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年度评价表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

查阅档案资料
有教师授课教案、参考课程、教材和家长培训相关记录等资料
1分
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归档、保管、借阅)
1分
小计
4分
合计
15分
场所设置与设施15分
场所设置
康复机构设置在安全区域
1分
现场查看
室外康复训练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固定且自成一体;安全、易于疏散,通风透气、采光好
1分
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
1.5分
现场查看
2.基本训练器具:运动垫或PT床、条台、楔形垫、巴氏球、滚筒、姿势矫正椅、分指板
1.5分
3.站立训练器具:站立架、倾斜台、踝关节矫正站立板、肋木等
1.5分
4.步行训练器具:平衡杠、步行架、阶梯、姿势镜、多用组合箱等
1.5分
5.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器具:木钉盘、砂袋、套圈、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器具等
1.查阅档案资料
2.随机抽查3.家长访谈
家长培训每月至少1次,每次至少1小时
2分
家长能够依据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在家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
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
2分
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
2分
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小计
10分
合计
32分
质
量
监
督
10
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现场看课、评课
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至少3小时
集体训练课每日至少1小时
1分
组别/小组训练每日至少0.5小时
1分
个别训练每日至少0.5小时
1分
视力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准入评估表

查看资料
服务评价
家长满意度调查。(最低为80%)
2分
查看资料
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权益保障制度、服务管理制度、信息管理 制度、转诊制度、投诉处理制度、防疫制度。
2分
查看资料
协议
制定及保管协议文件,与视力残疾儿童监护人签订具有法 律效力,权责明晰的康复协议并保存原件。
2分
查看资料
安全预案
有安全设施、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备注:本标准总分100分,逐项评审计分,建议得分280分为合格,各盟市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度调整。
项目指标
具体要求
具体要求
分值
得分
查看方式
业务职能
(30分)
康复训练
(10分)
感知觉训练:听觉训练、触觉训练、嗅觉与味觉训练。运 用合理工具和方法达到训练目的和效果。
5分
实地查看
视功能训练:视觉注视训练、视觉追踪训练、定向技能及 行走训练、日常生活适应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 运用合理工具和方法达到训练目的和效果。
2分
查看资料
社会监督与 合作机制
建立来访、交流程序,公开业务开展情况,注重保护个人 隐私。
2分
查看资料
上报
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和总结报告。
2分
查看资料
经费管理
(6分)
收费管理
有康复训练名目费用公示,有家长签署的收费知情同意 书。
3分
查看资料
财务管理
对康复对象的康复费用单独建账,专人管理。
3分
查看资料
总计
100分
评审意见和建议:
评审人签字:
年 月日
1分
实地查看
智力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准入评估表

6分
个别训练每日至少0.5小时
5分
运动训练/感统训练每日至少1小时
2分
3.每名儿童每周至少进行1次音乐、美术等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
3分
1.每名儿童每月至少进行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1小时。
2分
档 案 管 理(5分)
L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员。
1分
杳阅档案资料
2.按照项目要求建立智力残疾儿童康豆服务档案(包括儿童诊断证 明),建档率100%。
1分
10.开展智力残疾儿童咨询、转介和跟踪服务。
1分
家长指导 和培训(4分)
1.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儿童康更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1,家长培 训每月至少1次,每次至少1小时。
2分
1.杳阅档案资料
2.家长访谈
3.电话随机抽查
2.家庭康旦指导每两月至少1次,每次至少1小时。
2分
宣传普及 康梵知识(2分)
1.5分
5.配有"智力残疾儿童《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智力落后儿函早期教 育手册》等工具
2分
6.配置多媒体和奥尔夫乐器等教学设备。
1分
7.配备智力残疾儿童康更专业用书籍。
1分
8.户外活动场地配备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
1分
(19分)
康匏专业人员占全体职工70%以上;保育员与幼儿的比例1:10(托幼服务机构)。
3分
1.设立.食堂的机构需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未设食堂的须有合法 资质的供餐公司提供餐食。
1分
5.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
1分
6.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问。
1分
7.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至少200ml其中: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 室),每间至少30m'.
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全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信息公告

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全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
机构信息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
•【公布日期】2021.07.06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7.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残疾人保障,未成年人保障
正文
全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信息公告
(2021年7月6日)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方便残疾儿童监护人咨询,就近就便自主选择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省各地按照《湖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指南》准入标准和审批流程,确定了283个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现将定点机构名单予以公告。
附件:湖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信息表
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1年7月6日。
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建设评分标准(智力康复类)

教学设备
(6分)
配备开展教学的必备设备:钢琴或电子琴(0.5分)、投影仪(0.5分)、摄像机(0.5分)、照相机(0.5分)、电视机(0.5分)、VCD机(0.5分)等;具备开展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所需的玩教学具及图书(人均4册以上)(3分),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并定期更新
6
人员
(13分)
㎡(0.5分);配备秋千(1分)、滑梯(1分)、沙坑(1分)、球池(1分)等大型玩具
5
设备
(12分)
康复设备
(6分)
教育评估工具(1分)、认知训练设备(1分)、感觉统合训练器具(1分)、奥尔夫音乐训练设备(1分)、言语沟通训练设备(1分)、多感官训练设备(1分)等
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建设评分标准
(智力康复类)
指标
评分标准
分值
自评
得分
规模
(5分)
收训能力(5分)
平均日收训儿童30人以上(5分);平均日收训儿童20人以上(3.5分);平均日收训儿童10人以上(1.5分)
5
场地
(15分)
建筑面积
(4分)
500㎡以上,布局相对独立(4分);300㎡以上,布局相对独立(2.5分);200㎡以上,布局相对独立(1.5分);100㎡以上,布局相对独立(1分)
40
教研工作
(10分)
开展教研工作(5分),加强专业人员的学习培训(5分)
10
合计得分
100
配备2名以上康复治疗师,具有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4分)、1名(2分);配备3名以上特教(幼特)老师,师生配比不低于1:3(5分)、配备2名以上特教(幼教)老师,师生配比不低于1:4(3分);配备1名以上特教(幼教)老师,师生配比不低于1:6(1分)
残疾人服务中心满意度调查表格模板满意度调查表格模板

残疾人服务中心满意度调查表
为了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请您真实、客观地对我服务中心进行评价,以便真实的表达您对我
们服务过程的意见和建议,谢谢您的合作!
请您在觉得合适的选项后面打“√“
1、您的孩子年龄是?
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8、开训期间,您对我服务中心的整体评价满意吗?
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9、您最期望本中心为您的孩子开设的训练课程是()(多选题)
(1).音乐律动课(2).亲子课(3).亲子课(4).精细课(5).手工课(6)生活自理课(7)综合认知课(8)早操课(9)
言语训练课(10)单训课(1对1训练)
(11)感觉统合训练课(12)其他(您的建议)
10.你最期望给您孩子增加以下()康复训练项目?
(1)针灸治疗法(2)运动训练治疗(3)语言训练治疗(4)脑循环(5)经颅磁治疗(6)痉挛机(7)言听治疗仪(8)智力评估(韦氏智力)
您对我服务中心的意见或建议:。
肢体残疾儿童定点评估机构评价指标和标准

给予相关早期干预指导。
现场核查、电话访谈。
符合得10分,不符合得0分。
合计
专家签字:
(10分)
2
诊室1间。
符合得相应分,不符合得0分。
8
评估室2间,房间面积10㎡。
三.人员
(10分)
3
诊断工作负责人应具有小儿骨科或小儿发育与康复等相关临床专业P级技术职称。
实地查验资质原件
符合得3分,不符合得0分。
4
从事肢体残疾诊断的人员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小儿骨科或儿童发育与康复等相关临床专业5年以上,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实地查验资质原件
符合得3分,部分符合得1-2分,
不符合得0分。
4.设备
(20分)
10
粗大运动能力评估(GMFM)软件(量表)、精细运动能力评估(FMFM)、软件(量表)、Gesell评估软件(量表)、Peabody评估量表;
现场核查
符合得相应分,不符合得0分。
5
超声检查设备;
5
x线检查设备。
五.技术要求(30分)
20
肢体残疾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以及其他肢体残疾诊断技术规范。
符合得20分,部分符合得1-19分,不符合得0分。
10
诊断结果判定把握准确。
现场核查。
六.信息反馈(10分)
10
将诊断结果反馈至市(地)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市(地)级卫健部门,并将残疾儿童信息登记在册.
现场核查
符合得10分,不符合得0分。
七.早期干预(10分)
肢体残疾儿童定点评估机构评价指标和标准
机构名称:评价日期:标准分值:100分
评估指标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作者:————————————————————————————————日期:21.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项目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分值得分评估方法基本条件5 分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2.查看从业执照3.查看合格证书4.现场查看注:其中任何一项不达标者不予评估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1分日收训能力不少于20名1分符合国家消防、卫生等相关规定和要求1分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1分小计5分合计5分业务职能15分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2分 1.查阅档案资料2.观摩主题课3.座谈、访谈4.个案抽查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2分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1分根据受助智力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小步子、情境和观察学习等多种方法开展康复训练1分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1分小计7分家长培训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咨询服务1分 1.查阅档案资料2.座谈、访谈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1分小计2分宣传普及康复利用“全国助残日”、“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和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2分查阅档案资料小计2分3知识档案管理按照项目要求建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完整填写档案内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2分查阅档案资料有教师授课教案、参考课程、教材和家长培训相关记录等资料1分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归档、保管、借阅)1分小计4分合计15分场所设置与设施15分场所设置康复机构设置在安全区域内1分现场查看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固定且自成一体;安全、易于疏散,通风透气、采光好1分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1分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1分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至少150㎡,其中: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至少2间,每间至少15㎡1分个别训练室至少3间,每间至少5㎡1分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感统训练室)至少1间,每间至少50㎡1分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家长培训室/儿童评估室/教师培训室/资料室)至少1间,每间至少15㎡1分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1分小计9分场所设施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配备儿童课桌椅、大小白(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挂图、卡片及相关教具1分现场查看个别训练室:配备个别化训练课程评量表、个训用桌椅、玩教具1分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感统训练室:配备 PT软垫、木条台、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按摩大龙球、平衡木及平衡踩踏车、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等1.5分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家长培训室/儿童评估室/教师培训室/资料室):配备接待用桌椅、档案柜、电脑、电脑桌椅等;配备基本的康复与教学评估设备;配备供家长学习、借用的康复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1.5分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滑梯、秋千等大型玩具1分小计6分合计15分4人员配置与要求23分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1名,由机构主任或分管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担任1分1.现场查看2.座谈、访谈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1分经过项目管理专项培训1分小计3分项目专业人员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业务主管需具有教育、医疗、心理、社会中级以上职称1分1.现场查看2.查阅档案资料3.座谈、访谈4.现场看课、评课教师专科以上学历1分专业背景为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2分医疗、康复、心理等专业背景人员通过相关专业学习,基本达到进行儿童康复教学活动要求的也可承担部分教学任务2分教师与儿童的比例为1:3~1:52分骨干教师具有3年以上特殊教育或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实践经验1分骨干教师具备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评估和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的能力3分骨干教师能够示范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3分康复治疗人员专科以上学历1分具有医疗、康复、心理、社会、保健和护理等专业背景,进行过相关专业领域的学习,基本达到实施康复训练的工作要求2分康复治疗人员与儿童的比例为1:10~1:152分小计20分合计23分业务开展情况32康复训练时间和每名儿童在机构内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1分1.查阅档案资料2.现场看课、评课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至少3小时集体训练课每日至少1小时1分组别/小组训练每日至少0.5小时1分个别训练每日至少0.5小时1分运动训练/感统训练每日至少1小时1分每名儿童每周至少进行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1分每名儿童每月至少进行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1分5分活动集体训练课:要求2名老师:分主教和助教,6~12名儿童;具体细分:①低能力/小年龄段儿童,4~6名儿童;②中等能力儿童,6~8名儿童;③高能力儿童,8~12名儿童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2分教案规范,有互动评价表2分课堂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目标实现75%以上2分组别/小组训练课:要求1名老师,3~6名儿童;具体细分:①低能力/小年龄段儿童,3~4名儿童;②中高能力儿童,5~6名儿童(如果是外出小组课或是低能力/小年龄段儿童则需2名老师,分主教和助教)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2分教案规范,有互动评价表2分课堂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目标实现75%以上2分个别训练课:要求老师与儿童1:1或1:2主要应用在儿童认知、语言、运动训练等方面,有教案1分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目标实现75%以上2分小计22分家长指导和培训家庭康复指导每周至少1次,每次至少0.5小时2分1.查阅档案资料2.电话随机抽查3.家长访谈家长培训每月至少1次,每次至少1小时2分家长能够依据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在家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2分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2分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75%以上2分小计10分合计32分质量监督依据项目要求开展工作,制定本单位实施项目工作的相关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1分 1.现场查看2.查阅档案资料3.电话随机抽查4.查看问卷记录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1分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2分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2分610 分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90%2分 5.家长访谈组织儿童参加社会融合活动每年≥6次2分小计10分合计10分总计100分加分项20 分有教育资质4分1.查看资质证书2.现场查看有医疗资质4分设置在有教育或医疗资质的残联康复中心内4分如提供餐饮,有卫生合格证和独立的厨房操作间2分增设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生活辅导室等专用训练室2分语言/认知训练室配备图形认知组件、“看图说话”用的挂图、录音机或语言治疗机、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等1分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配备各种小型敲击乐器、电子琴或钢琴、收录放机、拼图、插板、积木、彩色画笔、黑板、剪纸及贴图用具、纸牌、儿童作品展示柜等2分生活辅导室配备洗漱、饮食、清洁、简单劳动等日常生活训练物品等1分合计20分注:本评估标准总分为100分(不含加分项分值),75分为评估达标分值,75分以下为不达标;得分相同者,以加分项得分高低排序7件2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试行)项目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分值得分评估方法基本条件5 分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2.查看从业执照3.查看合格证书4.现场查看注:其中任何一项不达标者不予评估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1分日收训能力不少于20名1分康复服务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要求1分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1分小计5分合计5分业务职能1 5分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3分 1.查阅档案资料2.现场观摩3.座谈、访谈4.个案抽查开展脑瘫儿童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言语、认知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3分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1分开展脑瘫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1分小计8分家长培训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咨询服务1分 1.查阅档案资料2.座谈、访谈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1分小计2分宣传普及利用“全国助残日”、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脑瘫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2分查阅档案资料8康复知识小计2分档案管理按照项目要求建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见“全康办〔2012〕10号”文件),完整填写档案内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1分查阅档案资料有专业人员对康复服务活动设计、家长培训等相关记录等资料1分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1分小计3分合计15分场所设置与设施1 5分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通风透气、采光好1分现场查看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1分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1分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不少于150㎡1分运动治疗室至少1间,面积不少于50㎡1分作业治疗室至少2间,总面积不少于50㎡1分培训教室至少1间,面积不少于20㎡0.5分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儿童评估室)至少1间,每间面积不少于15㎡0.5分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0.5分小计7.5分基本设备1.评估工具:具有物理治疗(GMFM)、作业治疗(STEF)、言语治疗(S-S评定)、认知训练(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的评估量表和工具1.5分现场查看2.基本训练器具:运动垫或PT床、条台、楔形垫、巴氏球、滚筒、姿势矫正椅、分指板 1.5分3.站立训练器具:站立架、倾斜台、踝关节矫正站立板、肋木等 1.5分4.步行训练器具:平衡杠、步行架、阶梯、姿势镜、多用组合箱等 1.5分5.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器具:木钉盘、砂袋、套圈、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器具等 1.5分小计7.5分9合计15分人员配置与要求2 3分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1名,由机构主任或分管脑瘫儿童康复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担任1分1.现场查看2.座谈、访谈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1分经过项目管理专项培训1分小计3分项目专业人员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业务主管需具有医疗、教育、心理、社会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2分1.现场观摩2.查阅档案资料3.座谈、访谈康复医师有专(兼)职康复医师,并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康复医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20每年参加40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6分康复治疗师有医疗、康复、护理等专业背景并接受过脑瘫康复专业培训康复治疗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5每年参加40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8分康复教师有专(兼)职、经过培训的教师,具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专业背景,并取得教师资格教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10;每年参加30学时以上的相关继续教育教师可由经过相关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兼任4分小计20分合计23分业务开展情况3 2机构康复训练时间和活动每名儿童在机构内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6分1.查阅档案资料2.现场观摩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至少110分钟物理治疗至少40分钟4分作业治疗至少40分钟4分教育活动至少30分钟4分每名儿童每周至少进行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30分钟2分每名儿童每月至少进行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30分钟2分小计22分家长家庭康复指导每周至少1次,每次至少30分钟2分 1.查阅档案资料10分指导和培训家长培训每月至少1次,每次至少1小时2分 2.电话随机抽查3.家长访谈家长能够依据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在家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2分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2分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75%以上2分小计10分合计32分质量监督10 分依据项目要求开展工作,制定本单位实施项目工作的相关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1分 1.现场查看2.查阅档案资料3.电话随机抽查4.查看问卷记录5.家长访谈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1分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2分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2分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90%2分组织儿童参加社会融合活动每年≥6次2分小计10分合计10分总计100分加分项20 分有教育资质5分1.查看资质证书2.现场查看有医疗资质5分设置在有教育或医疗资质的残联康复中心内2分如提供餐饮,有卫生合格证和独立的厨房操作间2分增设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生活辅导室等专用训练室,并开展相应课程2分语言/认知训练室配备图形认知组件、“看图说话”用的挂图、录音机或语言治疗机、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等1分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配备各种小型敲击乐器、电子琴或钢琴、收录放机、拼图、插板、积木、彩色画笔、黑板、剪纸及贴图用具、纸牌、儿童作品展示柜等2分生活辅导室配备洗漱、饮食、清洁、简单劳动等日常生活训练物品等1分合计20分11注:本评估标准总分为100分(不含加分项分值),75分为评估达标分值,75分以下为不达标;得分相同者,以加分项得分高低排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年度评价表
一、评价目的
1.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果,促进机构持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特制定年度评价表,对机构进行全面评估。
二、评价内容
1. 机构基本信息
1) 机构名称
2) 机构位置区域
3) 机构负责人
4) 通信方式
5) 办公环境
6) 员工结构和规模
2. 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1) 机构的康复师和医护人员的专业背景和资质
2) 设备和工具的先进程度和适用性
3) 康复技术和方法的更新和应用程度
3. 服务项目和覆盖范围
1) 康复项目的种类和覆盖范围
2) 对不同类型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的满足程度
3) 服务的连续性和全面性
4. 管理运作和服务规范
1) 机构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
2) 对患儿的个性化服务和关爱程度
3) 服务规范和流程的合理性和便捷性
5. 安全保障和应急措施
1) 环境卫生和安全保障措施
2) 应急预案和培训情况
3) 事故处理和安全记录
6. 客户满意度和社会影响
1) 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
2) 社会反馈和口碑影响
3) 机构所获荣誉和社会评价
三、评价方法
1.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机构内外各方对机
构的看法和评价意见。
2. 实地考察法:对机构的服务场所、设施、服务流程等进行实地视察,全面了解机构运作情况。
3. 文件资料法:对机构的各类资料和文档进行审查,了解机构的运作
规范和效果。
四、评价结果的运用
1. 对机构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详细总结和分析,为机构领导提供改进和
提高的建议和措施。
2. 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引导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机构的认识和期望,
增强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3. 对机构进行年度奖励和表彰,鼓励机构在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面取
得更大成就和进步。
五、评价表的效力和监督
1. 评价表是机构年度工作总结和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对机构的效力
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价表由专业机构和专家评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
社会监督和认可。
3. 定期对评价表进行修订和更新,保证其科学性和时效性,促进机构
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结语
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的年度评价表是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质量的
重要工具,它对机构的运作情况和服务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为机构
提供了改进和提高的方向和目标。
评价表还促进了机构与社会各界的
互动和交流,增强了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希望评价表能够
更加完善和科学,为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残疾
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年度评价表的实施,对于促进机构的持续改进和提
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评价表的指导下,机构能够全面了解自
身的服务质量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评价表的实施还可以促进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和服
务意识,增强机构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和交流。
评价内容中包括机构的基本信息、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服务项目和
覆盖范围、管理运作和服务规范、安全保障和应急措施、客户满意度
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这些评价内容全面覆盖了机构的运作全貌,能够
客观地反映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果,为机构改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
指导。
在评价方法方面,采用调查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文件资料法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评价,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机构的运作情况和服务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视察和文件审查等手段,能够获取到机构
内外各方对机构的看法和评价意见,从而形成综合的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的运用包括对机构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详细总结和分析,为机
构领导提供改进和提高的建议和措施。
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引导家
长和社会各界对机构的认识和期望,增强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通过年度奖励和表彰,鼓励机构在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面取得更
大成就和进步。
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能够推动机构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评价表的效力和监督是评价实施的重要环节。
评价表是机构年度工作
总结和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对机构的效力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评
价表由专业机构和专家评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社会
监督和认可。
定期对评价表进行修订和更新,保证其科学性和时效性,促进机构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在日常的实际操作中,机构应当重视评价表的实施和运用,定期对机
构进行自我评估和审视,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机构应该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交流,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机构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和合作。
评价表的实施离不开机构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他们应当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条件,推动评价表的有效实施。
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年度评价表的实施,对于促进机构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表能够客观地反映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果,为机构改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指导。
希望评价表能够更加完善和科学,为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