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精选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班组名姓名日期:3月5日编号08一、学习目标:1、印度的地理位置||。
2、印度的地理地形||。
3、分析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
自研自探环节(20分钟)合作交流环节(10分钟)展示提升环节(20分钟)【主题1】印度的地理位置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30||,结合图7.32||,图7.34||,翻到课本P4图6.5||,明白印度的位置及其邻国||。
知识生成:1、纬度位置:线穿过印度中部||,印度领土位于带和带||,印度是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图中描出回归线)2、海陆位置:①印度南部是洋||,东部临湾||,西部邻海||。
(在图中填注)②陆上邻国:在图中填出(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③在图中填出克什米尔地区||,它由哪两个国家实际控制?3、比一比||,查一查:以上知识点谁记得快!【主题2】印度的地形、河流、城市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31||,结合图7.34||,了解印度的地形、河流、城市1、读图7.34||,发现印度地形区的分布特点是从南到北||,由三大地形区组成:北面有山脉||,中部平原||,南面有高原||。
由此得出印度的地势特点是:||。
2、印度的重要河流塑造了平原||。
3、☆易错题:结合P7页的图6.8||,印度河主要流经(国家)||。
4、①是________(城市)②是________(城市)③是印度首都________(城市)【主题3】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劣势学法指导:研读课本P31——32内容||,结合图7.36和阅读材料||,思考印度的人口特点及印度未来人口增长趋势||。
知识生成:1、图7.35说明印度是一个的国家||。
互助组就自研时不会的问题进行交流||。
一对一的帮扶对子进行帮扶||。
共同体四人或五人一小组||,对随堂笔记的答案进行统一||。
进一步讨论答案不相同的小题及互助时未解决的问题||。
对子组确定主题||,研究展示方案||,参照展示要求||,分派好任务||,同时进行组内预展||,准备精彩展示||。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导学案(人教版七下)

7.3 印度(2)本节课学习目标:1.了解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念2.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3.了解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学习重点: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学习难点: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35~P36页,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利用本国人力资源、劳动力、、信息技术等优势,积极承接国外服务外包订单,发展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
2.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的业务。
其中,承接的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
印度被形象地称为。
3.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等特点,它为印度创造了,赚取了大量,促进了印度的快速发展。
4.读P36、图7.45在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中,是发展最快的行业。
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其次是,发源地是。
本节课知识梳理:优势:人力资源、劳动力成本、普及、信息技术发展等。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特点:信息技术含量、利润、资源消耗等。
发展最快的服务外包产业: ,发源地: 。
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
课堂训练:1.某国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这个国家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①丰富的人力资源②劳动力成本低③英语普及④信息技术发展早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印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是()A.信息技术含量高B.利润小C.资源消耗多D.投资大4.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A.中国B.日本C.美国D.英国读右图完成5~7题。
5.图中E是印度北部邻国,该国是()A.尼泊尔B.斯里兰卡C.巴基斯坦D.中国6.印度的首都是( )A.①B.②C.③D.④7.班加罗尔是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8.有关印度粮食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A.众多的人口,使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B.频发的寒潮灾害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C.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实行了两次“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D.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9.印度北方人们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这些饮食特点主要受下面哪一项因素的影响()A.经济水平B.风俗习惯C.宗教信仰D.各地的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10.小悦的爸爸从印度考察回来,有意考考小悦的地理知识,在介绍该国的地理特征时故意说错了一项,请你帮小悦找出来()A.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B.印度的母亲河是印度河C.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D.水旱灾害频繁书写评价:成绩评价:批改日期:。
七年级地理下册7_3印度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印度》导学案(第2课时)教师寄语:认真做事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把事做好。
【学习目标】1、知道“绿色革命”对印度农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能结合印度地形、降水分布图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2、了解印度独立前后工业部门构成的巨大变化,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
体会政治的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的含义。
3、知道印度主要工业部门,知道工业布局靠近原料产地的分布规律。
4、知道印度主要工业中心的名称与分布。
学习重点:知道“绿色革命”对印度农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能结合印度地形、降水分布图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学习难点:了解印度独立前后工业部门构成的巨大变化,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
体会政治的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的含义。
教学过程:★自学自测: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1、20世纪60年代印度开展的“”,重点是改良作物品种,改进生产技术,使粮食生产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2、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与。
生产主要集中在高原和半岛西北部。
生产主要集中在半岛东西两岸和西北部地区。
3、独立前,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以和为主。
独立后,现代工业如:、、和具有一定规模。
4、印度的高科技产业如:、、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5、印度是世界软件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
6、印度盛产黄麻和棉花,是其最大麻纺织工业中心。
是其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师生互动: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
活动一: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1、对照课本P38图7.41与课本P35图7.34,分析小麦、水稻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对照课本P38图7.41与课本P39图7.42。
讨论小麦、水稻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的关系。
主要分布地区地形降水多少小麦水稻活动二:读课本P40图7.43,结合课本P40活动1,分析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活动三:读课本P40活动2的三则材料,请同学们谈感想:说一说我们该如何走强国富民之路。
7.3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第三节 印度

A B F C E
C.____________ (2)海洋: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 4、为印度带来丰沛降水的季风是( A.东南季风 C.西北季风 B.西南季风 D.东北季风 ) )
5、印度产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西南季风不稳定 C.东北季风势力弱
3、 服务外包产业具有__ _ 4、在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中, 5、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 6、
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 新问题,并相互讲解) 1、分析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粮食作物: 地形分布: 降水多少: 水稻 小麦
(3) 印 度 主 要 属 于 是 。
气候,该气候的特点
来的早,退的晚,风力强 来的晚,退的早,风力弱
旱灾
洪涝
四、展示引导学习。(小组或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小组间质疑或补充 教师 点拨) 五、评价提升学习。(课堂检测,更正,学生记忆;小结课堂;评选本节课优 秀小组和个人) 1、 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我的收获: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课 题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第七章第三节 印度 (2) 修订 审核 1、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 2、通过对工业发展与资源的分析,掌握工业布局的最基本知识。 1、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地区, 2、印度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地区 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印度工业分布的合理性。
B.东北季风势力强 D.气候炎热降水少 )
6、下列建筑,属于印度的世界著名建筑是(
A
B
C
D
、90 年代和 21 世纪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3、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学案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导学案(1-2课时)制作教师:付晓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自学目标】:1、了解印度的位置、地形、气候;说出印度主要粮食作物与降水、地形的关系。
简述影响印度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原因及应对措施。
2、分析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及其发展的优势。
3、客观的认识人口和经济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印度的自然地理、经济特点。
【自学过程】: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知识梳理】:1、读图7.31说出印度的位置。
(参考课件P4-6页)①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纬线和纬线之间,所以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带。
②海陆位置:东部濒临湾,西面临海,南部临洋。
2、读图7.34“印度的地形”,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北部与、、国家相邻,西邻,东邻国、,南面与、隔海相望。
②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所在的位置,然后填写到右面的图上。
③从上面可知,印度的地形分布有以下特点: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2、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右图可以看出,印度大体上位于①山脉和E 洋之间。
(2)邻国:AB地形区:①山地(北)②平原(中)③高原(南)海、洋:C 湾,D 海,E 洋河流:F 河,主要流经(国家名),G是河,主要流经(国家),是印度的母亲河(“圣河”)。
3、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超过亿,居世界第位。
有著名的建筑。
(参考课件P9页)4、阅读36页活动4的表7.1内容,众多的人口给印度带来资源,环境,经济发展。
(参考课件P10-12页)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1.印度的气候以气候为主,该气候特征:全年,一年分两季,旱季盛行风,雨季盛行风,印度灾害频繁与季风有关。
(参考课件P14-17页)2.读右图填空:①图A表示南亚的季,图中箭头表示风(风向),是从吹向,是指每年的月到次年5月。
②图B表示南亚的季,图中箭头表示风(风向),是从吹向,是指每年的~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7.3 印度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课题7.3印度课型讲授课主备审核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地形特点。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分析降水图,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频频的原因。
学习重点印度的地形、气候特点;水旱灾害贫乏的原因学习难点地形气候对水旱灾害的影响与它们之间的联系预习案1.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湾,西临________海。
2.相对位置:印度位我国的________面(填位),是________(填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3.纬度位置:大部位7°N和34°N之间。
4.读课本P31图7.34,填空:印度的地形区分为北部________山脉、中部________平原,南部________高原。
5.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仅次________,位世界第________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印度推行________。
6.气候:绝大部分地区属________带和v带,以________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为全年________,有明显的________两季。
7.西南季风很不稳定,使得印度降水量的________,________频发。
8.________和________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使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9.印度是南亚面积________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过________亿,仅次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_位。
10.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印度位________至________(纬度)之间,大部分位________带。
②海陆位置:印度位________大陆南部,________洋以北,东濒________湾,西滨________海。
11.陆上邻国:北部与________、________国家相邻,西邻________,东邻________、________。
初一春季《地理》(人教版)第七章第三节 印度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
2.学习任务:
(1)对照地图和课文,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巩固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的方法。
(2)运用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学会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一国家的人口特点的方法。
4.学习方式和环节:
(1)通过图文资料,结合印度的自然环境背景,分析印度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2)通过资料,说明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主要粮食作物及生产的不稳定性,思考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依据材料,了解印度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
(3)对照印度的水稻和小麦分布图、地形图、气候统计图,找出印度水稻、小麦分布与降水、地形的对应关系;巩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案例的基本思路。
(4)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3.学习准备:
观看微课,利用课本和地图,完成老师的要求。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印度 导学案

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印度【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自然环境要素(特别是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学习重难点】重点: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自主学习】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印度北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北与______、接壤,西北与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______、隔海相望,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_____亿,仅次于_______,居世界第____位。
目前,印度的人口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二、热带气候与粮食生产1.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地处和(温度带),以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两季。
2. 和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
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装产业1.印度利用本国、、、等优势发展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被形象地称为“”。
2.服务外包装产业具有、、等特点。
3.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其次是发达国家,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互动探究】活动一:探究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当年唐僧取经的坐骑是白龙马,现在火车是印度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请看——1.自我突破(1)阅读教材32—33页材料,归纳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
(2)读表格说明印度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印度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项目耕地面积(2008年)粮食产量(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印度人均值/世界人均值0.66 0.61 0.132.小组探究根据以上分析,你认为,目前印度政府应该制定怎样的适合国情的人口政策?活动二: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这是印度女孩妮莎的家,新年时她还是自己走路去学校,可每年的“六一”儿童节过后,她爸爸每天划船接送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印度》知识梳理型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分析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导学过程: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或最小)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2、读32页图7.36印度人口的增长,
从图7.36上分析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3、阅读32页预读材料的文字材料,请你针对印度的人口问题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
4、阅读33页活动2的表7.2内容,众多的人口给印度带来资源,
环境,经济发展。
5、认真观察图7.32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
①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纬线和纬线之间,所以主要位于带。
②海陆位置:印度位于大陆南部,洋以北,东濒
湾,西临海。
6、读图7.34,“印度的地形”,
①从图上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并完成下面的
问题。
北部与、、国家
相邻,西邻国,东邻国。
②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所在的位置,然后填写到右面的空白图上。
③从上面的读图我们可知,
印度的地形分布有以下特点:北部是山脉,中部是
平原,南部是高原。
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1、读33页图7.38,图7.39南亚1月、7月风向图回答问题。
(1)孟买每个月气温都超过______℃,其中最
高气温出现在月。
(2)孟买降水量较多的是从__ _月至____
月,风向是_ ,风从吹
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季。
(3)孟买降水量较少的是从_____月至_____
月,风向是_ ,风从吹
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季。
(4)印度属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
是。
易发生灾害。
练习:
(一)填空题
1、目前印度人口已超过________亿,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印度主要是气候,特征是
4、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属于南亚文明古国的南亚国家是()
A.斯里兰卡
B.印度
C.中国
D.埃及
2、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l~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
B.印度的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
C.印度的地形以平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