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跨单向板计算书
单向板的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书小组成员:纪昌建陈安羽李立斌舒海鹏姜庆涛罗斌时间:2011/12/22一、板计算根据题意可得:混泥土为C35 f c =19.1Kn/mm 2 f t =1.71 Kn/mm 2板厚:0h >=80mm>=(1/40)L ”=55mm b h 取80mm 次梁:h=(1/12~1/18)L=(525~350) h 取400mm b=(1/2~1/3)h=(200~133.3) b 取150mm 主梁:h=(1/8~1/14)L=(825~471) h 取600mm b=(1/2~1/3)h=(200~133mm) b 取200mm 荷载计算连续板的计算简图80mm 钢筋混凝土:24*0.08=1.922/mm kN25mm 水泥砂浆搅拌面:20*0.025=0.52/mm kN 20mm 厚混合砂浆拌灰:17*0.02=0.342/mm kN 15mm 厚混合砂浆抹灰:17*0.015=0.2552/mm kN 活荷载:q=4.82/mm kN恒荷载:1.92+0.5+0.34+0.255=3.0152/mm kN 1)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q+g=(1.3*4.8+1.2*3.015)=9.862/mm kN 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q+g=(1.35*3.015+1.3*4.8*0.7)=8.442/mm kN荷载组合值取由可变荷载控制的较大值g+q=9.862/mm kN 板的计算跨度中间跨;l=l=2200-150=2050mm边跨:l=l+h/2=(2200-75-120)+80/2=2045mm<=l+a/2=2005+60=2065mm故取l=2045mm 中间跨与边跨的高度差(2050-2045)/2200=0.227%<10%,可按等跨连续板进行计算连续板受力简图板的弯矩计算截面配筋计算二、次梁计算次梁计算简图连续板传来的荷载9.86KN/m次梁自重25*0.2*(0.4-0.08)=1.6KN/m次梁粉刷 1.7*0.002*(0.4-0.08)*2=0.2176KN/m恒荷载标准值11.68KN/m活荷载标准值 4.8*2.2=10.56KN/m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g+q=1.2*11.68+1.3*10.08=27.12KN/m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g+q=1.35*11.68+0.7*1.3*10.08=24.94KN/ml=6300-200=6100mm中间跨l=(6300-120-100)+240/2=6200 mm 边跨故边跨取6200mm(6200-6100)/6200=1.56%<10% 故可能用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次梁受力简图次梁弯矩计算次梁剪力计算截面承载计算次梁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21003/0=='l f b 215020001500=+=+s b b 取2100m梁高 h=400mm 360404000=-=h mm 翼缘厚 mm h f 80=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三、主梁计算主梁计算简图1.次梁恒载 11.68*6.3=73.58KN主梁自重 24*0..2*(0.45-0.08)*2.2=4.08KN 主梁粉刷 17*(0.45-0.08)*0.015*2..3*2=0.43KN g=73.58+4.08+0.43=78.09KN由次梁传来的荷载:q=10.56*6.3=66.528KN 组合:1.2*78.09+66.528*1.3=180.19KN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 l n =6.6-0.12-0.4/2=6.28ml 0=1.025 +b/2=6.637m< Ln+a/2+b/2=6.665m中跨 l n =6.6m-0.4m=6.2ml 0 = l n +b=6.2+0.4=6.6m跨度差: (6.637-6.2)/6.6=0.61%<10% 可接连续板计算 M=0201Ql k Gl k + 剪力V=Q k G k 43+ 中间跨与边跨的平均跨度:(6.64+6.6)/2=6.62 边跨: 0l G •=93.71*6.64=622.23KN*m 0l Q •=86.49*6.64=574.29 KN*m 中间跨: 0l G •=93.71*6.6=618.49 KN*m 0l Q •=86.49*6.6=570.83 KN*m 支座B : 0l G • =93.71*6.62=620.36 KN*m 0l Q •=86.49*6.62=572.56 KN*m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板平法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11。
单向板设计实用标准计算书实用模板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某多层厂房的建筑平面如图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楼梯设置在旁的跗属房屋内。
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5kN/m²,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试进行设计,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L1×L2=31.2m×18.9m1.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混合砂浆抹底。
(2)材料:混凝土C3O,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跨度为 6.3m,次梁的跨度为6.3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3/3=2.1m,2o l/1o l=6.3/2.1=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连续板板厚h≥2100/30=7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70mm,取板厚h=80mm。
(注:在民用建筑中,楼板内往往要双向布置电线管,故板厚常不宜小于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18~o l/12=6300/18~6300/12=350~525mm。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15~o l/10=6300/15~6300/10=420~630mm。
取h=600mm截面宽度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见附件3.板的设计(1)荷载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0.65kN/㎡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25KN/m³=2.0kN/㎡20㎜混合砂浆 0.02×17KN/m³=0.34kN/㎡小计 2.99kN/㎡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5.0kN/㎡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 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等于4.0kN/2m,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
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g=2.99x1.2=3.59kN/m可变荷载设计值q=5x1.3=6.5kN/mg =10.09KN/m,近似取为g+q=10.0kN/m荷载总设计值q(2)计算简图按照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单向板设计实用标准计算书实用模板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某多层厂房的建筑平面如图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楼梯设置在旁的跗属房屋。
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5kN/m²,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试进行设计,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力重分布设计,主梁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L1×L2=31.2m×18.9m1.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混合砂浆抹底。
(2)材料:混凝土C3O,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跨度为 6.3m,次梁的跨度为6.3m,主梁每跨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3/3=2.1m,2o l/1o l=6.3/2.1=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连续板板厚h≥2100/30=7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70mm,取板厚h=80mm。
(注:在民用建筑中,楼板往往要双向布置电线管,故板厚常不宜小于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18~o l/12=6300/18~6300/12=350~525mm。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15~o l/10=6300/15~6300/10=420~630mm。
取h=600mm截面宽度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见附件3.板的设计(1)荷载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0.65kN/㎡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25KN/m³=2.0kN/㎡20㎜混合砂浆 0.02×17KN/m³=0.34kN/㎡小计 2.99kN/㎡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5.0kN/㎡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等于4.0kN/2m,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
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g=2.99x1.2=3.59kN/m可变荷载设计值q=5x1.3=6.5kN/mg =10.09KN/m,近似取为g+q=10.0kN/m荷载总设计值q(2)计算简图按照塑性力重分布设计。
单向板的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书小组成员:纪昌建陈安羽李立斌舒海鹏姜庆涛罗斌时间:2011/12/22一、板计算根据题意可得:混泥土为C35 f c =19.1Kn/mm 2 f t =1.71 Kn/mm 2板厚:0h >=80mm>=(1/40)L ”=55mm b h 取80mm 次梁:h=(1/12~1/18)L=(525~350) h 取400mm b=(1/2~1/3)h=(200~133.3) b 取150mm 主梁:h=(1/8~1/14)L=(825~471) h 取600mm b=(1/2~1/3)h=(200~133mm) b 取200mm 荷载计算连续板的计算简图80mm 钢筋混凝土:24*0.08=1.922/mm kN25mm 水泥砂浆搅拌面:20*0.025=0.52/mm kN 20mm 厚混合砂浆拌灰:17*0.02=0.342/mm kN 15mm 厚混合砂浆抹灰:17*0.015=0.2552/mm kN 活荷载:q=4.82/mm kN恒荷载:1.92+0.5+0.34+0.255=3.0152/mm kN 1)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q+g=(1.3*4.8+1.2*3.015)=9.862/mm kN 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q+g=(1.35*3.015+1.3*4.8*0.7)=8.442/mm kN荷载组合值取由可变荷载控制的较大值g+q=9.862/mm kN 板的计算跨度中间跨;l=l=2200-150=2050mm边跨:l=l+h/2=(2200-75-120)+80/2=2045mm<=l+a/2=2005+60=2065mm故取l=2045mm 中间跨与边跨的高度差(2050-2045)/2200=0.227%<10%,可按等跨连续板进行计算连续板受力简图板的弯矩计算截面配筋计算二、次梁计算次梁计算简图连续板传来的荷载9.86KN/m次梁自重25*0.2*(0.4-0.08)=1.6KN/m次梁粉刷 1.7*0.002*(0.4-0.08)*2=0.2176KN/m恒荷载标准值11.68KN/m活荷载标准值 4.8*2.2=10.56KN/m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g+q=1.2*11.68+1.3*10.08=27.12KN/m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g+q=1.35*11.68+0.7*1.3*10.08=24.94KN/ml=6300-200=6100mm中间跨l=(6300-120-100)+240/2=6200 mm 边跨故边跨取6200mm(6200-6100)/6200=1.56%<10% 故可能用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次梁受力简图次梁弯矩计算次梁剪力计算截面承载计算次梁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21003/0=='l f b 215020001500=+=+s b b 取2100m梁高 h=400mm 360404000=-=h mm 翼缘厚 mm h f 80=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三、主梁计算主梁计算简图1.次梁恒载 11.68*6.3=73.58KN主梁自重 24*0..2*(0.45-0.08)*2.2=4.08KN 主梁粉刷 17*(0.45-0.08)*0.015*2..3*2=0.43KN g=73.58+4.08+0.43=78.09KN由次梁传来的荷载:q=10.56*6.3=66.528KN 组合:1.2*78.09+66.528*1.3=180.19KN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 l n =6.6-0.12-0.4/2=6.28ml 0=1.025 +b/2=6.637m< Ln+a/2+b/2=6.665m中跨 l n =6.6m-0.4m=6.2ml 0 = l n +b=6.2+0.4=6.6m跨度差: (6.637-6.2)/6.6=0.61%<10% 可接连续板计算 M=0201Ql k Gl k + 剪力V=Q k G k 43+ 中间跨与边跨的平均跨度:(6.64+6.6)/2=6.62 边跨: 0l G •=93.71*6.64=622.23KN*m 0l Q •=86.49*6.64=574.29 KN*m 中间跨: 0l G •=93.71*6.6=618.49 KN*m 0l Q •=86.49*6.6=570.83 KN*m 支座B : 0l G • =93.71*6.62=620.36 KN*m 0l Q •=86.49*6.62=572.56 KN*m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板平法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11。
单向板计算书

≥ 1 45 ≥ 1 50
(按短向跨度)
≥ 1 20 ≥ 1 25 ( h 为肋高)
≥ 1 12
≥ 1 30 ≥ 1 35
1 18 ~ 1 12 1 14 ~ 1 8 1 14 ~ 1 8
当 l ≥ 1.5m
民用建筑楼板 工业建筑楼板 行车道下的楼板
h ≥ 60mm h ≥ 60mm h ≥ 70mm h ≥ 80mm
连续板受荷进入极限状态时,支座截面在负弯矩作用下上部开裂,而跨内截面则由于正弯矩的 作用在下部开裂,这就使板中未开裂部分形成拱状,如图 9-16,从支座到跨中各截面受压区合力作 用点形成具有一定拱度的压力线,。当板的周边具有足够的刚度(如:板四周有限制水平位移的边梁) 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周边将对它产生水平推力,形成内拱作用。所以,作用于板上的一部分荷 载将通过拱的作用直接传给边梁,而使板的最终弯矩降低。考虑这一有利作用,《规范》规定,对四 周与梁整体连接的单向板,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截面(即现浇连续板的内区格板)的计算 弯矩可减少 20%,其他截面如:板的角区格、边跨的跨中截面及第一支座截面的计算弯矩则不折减, 因为边梁侧向刚度不大(或无边梁) 难以提供水平推力。
论
跨
单向板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楼盖设计计算书解:一、板的设计:1:确定板厚及次梁截面1 板厚hh≥1/40=2000/40=50mm,并应不小于民用建筑楼面最小厚度70mm,取h=80mm。
②次梁截面b×h次梁截面高h按1/20~1/12初估,选h=450mm,截面宽b=(1/2~1/3)h,选b=200mm。
图1:板的计算简图4)弯矩及配筋计算取板的截面有效高度h0=h-20=60mm,并考虑②~⑤轴线间的弯矩折减,可列表计算如下(表1)。
对四周与梁整浇的单向板跨中和中间支座处,弯矩可减少20%(如上表1中括号数字),也可直接采用钢筋面积折减,即将非折减处的钢筋面积直接乘以0.8这样计算简便些,且误差不大,偏于安全。
表1:板的配筋设计注:①括号内数字用于②~⑤轴间。
2 ρminbh=75mm2。
在一般情况下,楼面所受动力荷载不大,可采用分离式配筋。
本例采用的配筋图如图2所示。
图2:板配筋平面图(分离式)板配筋选择法:板的配筋用间距s表示。
在求出钢筋面积As后,习惯上是通过查“板配筋表”得到间距的(附表11);通过该表的编制可知间距s、钢筋直径d、计算面积As的关系是:故在算出钢筋面积后,可将其存储于计算器内,然后选择常用直径d与28相乘,再平方;然后除以As即得间距s,此法快速方便,可称为板配筋的“28d”法。
二、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计算)1 计算简图的确定②主梁截面尺寸选择主梁截面高度h为(1/14~1/18)l0=430~750mm,选h=600mm;由b=(1/2~1/3)h,选b=250mm;则主梁截面尺寸b×h=250mm×600mm③计算简图根据平面布置及主梁截面尺寸,可得出次梁计算简图(图2.28)。
中间跨的计算跨度l0 l0=5.75mm;边跨的计算跨度l0=ln+a/2=5.88mm<1.025 ln=5.9m。
边跨和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2.2%,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图2:次梁计算简图的确定(a)尺寸及支承情形;(b)计算简图2)内力及配筋计算①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按规定(附表12)有:以此作为判别T形截面类别的依据。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四跨连续梁计算书
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
6000 mm
6000 mm
6000 mm
6000 mm
混凝土: C25
主筋: HRB335(20MnSi) 箍筋: HPB235(Q235)
第一排纵筋合力中心至近边距离: 35 mm 跨中弯矩调整系数: 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 1.00 最大裂缝宽度: 0.30 mm 自动计算梁自重: 是
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 1.35 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2: 1.2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 : 1.40 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ψc : 0.70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二、荷载数据
1.恒载示意图
2.活载示意图
三、内力及配筋
1.剪力包络图
2.弯矩包络图
注:1.弯矩--kN·m 剪力--kN 钢筋面积--mm挠度--mm 裂缝--mm
2.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距左端支座的距离,单位为m。
单向板计算书

实训题目一2010、12 付丽文一、设计题目某工业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助形楼盖,楼盖平面如图1所示,试设计该楼盖。
图3-1 楼盖平面图二、设计资料1、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按表1设计题号对应荷载值选择,中柱断面尺寸400m×400m。
表1设计题号对应荷载值1)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重度γ=20KN/m32)钢筋混凝土现板,重度γ=25KN/ m3。
3)15mm厚混合砂浆板底抹灰,重度γ=17KN/ m33、材料选用(1)混凝土采用C20(可以调整)(f C=9.6N/mm2, f t=1.1N/mm2)(2)钢筋梁中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f y=300N/mm2,)其余钢筋一律采用HPB235级(f y =210N/mm2,)(可以调整)三、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柱网布置,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_2)板的内力计算、配筋计算(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3)次梁的内力计算、配筋计算(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4)主梁的内力计算、配筋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5)绘制结构施工图(图幅比例可以自行掌握)①结构平面布置(比例1:100,可以在此图中画出板的配筋图)。
②次梁配筋图(比例1:50、1:25)。
③主梁配图及M、V包络图(比例1:40、1:20)④钢筋明细表及必要的说明。
四、设计要求(1)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画出必要的计算简图。
(2)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制图标准,图样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长仿宋字。
解:一、选择题目选设计任务书中的第4组题目,l1=30m,l2=20.7m二、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三、单向板的设计1、板厚及主次粱截面尺寸多跨连续板的厚度按不进行挠度验算条件不小于l0/40,同时对于现浇工业建筑单向楼板厚度不小于70mm.222222000000/26.0/17015.0153/00.2/2508.080)2(/40.0/2002.02015594%,10%95.02100/21002120.2120,2140)2/1202/2001202300(2/2120)2/802/2001202300(2/)2/2/(2100)2002300(32250,325~217650)2/1~3/1()2/1~3/1(650,863~4936900)8/1~14/1()8/1~14/1(200,225~150450)2/1~3/1()2/1~3/1(.450,5003336000)12/118/1()12/118/1(.80,5.57)40/2300(40/m KN m KN mm m KN m KN mm m KN m KN mm mm l mm mm a l mm mm h l a h l l mm mm l l mm b mm mm h b mm h mm mm l h mm b mm mm h b mm h mm mm l h mm h mm mm l n n n n =⨯=⨯=⨯<=-==+--=+=+--=++==-====⨯====⨯====⨯===-=⨯-=-====厚混合沙浆板底抹灰)(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厚水泥沙浆面层)(、荷载计算跨连续板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跨单向板计算书
四跨单向板计算书的内容可能因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条件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计算理论:选择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进行计算。
2. 计算跨度:对于弹性理论,计算跨度取两支座反力之间的距离;对于塑性理论,计算跨度则由塑性铰的位置确定。
3. 确定构件截面尺寸:保证梁、板有足够的刚度,其截面尺寸一般可参考相关表格确定。
在进行四跨单向板计算时,需要仔细考虑板的支撑条件、荷载情况以及材料性能等因素,并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和验证。
如果你需要关于四跨单向板计算的更详细信息或帮助,请提供更多的背景和需求,以便我更好地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