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沫《青春之歌》
高中语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 成长小说——杨沫《青春之歌》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成长小说——杨沫《青春之歌》杨沫〔女〕〔1914-1995〕原名杨成业。
曾用名杨君默、杨默、杨慧梅等,笔名鲁佳、小观等。
原籍某某湘阴,生于一个大学校长兼大地主的家庭里。
1928年入温泉女子中学读书,在中学接触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作了准备。
为了逃脱封建家庭包办的婚姻,她离家独自谋生,在某某省香河县做过小学教师,此外还做过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等,在奔波迷惘之中,她找到了党。
这些经历,给她后来写作《青春之歌》打下了生活基础。
1934年在《黑白》上发表处女作。
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边区做妇女工作和报刊编辑工作。
杭战爆发后,她参加了冀中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做过妇女工作。
后又到《黎明报》、《晋察冀日报》作编辑,主编过文艺副刊。
解放后,她先是作《人民日报》编辑,后转市妇联任宣传部长。
不久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说创作上。
主要作品有《青春之歌》、《苇塘纪事》、《芳菲之歌》、《英华之歌》〔《青春之歌》续集〕、《自白――我的日记》、《不是日记的日记》等。
《青春之歌》的创作,开始一九五○年,初稿完成后。
一九五二至五六年间进行了几次重大的修改,至一九五七年七月脱稿、一九五八年一月问世。
由于小说题材新颖,比较深刻地再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展示出革命青年的前进道路,有重大的认识和教育作用,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在一些国家翻译出版,是新中国文学在国外流行很广的一部小说。
一九五九年《中国青年》、《文艺报》曾就这部作品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同年十月,作者对作品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增加了描写林道静在农村从事革命活动和北大学生运动的章节。
修改本于一九六○年三月出版。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中较早出现的正面描写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一部成功作品。
它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林道静这个从个人反抗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艺术典型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激烈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表现了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的成长、歌颂了革命的青春。
杨沫青春之歌读后感优秀5篇

[杨沫青春之歌读后感1000字]杨沫青春之歌读后感优秀5篇奋斗不息,青春不灭篇一――《青春之歌》读后感成长《青春之歌》讲述了从日本侵华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爱国学生推动的一二九运动,在这动荡不安的五年间,女主人公林道静从一个依附于封建家庭的传统女性,逐渐成长为有理想有追求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这个故事中,我一点一点地看到道静的成长和改变。
她的改变最初源于家庭的压迫,自幼丧母,长大后被父亲逼迫出嫁,于是道静选择离家出走。
这时,林道静遇到了她人生中第一次的救赎,北大学生余永泽,他救下道静并与之相爱。
可当道静真正与余永泽在一起后,她无暇读书,不再工作,她发现余永泽是个平庸自我、只注重自己生活品质的人。
而与此同时,道静结识了同为北大学生的卢嘉川,在那些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青年学生中间,她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卢嘉川也鼓励道静开阔视野,追求理想。
道静复活了她的青春。
卢嘉川牺牲后,道静接过他未竟的事业,参与社会斗争。
在经历了被捕和逃脱后,道静接触到了共产党人江华,他们一起把革命的理想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人物小说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其中有不畏牺牲勇于革命的共产党人,也有热爱国家热爱自由的`进步青年,林道静的成长和醒悟离不开他们。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卢嘉川和江华。
卢嘉川是学生运动的带头者,他散发传单、组织集会,凭借机智和沉着一次次的打破敌人的阴谋。
与道静相识后,他鼓励道静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带领道静走出狭窄的个人生活。
如果说余永泽是道静的第一道救赎,那么卢嘉川是道静革命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
卢嘉川的牺牲令我痛惜,他被捕入狱后遭受了非人的折磨,然而在这种死境中,卢嘉川也没有倒下,他建立“狱中支部”,组织绝食斗争,鼓励革命狱友坚守秘密。
江华是道静投身革命运动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是工人的儿子,一直接受革命教育。
后来组织农民运动,他待人真诚、对党忠诚、工作严肃认真,对于斗争经验还不成熟的道静给予了很多帮助,和道静成为彼此信任的革命战友。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中国现代作家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群年轻人在民族危机面前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该小说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点:
1. 人物塑造生动鲜明。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尤其是主人公林红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林红是一个富有激情、勇往直前的青年女性,她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她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青年人的普遍面貌。
2. 情节跌宕起伏。
小说中的情节曲折多变,充满了戏剧性和矛盾冲突。
林红和她的同学们面临的不仅是民族危机,还有内部矛盾和外部威胁。
他们不断面临着困境和挑战,但他们从未放弃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这种跌宕起伏的情节,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3. 主题深刻感人。
小说以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为背景,展现了当时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情怀。
小说通过林红等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青年人的普遍面貌,强调了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使命和责任。
这种深刻感人的主题,使读者更加关注和珍视自己的人生和理想。
4. 语言简练明快。
小说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感染力。
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刻画了人物形象,描述了故事情节,使小说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小说更加形象、深刻,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青春之歌》是一部具有深刻主题、生动人物形象、丰富情节和简练明快语言的优秀长篇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也为中国文学宝库增
添了重要的作品。
杨沫《青春之歌》简析

杨沫《青春之歌》简析清晨,一列从北平向东开行的平沈通车,正驰行在广阔、碧绿的原野上。
茂密的庄稼,明亮的小河,黄色的泥屋,矗立的电杆……全闪电似的在凭倚车窗的乘客眼前闪了过去。
乘客们吸足了新鲜空气,看车外看得腻烦了,一个个都慢慢回过头来,有的打着呵欠,有的搜寻着车上的新奇事物。
不久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到一个小小的行李卷上,那上面插着用漂亮的白绸子包起来的南胡、箫、笛,旁边还放着整洁的琵琶、月琴、竹笙,……这是贩卖乐器的吗,旅客们注意起这行李的主人来。
不是商人,却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学生,寂寞地守着这些幽雅的玩艺儿。
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
她没有同伴,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外边。
她的脸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
这个朴素、孤单的美丽少女,立刻引起了车上旅客们的注意,尤其男子们开始了交头接耳的议论。
可是女学生却像什么人也没看见,什么也不觉得,她长久地沉入在一种麻木状态的冥想中。
《青春之歌》写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史”。
美丽纯洁的女学生林道静,此后就成为她成长道路上很多男性的欲望对象,在拒绝、逃避、犹疑和追求的艰难成长中,经过三次铭心刻骨的恋爱,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者。
从而揭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追求、痛苦、改造和考验,献身于人民的事业,才有真正的生存和出路,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一)林道静的形象毛泽东在1939年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明确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性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多数是小资产阶级,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他们才能得到解放。
林道静是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展的“典型人物”。
1.地主与佃农的女儿(双重身份)是林道静成长的依据和起点。
背叛旧家庭、旧道德,孤身离家。
2.成长的第一阶段:与余永泽相爱北大学生余永泽用个人主义、爱情至上、自我价值实现等19世纪人道主义人生观念征服了林道静。
《青春之歌》读后感_读《青春之歌》的感想作文

《青春之歌》读后感《青春之歌》读后感一、书籍简介:《青春之歌》是当代作家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8年首次出版。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青春之歌》的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几个正面人物,真实感人。
这部小说是学生和知识分子题材作品中的优秀成果,有很大教育作用。
2019年9月23日,《青春之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二、作者简介: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湖南湘阴县人,出生于北京。
1928年考入北平温泉女中学习,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
1931年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先后当过小学老师、家庭教师和书店职员。
1934 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处女作《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抗战爆发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
1943年担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
1958年,杨沫代表作《青春之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杨沫还创作了《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长篇小说,以及中篇小说《苇塘纪事》,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等。
-------------------------------------------------------------------------------------------------三、《青春之歌》读书笔记纯白、高洁、清澈……这是我读《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的第一感。
4.杨沫《青春之歌》

杨沫《青春之歌》研读一、作家自述我的整个幼年和青年的一段时间,曾经生活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中,受尽了压榨、迫害和失学失业的痛苦,那生活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使我时常有要控诉的愿望;而在那暗无天日的日子中,正当我走投无路的时候,幸而遇见了党:是党拯救了我,使我在绝望中看见了光明,看见了人类的美丽的远景;是党给了我一个真正的生命,使我有勇气和力量度过了长期的残酷的战争岁月,而终于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这感激,这刻骨的感念,就成为这部小说的原始的基础。
摘自杨沫:《〈青春之歌〉初版后记》,《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我塑造林道静这个人物形象,目的和动机不是为了颂扬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她的罗曼蒂克式的情感,或是对小资产阶级的自我欣赏。
而是想通过她——林道静这个人物,从一个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来表现党的伟大、党的深人人心、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
通过对林道静生活道路的描写,我还企图表明:共产主义的思想,为人民为集体的思想,可以使人变得崇高美好;为祖国为人民忘我地工作才是最大的幸福;而脱离了革命的集体,仅为个人而活着的时候,不管是处在什么环境,都会使人感到生活空虚、烦闷和没有意义。
要创造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作者必须掌握住这个人物生长的时代脉搏,必须给这个人物打上时代的烙印……我在创造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时,就企图按照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按照像她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女性在当时走向革命后必然会有的发展变化过程来描写的。
而不是按照一个成熟了的共产党员的标准,设想她应有多少优点,不该有什么缺点,她入党后就必须高大无比、完美无缺等等框框来写的。
我对于林道静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有缺点的。
主要表现在对她这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写得还不够细致、清楚;对她身上的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个人主义思想感情挖掘和批判得还不够深刻有力。
为什么对于林道静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还存在着上述的种种缺点?我觉得它不是简单的艺术技巧问题,更主要的还是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
杨沫的《青春之歌》读后感3000字

杨沫的《青春之歌》读后感3000字《青春之歌》是杨沫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触动,有很多感悟和思考。
以下是我对《青春之歌》的读后感。
这部小说以大时代背景为背景,讲述了青年文工团的成长和革命事业的发展。
小说以周江为主线,通过他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一代青年人的自强不息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周江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为了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他毅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加入了文工团,并在团里一步步成长为音乐指导。
在革命洪流的冲刷下,周江逐渐觉醒,他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同时也经历了许多离合和考验。
通过周江的成长,作者展现了青年人积极向上的品质和顽强的精神。
在《青春之歌》中,作者深刻描绘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在革命战争的岁月里,青年们以自己的青春和血肉之躯投身到大时代的洪流中,他们在革命事业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激情和智慧。
他们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和艰难的任务打败,他们坚守自己一颗纯真的心,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他们的思想活动、言行、情感都表现得非常真实。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不屈精神。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有着鲜明的思想倾向和主题。
作者通过周江的成长经历,揭示了那个特殊时期青年人的奋斗精神和理想追求。
小说中多次强调了理想的力量和青年人的责任。
在革命的岁月里,青年人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他们要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了国家和民族解放而作出贡献。
通过周江和其他人物的经历,作者表达出了自己对青年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青春之歌》还强调了团结合作和互助共赢的重要性。
在革命战争的岁月里,青年人要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同战胜困难,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努力。
这些思想和主题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最后,在读完《青春之歌》后,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杨沫《青春之歌》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杨沫《青春之歌》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杨沫《青春之歌》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导语】:《青春之歌》是杨沫创作的一部小说,以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讲述了革命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