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化学分类汇编 (17)
(浙江选考)2017高考化学 第17题 原电池

第17题:原电池满分:70分1.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右图。
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为了增加灯泡亮度,可以将电极碳棒变得多粗糙多孔C. 电子迁移方向:电极a →灯泡→电极b →电解质溶液→电极aD. 该电池的总反应:2H 2+O 2=2H 2O2.某实验小组依据反应设计如图原电池,探究pH 对AsO 43-氧化性的影响。
测得电压与pH 的关系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调节pH 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B.pH = 0.68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 .pH = 5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I --2e - =I 2D .pH >0.68时,氧化性I 2〉AsO 43-3.下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 34-+2I -+2H +AsO 33-+I 2+H 2O ”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 1、C 2均为碳棒。
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 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 溶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组操作时,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B .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浅C .乙组操作时,C 2做正极D .乙组操作时,C 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 2+2e -===2I -4.截止到2013年12月末,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66GW ,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7.16GW,图为光伏并网发电装置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B.制氢装置溶液中电子流向:从B极流向A极C.X2为氧气D.工作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32-+N2↑+6H2O5.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1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环境(解析版)

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1 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环境(解析版)一、单选题1、(2017•海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2、(2017•新课标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3、(2017•新课标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4、(2017•新课标Ⅰ)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5、(2017•北京)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AB、BC、CD、D6、(2017•天津)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蔗糖具有甜味,可以做调味剂,故A正确;B.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所以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故B正确;C.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用于消毒剂,故C正确;D.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故D错误;故选:D.【分析】A.蔗糖具有甜味;B.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C.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2、【答案】C【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绿色化学【解析】【解答】解:A.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故A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而不能污染后再治理,故B正确;C.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D.天然气(CNG)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成分是丙烷、丁烷等,这些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这两类燃料是清洁燃料,故D正确;故选C.【分析】A.PM2.5是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使用;C.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3、【答案】C【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解析】【解答】解:A.糖类化合物符合同式C n(H2O)m,故称为碳水化合物,故A正确;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正确;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中元素,故仅由碳、氢、氧元素不正确,故C错误;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故D正确,故选C.【分析】A.糖类化合物符合同式C n(H2O)m,故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中元素,还有些蛋白质含S、P等元素;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4、【答案】A【考点】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解析】【解答】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满足条件,故A正确;B.宣纸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素,不属于合成纤维,故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属于合成纤维,故C错误;D.棉衬衣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素,不是合成纤维,故D错误;故选A.【分析】宣纸、棉衬衣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绒衫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只有尼龙绳主要成分为聚酯类合成纤维,据此进行解答.5、【答案】A【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解析】【解答】解: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正确;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B错误;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A.【分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据此分析.6、【答案】C【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解析】【解答】解:A.石灰与酸反应生成钙盐,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钠盐和二氧化碳,都消耗了H+,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故A正确;B.铝盐、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B 正确;C.氯气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不能与Cu2+、Hg+反应生成沉淀,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故C错误;D.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则可用烧碱出来高浓度的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故D正确.故选C.【分析】A.石灰、碳酸钠都可与酸反应;B.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胶体;C.氯气不能与Cu2+、Hg+反应生成沉淀;D.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
2017高考题化学真题汇编-答案

化学·参考答案与解析专题1化学与STSE化学用语1.解析:选C。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A项正确;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B项正确;燃煤中加入CaO,CaO可以与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aSO3,并进一步被氧化为CaSO4,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因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但燃煤中加入CaO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项错误;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清洁燃料,D项正确。
2.解析:选C。
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能与废水中的酸反应,因此可以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A项正确;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溶于水,电离出的Al3+、Fe3+水解分别生成Al(OH)3、Fe(OH)3胶体,其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因此可以处理水中的悬浮物,B项正确;氯气与Cu2+、Hg2+等重金属离子不反应,不能用Cl2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Na2S来处理,C项错误;烧碱能与NH+4反应生成NH3,因此可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NH3,D项正确。
3.解析:选C。
空调温度低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A项错误;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会产生“白色污染”且浪费资源,B项错误;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C项正确;豪华包装会浪费不必要的材料,D项错误。
4.解析:选A。
P的左上角标质量数,左下角标质子数,A项正确;F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B项错误;两个Cl-应放在Ca2+的两侧,C项错误;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D项错误。
5.解析:选A。
人呼出的CO2可与Na2O2反应生成O2,故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A 项正确;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项错误;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原因是其导光性能好,与硬度无对应关系,C项错误;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是其作制冷剂的原因,D项错误。
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知识

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知识(一)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 CH:C2H2和C6H6② CH2:烯烃和环烷烃③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 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2017北京高考真题化学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7北京高考化学一、本部分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2.(6分)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Ts3.(6分)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4.(6分)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5.(6分)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B 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 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 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A.A B.B C.C D.D6.(6分)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图中虚线表示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聚维酮的单体是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7.(6分)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①②③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7分)羟甲香豆素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RCOOR'+R''OH RCOOR''+R'OH(R、R'、R''代表烃基)(1)A属于芳香烃,其结构简式是。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 元素周期律 专题汇编 含答案与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元素周期律专题汇编Ⅰ—原子结构1.(2017•北京-8)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 S,T 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 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B.T 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 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 S核素符号是117176Ts【答案】D【解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据此判断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故A正确。
B.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而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则T 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B正确;C.同一主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T 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故C正确;D.该元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6+117=293,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117293Ts,故D错误;【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构成及表示方法,试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2.(2017•新课标Ⅱ-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答案】B【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O元素、b可能为Na或Mg、c为Al、d为S元素.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为b>c>d,a为O,原子半径最小,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降低,则金属性b>c,a、d为非金属,金属性较弱,则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故B正确;C.c为Al,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弱碱,故C错误;D.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应为a的单质的氧化性强,故D错误。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3个专题)及5套高考试卷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非金属与其化合物(必修1)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碳族元素)1.(2017•天津-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碳酸盐与硅酸盐的性质。
菁优网版权所【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2.(2017•北京-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A.A B.B C.C D.D【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硅与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3.(2017•北京-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式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菁优网版权【专题】碳族元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4.(2017•北京-11)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A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B 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 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A.A B.B C.C D.D【考点】硫与其化合物的性质;硅与其化合物的性质;铁与其化合物的性质。
【专题】氧族元素5.(2017•江苏-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钠与其化合物;硅与其化合物;氯与其化合物;氮与其化合物;【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2017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共8套)

28.〔14分〕
〔1〕D
1-1
〔2〕H2O<l>=H2<g>+
O2<g>∆H=286kJ·mol
HS<g>=H<g>+S<s>∆H=20kJ·mol-1
〔3〕①2.52.8×10-3②>>③B
〔二〕选考题〔共15分〕
35.〔15分〕
432
1.4cV
7.5cV
〔5〕m%m%
27.〔14分〕
〔1〕100℃、2h,90℃、5h
+-2+2-
〔2〕FeTiO3+4H
+4Cl
=Fe
+TiOCl4+2H2O
〔3〕低于40℃,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3〕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
〔5〕若"滤液②〞中c<Mg2+>=0.02mol·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
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10-5mol·L-1,此时是否Mg<PO>沉淀
〔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填标号〕.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7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必修2)
选择题
1.(2017•乙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能力。
【解析】选A。
尼龙绳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宣纸的成分是纤维素,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2017•乙卷•9)已知(b)、(d)、 (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命题意图】考查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选D。
b的同分异构体除了d和p外,还有、等,A
项错误;二氯代物的种数分别是b有3种,d有6种,p有3种,B项错误;b和p不含双键,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项错误;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项正确。
【方法规律】B项,b的二氯代物有邻、间、对二氯苯三种;d的二氯代物有、
、、、、六种;p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3.(2017·北京高考·9)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命题意图】本题借助新科技考查常见有机物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组成、结构、命名的识记能力及基本反应原理的应用能力。
【解题关键】看清流程图,注意反应①、②前后物质的变化。
【解析】选B。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CO2+H2CO+H2O,A正确;反应②中生成(CH2)n,有碳碳键、碳氢键形式,B错误;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C正确;图中a 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D正确。
4.(2017·北京高考·11)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对加聚产物的认知、分析能力,及官能团性质的应用能力。
【信息提取】(1)由“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可知,聚维酮碘溶于水。
(2)从聚合物的结构形式可知,聚维酮是加聚产物。
【解析】选B。
根据结构分析,聚维酮的单体是,A正确;聚维酮分子由(2m+n)个单体聚合而成,B错误;由“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可知,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C正确;聚维酮含肽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
5. (2017•丙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意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析】选A。
植物油氢化过程发生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它们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C项错误;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D项错误。
【易错警示】淀粉、纤维素分子式均表示为(C6H10O5)n,如果忽视了聚合度不同,容易错选B。
6.(2017•甲卷•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及其应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析】选A。
乙烯能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是一种无色、可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的有机物,故A项正确;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氢气,但是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说明水中的氢比乙醇中的氢活泼,故B项错误;用乙酸可清除水壶中的水垢,根据强酸制弱酸,说明乙酸酸性大于碳酸,故C项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了HCl,HCl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而不是生成氯甲烷的原因,故D项错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