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对弧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对弧新技术及其应用

±0. 2 mm ,i mp r ov e s t h e b i l l e t q ua l i t y,p r o l o ng s t h e on l i n e s e r vi c e l i f e o f t he s e g me nt ,s h o r t e ns t he ma i n t e - na n c e t i me f ro m 1 1 da y s t o 6 da y s, i mp r ov e s t h e p r o du c t i o n e ic f i e n c y o f c o nt i nu ou s c a s t i n g m l e e c on omi c a n d s o c i a l b e ne it f s a r e a c hi e ve d.
Ke y W o r d s:s l a b CCM ;s e g me n t ;n e w a r c—a l i g n me n t t e c h no l og y;a p pl i ca t i o n
总第 2 6 0期
2 0 1 7年 第 8期
河 北冶全
H EBE I M ETAL LU R G y
Te t a 1 NO. 2 6 0 2 0 l 7。 Nu mb e r 8
, 一 。 + 。 ” ” . + 。 ” 、
{ 试验 研 究{
k一 + 一 ■一 + 一 + ” + 一 +
Abs t r a c t :I n v i e w o f t h e s ho r t c om i n gs o f t r a d i t i o na l a r c— a l i g nm e nt me t h od:l o w e fi c i e n c y,po o r me a s u r e ・ me n t a c cu r a c y a n d l a b o r wa s t e,a n ew a r c— a l i gn me n t t e c h ni qu e o f s l a b CCM s e g me n t h a s b e e n d e ve l o pe d- W i h t t he U S e o f me a s u r i n g me t ho ds o f l a s e r t r a c k e r , DI NI hi gh p r e c i s i o n l e v e l ,t h e ne w t e c h ni q ue s u c h a s ” 2 l i n e s 1 s po t ”p os i t i o ni ng.t h r e e —di me n s i o na l s p a c e p os i t i on i ng me a s ur e me n t a n d t wo — d i me ns i o na l c or n_ pu t i n g s o f t wa r e we r e u s e d i n ma i n t e n a n c e of s l a b CCM . I t i mp r o ve s t h e a c c u r a c y of a r c f r o m ±0. 5 m m t o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制造质量控制要点简介

(2)控 制 辊 套 堆 焊 过 程 ,要 严 格 执 行 堆 焊工艺。
(3)保证有效焊层深度以及焊材的科学 选用可保证辊套的耐腐蚀性能以及防止热 疲劳损坏。
(4)辊套毛坯在调质和堆焊热处理后进 行 矫 直 ,保 证 直 线 度 在 0.5mm以 内 。
(5)堆焊后检验。 (6)机械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 各部位主要尺寸,各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 度 、尤 其 是 圆 角 尺 寸 的 表 面 粗 糙 度 要 达 到 要求,防止产生应力集中。 3.2 芯轴(AXLE)的质量控制点 (1)芯 轴 毛 坯 采 用 整 体 锻 件 ,锻 件 的 锻 造 比 、化 学 成 分 、机 械 性 能 等 需 符 合 图 纸 要 求 ,锻 件 在 热 处 理 后 及 堆 焊 前 均 要 进 行 UT、PT检 验 ;(2)机 械 加 工 在 加 工 过 程 中 要 严格控制各部位主要尺寸,各配合表面的 表 面 粗 糙 度 、尤 其 是 各 轴 肩 、轴 台 处 的 圆 角 尺寸的表面粗糙度要达到要求,防止产生 应力集中。 3.3 轴承座(BEARING BLOCK)的质量控制点 (1)通水槽的深度不能小于图纸要求的 尺 寸 ,必 须 保 证 轴 承 座 冷 却 循 环 水 流 量 .保 证轴承得到很好的冷却。 (2)轴 承 座 的 通 油 、通 水 孔 的 位 置 度 必 须保证,而且与密封圈配合的表面粗糙度 要达到图纸要求。 (3)焊缝质量的保证以及水密性检查。 (4)辊 子 与 轴 承 座 均 属 于 批 量 件 ,必 须 进行首件交检。 3.4 辊系(BEARING BLOCK)的装配 (1)装配前对所有待装零件进行清洗、 检 查 、装 配 尺 寸 复 验 。 (2)按 照 顺 序 装 配 ,注 意 叠 环 密 封 的 装 配方式。
连铸机扇形段几种对中方法的对比与应用

商根据模板要求制造出模板,检查者采用塞尺塞间隙的方
法来 调节 辊系 的高度 ,从 而达到 对 中的 目的 。这 种方 法操
作起来相对简单 ,对中的辊系精度较高。国外的制造厂商
—
般采取这种对 中方法 。
图l 就是为特 定模板对扇 形段辊系进 行对 中。首先 ,架
就是说 ,如果连铸机不对中会引起坯壳的变形、裂纹等质 量问题 的产生“ ’ 。而扇形段辊系的对 中又是板坯连铸机对
【 中圈分类号1 T F 3 4 1 . 6
【 文献标识码1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1 1 5 2 ( 2 0 1 3 ) O 5 — 0 0 7 5 — 0 3
连 铸机对 中 ( 或 者 对 弧 )分 为 离 线 和 在 线 调 整 两 种 。对 于 连 铸 机 的 每 一个 独 立 扇 形 段 辊 系 的 自身对 中 来
@
园
回
国
@
据 所 测 值 进 行 辊 系 对 中高
度 的 调 整 。这 种 对 中方 法 对 测 量 者 的测 量 技 术 和 测
1 一支架 ;2 - 横 粱 ;3 -滑座 ;4 - 伸 缩装 置 ;5 - 数 显 测量装 置 ;6 - 扇 形段 辊 系 图3 专 用对 中台对 中示意 图
量仪器 的精度 有着很 强 的要求 ,而且 测量平 台 的系统误 差 控制要 求很高 ,操作 起来 也比较 费时 。 图2 为 扇形段搭平尺 进行对 中。首 先 ,搭建对 中平 台并
控制 对 中台精度 ;其 次 ,搭 建平 尺 ,平 尺 的水 平度必 须控
对 扇形 段 辊 系 顶高 进 行检 测 时 ,将 扇形 段 放在 预先 调整 好 的平 台上 ,移动 横 梁与 滑座 到辊 系 上方 ,沿z 牟 由 方 向移 动 的伸 缩 装 置 ,可 迅 速 从数 显 测 量 装置 读 出辊 子 的 高度 尺 寸 。该 对 中具有 结 构 简 单 、操 作 方 便 、测 量 精 度 高 、各 种 型号 规 格 的 连铸 机 扇 形 段 ( 对 不 同 的扇 形 段 , 可 以调 整 底座 安装 平 台 的 高度 来 将框 架 找 平 找 正 ) 对中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制造质量控制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制造质量控制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制造质量控制常虹(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19)摘要:分析了板坯连铸机主要零件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连铸机;扇形段;质量控制;框架;辊子中图分类号:T G233.6引言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菱重工”)是集冶金设备、备件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冶金装备制造公司,公司拥有完整的产品研发、工艺设计、机械制造、品质保证的综合技术实力和集成创新体系。
宝菱重工制造的连铸机已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常规板坯连铸、薄板坯连铸、薄带连铸、特宽特厚板连铸、方坯连铸、圆坯连铸等各种形式连铸机在国内外均有优异的业绩。
本文就宝菱重工为某钢厂制造的宽厚板连铸机扇形段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1 扇形段结构形式扇形段起着支撑和导向铸坯的作用,是在铸坯凝固过程中直接与之接触的设备,直接影响着铸坯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
每台扇形段主要由上、下框架及其辊装配组成。
扇形段驱动有单驱动和双驱动之分,单驱动1台扇形段只有1只驱动辊,其余13只为自由辊;双驱动有上、下两只驱动辊和12只自由辊。
自由辊为三分节辊,驱动辊为整体辊,其升降动作通过两个小油缸实现,辊身表面均堆焊,辊子内部冷却通过旋转接头与主水路连接,轴承冷却通过接水板与主水路连接,板坯二次冷却通过气雾冷却系统,液压、润滑均通过快速接头与中间配管连接,拆装方便。
2 主要零件及质量控制点为保证各段的连铸辊母线在规定理想弧的误差范围之内,需对各段的连铸辊母线进行测量并调整,通常称之为“对弧”。
对弧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铸坯产品质量,是反映连铸机制造质量的重要依据。
按照检验大纲,对弧精度应达到±0.05m m,根据这个要求,在制造中对于上/下框架、辊子、轴承座等主要零件的主要尺寸及基面尺寸均须设立质量控制点。
2.1 上、下框架框架是连铸机设备的重点部件,加工周期长、精度要求高。
框架属于焊接式扁体结构,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才能保证精度。
对弧样板的作用

对弧样板是检查连铸机各段位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检测工具,同时,也是保障连铸机能否一次性拉坯成功的关键测量量具。
由此可见,其作用主要是用来检测和测量连铸机的。
它还可以具体分为这几种,其具体的作用是:1、扇形段对弧样板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体包括至少二块活动连接的弧形支撑节,设于该弧形支撑节上的弹簧板以及连接它们并调节其弧度的调弧件。
它可提高引锭杆的对中精度,及时调整引锭杆的弧度,保障其不变形,而且各部件易于加工、制做,并能根据需要适时进行某部件的更换,不仅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有利于保障安全生产,因此是一种强度高,耐磨性好,易于加工、更换和操作的引锭杆。
2、单弧形对弧样板是检查连铸机各段位弯曲半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检测工具。
具有精度高、重量轻、不易变型等特点,常温下就可以存放,是一种具有良好检验性能的量具,在检验方面中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趋势,展现良好的设计要求。
3、台阶式对弧样板使用材料的初始状态就已具备了高强度、高硬度、耐磨
损的性能,冷加工变形小,在加工过程中不用进行热处理。
使用该种材质加工的对弧样板重量轻、精度高、正常温度下就可以存放,确保了设计要求。
4、弯曲段内外弧样板检查连铸机各段位弯曲半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检测工具之一。
也是保证连铸机能否一次性拉坯成功的关键测量量具。
它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体系检验,能够在量具的使用中大展身手,充分展现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趋势,按照一定的标准使用。
以上就是本文分享的全部内容,用户如需购买该产品,可致电咨询河北洁阳量具有限公司。
宁钢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对弧精度的控制方法

宁钢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对弧精度的控制方法
刘长伟;孙兵兵;王涛;李开平
【期刊名称】《浙江冶金》
【年(卷),期】2018(000)004
【摘要】连铸机扇形段外弧线精度的控制直接关系到铸坯的质量以及后续热轧板的质量,而影响弧度精度的因素包含人员的素质、设备的精度和测量的环境.本文介绍了宁钢板坯连铸机的主要参数及辊系布置,对扇形段在线对弧的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叙述,并提出一套扇形段精度的控制方法.
【总页数】4页(P21-23,26)
【作者】刘长伟;孙兵兵;王涛;李开平
【作者单位】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宁波315807;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宁波315807;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宁波315807;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宁波31580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对弧新技术及其应用 [J], 武士勇;王健
2.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对弧 [J], 丁苏友;王军
3.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几种对弧方法分析 [J], 张志军;董春光
4.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装配辊子对弧方法分析 [J], 杜庆龙
5.板坯连铸机扇形段接弧精度标准的提高对板坯产品质量的影响 [J], 教富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装配辊子对弧方法分析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装配辊子对弧方法分析摘要在连铸生产的过程中,扇形段对中对板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对弧方式,本文就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装配辊子对弧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对弧方法前言随着钢铁行业的迅猛发展,连铸机在炼钢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在连铸生产的过程中设备参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扇形段配棍对弧对板坯的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对弧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1 双流不同断面板坯连铸机的设计特点辊列设计是板坯连铸机总体设计的核心,其优劣直接影响到铸坯的质量,已成为衡量连铸机设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直弧形连铸机作为现代化板坯连铸机的主要机型,能够减少钢液中的夹杂物在内弧侧的富集、铜板易于加工修复、更适宜于生产高质量钢种等主要特点,近年来在板坯连铸生产领域已逐步取代了弧形连铸机,其辊列主要由一次冷却的结晶器和二次冷却的夹持导向辊组成,可划分为垂直区(含结晶器)、弯曲区、圆弧区、矫直区和水平区[1]。
随着高效连铸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铸坯的弯曲与矫直都是在未完全凝固状态下进行的。
为降低铸坯内裂纹产生的倾向,必须把铸坯在整个弯曲区或矫直区产生的弯曲应变或矫直应变控制在许用应变范围内([ε]弯或矫=0.2%),以确保铸坯在整个辊列上坯壳内凝固界面处的总变形率(鼓肚应变、辊子不对中应变和坯壳内弯曲或矫直应变之和)小于许用值[ε]总=0.5%。
所谓连续弯曲和连续矫直,是指弯曲区和矫直区的辊子分别沿着一条给定的连续弯曲和连续矫直曲线布置。
设铸机的基本半径为R0,铸坯通过弯曲区时,曲率由0连续均匀变化到1/R0,在弧形区曲率保持1/R0不变,通过矫直区时,曲率又由1/R0连续均匀变化到0。
即在连续弯曲或连续矫直过程中,铸坯的弯曲应变速率或矫直应变速率是相等的。
但在弯曲和矫直区任一点处,因相邻半径变化很小,应变量可视为0,进而避免了高温坯壳因弯曲或矫直变形过大而产生的内裂。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应用优化与研究

・
宽厚板
W1 DE AND HE AVY P T I E A来自Vo 8。 . 1 1 No 4
Au ut 2 2 g s 01
‘1 ・ 5
生产 实践 ・
板 坯 连铸 机扇 形段 辊 子应 用优 化 与研 究
李成伟 宁丁丁
钢, 自由辊 采 用 分段 辊 结 构 。轴 承 座 采用 通 水 冷 却 的方式保 证轴 承 的使用 。成 品辊 从新 旧程度 上 分 为 3类 , 即新 加 工 辊 、 焊 修 旧辊 和 扒 皮修 旧 堆
辊。
提高 扇形段 4个液 压缸 位置 传感器 的标定 精度 来 提 高辊缝值 精度 。标定 主要 分 为离线标 定和在 线
一 … 一 一… 、 … …
国 —
塞尺测 量 , 过调 整 各 轴 承座 下 的 垫 片来 保 证 测 通 量 间隙在 ( ± . m 范围 内。 1 0 1) m
对 中 台和对弧 样 板 是 扇形 段 对 弧 的基 准 , 其
图 1 1# 3 扇形段 辊子使用轻压下时受力情况
准确程 度直 接影 响对 弧精 度 , 以专业 人 员 每半 所
年对 扇形段对 中台进 行 一 次 校验 , 把基 础 板 与导 轨之 间的综合 偏差 控制 在 0 1m 以 内。 同时定 . m
2 解决方 案
通 过 以上 分 析 得 出减 少 辊 子 异 常 的 几种 措 施, 即提高辊子装配质量、 对弧精度和辊缝精度。 2 1 提高辊 子装 配质 量 . 所有 导 辊 材质 均 为 R 3 辊 子表 面堆 焊 不 锈 7,
图 2 辊 子修 理 流 程 图
2 2 提 高对 弧精度 . 提 高对 弧精度 包 括 两个 方 面 , 是提 高 在 线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3期2007年6月
江苏冶金Jiangsu M etallurgy
V ol.35 N o.3Jun.2007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对弧
丁苏友,王 军
(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019)
收稿日期:2006-08-10
作者简介:丁苏友(1952 ),男,高级工程师。
电话:(0519)3265862。
摘要:提出了连铸机扇形段在装配时对弧的内容、基准的选择、对弧的方法、要求及对弧注意事项。
关键词:对弧;对弧基准; C 值;开口度中图分类号:T G 233.6
引 言
板坯连铸机实际上是一个无底的钢锭模,初凝的铸坯从结晶器拉出后,就支撑在出坯导向系统的连铸辊上,经过冷却凝固,最终成为板坯。
连铸辊的布置是根据所选择的机型,将连铸机外弧上的辊子布置在连铸机给定的直线、弯曲、圆弧、矫直、水平连续中心线上,内弧上的辊子则根据铸坯的基本厚度(即开口度)进行布置的。
为确保加工、装配、更换的方便,又将整个辊列的辊子分别布置在若干个扇形段的外弧框架及内弧框架上。
因而扇形段上每根辊子,在连铸机的整个空间布置中均有相应的X 、Y 坐标位置,而每根辊子的X 、Y 坐标位置的准确性都会给连铸机的铸坯生产带来影响。
制造连铸机扇形段时,所有制造精度要求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就是最终保证每根连铸辊子的X 、Y 坐标的准确性。
扇形段装配时,需要对扇形段上每根辊子的X 、Y 坐标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其准确性,这就是对弧。
对弧的准确性,是衡量连铸机整体装备水平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也是反映连铸机制造质量的重要依据。
扇形段对弧,主要包括2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扇形段内、外弧框架单独装配时,要分别对内、外弧框架上辊子的X 、Y 坐标进行测量调整,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内、外框架对弧。
其次,要对内、外弧框架上的辊子的平行度进行测量调整,它又包括:(a)铸流方向内、外弧辊子的平行度测量,称为 C 值测量;(b)铸坯厚度方向辊子平行度的测量,同时测量调
整每个扇形段辊子进、出口端的板坯厚度所给定的
辊缝间距,即开口度测量。
1 内、外弧框架对弧
内、外弧框架对弧是连铸机最主要的检测内容。
现代板坯连铸机通常采用密排辊列的形式,而密排辊列辊子的对弧精度要求远高于非密排辊列的辊子。
因为对弧误差相同时,辊间距改变,铸坯应变也将改变。
其直接关系到连铸机的正常使用、辊子的使用寿命和铸坯的内部质量。
为确保对弧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做到以下几点:1.1 对弧基准
外弧框架的对弧基准应与外弧框架与支撑框架的安装基准一致、内弧框架的对弧基准则以其加工基准。
连铸机扇形段为保证外弧框架与支撑框架安装后,其辊列的准确性,通常会将外弧框架上的加工基准设定为安装基准(对弧基准),如果基准统一,可直接将加工基准作为对弧基准。
但有时为了外弧框架与支撑框架连接的需要,同时便于外弧框架的加工,外弧框架上的加工基准与安装基准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根据安装基准的形式制作相应的对弧专用工装,将扇形段外弧框架安装基准置于专用工装上进行对弧。
如外弧框架的安装基准无法作为对弧基准,可用加工基准作为对弧基准,但必须检测安装基准与加工基准相互尺寸实际差值,并通过换算进行辊子对弧。
外弧框架对弧基准为可调整形式,则应首先通过加工基准对该基准进行检测并调
第3期丁苏友,等: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对弧57
整到要求后,再以该基准进行对弧。
对弧基准选择的准确,可确保全部扇形段外弧框架与支撑框架安装后,整个外弧框架上的辊子X、Y坐标的准确性。
1.2 对弧的方式
(1)专用对弧装置 设计连铸机扇形段时,同时会设计专用的对弧装置(通称对中台)。
该对弧装置一般由基座、轨道、直尺、塞尺组成,主要是用于连铸机在使用现场的对中。
对中台零、部件的刚性相对较差,基座必须与地基联成一体后才有较高的刚性和强度。
对中装置与扇形段一般在同一制造厂制作,但对中装置在制造厂无法进行扇形段的对中。
(2)直尺对弧-利用直尺,塞尺和相应的等高垫块进行对弧。
该方法测量误差大,无法保证对弧精度。
操作不方便,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
可用于扇形段内、外弧框架的初对弧,到使用现场必须用专用对弧装置重新进行对弧。
(3)机床对弧 利用机床进行对弧。
可以满足内、外弧框架辊子的对弧精度要求,但成本太高。
用于内、外弧框架对弧的机床,必须具备数显功能的大型龙门铣床。
由于对弧并非一次能完成,通常应进行对弧、调整、再对弧、再调整、再对弧,直至满足内、外弧框架辊子给定X、Y坐标值。
(4)通用对弧装置 为满足各种连铸机扇形段的对弧要求,设计、制造通用的对弧装置。
根据对弧的原理和要求,设计一个可放置各种形式扇形段内、外框架并带移动轨道(X和Y方向)的平台,保证轨道移动后的平面度为0.05mm,(该精度通过机械加工,现场调整并采用滚珠轴承即可达到)同时配制可上、下移动并带数显装置的测量仪、百分表及接杆,即可进行内、外弧框架辊子对弧。
我公司为提高对弧精度和效率,设计制造了通用对弧装置,投入使用后,满足了各类扇形段内、外框架辊子的对弧要求。
通过该对弧装置检测过的扇形段内、外框架辊列,不需要在用户现场再进行对中,可直接安装到支撑框架上,进行铸坯生产。
通用对弧装置的投资较少,收效非常大,主要适用于批量、多类型连铸机生产厂家。
1.3 对弧要求
为保证对弧测量值的准确性,通常测量点应在每根辊子的辊身两端,且距端部100mm范围内进行。
测量时应转动辊子,取辊子转动一周上所测量的最大值。
辊子的对弧要求,通常为 0.1mm。
1.4 按装连铸辊的基准及装配辊子的要求
为了保证内、外弧框架辊子的对弧精度,扇形段内、外弧框架的制造精度应确保达到图样尺寸要求。
特别是框架上的斜度及键槽距框架中心尺寸必须符合图样要求,因为各种对弧方式是无法检测以上尺寸要素的。
辊子装配后的整体同轴度应控制在0. 05m m范围内。
辊子轴承座底平面、框架安装平面、调整垫片上的毛刺应打磨干净。
辊子轴承座与框架连接的螺栓的紧固顺序应正确、预紧力应均匀并达到图样上规定的扭矩。
2 C 值测量
测量 C 值是为了保证内弧框架辊子与外弧框架辊子相对位置的准确性,为辊缝开口度的测量提供可靠的条件;同时可防止铸坯及引绽装置在通过铸坯导向系统时跑偏。
C 值测量应注意:
(1)必须是对弧合格的内、外弧框架进行装配后方可进行 C 值检测。
无论是拉杆式还是侧框架式扇形段,在进行 C 值检测时,均应按浇注方向将内弧框架与拉杆/侧框架一侧的间隙消除掉。
检测后,可根据实测值的误差,采用调整垫片调整至图样给定值。
(2) C 值测量的方式:通常是利用外弧框架侧平面上的侧基准,用直尺靠上即可测量。
外弧框架上如果没有设计侧基准,则可在框架制造工艺上增加侧基准。
外弧框架上无法增加侧基准时,则可设计 C 值测量工装,测量工装为 T 字形直尺,一端靠在外弧框架的辊子上,应保证长度大于两组辊子,通过直尺测量外弧框架上辊子与内弧框架上辊子的相对值。
通常 C 值控制在 0.2mm内。
3 开口度(辊缝)测量
为适应铸坯断面的变化及保持铸坯尺寸的精度,必须对辊缝进行测量、调整至设计给定值。
开口度的测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保证辊缝开口度的准确性,测量时应消除辊子轴承间的游隙(特别是内弧框架辊子由于向下,会造成测量误差)。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扇形段液压缸的锁紧作用下,用小于辊缝的液压千斤顶,塞于两辊子辊缝之间,并施于一定的压力,将辊子间隙消除后,再进行测量。
58 江苏冶金第35卷
(2)板坯连铸机浇注的板坯的厚度,通常有好几种规格,但板坯连铸机的R半径是定值,所以连铸机中对应的内、外弧框架上辊子并非在同一角度上,而且板坯在各个扇形段辊子的入口和出口处,由于板坯沿铸坯辊道前进时冷却的因素,而产生的板坯厚度变化,其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因而不同的板坯厚度,在各个扇形段开口度是不同的,测量开口度时,应严格按照各个扇形段入口/出口辊缝的要求值,进行测量调整。
对于采用了全程辊缝在线自动调整装置的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则各个扇形段可按其给定的最小开口度调整即可。
一般测量要求:开口度误差为 0.2m m,其上、下辊子之间的平行度为0.2mm。
4 结束语
按以上所论述的要求进行对弧的扇形段,完全能满足各种类型的连铸机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雅贞、张岩、刘术国编著.新编连续铸钢工艺及设备,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