能。在这些活 动中任何一种机能发生障碍 时,都可通过全身或局部的 药物来治疗。
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易接 近性。对大多数皮肤病的治疗,其 疗效的好坏很容易展现在病人和医 生的眼前,不论是全身或局部给药 都能有效的转运到皮肤。 因此,皮肤病的治疗主要分为 两大方面: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
扑尔敏霜
氯喹和羟氯喹
主要用于红斑狼疮、多形性日光疹、 扁平苔癣。能降低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 性、稳定溶酶体膜、抑制中性粒细胞趋 化、具有吞噬功能和免疫活性。
二、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是皮肤病治疗的主要手
段,皮损局部用药时具有药物浓度高
、系统吸收少、疗效好和不良反应少 的特点。
外用药物的种类:共十五种:有清洁剂、 保护剂、止痒剂、角质促成剂、角质剥脱剂、 收敛剂、腐蚀剂、抗菌剂、抗真菌剂、抗病 毒剂、杀虫剂、遮光剂、脱色剂、维A酸类等。
外用药物剂型
溶液: 是药物的水溶液,具有清洁、收 敛作用,减轻充血水肿、清除分泌物及痂 皮等作用。常用的有3%硼酸溶液。 粉剂: 有干燥、保护和散热作用,常用 于急性无糜烂和渗出皮炎。常用的有滑石 粉、氧化锌粉。
酊剂和醑剂: 酊剂是非挥发药物的酒精 溶液。醑剂是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常 用的有:2.5%的碘酊、复方樟脑醑等。
洗剂(振荡剂):是粉剂与水的混合物, 有具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的作用。 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复方硫磺洗剂等。 乳剂:是油和水经乳化而成的剂型。分两 类:一种为油包水(W/O);另一种为水 包油(O/W),具有保护、润泽作用,渗 透性较好。主要用于亚急性、慢性皮炎。 软膏:渗透性较乳剂更好。主要用于慢性 皮炎;不宜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的渗出期。
正确选用外用剂型
病期 急性期 临床表现 红斑、丘疹明显,无糜烂 渗出 剂型 洗剂 粉剂 代表药物 炉甘石洗剂 止痒粉
红肿、有大量糜烂渗出
亚急性 期 慢性期 无皮疹 炎症减轻、有少量渗出红 肿、有大量糜烂渗出
溶液
糊剂 油剂
3%硼酸溶液
20%黑豆油糊
皮损肥厚、粗糙、鳞屑
软膏 硬膏 酊剂 乳剂
10%硼酸软膏
糖皮质激素
是最强大的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是临床上 应用最多的药物之一。正是由于其强大的免疫抑 制和抗炎作用,应用结果就像一把“双刃剑”, 在改变疾病的过程中也会导致新的病变。如果对 糖皮质激素的病理,生理作用认识不够或不恰当 的应用,其不良后果将会超过原发疾病本身。因 此,准确的认识,合理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临床 医生及药师的主要学习内容。
H1受体拮抗剂:具有扩张毛 细血管、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 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血压 下降等作用。此外,有不同程度 的抗胆碱及抗5-羟色胺的作用。 根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作用 不同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
常用的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有: 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多虑 平、异丙嗪、酮替芬。本类药物易透 过血-脑脊液屏障,导致乏力、困倦、 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排尿困难、瞳 孔散大等。高空作业者,驾驶员需慎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