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性的起因及控制

儿童攻击性的起因及控制
儿童攻击性的起因及控制

儿童攻击性的起因及控制

作者:陈会昌王莉发布时间:2007-2-13 20:29:44 单位:来源:《转型期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版

关键字:儿童攻击性弗洛伊德

一、心理学对攻击性的认识和研究

“老师,XXX又打人了!.”“XXX把XXX打哭了”班级中总有几个孩子不断地招惹他人、制造战争,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也伤害了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孩子之间的打斗、争吵的确是件棘手的事情。20世纪以来,儿童攻击性的发展与控制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心理学家帕克和斯雷比指出,“在本世纪过去的岁月,很少有课题像攻击及控制那样引起如此多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关注”。的确,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开始,直到近年来的认知心理学,持有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均对儿童攻击的发展与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关于攻击性的定义是各种各样的。弗洛伊德等人认为,攻击和争斗是人与动物的本能:驱力论认为,攻击是个体遭受挫折后产生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是通过观察和强化学习到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攻击是因为攻击者对于社会信息的错误知觉而引起的;社会生态学者认为,个体周围环境的每二个影响源都可能引起攻击。人类的攻击是一种普遍现象,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儿童时期出现的攻击行为较多的是打人、咬人、骂人、说脏话、叫别人的绰号,以及用表情、手势和其他体态语言引起他人气恼。另外还有一些不明显的攻击行为,例如,在暗中给别人下绊,告诉别人不要和某某人玩;自己生闷气、有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等等。攻击行为不仅会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身体,而且对儿童的今后的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

幼儿攻击行为从动机角度可以分为两种: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指儿童去攻击别人的目的是去伤害或侮辱一个他所选定的对象,这个对象是他所憎恨、讨厌或不喜欢的,敌意攻击可能是通过身体的、语言的攻击,或者是破坏他人的物品;工具性攻击指儿童伤害他人是为了达到另外一种目的,如撞倒同伴去抢他的玩具、伤害他人引起大人的关注等,攻击别人在这里是作为一种手段。有的时候,儿童的攻击行为是这两种的混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攻击行为可以分为攻击他人和攻击自己。

二、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有研究者采用自然观察法对幼儿园小、中、大班270名儿童攻击行为的起因、类型及年龄差异进行了考察。根据对儿童攻击行为的观察记录,归纳了儿童攻击的8种起因,包括获取他人的物品(玩具、事物或图片),保护自己的物品,争夺空间(座位、活动场所),帮助好朋友或受人指使,在游戏或其他活动中引起纠纷,操纵他人违反纪律和行为规则,无故挑衅、欺负他人以及报复还击(在受到他人的伤害、干预后对他人进行攻击)。心理学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可能导致儿童的攻击行为:

1.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

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星期只有一个目的——满足基本需要,如果他感到饱了、清爽和安全,那么他就会觉得,周围的世界是井井有条的:如果他饿了、尿布湿了或者被成人冷落、受到威胁,他们就会感到不安。因此在儿童小的时候让他们感到安全是特别重要的。“应当任孩子哭闹而不去管他,这样他就不会成为家里的小霸王”,这种看法可能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因为这样做使得孩子的信任感动摇,他们的不安和害怕心理就会增强。孩子们的求助的呼唤未被注意会产生不良的伤害。极端的例证就是,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对福利院的儿童进行研究发现,这里的儿童患孤儿院症的较多,并且这些缺陷永远也不能得到弥补。原因就是他们受到的关心较少,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他们不再信任他人,对别人产生敌意,攻击性强。

这些心理学上的认识应当给我们一些启发,因为人们对一个大哭大闹的孩子作出的反应往往是不予理睬,以示惩罚。但是如果父母对婴幼儿的气恼、大哭给予爱抚、安慰并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那么儿童对世界的信任感也得到加强。另外,那些因长期得不到关注而产生的对他人的怀疑和敌意也得以避免。

2.挫折感

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开始时,实验员送来许多诱人的玩具让孩子玩。但不到10分钟,正当孩子玩的兴高采烈的时候,实验员就打断了他们,将玩具收起来,放在金属丝网的后面(这些玩具看得见却摸不到)。这时有些孩子的反应非常强烈,他们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冲实验员喊叫,用脚踢金属网……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攻击行为有时是对挫折的一种反应。

在孩子生活中,可能使孩子产生受挫感的原因,除了一些偶然发生的不愉快事情外,主要是父母或他人给予的拒绝所造成的。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实际上挫折并不总是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同时,攻击的发生也并不总是以挫折为前提。儿童对挫折的反应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回避、哭泣、寻求他人安慰等。攻击行为只是其中之一。因此,通过儿童是否受挫折来预测儿童的攻击行为是不准确的。但这个理论至少让我们了解到儿童可能会以攻击他人的方式来应对挫折。在日常生活中,当一

个人受到挫折时,他可能通过攻击他人或自我惩罚来发泄情绪,也可能出现一些积极的反应,如创造发明等。值得注意的是,令人不快的经历不一定直接产生后果,然而经历挫折的情绪日积月累,达到一定极限时,情绪就会发泄,哪怕很小的事情,甚至只是回忆起不愉快的情绪,都会变成攻击行为的诱因。因此,为了预防和降低儿童的攻击行为,我们可以适当地训练儿童使用积极性的策略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事件。(具体的应对策略我们在以后将做进一步探讨)。

3.消极事件

挫折并不一定直接导致攻击,它只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或准备状态。可能引起攻击行为的消极事件还有受到他人的身体攻击、言语威胁、侮辱以及物品的剥夺。

4.预期的“奖励”

经常会看到儿童的一些攻击他人的行为,他们互相抢夺玩具,动手打人,目的是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者保护自己的物品。孩子得到了自己的物品,同时也体验到胜利感,这些都可能使儿童的攻击行为得到强化。儿童具有认识能力,能够预料到通过攻击手段可能达到的结果,因此,儿童有时会为达到某些理想的结果而发动攻击(如夺取他人的物品、在同伴中取得地位)。

另外,有些“奖励”是人们预想不到的。举个例子来说,5岁的皮皮在客厅里玩,爸爸在看报纸,时间已经很晚了,爸爸催他去睡觉,他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你要是不去,我可要打你屁股了1”爸爸吓唬他。“那你现在就打吧,然后我就可以去睡觉了。”

皮皮反驳到——他把学习心理学整个一章的内容概括为这一句话。孩子受到长期冷落的时候,他宁可忍受受罚的痛苦来获得关注。这种有意作出攻击行为,希望别人给予关注的现象,在幼儿园也存在:同伴的哄堂大笑或注视,足以使捣蛋者接着把坏事干下去。要防止这类攻击行为是很困难的,有人建议不理睬他们,然而,父母不予理睬的态度往往又被孩子理解为对他的攻击行为的默许,这更加强化了他的攻击行为。在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强化了儿童的行为?包括通过攻击行为得到了自己的物品和胜利感、受害者的痛苦和气愤的表现、孩子的消极抵抗使父母感到失望、叫别人的绰号引起别人的气恼、他人对自己的各种形式的关注,包括受到惩罚等。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事先了解儿童的需要,防止适得其反,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5.榜样模仿

他人的攻击行为是激发儿童攻击的重要因素。榜样模仿和观察学习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攻击行为的学习也不例外。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倩倩在玩具小屋前玩过家家的游戏,她一会儿当妈妈,一会儿又当孩子。早上起床、吃饭、白天活动、上床睡觉,家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被模仿下来。但问题是,“妈妈”对“孩子”非常不耐心、易激动,“孩子”淘气的行为立即受到了惩罚。“孩子”对于“妈妈”的惩罚行为不时地反抗,一点也不顺从。过了不久,一个孩子过来想和倩倩一块儿玩,她不耐烦地将别人推倒,继续自己的游戏……晚饭时间到了,妈妈来叫倩倩去吃饭。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搞成这个样子,快回去洗干净!”倩倩没有理妈妈。用沉默来对抗妈妈,妈妈伸手将女儿拎起来,孩子尽力挣脱妈妈,气呼呼地跺脚……最后是以一记清脆的耳光结束。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倩倩在游戏中模仿了妈妈的暴躁行为,这使她在游戏和现实生活中都很粗鲁地对待他人。

幼儿常常把自己的老师和父母作为榜样,成人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行为。父母往往认为勤劳、自信、大方和勇气等是来自家庭的影响,但他们不愿意承认孩子的攻击行为是因为自己的影响或教育。事实上,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模仿父母或他人的不良行为是导致孩子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

6.教养态度及方式——不恰当的惩罚

恰当的惩罚通常会使孩子产生对攻击行为的焦虑,从而有助于抑制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但是不恰当的惩罚不但达不到这个效果,反而会起到增加儿童攻击行为的消极作用。这是因为某些惩罚手段本身就具有攻击行为榜样的性质,儿童会模仿大人惩罚自己的手段来对待同伴。有研究发现,一个因打架而受到家长严惩的儿童,在家里表现十分好,但是一出家门就不同了。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父母用生硬的拒绝和严厉的惩罚往往会适得其反。

7.电视.

除了以上直接可能导致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外,一些社会环境因素值得我们注意。—电视节目与儿童攻击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电视节目的内容对孩子行为有很大影响。如今,暴力场,面、争斗屠杀行为在所有电视和录银节目中很多,这些节目势必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敌视—切的观念.通过暴力行为,自己执行司法成为多数电视中的‘英雄”’的选择,尊重他人、宽释、以非武力的方式解决冲突得不到提倡.在一些纪实报道中,媒体试图通过真实报道来教育或提醒观众,但谁又能知道儿童到底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过多的血腥和恐怖场面会让人习以为常,使还不能把握自己行为尺寸的儿童受到不良的影响。大人世界中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在儿童的脑海中,当他们之间产生冲突时,动手打人,甚至使用武器都显得顾理成章.

所以,父母应该尽早地教会孩子如何对待电视中的节目内容,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节目,一起观看,有些节目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

三、预防、控制和降低幼儿攻击行为的一般策略

1.给孩子营造抑制攻击性发展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老师要教育孩子们互相合作。

2.同时给孩子立下明确的规范

当孩子违反了行为规范时,要耐心,不要急躁,更不要因为曾经多次提醒过而认为儿童是故意气老师的。儿童因为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当一个孩子打了人时,老师应该查明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然后再进行教育。

3.对犯错误的孩子要明确指出错误所在

孩子没有遵守规矩,首先要耐心并明确地向他指出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不要含含糊糊地批评并惩罚孩子。由于年龄小,孩子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让孩子站到一旁去想自己曝儿做错了,不一定有利于儿童行为的改变,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情感伤害。

4.教孩子正确表达需求及感受。

一般采说,表达能力差的儿童较多地出现攻击性行为,对他们,可采取反复示范及教导的办法;让孩子了解应如何表达并熟练“动口不动手’的社交方式。对他们的训练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活动:用委婉的口气请求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练习在向别人提要求时在句子后面加“好吗?”演剧:设计一些“表达自己消极情感’和“请求别人帮助’的剧情。

5.学会帮助他人,形成平等互助的习惯。

有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不了解应该如何正确地帮助别人,所以要让孩子学会了解他人是否需要帮助,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演剧;设计一些“互相帮助”的剧情。

6.观点采择能力调练

看图片:讲出受欺负小朋友的感受。*如果你被别人欺负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7.赞扬他人的训练。

鼓励儿童讲一些积极的事情,能够增加亲社会行为,而相应地减少攻击行为.活动;“指出小朋友的优点”。

8.负强化

以剥夺孩子喜爱的事物作为他出现违纪行为时可能受到的处罚,但要和孩子清清楚楚地讲明受罚的原因。使孩子产生约束力,减少攻击行为。

9.矛盾反应技巧

忽视儿童的攻击行为,强化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如合作,分享)。这种方法也能够抑制儿童的敌意和攻击行为。

10.不强化儿童的攻击行为,抑制他们的敌意性。

这个问题是很棘手的,一方面,我们希望儿童学会区分“我的”“你的”,学会保护自己的物品,另一方面,又不期望孩子去攻击别人。所以,我们在处理这种事情时,要有一定的技巧。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有些父母为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坏”孩子的欺负,鼓励孩子对他们进行“反击”。实际上就强化了儿童采用攻击手段来解决问题。即使在自己家里,孩子们的攻击行为也常常得到强化。强化的方式自然不是直接表扬,但却是间接的承认。成人的默许、纵容和忍让使孩子不时地体验到成功,这就强化了孩子的攻击行为。因此,幼儿园要和家长沟通,在教育孩子时,态度要尽可能地保持一致,不能让孩子从父母或老师的不同态度中得到对不良行为的宽容。另外,不论是幼儿园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坚持对儿童提出的要求,不能没有原则地随意改变。当然,仅仅保持一致的教育方法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掌握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应对方式。

11.榜样学习

当儿童看到一个榜样选择了一种非攻击性方法解决了冲突,并受到了奖励,儿童就会去模仿。直接教给儿童一些非攻击性方法解决问题,他们会逐渐学会用类似的办法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这对经常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特别有用,他们由于经常实施武力来解决问题,而不善于作出友善的解决办法。

12.扩展孩子的人际圈

有的儿童对自己喜欢的小朋友百般示好,对不受欢迎的孩子毫不留情地排斥。适度扩展孩子的人际圈,可分散他对某些朋友的依恋感,可以运用小组活动,增加孩子与其他同学相处的机会。

13.和家长协商双方互相配合,创造非攻击性环境

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与父母协商采用一致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儿童的攻击行为。

四、如何对待攻击性强的儿童?

1.找原因

家长与幼儿园合作,注意观察孩子‘般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现攻击行为。找出规律,分析原因。

(1) 什么时间

如果儿童在快睡午觉的时候容易发脾气,打别人,那么就要考虑儿童是否因为过于疲劳,或是其他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注意在活动时稍稍限制一下他的活动量。并给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与家长沟通,保证孩子的夜间睡眠质量。

(2)什么地点

如果儿童经常在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情况下出现攻击行为,那就要考虑是否儿童在家里或幼儿园中受到不适当的重视。孩子渴望得到关注和温暖。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问题所在。

(2) 经常欺负某个孩子

如果儿童经常欺负的孩子是确定的,那么老师就要同时注意攻击的孩子和被攻击的孩子。教育攻击者的同时,也要教会被攻击的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常识。让攻击的孩子得不到想要得“奖励”。

(4)出于帮助他人的目的

在承认孩子帮助他人是正确的同时,明确告诉他攻击别人是不对的,并教他们采用正确的手段处理问题。

(5)抢夺他人玩具

了解其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沟通。教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和请求。帮助儿童建立平等互惠的观念。

(6)自我攻击

与父母沟通,查明父母关心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爱孩子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达和以物质的方式表达。要教孩子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和同伴。教孩子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心里感受和愿望。

另外,还可以通过儿童“根据图片叙述故事”的方法来帮助教师找原因。

2.认识自己的动机

通过观察了解儿童行为规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行为动机,儿童真正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3.说出自己的感受。

勇敢并正确地讲出自己的感受

4.学习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教会孩子通过正确的途径调节自己的情绪。

5.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认识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6.对攻击性儿童进行行为训练.

当儿童出现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对其进行奖励;当他们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撤消他们想要的目标物,来抑制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建议

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建议 龋齿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发育。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龋齿的报道,探讨了影响儿童龋齿形成的主要因素如致龋菌、饮食结构、牙齿发育状况、年龄、性别以及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等,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的防护措施如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采用窝沟封闭技术、加强氟化物的吸收以及咀嚼木糖醇等,希望以此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为儿童的健康口腔发展提供一些保护措施。 [Abstract] Dental caries is a common children’s oral disease that has serious influence on children’s oral health and body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the synthesis of dental caries for children published both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were summarized.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dental caries such as cariogenic bacteria,diet structure,tooth development status,age,gender and parental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investigated,and 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the relevant protective measure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evant good oral hygiene habits,the use of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technology,the enhancement of fluoride absorption and the xylitol chewing were recommended.Hoping to attract parents’and community’s attention,and provide some prot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oral health. [Key words] Children;Caries;Influence factors;Protective measures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牙齿和口腔健康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龋齿仍然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多达19%的2~5岁的儿童和52%的5~9岁的儿童都有过龋齿的经历[1-2]。龋齿是含糖类食物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过致龋菌的作用产生酸,酸腐蚀牙釉质致其变软变色,逐渐发展为实质缺损而形成的[3]。龋齿造成的牙体缺损可引起疼痛,影响咀嚼效率,干扰儿童的消化吸收,导致儿童的营养缺乏,还可导致恒牙的釉质发育及异位萌出,造成颌面部发育异常,影响美观和正常发音。 在发达国家,儿童龋病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儿童龋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儿童龋齿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乳牙龋病的患病率高达66.6%。儿童龋齿的发生并没有引起大多数家长的重视,目前我国儿童龋齿的治疗率还不到3%。 1 影响儿童龋病形成的因素 1.1 致龋菌 细菌是儿童龋齿发生的必要条件,口腔中的致龋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产酸菌属为代表的产酸菌属,可分解糖类物质产生

浅析学龄前儿童龋病的诱发因素及龋病的预防

浅析学龄前儿童龋病的诱发因素及龋病的预防 发表时间:2016-07-18T15:10:38.8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作者:李茂娇[导读] 通过调查鄂西北地区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与口腔卫生习惯、饮食情况、家庭因素的关系。 湖北医药学院 44200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鄂西北地区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与口腔卫生习惯、饮食情况、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鄂西北地区5所幼儿园中的153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龋病的相关因素。结果:据报告数据显示:自身牙体组织、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对儿童龋病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龋病的预防 引言: 龋病(dental caries)是人类最常见的牙齿疾病,引起牙齿颜色、形态、质地的进行性破坏,严重影响牙齿的发音、咀嚼、语言、美容、社交等功能。龋病的发病率高,病程长,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严重影响人类的口腔和全身健康,尤其是以发病率较高的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龋病列为人类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排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所以,对于学龄前儿童龋病诱发因素的调查对临床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正文: 儿童龋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牙体硬组织的解剖结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特点,导致儿童较成人更容易患龋,病变发展更为迅速,对全身的危害更为严重。 一、牙体硬组织解剖结构对龋病的影响 在牙齿表面,只要菌斑能够形成并维持一段时间,龋病就有可能发生。生物膜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导致龋损(局部硬组织的破坏,是龋齿的表现),但它却是一个必要因素。在龋损表面的菌斑中,代谢活跃,这些代谢活动可以引起牙齿表面和菌斑界面间PH频繁波动,而每一次PH波动都将打破牙釉质和菌斑间的平衡,最终使得牙齿的硬组织溶解,形成龋损。 所有的龋病诊断都是对病人口腔所有牙齿表面的详细检查为基础的,不可否认的是,少数学龄前儿童口腔中存在多个易感牙面。这也就大大加大了龋病的产生。 二、口腔卫生习惯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影响 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可得,12.3%学龄前儿童没有刷牙习惯,即使剩余部分有刷牙习惯,也因为儿童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去除牙垢上的软垢,导致细菌常常停留在牙齿不规则的表面和难以清洁的地方,例如:邻面和点隙窝沟。因此,牙齿的清洁在刷牙的效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些临床试验已经显示,每天刷牙至少一次的儿童比那些不经常刷牙的儿童较少发生新的龋损(Tucker et al.,1976;Chestrutt et al.,1998),因此牙齿清洁一贯好的儿童龋的增长较牙齿清洁一贯差的儿童要低。多元变量分析已经显示当控制各种次要因素如糖的摄取和氟化物的暴露时,口腔卫生状况成为龋病最重要的危险性指标。简言之,牙齿清洁是一种高效控制龋齿发生发展的方法。 三、饮食习惯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影响 根据Fejerskov和Manji所提出的龋的概念,牙面上的生物膜是龋发生的唯一先决条件,它们是必要非充分原因。多食盐、多脂肪的食物和粘性大、清除慢、容易产酸的食物,都是诱导龋病的好发因素。原因在于,比如:学龄前儿童对糖的摄入增加,降低唾液的分泌量,由于牙斑菌的酸化从而加速了龋病的过程。由于学龄前儿童对糖、软饮料等食物的摄取量较大,其患龋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四、学龄前儿童的龋病预防 随着儿童的成长,婴幼儿乳牙列完成后,特别应注意牙龋病的预防,维护乳牙列完整,作好口腔清洁指导。学龄前儿童后期恒牙开始萌出,乳牙患龋率增高,此时应对儿童做定期检查,有患龋病早起治疗。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大多父母并不重视儿童的口腔卫生,没有起到照料、监督作用。 在家庭方面,龋病防治的重点是培养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检查,早期治疗。刷牙可用少量含氟牙膏,去除牙菌斑。在学校方面,做好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及饮食习惯。从根本上避免发生龋病的因素才是预防龋病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樊明文《龋病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 [2]樊明文《口腔卫生的作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3]樊明文《龋病的预防及其发展控制》人民卫生出版社 [4]周学东、岳松龄《龋病学的发展》人民卫生出版社 [5]周学东、岳松龄《儿童龋病学的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 [6]周学东、岳松龄《特定人群的龋病预防》人民卫生出版社

儿童龋病预防的具体措施

儿童龋病预防的具体措施 【摘要】儿童对龋病有较强的易感性,大庆市东风新村地区1999年调查表明3.5~6岁儿童患龋率呈上升趋势,本组儿童总患龋率为36.8%(主要乳牙)高于黑龙江省城乡儿童总患龋率为36.99%(1991),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本文针对普通人群存在龋病不算病和口腔保健知识缺乏的情况,提出了各年龄组的口腔保健的预防措施和实用技术。 【关键词】龋病;口腔保健;预防措施 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儿童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就是龋病,龋病不仅使儿童感到患牙疼痛而影响食欲、咀嚼、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全身疾病,影响儿童健康。但龋病是可以预防的,龋病的预防是儿童保健的主要任务,所以必须教会每个母亲防龋的实用技术,使儿童的龋病预防从胎儿期开始并贯穿于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避免乳牙的龋坏和早失影响儿童的发音和美观,以至给儿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抑,下面分3个时期进行论述。 1 胎生期保健 胎儿的牙齿是在胎生期第六周开始发育的,故母亲已知怀孕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摄入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要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和足量的含钙磷食品,孕妇应多照日光,妊娠末期如出现指趾和腓肠肌痉挛要在医生指导下补一定量的钙剂。 2 0~1岁组儿童口腔保健及防龋措施 首先,保健医生要做好产后访视和新生儿预防投药工作,同时做好口腔护理指导。避免用各种土办法处理“马牙”以免引起口腔感染,母乳喂养儿无需饮温开水,而人工和混合喂养儿各种代乳品残渣易残留口腔,故喂完后要饮一点温开水清洁口腔,4~6个月乳牙萌出,孩子也开始添加辅食,此时更应加强口腔护理,每餐后均应饮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睡前不给小儿糖果等甜食,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含糖睡觉,因为口腔细菌分解糖产酸,腐蚀牙质,产生牙菌斑是龋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3 龋病易感期防龋措施 1~3岁小儿乳牙全部萌出,这个时期的牙为龋病易感期,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的合理搭配,市售小食品,不易做辅助食品常规添加,笔者提倡食用家庭自制食品。饮食膳食平衡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促进牙齿的正常发育,增强牙齿对龋病的抵抗力。教育儿童多吃对牙齿有益的食物,如五谷、杂粮、牛奶、蔬菜、鱼肉和蛋等,应从小养成少吃零食或不吃零食,特别是含糖高的食品,尤其是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吃零食后应及时漱口,4岁以前是儿童预防龋病的重要时期,3岁以前开始刷牙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所以3岁儿童要在母亲帮助和指导下采取正确刷牙方法,有效的刷牙可以清除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起到清洁牙齿、预防牙齿光滑面龋和预防牙周疾病的作用。消除牙菌斑是防

特殊儿童案例观察记录

我与小曦 ---------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夏天到了,已经很久都没见过她了。 她是个美丽可爱小天使,她是特殊儿童,但她不是(属于)自闭症。因为,一直感觉她很像清晨的阳光,暖暖的,静静的,所以在此,就暂且称我们的小天使为小曦吧。 11月28日天气晴朗微寒 刚到金宝贝的时候,老师在组织小朋友们吃午餐。他们的午餐很简单,白开水,薄薄的雪饼,部分小盆友会有牛奶。小曦懒洋洋地靠着小椅子,阳谷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暖暖的,小曦一手拿着雪饼,半眯着眼(她对强光有点敏感),慢慢吞吞地吃着。时不时缓缓地转过身来,拿着雪饼,半眯着一只眼,在我面前晃了一下,有时候也塞给我吃。呵呵,记得,有次作志愿还吃过沾着她鼻涕和和口水的饼干。 午饭后,小曦情绪很好,边拍手边唱歌。我蹲在她旁边。她转过身来,拉着我的大手,一起拍手。这时我才明白,她想让我和他一起拍手。于是我随着她的节奏拍起手来。此时我听见她嘴里哼唱着:“小燕纸…..”(后面的歌词就听不大清楚了)。 接下来老师让小朋友们到大教室里做游戏。小曦似乎对小滑板很感兴趣(在大教室的角落里,有坡度很低的滑道,小朋友们可以坐着带轮子的滑板滑下来)。小曦有点儿胆怯,感觉她的平衡感不太好,她的脚一直擦着滑道往下滑。滑下来之后又抓着我的手,让我帮她再玩。 小曦很乖,静静地站在老师指定的塑料圈里。老师让我给小朋友扔球他们接着玩。小曦一直把握不住时机,等球碰到她身体掉下来时,她才做出抱球的姿势。我就有意在发出抛的信号后,稍微迟点抛出。这样球正好被她抱住。 看到小曦那种抱到球后灿烂纯真的笑脸也让我感到快乐。 生活自理:可以自己吃喝;但不会自主上厕所(老师说)。由于人主动交往的欲望。(拿着雪饼在我面前晃;拉我一起拍手) 言语:咬字不清(小燕纸) 动作:平衡感较差(坐滑板) 自我控制能力较好(可以在圈圈里站好久) 2013 年11月15 日周五 这次活动我没有带小曦。课间休息时,老师给孩子发饼干,还没轮到小曦,小曦就伸着手指着饼干喊“吃----吃----吃。 分析:已建立动作吃和词语吃间的联系,初步理解吃的意思 2013年11月7日天气晴朗 今天去做志愿者,又见到了小曦。不过小曦的的眼圈变得有点儿青紫,听说是在学校不小心碰的。不过由于今天阳光还算温柔,小曦可以睁开眼睛。

怎样预防幼儿龋齿

怎样预防幼儿龋齿 我园查体中大约有90%的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龋齿。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年轻的家长朋友,孩子龋齿不可小视。 龋齿是儿童最常见的牙病,儿童会因牙疼影响食欲、咀嚼,进而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有时还会引起骨髓炎、齿槽脓肿等并发症。所以,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一定要做好龋齿的预防工作。 龋齿是因牙齿经常受到口腔内酸的侵袭,使牙釉质受到腐蚀而变软变色,逐渐发展为实质缺损而形成的。造成龋齿的原因主要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1、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口腔的残留食物上繁殖产酸,酸使牙釉质脱钙,造成龋洞。2、牙面牙缝中的残渣:小儿临睡前吃东西,或口含食物睡觉,滞留在牙面牙缝上的食物残渣,尤其是糖果、糕点等甜食残渣,是造成龋齿的重要因素之一。3、牙齿结构上的缺陷:牙釉质发育不良会造成牙齿的抗腐蚀能力差;牙齿排列不整齐,则不易刷净,使残渣或细菌存留,这也是造成龋齿的重要原因。 那么,我们应怎样预防幼儿龋齿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注意口腔卫生: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以便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注意刷牙要用顺着牙缝直刷的方法,以便彻底清除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不要横着刷。建议选用儿童保健型牙刷,牙刷头要小,刷毛要柔软,且只有两排刷毛,便于直刷,同时又能将里外牙面都刷到。2、注意营养,多晒太阳:要注意多给幼儿提供钙、磷含量高的食物,做到合理膳食,同时,让幼儿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的正常钙化,加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3、定期口腔检查: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龋洞尚未穿透牙髓,可补牙,若不能及时修补,可导致牙周组织发炎,以致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若乳牙因患龋齿过早丢失,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排列。 相信在家长们的悉心照料下,孩子们一定会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

预防龋齿教案与反思()

预防龋齿》教学设计 长阳县实验小学刘小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和症状,知道龋齿对儿童发育带来的危害。 2、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和症状,知道怎样保护牙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教学准备:有关教学课件,小镜,牙缸,牙刷,饼干,牙齿模型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综合实践,小组探究相结合。 教学时间:1 课时(40 分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打一器官)。 2、观察牙齿模型,发现牙齿的特点:洁白,坚硬,牙面光滑以及正常的窝沟。 2、你知道我们的牙齿是做什么用的吗?(指名回答)小结:我们每天要吃大量的食物,食物需要牙齿咀嚼,咀嚼得越细,就越容易消化,也就越有利身体健康。所以,牙齿和我们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实验验证、探究新知 (一)认识龋齿 1、学生演小品:(同学们,你的牙齿健康吗?看我的牙齿多健康!冷热酸甜,想吃就吃??哎呦!牙怎么疼了?医生说我得了龋齿。龋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 2、龋齿?你知道龋齿是怎么回事吗?(点名学生回答)师:龋齿就是虫牙,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龋齿图片)。 3、同桌互动:检查一下同桌的牙齿有没有龋齿,是怎样的龋齿?(指名回答)那我们的牙是不是被虫子咬了呢?当然不是,龋齿是怎样形成的呢? 4、我们来做个实验老师这有一些鸡蛋壳,摸一摸,说一说是什么感觉?(多个学生触摸)把这些蛋壳泡在醋里,猜想一下,会怎样呢?生猜测结果(2 分钟后)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什么了?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的牙齿就象蛋壳一样,如果长时间和像醋一样的酸性物质接触,就会被软化、腐蚀,形成空洞,引起牙龈肿痛,严重的还会有更大的危害呢。师出示动画片片段:龋齿的形成 小结:在我们的口腔里有许多细菌,由于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细菌就和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做起了游戏,细菌会把食物残渣里的糖分变成酸,时间一长,健康的牙齿就被腐蚀了。4、探讨龋齿形成的原因:阅读第12 面课文,师生交流,归纳板书瞧这龋齿多难看呀!龋齿不仅影响外表的美观,还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患了龋齿的同学一定深有体会,咱们

儿童龋齿的病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儿童龋齿的病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儿童龋齿发生的主要因素和社会因素,旨在探讨儿童龋齿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儿童龋齿;病因;预防对策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为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龋齿如不及时治疗,除引起患牙疼痛,咀嚼不便外,进一步发展可致患牙丧失,影响儿童的消化能力,有时还可继发牙髓炎和牙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导致或加重心肌炎、关节炎、风湿热、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2005 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 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12 岁年龄组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8.9%;可以看出,我国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虽较以前有所下降,但仍然较为严重;调查结果也显示,两个年龄组龋齿充填比率都很低,5 岁为3.3%,12 岁为11.2%,提示家长对龋病的治疗重视不够。因此,防龋工作应从小抓起,重在预防,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助防,以防促治”的指导思想。本文仅就儿童龋齿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儿童龋齿的预防对策。 1 病因分析 1.1 主要因素 “细菌-食物-宿主-时间”是目前大多学者普遍认同的龋齿形成的主要因素,也称“四联”因素。 1.1.1 细菌 细菌在龋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致龋的细菌种类很多,最主要的是某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牢固地粘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形成牙菌斑。牙菌斑中的大量细菌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釉质表面脱钙、溶解。临床调查证明口腔中牙菌斑多的儿童发生龋齿也多。 1.1.2 食物 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食物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糖类食品是致龋的重要因素。食物中如含糖量过多,这些物质可为菌斑中细菌提供生活和活动所需的能量,并可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酸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使釉质脱钙破坏,继之某些细菌又使蛋白质溶解形成龋洞。若口腔内糖类食物残渣积蓄过多过久(如不刷牙、睡前吃糖),则可加速上述过程。致龋的糖类很多,最主要的是蔗糖。 此外,饮食提供牙齿发育的必要营养,牙齿发育时期,营养决定牙齿组织的生化结构,钙化良好的牙齿抗龋性高。如果食物中含有的矿物盐类、主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钙、磷、维生素B、D 和氟等不足,牙齿的抗龋性就低,造成龋齿发病的条件。 1.1.3 宿主(牙齿、唾液等) 牙齿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与龋齿发病有明显的关系。牙齿咬面的窝沟过深、牙列不齐、牙缝过大等缺陷,均容易滞留细菌和食物残屑,而且不易清除掉,容易诱发龋齿。矿化不足,特别是钙化不足的牙齿,釉质和牙本质的致密度不高,抗

特殊儿童个案观察文档

个案观察记录表特殊儿童情况表 姓名薛锦桥性别男 出生 年月06.11 入园 时间 2010.9.1 家长情况父薛明照工作 单位 自己开公司 学历 高中母余方平个体高中 主要情况介绍 薛锦桥小朋友的动手能力极差,小手什么事都不想做,甚至没玩过的玩具都不敢玩,手脚较为笨拙,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心。上课画画老师不抓住他的手,他就不动。 培养目标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他自己愿意动手。 2、不要太依赖父母,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3、逐步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措施1、采用系列游戏,使游戏难度不断提高,幼儿的水平循序渐进地 得到稳步发展。 2、家园合作:日常生活对幼儿动作发展起的作用非常大。 3、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 (1)游戏中让幼儿学会放松; (2)活动中加强言语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在活动中要及时给孩子以鼓励支持; (4)要因材施教。 特殊儿童观察记录 时间行为表现分析

9.2 今天是开学的第二天,薛锦桥小 朋友来了,仍旧是哭哭啼啼的,说话 也听不明白。老师每提到下一步的活 动,他都会哭。“我不会”。今天的 玩具换了一种积木,他就哭了,说不 会,手就是不碰积木。 我觉得薛锦桥小朋 友的依赖性太强了,什么 新事物都不敢去尝试,只 会说“我不会,我不玩”, 是个典型的“不动手宝 宝”。家长太宠爱孩子了, 看来什么都为他事先准 备好的。 教育策略效果让别的小朋友搭积木给他看,鼓 励他去学着和他们一起搭。老师抓住 他的手,手把手教他把积木一个一个 插上。 老师走后,发现他拿 着两片积木不动了。 特殊儿童观察记录 时间行为表现分析 9.16 今天已经做完操了,薛锦桥的妈 妈才把他送过来。当时孩子们都在户 外活动,玩饮料瓶做的拉力器。他一 看妈妈走了就哭,然后老师让他看别 的小朋友玩拉力器,他哭得更厉害 了,“我不会玩,不会玩”,教他他 根本不看,塞在他手上,他直摇手“我 不玩”。 我没有见过不玩玩 具的孩子,有的孩子依恋 大人而哭闹时有的,可过 一会仍然会有玩有笑。薛 锦桥的胆怯让人想不到。 他妈妈说他只是胆小,可 是胆小难道会什么都不 想做吗? 教育策略效果今天的拉力器最后还是让他拿 着了,虽然他不想玩。老师和他一起 拉了两下,他也没有反对,不过自己 还是不能独立玩。 手上拿着玩具说明 他已经有一点进步了。 特殊儿童观察记录 时间行为表现分析

儿童龋病防治问题分析

儿童龋病防治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5-02-02T15:15:27.113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杨美玲 [导读] 医生之间及同1名医生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大于0.85。 杨美玲 (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大同037006) 【中图分类号】R7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分析3-6岁儿童龋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危险性评估,为全面制定儿童龋病预防的综合措施,尤其是为高危患龋儿童的口腔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对3~6岁儿童进行口腔龋病检查并向家长发放问卷,分析影响3~6岁儿童龋病发生的因素,建立龋病回归模型并对儿童患龋危险性进行预测。结论对儿童龋病应综合防治,从小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并合理局部用氟。 【关键词】龋病;乳牙;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1.材料和方法 所有幼儿园儿童的龋病检查由2名专业口腔医生进行,龋病状况的记录由1名口腔保健医生完成。医生之间及同1名医生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大于0.85。 采用SPSS13.0软件将各项数据生成图表,先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X2检验,观察其与儿童龋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然后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全部纳入,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最终回归模型。将相关因素进行变量交互作用检验,观察是否存在自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对模型进行测试,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根据模型对儿童患龋危险性进行预测。 2.结果 2.1患龋情况1523名受检儿童的患龋情况可见,受检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71.77%,龋均为4.70,龋面均为7.43。其中36~48、49~65、66~81月龄儿童的患龋率分别为56.80%、71.68%和78.31%,不同月龄儿童的患龋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 儿童龋齿在乳牙列中的好发牙位从高到低依次为:上颌乳中切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上颌乳侧切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下颌乳中切牙、下颌乳侧切牙。左右同位乳牙龋齿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下同位乳牙除尖牙外龋齿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 2.2各因素与儿童龋的相关关系 对问卷中涉及的各因素与儿童龋的关系进行分析可见:月龄、进食碳酸饮料频率、睡前进食、进食奶制品频率、开始刷牙年龄、家长受教育程度、托幼机构、居住地、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局部用氟与儿童龋显著相关(P<0.001),子女数目、进食甜食频率与儿童龋齿的发生有关(P<0.05)。 在进行单因素分析时因无法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X2值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因素与儿童龋病相关性的大小,X2值越大,该因素与儿童龋病相关的可能性越大。按X2值从大到小排前10位(不包括自由度df=1的因素)的因素为:月龄、家长受教育程度、进食奶制品频率、睡前进食、进食碳酸饮料的频率、开始刷牙年龄、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子女数目、进食甜食频率。性别、每天刷牙次数、牙膏种类和家庭收入这4个因素与儿童龋病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 2.3童龋病模型及患龋危险性的预测 2.3.1儿童龋病模型建立将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全部纳入,进行回归分析,进入最终回归模型的因素为:月龄、托幼机构、居住地、进食碳酸饮料频率、进食奶制品频率和睡前进食。该6个因素的分级标准,由其各自相应的回归系数及比数比值可知,对于那些月龄较大或很少进食奶及奶制品的儿童,其患龋风险相应增大;公立性托幼机构、无睡前进食习惯、很少进食碳酸饮料或居住于城市的儿童,其患龋风险则相应减少。 对所有结果变量进行变量交互作用的分析,未发现变量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说明模型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所建立模型具有可信性。 2.3.2模型检验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P=0.784,表示模型拟合良好,该模型可对儿童患龋危险性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3.讨论 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组儿童患龋率为66.0%,虽较1995年第2次的调查结果(76.55%)有所下降,但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仍属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儿童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病因相当复杂。本研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每个相关因素对龋齿发生单独作用的基础上又将单个因素置于因素群中,引入交互作用项,既考虑了各因素的主效应,又包括了有关因素的交互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其易感因素,建立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其发病机理,可为乳牙龋的有效预防提供理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儿童龋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年龄特征,乳牙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2-3岁开始上升,5-7岁达高峰。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乳牙患龋率和龋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上升,且各月龄组间儿童患龋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随着儿童成长,食物越发多样化,含糖食品也随之明显变多,如果口腔卫生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家长对乳牙龋不积极预防和治疗,乳牙患龋率及严重程度均会明显上升。 儿童龋病的发生要求有敏感的宿主、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以及适宜的底物,而这些底物又必须在口腔中滞留足够的时间。研究证明,喜爱碳酸饮料和睡前进食的儿童的患龋率较高,而经常喝牛奶或其制品的儿童的患龋率较低。原因是喜爱碳酸饮料和睡前进食的儿童让大量的蔗糖、葡萄糖、果糖等长时间停留在牙齿上,延长了致龋菌的产酸过程,促进了细菌对牙面的附着以及细菌间的相互附着,并影响菌斑的渗透性,从而降低或阻止了唾液的缓冲能力,使牙齿长期暴露在酸性环境中,引起牙齿的酸蚀脱矿,龋坏发生;而牛奶或其制品因含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及多种与唾液成分相似的物理和化学物质而具有明显的抗龋和抗脱矿作用。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经常喝碳酸饮料、睡前进食的儿童容易发生龋病,而经常进食奶或奶制品的儿童不易患龋。此外,乳牙龋发病年龄小、进展较快,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

龋齿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附件2: 龋齿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一)龋齿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龋齿对儿童的危害表现在: 1.疼痛。龋齿遇酸、甜、冷、热等刺激时会感到疼痛不适,影响进食和睡眠;龋齿进一步发展侵犯牙髓后疼痛十分明显,严重时还会出现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2.咀嚼困难。龋齿可导致儿童咀嚼困难,影响孩子进食多纤维的蔬菜和肉食,形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营养不均衡;由于龋齿造成的偏侧咀嚼,还可导致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 3.乳牙龋齿影响恒牙。乳牙龋齿不及时治疗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可造成恒牙萌出障碍和牙列不齐。 4.心理影响。由于龋齿对言语、美观等功能的影响,会引起儿童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二)儿童龋齿的预防方法 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饭后漱口也可去

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指导儿童刷牙的要点有: (1)早晚两次刷牙,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2)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保健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 (3)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 (4)儿童学习刷牙,家长应当帮助和监督。 2.局部用氟预防龋齿。 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适量氟可以减少牙齿被酸溶解和促进牙齿再矿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长,预防龋齿的发生。氟化物防龋措施适宜在低氟地区、适氟地区以及在龋齿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中应用。指导儿童局部使用氟化物防龋的要点有: (1)使用含氟牙膏要注意用量。学龄前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用量为豌豆粒大小,应当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应用,以防误吞。不要给孩子使用成人牙膏。 (2)接受专业机构提供的局部用氟措施。家长可带儿童到医疗机构或在幼儿园和学校接受由专业机构和人员提供的局部用氟防龋措施。 3.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 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窝沟封闭技术无痛、无创伤、安全简便。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机是儿童

特殊儿童观察记录

儿童日常行为 观 察 日 志

不喜欢你 小江村和小曲西(女)算是学校里年龄和个头最小的学生,两个小孩整天嘻嘻笑笑,玩的时候也粘在一起。后来就一起留级了,我是他们的新语文老师,只是平日里看着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上课却有些吃力。 一天我去学校食堂里吃早餐,像往常一样坐在孩堆里。班里的一个小孩跑过来告诉我,小江村喜欢高年级的女生,我笑了笑,没说什么。 因为我一直觉得小学阶段的孩子那种最单纯的喜恶不应该被压制,让学生大方的说出自己喜欢谁。因为之所以会被喜欢,或许是因为对方身上某些亮点吸引着另一方:漂亮、学习好、聪明、勇敢或者是力气大、大方给自己分享好吃的等等。 于是我就笑着问小江村:“你喜欢她?”我指了指小曲溪。他连续打了好几个不喜欢的手势,小曲西看到后,尴尬的笑了一下。 记得半年之前我也问过小江村同样的问题,他当时也是说不喜欢,那时的小曲西看到后气冲冲地走到他跟前,狠狠地打了小江村一拳,然后撅着嘴巴扭头就走。 是呀,人总是要成长的,喜欢或不喜欢也会随着随着成长而“成长”。

小智的世界 一个慵懒的早晨,略微臃肿的小智慵懒地躺靠在长椅上晒着西藏并不慵懒的太阳,手里的苹果被啃地面目全非,溃烂还未愈合的嘴上挂着口水和果屑,他就这样子坐着东张西望。 “达瓦”我笑着拍了拍他厚实的肩。 他晃动着慢慢地转过脖颈,略微抬起头来,半眯着眼“老师#¥%@%&*”。 “他好不好?”我指了一下贡秋,同时伸出手做出好坏的手势。 达瓦思考了几秒,晃动着,笑着,伸出拇指放着自己的面前。 “路加呢?”我又继续问道。不远处的路加正依靠着所教操场边的铁栏杆蹭来蹭去,裤子掉到露出半个屁股。达瓦晃着身伸出大拇指,指向路加的方向。 接下来我又向他问了很多人,也包括一些很严厉老师,不听话的学生。 阳光抚摸在他晃动的身上,他一遍又一遍地晃动着竖起大拇指。 一直以来,我们活的太累,就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

儿童行为观察案例

针对同一个事件的两个教师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阳阳4岁 观察时间:xxxx年12月4日 观察目的:了解幼儿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观察记录: 教师甲观察记录 观察实录:今天在活动室里,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拍手打节奏,这时阳阳一下子抱住了小琪琪,小琪琪害怕的叫了起来:“老师,你看孙阳阳呀”,这时阳阳听见琪琪向老师告状,用力的亲了小琪琪一下脸蛋后,推开琪琪后赶快跑回自己的座位。 观察分析:阳阳在日常生活不善于沟通,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常常造成其他小伙伴的误会。 教师乙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一天在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在听着音乐的节拍打节奏、拍手、做律动。这时孙硕阳小朋友突然从后面冲了过来,一把抱住了小琪琪小朋友,小琪琪顿时神情慌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害怕的叫了起来:“老师,你看孙硕阳呀”,她一边喊着一边使劲的挣脱,可是这时阳阳听见琪琪向老师告状后手抓的更紧了,而且还用力的亲了小琪琪一下脸蛋后,用力推开琪琪后赶快跑回自己的座位。 观察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模仿能力较强,她们会在生活、

游戏、学习中模仿老师、家长的话或动作,在活动中我走过去拉着阳阳的小手问:请问刚才你在做什么呢?她说:“我让琪琪和我一起做动作,她不和我做”。阳阳是想模仿老师的模样去教琪琪动作,这也说明她是个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模仿的人,可是由于她在与琪琪交流时没有表达出她的用意,导致和她交流的小朋友产生误会,不能够和她所喜欢的小朋友很好的建立友好的关系。 我决定去帮帮她:于是我告诉她正确的方法应该问问琪琪愿不愿意和她一起做律动,要首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再采取行动。现在赶快去告诉琪琪你的想法,并真诚的向她道歉说声对不起,我相信她会愿意和你教朋友的。如果我们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指导,幼儿一旦面临类似情况就会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处理。 点评:记录关注的信息更多的是某个具体活动或者情境下的全过程,一般要把行为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写清楚,把事件发生的主要情节表述清楚,详细记录事件的主要细节,以具体展现行为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情景。 行为背景主要反映事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说明事件发生的起因,场合以及相关条件等。因此我们要全面观察行为的背景、事件的过程、幼儿的行为和语言、情绪变化(音调、面部表情等)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在场幼儿的活动。 同时,客观、准确、具体的记录所观察到的信息也非常

[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特殊儿童教 育案例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中心幼儿园 一、个案情况简述 刘文娟小朋友出生后,父母在外地打工,由婆婆抚养,那时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没有一点异常表现。三岁那年父母亲离婚,之后,被接回家生活。此后,发现刘文娟小朋友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常独自发呆,连家人她也不理睬。 二、个案观察记录 前年我接大班时,有老师向我介绍,说这个班有个叫刘文娟的孩子是一个傻子,让我多费点心思。第一天走进活动室,也听到小朋友喊她傻子,我及时加以了制止。经过几天的观察,我也发现这个孩子很能特殊:她很少和老师、小朋友说话,却常常自言自语;晨间活动时,他离小朋友远远的,独自看墙上的画或长时间仰望天空;教学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随便下位;游戏活动时,她在各个活动区东跑跑西逛逛,不能进入任何游戏角色。她还爱提一些奇怪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小鸟为什么会飞,两个1合起来是11吗?”等等。三、个案情况分析: 针对上述情况,我觉得刘文娟小朋友虽然怪,但身体健康,很少生病,只是动作不太协调。老师讲的内容有的她也能听懂,提的有些问题,虽然可笑,但有的也很有道理。从初步了解的情况,我判定刘文娟并不傻,而是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又经历了父母的离婚,再加上三岁时又一下子从她熟悉的婆婆家送到了陌生的爷爷家,心理上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此后又没有得到适当的方法对其加以教育、引导,造成了心理障碍,封闭自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四、教育措施 1、家园沟通,互相配合。让家长多给孩子温暖与关爱,营造一些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其感受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2、帮助她树立自信心。刘文娟曾被老师、小朋友称做傻子。因此,她很自卑,于是我从她的兴趣,特长方面入手,帮助她树立自信心。如:数学课上,我发现他对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较熟练,并有兴趣,便有意经常让他回答问题,若回答正确,我就大加称赞,消除他的自卑心理,同时也消除孩子们对她的误解,渐渐地每到数学课上,刘文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有时还主动举手要求发言。 以前每到绘画时,刘文娟就坐在那儿发呆,不敢下笔,我就鼓励他大胆作画,在绘画技巧上耐心地辅导,手把手的教育。有一次,他画出了一幅很不错的画,我特地在班上作了讲评,并展出来,下午她妈妈来接她时,我又当着刘文娟的面说:“刘文娟现在不但会画画了,而且画得很好。”刘文娟高兴地拉着妈妈去看她的画,一向自卑的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小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3、鼓励她礼貌地和老师、同伴交往。 我发现刘文娟入园、离园时从不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使有意主动向她问好,或道再见,慢慢地她也就能主动与我问好、道再见了,这时,我总是摸着她的头称赞她是有礼貌的好孩子。这之后,我又注意引导他学习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往。有一次绘画时,她的黑色水彩笔没水了,我示意边上的小朋友借给她,她毫无表情地准备拿走,我马上抓住小彩笔不放,眼睛直盯着她问:别人借给你笔,你应该怎么样?她怯生生地向那个小朋友道了谢。我还经常安排他给小朋友分发玩具、图书,给老师拿教具,当老师和小朋友道谢时,她自然要说“不用

浅谈儿童龋齿的防治

浅谈儿童龋齿的防治 发表时间:2011-09-21T09:27:49.1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7期供稿作者:刘爱芹[导读] 龋齿的发病与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四大因素密切相关。 刘爱芹(阜宁县妇幼保健所江苏阜宁224400)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7-0049-02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学龄前儿童龋患情况,进一步探讨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方法对幼儿园1000名龋齿患儿进行龋齿发病原因分析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儿童患龋齿与不注意口腔卫生、不能正确刷牙、常吃甜食以及牙膏、牙刷使用不当有关。结论幼儿期应养成早晚刷牙及局部使用氟化物的习惯,并且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少吃甜食,进食甜食后应及时漱口,牙刷应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应及时治疗,只有做到早防、早治,才能有效控制儿童龋患率。【关键词】儿童龋齿防治 龋齿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由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随着人类进化,饮食结构改善,龋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调查资料显示,工业发达国家龋病发病率达70%-90%,近10年来,我国饮食结构和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食物从粗糙走向精细,糖类食物增加,龋齿发病率不断上升,我对1000名儿童抽样调查,其中有650名儿童患有程度不同的龋齿,为了确保新一代儿童的健康成长新一代儿童的健康成长,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已经刻不容缓。 1 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分析 龋齿的发病与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四大因素密切相关。 1.1 细菌:是龋齿发生的必要条件。口腔是一个巨大的细菌库,如果口腔环境清洁,细菌不会致病,如果口腔经常滞留致龋的食物,就会在牙的表面形成菌斑,细菌借助菌斑黏附于牙表面,所以牙菌斑是细菌导致龋病的重要环境,一般认为致病菌有两种:一种是产酸菌,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和乳酸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1.2 食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生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黏附和聚集,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因此碳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 1.3 特异体质: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如牙齿的窝沟处和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另一方面,牙齿的结构与机体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发育中,不仅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和结构,而且对涎液的流量、流速及其组成也有很大影响,因而也是龋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1.4 时间: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浅龋阶段,主要表现为牙齿表面由光滑变粗糙,龋坏部位色泽变得灰暗。第二阶段称中龋阶段,因牙本质破坏,开始形成较浅的龋洞,对冷、热、酸、甜食物感到酸痛,当刺激去除后,症状消失,第三阶段称龋阶段,因牙齿破坏加深扩大,形成较深的龋洞,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龋洞侵入牙髓而引起牙髓炎时,发生脓肿或剧烈疼痛,随着牙体硬组织的不断破坏,逐渐造成亚冠缺损,形成残根,甚至牙缺失,不仅影响消化功能,甚至使健康素质下降,因此,龋齿是严重影响人类心身健康的一种疾病。 2 防治措施 2.1 口腔清洁:晚上不应让孩子含奶瓶睡觉,每次哺乳后应喂少许白开水以清洁口腔,在没长乳牙之前,家长应每天用柔软的干净纸巾给小孩清洁口腔。从3岁开始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即二三三刷牙法,即每天早晚两次刷牙,要刷牙的三个面:外面(唇颊面)、内面(舌面)、咬合面,每次刷牙时间为三分钟,刷牙可清洁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同时对牙龈又起按摩作用,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抗菌能力,同时应教育儿童少吃零食、甜食,睡前禁止食用甜食,同时吃过食物后应漱口。 2.2 饮食习惯:有益牙齿的饮食可分为四类:(1)五谷杂粮和豆类;(2)奶及奶制品;(3)鱼、肉、蛋;(4)素菜、瓜果,像粗粮、蔬菜、瓜果等粗糙食物有助于发挥咀嚼功能,促进唾液的分泌,有利于儿童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对牙组织的健康和牙面的清洁作用是有益的。 2.3 氟化物的应用: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可以起到防龋齿的作用,最常用的是含氟牙膏,但是由于过量氟元素摄入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氟中毒,因此儿童选用含氟牙膏时应谨慎。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列于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所以防龋工作刻不容缓,龋齿的防治应从各个致病因素着手,哺乳期应科学喂养,注意口腔护理,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发现问题早治、早防,以降低龋齿的病患率。 参考文献 [1]崔英,李默宇.2004年灵武矿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6,12(2):252. [2]姚应水,金岳龙,施六霞,等.城市社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的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 [3]王左敏,张博学,王鸿颖,等.北京市怀柔区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怀柔区调节水氟浓度预防龋齿可行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21. [4]石炜,时清,郝世雄,等.儿童唾液成分与龋齿关系的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