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寻阝传阅读答案_刘寻阝传翻译赏析刘寻阝传
刘杳传翻译赏析_刘杳传阅读答案的意思

刘杳传翻译赏析_刘杳传阅读答案的意思刘杳字士深,平原郡平原县人。
祖父刘乘民,刘宋时任冀州刺史。
父亲刘闻慰,齐朝时任东阳郡太守,政绩清廉,事迹记录在《齐书·良政传》中。
刘杳只有几岁,征士明僧绍见到他,抚摸着他的头说:“这小孩真是一匹千里小马。
”十三岁。
父亲去世守丧,每次痛哭,哀伤得让过路人也感动不已。
天监初年,任太子博士、宣惠豫章王行参军。
刘杳年少时十分好学,博览群书,沈约、任窗等人,每遇到有些遗忘、记不起来的史事诗句,都来问刘杳。
曾与沈约坐在一起谈到宗庙祭祀用的酒杯,沈约说:“郑玄曾回答张逸,说在酒杯上画凤凰尾巴摇曳的样子。
现在没有这样的器皿,所以不仿照古代。
”刘杳说:“这话未必有参考价值。
古代的杯子器皿,都将木头刻成鸟兽的形状,在其背部或头部凿一个洞,以便倒出内装的酒。
前不久魏朝鲁郡地下发掘出齐大夫子尾送给女儿的器物,有酒壶呈牺牛形状。
晋朝永嘉年间盗贼曹嶷在青州挖齐景公的墓,又得到相同的二只樽,形状也像牛。
这两处都是前人留下的器物,想必不是假的。
”沈约特别同意他的看法。
沈约又说:“何承天的《纂文》奇异广博,书中记载了张仲师和长颈王两件事,出处在哪里呢?”刘杳说:“张仲师身长一尺二寸,出自《论衡》。
长颈指毗骞王。
朱建安在《扶南以南记》中说:‘从古至今这里的人长寿不死。
’”沈约随即找来这两本书查对,完全和刘杳讲的相同。
沈约在乡间修的居宅落成时又新建书房,刘杳写了两首诗祝贺他,并将诗文给沈约。
沈约立即让擅长书法的人将他的诗题写在墙壁上,还专门写信回谢说:“我生平爱好嗜欲不在于常人所盼的荣华富贵,喜欢山川林泽,自然山水,又多被世事夺挤。
老之将至,这种心性快没有了,但仍然有些闲情逸志,留恋清静的旷野,在乡下修建居室,不是为了停止工作,而是为了了却夙愿,偶尔能得到休息。
仲长游居的地方,休琏记述的美景,盼望、羡慕很久却不能亲临其境,怎能相比。
你寄情山水,惠寄两首诗,文采丰富妍丽。
叙述议论并举,字里行间,音韵对仗工整,有声有色,经你这一写,此地似乎真的变美了十倍。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文言文阅读B卷含解析201901191681

教育资料教育资料一第十二单元文言文阅读(B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己。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刘锜传阅读答案_文言文刘锜传翻译赏析

刘锜传阅读答案_文言文刘锜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刘锜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人,沪川军节度使仲武第九子也。
美仪状,善射,声如洪钟。
尝从仲武征讨,牙门水斛满,以箭射之,拔箭水注,随以一矢窒之,人服其精。
高宗即位,录仲武后,锜得召见,奇之。
为陇右都护,与夏人战屡胜,夏人儿啼,辄怖之曰:“刘都护来!”十年,充东京副留守,节制军马。
锜自临安溯江绝淮。
至涡口,方食,暴风拔坐帐,锜曰:“此贼兆也,主暴兵。
”五月,抵顺昌,金人果败盟来侵。
召诸将计事,皆曰:“金兵不可敌也,请以精锐为殿,步骑遮老小顺流还江南。
”锜曰:“今东京虽失,幸全军至此,有城可守,奈何弃之?吾意已决,敢言去者斩!”惟部将许清号“夜叉”者议与锜合,锜大喜,凿舟沉之,示无去意。
置家寺中,积薪于门,戒守者曰:“脱有不利,即焚吾家,毋辱敌手也。
”于是军士皆奋,男子备战守,妇人砺刀剑,争呼曰:“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
”时守备一无可恃,锜于城上躬自督厉。
壬寅,金人围顺昌,锜豫于城下设伏,擒千户阿黑等二人。
夜遣千余人击之,连战,杀虏颇众。
既而三路都统葛王袖以兵三万,与龙虎大王合兵薄城。
锜令开诸门,金人疑不敢近。
后知潭州,江陵县东有黄潭,建炎间,有司决水入江以御盗,由是夏秋涨溢,荆、衡间皆被水患。
锜始命塞之,斥膏腴田数千亩,流民自占者几千户。
三十一年,金主亮调军六十万,自将南来,弥望数十里,不断如银壁,中外大震。
时宿将无在者,乃以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逐路军马。
八月,锜引兵屯扬州,建大将旗鼓,军容甚肃,观者叹息。
以兵驻清河口。
金人以毡裹船载粮而来,锜使善没者凿沉其舟。
金万户高景山攻扬州,锜遣员琦拒于皂角林,陷围力战,林中伏发,大败之,斩景山,俘数百人。
三十二年闰二月,锜发怒,呕血数升而卒。
后谥武穆。
锜慷慨深毅,有儒将风。
金主亮之南也,下令有敢言锜姓名者,罪不赦。
枚举南朝诸将,问其下孰敢当者,皆随姓名其答如响,至锜,莫有应者。
高考复习(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题【含答案及解析】

任务突破练13文言文翻译题一、(2021·广东普宁普师高级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衅社..,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①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管叔..之中。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乃践阼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
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收殷余民。
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
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
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②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以诫成王。
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
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
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解析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
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
知州①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辄自往驱之。
方入书室,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
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
公休矣,毋多言取困②。
”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
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
或对语问其故,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
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
狐是日即去。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释】①知州:官职名称。
②取困:自取尴尬。
(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闻其事。
闻:________②故我不敢击公。
故:________③或对语问其故。
或:________④狐是日即去。
去:________(2)用“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4)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述刘士玉“令仆妇居此室”的原因。
【答案】(1)听说,听闻;所以,因此;有的人,有人,有的;离开(2)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
(3)鬼神见了她都要回避,何况我呢?(4)因为刘士玉想让狐离开自己的书房,而狐遇到真正孝顺的妇人会躲避,所以为了赶走狐狸就让妇人住书房。
【解析】【分析】(1)“闻其事”的意思是:听说这件事,“闻”的意思是“听说”;“去”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离开”的意思。
(2)这句话的意思是:但你爱民是为了图一个好名声,不贪图钱财是怕以后被追究罪责,所以我也不回避你。
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3)“犹”“敛”“况”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4)根据文中狐狸所说的畏惧刘士玉的原因来概括即可。
狐说:“汝虽下役,乃真孝妇也。
《刘劭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刘劭传》阅读答案及译文《刘劭传》阅读答案及译文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也。
建安中,为计吏,诣许。
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
”劭时在尚书令荀彧所,坐者数十人,或云当废朝,或云宜却会。
劭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犹占水火,错失天时。
礼记曰诸侯旅见天子,及门不得终礼者四,日蚀在一。
然则圣人垂制,不为变豫废朝礼者,或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也。
”彧善其言。
敕朝会如旧,日亦不蚀。
御史大夫郗虑辟劭,会虑免,拜太子舍人,迁秘书郎。
黄初中,为尚书郎、散骑侍郎。
受诏集五经群书,以类相从,作皇览。
明帝即位,出为陈留太守,敦崇教化,百姓称之。
徵拜骑都尉,与议郎庾嶷、荀诜等定科令,作新律十八篇,著律略论。
迁散骑常侍。
时闻公孙渊受孙权燕王之号,议者欲留渊计吏,遣兵讨之,劭以为“昔袁尚兄弟归渊父康,康斩送其首,是渊先世之效忠也。
又所闻虚实,未可审知。
古者要荒未服,修德而不征,重劳民也。
宜加宽贷,使有以自新。
”后渊果斩送权使张弥等首。
劭尝作赵都赋,明帝美之,诏劭作许都、洛都赋。
时外兴军旅,内营宫室,劭作二赋,皆讽谏焉。
青龙中,吴围合肥,时东方吏士皆分休,征东将军满宠表请中军兵,并召休将士,须集击之。
劭议以为“贼众新至,心专气锐。
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
宠求待兵,未有所失也。
以为可先遣步兵五千,精骑三千,军前发,扬声进道,震曜形势。
骑到合肥,疏其行队,多其旌鼓,曜兵城下,引出贼后,拟其归路,要其粮道。
贼闻大军来,骑断其后,必震怖遁走,不战自破贼矣。
”帝从之。
兵比至合肥,贼果退还。
景初中,受诏作都官考课。
劭上疏曰:“百官考课,王政之大较,然而历代弗务,是以治典阙而未补,能否混而相蒙。
陛下以上圣之宏略,愍王纲之弛颓,神虑内鉴,明诏外发。
臣奉恩旷然,得以启蒙,辄作都官考课七十二条,又作说略一篇。
臣学寡识浅,诚不足以宣畅圣旨,著定典制。
”又以为宜制礼作乐,以移风俗,著乐论十四篇,事成未上。
会明帝崩,不施行。
正始中,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
刘寻阝传阅读答案_刘寻阝传翻译赏析

刘寻阝传阅读答案_刘寻阝传翻译赏析刘寻阝,密州安丘人。
年少时跟随青州王敬武做事,敬武死,子师范立,棣州刺史张蟾叛变,师范派指挥使卢洪去讨伐,洪也叛变,师范写信假装好言召洪,洪回来,师范到郊外迎接,叫寻阝斩洪于座位上,再派寻阝攻破张蟾。
师范上表封寻阝为登州刺史,兼行军司马。
梁太祖西攻凤翔,师范乘虚袭击梁各州县,但消息泄漏,未能成功。
刘寻阝喜读兵书,有机谋胆略。
那时,梁已破朱瑾等,完全占有兖、郓诸州,用葛从周为兖州节度使,从周统兵在外,寻阝乃使人扮成卖油郎到城中探看城中虚实及出入路线。
探得城下水洞可入,寻阝派步兵五百从水洞进去攻占了兖州城,把从周家属迁出来,亲自拜见他母亲,安抚得非常有恩情和礼貌。
昭宗已出凤翔,太祖引兵东还,派朱友宁攻师范,从周攻寻阝。
寻阝把版图和从周母亲抬到城上,母呼喊从周说:“刘将军待我很好,和你一样。
人臣各为其主,你要考虑好!”从周只得暂缓进攻。
寻阝立即动员老弱及妇女等不能作战的人出城去,独与少壮者同甘苦,分衣食,坚守以待。
外援不至,人心离散,副使王彦温翻城墙投降,守城者许多人都逃跑了。
寻阝派人假装对彦温说:“副使不要多带人出,不是我派遣的,都不要去。
”又在城中下令说:“我派遣跟随副使的人可以去,否则都要灭族。
”城中人迷惑不解,逃奔者才被止住。
不久,梁兵听说了,果然怀疑彦温不是真心投降,在城边将他斩了,因此守城更加坚决。
师范军已投降,从周用祸福劝说寻阝,寻阝回答说:“等我主投降,就以城降梁。
”师范战败降梁,寻阝也降。
从周为他准备资金,准备送他归梁,寻阝说:“降将蒙梁的大恩不杀已经很幸运了,还敢乘马盛装去吗?”于是穿着朴素的衣服骑着驴子归梁。
太祖赏赐冠带,摆酒宴接待他,寻阝推辞说自己酒量小,太祖说:“取兖州,为什么量大呢?”派他当元从都押衙。
那时,太祖已领四镇节度使,将吏都是他的功臣旧人,寻阝以降将居他们之上,到诸将和寻阝相见时,都用军礼,寻阝应对很自然,太祖对他更加惊奇。
太祖即帝位,寻阝累升为左龙武统军。
刘六符传阅读答案_刘六符传翻译赏析

刘六符传阅读答案_刘六符传翻译赏析刘六符,父亲刘慎行,由膳部员外郎累迁至北府宰相、监修国史。
当时皇上经常在宴饮时行诛杀和赏赐,慎行劝谏说“:在大喜大怒时行赏罚,恐怕不合适。
”皇上醒悟,晓谕宰相府政事堂“从今以后宴饮之时有刑赏之举,次日执行”。
为都统,讨伐高丽,因误了军期交法官审讯,据议贵法,得以免予刑罚,出为彰武军节度使。
赐为保节功臣。
子六人:一德、二玄、三嘏、四端、五常、六符。
一德早死。
二玄终官于上京留守。
五常历任三司使、武定军节度使。
三嘏、四端、六符均为进士及第。
三嘏、四端均娶公主,为驸马都尉。
三嘏进献给圣宗《一矢毙双鹿赋》,皇上盛赞其文富丽。
与公主不和,逃奔宋;回国,被杀。
四端以卫尉少卿出使宋庆贺生辰,宴席中间,对方大肆陈设女乐,四端自始至终看都不看一眼,众人均畏惧其威严。
回国,拜为枢密直学士。
六符富有志向和操守,善做文章。
重熙(1032~1055)初年,迁政事舍人,提升为翰林学士。
十一年(1042),与宣徽使萧特末出使宋索要十县地;回国,为汉人行宫副部署。
适逢宋派遣使者增加岁币以代替十县,再次与耶律仁先出使宋,确定以“进贡”为名,宋不肯。
六符说:“本朝兵强将勇,天下所共知,人人都想对宋用兵。
如果任他们俘虏缴获以满足求财之心,比起‘进贡’二字来,哪一种更划得来呢?况且大军驻扎于燕地,万一向南挺进,你们用什么办法抵御呢?顾念小的节操,不顾大患将临,后悔何及!”宋于是答应了,岁币称“贡”。
六符回,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待到宋之岁币到,命六符为三司使接受之。
六符与参知政事杜防有摩擦,杜防因六符曾接受宋之赠物,上告其事,便出六符为长宁军节度使,不久召为三司使。
道宗即位,将要举行大册礼,北院枢密使萧革说:“行大礼准备礼仪物品,必须选择一广阔地面,不如选黄川。
”六符说“:这样不好。
依礼仪,行国之大礼,帝王之乐不得奏于荒郊野外。
现有中京,位于四方之正中,前来朝觐的人各得其所,应该在中京举行。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寻阝传阅读答案_刘寻阝传翻译赏析刘寻阝传刘寻阝,密州安丘县人。
祖父刘绶,任密州户掾,追赠为左散骑常侍。
父亲刘融,任安丘县令,追赠为工部尚书。
刘寻阝年幼时心有大志,爱好用兵谋略,涉猎史籍书传。
唐中和年间,跟随青州节度使王敬武任小校。
王敬武去世后,青州三军推举他的儿子王师范为青州留后,朝廷命令崔安潜镇守青州,青州人抗拒朝廷的任命。
棣州刺史张蟾准备攻袭王师范,王师范派都指挥使卢弘进攻棣州,卢弘反而与张蟾勾通,假装凯旋回师以袭击王师范。
王师范知道这回事,埋伏士兵迎接卢弘,接着设宴招待他,预先告诫刘寻阝说:“卢弘一来就杀死他。
”刘寻阝按照约定,在酒席上杀死卢弘,与他一同作乱的人都被诛杀了。
王师范任刘寻阝为马军步军副总指挥使,攻下棣州,杀死张蟾,朝廷便授王师范为平卢军节度使。
光化初年,王师范上表推荐刘寻阝任登州刺史,一年多后,改任淄州刺史,暂任行军司马。
天复元年(901),唐昭宗被迫移驾凤翔,梁太祖率领四镇的军队到岐下奉迎昭宗回到长安。
李茂贞与宦官韩全诲假托昭宗诏令征聚天下兵马到凤翔攻打太祖、援救昭宗,王师范看罢诏令,慷慨哭泣流泪,派遣部下心腹乘虚袭取大梁辖区内的州郡。
原定所在地方同一天暗自发兵,但事情大多泄露,只有刘寻阝率领偏师攻陷了兖州城,于是占据了兖州。
开始,刘寻阝派细作装扮成卖油的人,侦察兖州城内虚实以及进入的道路,看到外城下面有一水洞可以带着部队进城,就记住这个地方。
刘寻阝于是告诉王师范,请得五百名步兵。
半夜从水洞偷偷进城,一个晚上就平定了兖州城,军队和城镇都平安,市民不受惊扰。
梁太祖命令大将葛从周攻打刘寻阝。
当时葛从周任节度使,领兵在外,州城被刘寻阝占据,家属全在城中。
刘寻阝好生地安抚他的家属,搬往外面的住宅,供给衣食,恭敬有礼,上堂拜见葛从周的母亲。
到葛从周进攻州城时,刘寻阝用轿子抬着葛从周的母亲登上城墙,葛母告诉他儿子葛从周说:“刘将军待我非常周到,跟自己儿子没有两样,从媳妇以下,都不失身份地位。
刘将军与你各为自己的主人卖命,你要体谅他。
”葛从周感叹欷虚欠而退。
刘寻阝挑出城中老弱病残以及妇女等消耗粮食而不能守城的百姓,全部放出城外,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分衣推食,以抗拒城外军队,约束部下,严禁暴虐,居民泰然平安。
葛从周进攻包围已经很久,刘寻阝没有外援,军心逐渐有了背弃他而投降的意向。
一天,节度副使王彦温翻越城墙逃跑,守城士兵也跟着他逃亡,刘寻阝的守军禁止不住,刘寻阝就派人从容告诉王彦温说:“请副节度使少带人马出城,不是平素管辖的部众请不要带走。
”又对部众扬言说“:平素跟随副节度使的人要走都不禁止,其他擅自逃走的就杀了他的全家。
”守城市民听到都感到疑惑,逃奔的人才停止。
城外军队听到后,果然怀疑王彦温有诈,就把他杀死在城下,从此军队城池更加牢固。
到王师范兵力逐渐衰竭,葛从周用祸福的道理晓谕刘寻阝,劝他反正投降,刘寻阝回报说:“等青州节度使王师范归顺投降,我就把城池献还。
”天复三年(903)十一月,王师范宣告投降,并说先前是他派行军司马刘寻阝领兵入据兖州,请赦免他的罪过,又将情况告诉刘寻阝,刘寻阝才出城听从发落。
梁太祖嘉奖刘寻阝的节操风概,认为他有唐朝英国公李责力的节操。
刘寻阝投降后,葛从周具办行装衣服车马,请刘寻阝前往大梁。
刘寻阝说:“我还没有听到梁王赦免我的命令,现在乘肥马穿皮衣,我不敢听从这样的吩咐。
”于是穿着平常衣服,坐着驴子出发。
到将谒见太祖时,太祖令赐给他冠服衣带,刘寻阝说:“我是被关押起来的囚犯,犯有罪行,请捆起我入见。
”太祖不答应。
到相见时,太祖慰问安抚多时,又赐刘寻阝饮酒,刘寻阝告诉太祖自己酒量很小。
太祖说“:您占取兖州时,肚量是多么大啊!”旋即授与他元从都押牙官职。
太祖手下各位将领,都是四镇旧人,而刘寻阝一旦以一羁押降将的身份,骤然居于众人之上,到与各将领相见,刘寻阝都对他们施行朝廷拜揖的礼仪,太祖尤其惊异而器重他。
不久,上表推荐刘寻阝为州留后。
这时,州、岐下的部众,多次寇犯刘寻阝的边界,刘寻阝防备抵御十分周到,太祖因为刘寻阝辖地偏远,担心失去刘寻阝,就令刘寻阝放弃州,领军屯驻于同州。
天三年(906)正月,太祖接受元帅的任命,以刘寻阝为元帅府都押牙,仍如前任右金吾卫大将军。
开平元年(907),任右金吾上将军,兼任各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同年秋,与诸将征讨潞州,迁升为检校司徒。
三年二月,转任右威卫上将军,仍依前兼任马步都虞候。
五月,改任左龙武统军,兼任侍卫亲军马军步军都指挥使。
那年夏天,同州刘知俊反叛,引来岐人袭击并占领了长安,分兵扼守黄河、潼关。
梁太祖到达陕地,命令刘寻阝向西征讨,刘寻阝即奋勇夺取潼关,活捉了刘知俊的弟弟刘知浣献上,接着领兵收复长安,刘知俊放弃同州逃往凤翔。
太祖任刘寻阝为佑国、同州军两使留后,旋即改佐国军为永平军,任刘寻阝为节度使、检校司徒,代理大安尹、金州管区内观察使。
这时,西部边陲未得安宁,切近敌寇边境,刘寻阝训练士兵抚慰民众,独当一面。
开平四年(910),加封检校太保、同平章事。
庶人朱友王圭篡位,加封检校太傅。
干化三年(913)正月,服母丧。
朱友王圭命他起复任事。
梁末帝即位,更加深深倚重他。
第二年夏天,诏令刘寻阝回京,授予开封尹,遥任镇南军节度使。
旋即遇上晋人寇犯河朔,刘寻阝奉诏与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打退了他们。
九月,徐州节度使蒋殷据城反叛。
当时朝廷任命福王朱友璋镇守徐州,蒋殷不接受替代,末帝派刘寻阝与郓州统帅牛存节领兵攻打他。
蒋殷向淮南吴国求援,伪吴国君主杨溥派大将朱瑾带领部众奔赴支援,刘寻阝迎击打败了他。
贞明元年(915)春天,徐州城被刘寻阝攻陷,蒋殷全家自焚,从火中找到他的尸首,割下脑袋献给朝廷,诏令加封刘寻阝为检校太尉。
三月,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去世,朝廷分相、魏为两镇,派刘寻阝率领大军屯驻南乐,以征讨王为名。
不久魏军果然叛乱,囚禁节度使贺德伦送与太原晋人以交好。
六月,晋王进入魏州,刘寻阝率领精兵一万人从洹水移军魏县,晋王前来侦察,刘寻阝在河道拐弯的丛林间埋伏士兵,等晋王一到,大声呐喊向前,包围了几层,杀伤和俘获了很多人,晋王仅得以只身逃脱。
同月,刘寻阝偷偷率领部队由黄泽向西奔袭太原,将要出发时,担心被晋军追击,于是扎茅草为人,将旗帜缚在茅草人身上,用驴子载着茅草人,顺着矮城墙行走,几天后,晋人才发觉。
刘寻阝部队开到乐平,遇上数十天大雨,部队不能前进,刘寻阝只好整顿部队而回。
魏州的临清,是储积粮食的地方,刘寻阝带领军队准备攻占它,遇上晋军将领周阳五从幽州领兵来到,刘寻阝于是占领贝州,与晋军在堂邑相遇,刘寻阝拦截打退了周阳五部队,追击败军五十多里,于是在莘县驻军。
增修城墙,疏浚城池,从莘县到黄河,筑起甬道以运输粮饷。
八月,梁末帝赐给刘寻阝诏书说:“朝廷以外之事,全托付给将军。
河朔各州,一旦而被沦陷,师旅疲劳委顿,患难天天滋生,退守黄河,久无斗志。
昨日东边诸侯送上奏章,都说仓库府藏已竭,飞车运输也供不应求,服役之人,常遭俘获,我日夜操心,忧虑满怀。
将军与国家同命运,当考虑良策,如果打听到敌兵数量不多,就应筹划机谋,及时扑灭,那么我也就不至于辱没先人。
”刘寻阝上奏说:“臣蒙受国家深恩,忝掌朝廷大政,岂敢不枕戈待旦,尽节效忠。
前日正要向西夺取太原,切断晋军归路,然后向东收取镇、冀两州,解除他们彼此策应之势,只在十天半月之间,就能再度澄清河朔。
哪想到上天正促成战乱,国难尚未平定,才出兵,就遇上数十天大雨,军资粮食竭尽,兵士死伤。
痛感苍天,不与我同谋,于是征询士兵,都想回师。
凡驻扎行军,常张掎角之势,我又想切断晋军粮道,准备占领临清。
才到宗城,周阳五突然来到,骑军驰突,变化如神。
臣于是率领大军,固守莘县,深沟高垒,犒劳训练士兵,日夜戒严,伺机进取,侦察敌军营垒,兵数极多,楼烦人都能骑马射箭,是非常厉害的劲敌,未可轻易图谋。
臣若能找到机会,怎敢坐视国家患难?臣心体察国家,明鉴于天。
”末帝又派使者询问刘寻阝决胜的策略,刘寻阝说“:臣无奇术,只要每人供给十斛粮食,就能全部攻破敌人。
”末帝大怒,责备刘寻阝说“:将军积蓄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呢,还是要打败敌人呢?”于是派朝中使者前来督战。
刘寻阝召集各位将校商议说:“主上深居宫禁之中,不懂用兵谋略,与白面书生共谋,终将坏我大事。
大将出征,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随机应变,岂可预先谋划?现揣摩敌情,不可轻举妄动,请诸君另外筹划计谋。
”这时诸将都想出战,刘寻阝默然不语。
另一天,刘寻阝又召集众将排坐在军门,每人准备一罐黄河水,命他们喝下,众人不理解他的意思,有的喝了,有的不喝。
刘寻阝说“:一罐水尚且如此为难,滔滔黄河,哪能喝得完?”众将都为之失色。
不几天,刘寻阝率领一万多人逼近镇州、定州敌营,当时刘寻阝军队突然扑来,敌人上下奔突混乱,被杀死俘获很多。
不久,晋人援军相继来到,刘寻阝才领兵撤退。
贞明二年(916)三月,刘寻阝从莘县带领部队袭击魏州,与晋王在故元城交战,战败,刘寻阝脱身南奔,从黎阳渡过黄河到达滑州。
旋即被授为滑州节度使,诏令驻守黎阳。
三年二月,晋王调集全部兵力进攻黎阳,刘寻阝击退了晋军。
到刘寻阝回京后,再次被授为开封尹,遥任镇南军节度使。
那年,河朔失守,朝廷归咎于刘寻阝,刘寻阝也自感不安,上表辞职。
九月,免去平章事,被授为亳州团练使。
恰逢淮南吴国军队寇犯蔡、颍、亳三郡,刘寻阝奉命渡过淮水,到达霍丘,歼灭了大量贼党。
五年,兖州节度使张万进反叛,向北连结晋人作为支援,末帝派刘寻阝攻打他,任刘寻阝为兖州安抚制置使。
这年冬天,张万进危急,小将邢师遇暗中接应朝廷军队,刘寻阝于是占领了兖州城,割下张万进首级献给朝廷。
十一月,诏令授刘寻阝为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贞明六年(920)六月,授刘寻阝河东道招讨使,与华州尹皓一起攻取同州。
在此之前,河中朱友谦袭击占领了同州,以他儿子朱令德为同州留后,上表朝廷请求旄节斧钺,末帝大怒。
这时便命令刘寻阝征讨他。
同年九月,晋军将领李嗣昭领军前来救援,在同州城下交战,朝廷军队作战不利,兵败逃往黄河以南,桥梁坍塌,淹死许多人,刘寻阝率残余部众退守华州罗文寨。
在这以前,刘寻阝与河中朱友谦是姻亲,到朝廷军西讨同州,到达陕州时,刘寻阝派遣使者带着檄文送与朱友谦,以祸福大计晓谕他,诱使他回归朝廷,朱友谦不听从,因此而停留了一个月。
尹皓、段凝一帮人平素妒忌刘寻阝,于是罗织他的罪名,说刘寻阝拖延时机养寇成患,让朱友谦等来援兵,末帝也认为是这样。
到刘寻阝兵败后,诏令刘寻阝回到洛阳,河南尹张宗接受朝廷密旨,迫使刘寻阝饮毒药而亡。
这时年六十四岁,诏令追赠为中书令。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