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材-三七鉴赏
中药三七ppt 课件

02 中药三七的药理作用
止血作用
01
02
03
止血机制
三七中的皂甙成分能增加 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缩 短凝血时间,起到止血作 用。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各种内外出血, 如胃出血、肺结核咯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避免与抗凝药 物同时使用。
抗炎作用
抗炎机制
三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 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抑 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 炎症反应。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关节炎、胃炎、 肺炎等炎症性疾病。
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 进行。
抗肿瘤作用
抗肿瘤机制
三七中的多糖成分能增强机体免 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
。
临床应用
辅助治疗肝癌、肺癌、胃癌等多种 恶性肿瘤。
注意事项
不能替代放化疗,需在医生指导下 使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保护心血管机制
生态种植
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利用生物防治技 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合理采收与利用
制定采收计划,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科研支持
加强三七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 高产量和质量。
政策与法规保障
法律法规制定
政策扶持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三七的种植、采 收、加工和销售。
给予三七种植户政策扶持,如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等。
注意事项
三七中的皂甙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 血压,改善心肌缺血。
低血压患者慎用,避免与强心苷类药 物同时使用。
临床应用
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的辅 助治疗。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调节免疫机制
三七中的多糖成分能增强机体免 疫力,提高抵抗力。
三七:南国神草“金不换”

三七:南国神草“金不换”作者:叶勇来源:《中医健康养生》2017年第01期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
因其枝分三枝,叶为七片,故称为“三七”,又名田七,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
云南省文山州平坝镇是三七的道地产地,这里位于北纬23.5度,海拔1800米左右,北回归线从镇中心穿过——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环境以及合适的光照、湿度、温度、土壤酸碱度等一系列苛刻条件,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适合种植三七的地方,被国家确认为“中国三七之乡”,号称“三七花开的地方”。
三七的作用有哪些?中医认为,三七味甘,性微苦、温;归肝、胃、大肠经;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功效;主治多种血证,如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产后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
清代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描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皆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从现代药理来看,三七总皂苷是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能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心脑血流量的作用。
三七黄酮可以分离出槲皮素,具有祛痰、镇咳、平喘、降压、强心、增加冠脉流量、降血脂、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和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的作用。
三七中分离的三七多糖A和三七茎叶多糖,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另外,其中的三七素,具有非常好的止血作用,人参属的几种名贵中药均含有三七素,但以三七含量最高。
古今名医如何运用三七?明代李时珍对三七应用推广的功劳最大。
1587年,三七作为金疮药在云南士兵中秘密流传,功效如神。
李时珍研究后认为“此药近时出于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他把三七正式确认为一种金疮药,并把三七广泛推介给军队使用,加上它的止血效果神奇,很快在军队里面大举流行起来。
清代名医张锡纯善用三七治疗内、外、妇科等各种疾病。
张氏在治疗吐衄(编者注:即吐血、鼻出血)时,注重化瘀止血药的应用,首选三七,在他治疗吐衄16 个方中,有一半方运用了三七,且用之治疗胃脘痛疗效甚佳。
三七功效本草考证

三七功效本草考证三七,始载于明代《本草纲目》,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干燥的块根和根茎,又名田七、参三七、田三七、金不换。
作为一味常用的名贵中药,三七归止血药类,为云南白药的主要原料,而古往今来权威的药物书上记载的性味以及归经均无任何出入。
其功能有活血化瘀、定痛、消肿、止血等等,是化痰止血的代表性药物,因此也是治疗跌打损伤必备药。
本文主要探究其功效。
标签:三七功效本草考证活血化瘀【中圖分类号】S567.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218-01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早发现并投入使用的一种药用植物,三七一直都是我国治疗金疮的要药。
民间素有用三七来滋补的习俗,以作诸如当归、黄芪等补药的药效来用。
由于田七是要生长于海拔1800米的沟谷边岩石上,因此其产区极窄,因为资源少而显得其特别的珍贵。
而历代有关本草对三七类似植物的记载大体有3种,一种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又称竹节参或者竹节三七;另一种则是菊科植物菊叶三七,亦称土三七或水三七;还有一种是本文所讨论的,亦是最为常见的五加科植物三七。
除了古书上所记载的功效,三七的现代功效还有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调节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抗老防衰、保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
下面对三七的主要功效一一介绍。
1 三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早在《玉揪药解》中,便有记载说三七具有“和营止血,通脉行癖”的功效。
由于三七有着活血和养血的双向调节功能,如若长期服用三七粉还可以软化血管,并且促进血液循环。
研究证明,三七能够扩张血管,同时降低冠脉阻力,增大冠脉流量,增快冠脉的微循环,有效的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病。
在扩大营养性心肌血流量的时候,降低动脉压,减少工作量,明显缩小心肌的耗氧量,这方面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心绞痛及休克等症状。
而如今,三七及其制品已经开始颇为广泛的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2 三七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三七素有“止血神药”之称,其具有较强的止血功效,能够止血且不留瘀,因此对于出血兼有瘀滞者更为适宜,能够明显的缩短出血以及凝血时间。
三七又名田七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
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主要功效与医学功能---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以根、根状茎入药。
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是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花叶也能入药,当茶饮。
(1)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2)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三七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
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
”“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
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
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及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
历代药典对三七功效的记载《本草纲目新编》记载:“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
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于补气补血药中则更神。
盖此药得补而无沸腾之患,补红得此而有安静之休也。
”三七(常用药用部分)《玉揪药解》记载:三七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剑新血。
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伤,一切新血皆止。
”《本草汇言》记载:“三七味甘微苦,性平,无毒。
”《本草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
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
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医学衷中西录》记载:“三七,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未有觉温者。
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血衄要药。
常见中草药简介

常见中草药中文名称: 三七英文名称: Radix Notoginseng(拉);sanqi定义: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 的干燥根。
三七又名田七, 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 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 “人参补气第一, 三七补血第一, 味同而功亦等, 故称人参三七, 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 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 故名三七。
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枸杞(学名: Lycium chinense)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 高0.5-1米, 栽培时可达2米多。
国内外均有分布。
枸杞全身是宝,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 名天精草;夏采花, 名长生草;秋采子, 名枸杞子;冬采根, 名地骨皮”。
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 可食用或作枸杞茶。
现代研究, 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 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 枸杞还可用园林作绿篱栽植、树桩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拉丁学名: Foeniculum vulgare别名:怀香, 香丝菜小茴香是常用的调料, 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
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 使之重新添香, 故曰“茴香”。
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 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 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
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 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 促进消化液分泌, 增加胃肠蠕动, 排除积存的气体, 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 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中文名称: 甘草拉丁名称: Radix Glycyrrhizae(拉);liquorice root定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三七的功效、鉴别及应用

③三七药膳以治病、保健和强身为目的 食用一般膳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饥饿,维持生存,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和获得一种物质享受。服用一般药物的目的则是为了治疗疾病。而食用三七药膳, 除上述两个目的兼而有之外,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使有病者得到治疗,体弱 者得以增进健康,健康者得以更加强壮。
3、三七粉吃法 三七粉具有生熟之
五、食用食疗 1、食材挑选 三七分“春三七”
和冬三七”两种, 这 是以采收季节来区分 的,在结籽之前采收的 为春三七,结籽以后采 收的为冬三七。以春三 七的品质为佳,选择个 大。体重、色好、光滑、 坚实而不空泡者为最 好。冬三七改皱纹较多,质量次之。
2、三七药膳 三七药膳是药物与食物的有机结合。既有药物的治疗作用,又有食品的补养、 充饥作用。其主要特点: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强调药食同源,在辨证论治的 指导下,充发应用药物与食物的性味与功能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促进芭物与食物 的吸收、利用,以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的目的。 ①三七药膳以中医药的理论为基础,注重辨证论治煞费苦心食结合是中医 的传统疗法,为综合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七药膳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本草学理论, 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调整补养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人机的整 体,人现自然界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的阴阳应平衡,气血应调和,以保 证人体的健康。人类生活于自然界,禀受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应与自然界的气候、 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但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过度的劳累,精神压力太大,饮食 不节制等到诸多因素,很容易使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又不能自行恢复则产生 疾病。同样,生于大自然的各种动、植物也禀受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具有四气、 五味,与药品的药性一样,食物也具有食性。用食物、药物的偏性来调节人体的
三七的性能、主治、临床应用及用药注意事项

三七的性能、主治、临床应用及用药注意事
项
三七又叫田七、金不换等,是产于云南文山的一种五加科植物。
三七从根到花全株都可以入药,分为三七主根、三七花、剪口、筋条、三七绒根等,综合药用功效以三七主根为最好。
1、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
本品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三七既善止血,又善化瘀血。
用于各种瘀血证及出血性疾病,为血瘀出血及瘀血诸痛之要药。
2、三七的临床应用
①用于治疗各种内外出血证。
本品甘缓温通,其化瘀止血、止痛之功颇强。
本品常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治吐血、衄血、血痢、便血、血崩及产后出血过多,尤以有瘀者为宜。
“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
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其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
②用于治疗各种瘀血证及出血性疾病;
③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之瘀血肿痛,单用即效。
配伍血竭,增强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为外科消肿止痛的要药。
3、三七用药注意事项
本品一般不作煎剂用,常作为粉末用温开水送服或随汤药冲服。
散瘀耗血之弊,凡血虚或血证无瘀滞者,慎用。
用法;每次0. 6-3g(止血)或3-6g(治外伤、筋骨折伤等),1
日2次。
小量或中等量能止血、活瘀,用大量则破血。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
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查看精彩图册中文学名:三七拉丁学名: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别称:田七、金不换、铜皮铁骨、人参三七、盘龙七二名法:Panax Notoginseng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蔷薇亚纲目:伞形目科:五加科属:人参属种:三七分布区域:云南²文山、广西²梧州三七止血又活血三七又称田七,山漆、金不换、参三七、雪参等。
三七具有化淤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出血症、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
此外,三七还具有补虚强壮、补血生血之功,民间常用来治疗虚损劳伤、贫血等症。
既然三七是止血药,为什么又可活血和生血?这看上去似乎自相矛盾。
其实不然,三七兼具止血与散淤的功效。
从中医角度来说,痛是因为血淤,即血流不畅、淤滞,三七能活血、散淤,淤散而痛止。
另外,三七具有止血不留淤的特长,对出血兼有淤滞者尤为适宜。
三七的去淤作用非常强。
传说有一屠夫杀猪得一火盆猪血,因手被割伤,急取三七粉敷伤口。
匆忙中,一些三七粉洒落于正在凝结的猪血里。
不久,猪血尽化为血水。
因此,民间鉴别三七真伪的方法是,用凝血块作试验,能将凝血块化为血水的,才是真正的三七。
三七不仅常用于中医汤药治疗,其各种制剂、提取物在临床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著名的“云南白药”、“片仔癀”等药,就以三七为其主要成分。
用三七先分生、熟一般来讲,三七的用法分为内服和外用,既可生用,也可熟用。
散血止血、消肿止痛应服生三七;补血、补身则服熟三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地
《本草纲目》:“生广西南丹诸州番洞深山中”。 《植物名实图考》:“余闻田州至多,采以煨肉,盖 皆种生,非爵丼也,,。 《增订伪药条辨》:“原产广西镇安府,有野生与种 植之分”。 《药物出产辨》:“产广西田州为正地道”。 广西田州(即现在的广西田阳县)本为原产地,后移 植之云南文山。 1995年文山被国家命名为“三七之乡”。
三七性状
1、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 2、质坚实 3、顶端周围有瘤状突起 4、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
“铜皮铁骨狮子头”
— 20 —
三七性状
劣三七
— 21 —
三七性状
碎三七
打蜡三七
— 22 —
三七性状
小 个 三 七 组 合
— 23 —
三七功效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 咯 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 血,胸 腹刺痛,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1〜 3g。 外角适量。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伤科圣药
— 5—
历史
《本草纲目拾遗》
❖引《宦游笔记》:“三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中, 每茎上生 七叶,下生三根,故名三七。土人入山采 根曝干,色微黄, 形似白及,长而有节者,其味甘 而苦,颇类人参。人参补气 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味同而功亦等,故人并称曰人参三七 ,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 ❖引《识药辨伪》云:“人参三七,外皮青黄,内肉 青黑色, 名铜皮铁骨,此种坚重,味甘中带苦,出 右江土司,最为上 品。大如拳者治打伤,有起死回 生之功。价与黄金等。” ❖又有记载:竹节三七(竹节参)、野山漆(珠子 参)、藏 三七和佛手三七(手掌参)。
— 7—
生物特征及栽培
❖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 三七一般以种子育苗,一年后移栽,从播种到采收 需3年时间。由于三七年龄不同,形态、大小、质 量差异明显。 ❖ 三七生长发育年平均温度16-19° C。 ❖ 地域性明显。喜湿润,怕旱涝。 三七为多年生宿根作物,必须实施轮作。即栽种三七
的地,一般要间隔10年不能再栽培三七。
— 24 —
冻干三七
冻干三七是经过超低温真 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后的三七。 新鲜的三七经过挑选、清 洗、速冻保鲜,结构中形成冰 架,在真空环境中,冰直接升 华成水蒸气,达到脱水的目的。 经冻干技术处理过的三七可很 好的保留三七活性成分。
— 25 —
冻干三七
— 26 —
冻干三七
— 27 —
冻干三七
— 28 —
THANKS !
我司常用中药材——三七鉴赏
三七
— 2—
目 录
CONTENTS
一、三七的历史
二、三七的产地 三、三七的生物特征及栽培
四、三七的采收与加工
五、品质规格与鉴别 六、三七的功效
— 3—
三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的干燥根和 根茎。
— 4—
历史
❖始载于明代《本草纲目》。 :•【释名】山漆、金不换。(又名,田七、滇七、参三七) 时珍曰: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 云本 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 不 换,贵重之称也。 :•【发明】时珍曰: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 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滴者,随即嚼 烂,罨之即止; 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 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 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 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 药,故能治一 切血病,与骐竭、紫矿相同。
— 8—
整地与搭棚
— 9—
种子处理与播种
— 10 —
一年生三七苗
— 11 —
种苗移栽
— 12 —
摘花蕾与防病虫
— 13 —
果实处理与种子准备
— 14 —
三七晾晒
— 15 —
采收与加工
三七采收: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 根、支 根及根茎,干燥。 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秋季7-8月,开花前至花蕾期采收的习称“春七”; 采收红籽后1-2个月采挖,因留种植株开花结果 消耗大量营养物质,根部营养累积少,故成品痩小 皱缩,习称“冬七”。
— 16 —
采收与加工
春七(高档七)
冬七(低档七)
— 17 —
品质规格
三七头数是三七等级划分的重要依据,一般 头数越少质量越好,但不是绝对的。
三七头数简单的说就是三七的个数,以斤为
单位,一斤重量的三七有几个就是几头的,比如 说:一斤有20的三七头数就是20头的。
— 18 —
品质规格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