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刷镀镍刷镀工艺

合集下载

刷镀工艺流程

刷镀工艺流程

刷镀工艺流程一、引言刷镀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用于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金属镀层,以提高其耐腐蚀性、美观性和机械性能。

本文将介绍刷镀工艺的流程和步骤。

二、准备工作1.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作为镀层材料,如铜、镍、铬等。

2. 表面处理:确保待镀物表面干净、光滑,去除油污、氧化物和其他杂质。

三、刷镀工艺流程1. 清洗:将待镀物浸泡在清洗液中,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清洗液的选择应根据待镀物的材料和表面特性来确定。

2. 酸洗:使用酸性溶液进行酸洗,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

酸洗的时间和温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以避免过度腐蚀。

3. 洗净:将酸洗后的待镀物进行充分的清洗,去除残留的酸性溶液。

4. 镀液准备:根据所需的镀层材料选择相应的镀液,并按照配方准确地配置镀液。

镀液的配方应根据待镀物的要求和所需镀层的性能来确定。

5. 刷涂:将待镀物浸入镀液中,使用刷子均匀地涂抹在物体表面。

刷涂的速度和力度应适当,以确保涂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6. 镀层形成:在刷涂后,金属离子在物体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金属镀层。

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取决于刷涂的质量和时间。

7. 清洗:将镀液残留物彻底清洗,以防止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8.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镀层进行抛光、打磨等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光洁度和光泽度。

9. 检验:对镀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厚度、附着力、耐腐蚀性等指标的测试。

10. 包装:将镀层物品进行包装,以保护镀层不受损坏。

四、注意事项1. 操作环境:刷镀工艺需要在洁净的操作环境中进行,以避免杂质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2. 操作安全: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化学品。

3. 操作技巧:掌握刷涂的速度、力度和角度,以确保涂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4. 镀液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镀液的成分和性能,及时补充和更换镀液,以保证镀层质量的稳定性。

五、结论刷镀工艺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技巧,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均匀、耐腐蚀的金属镀层。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流程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流程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流程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流程电镀锌镍合金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保护金属材料,防止其氧化腐蚀,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下面将介绍电镀锌镍合金的工艺流程。

首先,对要进行电镀的金属材料进行处理,包括清洗、除油和去污。

清洗过程主要是使用清洗溶液来去除金属表面的污垢和杂质,保证金属表面的干净和光洁。

然后,使用除油剂将金属表面的油脂进行清除,以便能够更好地与电镀液接触。

最后,使用去污剂进行精细清洗,以确保金属表面的纯净。

接下来的步骤是镀液的配制。

镀液是电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包括各种化学药品和金属离子。

首先,根据需要的电镀厚度和金属比例,确定好金属离子的配比。

然后,将化学药品和水进行混合,通过搅拌或者加热等方式进行均匀混合。

在配制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和PH值,以确保镀液的稳定性。

接下来是电镀工艺的实施。

将经过处理的金属材料放入电解槽中,并通过电源施加电流,使金属离子在金属材料表面析出形成镀层。

在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电流的大小和时间,以确保金属镀层的均匀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测电镀液的浓度和PH值,以及镀层的质量和厚度,以便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和进行维护。

最后,完成电镀后的金属材料进行后处理。

先将镀层进行清洗,去除可能残留在镀层上的电解液和杂质。

然后,进行镀层的干燥,可以通过自然风干或者加热干燥的方式进行。

最后,进行镀层的检验,包括厚度、硬度和结晶度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总的来说,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流程包括材料处理、镀液配制、电镀实施和后处理等步骤。

通过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参数和质量标准,可以得到良好的电镀效果,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适用于各种工业应用。

电刷镀技术简介

电刷镀技术简介

三、电刷镀技术的应用

(1)修复:恢复磨损和几何精度。如曲轴、缸套、液压柱 塞等零部件的磨损、擦伤的修复,模具的修复和防护。 (2)改善零部件的表面性能和表面装饰,如新品刷镀金、 银、铜、镍等保护层,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光 亮度,工艺品装饰。 (3)获得某些特需的功能性表面。如高温抗氧化性,减小 接触面的滑动摩擦,提高零件的防腐性能和电触点的电气 性能,改善模具的脱模性,改善摩擦的匹配性能,增加导 电、导磁性能。如精密电器、印刷电路板的接插件、高压 开关及其他工件镀镍、镀锡、镀铜、镀镍钨、镀金、银、 钴液等。
§2电刷镀电源及附件

一、电刷镀电源 电刷镀电源是由强电输出、 安培小时计、过载保护三大部 分组成。强电输出部分的作用 是把220V的交流电变为0~30V 连续可调的脉动直流电,用以 刷镀工件;安培小时计的作用 是记录电刷镀过程中所消耗的 电量,从而控制镀层的厚度; 过载保护部分的作用是防止刷 镀电流过载,一旦超载时能迅 速切断主电路,以保护设备和 工件不受损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刷镀涂镀笔
电刷镀镀笔的基本结 构与形状如图所示。 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刷 镀的需要可分为外圆 镀笔、内孔镀笔、平 面镀笔、旋转镀笔和 微型镀笔。镀笔和阳 极的尺寸是依据被镀 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而 定。

三、阳极材料


1、石墨阳极(图2-3) 应用不溶性 材料做阳极是现代刷镀技术的重要特 点,这些不溶性材料多数是由经过专 门提纯,除去了大量金属杂质的高密 度石墨制成的。这种石墨纯度高、结 构细腻且均匀、导电性好、耐高温电 解浸蚀。但石墨阳极经过长期使用后, 特别是在高压、大电流密度下使用, 表面也会被腐蚀。因此,在制作阳极 度材料时常常在石墨表面涂上一层酚 醛树脂胶,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并 防止污染镀液。 2、铂铱合金阳极 在需要用小尺寸的 阳极时,由于石墨强度低而容易断, 所以可用铂铱合金来制作。合金中铂 铱的含量分别为90%和10%。这种材 料的阳极,一般是在填补凹坑、斑点、 密而深的划伤沟槽,以及在装饰品上 镀金、银等场合下使用。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是一种抛光过的表面处理方法,它是在表面覆盖一层由锌、镍和其他金属(如铜)元素组成的合金,从而获得耐腐蚀、耐磨、耐摩擦性能优异的表面。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是以电镀为基础,先将物料放入电镀槽中,通过电解技术将锌、镍及其他金属元素转化为氧化物,然后在物料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电镀膜。

这种电镀膜称为锌镍合金。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的优点是表面硬度好,耐磨,耐腐蚀性能强,反应性能优异,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不易变色,美观大方,可以抗腐蚀、抗振动、抗温度变化,可以承受一定的电压和电流。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的流程分为三步:
1.首先,将物料放入电镀槽中,加入锌、镍及其他元素的电解溶液,并用电解设备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此时物料上会形成一层电镀膜,即锌镍合金。

2.然后,将电镀膜进行抛光处理,以去除表面锈蚀,使表面光洁,并减少锈斑和杂质沉积的可能性。

3.最后,将抛光后的电镀膜进行烤漆处理,以保护表面,增加表面耐腐蚀、耐磨、耐摩擦性能,并使表面美观大方。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也有其缺点,例如表面光洁度和细节较差、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等。

此外,电镀锌镍合金工艺还存在一定的毒性风险,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以避免毒性风险的发生。

总之,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是一种用于表面覆盖耐腐蚀、耐磨、耐摩擦性能优异的膜的工艺,它的优点是表面硬度好,耐磨,耐腐蚀性能强,反应性能优异,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不易变色,美观大方,可以抗腐蚀、抗振动、抗温度变化,可以承受一定的电压和电流;缺点是表面光洁度和细节较差、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等,还存在毒性风险,因此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以避免毒性风险的发生。

电镀镍铜镍工艺原理

电镀镍铜镍工艺原理

电镀镍铜镍工艺原理
电镀镍铜镍工艺是一种将镍、铜和镍依次沉积在基材表面的
电化学处理方法。

其工艺原理如下:
1.基材准备:将需要进行电镀的基材进行清洁和去除表面杂质,以确保电镀层的附着力和均匀度。

2.阳极和阴极:在电解槽中,将镍、铜和镍的阳极和阴极分
别放置好。

镍阳极负责镍的沉积,铜阳极负责铜的沉积,而镍
阴极则用于铜层和镍层之间的中间层沉积。

3.电解液:电解液是电镀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镍的沉积
一般使用含有镍离子的镍盐溶液,铜的沉积则使用含铜离子的
铜盐溶液,而镍层和铜层之间的中间层沉积则需要在电解液中
加入能产生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化合物。

4.电流:通过外部电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稳定的电流。

阳极溶解并释放阳极离子,而阴极上的金属离子则在电解液中
还原并沉积在基材表面。

5.沉积顺序:根据所需的镀层结构,首先在基材表面沉积一
层镍层,然后在其上沉积一层铜层,最后再沉积一层镍层。


样的沉积顺序可以提高镀层的附着力和防腐性能。

6.控制参数:在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一些参数,如电流密度、温度、pH值等,以确保沉积层的质量和均匀度。

7.后处理:完成电镀后,将基材从电解槽中取出,并进行清洗、烘干和加工处理,以得到最终的电镀产品。

电镀镍铜镍工艺通过控制电流和使用不同的阳极和电解液,可以实现在基材表面沉积不同组成比例的镍、铜和镍层,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常用金属材料表面电刷镀工艺

常用金属材料表面电刷镀工艺

去,此时零件接电源正极,电压18V〜25V,相对运动速度为100mm/s〜130mm/s。

7、清水冲洗。

8、镀底层,最好选用特殊镍溶液,零件接电源负极,先不通电用镀笔蘸特殊镍擦拭零件表面3s〜5s,然后用18V电压下冲镀3s〜5s,再降至12V,在相对运动速度100mm/s〜200mm/s下镀gm〜2^m即可。

如果不用特殊镍打底,也可直接刷中性镍、碱铜、锌等镀液。

9、清水冲洗。

10、镀工作层,可根据零件的表面要求,选择合适的镀液。

快速镍能快速恢复尺寸,并能提高表面的耐磨性。

操作时工件接电源的负极,电压8V〜14V,相对运动速度为80mm/s〜130mm/s。

碱铜镀层可起防渗碳、渗氮作用,也可快速恢复尺寸。

镀铜时,电压为10V〜14V,相对运动速度为130mm/s〜160mm/s。

11、清水冲洗。

12、吹干表面并涂防护油。

四、在中碳钢及中碳合金钢上电刷镀工艺1 、表面上有较严重的锈蚀应先用钢丝刷,纱布或机加工方法去掉,较厚的油污用棉纱擦净,然后用有机溶剂擦洗。

2、用1号电净液精除油。

零件接电源负极,工作电压10V〜14V,相对运动速度为60mm/s〜100mm/s, 时间15s 〜30s,应尽量短,油除净为止。

清水冲洗,冲洗后表面湿润性要好,不挂水珠。

3、用2号活化液活化。

零件接电源正极,电压8V〜12V,相对运动速度为100mm/s〜130mm/s,时间30s 〜60s,出现黑灰色为正常,用水冲洗,冲洗后表面呈暗灰色或黑灰色。

4、用3号活化液活化,除去表面碳黑层。

零件接电源正极,电压18V〜25V,相对运动速度为100mm/s〜130mm/s,至表面呈银灰色,用清水彻底冲洗掉碳黑脏物和残留液。

5、镀底层,用特殊镍溶液镀底层,零件接电源负极,先不通电用镀笔蘸特殊镍擦拭零件表面3s〜5s, 然后用18V电压下冲镀3s〜5s,再降至12V,在相对运动速度100mm/s〜200mm/s下镀gm〜2^m即可。

电刷镀工艺过程

电刷镀工艺过程

电刷镀工艺过程电刷镀一般工艺过程主要包括镀前预处理、镀件刷镀和镀后处理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几道工序。

操作过程中,每道工序完毕后需立即将镀件冲洗干净。

1.镀前预处理(1)表面整修待镀件的表面必须平滑,故镀件表面存在的毛刺、锥度、不圆度和疲劳层,都要用切削机床精工修理,或用砂布、金相砂纸打磨,以获得正确的几何形状和暴露出基体金属的正常组织,一般修整后的镀件表面粗糙度在5μm以下。

对于镀件表面的腐蚀凹坑和划伤部位,可用油石、细锉、指状或片段状砂轮进行开槽修形,使腐蚀坑和划痕与基体表面呈圆滑过渡。

通常修形后的凹坑宽度为原腐蚀凹坑宽度的两倍以上。

对于狭而深的划伤部位应适当加宽,使镀笔可以接触沟槽、凹坑底部。

(2)表面清理表面清理是指采用化学及机械的方法对镀件表面的油污、锈斑等进行清理。

当镀件表面有大量油污时,先用汽油、煤油、丙酮或乙醇等有机溶剂去除绝大部分油污,然后再用化学脱脂溶液除去残留油污,并用清水洗净。

若表面有较厚的锈蚀物可用砂布打磨、钢丝刷刷除或喷砂处理。

对于表面所沾油污和锈斑很少的镀件,不必采用上述处理方法而直接用电净法和活化法清除油污和锈斑。

(3)电净处理电净处理就是槽镀工艺中的电解脱脂。

刷镀中对任何基体金属都用同一种脱脂溶液,只是不同的基体金属所要求的电压和脱脂时间不一样。

电净时一般采用正向电流(镀件接负极),对有色金属和对氢脆特别敏感的超高强度钢,采用反向电流(镀件接正极)。

电净后的表面应无油迹,对水润湿良好,不挂水珠。

(4)活化处理活化处理用以去除镀件在脱脂后可能形成的氧化膜并使镀件表面受到轻微刻蚀而呈现出金属的结晶组织,确保金属离子能在新鲜的基体表面还原并与基体牢固结合,形成结合强度良好的镀层。

活化时,一般采用阳极活化(镀笔接负极)。

2.镀件刷镀(1)刷镀底层由于刷镀层在不同金属上结合强度不同,有些刷镀层不能直接沉积在钢铁上,故针对一些特殊镀种要先刷镀一层底层作为过渡,厚度一般为0.001mm一0.01mm。

电刷镀

电刷镀
2、工艺简单,操作灵活,不需要镀的部位不要用很多的材料保护。 3、操作过程中,阴极与阳极有相对运动,故允许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它比槽镀使用的电流密度大几倍到几 十倍。 4、镀液中金属离子含量高,所以镀积速度快(比槽镀快5倍~10倍)。 5、溶液种类多,应用范围广。已有一百多种不同用途的溶液,适用于各个行业不同的需要。 6、溶液性能稳定,使用时不需要化验和调整;无毒,对环境污染小;不燃、不爆,储存、运输方便。 7、配有专用除油和除锈的电解溶液,所以表面预处理效果好,镀层质量高,结合强度大。
工作电压8V~15V 相对运动速度60mm/s~130mm/s 电源极性正接(高强度钢除外)
这是一种与1号电净液性能相似的除油溶液。无色透明,pH=13,冻点为-10℃,可长期存放。0号电净液的 除油效果比1号电净液要好,尤其适用于铸铁等组织疏松材料。操作工艺规范为:
工作电压8V~15V 相对运动速度60mm~130mm电源极性正接
相对运动速度100mm/s~160mm/s电源极性反接
1、镍的性质和用途
在表面镀覆技术中,镍是应用最广泛的镀层。尤其在机械零件修复和强化零件表面用得最多。这是因为镍镀 层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镍镀层在真空中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变色。镍有很强的钝化能力, 能够迅速地生成一层很薄的钝化膜,所以在常温下能很好地抵抗大气、碱和某些酸的腐蚀。例如:镍在有机酸中 很稳定,在浓硝酸中处于钝化状态,在硫酸和盐酸中溶解缓慢,但易溶于稀硝酸中。
1、碱性铜的性能、用途与工艺规范
碱铜溶液呈蓝紫色,pH=9.2~9.8,金属铜含量为62g/L,密度1.14g/cm3,镀层硬度HB250。镀液沉积速度 快,腐蚀性小,最常用作快速恢复尺寸层和填补沟槽;特别适用于铝、铸铁或锌等难镀材料上镀覆;在钢件上镀 覆时,最好先用特殊镍打底,以便获得更高的结合力。镀层组织细密,厚度在0.01mm时,就有良好的防渗碳、防 渗氮能力。其工艺规范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镁合金表面电刷镀纳米复合镀层制备及力学行为(参考)
一、镁合金预处理
镁合金试样预处理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砂纸机械(湿)打磨与抛光将40mm×40mm×2mm或20mm×20mm×3mm的镁合金试样用抛光
机打磨或用300#,600#,1500# SiC砂纸从粗到细进行人工打磨直至表面光亮平滑,水洗。

2、超声波除油采用丙酮溶液,将镁合金工件连同溶液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室温清洗10min,此处可以将试样放进盛有丙酮溶液的烧杯中,然后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
3、碱洗除油脂将试样取出用自来水清洗三遍,采用碱性溶液作进一步脱脂处理。

碱性溶液组分
举例如下:氢氧化钠:50 g/L, 磷酸钠Na3PO4 12H2O:10 g/L, 余量为水,在温度:65℃~75℃条件下碱洗8~10min。

加热建议用电阻加热;
4、酸洗以及活化将试样取出用自来水清洗三遍再用蒸馏水清洗后,放入酸洗活化液中进行酸洗、
活化处理。

酸性浸蚀:200g/L磷酸+1g/L氟化钾(CrO3:125g/L,HNO3(70%V/V):100ml/L),室温,时间10s;活化:375mL/L HF(40%),室温,时间10min。

两步骤间水洗
5、化学镀镍
用天平将硫酸镍、次亚磷酸钠、醋酸钠、氟化氢铵称出,用塑料量筒将氢氟酸量出,用去离子水将硫酸镍、次亚磷酸钠、醋酸钠、氟化氢铵溶解,再加入氢氟酸。

配方比为:15 g/L硫酸镍,14 g/L 次亚磷酸钠,13 g/L醋酸钠,12ml/L氢氟酸(40%V/V),8 g/L氟化氢铵,稳定剂(硫脲):1mg/L,用氨水滴定化学镀液,使其PH值为6.4。

配置完镀液后,用真空过滤器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

温度为80~90℃,镀槽采用1000ml烧杯,时间为1小时。

(建议采用200ml烧杯,时间20~30分钟)上述过程间隔应尽量小,所以碱洗或化学镀前应事先加热好;
二.粉体的预处理(复合粉体处理)
CNT的纯化:首先在6mol/L HCl (或浓硝酸中140℃回流处理6~8h)回流并在空气中于500℃加热45min,后在混合酸(98%浓硫酸和98%浓硝酸的体积比3:1)中超声分散/机械搅拌4~10h,后用(稀释的NaOH水溶液、NaCl水溶液及)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如120℃烘干一晚上)备用。

HAP的预处理:首先把HAP粉体用蒸馏水润湿,然后用滤纸过滤。

在过滤时先用无水酒精清洗五次,除去有机杂质;然后再用蒸馏水清洗多次,除去可溶性杂质离子,从而得到纯净的HAP粉体;
制备复合粉体:(1)将一定量的纳米碳管置于烧杯中,用玻璃棒压碎较大的团聚体;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无水乙醇,加入烧杯中;
(3)超声分散1h可得到分散良好的碳纳米管分散体系(如果仍有大量絮状团聚,再加入一定量无水乙醇,并继续分散);
(4)称取相应比例的羟基磷灰石粉体加入烧杯中,然后超声分散1h,可得到比较稳定的均匀分散体系;
(5)将上述体系进行抽滤,洗涤、干燥即得复合粉体。

三.镍钴镀液的配制
镍钴镀液配方:硫酸镍:300g/L,氯化镍:40g/L,硼酸:35g/L,硫酸钴:5g/L,十二烷基硫酸钠:0.3~0.5g/L,糖精钠:2g/L,1,4丁炔二醇:0.35g/L。

用电子秤按量称取硫酸镍及硫酸钴,在烧杯中溶解;硼酸在90℃溶解,合并两种溶液,使体积不大于烧杯额定体积的四分之三;用稀盐酸或氨水调节镀液的pH值到3.5~4,搅拌2小时。

四.复合镀液的配制
1、将上述处理过的碳纳米管及HAP复合粉体与少量镍钴镀液混合,机械或电磁或超声搅拌30min,形成纳米复合粉体糊状液;
2、将上述糊状复合镀液与已经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SO3Na:300~500mg/L,)的镍钴镀液相混合,添加镀液至规定体积400ml。

3、对复合镀液进行机械搅拌和超声搅拌各30~60mins(先后次序)或机械超声搅拌1小时(室温~55℃)后得到纳米复合镀液,同时控制镀液的pH值:3.5~4。

四、复合电刷镀过程
镀层制备的溶液为镍钴镀液和加入0.1~0.5g/L 纳米碳管和5~8g/L的HAP复合粉体。

刷镀设备为智能型直流/脉冲电刷镀电源,纳米粉体分散处理用机械搅拌器/超声波仪器。

镀层厚度控制在100±10μm之间。

刷镀与化学镀间隔尽量短,所以在化学镀时需要同时进行复合镀液的配制及机械搅拌加超声分散,尽量保证两者能同时完成,这样可以减少时间间隔。

超声分散过程中会产生超声空化作用,所以要对镀液进行温度检测,建议,每次超声不超过3min,超声进行中或过后进行温度测量,以防镀液温度过高。

将经过预处理及打底的试样取出,用蒸馏水清洗三遍后吹干后待镀,用镀笔蘸取纳米复合电刷镀液进行电刷镀,其操作参数如下:温度:50±5℃,刷镀时间:15~30min, 镀复合镀层的电压为7v~8v, 镀笔运动速度为:一般为10~12m/min,(太快时不利于纳米粒子沉积,而太慢时由于局部发热而引起镀层发黑,此处容易引起镀层发黑,所以根据具体操作进行调整刷镀速度以及电压,保证镀层光亮),刷镀过程中,需保证镀液的温度稳定,所以用加热包进行保温。

镀笔阳极:采用可溶纯Ni板,尺寸和形状根据待镀工件的面积和形状决定,在其一面加工一个螺纹孔,以连接镀笔,清洗干净后包上1~3层涤纶棉套;阴极:待镀镁合金预处理及打底试样。

施镀过程中,对镀液进行间歇机械/磁力/超声搅拌(如电刷镀时磁力/机械搅拌为间歇式搅拌,搅拌10~30s, 静止1~3min, 转速为(40~200r/min)或在使用中一直保持机械+超声搅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