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练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古诗默写练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古诗默写练习作者: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鸡头村中心校吴官田小学徐万良一、日积月累练习题第一单元一日无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犹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有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悠悠天宇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云终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叶他乡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有情应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在梦中何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几度梅花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四时之风》春风能解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裙裾微动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风草木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立池塘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杂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飕飕不绝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风似虎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日呼呼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世上无难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要看究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心万事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水能把石穿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语文必背古诗及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必背古诗及练习题五年级语文必背古诗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1.少府: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
之:去,往。
之任:去就任。
蜀川:泛指蜀地。
2.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
城阙:这里指长安。
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下。
三秦: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
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塞、翟三国,后世遂称这一带为三秦。
3.五津:蜀中的长江自湔堰至健为一段有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为五津。
4.宦游: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
5.比:古代五家相连为比。
比邻:近邻。
这两句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无为:不要,不用。
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二、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宝马雕车:装饰华美的车马凤箫声动:奏起的音乐,凤箫:箫的美称,传说萧史与妻弄玉居凤台,曾吹箫引来凤凰。
玉壶光转:月光随月亮而慢慢移动鱼龙舞:指舞鱼形,龙形的灯蛾儿,雪柳。
黄金缕:都是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戴的装饰品。
以彩绸或彩纸做成。
此指盛装的妇女。
【译文】东风仿佛使几千棵树的花朵在一夜间盛开,又如将空中的烟花吹落,象阵阵星雨。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课内选文考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不包含下列哪项?()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A.春天。
B.年轻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
D.春天的歌。
[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___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之:________________ 广陵:________________尽:_______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______[4]解释诗歌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部编版(人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②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对《赠刘景文》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理解正确的是()A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那开败了菊花也被霜打落了。
B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好像还在顶着霜枝。
C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3. 日积月累。
(1)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
(3)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
(4)______,种瓜点豆。
4. 读一读,填一填。
四季花春天táo _____花开满园。
夏天hé_____花池中连。
秋天jú_____花齐争艳。
冬天méi ____花傲严寒。
(1)一年四季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这四种花,分别是______花、______花、______花、______花。
5. 阅读理解微笑(节选)一个微笑,(耗费花费)很少,却(价格价值)很高;给的人幸福,收的人回报。
一个微笑,仅有几秒,就转瞬即逝;留下回忆,终生美好。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这两个小节主要介绍了______。
(3)关于“微笑”的美好记忆你有吗?请你简要写一写。
(写出是谁在什么时候给了你怎样的微笑,你觉得怎样。
)6. 下列对诗句理解正确的是()(多选)A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小学必背古诗练习题(五年级上册)(含答案)

小学必背古诗(五年级上册)班级:______姓名:______一、单选题1.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__________。
( )A.清泉石上流B.夜深千帐灯C.故园无此声2.山外__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A.有B.清C.青3.青箬笠,绿__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A.衰B.蓑C.衷4.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
( )A.不拘一各降人才B.不拘一格绛人才C.不拘一格降人才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中的“鳜”的正确读音是_____。
( )A.guìB.juéC.juè6.《观书有感》的作者是南宋诗人______。
( )A.陆游B.朱熹C.杨万里7.______________,万马齐喑究可哀。
( )A.九洲生气恃风雷B.九州生气恃风雷C.九州升气恃风雷8.《乞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 )A.虞世南B.林杰C.李白9.王师____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A.平定B.北定C.北平10.问渠那得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 )A.清如许B.青如许C.清如水11.西塞山前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 )A.白鹭飞B.百鹭飞C.白鸽飞12.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
( )A.连动下渔舟B.莲动下渔舟C.莲动下鱼舟1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__火对愁眠。
( )A.渔B.鱼C.与14.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__自在行。
( )A.留B.游C.流15.月落乌啼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 )A.霜满天B.霜漫天C.双满天16.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_。
( )A.远近高低各不同B.白云生处有人家C.夜半钟声到客船17.《山居秋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
( )A.王之涣B.王维C.林杰18.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 ( )A.西湖歌舞何时休B.西湖歌舞几时休C.西湖歌声几时休19.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补充古诗。
______绝,______径______踪灭。
孤______蓑笠翁,独钓寒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找出诗中的两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太阳的话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1)诗中的“你们”指______,“我”指______。
(2)诗的第二小节用______句式写出了太阳所给予人们的美好事物,这些都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其中______可以滋润万物,______和______能使人神清气爽,______能让人感受到光明,______可以为人驱除寒冷。
(3)写出诗中的比喻句。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5)从“月亮、风儿、小鸟”中选一个,以它的语气仿照第四小节写几句。
让你们的心像______打开它们的______让我把______,把______,把____________撒满你们心的空间3. 古往今来,有许多赞美松树的古诗词,请搜集其中两首。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给生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屏烛晓偷(2)根据内容填写诗句。
①《嫦娥》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的诗句。
②《嫦娥》这首诗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的诗句。
(3)从这首诗里你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牧童诗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课外阅读理解题。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给下面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清魂牧遥(2)解释词语意思。
纷纷:______借问:______(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2. 阅读古诗并回答问题。
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
,人间能得几回闻。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人们常用诗歌的哪两句来赞赏精美的音乐和文字?3. 对“光持石击瓮破之”理解正确的是()A .司马光搬起一块大石头,把缸砸破。
B .司马光拿着石子敲击水缸。
C .光拿石头想砸破它。
4. 读古诗,并回答问题。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
(2)“瑟”的意思是什么?“铺”的意思是什么?把“铺”换成“照”或“射”可不可以?为什么呢?(3)露水像______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像______一样悬挂在空中。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卜算子·咏梅”中______是词牌名,______是题目。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她”指______,赞颂了梅花______的品格。
6. 把古诗《宿建德江》补充完整。
宿建德江(唐)______移舟泊烟渚,______。
野旷天低树,______。
7. 翻译诗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8. 对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理解正确的是()A .知道还有孩子在捉蟋蟀玩呢!夜深人静了还有一盏灯是亮着的。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听颖师弹琴听颖师弹琴韩愈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对这首诗的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夜喜雨春夜喜雨(唐)杜甫(唐)杜甫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鸣。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鸣。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把古诗补充完整。
好雨知时节,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 锦官城:______ 野径:______(3)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来写,前两句写了下雨的______,直接赞美了这场雨下得______。
(4)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请找出一个句子加以分析说明。
加以分析说明。
3. 《夜书所见》这首古诗题目的意思是( )A .夜晚看书时所见到的景象。
B .夜晚写书时的所见。
C .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4. 选字补充诗句。
选字补充诗句。
A.红 B.黄 C.绿 D 、白 E 、碧 F 、翠、翠(1)春草明年______,王孙归不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练习
一、默写三首思乡的古诗词。
二、阅读完《泊船瓜洲》后回答一下问题。
1.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数重(hòng chóng)山
(2)照我还(huán hái),
2.“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好在哪?用“吹”、“过”行吗?为什么?
3.哪一句是千古名句?
4.哪一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朗诵三首思乡的古诗词,完成以下题目。
1.读《秋思》,我能从这两句诗句想象出诗人向要出发的送信人查看信件,唯恐说不尽思乡情的场面。
2.诵《长相思》,我从这词句仿佛看到战士们远离家乡,艰难的行军扎寨的情景。
3.《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诗词,都表达了_________。
4.《泊船瓜洲》写的是_________,描写特定景物是_________,在表达上采用了_________的方法。
5.《秋思》写的是_________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_________,在表达上采用了_________的方法。
6.《长相思》写的是_________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_________,在表达上采用了的方法。
四.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中的“绿”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字,最后才决定用“绿”字。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