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兵役制度

合集下载

新加坡工作签证类别

新加坡工作签证类别

PR=Permanent Resident 永久居民,俗称“绿卡”SPR = 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 和SC=Singapore Citizen的区别,最主要的是1,sc持新加坡护照,而spr持本国护照,所以不可以在新加坡享受任何只属于公民的权益,比如选举权。

以及政府规定只有公民才可以做的工作,比如政府公务员。

2,sc的子女是自然是sc,而spr的子女不是自然是sc,因为新加坡和中国一样在新生儿的国籍上,奉行是血统主义-就是跟随父母的国籍。

3,公民是永久的权益,不需要更新,但是spr需要,通常第一次申请spr是5年,然后延期申请可以选择5或者10年。

4,还有一个小差别sc的身份证是粉色的,而spr的是蓝色的,spr进出新加坡需要re-entry permit(许可多次出入境的一种准证)5,sc享受政府花红,红利,津贴等等而spr当然不享受6,第一代男士pr不需要服兵役,而所有的男士sc公民都需要7,spr的父母和成年/已婚子女(21岁以上或者已婚)都不可以申请spr,但是公民的aged parents 就可以。

当然,spr的配偶,21岁以下未婚子女和sc的一样都可以申请spr。

8,SC买HDB(政府组屋)有政府津贴,而spr没有,原来都是不可以买新的组屋,需要在resale market(转售市场)买,所以会让第一个sc屋主赚到100,000左右的差价。

不久前出台了新的政策,有些新组屋spr也可以买了,但由于有很多限制,而且只能是某些规定地区内的组屋,所以该新政策的spr受益人目前还不是很多.9,spr的好处是,可以享受(也必须接受)与公民一样的cpf公积金的相关缴纳规定,取消spr时可以拿回部分cpf。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率也和sc一样低。

21岁以上并且是spr2-6年的spr可以申请sc –(如果你认为这也是一个好处的话:)。

还有就是找工作比较容易,因为每个公司对于聘用各种work pass(准许外国人工作的各种不同的准证)都有一个数额限制,而对聘用spr没有限制。

最新新加坡移民申请永居的步骤

最新新加坡移民申请永居的步骤

【篇一】新加坡移民申请永居的步骤一、申请准证投资者(GIP)计划和艺术家计划的要求非常明确:您需要投资大量资金或者是一位明星。

所以人们通常都会选择技术移民计划,根据技术移民计划,您只需要持有由邀请您前往新加坡的公司赞助的3种签证的其中一种,您能停留的期限取决于您的雇佣合同。

SP是给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的签证,即中级技术人员。

创业准证:要获得此证,您需要有一家公司,且该公司要获得过政府资助或投资者投资,或能证明其具有创新理念。

就业准证是最直接的选择:您需要获得一个公司管理职位的工作机会。

如果没有人雇佣您,也没关系,您可以自己开一家公司,并利用该公司来获得EP。

.既然EP是最常见的选择,那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如何获得EP。

EP申请要求:有固定月薪6000新币-8000新币。

如果您要带上家人,那对您的月薪要求可能会更高,大约为12000新币。

拥有高等教育学历,来自知名大学拥有与工作描述相关的经验邀请您工作的公司简介如果您是自己注册了公司,则您需要证明您注册公司是认真的,并且您可以给自己支付工资。

*还会查看您的银行帐户,因此请确保您公司账户存款至少约有50000新币。

二、通过技术移民(PTS)计划成为永久居民成为永久居民后,您就拥有除选举权和担任公职权以外的新加坡公民拥有的所有特权,如果您带过去的孩子中有男性,那他还需要服兵役。

永久居民要求:申请永久居民的要求很少,但实际上,有很多申请会被拒绝,且没有任何解释。

每年有最多30000人被授予永久居民身份,所以,在等待的人也很多。

雇主申请书(也称为附件A):与EP不同,永久居留权不是由您的雇主赞助,但如果要进行技术移民(PTS)计划,该文件(附件A)也是必须的。

薪资水平确认:若要申请永久居民身份,您的月薪要求大约为12000新币,特别是当您还要携带家人时。

所需文件包括带照片的申请书、EP、身份证、出生证、结婚证、学历证明、薪资证明和就业证明。

所有以您的母语发布的文件都需要进行正式翻译。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论新加坡与瑞士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对社会保障制度做个解释: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新加坡是典型的储蓄型国家代表,它们的社保制度特征是:(1)依法实施。

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由雇主与雇员双方按规定比例缴纳保险费,政府不提供任何资助。

(2)个人账户积累。

劳资双方按比例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以职工个人名义存入个人账户,在职工退休或有其他生活需要时,将该费用连本带息发给职工个人,以化解各种社会风险.新加坡1955年开始实施中央公积金制度,同年,成立了中央公积金局,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运行。

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开始只是一个简单的养老储蓄制度。

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包括养老、住房、医疗的制度;同时,还根据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些规定或补充办法逐步完善扩大的公积金的使用范围,以适应当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从倡议至今,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0年到1955年7月为初创时期。

第二阶段从1955年到1965年为磨合时期.第三阶段从1965年8月到1994年7月为调整发展时期。

第四阶段从1994年底至今为改进完善时期。

50多年来,这一制度经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已由一项简单的老年储蓄计划逐步演变成向社会所有人提供养老保险、住房保险、医疗保险、资产增值、家庭保险等广泛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央公积金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中央公积金制度是政府将储蓄这种传统的个人保障方式上升为国家行为产物,是一种强制储蓄计划,无收入再分配互济性,缺乏社会互助功能,而社会成员责任共担,互助共济恰恰是社保本来意义和重要功能,正因中公积金受到国际上非议,甚至把他同等强制性“强制性个人储蓄存款”同时由于国民个人收入差别,很容易导致会员之间在公积金存款上差距悬殊,进而导致保障待遇不平衡。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英语(Singlish/Singaporean)是一种英语方言,通用于新加坡,主要受到英国英语影响,但最近日益受到美国英语的影响。

此外很多的词汇、语法也借自福建话、广东话、普通话和马来语,有克里奥耳语(混合语)的特征。

新加坡英语的发音也很独特。

简单地说,新加坡英语就是:英文词汇+混合语法+以中文为主体的语气和语调。

Singlish是什么?相信在新加坡呆过一段时间的人都应该知道。

Singlish = Singapore English。

Singlish的特点是普通英语和我们相声小品中的夸张的粤语系普通话的合体,英语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什么是夸张的粤语系普通话?呵呵,这是我以偏概全的理解,夸张的粤语系普通话就是在每句话的结尾都加上一个―啦‖,或者―啊‖,其前的相声小品中经常会把一些中国内地的人士(非粤语系)描绘成讲着这种夸张的粤语系普通话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新加坡人讲Singlish似乎无可厚非,我对此也是没有异议(即使有异议,似乎也没什么用),我今天向说一说关于非新加坡人士如何看待Singlish这种语言的。

首先,我不会把Singlish作为English的变种,因为就其本身似乎已经变成了两种语言,虽然差距还没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差别大(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都有拉丁语的血统,都属于拉丁语系),如果我们一定要把某种英语作为正宗的话,那应该是Angles(英语的雏形),不然的话,把任何一种英文的变种(美式英语,澳式英语或者是Singlish)作为英式英语的变种,都和把法语或者德语作为拉丁语的变种一样,只会让人笑话。

关于Singlish,我想要说说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很多人来到了新加坡,都会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的学会讲Singlish,起码是某些词汇(例如,Wah Lau等),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比较恰当的类比是在America只卖Burgers,Fries,和Coca Cola 的McDonald‗s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卖汉堡包和炸薯条还有可口可乐的麦当劳,不仅如此,还要卖一些诸如翡翠汤的食物(这个细节我还没有考证,仅仅知道有这些东西,但都没吃过,都回家了,谁还吃麦当劳啊)。

你对新加坡了解有多少?

你对新加坡了解有多少?

你对新加坡了解有多少?新加坡人大部分住在高大的政府组屋里,小部分人住在洋房、公寓里;新加坡引以为傲的花园城市,绿地覆盖了整个国家的大部分面积;新加坡近来热衷于以各种各样的新景点、新花样来吸引外国游客。

其实也不止是中国人不了解新加坡,据今年年初的一项调查,欧美国家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以为新加坡是中国的一个省。

先说几个关于新加坡的基本事实: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纬1度,离开赤道100多公里,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一条很窄的柔佛海峡相望,西南面隔海与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相对(距离很远,“望 ”是望不到的),东北面是婆罗洲(包括马来西亚的沙巴、沙捞越两个州,文莱,还有印尼的一个省,更远),东南面是印尼的本岛爪哇岛(更更远,但离新加坡最近的印尼领土,民丹岛和巴淡岛,分别都只有40分钟左右的船程)。

新加坡总国土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包括外海离岛),常住人口500多万,其中新加坡籍公民有300来万,其他是永久居民和工作准证、学生准证、社交探访准证持有者。

新加坡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华人执掌政权的国家之一,但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国歌、国家格言都以马来文谱写,军队步操时的口令也是马来语。

新加坡的全称是“新加坡共和国”。

国家元首是总统,但只起礼仪性质的作用。

总统由全民普选产生,目前的总统是陈庆炎。

政府由执政党负责组阁,最高权力人物是内阁总理,目前是李显龙;现在还有两位前总理分别担任“国务资政”(李光耀)和“内阁资政”(吴作栋)的职位。

(李显龙是李光耀的长子)。

新加坡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制,所有男性的公民、第二代及以后的永久居民(也就是它是依靠其他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的,最常见的情况是永久居民的儿子)在年满15岁时就要到武装部登记,18岁左右就被安排入伍服2年到2年半的兵役。

原文摘自:/index.php/study_abroad_information/show/4650.html。

浅析新加坡公民教育

浅析新加坡公民教育

浅析新加坡公民教育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的内容现阶段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以六大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教育内容,建构了六部分教育内容,包括尊重、责任感、正直、关怀、应变能力与和谐。

每个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即:●尊重:是指相信自我价值和他人的内在价值的时候才是一个懂得尊重的人●责任感:指对自己、家庭、社区、民族以及世界负责人,并能践行承诺的人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正直:即有勇气坚持正确的道德原则的人才是正直的人●关怀:即致力于改善社会与世界而心存关怀和怜悯之心才是一个懂得关怀的人●应变能力:即在挑战面前坚持自我,并且表现出乐观、机智和较强的适应性才是一个具有应变力的人●和谐:即指懂得欣赏多元文化社会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懂得寻求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的凝聚力的人,才是一个具有和谐价值观的人这六个专题在不同的年级地教学中不断地重复并得到强化,克服了以往每个模式只在某个年级教育的不足。

小学在小学,新加坡的公民教育教材是《好公民》,该教材根据学生德育发展阶段的特点,按照思想行为的发展范围把德育划分为六个层次不同的发展重点,即德育应先从学生个人开始,扩展到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乃至世界和全人类。

教材内容遵循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等方面的教育,按严密、循序渐进的结构逻辑从个人到世界放射性地扩展。

《好公民》这本教材由课本(多采用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等形式,借以灌输各种必要的道德价值和概念)、作业、教师手册、活动安排和视听材料(强化教学,以及引导学生扮演公民角色,参加文明礼貌活动)等部分组成。

小学阶段公民于道德教育的内容主题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指明了学生在品德方面需要努力的方向,对教育内容并无硬性规定,,教育者可以根据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

中学新加坡初中公民与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灌输道德规范和传递社会规范。

新加坡双语教学简述

新加坡双语教学简述

新加坡双语教学简述外院韩冬晶在新加坡,人们已习惯用汉语和英语交流。

正因如此,新加坡的双语教学更加容易开展。

针对双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等相关信息也会更加容易灌输给教师,并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

在新加坡,英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也是官方语言。

汉语是他们的母语。

由于新加坡人口的78%是华人,引起了新加坡政府对汉语的足够重视。

因此,在新加坡用汉语和当地人交流是完全性得通的。

所有的现象表明,在新加坡开展全新的教学理念—双语教学是具备一定条件基础的。

新加坡的教学制度与中国的教学制度很类似。

小学六年制,中学同样分初中和高中两部分。

略有不同的是,在新加坡,初中是四年制而不是三年制。

然而,高中是两年制。

因此,虽然中学阶段的具体教育细节不同,但学生完成中学义务教育的总年数是相同的—六年。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兵役制度。

所有的男子均需在完成义务教育后服兵役两年。

在完成两年的军旅生活后,男生方可进入大学学习。

然而,对于女孩子来说,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可以直接升学。

目前,新加坡的大学升学率是20%,政府希望能够逐年提高其升学率,现在的目标是25%。

新加坡是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

新加坡的人口主要由四个种族群体组成: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一些欧亚等人种,其比例大致为75:15:7:3。

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语言文字也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新加坡政府适应多种族和多文化国情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今天新加坡具有本国特色的双语教育政策。

双语教育为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对新加坡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加坡政府根据本国国情,为了尊重各种族的历史,弘扬各种族的文化,推行了十分英明的以英语为主、兼修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即不仅要学好英语,还要学好母语。

一、双语教育课程标准(一)双语课程的理念新加坡实行的是三向分流的双语教学模式,即把双语教育运作过程与分流结合在一起的新加坡式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

其基本精神,乃是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学,官方规定学生所操的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些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除10%最优秀的学生之外),即英语为教学语言,用于学习绝大部分课程,在学习其他课程中学习英语,而母语主要是语言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理解民族文化价值,保持传统。

“弹丸小国”新加坡的强大的国防

“弹丸小国”新加坡的强大的国防

“弹丸小国”新加坡的强大的国防“弹丸小国”新加坡的强大的国防张幂1965年8月初新加坡被赶出马来西亚联邦,被迫于8月9日宣布独立。

独立之初,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就充分认识到,国家安全不能停留在对别国的美好愿望上,作为小国的新加坡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威慑力的军事力量,抵抗任何对新加坡的进攻。

他指出:“在这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世界,新加坡必须变成一只毒虾。

”一是“毒虾”原则新加坡军旗这一指导思想成为新加坡国防建设的灵魂,至今仍具有影响力。

长期以来,新加坡把国内稳定、外交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支柱。

新加坡国防部长把新加坡的国防政策归纳为:以威慑和外交为基础,同时必须拥有一支随时做好战斗准备的强大军队,一旦威慑和外交斗争失败,新加坡武装部队就一定要能够取得对侵略者的快速和决定性胜利。

没有新加坡武装部队,就没有新加坡,因此国防建设一直新加坡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新加坡政府于1967年就制定了18岁以上男性公民必须服役2年的强制性兵役法,将国内生产总值6%用于国防建设。

2016年新加坡国防预算为139.7亿新加坡元(102亿美元)。

经过50年的发展,新加坡军队从独立之初的1000名士兵,2艘巡逻艇和1架飞机,到今天拥有近6万士兵、6小时可以动员25万预备役,以及装备有潜艇、护卫舰、预警机、加油机的高度现代化的武装力量。

新加坡武装力量是东南亚地区唯一具备“决战境外”能力的军队。

新加坡武装部队的陆海空三军及装备情况新加坡陆军在新加坡武装部队的三个军种中,新加坡陆军的规模最大,大约拥有75000名现役人员。

这其中包括大约35000名征召的义务兵,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规定,男性公民在满18周岁后需要强制性服兵役两年。

义务兵在服役期满后转为预备役,据估计,新加坡的预备役人员高达50万。

新加坡陆军拥有3个混合兵种师(3.6.9)、两个人民卫国军、两个陆军行动战备师,以及若干非师级单位,例如炮兵单位、装甲旅、突击营、工兵单位、后勤单位和讯号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兵役制度
新加坡国民服役是新加坡公民的一项公民义务,该制度强制所有年满18岁的新加坡男性公民和第二代永久居民为国服役。

体检合格的公民会成为全职的现役军人,分配到新加坡共和国武装部队、新加坡警察部队或新加坡民防部队下属的单位,役期为24个月。

两年役期届满以后,退役军人会被编入战备军成为“战备军人”,战备军人必须每年回营受训一次,并确保每年的体检能够合格,为期10年。

当兵之前至少6个月前,新加坡中心人力部基地会发信件让符合18岁条件的人去进行体检。

通过体检一是决定你的身体状况,二是看你适合去什么部队。

如果你正在本地或国外上学,你可以申请延期入伍,需要提交相关文件证明你的原因。

多数人都会进入新加坡共和国武装部队(SAF),SAF也分为三个兵种,海陆空。

但是多数服兵役得都在陆军,只有少数在空军和海军,剩下的一部分在民防和警察部队。

陆军有7个作战部队组成,分别是:装甲部队,炮兵部队,工兵部队,突击部队,禁卫队,步兵部队,通信部队。

陆军分为三个师,分别是3师,6师,9师。

除了这三个师以外,还有储备役师,分别是21师,25师,32师和第二人民防卫队。

军事训练是由9个星期的军事基础训练和剩下的时间组成。

当然在新加坡服兵役最好的一点就是,双休日和公共假期都可以回家,不管你是在外岛德光岛还是本岛,都可以回家。

这就造成了有些人第一天入伍,而第二天就是公共假期,所以入伍的当天就出兵营回家了。

千万不要以为新加坡服役有什么隔离训练,那是很久的事儿了。

天天回家的部队和兵种占少数,这些多数是文职或者因为健康问题不允许居住在兵营。

在BMT,一个班是12-16个人,4个班是一个排,3-4个排是一个连。

在德光岛是两个班一个三级中士班长带,而部队上是一个班一个三级中士。

一个排有正副排长,排长是少尉,而副排是二级中士。

在上面还有士官长和连长。

在BMT结束后,在德光岛上训练表现好的的则有机会进入士官学校或军官学校。

接下来将会被分配去不同的部队和分队。

而剩下也是多数的人是没有进入士官或军官学校的,则在结业典礼后直接分配到部队或分队,也有一小部分会搭桥到警察部队,海军和空军。

分配到部队的就会直接加入到之前部队,但因为部队的训练要比德光岛的苦很多,再加上战友的文化水平的不一样,很多人会一直不适应
分配兵种的时候新加坡会进行严格筛选,一般都会被分去陆军部队,禁卫队,或者是后勤运输部队。

至于其他的部队也有可能性。

陆军部队有很多旅和团,比较有名的有1SIR第一团,4SIR第四团,42SAR第42装甲团,1CDO第一突击营,1GDS第一禁卫营等等。

一个团有多个营,一个营一般有四个连,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支援连。

训练内容大概分为六个阶段,是相关兵种的军事训练,有时会有合作训练,基本山就是出去野外森林里进行训练。

新加坡森林覆盖率还是很高的。

可以说不论刮风下雨都要训练的,只要没有闪电警告和中暑警告,训练都要照常进行。

他们经常在野外被淋得和落汤鸡一般,还要继续行军,小河水坑都要过,最后少不了有人得脚气或者皮肤擦伤之类的。

在这里介绍两个最特殊的部队,突击队和禁卫队。

因为这两个部队有更专业性的训练。

突击队是跳伞,禁卫队是直升机绳索下降和抢滩登陆,专业性比较强。

所以他们有自己颜色的贝雷帽。

突击队是红色,禁卫队是卡其色。

而普通陆军部队是绿色,装甲兵是黑色,后勤支援兵全部是深蓝色。

因为突击队和禁卫队的特殊性,训练也较之更苦,更难,但退役后也更受到人尊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