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硝联产生产工艺原理及
MVR制盐

MVR制盐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介绍MVR 制盐工艺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制盐工艺之一,主要原理是利用电、机械、蒸汽等作为动力,通过压缩机,将低压的二次蒸汽加压提高压力后,供蒸发罐重新使用。
应用 MVR 节能技术使得制盐热源为二次蒸汽潜热的反复利用,提高了蒸汽的热经济,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还节约了锅炉房、循环水系统的运行费用和占地面积,节省了大量的循环冷却水,减少了废气、废渣、废水的排放量,完全符合我国盐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政策规划,属于绿色环保技术和装置,符合我国能源、环保的基本国策,能够达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
一、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国外MVR制盐技术,建成了100 万t /a 的盐硝联产装置。
该装置的顺利投产使得 MVR 制盐工艺被众多制盐企业关注。
中盐金坛公司盐硝联产工艺采用的是 MVR 工艺流程,净化后的精制卤水经多级预热器加热后依次进入热压罐、节能装置和制盐蒸发罐。
制盐含硝母液再经预热器加热后进入制硝蒸发罐,充分结晶后母液经节能装置,转至制盐蒸发罐再结晶。
热压罐和制盐蒸发罐产生的盐浆进入离心机脱水后,通过皮带输送装置输送至包装车间,至码头装船。
同样,制硝罐排硝浆进入离心机脱水,干燥后通过皮带输送装置输送至硝包装机包装入库。
MVR 制盐部分,只有开车时使用部分生蒸汽,正常运行后不使用生蒸汽,热压罐产生的二次汽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再次作为热压罐加热卤水的热源。
制盐部分主要依靠电能将二次蒸汽再利用,母液回收部分是以生蒸汽为热源,与盐硝联产装置一样,利用大气冷凝器将末效罐二次汽通过冷凝水瞬间冷凝形成真空。
各效的蒸汽压力和温度自动分配并逐效降低,卤水的沸点亦逐效降低,从而使卤水在不同的压力和对应温度条件下蒸发、结晶。
MVR 比多效真空蒸发工艺有明显节能效果,其节能比率大于25% ,符合我国节能降耗的政策。
根据我国汽、电折标煤的换算值,将以上两种工艺能耗进行比较,见表 1。
NaCI-Na2SO4-H2O体系中热循环法硝盐联产工艺分析

Cy c l i n g Me t h o d i n Na CI - Na 2 S O4 - H2 0 S y s t e m
Su g a n g ’ P e n g S a i j u n
f 1 J i a n g s u Yi n z h u C h e m i c M I n d u s t r y C o . , L t d J i a n g s u 2 C h i n a Z h o n g q i n g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 , L t d B e i j i n g 1 0 0 0 9 4 )
关键 词 : 热 循 环 法硝 盐联 产 ; 无 闪蒸 工 艺 ; 多效 蒸 发 制 硝 制 盐
中 图分 类 号 : T S 3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0 3 3 5 ( 2 0 1 3 ) 0 2 — 0 0 0 1 — 0 4
An a l y s i s o n Co - Pr o d u c t i o n o f S a l t a n d S o d i u m S u l f a t e P r o c e s s wi t h Th e r ma l
Vo l 4
. 釜 4…
C H 耋 I N A W 星 E L L A 蓥 N D R O C K S 基 A L T
■I ■ ■ ■ ■ ■ ■ ■ ■ _
N a C l — N a 2 S O 4 - H 2 0体 系中热循环法硝盐 联产工艺分析
苏 刚 . 彭赛 军
Ab s t r a c t :T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o r i n g i n l a a n d e x i s t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s a l t a n d s o d i u m s u l f a t e s e p a r a t i o n i n Na C 1 — — Na 2 S 0 4 — — H2 0 s y s t e m, a n d p r o p o s e s s o m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i mp r o v e d p r o c e s s t o t h e c o l l e a g u e s a s r e f e r e n c e . Ke y wo r d s :C o —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s lt a a n d s o d i u m s u l f a t e wi t h t h e r ma l c y c l i n g me t h o d ,n o l f a s h p r o c e s s ,s lt a a n d s o d i u m s u l f a t e ma n u f a c t u i r n g wi t h mu l t i p l e e f f e c t s e v a p o r a t i Na C 1 - Na 2 ¥ 04 - H2 0 体 系中热循 环法硝 盐联 产 工艺分析
盐硝联产可行性研究报告

盐硝联产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盐硝联产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
盐硝联产是指在硝酸生产过程中利用食盐产生盐酸的副产物,从而实现多种产品的联产。
本报告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多个方面对盐硝联产进行分析。
2. 市场需求分析盐硝联产的最终产品有盐酸和硝酸两种,这两种化学品在多个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需求。
盐酸被广泛用于制药、冶金、化肥和橡胶工业等,而硝酸则被用于制造肥料、爆炸物和化学产品等。
根据对市场的调研和预测,未来几年内这些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因此盐硝联产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3. 技术可行性分析盐硝联产的核心技术是在硝酸生产过程中将食盐转化为盐酸。
这个过程需要借助于适当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
目前已经存在多种盐硝联产的技术路线,包括热力法、电解法和氯碱法等。
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得到验证,可以实现高效的盐硝联产。
4. 经济可行性分析在经济可行性分析中,我们将考虑盐硝联产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收益预测。
针对投资成本,我们需要考虑建设盐硝联产设施所需要的设备、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
运营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能源消耗和人工维护成本等。
收益预测则基于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价等因素进行分析。
经过对经济可行性的分析,我们发现盐硝联产具备较高的利润潜力。
根据预测,盐硝联产项目在两年内即可收回投资,并获得可观的盈利。
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盐硝联产是一项具有可行性的项目。
5. 风险评估在盐硝联产项目中,存在一些风险需要考虑。
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
市场风险指的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产品销售不畅。
技术风险涉及到盐硝联产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能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政策风险则包括相关政府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可能对盐硝联产项目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我们建议在实施盐硝联产项目之前,进行风险评估和规避措施的制定。
通过有效的市场预测、技术管理和政策跟踪,可以降低盐硝联产项目的风险。
制盐工艺课件

转鼓直径
438/500 mm
推料次数
40-80 times/min
最大工作转速
2000 r/min
工作油压
2 MPa
油泵电机功率
11-22 kw
处理量
10-20 t/h
主电机功率
33-55 kw
外形尺寸
3600X1420X2078 mm
重量
PPT学习4交4流00 kg
27
离心机工作原理
通过转鼓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不均匀混合物中的固 相、液相分离。
10
常用的饱和蒸汽、压力温度对应值
表压力(MPa) 0.10 0.14 0.18 0.20 0.24 0.28 0.30
温度(℃) 119.62 125.46 130.55 132.88 137.18 141.09 142.90
PPT学习交流
11
.真空制盐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
• 真空蒸发首先发源于制糖工业,1887年约瑟夫.M. 邓肯在美国将单效蒸发用于制盐,1899年美国建 成了世界第一套多效真空制盐设备,我国的真空 制盐创始人为肖家干。1940年试制成功“灶用制盐 真空机”1941年8月14日又安装真空机一台,真空 锅一口,日产盐5.1吨,1958年有吴鹿华等人在青 岛设计建成一套标准型四效真空制盐设备。
PPT学习交流
3
一、盐的性质、用途、种类
• (一)盐的性质
• 1、盐:酸与碱中和的产物,由金属离子(包括铵 根离子)与非金属离子构成。
• 2、氯化钠:分子量58.443,化学式NaCL,离子
型化合物。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熔点为801 ℃,
沸点为1413 ℃,相对密度为2.165,堆积密度0.7-
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在盐硝联产中的应用

盐业与化工
Journal of Salt and Chemical Industry
33
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在盐硝联产中的应用
陈留平, 赵营峰 ( 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 常州 213200 )
摘 要: 文章简单介绍了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 并通过多效真空蒸发
蒸 发加母液回收工艺 , 在产盐的同时得到无水芒硝
收稿日期: 2012 - 03 - 13 作者简介: 陈留平( 1967 —) , 男, 江苏金坛人, 主要从事盐化工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 联系方式: 13961175739
2008 : 68.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石原料生产过程的 [ 2] 杨建新, .北 徐成, 王如松.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应用[M] 能耗过大, 从而导致电石法整体能耗水平上升 , 对于 聚氯乙烯产品而言今后要大力发展能耗较低的乙烯 法, 逐步降低电石法生产出的聚氯乙烯产品比例 , 这 样有助于聚氯乙烯产品的节能降耗工作 。
制盐加母液回收与单级机械热压缩制盐加母液回收两种制盐工艺的比较 , 分析了机械热压缩 制盐加母液回收制盐工艺的优点 , 进行了能耗对比, 得出了 MVR 制盐工艺能够节约能耗 25% 以上的结论, 此工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关键词: 机械蒸汽再压缩; 制盐; 盐硝联产; 艺硝型卤水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6850 ( 2012 ) 07 - 0033 - 04 中图分类号:TQ125. 1
蒸汽压缩系统主要是由压缩机、 洗汽塔及减温 洗汽装置组成。 蒸汽压缩机: 蒸汽在蒸汽压缩机 TC - 210 中提升压力, 压缩 蒸汽在较高温度下冷凝。蒸汽的饱和温度高于在蒸 发系统 EV - 210 里循环的浆液温度, 因此料液被压 HE - 212 壳 缩蒸汽加热。蒸汽在加热室 HE - 211 、 层冷凝。部分二次汽用预热器 HE - 215 预热卤水。 蒸汽洗涤器:
盐硝联产生产工艺原理及

5.1.蒸发量的调整
为适应原料浓度的变化,需调整盐系统与硝系统之间 的蒸发比,即调整进入 I 效,IV效和硝蒸发器的加热蒸 汽量。 盐硝联产装置在 I效及硝蒸发器前设置了蒸汽喷射泵, 对二次蒸汽进行压缩,这对降低汽耗有明显作用,但由于 喷射泵的流体力学及热力学特性,给系统蒸发量的调整带 来了困难。 在原料卤水浓度发生变化时,可采取下面方法对蒸发 量进行调整:
盐硝联产工艺流程是根据NaCl-NaSO4-H2O体系中 NaCl和Na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确定的,因而 其关键的中间物料组成的控制要求很严格。影响这些 参数最主要的原因是原料卤水的浓度(NaCl,NaSO4) 及盐硝比。 如卤水浓度高于设计值,盐硝比低于设计值,而 蒸发系统的蒸发水量不变,则III效母液中的Na2SO4浓 度将高于设计值,导致Na2SO4的提前析出,即在预热器 2或IV效中析出。前者可能引起预热器加热管及物料管 道的结垢甚至堵塞,后者由于盐硝共析使产品质量恶 化,收率降低。 而当卤水浓度低于设计值时,则可能导致NaCl的 析出后移,在硝蒸发器中盐硝共析。
盐硝系统间蒸发比 2.5 2 1.5 1 0.5 0 10 12 14 盐硝比 16 18 NaCl 23% NaCl 24% NaCl 25%
要由盐硝比决定,图3给出了盐系统
图3 盐硝系统间蒸发比与盐硝比的关系
4.2. 原料卤水浓度及盐硝比与析盐量的关系
卤水浓度越高,单位卤水 中盐的析出量越大。其中,硫 酸钠全部在硝蒸发器内析出, 而氯化钠的析出分两部分,即 在盐系统(I -III效)析出盐 及在硝系统(IV效)析出盐。 盐系统与硝系统间NaCl的析出 量之比由卤水的盐硝比决定 (见图4)。 随卤水中盐硝比的增大, 盐硝系统间的NaCl析出量之比 增大,且呈直线关系,即盐系 统(I -III效)析出盐量增大, 而硝系统(IV效)析出盐量减 小。
浅析热法老卤盐硝联产工艺盐质波动原因与预防措施

± 升
+ , 一 d Q 卤水流量 ,
d 导 流 管 直 径 , 上 = / 沉 直 径 大 致 在 9米 , 一 升 23 U 降, 高
度 一 般 略 小 于 直 径 在 8米 左 右 , 部 为 锥 形 , 于 排 底 利
杂 质 , 过 这 样 两 级 澄 清 , 清 效 果 才 会 较 好 , 杂 经 澄 将
sl t wt m te q o,hs a e pooe ei pc f rcs prm treuai r tem jr at s, as gtef cu- uf e i ohr i rti pp r rpss h at oes aa ee r l o a a c r cui uta a h lu t m op g tn e h of o n h l
t n An ls sa e s mma z d S s t r v e q ai fs l a d e h n e t e e o o c b n f ft e e tr r e . i . ay e r u o i r e O a o i o e t u t o at n n a c c n mi e e to ne p s s mp h l y h i h i
摘
要: 通过 对 热 法 老 卤盐 硝 联 产 盐 质 波 动 所 形 成 的 原 因进 行 阐 述 , 出 了该 装 置 生 产 工 艺调 控 上 的 影 响 提
是 导 致 盐 质 波 动 的 重要 因 素 , 对 此 进 行 系统 的 分 析 归 纳 总 结 , 并 以达 到 提 高该 装 置 盐质 的 目的 , 而 更好 的提 高 从 企业经济效益。
P o e sf r C0 p 0 u t n o a ta d S d u u f t t o h r r c s o 一 r d ci fS l n o i m S l e wi M t e 0 a h
盐硝联产生产工艺原理及原理(硫酸钠氯化钠)

盐硝系统间 NaCl 析出量比
2.5
2
1.5
1
0.5
0
10
12
14
16
18
盐硝比
图4 盐硝系统NaCl间析出量与盐硝比的关系
4.3. 原料卤水浓度对循环液量的影响
3.2. IV效母液(循环液) IV效母液4b的组成应根据使NaCl在IV效中尽可能
多的析出,而IV效母液在通过预热器2后Na2SO4达 到或接近饱和但不析出的原则来确定。
3.3.硝蒸发器母液 硝蒸发器母液Xb的组成以保证在硝蒸发器内
Na2SO4尽可能多的析出,而NaCL不析出为依据。
4.原料卤水浓度及盐硝比对蒸发系统的影响
而当卤水浓度低于设计值时,则可能导致NaCl的 析出后移,在硝蒸发器中盐硝共析。
为便于分析讨论,将蒸发系统分为两大部分:I 至III效称为 “盐系统”, IV效、闪发器及硝蒸发器称为“硝系统”。
4.1.卤水浓度及盐硝比对蒸发水量的影响
整个蒸发系统的总蒸发水量随 卤水浓度的升高而减小,但盐系统 与硝系统之间的蒸发水量的分配主 要由盐硝比决定,图3给出了盐系统 与硝系统间的蒸发比与卤水盐硝比 之间的关系。由图可见,盐硝系统 间蒸发比随卤水盐硝比的增大而上 升,即当卤水中NaCl浓度一定, Na2SO4浓度上升时,盐系统的蒸发 水量减少而硝系统的蒸发水量增大。
系中盐Na硝C联l和产N工aS艺O流4的程溶是解根度据随N温aC度l-的N变a化SO规4-律H确2定O体的, 因而其关键的中间物料组成的控制要求很严格。影响 这些参数最主要的原因是原料卤水的浓度(NaCl, NaSO4)及盐硝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
3.2. IV效母液(循环液) IV效母液4b的组成应根据使NaCl在IV效中尽可能多 的析出,而IV效母液在通过预热器2后Na2SO4达到或 接近饱和但不析出的原则来确定。
3.3.硝蒸发器母液 硝蒸发器母液Xb的组成以保证在硝蒸发器内 Na2SO4尽可能多的析出,而NaCL不析出为依据。
4.原料卤水浓度及盐硝比对蒸发系统的影响 原料卤水浓度及盐硝比对蒸发系统的影响
图 1 NaCl - Na2SO4 - H2O 体系多温投影图
3.生产过程的控制关键:.
为了盐硝彻底分离,即NaCl在析出时,Na2SO4应处于 不饱和状态;Na2SO4析出时,NaCl应处于不饱和状态, 要严格控制几个关键中间物料的组成: 3.1. III效母液 III效母液是盐系统和硝系统的联接点,它的组成对 盐硝的分离及盐系统和硝系统间的平衡至关重要。III 效母液和析硝母液混合,并在IV效内蒸发析出NaCl,而 Na2SO4则不允许析出,因此需对相平衡关系和蒸发系统 物料平衡关系综合考虑,以确定合适的III效母液浓度 3b。在一个已建成的装置中,III效母液组成一般不应 作大的变动。
为便于分析讨论,将蒸发系统分为两大部分:I 至III效称 为“盐系统”, IV效、闪发器及硝蒸发器称为“硝系统”。
4.1.卤水浓度及盐硝比对蒸发水量的影响
整个蒸发系统的总蒸发水量随 卤水浓度的升高而减小,但盐系统 与硝系统之间的蒸发水量的分配主 与硝系统间的蒸发比与卤水盐硝比 之间的关系。由图可见,盐硝系统 间蒸发比随卤水盐硝比的增大而上 升,即当卤水中NaCl浓度一定, Na2SO4浓度上升时,盐系统的蒸发 水量减少而硝系统的蒸发水量增大。 硝系统中,IV效(包括闪发器) 与硝蒸发器的蒸发水量比则不受卤 水浓度及盐硝比的影响而保持恒定。
1. 需减小盐硝蒸发比时的调整 当原料浓度增大,盐硝比降低时,需减小盐硝系 统间的蒸发比。由于 I 效前蒸汽喷射泵的调节困难, 可保持盐系统的原操作参数,而增大硝系统的蒸发量, 即通过补充蒸汽管道向IV效加热室加入补充蒸汽,通 过的蒸汽喷射泵旁路蒸汽管道向硝蒸发器加入补充蒸 汽。补充蒸汽流量的大小根据使III效母液, IV效母 液和硝蒸发器母液组成保持在设计值附近而确定。 按上述方法调整,应同时增大原料卤的进料量, 盐、硝的产量相应增加。各中间物料(III效母液, IV效母液,析硝母液等)量也增大。 蒸发量的加大,使真空冷凝系统负荷也相应增加, 应采取相应措施。 要使盐系统的蒸发量减小,可在 I效蒸汽喷射泵 到加热室蒸汽管道上接一旁路管道引出部分蒸汽。引 出的蒸汽可通入IV效或硝蒸发器。
1 1.2 1.4 1.6 1.8 2 2.2 2.4 2.6 2.8 3
循环液的流量仅与原料 卤水中的Na2SO4浓度有 关(见图5)。循环液 流量随Na2SO4的浓度升 高而增大。(以1000kg 原料卤为基准)
Na2 SO4 浓度 %
图5 循环液流量Na2SO4与浓度的关系
5.蒸发系统主要操作参数的调整 蒸发系统主要操作参数的调整
5.2. 硝系统内循环液量的调整
IV效与硝蒸发器之间的循环液流量由原料卤水中的 Na2SO4浓度确定。一般来说,原料中Na2SO4料卤水量的比值c可按下式 计算: c=r1r2/(1- r2r3) 式中: c-单位原料卤水的循环液量 [kg / kg ] r1 -原料卤水在盐系统(I -III效)中的浓缩率 r2-料液在IV效中的浓缩率 r3-料液在硝蒸发器中的浓缩率。
图为NaCl-Na2SO4-H2O 体系的多温投影图。
D
20 10 8 7 6 4b Na2SO4 % 5 4a 4 3 2 F 1 0 10 30 50 70 90 温度 ℃ 110 130 150 3a 2a G 1b 1a 3b Sb M Sa 2b H Xa Xb D C 30 50 70 90 110 130 150
2、硫酸钠型卤水盐硝分离原理及工艺流程
2.1. NaCl—Na2SO4—H2O 体系中盐硝的溶解度
C% NaCl
Na2SO4
T℃
在四效蒸发系统温度范围内(50—120℃): 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Na2SO4则相反,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见图)
根据这一规律,可先将原料卤水在较低温度下进 行蒸发,在NaCl 大量析出的同时,Na2SO4得到浓缩。 当Na2SO4浓度达到或接近饱和时,将析盐母液升温, Na2SO4溶解度变小而析出,而NaCl由于溶解度随温度 升高而增大,成为不饱和组分。蒸发水分可使Na2SO4 继续析出,NaCl浓度升高。当NaCl浓度达到或接近饱 和时,将析硝母液降温,蒸发,又可使NaCl过饱和析 出,Na2SO4则又得到浓缩。析盐母液再返回升温,循 环使用,NaCl和Na2SO4因此可以得到分离。
2.2.盐硝联产流程图
1 G I 效 1b II 效 2b III 效 3b
原料 F
Xb 4
2
Sb IV 效
3 H 无水硝 1 预热器 1; 2 闪发器; 3 预热器 2; 4 硝蒸发器 4b 食盐
2.3.流程中物料状态的变化
30 B 28 A NaCl % 26 M 4a 3a Sa 3b 24 4b F G 22 C H Xa 1a Sb 2a 2b Xb 1b
2. 增大盐硝蒸发比的调整
当原料卤水浓度降低,盐硝比增大时,应增大盐 硝系统间的蒸发比。在盐系统蒸发量不变的前提下, 应减小硝系统的蒸发量。 减小硝蒸发器前蒸汽喷射泵旁路管道的蒸汽量, 可降低硝蒸发器的蒸发量。IV效加热蒸汽流量可通过 减小补充蒸汽流量调节。如仍不能满足,可将部分III 效二次蒸汽直接导入混合冷凝器,当然这种作法是不 经济的。 按此方法,原料卤进料量减小,产量降低。 为保持较高的产量,可在 I效加热室导入补充蒸 汽,以增大盐系统的蒸发量。
盐硝系统间蒸发比 2.5 2 1.5 1 0.5 0 10 12 14 盐硝比 16 18 NaCl 23% NaCl 24% NaCl 25%
要由盐硝比决定,图3给出了盐系统
图3 盐硝系统间蒸发比与盐硝比的关系
4.2. 原料卤水浓度及盐硝比与析盐量的关系
卤水浓度越高,单位卤水 中盐的析出量越大。其中,硫 酸钠全部在硝蒸发器内析出, 而氯化钠的析出分两部分,即 在盐系统(I -III效)析出盐 及在硝系统(IV效)析出盐。 盐系统与硝系统间NaCl的析出 量之比由卤水的盐硝比决定 (见图4)。 随卤水中盐硝比的增大, 盐硝系统间的NaCl析出量之比 增大,且呈直线关系,即盐系 统(I -III效)析出盐量增大, 而硝系统(IV效)析出盐量减 小。
盐硝联产生产工艺原理及操作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 海卤水资源研发中心
袁建军
1、前言 、
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矿盐区陆续引进了数套盐硝联产 装置,用于硫酸钠型水采卤生产食盐和无水硝。此后,又有 一些企业依此为依据,对原有四效蒸发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 该工艺较为先进,设备简单,能耗低,操作稳定,但操作参 数控制要求较严格,同时由于采用蒸汽喷射器对二次蒸汽进 行再压缩,使得蒸发系统的操作参数调整较为困难。本文就 该装置的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当原料卤水浓度发 生变化时,操作参数的调整方法。希望在加深对盐硝联产装 置工艺过程的认识,加快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方面有 所帮助。
图的上半部是在NaCl- H2O 面上的投影,AB为 NaCl 的溶解度曲线,曲线 CD为NaCl-Na2SO4 共饱线, AB与CD之间为NaCl 的饱和 曲面。 图的下半部为在Na2SO4 -H2O 面上的投影。CD是 NaCl-Na2SO4共饱线。 Na2SO4的饱和曲面面积较 大,图中只画出其中一部 分,即CD以上部分均为 Na2SO4的饱和面的投影。
2.5 盐 硝 系 统 间 NaCl析 出 量 比 2 1.5 1 0.5 0 10 12 14 盐硝比 16 18
图4 盐硝系统NaCl间析出量与盐硝比的关系
4.3. 原料卤水浓度对循环液量的影响
为了盐硝彻底分离, 总有一定量的料液在IV 效和硝蒸发器之间循环。
循环 液量 kg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由于关键中间物料的组成控制要求严格, 只允许小幅度波动,在原料卤水浓度变化时主 要是调整 (1)盐硝系统间的蒸发比 (2)硝系统中的循环液流量 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5.1.蒸发量的调整
为适应原料浓度的变化,需调整盐系统与硝系统之间 的蒸发比,即调整进入 I 效,IV效和硝蒸发器的加热蒸 汽量。 盐硝联产装置在 I效及硝蒸发器前设置了蒸汽喷射泵, 对二次蒸汽进行压缩,这对降低汽耗有明显作用,但由于 喷射泵的流体力学及热力学特性,给系统蒸发量的调整带 来了困难。 在原料卤水浓度发生变化时,可采取下面方法对蒸发 量进行调整:
盐硝联产工艺流程是根据NaCl-NaSO4-H2O体系中 NaCl和Na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确定的,因而 其关键的中间物料组成的控制要求很严格。影响这些 参数最主要的原因是原料卤水的浓度(NaCl,NaSO4) 及盐硝比。 如卤水浓度高于设计值,盐硝比低于设计值,而 蒸发系统的蒸发水量不变,则III效母液中的Na2SO4浓 度将高于设计值,导致Na2SO4的提前析出,即在预热器 2或IV效中析出。前者可能引起预热器加热管及物料管 道的结垢甚至堵塞,后者由于盐硝共析使产品质量恶 化,收率降低。 而当卤水浓度低于设计值时,则可能导致NaCl的 析出后移,在硝蒸发器中盐硝共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