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农业的变化真大

合集下载

北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34.农业的变化真大

北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34.农业的变化真大
不舍,又一步三回头地向前挪步。还没进入那段林荫道,一群群远飞的鸟儿们,从头顶划过。沉浸在那处荷田的心思还没苏醒,瞬速被她们的一阵叽哩哇啦唤出知觉。哇!只 见她们兴奋地飞落在一树一树高高的枝丫上,有的叮咚!有的喳喳喳!有的嘟噜,嘟噜!有的咕咕咕——咕!还有快感的布谷,布谷!远远地还夹杂着稀疏的蝉鸣,这简直就是鸟 的天堂。她们那么惬意,在这片生态的天地里纵情放荡,欢愉着属于她们的明媚时光。鸟儿们也有灵性,也有人类温情的流露。我不时抬头,放慢脚步,生怕惊扰她们,让她们多 待一会。也许她们来自遥远的北方,海岛,崇山峻岭,或是来自宽阔的草原。说不定还会来自贝加尔湖畔,来自天山一角。她们的到来,许是对南疆北国的相互传递,许是对家乡 的深情眷念,或是来为乡亲们送一份她那绵薄的问候,夏忙啊!父老乡亲们!一群群时而高空翱翔,时而低落树梢,时而单飞,时而群翼。像嫦娥奔月,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像 假小子,吵闹一阵,又和好如初,涟漪丛生。谁又不为她们贪念,为她们祈祷,你们也是生命,要多多安详啊。生态为她们营造了安乐窝,为她们留下了不舍的醇天然元素。然而, 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酷吧机器人 /special/kubajiqirenwap.html 。 对于这一类原因,建议平时多跟读正确的材料,例如各种新闻广播(news broadcast),来达 到纠正发音和练习听力的双重效果。此外,在平时做练习时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发音与标准发音有出入的词记下来并强化训练,以后不再有类似错误(mistakes)。英语词汇量
练习时多搜集此类听得懂但写不出的词,进行强化训练(training). 不知不觉中,那轮红日缓缓地从遥远的东方地坪线上冉冉升起。似乎那天,我真的赶早了,赶在红日升起之前。真的要好好领略红日东升的全程。那个东方遥远么?不,她就
在家乡湖——严西湖的对岸,这是自古以来不曾改变的方向。那个东方,那个太阳升起的一角,是一片叠翠峰峦的山岚。那山顶,山尾从山,南望山,石门峰,九峰山,直至那个山尾。那个山尾,叫花山。花山是什么时候命名,不得而知。就是这道连绵起伏的山岚,把武汉的武昌地区,分 为了南北两面。我的家乡地处北面。最为欣慰的是那座湖,山水相依,天晴,湖光山色。清晨的那一角,那一面,那一方,浓雾,轻雾,薄雾,不断变换,太阳就在她的笼罩下, 时而露个笑脸,时而躲在里面,羞答答,时而朦胧,又时而喷薄。大地就在清晨的朦胧中逐见天光。缭绕的雾霭,布满山顶,山脚,湖面,还有那座新建的高矗的花山新城。在这 夏日的早晨,山朦胧,湖朦胧,城也朦胧。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可以晴朗疏疏,蓝天白云,可以乌云密布,暴雨滂沱,我却赶上了雾霾飞跃时。那边与我的村庄遥遥相望。听说, 那座花山新城,就是冲着靠山,依水而建。就是因为她特殊的地理环境,引来众多开发商,看中这处风水宝地,让众多子民过上天堂般的日子。仅仅建城十多年,满楼居民,满街 绿荫,满空啼鸣。用佳苑,怡园,丰轩来形容,都不为过。我是她的对岸,此时,我也站在夏雾缭绕的西头,咱们都在布满烟霞的晨曦中漫步,又相互瞭望。虽然一湖之隔,但也 属于我的家乡,是不可分割的亲家。

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第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

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第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

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第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
在教本课前,我对教案作了较为详细的设计,其中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当讲解员,试着讲讲文中4幅图。

第一幅是“我"和讲解员阿姨站在袁隆平照片前的图片,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读读第二小节,告诉学生等会要学着图中的阿姨来介绍“图中图”,指名读,自由读以后,我为了能让学生说得更精彩,就补充了一个材料。

我说“袁隆平爷爷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一样大……”然后我就让学生上来当讲解员了。

学生一上来,开口就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袁隆平爷爷曾做过一个梦……”把我的话部分复述了,而课文里的句子一点也没涉及。

再指名一个来说,结果也差不多。

显然学生没有转化好角色,还是从模仿老师的角度去讲。

虽然后来师范该怎样讲,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事后想想,这是老师急于求成造成的。

我要是换一种方法,就能取得皆大欢喜的效果。

1.自由读第二小节,2.划出哪些句子是介绍图中图的,3对这幅图中图,你还想了解什么。

在这环节把我的补充材料出示。

这样分三步走,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课文内容,再让他们扮演角色,估计学生就能当个优秀的讲解员了。

看来,有些教学环节不能省就是不能省,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二年级语文上册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备课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年级语文上册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备课农业的变化真大

旗城学校小学部和谐教学法备课二年级学科语文第(1、2)课时主备教师孟祥蕊参与教师贾静静岳友红有朋王弢李晓萌刘萌何良赛课题(内容) 34、农业的变化真大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农业有了哪些大变化,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3.培养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词。

会认14个生字。

2.了解农业的巨大变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读中感悟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1、出示单元知识树:2、导人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吗?在棉花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没有土也能让植物生长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农业科技成就的课文。

学完了你就知道了。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

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

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凭借拼音,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3.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形。

4.看看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然后用序号标明。

5.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农业科技成就。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一)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

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3、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

回答,读相应的课文1.认读8个生字和8个生词。

4.重点指导:厂、产、农、纺、织二)、引导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1)第1自然段讲了些什么?(告诉我们观看展览的时间、地点)(2)“兴致勃勃”说明了什么?(3)指名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l)指导朗读。

(2)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讲的是什么科技成就吗?(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4.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4.农业的变化真大

农业的定义
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进行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的经济活动。
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是食品生产的基础,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过去与现在的农业
1
现代农业发展的变化
2
现代农业引入机械化和科技创新,提高了生 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过去的农业方式
过去,农业主要依靠人工劳动和简单工具, 生产效率较低。
农业的现代技术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改变了过去人工劳动的方式,提高了生 产效率。
农业科技的创新
现代农业借助科技创新,如遗传改良和农药使用, 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农业对社会
粮食供应
农业保障了人类的粮食供应,维持 社会稳定。
就业机会
农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 农村经济发展。
技术创新
农业推动了科技创新,为其他行业 带来了发展机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4. 农业的变化真大
这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34节课,我们将了解农业的巨大变化,并掌握农业 发展的重要历程。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农业的变化真大
课程编号
第34课
学习目标
1 了解农业的变化
掌握过去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巨传统方式发展到现代科技的历史过程。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第34课 农业的变化真大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第34课 农业的变化真大试题及答案

34 农业的变化真大轻松起步聪明树1 我会认,我会写。

2 比一比,再组词。

3 词语充值卡,补充完整。

()致勃勃引()注()()学()术()()茁壮()()盛开()()飘香4 照样子组词。

例:支(一支)——枝(树枝)方()——_______()只()——_______()出()——_______()5 我教小猫钓鱼(连线)。

智慧果1 我喜欢读句子,还会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我们去植树,山坡上的校旗引人注目....。

引人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连跳三级。

3 我能写出画线词语的反义词。

(1)我们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先进——(落后)(2)农业的变化真大。

( )——( )(3)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 )——( )4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袁隆平爷爷研究出了( )水稻良种,立了大功。

(2)彩色棉花主要有( )、( )、( )等不同颜色。

(3)农村的变化真大,是因为有了( )的科学技术。

快乐提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狗医生让猴子化验员给动物验血。

病人真多呀!蜘蛛、蜗牛、小虾、蚯蚓……全都来了。

猴子化验员把他们的血抽了出来放在一根根玻璃管里。

花狗医生来看化验结果,可玻璃管上一个名字也没有。

原来猴子忘了,他急得哭起来。

花狗说:“别急,青绿色是蜘蛛的血,淡蓝色是蜗牛的血,青色是小虾的血,玫瑰红是蚯蚓的血。

”猴子听了,细心地在玻璃管上写上名字,并说:“今后,我一定要认真。

”第一站我能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

第二站蜘蛛的血是色_______,蜗牛的血是色_______,小虾的血是_______,蚯蚓的血是_______。

第三站我觉得猴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5篇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5篇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1《农业的变化真大》一、教学目标1、能认读“农、技”等14个生字,会写“厂、产”等8个生字。

2、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农业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育同学宠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识字教学朗读文章,了解身边科学学问。

三、教具预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生字词卡片四、当前预备收集有关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学问。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我国的各项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了有关农业变化的有关学问,现在谁来介绍介绍?3、同学介绍农业的变化。

是啊,农业的变化真大,都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34课。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同学自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4、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认读。

三、学习课文,了解农业的变化。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二)同学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 水稻之父——袁隆平2、袁隆平爷爷立了什么大功?3、你还知道袁隆平爷爷的哪些事迹?4、指导朗读第2节(夸奖、骄傲的语气)。

(四)自学第3-5自然段。

要求:自读课文3-5节,然后小组说说我在展览馆里还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1、思考争辩①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仍旧百花盛开,瓜果飘香?“百花盛开”、“瓜果飘香”是什么意思?②“彩色棉花”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③为什么不用泥土,植物靠水也能长得格外健壮?“格外健壮”是什么意思?2、小组派代表汇报沟通学习结果。

3、师相机放课件。

说说你还了解“大棚”的哪些学问以及“彩色棉花”和“无土栽培”的哪些学问?4、指导朗读3-5节。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1、为什么农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2、齐读第6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试题同步练习-34 农业的变化真大(1)

人教版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试题同步练习-34 农业的变化真大(1)

农业的变化真大一、我会送音节回家。

lónɡ zhuó ní pénɡ kònɡ yù zhì yuán育制袁控泥棚茁隆二、我会写出拼音的汉字朋友。

nónɡ yè shēnɡ chǎn kē jì fǎnɡ zhī三、我会用组词的方法区分它们。

立( ) 个( ) 枝( ) 织( ) 厂( ) 农( ) 产( ) 介( ) 技( ) 识( ) 场( ) 衣(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把它送到合适的句子中去。

引人______ 百花______ ______勃勃 ______飘香1. 在展览馆里,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最_________。

2.我_________地来到展览馆,观看农业科技成就展。

3.一种新型的大棚,能准确控制温、湿度和光照,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_________、 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是我国“杂交水稻之父”。

2.我国用世界上百分之( )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 )以上的人口。

3.彩色棉花在吐絮时就有( )、( )、( )等不同颜色。

六、把下面的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

千万别忘了加标点符号哦!真大农业的技术科学有了先进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三、略四、1. 袁隆平 2.七二十二 3.红黄绿五、引人注目百花盛开兴致勃勃瓜果飘香1.引人注目2.兴致勃勃3.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六、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1《农业的变化真大》一、教学目标1、能认读“农、技”等14个生字,会写“厂、产”等8个生字。

2、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农业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识字教学朗读文章,了解身边科学知识。

三、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生字词卡片四、当前准备收集有关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项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了有关农业变化的有关知识,现在谁来介绍介绍?3、学生介绍农业的变化。

是啊,农业的变化真大,都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4课。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4、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认读。

三、学习课文,了解农业的变化。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二)学生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 水稻之父——袁隆平2、袁隆平爷爷立了什么大功?3、你还知道袁隆平爷爷的哪些事迹?4、指导朗读第2节(夸奖、自豪的语气)。

(四)自学第3-5自然段。

要求:自读课文3-5节,然后小组说说我在展览馆里还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1、思考讨论①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仍然百花盛开,瓜果飘香?“百花盛开”、“瓜果飘香”是什么意思?②“彩色棉花”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③为什么不用泥土,植物靠水也能长得十分茁壮?“十分茁壮”是什么意思?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学习结果。

3、师相机放课件。

说说你还了解“大棚”的哪些知识以及“彩色棉花”和“无土栽培”的哪些知识?4、指导朗读3-5节。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1、为什么农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2、齐读第6自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学目标:1、结合字音,熟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了解本课科学知识,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本课科学知识,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展示资料,引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现在不用为吃穿发愁,只想怎样吃得更好、穿得更亮。

可是你们知道你们的爷爷辈以前是怎样生活的吗?可是现在我们的生活却有这么大的变化,这是什么起的作用?
2、出示课题。

二、结合字音,初读课文。

1、出示字音,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注意正音。

2、学生自读课文,划出难点。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朗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如:兴致勃勃,引导:当妈妈带你们到野外去玩时,你们的心情怎样?高兴还可以用四个字词语来表示兴致勃勃,让学生试着用该词语来说一句话。

(2)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段。

(1)教师介绍我国国土面积与人口在全球的比例,引发学生思考:比例失调给我国哪些方面带来的影响最大。

教师谈谈五六十年代人们生活的因难。

(2)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介绍“袁隆平”其人其事。

他对我们中共中华民族生存的伟大贡献。

(3)请同学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朗读该段,理解词语“引人主目”,用这个成语来说一句话,加深理解。

3、学习第三、四段。

(1)同学们,到了冬季,为什么市场上还有那么多的新鲜水果与蔬菜呢?许多春夏的菜到了冬天还能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2)引导看图,结合课文,了解这种大棚的作用。

理解了反季节菜、水果出现的科学合理性。

(3)教师出示“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图。

让学生通过画面理解成语,加深对大棚种植的了解。

(4)(出示五、六十年代人们衣着的图画)学生看看当时的服装色彩与我们现在的差异。

(5)自读第四段,找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谈谈感想。

4、学习第五、六段。

(1)同学们,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大家听说过不需要泥土,却能长得很好的植物吗?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生长的特点,提出疑问。

(3)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疑问,老师加以启发引导。

这种“水”可不是普通的水。

理解词语“十分茁壮”,可画一棵发育、生长不良的树苗,再画一棵十分挺拔的树,进行区别。

(4)同学们,你们在自然博物馆里看了这么多有趣的事,你们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5)齐读: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自然博物馆里参观了许多农业新成课。

这都是靠什么才取得的变化呢?谈谈自己对了解了先进科学技术后,心中的梦想。

五、作业布置:朗读课文,向家长介绍一下农业新成课。

板书设计: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立大功
大棚模型百花开
彩色棉花织出五彩布
无土栽培长得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流利、通顺地朗读课文,带看好奇与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

2、掌握生字的书写规则,分析并识记字形,能多说几个词语。

3、通过朗读与理解,识记本课重点词语,为将来运用于说话、写话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规则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与理解,识记本课重点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在没有拼音的辅助下直接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比一比,谁读得更通顺、更有感情。

二、识记生字字形
1、掌握生字字音,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自学,观察分析字形,用自己的办法来识记生字。

3、交流体会,教师引导。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科、技、纺、织,共同分析字形。

(2)这些生字都是由哪些熟字加部首的?教师出示一道例题:禾+斗=科。

让学生将另三个字也这样分一分。

(3)给这些字组词,结合生活,多说几个。

(4)学生分析“厂、产、介、农”。

首先从字音、字义上区别:厂与产。

(5)介:编顺口溜:个字脚下加一撇。

(6)农:与“衣”进行字形欧分。

(7)看老师范写,再书空,描红。

教师巡视指导。

三、读读记记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结合部分图画,再次直观感知。

3、能用这些词语,简单地说一两句话。

四、复习巩固
1、做“音”与“字”交朋友的游戏,加强识记。

2、给生字口头说几个词语。

朗读本课六个重点词语。

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累积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