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

合集下载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赏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高中语文 文言文《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

高中语文 文言文《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

《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原文: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徒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

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译文: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

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

《李将军列传》复习文言知识整理(全面)

《李将军列传》复习文言知识整理(全面)

一、判断句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2、是必射雕者也 二、被动句 1、为虏所生得 2、士以此爱乐为用 3、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三、倒装句 1、定语后置句 ①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②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 2、状语后置句 ①固自辞于大将军 ②其合军出东道 ③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
四、省略句 1、尝从(文帝)行 2、见匈奴三人,与(之)战 3、汉下广(于)吏 4、广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于)蓝田南山中射 猎 5、从人(于)田间饮 6、广即请霸陵尉与(自己)俱 7、出(于)东道 8、毋令(之)当单于 9、大将军亦欲使敖与(自己)俱当单于 10、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于)东道 11、皆为(之)尽哀
21、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因为 22、(青)乃自以精兵走之 疾行,追击 稍微 23、东道少回远 24、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屯结行进 25、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改变 26、今乃一得当单于 才 27、以为李广老,数奇 运气不好 28、急诣部,如书 按照 29、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辞别 30、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逃跑 31、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委曲详情 32、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听审受质
1.广家世世受射。 译:李广家世代传授射箭之术。 2.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 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译: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 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 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 3.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 庶人。 译:于是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判决李 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按法应该斩首,经钱物赎 罪后,削职为民。 4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 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译: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转回逃走。李广说;“我 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 就全完了。

李将军列传文言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一、一词多义(实词)1.从: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从人田间饮(跟从)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动,带领)大军不知广所从,故弗从(接应)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参加;参与)故弗从/虽令不从(依顺;听信)2.用: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因为)士以此爱乐为用(使用、调遣)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凭借)3.数: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几)广数字请行(屡次)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数)4. 当:吏当广所失云多(判罪)为虏所生得,当斩(应当)大将军亦欲使傲与俱当单于(抵挡)5. 居:家居数岁(住)居无何(经过,指时间)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相处)6. 勒: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李将军列传》(统率)勒兵下令军中《魏公子列传》(约束,整顿)7. 致:得李广必生致之《李将军列传》(使……来,“招致”的引申)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表达)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魏公子列传》(招致)8. 阴: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李将军列传》(暗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阴暗)9. 走:乃自以精兵走之《李将军列传》(追逐)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逃跑)10. 没:中石没镞(陷入)是时广军几没(覆灭,消失)11. 辞:固自辞于大将军(告辞,告别)口不能道辞(言辞说话)12.中:中石没镞(射中)军中自是服其勇( 在某范围内 )13.可:行可数百里( 大约 )可伏兵 ( 可以 )14.发:发即应弦而倒( 发箭)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童年初能胜冠时) 15. 解:胡虏益解(通“懈” )匈奴军乃解去( 退去,退兵 )二、一词多义(虚词)1、且杀其骑且尽(将)虏多且尽(并且)且广年六十余矣(况且)2、为秦时为将(担任)赎为庶人(成为)为虏所生得(被)3、如如令子当高帝时(假使)急诣部,如书(按照)4、因因推堕儿(趁机)因引而入塞(于是)因问广、食其失道状(趁机)5、之大军不知广所之(去)得李广必生致之(代词,代李广)其李将军之谓也(助词,的)胡兵终怪之(代词)非在数十步之内(用于方位名词之前)6、乃良久,乃许之(才)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却,竟然)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7、而络而盛卧广(表修饰)而又迷失道(表转折,却)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表顺承)三、通假字1、尝从行:“尝”同“常”,经常2、广详死:“详”同“佯”,佯死3、与人居则画地为陈:“陈”通“阵”,阵势、军阵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通“幕”5、或失道:“或”通“惑”,迷惑6、南绝幕:“幕”同“漠”,沙漠7、至莫府:“莫”同“幕”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恳的样子9、汉军罢:“罢”同“疲”,疲惫10、广家世世受射:“受”通“授”,传授.11、然虏卒犯之:“卒”通“猝”,突然.12、胡虏益“解”同“懈”,松懈13、此言虽小,可以谕大:“谕”同“喻”,比喻四、古今异义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以为前将军古义:省略“之”,把它当做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古义:乡下人广暂腾古义:霎时以为李广老,数奇古义:命运不好长史封书古义:文书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古义:确实信任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古义: 详情、实情今义: 弯曲后韩将军徙右北平古义:调任今义: 迁移复得其余军古义:他的余下的今义:其他的虽其子孙他人学者古义: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其善射亦天性也古义:天赋今义: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有白马将出护其军古义:监督今义:保护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古义:回头今义:归还知与不知古义:不认识今义:不知道五、词类活用1、名作动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阵”布阵)鞭马南驰数十里(用鞭抽打)后大将军(落后)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名作动,向前行进)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名作动,交给)2、名作状络而盛卧广(用网)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在夜里)鞭马南驰数十里(向南)尝夜从一骑出(在晚上)尝夜从一骑出(使…从)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向南)从人田间饮(名作状,在田间)3、形容词作名词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紧急情况)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事情的原委、复杂的情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迂回绕远的路)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大道理)4、意动用法胡兵终怪之(以…为奇怪)5、使动用法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跟从)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使…坚定)络而盛卧广(使…卧)尝夜从一骑出(使…跟从)败韩将军(使…败,引申为“打败”)止广宿亭下(使…止,引申为扣留)6、形作动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靠近)六、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2、是必射雕者也(二)、被动句1、为虏所生得2、士以此爱乐为用3、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三)、倒装句1、定语后置句①中贵人将骑数十纵②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2、状语后置句①固自辞于大将军②其合军出东道③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3、宾语前置句①其李将军之谓语也?(四)、省略句1、尝从(文帝)行2、见匈奴三人,与(之)战3、汉下广(于)吏4、广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于)蓝田南山中射猎5、从人(于)田间饮6、广即请霸陵尉与(自己)俱7、出(于)东道8、毋令(之)当单于9、大将军亦欲使敖与(自己)俱当单于10、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于)东道11、皆为(之)尽哀七、难句翻译1、广家世世受射.译:李广家世代传授射箭之术.2、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译: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3、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译:于是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按法应该斩首,经钱物赎罪后,削职为民.4.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译: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5.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译: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几干骑兵.他们看见李广,认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6.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译: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左右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于是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7.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译:李广当时受伤生病,匈奴骑兵就把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用网兜盛着使李广躺(在上面).8.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止广宿亭下.译:转眼间,李广在家已闲居数年,李广家和已故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居在蓝田,常到南山中打猎.曾在一天夜里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让李广停宿在霸陵亭下.9.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译: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里的一块石头,认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射中了石头,箭头都射进去了,过去一看,原来是石头.10、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整理整理: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李华富一、一词多义(实词)1.从: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从人田间饮(跟从)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动,带领)大军不知广所从,故弗从(接应)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参加;参与)故弗从/虽令不从(依顺;听信)2.用: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因为)士以此爱乐为用(使用、调遣)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凭借)3.数: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几)广数字请行(屡次)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数)4. 当:吏当广所失云多(判罪)为虏所生得,当斩(应当)大将军亦欲使傲与俱当单于(抵挡)5. 居:家居数岁(住)居无何(经过,指时间)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相处)6. 勒: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李将军列传》(统率)勒兵下令军中《魏公子列传》(约束,整顿)7. 致:得李广必生致之《李将军列传》(使……来,“招致”的引申)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表达)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魏公子列传》(招致)8. 阴: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李将军列传》(暗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阴暗)9. 走:乃自以精兵走之《李将军列传》(追逐)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逃跑)10. 没:中石没镞(陷入)是时广军几没(覆灭,消失)11. 辞:固自辞于大将军(告辞,告别)不能道辞(言辞说话)12.中:中石没镞(射中)军中自是服其勇( 在某范围内 )13.可:行可数百里( 大约 )可伏兵 (可以)14.发:发即应弦而倒( 发箭)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童年初能胜冠时)15. 解:胡虏益解(通“懈” )匈奴军乃解去( 退去,退兵 )二、一词多义(虚词)且杀其骑且尽(将)虏多且尽(并且)且广年六十余矣(况且)为秦时为将(担任)赎为庶人(成为)为虏所生得(被)如如令子当高帝时(假使)急诣部,如书(按照)因因推堕儿(趁机)因引而入塞(于是)因问广、食其失道状(趁机)之大军不知广所之(去)得李广必生致之(代词,代李广)其李将军之谓也(助词,的)胡兵终怪之(代词)非在数十步之内(用于方位名词之前)乃良久,乃许之(才)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却,竟然)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而络而盛卧广(表修饰)而又迷失道(表转折,却)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表顺承)三、通假字1、尝从行:“尝”同“常”,经常2、广详死:“详”同“佯”,佯死3、与人居则画地为陈:“陈”通“阵”,阵势、军阵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通“幕”5、或失道:“或”通“惑”,迷惑6、南绝幕:“幕”同“漠”,沙漠7、至莫府:“莫”同“幕”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恳的样子9、汉军罢:“罢”同“疲”,疲惫10、广家世世受射:“受”通“授”,传授。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史记·李将军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篇传。

载于《史记》。

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位悲剧英雄的形象。

下⾯是分享的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史记·李将军列传》原⽂ 作者:司马迁 李将军⼴者,陇西成纪⼈也。

其先⽈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丹者也。

故槐⾥,徙成纪。

⼴家世世受射。

孝⽂帝⼗四年,匈奴⼤⼊萧关,⽽⼴以良家⼦从军击胡,⽤善骑射,杀⾸虏多,为汉中郎。

⼴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百⽯。

尝从⾏,有所旻陷折关及格猛兽,⽽⽂帝⽈:“惜乎,⼦不遇时!如令⼦当⾼帝时,万户侯岂⾜道哉!” 及孝景初⽴,⼴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下。

以梁王授⼴将军印,还,赏不⾏。

徙为上⾕太守,匈奴⽇以合战。

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李⼴才⽓,天下⽆双,⾃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於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後⼴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

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战为名。

匈奴⼤⼊上郡,天⼦使中贵⼈从⼴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将骑数⼗纵,见匈奴三⼈,与战。

三⼈还射,伤中贵⼈,杀其骑且尽。

中贵⼈⾛⼴。

⼴⽈:“是必射雕者也。

”⼴乃遂从百骑往驰三⼈。

三⼈亡马步⾏,⾏数⼗⾥。

⼴令其骑张左右翼,⽽⼴⾝⾃射彼三⼈者,杀其⼆⼈,⽣得⼀⼈,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以为诱骑,皆惊,上⼭陈。

⼴之百骑皆⼤恐,欲驰还⾛。

⼴⽈:“吾去⼤军数⼗⾥,今如此以百骑⾛,匈奴追射我⽴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军诱,必不敢击我。

”⼴令诸骑⽈:“前!”前未到匈奴陈⼆⾥所,⽌,令⽈:“皆下马解鞍!”其骑⽈:“虏多且近,即有急,柰何?”⼴⽈:“彼虏以我为⾛,今皆解鞍以⽰不⾛,⽤坚其意。

”於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马将出护其兵,李⼴上马与⼗馀骑饹射杀胡⽩马将,⽽复还⾄其骑中,解鞍,令⼠皆纵马卧。

《李将军列传》翻译及注释

《李将军列传》翻译及注释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固自辞于大将军 或失道 南绝幕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下自成蹊
素:平素 络:网 暂:霎时 行取:一边跑一边拿 没:陷入 辄:总是 见:看见 度:推测 异:分开 阵:阵势 解:通“懈”,松懈 益:更加 直贯:一直穿过 数:多次 徙:调开 阴:私下,暗地里 辞:不接受 或:通“惑”,迷惑 幕:沙漠 曲折:委屈详细 蹊:小路
受:传习 生致:活捉押送前往 睨:斜眼看 南:向南 居:驻扎 镞:箭头 将:率领 急:逼近 率:军令 圜:通“圆” 益:更加 会:碰上 是:此 罢:通“疲”,疲惫 少:稍稍 当:抵挡 诫:警告,告诫 固:坚决,坚持 遁:逃跑 遗:送 传:经传
单于素闻广贤 络而盛卧广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广行取胡儿弓 中石没镞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见敌急 度不中不发 异道 广为圜阵外向 胡虏益解 益治军 直贯胡骑 广数自请行
《李将军列传》注 释
广家世世受射 得李广必生致之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鞭马南驰数十里 广居右北平 中石没镞 广之将兵 见敌急 诸将多中首虏率 广为圜阵外向 胡虏益解 会日暮 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汉军罢 东道少回远 今乃一得当单于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固自辞于大将军 单于遁走
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曰
广家世世受射 得李广必生致之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鞭马南驰数十里 广居右北平 中石没镞 广之将兵 见敌急 诸将多中首虏率 广为圜阵外向 胡虏益解 会日暮 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汉军罢 东道少回远 今乃一得当单于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固自辞于大将军 单于遁走
译文
原文
译文
原文
译文
原文
译文
原文
译文
原文
译文
原文

李将军列传词句整理教程文件

李将军列传词句整理教程文件

李将军列传词句整理《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汇总一、通假字汉军罢:通“疲”,疲惫。

军亡导,或失道:通“无”。

通“惑”。

南绝幕:通“漠”,沙漠。

广家世世受射:通“授”,传授,这指学习。

胡虏益解:通“懈”,这里指进攻的势头有所减弱。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通“喻”,比喻。

诸将多中首虏率:通“律”,军令。

二、词类活用络而盛卧广:名词作状语,用绳子结成的网。

南绝幕:向南。

鞭马南驰数十里:用鞭子抽打;向南。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靠近。

后大将军:后于,比……后到。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大道理。

三、一词多义自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亲自。

军中自是服其勇也:从。

固自辞于大将军:亲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然。

因因推堕儿:趁势。

因引而入塞:于是。

因问广、食其失道状:趁势。

因复更射之:于是。

数鞭马南驰数十里:几。

避之数岁非在数十步之内行可数百里杀数人广数自请行:多次,屡次。

数奇:命运的定数。

复复得其余军:又因复更射之:再。

终不能复入石矣:再。

广复为后将军:又复力战:再。

与饮食与士共之:和。

胡虏易与耳:对付。

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给。

乃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就。

军士乃安:才。

良久乃许之:才。

乃自以精兵走之:就。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竟;却。

今乃一得当单于:才。

乃我自失道:是。

引因引而入塞:带领。

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带领。

遂引刀自刭:拿,拔。

虽虽令不从:即使。

此言虽小:虽然。

将诸将多中首虏率:将领。

广复为后将军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带领。

中见草中石:中间。

中石没镞:射中。

度不中不发:射中。

诸将多中首虏率:符合。

没中石没镞:陷入。

是时广军几没:覆灭。

且汉矢且尽:将。

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况且。

且广年六十余矣:况且。

发广乃令士持满毋发:发射。

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头发。

急见敌急:及,指敌人逼近。

胡急击之:猛烈。

急诣部:急速。

益胡虏益解:渐渐。

益治军:更加。

解胡虏益解匈奴军乃解去:解围。

罢汉军罢:通“疲”,疲惫。

罢归: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2)吏当广所失亡多()(3)辄分其麾下()
(4)广讷口少言()
(5)以为李广老,数奇()(6)意甚愠怒而就部()(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8)遂引刀自刭()
(9)悛悛如鄙人()(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二、重点实词解释
1.广家世世受射。

受:
2.用善射杀首虏多。

用:首:虏:
3.有所冲陷折关。

冲陷:
折关:
4.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将:纵:
5.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

身自:
6.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所:
7.即有急,奈何?即:
8.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终:
9.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就:舍止:
10.破败广军,生得广。

生得:
11.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暂:
12.吏当广所失亡多,当:失亡:
13.何乃故也。

何乃:
14.广亦竟射杀之。

竟:
15.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
16.其射,见敌急。

急:
17.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用此:
18、南绝幕。

绝:
19、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谢:
20、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对簿:21:秩八百石。

秩:
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勒:
成语:对簿公堂:
三、通假字
1、尝从行
2汉军罢3、上山陈
4、广详死
5.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6、军亡导,或失道
7、南绝幕
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9广家世世受射
10.胡虏益解
11.然虏卒犯之
12.此言虽小,可以谕大
四、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用坚其意
呵止广
止广宿亭下
2.意动用法
胡兵终怪之
3.名词活用为动词
上山陈
络而盛卧广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止广宿亭下
4.名词作状语
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

南绝幕
鞭马南驰数十里
尝夜从一骑出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后大将军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即有急,奈何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
五、古今异义词
1.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古义:;今义:有学问的人
六、一词多义
1.为
秦时为将
赎为庶人
为虏所生得
2.如
如令子当高帝时
急诣部,
如书
七、虚词积累
1.以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今如此以百骑走
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
今皆解鞍以示不走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
广以卫尉为将军
以故得脱
2.乃
良久,乃许之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3.之
大军不知广所之
得李广必生致之
其李将军之谓也
4.于
固自辞于大将军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5.因
因推堕儿
因引而入塞
因问广、食其失道状
6、且
杀其骑且尽
虏多且尽
且广年六十余矣
八、特殊句式
1.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逐得
燕太子丹者也/是必射雕者也/果匈
奴射雕者也
2.
为虏所生得/ 其将兵数困辱/ 其射
猛兽亦为所伤云/ 士以此爱乐为
用彼其忠实心诚(确实)信(信任)于
士大夫也
3.
其李将军之谓也
4.
见匈奴三人,与(之)战/使大军
伏(于)马邑旁谷/领属(于)护
军将军置广(于)两马间/广即请
霸陵尉与(之)俱/无老壮皆为(之)
垂涕皆为(之)尽哀
八、重点句子翻译。

短句:
1、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2、胡兵终怪之。

3、大军不知广所之。

4、为虏所生得,当斩。

长句: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2、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专以射为戏,竟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3、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5、于是至汉,汉下广吏。

吏当广
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
为庶人。

6\”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
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
所欲。

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
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
子军曲折。

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
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广曰:“诸校
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吾今自上
簿。

”、
8、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
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9、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
谓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
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


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纪不大
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
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
言,下自成蹊”。

意寓桃李有芬芳的花朵、
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
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
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

比喻一个人做了
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


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
挚,就会深得人心。

只要真诚、忠实,
就能感动别人。

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
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
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
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
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
一定的纲纪的缘故。

“世家”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

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
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

从西周的大封
建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
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
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


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是一
种例外。

孔子虽非王侯,但却是传承三
代文化的宗主,更何况汉武帝时儒学独
尊,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将之列入“世
家”也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


于陈涉,不但是首先起义亡秦的领导者,
且是三代以来以平民起兵而反残暴统治
的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
的。

司马迁将之列入“世家”,把他的功
业和汤放桀,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
相比,将他写成为震撼暴秦帝国统治、
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反映了作者
进步的历史观。

“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
各种历史人物的。

列传”记载(名人,士,
平民)的事迹。

有单传,有合传,有类
传。

单传是一人一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