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合集下载

高一必修1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高一必修1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2)二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
①经过 1848年2月,巴黎爆发革命, 推翻七月王朝统治。 ②结果 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1852)。
第二共和国时期措施:
一方面,临时政府宣布法国人民 享有普选权、劳动权和全民免费教 育权;由于工人掌握了大量武器, 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工人的改革。 另一方面,新政府又排斥工人代 表,增加税收,并且决定强行解散 国家工场。同时,组织别动队,准 备对付工人武装。
路易∙波拿巴于1852年建立法兰西 第二帝国。 原因: 1.利用其伯父的威望; 2.政局不稳,经济发展缓慢,人 心思定; 3.小农的支持; 4.两次共和未能带来稳定,人们 对此失望。
三、法兰西第二帝国 1、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2、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
问题: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后,
为巩固其统治,拿破仑三世采取 了哪些措施?
一、波旁王朝复辟
波旁王朝。 在政治上日趋反动:路易十八极 力恢复君主、贵族和教会的政治特 权;继任的查理十世对立宪制更是 深恶痛绝。引起资产阶级和广大人 民的强烈不满。 法国文学家雨果的《悲惨世界》 就反映了复辟时期的社会黑暗。
阅读下列材料
• 复辟政府绝没有把资产阶级的利益放 到首要的地位。相反,甚至公然不理会 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是,当时资产阶 级的力量已经比任何时候都强大了。商 业和工业已经扩展到每一个角落……他 们不能再忍气吞声地服从这样一个阶级 的统治……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斗争 已不可避免,这个斗争几乎在和约缔结 后就开始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
1.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 安,频繁发生革命。 2.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 最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知识结构
法 国 共 和 制 的 确 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时间
法国近代政体的演变
法兰西王国 843—179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
反复、艰难的过程
波旁王朝复辟 1815--1830 七月王朝 1830--1848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1852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187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1940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特点
(1)总统产生于议会,政府对议会负责,属于议会共 和制; (2)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与妥协的 结果,由于共和派缺乏绝对的实力,因而它在确立 共和制的同时也保留了君主制的影子; (3)第三共和国宪法只是从法律层面确立起共和政体, 此后共和派与君主派的较量还在继续,当共和派通 过斗争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 职位,其共和政体才最终确立。
你怎样看待一票共和
一票共和是法国共和派斗争的结果,是必然趋势; 同时也说明君主派势力还相当大,法国的共和之 路依然任重道远。
权力分配
产生 由参议院 和众议院 联席会议
任期
权力
行政权: 总统
7年, 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 军政要员,缔结并批 可连选 准条约,有特赦权, 连任 而且在参议院赞同下 有权解散众议院 9年, 每3年 改选其 中1/3 有权否决众议院的 议案
思考:法国共和道路为何如此艰难?
(1)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 力量弱小; 共和力量较弱 (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 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君主派势力较强
(3)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保皇派
正统派 奥尔良 波罗巴派 正统派:代表大地主贵族和高级僧侣的利益,他 们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神权政治的拥护者。 奥尔良派:是七月王朝的拥护者,代表金融贵族 的利益,他们希望建立资产阶级君主专制制度, 使得能再各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中发挥优势。 波罗巴派:是拿破仑帝国的信徒,渴望恢复第一 帝国的统治秩序。

第五单元 第3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第五单元 第3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返回
返回
返回
一、法国共和制的艰难确立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 1.原因 (1)历史因素:法国历经近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主 义在法国根深蒂固。 (2)外来干涉: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起欧洲封建君主们 的仇恨和恐慌,于是组织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致使国家 动荡不安。
返回
(3)革命方式:法国大革命的艰巨性是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中最突出的,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深刻性。革命 的深刻性使法国大革命中的反抗力量特别顽固。
返回
[答案] (1)原则:三权分立。著作:《论法的精神》。 (2)差异:材料一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二实行共和制;材 料一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以纳税额和社会地位限 制公民选举权;材料二取消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之分,扩大享 有选举权的公民范围。评价:共和制的确立和公民权利的扩大, 有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具有反专制 的进步意义;没有给妇女公民权,有其局限性。
返回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42021/9/4Saturday, September 0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42021/9/42021/9/49/4/2021 2:12:39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42021/9/42021/9/4Sep-214-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42021/9/42021/9/4Saturday, September 04, 2021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课件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课件
民主化进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建立过程中,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为其他国家实现民主化提供了经验。
法国民主共和制对其他国家的借鉴意义
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过程表明,各国应根据自身国情和文 化传统,建立适合本国的民主制度,避免盲目照搬。
政治改革需要循序渐进
法国需要解决政治极化、经济不平等和社 会撕裂等问题,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以应 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04
法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法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法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历 史因素的影响,包括封建主义、 启蒙思想、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
法国政治文化也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 程,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
法国政治文化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 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人权保护和民主 化进程。
法国政治文化的挑战和前景
尽管法国政治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政治极化、社会不 平等的加剧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外部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法国政治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 的需求。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课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 法国共和制的建立和发展 • 法国民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 • 法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目录
CONTENTS
01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
1791年前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791年9月——1792年9月君主立宪制
1792年9月——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1815年——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
1830年7月—— 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
1848年2月——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法国政权的更替:
法兰西王国(843-179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波旁王朝(1815-1830)
七月王朝(1830-1848)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讲解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讲解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是1848年11月4日到 1852年12月2日间统治法国的共和政体。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二月革命成功 后,七月王朝崩溃,资产阶级取得政权, 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后被法兰西第 二帝国取代。在法国历史上,第二共和是 存在时间最短的政体。它是最后一个经暴 力革命建立的政权,期间男性公民的普选 权首次得到确认,奴隶制度也被正式完全 废除。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
(1)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2)1792年9月至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1804年至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4)1815年至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5)1830年至1848年:七月王朝
(6)1848年至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7)1852年至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七月王朝(1830年至1848年)
• 奥尔良王朝,又称七月王朝,始于1830年 法国七月革命,1848年法国革命后被第二 共和国取代。 • 1830年,资产阶级对被剥夺选举权大为不 满,因而发动七月革命,法国国王查理十 世退位。查理十世指定香波堡伯爵亨利 (1820年—1883年)为继承人,然而亨利 并未继位。奥尔良公爵路易· 菲利浦依靠资 产阶级的支持登上王位,史称奥尔良王朝。
• 奥尔良王朝和波旁复辟王朝同是君主立 宪政体且系出同源(奥尔良公爵先祖为 路易十三之子),所不同的是波旁复辟 王朝的国王有着较大的行动自由和更大 的专制权力,他们常常随心所欲,解散 议会,任免首相和大臣,颁布敕令,而 路易· 菲力浦则不敢明目张胆和议会对抗, 使政治体制具有二元制的特征,即有两 个权力中心:国王和议会。
• 拿破仑的政治思想:虽然帝国政府的架构与 第一帝国的几乎一样,但是两者建立的原 则却是完全不同。拿破仑三世经常表示, 第二帝国的功能就是引导国民认识司法, 在外交上则追求永久和平。早前,路易-拿 破仑在牢狱中和流亡中多次谴责寡头政治 之政府忽视社会问题。他在担任第二共和 国的总统时,以普选维持其权力,并保持 一贯作风,决心以他构想的“拿破仑思想” 建立新政府解决上述问题:以属于皇帝、 被选定的人民为民主之代表;以他自己代 表拿破仑一世——他那从法国大革命中以 武力崛起,保护法国社会在革命期间所得 的伯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魏三欧美代iom与®1第3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 法兰西共和历程:⑴过程:①1789年7月140,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执政府统治四个时期。

(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但法兰西不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

(2) 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 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③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惨败。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③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普法战争 色当惨败 巴黎爆发革命 “国防政府”
梯也尔Adolphe Thiers (1797-1877)
巴黎公社The Paris Commune (1871.3.18.-5.28)
巴黎公社最后的战斗 1871.5.28.
四、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政府首脑梯也尔 “波尔多协议” 麦克马洪( 1808-
第三节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一、从法兰西第二共 和国到第二帝国
1848年11月4日,制宪 会议通过法兰西第二共 和国宪法。它规定法国 为议会制共和国。
路易-欧仁·卡芬雅克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 Louis Napoleon Bonaparte
二、法兰西第二帝国
拿破仑三世的军 事独裁
法国工业革命完成
1893)当选为总统 关于总统选举方式的
条款:“共和国总统” 应由参议、众议两院 选举产生。 1875年宪法,即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重工业快速发展 机器的广泛使用 科技力量的壮大
1867年巴黎 举办世博会
对外战争和殖民侵略
“帝国就是和平” 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 年) 对奥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占了阿尔及利亚
法军在克里米亚战争 中获胜 1855年9月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三、巴黎公社 The Paris Commune (1871.3.18.-5.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经反复后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有关史实。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了解,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期间民主与专制屡经反复,血与火的斗争时有发生;但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表明政治民主化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同时也说明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由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斗争三、教学难点:共和制确立的必然性;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产阶级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然而大革命只是给君主专制统治沉重一击,并没有斩草除根,即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此后资产阶级几经拼搏,历尽艰难,才最终确立确立了法国的共和制。

(二)讲授新课一: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覆亡:(1799~1815年)(略)(资产阶级的独裁君主专制)它说明了当时欧洲的封建势力比资本主义势力强大(专制力量大于民主力量)。

二:波旁王朝的复辟与灭亡――光荣的三日1、波旁王朝的复辟:(1)时间:1815年(2)统治:政治上走向反动。

①路易十八颁布《宪章》,保留了一会,但极力恢复君主、贵族和教会的政治特权。

②保王党实行白色恐怖统治,进行反攻倒算(《悲惨世界》反映这一情况)③继任的查里十世是极端的保王党首领,对立宪制深恶痛绝。

④政治体制:君主制(3)认识:不足:复辟是历史的倒退,极力恢复君主、贵族和教会的政治特权,逆民主的发展潮流。

积极:结束了混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2、复辟的波旁王朝统治的结束——光荣三日(七月革命)(1)原因①复辟的波旁王朝力图恢复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在政治上日趋反动②1830年,资产阶级代表在议会选举中占了上风③7月,查理十世签署4道敕令,企图取消选举结果④主要原因:此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主与专制的矛盾)(2)导火线:《七月敕令》的发布(3)时间:1830年7月27日-7月29日(4)过程:7月27日,巴黎人民爆发起义,占领市政厅;7月29日起义军占领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波旁王朝倒台。

这场起义时间共3天,被称为“光荣的三日”。

这场革命被称为“七月革命”。

(5)意义:①革命后,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推上王位。

新王朝被称为“七月王朝”。

②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推动了法国的民主进程。

三:七月王朝的建立与统治:(1830年7月~1848年2月)1、建立:(1)时间:1830年7月。

(2)标志: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2、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3、国旗:三色旗成为国旗。

4、性质:七月王朝是一个赤裸裸的大资产阶级政权。

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一个阶层。

是资产阶级中最腐朽、最反动的一个阶层,始终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和敌人,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大资产阶级就是垄断资产阶级。

联系课本材料分析:7月革命时,一个银行家陪同奥尔良公爵前往市政厅,失口说出新王朝的秘密:“从今以后,银行家要统治国家了。

”王朝新的选举法规定,缴纳200法郎方可成为选民。

5、统治:A政策与措施:(1)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因工业革命的缓慢展开,法国工人数量逐渐扩大。

为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工人与雇主进行斗争,遭到镇压。

(2)拒绝进行政治改革。

原因:七月王朝的阶级属性决定的;七月王朝统治者的错误认识:法国大革命的一个教训就是民主造成混乱。

B:影响:(1)中下层资产阶级因没有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也开始对七月王朝表示不满。

(2)工人也不满。

整个王朝的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引用教材中法国议员的话)6、:对七月王朝的认识积极性:(1)结束了复辟的波旁王朝的反攻倒算,增加了选民的人数,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2)七月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半个多世纪的斗争,封建地主阶级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资产阶级专政建立起来,此后未再出现复辟。

局限性:对财产的限制较大,其民主权的扩大只限于中上层资产阶级。

四、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统治:――从狂欢到血泊(1848、2~1852年)1、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法国的二月革命(1)原因:①七月王朝拒绝进行政治改革,残酷镇压工人,阶级矛盾尖锐。

② 1847年欧洲农业歉收,人民生活困难。

根本上是法国大资产阶级的七月王朝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时间:1848年2月22日至24日(3)革命的主要力量:中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4)结果:一举推翻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流亡英国。

起义者宣布成立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起义的人们在巴士底狱广场上焚毁国王的宝座,反映了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统治:A:初期仿佛一下子实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1)临时政府宣布法国人民享有选举权、劳动权和全民免费教育权。

(2)临时政府不仅有工人的代表,而且宣布保障工人的劳动权,还开办“国家工场”,收容失业工人从事公益劳动。

B:残酷镇压法国六月革命(1)原因:巴黎人民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很快开始激化(根本原因)。

新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府排斥工人代表,并且决定强行解散国家工场(直接原因),由此触发了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

(2)过程:工场里的两万工人拿起武器,还有许多平民也参加战斗。

到处飘扬着三色旗,上面写着“面包或者死亡”和“自由或死亡”的标语。

(3)结果:过5天的残酷战斗,起义被镇压。

(4)影响:a它要求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第一次大交锋。

这是保存或消灭资产阶级制度而进行的战斗。

”b说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从法国二月革命到六月起义,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变化:由联合工人阶级结成反封建革命联盟到镇压工人阶级。

联合的原因:旧势力比较强大;资产阶级要实现扩大政治权利和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单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完成;面临着共同反对大资产阶级统治的目标。

镇压的原因:共同的革命目标――推翻七月王朝已实现;革命中工人阶级的政治活动引起资产阶级的不安;工人阶级的斗争越来越威胁到资产阶级的统治,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资产阶级为维护二月革命中的既得利益。

五: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与统治(1852年~1870年)――拿破仑神话的延续1、建立:(1)路易·拿破仑上台的原因:①借助拿破仑·波拿巴的威望;(引用路易波拿巴的话)②法国农民的支持;(由于法国工业革命进程缓慢,经营小块土地的农民仍然占人口的多数。

他们中不少人曾经跟随拿破仑南征北战)③面对法国政局动荡,人民寄希望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稳定政局。

(第二共和国从博爱的乐园变成了阶级对抗的战场)④前两次共和制都未能带来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人们对共和制失望。

2、建立过程:(1):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第一个普选产生的总统。

(2)逐渐建立独裁统治,1851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

(3)1852年,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恢复帝制。

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自称拿破仑三世。

3、帝国的统治:(1)对内:A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推行高压和怀柔双管齐下的政策;(严格限制新闻和出版自由、结社和集会自由;政府以高额罚款和人身监禁为惩罚手段,禁止随意报道国家机构的会议内容。

)B经济上创办新的投资银行、兴办大型公共工程等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②对外:发动战争。

4、影响:对内措施稳定了法国的局势,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在他统治时期,法国的工业革命完成,并达到高潮);对外战争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导致第二帝国在战争中灰飞烟灭。

(帝国灭亡的原因:君主制不符合资本主义的日益发展,法国人民要求民主政治的要求,根本的是工业革命的发展。

)5、帝国的结束: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灰飞烟灭。

六: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870~1877年)。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诞生(1)背景:普法战争法国失败,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共和派的国防政府被迫媾和,接受了割地赔款的苛刻条件。

巴黎人民困守巴黎,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但是却遭到血腥的镇压。

(2)诞生:共和派于9月4日宣布废黜波拿巴家族,建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此诞生。

(3)创始者:资产阶级的共和派和巴黎人民。

2、共和国的统治:经历了耻辱和血污的洗礼。

(1)对外:共和派的国防政府被迫媾和,接受了割地赔款的苛刻条件。

(2)对内:巴黎人民困守巴黎,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但是却遭到血腥的镇压。

3、共和制最终确立(1)条件:①君主派的内讧:在新产生的国民议会里,由正统派和奥尔良派组成的君主派占了优势,他们试图推举波旁王朝的后裔尚博尔伯爵为国王,但是尚博尔伯爵坚决要求恢复波旁王朝的白旗,遭奥尔良派反对。

复辟计划搁浅了。

②由于各派分歧太大,国民议会无法制定一部完整的宪法,只能逐条讨论,在共和派与巴黎人民的努力下,共和制终于通过。

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2)确立: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翌年,议会作出决定;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三)巩固小结:概述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史实,斗争的最终结果怎样?对此你有何认识?史实: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的波旁王朝,于1792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波旁王朝复辟,并极力加强君主专制,政治上日趋反动,最终在183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七月革命,建立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拒绝进行政治改革,引发1848年由中小资产阶级和工人发动的“二月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随着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的激化,工人掀起“六月起义”,最终被镇压。

法国政局的动荡,工人、农民的不满,将路易波拿巴推为总统,1852年称帝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帝国。

他对内加强专制,对外发动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建立第三共和国。

由于共和派的努力及君主派的内讧,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共和制最终确立。

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斗争具有长期性、曲折性的特点;共和制的建立是进步力量长期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的恩赐。

(四)课堂练习:课后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五)课后作业:课后自我测评板书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波旁王朝复辟和《1814年宪章》一、波旁王朝的复辟查理十世的反动统治《七月赦令》和七月革命的发生七月王朝的建立及其性质二、七月王朝的统治七月王朝对工人运动的镇压社会中下层对七月王朝的不满二月革命和七月王朝的覆灭三、第二共和国时期第二共和国的成立和普选权等权利的确认工人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和六月起义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和恢复帝制四、第二帝国时期第二帝国的专制统治和经济发展对外战争和第二帝国的覆灭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五、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激烈斗争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