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知识点整理大全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电子构成,原子序数为质子数。

2. 元素周期律: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并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由离子生成和离子消失所引起的反应。

5. 酸碱反应:酸和碱在一起所发生的反应。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方面。

7. 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体(通常为有机物)的化合物,含有金属离子和配体。

与配体的配位方式及其个数决定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8. 晶体结构: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等规则排列而成的有固定空间结构的物质,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等。

9.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研究物体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二、重要无机化合物:1. 氯气: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可用于水处理、漂白等方面。

2. 溴水:溴水是一种含溴的水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等方面。

3. 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可用于杀虫剂、木材防腐等领域。

4. 硫酸:硫酸是一种强酸,是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于肥料、矿产、纺织、制药、电镀、石油加工等领域。

5. 硝酸:硝酸是一种强酸,广泛用于肥料、矿产、冶金、石油加工等领域。

6. 碳酸盐:碳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等,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玻璃制造等领域。

7. 氧化铁:氧化铁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血矾石、赤铁矿、磁铁矿等,广泛用于颜料、磨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8.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成分,广泛用于电子材料、建筑材料、化妆品等领域。

三、分析化学基础知识:1. 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

无机化学(整理版)

无机化学(整理版)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讲座(上)一.无机化学(理论部分)知识点应用归纳1、无机物(分子或离子)构型:(1)简单分子(或离子):(2)配合物:2、物质的熔、沸点(包括硬度):(1)晶体类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2)离子晶体:(3)分子晶体(4)金属晶体:金属键(与价电子、价轨道有关)3、物质的稳定性:(1)无机小分子:(2)配合物:4、物质的磁性:(1)无机小分子:MO (掌握双原子分子轨道能级图)[(共价双原子分子)(2)配合物:5、物质的颜色:(1)无机小分子:极化理论(2)配合物:6、无机物溶解度:(1)离子晶体:(2)共价化合物:(7、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影响因素(1)溶液酸、碱度(2)物质的聚集状态8、化学反应方向:(1)热力学数据:(2)软硬酸碱理论9、分子极性、键的极性、键角、键长等:10、推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级组取值,|选择—组合理量子数:四个量子数取值规则11、溶液中有关质点浓度计算: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解离平衡:利用多重平衡规则,K是关键12、常见的基本概念:对角线规则;惰性电子对效应;Lewis酸、碱;质子酸、碱;缓冲溶液;屏蔽效应;钻穿效应;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镧系收缩;电负性;电离势;电子亲合势;晶格能;键能;有效核电荷及求法等。

二.无机化学(元素部分)(1)结构}(2)性质:重点是化学性质第一讲分子结构(molecular structure)1-1 离子键理论一、基本要点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的原子反应时,生成的化合物如NaCl等都是离子型化合物,它们具有一些固有的特征,如它们都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在熔融态或水溶液中可导电等。

这种由于原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生成正负离子,并通过静电库仑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称为离子键。

通常,生成离子键的条件是两原子的电负性差大于1.7以上,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键化合物。

化学无机知识点

化学无机知识点

化学无机知识点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1)形状: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 、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 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平面结构:C2H4、C6H6(2)键角:H2O:104.5°;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NH3:107°18′ CH4、CCl4、NH4+、金刚石:109°28′CO2、CS2、C2H2:180°2、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阳离子:Na+、Mg2+、Al3+、NH4+、H3O+;阴离子:N3-、O2-、F-、OH-、NH2-;[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分子:Ne、HF、H2O、NH3、CH4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阳离子:K+、Ca 2+;阴离子:P3-、S2-、HS-、Cl-;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3、常见物质的构型:AB2型的化合物(化合价一般为+2、-1或+4、-2):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KO2等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A2B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等AB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SiC等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与O,其中属于共价化合物(液体)的是H和O[H2O和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固体)的是Na和O[Na2O和Na2O2]。

(完整版)无机化学知识点

(完整版)无机化学知识点

(完整版)⽆机化学知识点⽆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原⼦与分⼦结构⽆机化学的主线是化学平衡,故先从原⼦和分⼦结构部分开始复习,逐步复习化学反应。

1、描述波函数的三个量⼦数及其意义2、原⼦核外电⼦排布规则:3、写出29号元素的基态电⼦排布式4、原⼦与原⼦之间通过某种作⽤⼒组合成分⼦,这些作⽤⼒包括离⼦键、共价键、⾦属键等。

离⼦键、共价键的特征?5、分⼦的极性举出⼏个极性分⼦,⾮极性分⼦。

6、分⼦间⼒:也称范德华⼒,包括定向⼒、诱导⼒、⾊散⼒;氢键试分析在甲醇的⽔溶液中,分⼦之间的相互作⽤情况。

7、简述氢键的形成条件及特征,并将分⼦内氢键和分⼦间氢键各举⼀例。

H1、下列⽤量⼦数描述的可以容纳电⼦数最多的电⼦亚层是A. n = 2, l = 1B. n = 3, l = 2C. n = 4, l = 3D. n = 5, l = 02、碳原⼦最后⼀个电⼦的四个量⼦数为A.2,1,0,+1/2B. 2,0,0,-1/2C. 2,0,1,-1/2D. 1,0,1,+/23、29号元素的价电⼦排布式为A. 4s24p4B. 3d94s2C. 3d54s1D. 3d104s14、24号元素的价电⼦排布式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3d54s1,d区B. 3d44s2,ds区C. 3d54s1,ds区D. 4s24p4,p区5、A、B两元素,A原⼦的M层和N层电⼦数⽐B原⼦的M层和N层电⼦数多8个和3个 ,则 A、B分别为A. As、TiB. Ni、CaC. Sc、NeD. Ga、 Ca6、p亚层最多可以容纳⼏个电⼦A. 2B. 4C. 6D. 87、d轨道有⼏种空间取向A. 1B. 3C.5D. 78、对氢原⼦来说,下列各轨道的能量⼤⼩⽐较正确的是A.E2p>E2sB.E3d>E4sC.E3dD.E3d9、某⼀元素的原⼦序数是30,则该元素原⼦的电⼦总数是多少,价电⼦构型是怎样的?A. 15, 3d104s2B. 30, 3d104s2C. 15, 3d104s1D. 30, 3d104s110、下列各组量⼦数不合理的是A、(1,0,0)B、(2,1,0)C、(3,3,0)D、(4,1,1)11、共价键的特征是A. 有⽅向性,⽆饱和性B. ⽆⽅向性和饱和性C. ⽆⽅向性,有饱和性D.有⽅向性和饱和性12、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个化合物的中⼼原⼦不是采⽤sp3杂化类型A. CCl4B. BF3C. H2OD. PH313、NaCl、MgCl2、AlCl3的熔点依次降低是因为A. 阳离⼦半径依次增⼤B.阳离⼦极化⼒依次增⼤C. 阳离⼦结合的阴离⼦多D. 阴离⼦变形性增加14、下列原⼦中不能与氢原⼦形成氢键的是A. FB. OC. ID. N15、离⼦键的特征是A. 有⽅向性,⽆饱和性B. ⽆⽅向性和饱和性C. ⽆⽅向性,有饱和性D. 有⽅向性和饱和性16、CCl4分⼦中的C原⼦采取的杂化类型是A. sp杂化B. sp2杂化C.sp3杂化D. sp3d杂化17、下列分⼦中的中⼼原⼦属于不等性sp3杂化的是A. CCl4B. BF3C. H2OD. BeCl218、下列分⼦中属于极性分⼦的是A. CCl4B. CO2C. COD. O219、下列相互作⽤中不属于化学键的是A. 离⼦键 B.共价键 C.⾦属键D.氢键20、维持蛋⽩质的⾼级结构起重要作⽤的分⼦间相互作⽤是A. 离⼦键 B.共价键 C.⾦属键D.氢键21、HCl、HBr、HI的熔沸点依次升⾼,但HF的熔沸点却⽐HCl⾼,原因是A. HF分⼦间能形成氢键B. HF分⼦内有离⼦键C. HF分⼦间能有疏⽔相互作⽤D. HF分⼦内有共价键22、根据分⼦轨道理论下列结构中⽆顺磁性的是A、O2B、O2-C、O22-D、O2+23、下列分⼦中有极性的是A、BF3B、CO2C、PH3D、SiH424、氨分⼦的空间构型是A、⾓形B、三⾓锥形C、平⾯三⾓形D、四⾯体形25、下列化学键属于极性共价键的是A、C-CB、H-HC、C-HD、Na-Cl26、CO与CO2分⼦间存在的相互作⽤⽅式有A、⾊散⼒B、⾊散⼒、诱导⼒C、⾊散⼒、定向⼒D、⾊散⼒、诱导⼒、定向⼒27、某元素的+2氧化态离⼦的核外电⼦结构为1s22s22p63s23p63d5,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四周期ⅦB族B、第三周期ⅤB族C、第四周期Ⅷ族D、第三周期ⅤA族判断题○1、根据原⼦结构理论预测第⼋周期将包括50种元素。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关键信息项:1、化学元素周期表周期和族的特点元素的性质规律2、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3、化学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函数4、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5、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理论6、无机化合物酸碱盐配合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7、主族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8、过渡金属元素铬、锰、铁、铜等元素的性质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11 化学元素周期表111 周期的特点周期表中的周期是指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横行。

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12 族的特点族是指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纵列。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与价电子排布有关。

113 元素的性质规律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性质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原子半径一般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电离能反映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呈周期性递增;电子亲和能表示原子获得电子的倾向,也有一定的周期性;电负性用于衡量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同样具有周期性。

12 化学键12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通常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

离子键的特点是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122 共价键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23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金属键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13 化学热力学131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热力学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为△U = Q + W,其中△U 为内能的变化,Q 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W 为做功。

132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孤立系统中,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无机化学知识点汇总

无机化学知识点汇总

⽆机化学知识点汇总 ⽆机化学是研究⽆机化合物的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个重要分⽀。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机化学知识点汇总,⼀起来看看吧。

⽆机化学知识点:常见的化学公式 1、原⼦的相对原⼦质量的计算公式: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固体的溶解度:(单位为克) 4、物质的量计算公式(万能恒等式):(注意单位) 5、求物质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 ①由标准状况下⽓体的密度求⽓体的摩尔质量:M=ρ×22.4L/mol ②由⽓体的相对密度求⽓体的摩尔质量:M(A)=D×M(B) ③由单个粒⼦的质量求摩尔质量:M=NA×ma ④摩尔质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⑤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M1、M2......为各成分的摩尔质量,a1、a2为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若是⽓体,也可以是体积分数) 6、由溶质的质量分数换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7、由溶解度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克拉贝龙⽅程:PV=nRT PM=ρRT 9、溶液稀释定律: 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m1×w1=m2×w2 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c1V1=c2V2 10、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单位:mol/L·s) 11、⽔的离⼦积:Kw=c(H+)×c(OH-),常温下等于1×10-14 12、溶液的PH计算公式:PH=⼀lgc(H+)(aq) ⽆机化学知识点:化学的基本守恒关系 1、质量守恒: ①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定等于⽣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个数⼀定不改变。

2、化合价守恒: 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定等于0 ②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总数和降低总数⼀定相等。

3、电⼦守恒: ①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得、失总数⼀定相等。

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量⼀定相等(即各电极得失电⼦数⼀定相等)。

无机化学 基本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 基本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原子序数表示元素的质子数,而质量数表示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而质量数决定了元素的同位素。

3. 电子结构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电子在原子内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电子遵循能级分布,并且填充规律是按照“2-8-18-32”规则进行填充。

二、元素周期表1. 周期表的性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而排列的。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周期性。

2.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周期性规律,即元素的周期表现出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变化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的排布规律来解释。

三、化学键1.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化学键的形成使得原子之间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从而形成化合物。

2.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共价键是原子间电子的共享,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

3. 极性与非极性化学键化学键可以分为极性和非极性两种。

极性化学键是由于原子电负性差距所产生的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而非极性化学键则是由于原子电负性相等而产生的电荷分布均匀的现象。

四、晶体结构1. 晶体结构的定义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排列规律和空间结构。

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在晶体中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2. 晶体结构的分类晶体结构主要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共价分子晶体是由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而金属晶体则是由金属键结合而形成的。

五、酸碱性质1. 酸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而碱则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

酸碱的定义主要有布朗斯特德理论和劳里亚-布隆斯特德理论。

化学无机知识点总结

化学无机知识点总结

化学无机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无机物质的合成、分离、分析、鉴定和应用等内容。

无机化学主要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反应等相关。

1、无机物质的分类无机物质按照物质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物质。

其中金属物质具有导电、延展和良好的导热性等特点;非金属物质则通常较易与氧、氢等元素化合成氧化物,硫化物等,几乎无电性、不导电、在大多数情况下为非金属。

2、无机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无机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研究无机化学的重点之一。

金属物质的结构以金属原子间的金属键连接,构成金属晶体的方式存在;非金属物质则以共价键、离子键等方式存在。

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无机物质的一些性质,比如金属的导电、导热性与延展性;非金属的绝缘性,并且很多非金属气体具有对人体有害的性质。

二、金属元素的特性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作为无机物质的一种有着独特的性质1、金属元素的特性金属元素具有导电、导热、延展、和良好的韧性等特点。

其中较好的导电性与导热性是金属元素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导电的能力是由于在金属结构中存在自由电子,并且自由电子可以自行移动以进行导电行为;导热性则是自由电子在金属结构中因束缚力而受限制,同时又可以在结构中自由移动,这种自由移动导致了金属结构中传热的快速。

其他特性,如良好的延展性是金属元素受到外力拉伸甚至破坏后,在不改变其质地或形状的情况下发生变形。

2、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经常发生化合反应,其中金属元素的主要化合物包括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等。

这些化合物与金属元素形成的主要化合物结构较简单,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等)相对较高,并且易溶于水。

三、非金属元素的特性及其化合物1、非金属元素的特性与金属元素不同,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差的导电、导热性,以及脆性等特点。

这些特性是由于非金属元素具有欧姆价电子带结构,缺少自由电子,从而导致导电性差和导热性差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知识点整理大全
我们不但会学习很多有机物,还有接触很多无机物,其实无机化学这个部分的的知识点也很重要,那么你对无机化学的知识了解得够多了吗?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无机化学知识点整理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无机化学知识点整理
铝及其铝的化合物
(1)铝及其铝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2)铝
①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物理性质
铝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是一种银白色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它可应用于制导线、电缆、炊具,铝箔常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包装,铝还可以用于制造铝合金。

②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反应4Al+3O22Al2O3(常温生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
4Al+3O22Al2O3(铝箔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与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Al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产生氢气) Al+4HNO3(稀)Al(NO3)3+NO↑+2H2O
常温时遇浓HNO3发生钝化,但加热可反应
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 AlO2+3H2↑
与氧化物反应2Al+Fe2O32Fe+Al2O3(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冶炼某些金属)
(3)氧化铝
①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不溶于水。

是冶炼铝的原料,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②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Al、Al2O3、Al(OH)3、
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O3)、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氨基酸等。

(4)氢氧化铝
制备AlCl3+3NH3·H2OAl(OH)3↓+3NH4Cl
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加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5)Al3+、、Al(OH)3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Al3+Al(OH)3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先出现白色沉淀,NaOH溶液过量白色沉淀又逐渐消失。

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 O2+ 2H2O
(两瓶无色的溶液其中一瓶是AlCl3溶液,另一瓶是NaOH溶液,采用互滴法可以对这两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
在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的现象:先出现白色沉淀,盐酸过量白色沉淀又逐渐消失。

NaAlO2+HCl+H2OAl(OH)3↓+NaCl;Al(OH)3+3HClAlCl3+3H2 O
无机化学重难点
1、强氧化型漂白剂:利用自身的强氧化性破坏有色物质使它们变为无色物质,这种漂白一般是不可逆的、彻底的。

(1)次氧酸(HClO):一般可由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但由于它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不能长期保存。

因此工业上一般是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成漂粉精: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粉精的组成可用式子:Ca(OH)2·3CaCl(ClO)·nH2O来表示,可看作是CaCl2、Ca(ClO)2、Ca(OH)2以及结晶水的混合物,其中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它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可以长期保存,使用时加入水和酸(或通入CO2),即可以产生次氯
酸;Ca(ClO)2+2HCl=CaCl2+2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

漂粉精露置于空气中久了会失效,因此应密封保存。

(2)过氧化氢(H2O2):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氧化破坏有色物质。

其特点是还原产物是水,不会造成污染。

(3)臭氧(O3)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有色物质使其褪色。

(4)浓硝酸(HNO3):也是一种强氧化剂,但由于其强酸性,一般不用于漂白。

(5)过氧化钠(Na2O2):本身具有强氧化性,特别是与水反应时新生成的氧气氧化性更强,可以使有机物褪色。

2、加合型漂白剂:以二氧化硫为典型例子,这类物质能与一些有色物质化合产生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但这种化合是不稳定的,是可逆的。

如SO2可以使品红试褪色,但加热排出二氧化硫后会重新变为红色。

另外,此类漂白剂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只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

[中学只讲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别的没有,注意它不能使石蕊褪色,而是变红。

]
3、吸附型漂白剂:这类物质一般是一些具有疏松多孔型的物质,表面积较大,因此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一些色素,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它的原理与前两者不同,只是一种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变化,常见的这类物质如活性炭、胶体等。

[注意]所谓漂白,指的是使有机色素褪色。

无机有色物质褪色不可称为漂白。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区别
无机化学的定义
无机化学主要是除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外,对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他们的反应进行实验研究和理念解释的科学,是化学学科中发展比较早的分支学科。

有机化学的定义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有关的理念的乐学,又被称之为碳化合物的化学。

无机化学研究的内容
无机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搜集事实,搜集的方法是有观察和实验,实验是控制条件下的观察,化学研究比较重视实验,也是因为自然化学变化现象很复杂,直接观察不易得到的事物的本质。

不管是观察或者实验,搜集的事实必须切实准确,化学实验中各种操作,比如沉淀、过滤、烧灼、称重、蒸馏、滴定、结晶、萃取等。

无机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建立定律,古代化学工艺和金丹术中积累的化学知识虽然很多,但偶不能称之为科学,要知识成为科学,我们必须将搜集到的大量事实介意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因此将类似的事实归纳成为定律。

无机化学研究的也要创立学说,化学家要求理解各定律的意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有机化学的研究从简单的化合物或者元素经过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

接下来,我们再从分类上谈谈他们的不同
无机化学主要是包含元素和他们的化合物,不过大部分是碳化合物除外,除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碳酸盐等简单的碳化合物仍需要无机物外,其余均属于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主要按照其决定的定性作用,能代表化学物质的基因主要是按照不同来进行分了的可以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以上这些均是烃类;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类,硝基化合物,腈类,含硫有机化合物,比如大家知道的有硫醇,硫醚,硫酚,磺酸,砜与亚砜等,含磷有机化合物等元素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上述都是烃衍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