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合集下载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一、引言新加坡是一个发达国家,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该制度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社会福利,并提供医疗保健、养老金、失业救济等各项福利。

二、医疗保健1.医疗保险制度a.全民医疗保险计划:新加坡实行全民医疗保险计划,居民需要强制参加,并通过工资和资产税的共同缴纳来支付保险费用。

b.公共医疗保险:新加坡设立了公共医疗保险基金,用于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医疗费用补贴。

2.医疗设施和服务a.医疗设施:新加坡拥有一流的医疗设施,包括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以及专科诊所等。

b.医疗服务:居民可以选择在公立医疗机构或私立医疗机构就诊,根据不同的保险计划进行费用结算。

三、养老金1.公积金制度a.公民储蓄计划:新加坡实行公民储蓄计划,员工每月从工资中缴纳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并由雇主进行匹配缴纳。

b.公共养老金:公积金的一部分资金用于提供公共养老金,为退休人员提供经济支持。

2.个人储蓄计划a.个人储蓄账户:新加坡设立了个人储蓄账户,居民可以选择将一部分收入存入该账户,用于个人退休金的积累。

b.补贴:会对个人储蓄账户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提高个人养老金的积累速度。

四、失业救济1.失业救济计划a.失业保险:新加坡设立了失业保险计划,对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经济补贴。

b.就业援助计划:还设立了就业援助计划,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2.就业服务a.就业服务中心:新加坡设立了就业服务中心,为求职者提供求职信息、培训和就业辅导等服务。

b.就业援助金:还设立了就业援助金,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

附件:1.医疗保险申请表格2.养老金申请表格3.失业救济申请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全民医疗保险计划 - 一种要求所有居民参与的医疗保险制度,强制性缴纳保险费用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2.公共医疗保险基金 - 由设立的用于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医疗费用补贴的公共基金。

3.公积金制度 - 一种个人储蓄计划,员工和雇主都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公积金,用于养老金的积累。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1955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公积金的缴费率根 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灵活调整,而且55岁 以下不同年龄的人缴费比例也不同。
(2)最低存款计划
最低存款计划从1995年7月起实施,是为应对新加 坡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确保新加坡人有足够的 储蓄安度晚年,以便他们退休后能维持最基本的 生活水平,同时也能使他们年老时仍能自给自足, 而无需依赖社会救济而设置的。
(标志着中央公积金的使用范围逐步拓宽,保障项目已经 由单一养老保障发展到了包括退休保障、医疗保障、住房 保障和家庭保障在内的综合保障体系。)
➢ 1986年政府允许公积金会员将公积金储蓄投资于有风 险的金融资产。这是中央公积金储蓄首次被允许投资 于证券市场。
(标志着中央公积金的投资工具逐步增多,投资组合更加 灵活。)
雇员按自己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按 月缴费,记入中央公积金局的雇员 个人账户。
雇主按雇员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月为 之缴费。
账户设立 个人账户上的公积金积累额=雇员个
人缴费+雇主缴费
55岁以下的存户可以转
移普通户头储蓄,将特 别账户填补至4万新元
公积金账户
,以获得更高的利息。
55岁以后公积金会员个
人账户由三个账户变为 账户转移
➢ 1953年12月通过了《公积金法令》。
➢ 1955年7月,殖民地政府成立了专门管理中央公积 金的中央公积金管理局。中央公积金管理局的成 立,标志着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型社会保障制度的 正式建立。
2、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社会保障制度自1955年建立以来不 断发展和完善,其变迁过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单一养老保障项目阶段。 (1955年-1965年)
➢ 第二阶段:保障项目扩张和完善阶段。 (1965年至今)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作为公积金制度的管理机构,中央公积 金局以国家立法为前提,在劳工部制定基本 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 运行,对公积金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和企业 化管理。这包括公积金的汇集、结算、使 用和储存等,对公积金的管理独立于新加坡 政府的财政之外,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公 积金各项费用的收支、管理、运营的情况 透明度很高,有利于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
6·投资计划:中央公积金局还实施了一系列投资计划 以促进公积金资产的保值增值,如“新加坡巴士有限公 司股票计划”、“非住宅产业计划”、“基本投资和 增进投资计划”、“填补购股计划”等。会员可以自 主选择投资于各种类型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基金、 政府债券、房地产、保险等,也可以委托政府进行管理 获取稳定的收益。公积金局在鼓励会员积极参加国家 建设投资的同时,为降低投资风险,还订立了一系列核 准投资保护办法,以防会员的辛苦积蓄付之东流。公积 金存款大部分用于购买政府发行的公债或部分能确保 收益的股票,并以政府实际持有的资产储备作担保。
1955年7月,中央公积金制度正式建立 并实施,同年成立了专门负责管理公积金的 中央公积金局。建立中央公积金的最初目 的是通过公积金这种强制储蓄制度,预先筹 集个人养老资金以解决国民的养老问题,为 雇员退休后或不能继续工作时提供一定的 经济保障。
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后,为适应社会 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在公积金的使用范围 和用途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断调整放 宽对公积金用途的限制,扩大了公积金的 社会保障功能。
居者有其屋
家庭保障制度 老有所养 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
投资计划
1、老有所养:早在1955年7月,中央公积金局便推 出了养老储蓄计划。新加坡的养老保险采取全部 缴纳的制度,即雇主和雇员分别按一定比例为雇员 存储退休金。当公积金会员年龄达到55岁并且退 休账户达到最低存款额(8万新元)这两个要求后, 可一次性提取公积金。若最低存款未达到规定数 额,可选择推迟退休以继续增加公积金账户积累, 或用现金填补差额,或由其配偶、子女从各自的公 积金账户中转拨填补。政府鼓励已达退休年龄但 身体健康的会员继续工作,以使他们积蓄更多的公 积金存款。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四、总结
(1)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围绕中央公积金而运作 的一种强制性储蓄性保险制度。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a.适用对象广泛,包括所有新加坡国民和永久居民。 b. 筹资模式为典型的个人账户和强制储蓄制。公积金会 员及其雇主分别按雇员每月收入的法定比例缴交公积金,全 部存入完全积累式的个人账户,强调社会保障的激励机制。 c.为保证中央公积金的运营,新加坡政府规定,中央公积 金结余的99%用于购买国债,政府再以这部分资金改善人们的 住房和其他公益事业。这样,既保证了保险基金的安全性, 又有利于发挥保险基金的功能。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 录
一、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和主要内容
三、社会救济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四、总结
一、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0 世纪50 年代, 新加坡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 : 失业、住 房紧缺、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绝大部分国民没有养老保 障。但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初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提 供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同时 , 新加坡政府认为 , 过分的社会福 利不利于竞争 ,会使人民产生对政府的依赖。因此, 新加坡政 府在体察国情的基础上,本着务实精神立法建立了独具特色的 社会保障体系.
二、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和主要内容
1、养老保险制度:早在1955年7月,中央公积金局便推出 了养老储蓄计划。新加坡的养老保险采取全部缴纳的制度, 即雇主和雇员分别按一定比例为雇员存储退休金。 (1).最低存款计划 公积金会员年满55岁时,其退休账户里面必须保留一 笔最低存款。夫妇联合保留最低存款:共同保留最低存款 的1.5倍。当公积金会员年龄达到55岁并且退休账户达到 最低存款额这两个要求后,可一次性提取公积金。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2.医疗费个人花个人钱,基本医疗费无“大锅饭”可吃。 个人多花了医疗费,就会挤占自己的养老费和购买住房的 约束。
3.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补助多少与个人投保数额的多少 密切相关。
4.雇主只为在职的员工交费不必为退休者交费。
四.评价:
(1)普遍享有、平等受益: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由于 有了四维一体的政府补贴、医疗保健储蓄、大病统筹和医 疗救助基金,把纵向的自我积累保险、横向的社会共济保 险、政府为贫困人群提供的最后保险结成一个整体,保证 了每一个国民都能够获得良好平等的医疗保障。
这是新加坡的第二条医疗保障线。
每人每月缴费数额:
30岁以下: 30—40岁: 41—50岁: 51—60岁: 61—65岁: 66—70岁:
1 新加坡元 1.5 新加坡元 3 新加坡元 5 新加坡元 8 新加坡元 11 新加坡元
健保双全计划用于支付部分住院费用和一些较贵的门诊治 疗费用,如肾透析;但不包括一些病种如一些天生性疫病 、精神病、美容手术的治疗费用。作为大病保险方案,只 有在医院账单超过一定数目以后,才能提供医疗保险的福 利。
1.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
1983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国家医疗计划》,开始 对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国家医疗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建立个人保健储蓄账户。
从1984年起,每个新加坡人根据年龄不同,都必须将 每月收入的6%~8%存入个人保健储蓄账户,雇主和个 人各负担一半,直至退休。
≤35 36~45 • ~60 ≥61
五.总结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与时俱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政府的大量补贴及大病补偿、医疗 救助措施、政府强有力地控制费用的监管措施,个人医疗 储蓄账户并未成为现收现支性的,而确实成为了一种储蓄 ,保障了人们的一般医疗需求,并起到强调个人责任的制 约作用。

新加坡社会保险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险制度

• 社会保障的作用 运用经济手段 解决社会问题 实现政治目的 稳定社会安宁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体系
• 社会保险----中央公积金制度
• 社会福利
•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
制度是一种由政府通 过立法强制个人储蓄,
采取完全积累模式的
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主体框架
• 为了满足不同需求,新加坡中央公积金 局将雇主和雇员供款注入为每位参与者 设立的“个人账户”中。个人账户又分 成三个子账户:一是普通账户 (Ordinary Account),设立于20世 纪70年代,积累的公积金可用于购置政 府组合房屋(简称组屋,类似我国经济 适用房)、人寿保险、子女教育支出、 信托股票投资等;二是专用账户 (Special Account),设立于1977 年7月,积累的公积金用于为公积金参 与者积累退休金,还可以投资于退休关 联的金融产品,旨在提供养老保障;三 是医疗储蓄账户(Medisave Account),设立于1984年4月,积累 的公积金可以为公积金参与者及其直系 亲属支付住院、门诊医疗服务、缴纳疾 病保险费等。
对策
• 强化公民自力更生、自我保障的意识
• 筹资模式是完全积累式
•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 实现了社会保障功能与激励机制的兼容
• 社会保障立法,促进社会保障法制化
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 社会保障要纳入我国法制轨道,完备法律 体系 • 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要发挥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当中的作 用 • 要注意社会保障功能的多样性、综合性, 提高社会保障的效率 •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
新加坡社会保险制度
•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 会制共和制。新加坡是亚洲的发达国家,被誉为 “亚洲四小”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 家资本主义”。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 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 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 (WTO)、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以 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成员经济 体之一。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作为最低存款;注重家庭养老保险 最低存款填补计划(1987)---自愿填补父母的退休户 头;为配偶填补(1995.7)
*家庭保险功能:家庭保险计划(60岁以下会员所设的定期人寿保险) ;家属保险计划(身体健康而又在“公共住房计划”之下摊还住房贷款
的60岁以下会员,目的是保障公积金会员和他们的家庭在遭遇意外或失去工作 能力时,避免因为没付清住屋贷款而失去住屋)
管理费用
主要来自公积金的利息所 得中央公积金局有属于自 己的产业可赚取租金 中央公积金系统式透明的 ,其账户每年都经过国家 审计局审计并对外公开。
投资 增值
公积金会员可以根据政府的要求进行投资, 以获取收益,使自己的储蓄实现增值。
投资 项目
中央公积金基本投资计划、 增进投资计划、
新加坡巴士有限公司股票计划、
中央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
面向所有公共和私人部门的雇员,每 个雇员都是公积金的会员。
凡会员,由雇主和雇员按雇员月薪的 一定比例缴纳公积金储蓄,按月存入 雇员户下。 雇主本人或者自雇者则可自行决定是 否参加。 公积金建立之初,只有18万会员,到 1992年已达210万,包括95%的工商企 业雇员和国家公务员,以及10万个体 业主。
年月 1961
收益率 2.5
年月 1987
收益率 4.34
1963
1964 1967 1970 1974
5
5.25 5.5 5.75 6.5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3.19
3.1 3.77 4.85 4.59
1986.3
1986.7
5.78
5.38
2001
2002
2.5
2.5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激励措施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新加坡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新加坡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新加坡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新加坡⒈引言新加坡是一个成功的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例子。

这种模式强调个人储蓄和个人责任,并通过的监管和政策框架来确保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加坡的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并阐明其组成部分和运作机制。

⒉中央公积金(CPF)中央公积金是新加坡的核心社会保障机制,旨在帮助公民储蓄和投资以供个人和家庭的退休、住房和医疗等需求。

CPF的主要特点包括强制性缴费、个人账户、雇主缴费和补贴。

具体来说,每个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需要将一定比例的薪资转入个人CPF账户,并可以用于购买住房、支付医疗费用,并在退休时提供稳定的收入。

⒊医疗保险新加坡的医疗保险系统由中央公积金(CPF)的医疗账户和医疗保险组成。

CPF的医疗账户可以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费用,并且可以保证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

此外,个人可以选择购买额外的医疗保险来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⒋住房保障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包括中央公积金(CPF)住房账户和住房开发局(HDB)。

CPF的住房账户可以用于购买、租赁和维修住房,而HDB则提供多样化的公共住房供新加坡市民选择。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所有新加坡公民都能够获得适当的住房,并且有机会通过积累财富来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

⒌教育和培训新加坡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旨在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以提升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通过补贴学费、提供奖学金和贷款等方式来保障每个人都能够接受教育,并且积极鼓励终身学习和职业培训。

⒍法律名词及注释- 中央公积金(CPF):中央公积金是新加坡的核心社会保障机制,旨在帮助公民储蓄和投资以供个人和家庭的退休、住房和医疗等需求。

- 医疗保险:新加坡的医疗保险系统由中央公积金(CPF)的医疗账户和医疗保险组成,保障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 住房保障: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包括中央公积金(CPF)住房账户和住房开发局(HDB),确保所有公民都能够获得适当的住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坡 社 会 保
第 二 章



章节结构
❖ 第一节 新加坡养老保障制概述及历史沿革 ❖ 第二节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中央储备基金产生的社会影响
新加坡簡介
something about singapore
國家概述
❖ 面積-總面積大概650平方公里 ❖ 人口-超過350萬人華人76%,馬來人15%,印度人6%,其
35岁及以下 35-45 45-50 50-55 55-60 60-65
雇主 雇员缴纳(占 综合缴纳(占
缴纳 工资%)
工资%)
13 20
33
13 20
33
13 20
33
11 19
30
6 12.5
18.5
3.5 7.5
11
向各个帐户的分配 情况 普通 特殊 医疗 帐户 帐户 帐户
22 5 6 20 6 7
獅城的由來
❖ 在西元13世紀時,傳說有一位巴鄰旁王子桑尼拉烏 塔瑪來此地狩獵,意外發現一種奇特的動物,豔紅 的身軀只有胸前雪白,漆黑的頭,體型大小與山羊 相同,動作非常靈巧輕盈。王子認為這隻美麗的奇 獸是獅子,於是將此地命名為「新加普拉」,意思 是「獅子城」;因為獅子的馬來語是「Singa」、 都市的馬來語是「pore」,所以就成了 「Singapore」,從此沿用至今,這也就是大家都 稱新加坡為「獅城」的由來。因系海上之狮,故又 演变为有著鱼尾巴的鱼尾狮。
2.医疗基金
❖ 没有保健储蓄,或者储蓄金额不足 以支付医疗费的贫困人群,则可以 申请保健基金计划,这是由新加坡 政府出资设立的信托基金。
3.健保双全计划
❖ 1990年推出,专门帮助国民支付重病或长期 慢性疾病的医药开销,由个人自愿投保,政 府指定的商业保险公司承办,保费从个人保 健储蓄中扣除,缴费标准随年龄逐渐递增。 由于这一计划保费合理、保额可观,目前的 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0%。
政府对住院患者病房费用的津贴
❖ A级单人病房有空调、电视机和独立的卫 生间,这种高档病房不能享受政府津贴,一 天的费用要250新元;
❖ 最普通的C级病房有8个床位,使用电风扇, 可以享受89%的津贴,一天只要25新元,病 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病房 等级。
(三)新加坡住房保障
❖ 新加坡住房分为: 政府组屋,共管式公寓,私人公寓,私人
❖ 孟子 :“民之为道也,有恒 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 心。”
❖ 经过40多年的运作,中央公积金制度已成 为新加坡全民社会保障制度。范围不仅包 括社会保障范围,还涉及住房、保健、教 育、投资等方面。目前,新加坡有85%以 上的国民都加入了中央公积金。
二、CPF机构介绍
❖ 中央公积局设有一个总部5个分部,共700 人。
2、医疗帐户
❖ 17.5 %为医疗帐户,主要用于为自 己以及作为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的配偶、子女、父母和祖父母支付 住院或门诊费用。
3、特殊帐户
❖ 10% 为特别帐户,退休前不能拿走, 专用于养老 。主要用于老年生活费 和特别急需之用。成员到55岁可以 一次性提取。
(三)中央公积金费率规定
雇员年龄
他民族3%)
❖ 城市國家,位於馬來半島南端、航道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 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 印度尼西亞相望。由新加坡島及附近約60個小島組成,其中 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 高海拔166米。
历史背景
❖ 古稱淡馬錫。西元七世紀時被稱為「海城」, 8世紀建國,屬 印尼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紀是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份。 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一直是英國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 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 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化為直轄殖民地。1959 年新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英國保留國防、外交、修改 憲法、頒布”緊急命令”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併入馬來 西亞。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 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
新加坡公共住房计划优惠政策
(1)申请购买组屋的家庭,成员最少只需两个人即可 (2)申请者家庭月收入不超过8000新元; (3)第一次买房的家庭,可以向建屋局购买组屋,组
屋以低于市场价售出;也可以购买二手组屋,政府将 视买房家庭的收入状况,提供1万至7万新元不等的津 贴,存入买房者的公积金户口; (4) 为了强化东方家庭的价值观,如果购房者选择在 靠近父母居住的地点购买二手组屋,还能额外获得1 万新元的津贴。
❖ 组屋是由新加坡政府出资为普通收入居民 建造的公共房屋,大致相当于我国的经济适 用房。
新加坡“以房养老”模式
❖ (1)允许符合条件的组屋拥有者出租全部或者部 分居室来换取养老收入.
❖ (2)对于一些居住在原来较大面积的已退休的夫 妇来说,如果子女长大成人并且已经搬到他处居住, 老年夫妇可以将现有住房置换成面积较小的住房, 以大换小后获得的净收入用作老年日常开支,或者 投资一些风险小的产品来获得收益。
疗账户两个,其成员在中央公积金计划账户 内的数额达到最低规定后,可以提取部分积 蓄。
(1)老年人供养比例
❖ 1990年为1∶8(退休人员相当在职职工 的12.5%),这个比例随人口老龄化的进 程逐步提高,预计到2030年达到1∶2.2 (退休人员相当在职职工的45.5%)。
(2)最低水平规定
❖ 2003年最低数额要求被设定为80000新元, 逐步增加到2013年的120000新元。
(二)中央公积金帐户分类
❖ 参加中央公积金的成员都有三个账户: 普通帐户 特殊帐户 医疗帐户
1、普通帐户
Ordinary account
❖ 72.5%为普通帐户,可从中提款用于购房、
教育甚至个人投资。 按规定,成员可以用公积金的存款投资于股票
和证券,该股票和证券是中央公积金局经有关专 家推存且认为风险较低的,投资所得的红利和利 息计入本人账户,以作为养老基金,退休后才可 以使用。
第一节 新加坡养老保障制概述及历史沿革
一、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的建立
❖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 1953年通过公积金法案,1955年成立中央公积金 局并颁布了《中央公积金法》。1957年开始新加坡 政府正式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
❖ 建立中央公积金旨在为雇员在退休时或不能工作 时提供经济上的保险。
3.老年保障盾牌计划
❖ 主要针对新加坡的老年人口,目的在于对老 年群体提供额外的保障和长期收益。
❖ 其计划对象是需要长期照顾的新加坡老年人 口,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并帮助他 们支付因严重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引起的相 关费用支出。
老年保障盾牌计划(eldershield)内容
❖ 覆盖对象:除非个人选择退出,所有参与 CPF的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在年满40时都 自动纳入eldershield计划中。
(四)公积金存款利率
❖ 公积金存款的利率是由政府决定的。普通账户和 医疗账户的存款利率,都是新加坡四家主要的国内 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算术平均值。特别账户 的存款利率则稍高于这个名义利率,原因是这个账 户上的存款的期限较长。
❖ 55岁以下的会员可以动用普通账户中的存款进 行公积金局指定的投资。包括购置政府组屋、政府 批准的保险项目和投资项目、支付教育费用以及向 父母的退休账户进行填补性转移支付等。这些投资 都要通过中央公积金局指定的托管人来进行。托管 人的资格通过托管法的规定来决定。
❖ 6、CPF计划涉及的面非常广,是国 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一些重大经济政 策的补充。如通过公积金存款,增加储 蓄,推迟消费,控制通货膨胀等。
四、新加坡中央储备基金体制结构
(一)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筹资来源
❖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是政府、雇主和雇员共 同参与的强制性储蓄性保险。按公积金法规 定,凡工薪收入者,无论是公务员、职员, 都要参加中央公积金计划,向中央公积金局 (Central Provident Fund,简称CPF)按归定足额 缴纳公积金,连个体商贩也要参加该计划。 公积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
18 7 8 15 7 8 10.5 0 8 2.5 0 8.5
65岁以上 3.5 5
8.5
0 0 8.6
公积金缴交率
员工年龄 雇主替员工 员工自己缴 总缴交率
缴交率
交率
55岁以下 55~59
12% 6%
20% 10%
Hale Waihona Puke 32% 16%三个账户积累必须专项使用, 每个员工公积金积累最低需保8.2万新元
❖ 如果没有退休者没有达到最低数额要求,允 许个人使用自己财产来填补最低数额要求, 但最高不能超过最低数额的50%。
❖ 还有就是最低数额也可以通过配偶或子女的 中央储备基金补足。
(3)养老金替代率
❖ 一般人在退休时普通帐户的存款还能剩下 十分之一(相当工资的3%),加上一直专款 存储的特别帐户(相当工资的4%),其存款 的本息合计,可够支付15年的养老金,养老 金标准相当退休时工资的20%~40%。
❖ (3)倒按揭
5.社区、家庭和个人养老
❖ 居家养老 ❖ 日托养老 ❖ 机构养老
苏州模式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新加坡医疗保障
❖ 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 ❖ 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 俗称“3M” ❖ 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
1.保健储蓄计划
❖ 设立于1984年,是一项强制性的全国储蓄 计划,也是新加坡医保体系的基础。
排屋以及私人别墅 ❖ 新加坡民用住宅房地产市场主要由组屋和
商品房两部分组成;81%的居民住在组屋里。
1.公共住房计划
❖ 公共住房计划开始于1968年,个人可 以用中央储备金普通帐户中的储蓄 100%用于支付最初的20%首付款项, 然后还可以用于支付其余部分。不足 可以取得HDB贷款,然后使用对中央 储备基金月供来支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