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区域概况

合集下载

关于池州的导游词

关于池州的导游词

关于池州的导游词关于池州的导游词池州是泛“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

是理想的休闲胜地。

为大家提供的池州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池州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池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接黄山,南邻江西,西沿长江,北连铜陵,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以及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56万。

池州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地处皖江城市带、长江经济带,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池州港作为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可常年停泊5000吨级船舶。

318国道、206国道、铜九铁路、沿江高速、沪渝高速贯境内而过,合 (肥)铜(陵)黄(山)高速、安(庆)景(德镇)高速和建设中的池州九华山机场、宁宜城际铁路共同构成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获得2012年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山水休闲之都称号。

[1]池州市是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2]池州是泛“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

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江河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达60%,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全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集中、品味最高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进入“两山一湖”区域的重要出入口。

池州境内以九华山为中心,分布着大小旅游区300多个,其中有4处国家级旅游品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际性佛教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被誉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牯牛降;被誉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子岩。

还有首批4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平天湖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杏花村等人文景观,是理想的休闲胜地。

池州市情

池州市情

池州东邻金陵,西眺匡庐,南接徽杭,北濒长江,吴头楚尾,承东启西,是一方古老神奇之地。

吴侬软语、三楚情思、中原雄风融汇流转,千年文脉、古老戏曲、大愿精神绵延传承,文化厚积,风采勃发,灿然闪耀于大江之滨。

池州历史悠久。

旧石器时代即有先民繁衍生息。

大禹分天下为九州,池州为扬州之域;秦统一中国后置36郡,池州属扬州之鄣郡;西汉元封二年置石城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始设州,迄今已有1380余年历史。

池州山川秀丽。

叠峰翠岭,连绵千里;奇构异形,牯牛天降;清荣峻茂,林木萧森。

悬泉瀑布,飞濑绿潭,碧破万顷。

鲂鲤跃鳞于晨曦,群鹤翻飞于碧空。

古人叹之,谓此地有潇湘之色、琅琊之气、苏扬之风、秦淮之韵。

尤其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九华山,天河绿水,钟灵嵯峨,人称“莲花佛国”,享有“东南第一山”之美誉。

池州文化灿烂。

戏曲“活化石”池州傩、“南北时尚”青阳腔,皆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周时代,青铜文化兴盛,汉代至两宋,池州为江南铸币重地。

历史文化滋润,灵山秀水哺育,遂使英才辈出,群贤纷至。

陶渊明、金乔觉、李白、杜牧、苏东坡、王安石、包拯、岳飞、王阳明、姚鼐、弘一、黄宾虹、张大千等历代文坛巨擘、哲人政要、丹青名家,皆曾游历寓居于此,呤哦禅修于斯,或探佛学真味,究理学要义;或纵情放歌,徜徉山水;或挥毫泼墨,存形丹青,留下无计名篇秀作。

历代名家大作,金声玉振,灿若玑珠,酿就“千载诗人地”之美誉;一应仙踪圣迹,文化瑰宝,历经摩娑荡涤,光华愈显,卓然于今。

山水与古迹交融,自然与文化辉映,历史文化名城之灿然风韵昭然于世。

1、池州市区位、面积、人口池州市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总人口156万。

全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池州介绍[百度]

池州介绍[百度]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中文名称:池州外文名称:Chizhou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等政府驻地:池州市贵池区百牙中路电话区号:0566邮政区码:247000地理位置:安徽省西南部面积:约8271.7平方公里人口:158万(2008年)气候条件:气候温暖,四季分明著名景点:辖区四个(1个市辖区和3个县和1个九华山管委会)建置池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池阳郡:唐元和(806—820年)年间池州府:明清贵池县:1912年池州专区:1949年池州地区:1970年贵池市(县级):1988年8月17日池州市(地级):2000年6月25日详细资料夏商王朝时期,区内政区设置无考。

周朝按山川物产分天下为九州,池州属扬州之域。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两级政区制,区境大部属扬州之鄣郡,西南境属九江郡之鄱阳县。

西汉时,区境大部初属鄣郡。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为丹阳郡,今贵池市、青阳县、石埭县以及东至县的大部地区均属丹阳郡。

区境西南部——今东至县——部分,属豫鄣郡鄱阳县地。

东汉至三国时,池州属吴国丹阳郡地。

丹阳郡属扬州。

西晋、东晋,池州属扬州宣城郡、豫鄣郡地。

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豫鄣郡改属江州,池州属江州豫章郡地。

南朝(宋),先属扬州宣城太守之域,后属宣城郡、淮南郡地。

南齐,属南豫州宣城郡地。

梁,属扬州宣城郡、南陵郡地。

陈,属南豫州宣城郡、北江州之地。

隋,隋开皇三年(583)罢郡,以州统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

隋代,池州先后属宣州、宣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年(627)撤,领地还隶宣州,池州属宣州之地。

池州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

池州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

池州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城市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以池州市为例,对其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旨在为城市改善提供参考。

一、池州市概况池州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地处淮河流域中游,地理坐标为118°54′-117°49′E,30°27′-30°06′N,总面积为17,603平方公里,辖6个市辖区,总人口近450万。

二、气候概况池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和秋季气候适宜。

全年平均气温为16℃左右,最高气温在35℃左右,最低气温在-5℃左右。

全年降水量为1600毫米左右,主要分布在五至六月和九至十月。

三、舒适度评价1.气温舒适度:以PMV(Predicted Mean Vote)指数为评价标准,PMV<0.5为舒适,PMV>0.5为不舒适。

根据当地天气记录数据,池州市全年PMV均值为-0.37,可以认为气温舒适度较好,但需注意7-9月份气温高,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2.湿度舒适度:以RH(Relative Humidity)相对湿度为评价标准,RH在40%-60%为较为舒适,RH<40%为干燥,RH>60%为潮湿。

根据当地天气记录数据,池州市全年RH均值为78.6%,偏高,需注意适当调节室内湿度。

4.空气质量舒适度:以PM2.5指数和CO2浓度为评价标准,PM2.5<75ug/m3和CO2浓度<1000ppm为较为舒适,超过这个范围则舒适度下降。

根据当地环境监测数据,池州市PM2.5均值为61ug/m3,CO2浓度均值为540ppm,空气质量舒适度较好。

综合上述指标,可以认为池州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在整体上较好,但需注意7-9月份气温高,湿度偏高和CO2浓度偏高等问题。

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加强城市绿化、推进新风系统建设等相关工作,提高城市环境舒适度。

渠道建设分析-池州体彩 共39页

渠道建设分析-池州体彩 共39页

2019年池州GDP占全省GDP份额 2019年池州体彩占全省销量份额
一、池州彩票渠道背景
二、池州体彩发展历程
• 池州市体彩于2000年上市,期初只有二十几家网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 市在售网点大幅增加,特别是在专营店大发展的2019年达到最高,当时最多 有142家在售网点,但因生存成本问题,在13年年底开始年出现部分专营店转 让,甚至退机,到2019年年底全市在售网点只有125家。
二、池州体彩渠道现状
• 3、全市网点按区域划分:市区及 县城网点有79家,乡镇网点有46家 。
• 通过区域划分图形可以发现,池州 市作为一个城镇化并不高的地区, 市区和县城的网点反而比重过大, 说明乡镇渠道建设仍有潜力。
二、池州体彩渠道现状
池州体彩各片渠道现状与问题
市直北片 市直南片 市直乡镇 石台片区 东至片区 青阳片区
二、池州体彩渠道现状
市直北片
• (1)本片区位于池州市区秋浦路以北,市直机关单位较多,人口密集,所辖 网点数量最多。
• (2)本片共有在售网点29家,其中11家是竞彩店,18家是专营店。其中月销 量3万以下的11家,月销量3至5万元的7家,月销量5万以上的11家,平均单机 月销量为4.89万元。本片区有7家网点年销量过百万。
二、池州体彩渠道现状
石台片区
• (1)本片区位于池州市石台县,是池州经济不发达的县,县城面积小,全县含乡镇只 有10万人,所以辖网点数量最少。
• (2)本片共有在售网点10家,其中1家是竞彩店,8家是专营店,1家是双机店。其中月 销量3万以下的7家,月销量3至5万元的3家,月销量5万以上的没有,平均单机月销量为 2.15万元。本片区只有1家网点年销量刚过50万。
一、池州彩票渠道背景

池州概况

池州概况

(一)池州市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

全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文化积淀深厚。

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立州府建制以来,池州已有1380多年历史,其间人文荟萃,佳话连篇。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晚唐诗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写下的《清明》诗,被后人称作千古绝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声中外;此外,还有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许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间,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被称作"千载诗人地"。

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九华山,千百年来,古刹林立,飞阁流丹,香烟缭绕,修持佛法,享有"莲花佛国"之称。

始于母系社会的贵池傩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

生态环境优美。

池州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山川秀丽,地形多样,南部是丘陵山区,北部是长江冲积平原,襟江带湖,江河湖泊错落有致,山光水色天然成趣。

境内有二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是被誉为"中国鹤湖"的亚洲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一处是有着"华东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此外,还有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多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

区位交通良好。

池州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160公里,沿江达海,承东接西,是长江经济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紧邻长江三角洲,有利于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贵池区旅游简介

贵池区旅游简介

贵池区旅游简介1.1 自然区位贵池区属池州市,位于安徽南部偏西,地处长江下游南岸,跨东经117°36’~117°5’,北纬30°15’~48’,是池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它东邻青阳、铜陵,西毗东至,北与安庆、枞阳隔江相望,南与石台接壤。

东西横跨85Km ,南北宽约107.5Km ,黄金水道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沿境而过70余公里。

全区行政区域面积2516Km 2。

1.2 经济区位贵池区地处长江经济带,以农业为主,是皖江南岸由西往东第一座新型港口城市,同时又是池州市政府所在地。

南部山区是林木、茶叶的重点产区,中部丘陵盛产粮、油、麻、桑,北部沿江洲圩区是重要粮棉产区,是全国500个商品粮大县之一、全省水产重点县之一,也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

1996、1997年先后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地区”,2006年被批准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同时,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贵池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旅游区位 贵池区是皖南旅游区的西北门户,是“两山一湖”旅游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在安徽省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中紧紧结合“两山一湖”的大战略,定位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贵池区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打好皖南旅游区“生态旅游”牌的重要依托之一。

2.1 空间形态贵池区为山区地带,属九华山脉,山丘面积大,地域分异显著,地形复杂,自南向北形成了三大地形区:南部低山区、中部丘陵区和沿江洲圩区。

南部低山区主要包括梅街、高坦和牌楼,因受历次构造运动的干扰,发生强烈的断块分异运动,隆起区形成山头,如老山、观音尖、三根尖、金家山等,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

老山为本区第一高山,海拔1156米。

中部丘陵区海拔多在50-200米,处于南北升降之间的过渡带,地貌特征主要是以丘陵岗地为主,包括茅坦、观前、墩上、马衙、里山、涓桥、殷汇、牛头山、唐田等部分。

安徽池州介绍简介

安徽池州介绍简介

安徽池州介绍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位于中国东部,地处皖南山区,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池州市总面积11,818平方千米,辖6个县区和1个开发区,人口约300万。

池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池州市内有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明代文学家徐渭等文化名人的故居和纪念馆,另外还有池州学派的发源地—浙源,以及徽派建筑、徽派文化等多种文化遗产和景点。

池州市境内有着独特的地质地貌,被誉为“地球花园”,其中以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天堂寨、古泉石林等景区最为著名。

池州市的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时节清爽宜人,夏季凉爽怡人,冬季则寒冷干燥。

池州市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境内物种资源丰富,有着大量的珍稀植物和动物,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等。

总的来说,池州市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城市,是一个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区域概况2.1 地理位置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

主城区位于池州市北部,北隔长江与安庆市相望。

其中东北的江口区属于江口镇的一部分,东邻梅龙镇;主城中信片区东隔白沙毗邻马衙镇,西隔秋浦河与高岭镇、乌沙镇相邻;火车站地区的城南片区属于里山镇的一部分,西南靠近涓桥镇。

贵铜公路从东北向进城,318国道在城区南部包绕而过。

图2-1 池州地理位置示意图2.1.1 气象条件池州市地处亚热带北缘,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植物生长期长。

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年均日照时数: 1730~2100小时之间。

年平均气温:16.7℃。

年内气温以1月份最低,为3.1~3.5℃,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27.9~28。

7℃。

极端最低气温为-16℃,极端最高气温为40.9℃。

平均年无霜期:220天。

最长286天,最短189天。

年均降水量:1400--2200mm,大多数年份超过1000mm。

2.1.2 地形地貌池州市地貌变化较大,分为丘陵与圩区两种地貌类型。

主城中心片区的西侧与城南片区均为堆积港岗地,秋浦河水系呈脉络状延伸其间,地形较破碎,中心片区东侧白洋河以西地区地形相对完整,有微坡起伏,白洋河以东主要为圩区。

东部经济园片区为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小雨50米,相对高差小于10米,建设条件良好,水利条件优越。

2.1.3 水文池州市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是以地表水资源为主。

(1)地表水该市地表水资源主要由长江过境径流量、区域内各支流径流量、湖泊和水库四部分组成。

•河川径流该市多年平均径流深500~1000mm。

东南部高山区森林覆盖率高,径流系数在60%以上,多年平均径流深1000mm以上;沿江圩区及丘陵径流系数45%,500~800mm。

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干旱年径流深为300~500mm,78年大旱径流深平均为400mm。

丰水年径流深可达900~1400mm。

经流年内分配极不平均,4~7月份汛期径流500~600mm。

占全年的50~70%,而8~9月份为高温耕水期,径流深只有50~170mm,占全年的10%左右,供需卖盾尖锐,易形成秋旱。

特别是山区,遇旱河水断流,又无地下水可取,旱情更为严重。

圩区在汛期受江水和内河水顶托,圩内积水无法自排,易形成内涝。

该市多年平均径流量71.19亿m3,人均5273m3,亩均573m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境内河流较多,十大河流横跨三大水系,直接入江的河流6条,流入青戈江的河流3条,流入鄱阳湖的河流1条。

流域面积8542km2,河道总长665.8km。

七条主要河流(龙泉、尧渡、黄盆、秋浦、白洋、九华、青通)集水面积7389km2,占该市总面积的88.3%。

除龙泉河流入江西鄱阳湖外,其余均流入长江。

•湖泊、水库池州境内湖泊较多,全市共有中型湖泊2个(升金湖、太泊湖,其中太泊湖与江西彭泽县共有),小型湖泊6个(白沙湖、天生湖、西岔湖、马料湖、十八索湖、庆丰圩)。

多年平均水面面积144.14km2;库容2.52亿m3,已围垦面积31.83km2。

全市共兴建水库378座,蓄水塘坝885座,总蓄水量约8.28亿m3。

众多的湖泊、水库及塘坝为该市远江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目前池州市已建设完成城区水系整治工程,城区内水系已全部联通。

•长江长江干流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市160km,梅埂站多年平均径流量9000亿m3,平均流量28540m3/s,最小日平均枯水量6300m3/s。

(2)地下水池州市的地下水储量尚未探明,据现有成井水质化验结果,水中含砷量较高。

2.2 池州水生动植物资源2.2.1 水生植物资源池州市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

其中属国家三级保护的有中华水韭(Isoetessinensis)一种,属安徽省重点保护的有莼菜(Braseniaschreberi)、水蕨(Ceratopteristhalictroides)、莲(Nelumbonucifera)、野菱(Trapaincisa)四种。

常见的单子叶植物有竹叶眼子菜、眼子菜(Potamogetondistinctus)、菹草(Potamogetoncrispus)、苦草(Vallisineriaspiralis)、水鳖(Hydrocharisdubia)、浮萍等。

双子叶植物相对较少,主要为莲、芡实(Euryaleferox)、细果野菱(Trapamaximowiczii)、菱(Trapajaponica)等。

蕨类植物以苹(Marsileaquadrifolia)、槐叶苹(Salvinianatans)、满江红(Azollaimbricata)为主,除中华水韭只分布于日本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其余都是世界广布种,其中水蕨广布热带和亚热带,粗梗水蕨(Ceratopterispteridoides)分布于东南亚、印度东部和中南美洲,苹、槐叶苹、满江红都广布全球。

苔藓类有叉钱苔(Ricciafluitans)、浮苔(Ricciocarpus)、柔枝水藓(Fontinalishypnoides)三种,都是世界广布种,其中浮苔常与紫萍混生。

种类组成中,仅有一属为水生的科较多,如金鱼藻科、水马齿科、香蒲科、黑三棱科、角果藻科、水麦冬科、花蔺科等。

苔藓与蕨类水生植物的每一属都分属一科。

还有一些科仅有少数种为水生,如胡麻科、毛茛科等。

因此,水生植物的种类既简单,彼此亲缘关系又较远。

表1 池州市主城区现有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类别名称类别名称挺水植物荷花(Nelumbo nucifera)滨水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旱柳(Salix matsudana)香蒲(Typha orientalis)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C.DC.)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乌桕(Sapium sebiferum)茭白(Zizania latifalia(Griseb.)Stapf)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Hance)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 Miq.)莎草(Cyperus microiria)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灯心草(Juncus effustts)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丝绵木(Euonymus bungeanus)蓼(Polygonum caespitosum Bl.)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浮叶植物睡莲(Nymphaea alb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菱(Trapa Bicornis)云南黄素馨(Jasminum mesnyi)芡实(Euryale ferax Salisb.ex DC)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水花生(Alligator Altermanthera Herb)银杏(Ginkgo biloba L.)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O.Kuntze)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 Hu & W. C. Cheng)漂浮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池杉(Taxodium ascendens)绿萍(Azolla imbricata (Roxb.)Nakai)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Fortune)紫萍(Spirodelapolyrhiza(L.)Schleid.Lemna polyrhizaL)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槐叶萍(Salvinia natans(L.)All.)水杨梅(Geum aleppicum)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丛枝蓼(Polygonum caespitosum)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楼梯草(Elatostema involucr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our.) Har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Sieb.et Zucc.)水芹(Oenanthe javanica (Blume)DC)据调查,池州市城区的水生植物种类总体偏少,其中景观水生植物使用率偏高的有观花类的黄菖蒲,荷花、千屈菜、睡莲、荇菜、芦苇等,观叶类的菖蒲、香蒲、茭白,莎草、水蜈蚣、灯心草、芡实、水花生、菱,还有浮萍、紫萍、槐叶萍等小型浮叶植物以及金鱼藻、黑藻、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

2.2.2 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池州市水生维管束植物(包括部分常见沼生、湿生植物)共有一百多种,主要有凤眼莲、浮萍、芦苇、两栖寥、金鱼藻、栖草、水蓼、大马蓼等。

2.2.3 高等水生动物池州市主要鱼类品种有: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草鱼、青鱼、刀鲚、巴西鲷、餐鲦、翘嘴红鲌、蒙古红鲌、胡子鲶、黄鳝、泥鳅、中华鲟等110种。

还有鳖、巴西龟、鳄龟等爬行类动物,还有青虾、草虾、螃蟹等甲壳类动物。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