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消费者数据隐私报告》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全球趋势与应对策略

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全球趋势与应对策略1. Introduction1.1 Overview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e era of big data has ushered in a new paradigm in which massive volumes of data are generated,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is phenomenon has brought numerous benefits to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healthcare, finance, and marketing. However, alongside these benefits comes the concern for privacy protection and data security.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big data era and discuss global trends and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1.2 BackgroundThe proliferation of digital devices and online services has led to an exponential increase in data generation. This vast amount of data contains valuable information that organizations can leverage for decision-making purposes. However, it also poses significant risks if not handled appropriately. The unauthorized access or misuse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can harm individuals' privacy rights and lead to potentialsecurity breaches.1.3 Research SignificancePrivacy protection and data security have become pressing concerns as individuals becom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shar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It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global trends and strategies implemented in different regions concerning these issues. By doing so, we can gain insights into best practices while formulating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safeguard privacy rights and enhance data security.In the following sections of this article, we will delve into the challenges related to privacy protection in the era of big data (Section 2), explore measures ensuring data security (Section 3), analyze global trends through case studies (Section 4),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coping strategies (Section 5). Through this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we aim to foste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rivacy protection and data security concer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big data era.2.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2.1 隐私泄露风险随着大数据的普及和应用,个人隐私面临着日益增加的泄露风险。
代际用户消费洞察报告(2018)

2018年12月代际用户消费洞察报告(2018)/数/据/产/生/价/值//研/究/引/领/未/来/京东数科研究院&京东数科数据资产部目录OUTLINE一、代际用户消费洞察简介三、代际用户品类偏好洞察五、附录二、代际用户消费整体洞察四、代际用户品质偏好洞察品类偏好品质偏好整体洞察报告简介一、代际用户消费洞察简介附录1.本报告以线上消费数据为基础,分析2018年60前~90后不同代际人群的消费特征和消费趋势2.整体分析:从人均消费额、人均消费量、增速分解等维度对比了5个年龄段用户群体的消费特征3.结构分析:从品类偏好、品质偏好等维度分析了5个年龄段用户群体在整体消费者中的定位差异,并动态分析了其消费升级的趋势品类偏好品质偏好报告简介整体洞察二、整体洞察:代际用户消费画像附录60前90后70后60后80后家具生鲜家庭至上家具家装酒类消费主力时尚达人母婴电子美妆珠宝家装优享人生品质生活整体看,消费总额方面,80后、90后、70后占绝对比例;人均消费量方面,80后依旧为消费主力军;人均消费额方面,60前远超其他年龄段。
90后80后70后60后60前人均消费量件/人人均消费额元/人数据来源: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品类偏好品质偏好报告简介整体洞察附录数据来源: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由于用户基数不同,相对于平台整体增速,年龄越长的用户电商消费增长越快。
- 50100 150 200 25090后80后70后60后60前2018不同代际用户消费相对增长指数注:消费相对增长指数=该年龄段消费额同比增速/全部用户消费同比增速*100品类偏好品质偏好报告简介整体洞察附录通过增长因子的分解可以发现,2018年“两极用户”消费能力增长强劲;但用户数增长仍为主因,表明各年龄段用户的渗透率持续提高。
0%50%100%90后80后70后60后60前2018年不同代际用户消费增长因子人均消费额贡献率用户数贡献率注:“增长因子”指不同年龄段的人均消费额贡献率和用户数贡献率,其中人均消费额贡献率+用户数贡献率=1品类偏好品质偏好报告简介整体洞察附录2018年,从消费水平来看,90后及60前用户消费水平增长更快,中间年龄阶段的80/70/60后用户消费水平增长相对较稳定。
互联网数据隐私保护案例分析

互联网数据隐私保护案例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动都离不开互联网。
我们购物、社交、工作、娱乐等等,几乎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参与。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我们个人数据的暴露和可能的泄露。
数据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分析几个互联网数据隐私保护的案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被广泛报道的案例:Facebook和剑桥分析公司的数据泄露事件。
2018年,Facebook被曝出将用户数据提供给剑桥分析公司,而这些数据被用于操纵选民行为。
这个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
用户们对于自己的数据被滥用感到愤怒和担忧。
这个案例揭示了互联网巨头在数据保护方面的不足,以及用户对于数据隐私的关注。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与健康数据隐私相关的案例:Fitbit和Google的合并。
Fitbit是一家生产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公司,而Google则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和数据分析公司之一。
2019年,Google宣布将收购Fitbit,引发了用户对于健康数据隐私的担忧。
用户们担心他们的健康数据可能被Google滥用或泄露。
这个案例引发了对于健康数据隐私保护的讨论,以及对于数据合并和滥用的监管需求。
除了大型互联网公司,小型应用程序和网站也面临着数据隐私保护的挑战。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隐私问题。
智能家居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收集用户的居家数据,如温度、照明、安全等等。
然而,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否符合用户的隐私需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些智能家居设备的制造商并没有明确告知用户他们的数据将如何被使用,这引发了用户对于隐私泄露的担忧。
除了个人数据隐私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一个相关的案例是索尼公司的数据泄露事件。
2014年,索尼公司遭到黑客攻击,导致大量的企业数据被泄露,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电子邮件和财务记录等。
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在数据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以及黑客攻击对于企业的巨大威胁。
隐私调研报告

隐私调研报告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在数字世界中生活。
在这个数字世界中,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愈发凸显。
为了了解人们对隐私保护的关注程度,本文进行了一项隐私调研,并报告了其结果。
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设计了一份包含10个问题的问卷,涵盖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共享等方面。
问卷以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的形式呈现,同时也提供了匿名的选项。
我们通过在线渠道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结果分析1. 个人信息的收集近8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提供个人信息,其中,最多人提供的是姓名和手机号码。
2. 关注程度和意识调查发现,超过90%的人对个人隐私保护持有高度关注。
他们在网上购物、使用社交媒体时更加谨慎,并尝试使用隐私保护工具。
3. 隐私泄露75%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遭遇过个人隐私泄露事件,其中,最常见的是垃圾短信和电话骚扰。
4. 隐私保护意识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重视个人隐私,但只有少数人真正了解相关法律和隐私保护政策。
5. 隐私保护工具仅有30%的受访者表示从事公司或个人会主动提供隐私保护工具,其余大部分依赖于第三方软件或服务来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6. 个人信息共享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个人信息的共享,受访者的态度各不相同。
约60%的人认为仅在必要时才透露个人信息,而30%的人认为不论什么情况都不愿意透露。
7. 隐私保护立法超过80%的受访者希望政府能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提出了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的需求。
8. 教育与知识普及约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加强相关隐私保护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重视程度。
结论本次调研结果表明,人们对个人隐私保护持有高度关注,但对于个人隐私泄露事件的防范和隐私保护工具的使用仍有不足。
隐私保护意识的提高、相关法律的推进以及教育与知识普及都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手段。
同时,互联网服务平台和相关企业也应承担起责任,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和隐私问题的关注。
Avionos:2018年消费趋势报告

Avionos:2018年消费趋势报告Avionos提供的《2018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美国已经有超过55%的消费者通过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购物过,但有超过60%的消费者从未购买过由网红或者社媒名人推广的产品。
报告还指出,在接受调查的1409名美国消费者中,超过66%的消费者表示上网冲浪时,他们会先在亚马逊或者谷歌上进行搜索。
这表明,主流引擎搜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网页浏览模式。
谈及实体店零售的地位时,约有6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实体店购买电子产品或者家具等昂贵物品,而52%则表示会使用电脑或者手机在网上搜索这些产品。
也许这份报告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出了通过社交媒体购物的消费者数量。
除了让零售商更有信心通过社交媒体推广产品、与消费者互动之外,社交媒体作为购物渠道,也给零售商带来了巨大商机。
因为,实际上,在社交媒体购物的消费者比那些不在社交媒体购物的消费者要花费得更多。
Avionos还发现,当消费者在社交媒体购物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网购时,他们希望能了解产品信息。
比如说,调查发现,有54%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从网上零售商那里获得产品详情,他们网购时会更有信心;而49%表示,在网购一款产品前,如果能顺着这款产品的listing找到其他对购买有帮助的相关内容,他们会更放心。
在社交媒体的推送和搜索结果上,能做到这一点更为重要。
因为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不再需要去零售网站上搜索所有相关产品的详细信息。
“传统的进店购物体验已经远远不够用了。
消费者希望,与零售商和品牌的互动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更快捷、个性化和信息化”Avionos的总裁Scott Webb 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亚马逊已经改变游戏规则了,尤其是提高了消费者的预期标准。
这导致了零售商改变了他们的整体策略,把重点放在了购物体验为主的交易上,专注于在各种购物渠道上为消费者提供有趣的内容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
大数据时代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大数据时代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关键词之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的行为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变。
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企业和市场研究机构开始利用大数据进行消费者行为分析。
本报告将深入探讨大数据时代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并对其应用进行评估。
一、大数据时代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意义重大在传统的市场研究中,消费者行为分析主要依靠问卷调查和小样本研究。
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着样本不足、数据不准确等问题。
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消费者行为分析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大数据可以提供更准确、全面的消费者行为数据。
通过分析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购物偏好、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
这些数据不仅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而且还可以实时获取,使得消费者行为分析更加准确和及时。
其次,大数据可以揭示消费者的隐藏需求和潜在需求。
通过分析海量的消费者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隐性需求和潜在需求。
这些需求可能不被消费者自己所察觉,但却是企业创新和市场拓展的重要机会。
最后,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从而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这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用户的满意度,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
二、大数据时代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应用案例在大数据时代,消费者行为分析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电商行业:电商平台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点击和购买行为,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和购物引导。
同时,电商平台还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购物车和订单数据,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购物偏好,从而进行精准营销和促销活动。
2. 银行业:银行通过分析用户的消费数据和信用记录,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如贷款、理财等。
同时,银行还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欺诈行为,从而保护用户的资金安全。
Adobe:2018年消费内容调查报告

Adobe:2018年消费内容调查报告199IT原创编译Adobe的一份新报告“2018年消费内容调查”显示,消费者在收看和分享内容方面变得更谨慎了;但是品牌还是可以通过内容影响人们的分享和购买活动。
1. 为什么品牌内容是有价值的:信息和差异消费者对品牌内容的最大感知价值是它提供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消费者在购买后会重视信息内容。
但是,在购买产品之前,品牌内容可以为购买决策提供依据。
这也是品牌内容的主要价值。
5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通过品牌提供的有价值的在线内容进行购买。
29%的受访者向家人和朋友分享了品牌内容,23%的受访者订阅了电子邮件。
2.什么是好内容:信息量大、准确从品牌内容的特征来看,准确是最重要的,38%的受访者将其列为最重要的特征,65%的受访者将其列为第二重要的特征。
其次是信息,26%的受访者认为信息最重要,60%的受访者将其列为第二重要的特征。
此外,简单性也很重要,31%的消费者认为其最重要。
3.什么是不好的内容:草率、不相关报告中突显了糟糕的品牌内容的两个特点,内容太罗嗦或写得不好,和与消费者无关的内容。
如果看到不相关的内容,29%的受访者不太可能进行购买,25%的受访者不太可能将品牌推荐给其他人。
其他与糟糕的品牌内容有关的特征还有恼人的设计、未针对设备优化的内容、过度个性化、令人毛骨悚然、陈旧,以及缺乏视频或图像的内容。
4. 相关性、信息丰富的内容极有可能被分享在曾经分享过品牌内容的消费者中,83%表示很少或偶尔会这么做。
消费者分享品牌内容的主要原因是:内容提高了对优秀企业的认识(35%),内容丰富而不是促销(34%),内容激励这么做(33%)。
中国消费者对网络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关注和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对网络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关注和行为调查报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隐私和数据安全成为了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消费者对网络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关注程度以及相应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个人信息和数据隐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了解中国消费者在这方面的关切程度和应对措施,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0份问卷,并收集到了4356份有效回收。
调查的目标受众为年龄在18岁以上,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中国消费者。
调查内容包括对网络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关注程度、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以及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行为表现等等。
三、调查结果1. 关注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2%的受访者表示对网络隐私和数据安全非常关注,其中超过半数受访者表达了“非常担心”的态度。
这表明中国消费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2. 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问卷中,调查对象被要求评估自己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意识程度。
结果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较强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而3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保护意识还需加强。
这说明虽然部分消费者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意识,但仍有一部分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认知。
3. 行为表现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保护自己的网络隐私和个人数据安全。
其中,80%的受访者表示会定期更改密码,62%的受访者会选择购买有网络隐私保护功能的产品,54%的受访者会定期清理浏览器缓存等。
然而,仅有29%的受访者会对使用手机APP的权限进行仔细审查。
四、行业现状与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互联网企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表现持有谨慎态度。
同时,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政府应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鉴于中国消费者对网络隐私和数据安全的高度关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企业应加强数据安全措施,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全球消费者数据隐私报告》分析
近日,Veritas 发布2018 年《全球消费者数据隐私报告》,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企业能够妥善保护个人数据的信赖度较低。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生数据泄露事件,黑客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38% 的全球消费者认为大部分企业并不了解如何保护个人数据。
在中国,18.8%的消费者抱有同样的观点。
根据Veritas 公司发布的2018《全球消费者数据隐私报告》,消费者计划对未能妥善保护个人数据的企业采取惩罚手段,而对保护数据的企业表示奖赏。
当今,全球大多数企业都依赖数据来实现有效的消费群体定位,从而进一步优化客户的购物和服务体验。
随着愈加严苛的合规条例的出台,例如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民众被赋予更多掌控自身数据的权利。
在这些条例政策的影响下,消费者开始严格审查企业,并要求企业承担起个人数据的保护责任。
新常态
此次调研报告由Veritas 委托3GEM 开展,共对全球14 个国家/地区的12,500 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
报告指出,消费者计划对妥善保护个人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